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1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等活动,初步对直角有感性认识。

2.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能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三角板,钉子板,信封,手帕。

【复习导入】

1.说一说,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

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4.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学生活动: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学生展示做的角。

师: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已经非常了解我们的角朋友了。那老师有个问题:能不能把你做的瘦角变得胖一些,把胖角变瘦一些呢?就像这个样子。(课件展示)

(学生根据课件展示的角的样子,动手操作)

提问:谁来说说这个角和你刚才做的角有什么区别?

师:我们把像这样的角叫做直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直角。(板书课题)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判断直角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

学生活动:从教室的门、窗、黑板、课本、文具等中找出直角。

学生汇报、交流找出的直角。

师:同学们能不能判断课本第44页练习八的第6题中哪些是直角?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交流、判断。

提问:怎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

小结:判断直角的方法是:先将三角板上的直角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三角板上的另一条直角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

知识点2 画直角

师:刚才我们找了那么多的直角,真了不起!现在请大家再想一下,直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说说自己想象中的直角的样子。

师:那现在就请大家动手画一个直角。

学生活动:尝试画直角。

学生展示画的直角,互相评价。

师:怎么样才能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种画图工具(出示三角板),你能找到三角板上的直角吗?你能用三角板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吗?

学生活动:尝试用三角板画直角,画完后找学生到黑板上板演画角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用的方法都很好,那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

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直直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着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知识点3 动手折角

师:我们来进行比赛,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学生活动:用纸折出直角。

师:我们已经清楚,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那么就用这种方法,请同学们判断一下,刚才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们展示所画的角,互相评价。

【课堂作业】

1.观察直角,指出直角的顶点和边。

2.课本第40页“做一做”第2题。

3.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直角?

答案:3.4 2 2

【课堂小结】

提问: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直角,对直角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用三角板来画角。

【课后作业】

1.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找直角——判断直角——画直角——折直角四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加深了

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同时这几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纵向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形成空间观念,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角的来历

小圆点拉着太阳的胡须,在天空中晃来晃去,好不痛快。

可是,他手一松,“啪”从空中摔了下来,一下子摔到地上,有两条射线被小圆点扯掉下来啦。“这怎么办呢?”小圆点对躺在地上的两条射线说。

“不要紧,我们请圆规大叔帮忙,让它把两条射线接起来。”这时,大铅笔博士出现了,笑眯眯的指着身后高高的个子、戴一顶小黑帽子的圆规说。

接好后,小圆点惊叫一声:“哎呀,这是什么呀?这上面还有一个拐角呢。”

“这是一个角。”大铅笔博士笑着说,“射线接头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从角的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小圆点爬到角的顶点,顺着一条边往下滚,然后又顺着另一条边往下滚,一边滚,一边高兴地唱着:滚呀滚呀滚下来,沿着射线滚得快。这条射线叫什么,给它起名叫角的“边”。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doc

3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拼出锐角和钝角。 【重点难点】 1.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学具画锐角、钝角和直角。 【教学指导】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让学生亲身体验角、直角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指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如折角、做活动角、画角等活动,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通过亲自操作,获取实践经验,为形成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知识打下基础。

3.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浅显,但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 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 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 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1课时 第4课时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认识角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等。 【教法与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身实践、经历的过程,初步认识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几位大家的老朋友,看看你们都还认识吗?师:是的。这些就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宝宝。 师:那这个图形宝宝有小朋友认识吗?(三角形) 师:像三角形去掉一条边,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

3角的初步理解 第1课时角的理解及画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操作活动,协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角,建立角的空间观点。 【教学准备】 剪刀,吸管,三角板,红领巾,图钉,两根硬纸条,水龙头,课件。 【情景导入】 师:(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你们理解他吗? 【实行新课】 知识点1 角的理解 (1)出示三角板、红领巾、地板砖、黑板的表面等,指一指它

们表面上的角,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理解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刚才指的都是自己所理解的角,那么什么是角?角是怎样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出示一个角。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 小结:这个尖尖的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3)巩固角的组成 课件出示一些角,请同学们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4)判断活动角 ①指导制作:用一个图钉,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角。 ②转动硬纸条,体验角的大小。 知识点2 画角 师:我们理解了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到角。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不可能总把实物拿出来找它的角。所以,在数学上我们能够把各种形状的角画出来。后面我们来学习怎样画角。 交流汇报:画角的方法。 (展示准确的角和错误的角,学生评价) 小结:先画顶点,然后从顶点开始,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

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学生再画一个准确的角。 【课堂作业】 1.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在角的下面画“√”)说明原因。 2.拓展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被剪一刀后,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 (2)这个图形有几个角?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1)理解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3)学会了画角。 【课后作业】 1.课本第43页练习八的1、2题。 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1课时角的理解及画法

获奖-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获奖-角的认识教学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角的认识》 年级:一年级

课题:角的认识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从小学数学教学法理论来讲,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智能。鉴于此,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此过程中积极的知识探索者。《角的认识》这一内容,可以为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提供一个良好的素材。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师生基本关系的最新论述。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的目标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通过反复单一的练习形成计算技能,而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使计算的学习变得乏味无趣,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本课在教学《角的认识》这一课时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材料,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角的认识》是北京景山学校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角与直角》中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角,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各部分名称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而通过直观感知抽象角的图形,角的概念是本节内容的难点所在。所以我们应当在角的认识的起始课上充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和概念,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学习中辨析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前面的几何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角,这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但是,学生对于角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他们能够在平面图形中找到角,但他们却认为只要是尖的地方就是角,尤其是对于“犄角”(比如说长方体的顶点)所有的孩子都认为这是一个角。 三、教学目标设置及达成途径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画角。能在具体情境中找出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逐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认识生活中的角.。 教学难点: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特征. 3.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相结合。 4.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式、问题教学法、协作交流式。 5.媒体应用: powerpoint幻灯片,实物投影。三角板,纸,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及画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2.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剪刀,吸管,三角板,红领巾,图钉,两根硬纸条,水龙头,课件。 【情景导入】 师:(出示主题图)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学们都在做早操,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抽出实物中的角)你们认识他吗? 【进行新课】

(1)出示三角板、红领巾、地板砖、黑板的表面等,指一指它们表面上的角,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2)认识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刚才指的都是自己所理解的角,那么什么是角?角是怎样组成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出示一个角。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角是什么样子? 小结:这个尖尖的部分,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3)巩固角的组成 课件出示一些角,请同学们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4)判断活动角 ①指导制作:用一个图钉,两根硬纸条做成一个活动角。 ②转动硬纸条,体验角的大小。 知识点2画角 师:我们认识了角,能在物体的表面找到角。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们不可能总把实物拿出来找它的角。因此,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各种形状的角画出来。后面我们来学习怎样画角。 交流汇报:画角的方法。 (展示正确的角和错误的角,学生评价) 小结:先画顶点,然后从顶点开始,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学生再画一个正确的角。 【课堂作业】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在角的下面画“√”)说明原因。 2.拓展练习 (1)一张长方形纸被剪一刀后,剩下的部分有几个角? 这个图形有几个角?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结: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知道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生:能。(同桌合作摆一个学过的图形)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小组代表汇报)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稍停)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学生反馈信息,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说出自己找到的角) 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以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生举例)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9、巩固练习。(课件出示:①判断;②下图中有几个角;③有两

二年级:数学教案-角与直角的认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数学教案-角与直角的认识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角和直角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能辨认、判断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动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 谈话::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吗? 教师出示一本书,问:谁知道这本书的这部分(师沿着一个顶点向两边摸,手势指出两条边所夹着的部分)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几何图形。 (板书课题:角) 老师挑选了几件物体,你能说说看,这些物体的角分别在哪里?(课件出示:书、剪刀

和钟面:让学生逐一指出书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你能说说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丰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认识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把刚才电脑投影的实物体逐渐去掉颜色及其他非本质的东西,只显露出角“∠”,明确指出这就是角)。 3.角的特点。 (课件出示)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以钟面形成的角为例)一个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点和2条线) 对,这个点我们把它叫作角的顶点(扇动3次:出现顶点)由顶点引出的2条直线叫作角的边。(扇动3次:出现边) 从顶点出发,引出的两条边,中间所夹的部分就是角,我们要用圆弧表示(出现圆弧)小结: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顶点,2条边组成的) 用什么表示角?(圆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角的游戏。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认识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课时认识角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八1——5题。 角是数学“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下一学段学习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的基础,同时也是今后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的情景图引入,通过观察,对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 (二)核心能力 “认识角”这节课,通过观察、折叠、制作活动角、画角等多种实际操作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在有序、规范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等活动,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角。 2.借助折一折、活动角演示等操作活动,能正确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3.通过教师示范画角,学会用尺子画角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特征,学会用直尺画角。 (五)学习难点 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认识角》教学课件、《认识角》巩固练习、《认识角》课时作业、三角尺、活动角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角。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教师出示美丽校园的情境图) 师:你在哪里发现了角? 师:角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情境,发现角的身影,感知角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同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问题探究 (1)认识角 (课件出示下图) 师:这里有几件生活中的物品,(出示剪刀、钟表、三角尺)角就藏在它们身上。 课件出示: 思考,讨论: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三个角的相同之处。 师总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二年级上册数学3 角的初步认识第2课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爽爽文库汇编之 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P40例3、例4,完成教科书P40“做一做”和P44~45“练习八”中第6、7、8、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在“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等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初步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直角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尺,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揭示课题 1.复习回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角,现在请同学们画一个任意的角。 学生自主画角。 (2)选取不同大小的角向全体学生展示。 (3)选择其中一个角说一说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呈现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角有大的也有小的,但有一类角很特殊,它的大小是固定的,你猜出是什么角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课题:直角的认识及画法)【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前一课时已经初步认识了角,本节课导入环节设计让学生自由画角,一方面复习了角的画法,巩固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另一方面也由此引出一类特殊的角——直角,为教学直角与角的联系打好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描一描,初步感知直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P40例3。

师:观察上图,找出角并在图中描画出来。 汇报交流,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观察比较,这些角有什么相同之处? 教师指出并适当板书:上面这些角都是直角(课件出示直角标志),它是一种特殊的角。 2.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直角。 (1)在教科书P38情境图中找直角。 师:看看情境图,哪儿有直角? (2)找生活中的直角。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儿有直角呢? 教师介绍直角三角尺上的直角。 【设计意图】学生对直角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让他们凭感觉去找直角可以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并为下面的操作验证活动提供素材。 3.比一比,学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1)学生想办法判断直角。 师:大家观察到了这么多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这些角到底是不是直角还需要我们一起来验证。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数想到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2)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直角。 师: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这个想法不错,请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比一比的方法,再尝试验证一下数学书封面上的4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师巡视指导后,指名一组上台操作并讲解比一比的过程。 (3)归纳小结。 师: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比的方法是:先将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和要判断的角的顶点对齐,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看看三角尺上直角的另一条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另一条边也重合,则说明这个角是直角;如果不重合,这个角就不是直角。 课件动态演示比一比的过程。 教师总结方法: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角相等。(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验证最熟悉的数学书的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这是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师再进行引导、归纳、概括和总结,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4)用三角尺找身边的直角。 师:拿出你们的三角尺大胆地去验证身边哪些地方有直角吧。想一想:直角都一样大吗? 学生分组在教室里用比一比的方法验证哪些角是直角,然后汇报。 【学情预设】在验证哪些角是直角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与黑板面上的直角的大小有争论,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开展验证活动,使学生明确它们的大小一样,只是边的长短不一样,从而明确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师:看来直角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而且都一样大。【教学提示】 重视对判断直角及画直角方法的指导。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生辨认各种图形)。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 学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38-39及练习六第1、2、3题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平面图形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二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编排上,一开始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景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学情分析: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看到角学生会在脑海里出现一角两角的角、角落等,而这节课学习的角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再学一个平面图形。学生在生活中也经常可以接触到,如桌面上有角,教室的黑板和铁柜有角,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因此,这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角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求知的、探究的状态。 设计理念: 抽象建立角的几何图形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整堂课设计为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 角的认识及画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3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锐角、钝角,会用三角尺拼出锐角和钝角。 【重点难点】 1.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学具画锐角、钝角和直角。 【教学指导】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认识角和直角。让学生亲身体验角、直角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指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如折角、做活动角、画角等活动,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通过亲自操作,获取实践经验,为形成角、直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知识打下基础。

3.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虽然内容浅显,但教学时,教师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 第1课时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 第2课时直角的认识及画法………………………1课时 第3课时锐角、钝角的认识………………………1课时 第4课时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说明

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学画角。 【教具和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图片、三角尺。 一、生活,引入新知 (一)板书“角” 师: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

理解的?或者说说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角? (二)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画角: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说说你画的角是怎样的?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让学生指一指。 接着出示三角尺。 师: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角尺,找到角了吗?(生找)在大家的努力下,学生很快在三角尺上找到了三个角。 生活中的角往往穿着漂亮的外衣,那么数学上的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上的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师:让我们把生活中的角,脱掉漂亮的外衣,看看它的样子。(课件演示) 师:这些图形都是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拿出你的三角板,咱们感觉感觉,咱们用小手心摸摸这儿,咱们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师:下面我们听听角怎么介绍自己?电脑说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开的大小,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二)找角 师: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指一指,并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三)辨角 师:听说我们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1)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从中找到角吗?用三角板上最大的角量一量各角,你会发现什么? 3.这种角叫直角,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课题:直角的认识)大小一样。 3.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关)。 2.分一分。 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 角。 4.剪一剪。(只能剪一刀哦!) (1)剩下1个直角。 (2)剩下2个直角。 (3)剩下3个直角。 5.画一画,在下面方格上画一个直 角。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从生活中找直 角。 明确直角的意义, 引导学生在生活 中找到直角。 2.折直角。组织学 生做折纸游戏。用 一张纸折出一个 直角。引导学生按 照教材第40页中 的折直角的方法, 动手折直角。 3.认识三角尺中的 直角和判断直角。 (1)引导学生找 出三角尺上的直 角。 (2)引导学生学 会用三角尺判断 1.小组内互相交流。 课本封面上的角,黑板上的角,桌面上 的角,墙面上的角,窗子上的角…… 2.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40页中折直 角的方法,再动手折直角:先将纸上下 对折,再左右对折。同桌之间比较一下 折出 的直角的大小。 3.(1)组内交流并找出三角尺上的直角, 摸一摸,感受直角的特点。 (2)组内探究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的方法 并实践操作。汇报方法:先将顶点和三 角尺上的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 的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 看另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 是否合在一起。如果也全合在一起,这 个角就 是直角;如果不能合在一起,这个角就 不是直角。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来认识直角,所以从课的开始,我就先出示一个角,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角是哪几部分组成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已有认知,让学生在复习角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组成。然后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我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让学生说说有几个角,并自己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比划一下,使他们经历观察(认识表象)、操作(内化表象)的过程,认识直角的特征,并知道为了区分直角与其他角的不同,通常在直角上标好直角符号。再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表象,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加深对直角的认识,并知道所有的直角大小相等。 教师点评和总结:

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本课曾获温州市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40 二、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了解每位学生对“角”的课前认识基础,找准教学起点。 2、本课教学课件。 3、教具:三角板、直尺、两根纸条、一枚大头针、两根小棒、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二)学生准备: 1、课前思考:“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 2、学具:三角板、直尺、两根纸条、一枚大头针、两根小棒、一段毛线、一张圆圆的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注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现实基础和直观经验,注重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教材的编排意图,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的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并认识直角,会用三角 尺判断直角、画直角和角。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 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 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

到不同的发展。”这就使我更坚定地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资源,更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将课堂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努力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认识角、寻找角、感受角、了解角、做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亲身参与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全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最新公开课角的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部分名称,并且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通过操作实践,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3、是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几何王国里来了一位新的图形朋友,你们想跟姚老师一起去看看她是谁吗?(播放动画)

师:好了,拼拼碰的游戏好玩吗?(生:好玩儿。)师:你找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何王国里的小人儿给我们拼出了哪些图形?(生齐说: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师这些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对吗?师指角:她叫什么呢?我们以前认识吗?(生:不认识)师:她叫什么呀?(生:角)师:对了,你们可真棒!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认识的一种新的图形。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新授 1.找一找图中的角都藏在哪里。 2.从身边的事物中找角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它们表面都藏着角,你能试着用手把它指出来吗?(学生离开座位,互相找角、指角,师巡视指导,规范指角) 3.感知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指出这么多的角。现在请你们拿着自己的三角板,闭上眼睛摸一摸三角板有角的地方和没有角的地方,你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学生动手摸角,说出自己的感觉,可能说有角的地方“尖尖的”、“扎扎的”,没有角的地方“直直的”……)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的地方叫做角的“边”。 师:看着这些漂亮的角,各小组讨论一下,你能发现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发现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把从顶点引出的直直的线叫做“边”。(板书:顶点、边)

二上角与直角的认识教案

角与直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能辨认、判断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动手操作及合作交往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逐步抽象出几何角。形成角的表象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 谈话::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哪些图形吗 教师出示一本书,问:谁知道这本书的这部分(师沿着一个顶点向两边摸,手势指出两条边所夹着的部分)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外一种几何图形。 (板书课题:角) 老师挑选了几件物体,你能说说看,这些物体的角分别在哪里(课件出示:书、剪刀和钟面:让学生逐一指出书上的角,剪刀形成的角,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你能说说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中有角 (二)探究新知。 1.丰富感知,形成角的表象。 逐步抽象出角:认识了生活中的角,那么,数学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把刚才电脑投影的实物体逐渐去掉颜色及其他非本质的东西,只显露出角“∠”,明确指出这就是角)。 3.角的特点。 (课件出示)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对,这个点我们把它叫作角的顶点(扇动3次:出现顶点)由顶点引出的2 条直线叫作角的边。(扇动3次:出现边) 从顶点出发,引出的两条边,中间所夹的部分就是角,我们要用圆弧表示(出现圆弧) 小结:角是由什么组成的(一个顶点,2条边组成的) 用什么表示角(圆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找角的游戏。 判断题:指出下列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总结: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就是角,这图形无论朝什么方向、无论放在什么位置、无论大小,只要有以上特点就是角. 4.画角。 下面我们就根据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这样的特点把它画出来,并标上符号。(1)教师先示范一次,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顶点引出2条边,中间所夹部分就是角,用圆弧表示。 (2)学生画。 (3)反馈评讲。 5.认识直角。 (1) 引入:刚才,我们认识了角,并知道了角的特点,下面,谁能告诉老师三角尺中有几个角(3个) (2) 师指着直角问:这个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对呀,象这样方方正正的角我们叫它:直角(板书:直角)。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教案word版本

二年级上册角的认识 教案

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0~32页,认识角。 教学提示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拼图形,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了解到,用两根小棒不能拼成封闭图形,所拼出的图形叫做角,使学生直观的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了解角的特征。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每个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和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再通过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并逐步加深对角的特征和大小不同角的含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能辨认角,能在物品图片上找到角,并画角。 过程与方法:在用小棒拼角、做活动角、用纸折角、画角等活动中经历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动手做角、画角、认识角、在常用物品上找角的过程。知道角有1个顶点、2条边。 教学难点: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体会角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直尺、活动角材料 学具准备:小棒、活动角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有两位好朋友来看大家了,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 (课件出示正方形和三角形) 生1:正方形…… 生2:三角形…… 师:正是它们呢,小朋友们手中都有小棒,你能用小棒摆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吗?和同桌一起试一试吧! (学生同桌结对子一起摆图形)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么快就都摆出来了,谁能来说一说,你们摆这些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 生1:我用了4根小棒摆出了正方形…… 生2:我用了3根小棒摆出了三角形…… 师:刚才小朋友们用4根小棒、3根小棒拼出了正方形和三角形,现在请小朋友们试着用2根小棒拼一拼,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在拼的过程中悄悄的讨论着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出现了什么问题吗?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直角的理解及画法

用三角板上最大的角量一量各角,你会发现什么? 3.这种角叫直角,这节课我们就来理解直角。(板书课题:直角的理解)3.齐读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2.分一分。 3.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直 角。 4.剪一剪。(只能剪一刀哦!) (1)剩下1个直角。 (2)剩下2个直角。 (3)剩下3个直角。 5.画一画,在下面方格上画一个直 角。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1.从生活中找直 角。 明确直角的意义, 引导学生在生活 中找到直角。 2.折直角。组织学 生做折纸游戏。用 一张纸折出一个 直角。引导学生按 照教材第40页中 的折直角的方法, 动手折直角。 3.理解三角尺中的 直角和判断直角。 (1)引导学生找 出三角尺上的直 角。 (2)引导学生学 会用三角尺判断 直角。 4.画直角。 (1)引导学生回 1.小组内互相交流。 课本封面上的角,黑板上的角,桌面上 的角,墙面上的角,窗子上的角…… 2.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40页中折直 角的方法,再动手折直角:先将纸上下 对折,再左右对折。同桌之间比较一下 折出 的直角的大小。 3.(1)组内交流并找出三角尺上的直角, 摸一摸,感受直角的特点。 (2)组内探究用三角尺判断直角的方法 并实践操作。汇报方法:先将顶点和三 角尺上的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 的一条直角边和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 看另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的另一条直角边 是否合在一起。如果也全合在一起,这 个角就 是直角;如果不能合在一起,这个角就 不是直角。 4.(1)组内交流、汇报角的画法。先画 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起,用尺子向两 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作为角的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