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由各种化合元素组成的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核酸等各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特点,在细胞和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是体内各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能力目标

通过对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化合物的学习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学习,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通过各种化合物的功能的学习,认识生物体的物质性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基础的观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重点分析

1.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该六大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和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虽然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但组成的各类化学元素的种类、数量、组成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各种化合物的组成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其功能;另一方面该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以后知识,如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的重要基础。所以必须作为重点指导学生学好、学扎实。

2.四类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

四类有机物是生物体特有的化合物,了解这四种化合物的结构和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功能,特别是四种化合物在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的侧重点,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糖类物质主要作为生命活动的供能物质,脂类物质主要作为生命活动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而核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者,核酸对生命活动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对四种化合物的功能进行区分。

难点分析

1.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特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功能特点的相互关系。

蛋白质的结构单位以及蛋白质的化学结构特点及空间结构特点等,是有机化学的知识,

由于学生还没有开始学习有机化学,因此是学习上的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化学知识进行讲解,讲清楚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通过氨基酸的缩合反应引出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并直观演示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的相互关系。

2.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结构特点,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核酸的知识虽然简单,但知识繁多、琐碎,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和记忆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是教学的难点。教师教学是一要注意与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核苷酸)区分开,二要区分核酸的不同种类(DNA、RNA),三要区分不同种类核酸的核苷酸,为后面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法建议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或班级]

可采用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通过自学和对大量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学习组成生物体的水分和无机盐及其生理作用,学习糖类和脂类的知识,认识糖类和脂类的化学元素组成、分类及生理作用。

第二课时:以讨论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分析和讲解,学习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元素组成、基本组成单位、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特点、生理作用等知识。最后通过典型

案例引出原生质的概念。

[普通学校]

可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讲解水分、无机盐、糖类和脂类知识。教师讲解时,要注意联系生物学实际,大量列举生物学事例,通过大量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糖类和脂类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讲解蛋白质和核酸的知识。教师讲解时要注意联系化学知识,联系具体的生物学事例,联系生物体的具体功能,帮助理解相关的知识。最后总结归纳原生质的概念。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问题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化合态),分析时结合学生了解的生物体组成的化合物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80-90%

无机盐:1-1、5%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7-10%

核酸

糖类:1-1、5%

脂类:1-2%

二、水

问题2:水对于生物体是至关重要的,水对于生物体、对于细胞有什么生理作用呢?这种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说明:引导学生从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3)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2)自由水(94、5%):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如:种子烘干(水分为自由水)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3)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问题3: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无机盐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作用如何?这些生理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说明:引导学生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见下面总结)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如下: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离子态

3、生理作用

(1)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镁离子:叶绿素;铁离子:血红蛋白

(2)维持生命活动

钙离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时表现抽搐现象

(3)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生理盐水:保证细胞正常的渗透平衡

四、糖类

问题4:你所知道的糖有哪些?这些糖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糖类出发,分析糖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糖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见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糖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1、组成元素:C、H、O

2、分类(根据水解情况分类)

(1)单糖:不能水解,五碳糖、六碳糖

葡萄糖:光合作用的产物

细胞重要的能源物质

半乳糖:乳汁中

(2)二糖:水解后产生两个单糖

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

动物二糖:乳糖

(3)多糖:水解后产生多个单糖

植物多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问题5:你所知道的脂类有哪些?这些脂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脂类出发,分析脂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脂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脂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见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脂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1、组成元素:C、H、O、(N、P)

C、H比例高,彻底氧化释放出更多能量

2、分类及生理作用

(1)脂肪:储能物质

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2)类脂:磷脂(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脑磷脂、卵磷脂

六、蛋白质

问题6:你所知道的蛋白质有哪些?这些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它们对于细胞和生物体有什么重要生理作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蛋白质出发,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蛋白质功能的结构基础及结构特点,详细地分析讲解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蛋白质被称做是生命活动的体现物质。在细胞的各种结构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

1、相对分子量大

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分子量几万到几百万

如:乳球蛋白3、6万

七年级科学上册 33 组成地壳的岩石教案 浙教版.doc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売,覆盖在地球表面; 2、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程度及遇酸后的不同特征; :3、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初步了解起形成的过程。 过稈与方法: 4、会用感官(看、摸)、工具及化学药品认识常见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能杳阅有关岩石的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1)分纟H.实验用的岩浆石:(花岗岩)、沉积岩:(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石、片麻岩) (2)水槽、烧杯、滴管 (3)录像资料 活动学具准备(学生部分) (1)自己采集的备种岩标木; (2)查阅的有关岩石资料; (3)放大镜、锤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关于石头的影像。 提问: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了解学生对岩石情况的已有经验,忖的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牵引过来,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己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教者根据学生的冋答:注意概括:这些石头來自在自然界屮,它们有些裸臨在表面, 来

自高山,而有的是被覆盖-着,如在水里、土壤下等等。) 师:这么多石头哪些是岩石,你们分得清么?(展示图片,学生判断是否是岩石)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岩石来白大白然,是在白然中形成的,像砂岩、砾岩,而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像砖头、水泥块、玻璃块,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像煤。 3、总结:地球外壳主要由岩石组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揭示课题) 二,探究:研究衿种岩石的特征。 1、提问: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2、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白己的研究方法。 提问:了解岩石的特征,你打算用哪些方法? 引导说出:观察、敲击、浸水。 4、学生分组研究桌上的岩石标本,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5、引导学生对相互Z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木特征的认识。 6、介绍新的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川化学药品认识一一盐酸认识岩石的特征。 发展: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归纳总结。(注意既总结木课的知识点一一岩石的特征,又总结研究岩石的观察方法一一利用感官、T具及其它物质如化学药品‘,三方面的结合才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特征。) 2、提问:大家觉得这么多岩石,各有特点,你能把它们分一下类么? 学生自己分类 小组汇报白己的分类方法。 (汇报过程屮,教师注意进行学生Z间的沟通交流及评价) 3、讲述:我们就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对这些岩石乂是怎样分类的。 播放录像或课件介绍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介绍岩浆岩,提问:花岗岩为什么那么坚硬? 播放水成岩,提问:在沉积过程屮你觉得会形成怎样的层次? 学生说说,教师补充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4.3《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指导,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综合上述观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断对原有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指导,本课将采取“探索——建构——发散”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认知,从而建构起科学知识的框架。 二、地球与宇宙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 1.教学内容 《岩石的组成》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3课。《岩石和矿物》单元隶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其科学知识内容来自“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很有特色的行星”这一主要概念中的“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的一分解概念。本单元教学也是小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对于激起孩子的兴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课中,教材安排了两个内容“美丽的花岗岩”和“常见的岩石”。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教科书选择花岗岩是因为花岗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岩浆岩,矿物颗粒比较粗,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云母颜色、形态不一样,容易区分。所以花岗岩是指导学生理解岩石是矿物集合而成的典型材料。从而将关注点从岩石引到矿物上。通过课文资料阅读初步了解不同矿物在形态、性质方面有着差异,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从而引发学生对岩石的组成——矿物的关注。为下面两节观察矿物特性的教学做准备。 2.教学方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结合本课特点,采取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全班交流等教学方法。给全体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组成地壳的岩石讲课教案

组成地壳的岩石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浙教版科学七上3.3.1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知道岩石的类型。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种类的岩石。 教学难点:理解集中常见的岩石;岩石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引入:不论是城市中雄伟的建筑,还是风景如画的黄山,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岩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你能认识不同种类的岩石吗?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塘的物质基础,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 一岩石的类型 1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岩石圈不包含软流层(可提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厚度不一,大陆较厚,海洋较薄,但海洋部分的岩石圈并不缺失,缺失的只是硅铝层。//岩石圈的主要物质成分由表及里,铁镁成分增多。全球岩石圈不是 一块整体,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 2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3岩石: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岩石是组成岩石圈的基本单位。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 4岩石的类型:复杂多样。 通过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⑴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岩浆:由软流层喷出的熔融物。高温、液态。 #成因: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是岩浆喷发后形成,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 *注意。只有岩浆能形成岩浆岩。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不能说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特点: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 #有明显气孔的岩石在成因分类中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喷出岩有气孔、疏松;侵入岩无孔隙、致密)。分析:因为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冷却凝固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玄武岩最主要的特征是有气孔构造。由火山喷发冷凝而形成的玄武岩多气孔构造。 #岩浆岩形成气孔的原因:含有大量气体的岩浆在喷出地表后,气体大量逸出,在岩石中残留气孔。如玄武岩是喷出岩。 #有用成分举例: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⑵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成因: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形成的。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是地球外力作用形成。 #特点:由于沉积岩的生成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的,所以常能明显地看出层次,叫做层理构造。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但不能说都是层状分布)或化石,这是区别于其他岩石的主要特征,有些可以看到明显的砂粒或砾石,有化石存在。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有的含砂粒)是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 #有用成分举例: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中一般含有化石。砾石层形成年代很晚,不可能形成化石。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沉积岩。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矿物)燃料。 #沉积岩从下到上的顺序是砾岩 砂岩 页岩。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教案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教案 【教学目的】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教学重点】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和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教学用具】 玉米和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对比表图片。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安排】 10分钟 【教学过程】 引言 在绪论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体有6个基本特征。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六个特征?分别是共同的物质基础、细胞、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和遗传、应激性。对于地球上已知的大约800多万种生物来说,无论它们个体的大小、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如何,它们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而这些物质主要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这一节课我们来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一、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有许多,它们 的含量也各不相同,下面我们以玉米和人体为 例(如左图),来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的种类和含量。 思考题: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含量有 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在这些元素中,C、O、H、N 这4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不同点:(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例如:元素O在玉米体内占44.43 %,而在人体内只占14.62 %;元素N在玉米体内占6.24 %,而在人体内只占9.33 %。 (2)在同种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最相差也很大。例如:人体内,C占55.99%,而S只占0.78%,Zn更少,只占0.01%。 图中所列的化学元素并不是组成生物体的所有化学元素,在生物体的细胞内至少可以找到62种元素,其中常见的约有29种,其中重要的有24种。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说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C、H、O、N、P、S这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共占原生质总量的97%。 由于不同生物的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常见的有20多种,而不同生物的同种元素的含量不同,同种生物不同元素含量不同。因此,根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我们将这些主要的生物元素分为两大类: 1.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例如C、H、O,N、P、S、K、Ca、 Mg等。其中,C、0、N、H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微量元素:通常是指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但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例如Fe、 Mn、Zn、Cu、B、Mo等。 强调: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例如:微量元素B(硼)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柱头和花柱中积累了大量B时,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在缺少B时,花药和花系萎缩,花粉发育不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花而不实”。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是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等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例如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蛋白,具有免疫作用的抗体蛋白,就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的。所有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就是由C、H、O、N、P等元素组成的。 二是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举例:Mg: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植物缺镁,患“黄叶病”。 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少B时,“花而不实”。 Fe: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Fe患“缺铁性贫血”。 I:甲状腺素的组成元素,当缺乏时会造成甲状腺合成减少,引起甲状腺肿胀,俗称“大脖子病”。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 毕家0小学王利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3、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并了解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2、通过阅读资料,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从而为如何观察和描述矿物做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矿物与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花岗岩,认识到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教学难点:观察、辨别花岗岩中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并与花岗岩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花岗岩、石英、长石、云母、放大镜、刻刀(或钉子)、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猜它是谁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节课我们接着研究岩石(板书:岩石),下列图片中都用到了一种岩石,猜猜看它究竟是哪种岩石? (师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岩石图片,学生观看。) 生:花岗岩。 师:对,这种美丽漂亮的岩石就是花岗岩(板书:花岗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花岗岩在生活中的用处将越来越大。 2.了解花岗岩在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它的美丽和坚硬。 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花岗岩呢? 生:因为花岗岩太美了。 师:是的,花岗岩是太美了,人们喜欢它。当然,人们喜欢它还有第二个理由是花岗岩非常坚固,你看(多媒体出示金字塔照片),这是一张4500年前古埃及法老胡夫最大的金字塔照片,金字塔塔顶是用9块花岗岩砌成的,每块重达50吨;塔身是用普通石头砌成的,风吹雨淋都风化了,而塔顶花岗岩却完好如常。大家说它结实不结实! 面对这么美丽、结实的花岗岩,你们有什么问题没有? 生:提出问题(预设:花岗岩怎样形成的?花岗岩由什么组成的?……)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一下花岗岩这种岩石的组成。(补充板书:的组成)。 二、问题引领、分步落实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网络: (4)核酸

①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②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物:水 ③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④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总结提升: 一、水的拓展 1.水的存在形式与器官形态的关系 心肌和血液总的含水量差不多,但心肌呈固态,血液呈液态,原因是二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不同。 2.水的存在形式与代谢的关系 若细胞内自由水比例升高,则代谢旺盛,反之代谢缓慢。 3.水的存在形式与抗寒性的关系 秋冬季节,蒸腾作用减弱,吸水减少,结合水相对含量升高,因结合水不易结冰和蒸腾,从而使植物抗寒性加强。 4种子与水的关系 (1)种子晒干时减少的为自由水,但仍能保持生命活性,仍能萌发;试管加热或炒熟则丧失结合水,种子死亡不萌发;种子萌发吸水主要是增加自由水,代谢加强,呼吸作用加快。 (2)不同种子亲水能力不同,大豆(主要含蛋白质)>小麦、玉米、大米(主要含淀粉)>花生(主要含脂肪) 三、解题技巧 (1)直链肽链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的计算 ①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②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3)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①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 ②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4)基酸氨与相应DNA、RNA片段中碱基数目之间的关系 DNA(基因)→mRNA →蛋白质(性状) 碱基数6∶碱基数3∶氨基酸数1 说明真核生物中由已知氨基酸数目计算求得的DNA片段中的碱基数目,相当于基因结构中外显子的碱基数目。 习题巩固: 1(2008XX,理综,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要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2.(2008XX,理基,37)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不同 3.(09XX中学月考)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和控制纤维素酶合成的DNA基本单位依次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4.(09金陵中学期中)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比例有关。 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下列种子萌发时需氧量最多的是 A.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B.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 C.含蛋白质多的种子如大豆D.成分复杂的种子如银杏 5.(XXXX金山中学08-09学年度高三上期末13)水在生物体内是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 B.当人体缺水,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 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 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 6.(XX省XX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

组成地壳的岩石

新世纪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e911035973.html,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3.3 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 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程度及遇酸后的不同特征; 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初步了解起形成的过程。过程与方法: 会用感官(看、摸)、工具及化学药品认识常见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 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 能查阅有关岩石的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用的岩石(鹅卵石、岩浆石:(花岗岩)、沉积岩:(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石、片麻岩) (2)水槽、烧杯、滴管 (3)录像资料 活动学具准备:(学生部分) (1)自己采集的各种岩标本; (2)查阅的有关岩石资料; (3)放大镜、锤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关于石头的影像 提问: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了解学生对岩石情况的已有经验,目的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牵引过来,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概括:这些石头来自在自然界中,它们有些裸露在表面,来自高山,而有的是被覆盖着,如在水里、土壤下等等。) 师:这么多石头哪些是岩石,你们分得清么?(展示图片,学生判断是否是岩石)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岩石来自大自然,是在自然中形成的,像砂岩、砾岩,而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像砖头、水泥块、玻璃块,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像煤。 3、总结:地球外壳主要由岩石组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揭示课题) 二,探究: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1、提问: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2、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提问:了解岩石的特征,你打算用哪些方法? 新世纪教育网--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1.2 一、知识结构:原生质的概念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各种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二、教学目标:1.原生质定义(b:识记)。 2.组成生物体的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几种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的功能(c:理解)。 3.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c:理解)。 4.各种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观象(a:知道)。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2)各种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重要功能。[解决方法](1)列表比较四类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2)将各种化合物的存在形式、结构和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辩证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教学难点解决方法[教学难点](1) 组成蛋白质化学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组成单位、分子结构和主要功能。(2) 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组成单位和重要功能。[解决方法](1)采用逐步深入的分层认识的方法。(2)

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制作好蛋白质分子结构课件。四、课时安排:第1课时: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和脂类第2课时:蛋白质和核酸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材中的蛋白质结构、肽链的形成等。2.讲述法:教材中物质存在形式、组成成分等。3.讲解法:教材中的概念,生理作用等。4.比较法: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特点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5.分层认识法:生物大分子结构的认识。六、教具准备1.原生质的各种化学成分比例表;2.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元素组成比较表;3.氨基酸通式,肽链结构图;4.肽链的形式过程,蛋白质空间结构等多媒体课件;5.各类思考、检测题。七、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有关图表,找出其要说明的问题;2.指导学生对教材重点内容的词句进行勾画并明确其含意; 3.引导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探讨; 4.对重点、难点学习后及时检测。 八、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原生质的定义(b:识记)。2.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功能(c:理解)。3.糖类、脂类的元素组成及功能(c:理解)。(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引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并不能直接表现出生命活动,它们首先必须组成化合物。这一节就是要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指导学生观察教材p1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细胞中各种化

生物化学-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除了水和无机盐之外,活细胞的有机物主要由碳原子与氢、氧、氮、磷、硫等结合组成,分为大分子和小分子两大类。前者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以结合状态存在的脂质;后者有维生素、激素、各种代谢中间物以及合成生物大分子所需的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和甘油等。在不同的生物中,还有各种次生代谢物,如萜类、生物碱、毒素、抗生素等。 虽然对生物体组成的鉴定是生物化学发展初期的特点,但直到今天,新物质仍不断在发现。如陆续发现的干扰素、环核苷一磷酸、钙调蛋白、粘连蛋白、外源凝集素等,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有的简单的分子,如作为代谢调节物的果糖-2,6-二磷酸是1980年才发现的。另一方面,早已熟知的化合物也会发现新的功能,20世纪初发现的肉碱,50年代才知道是一种生长因子,而到60年代又了解到是生物氧化的一种载体。多年来被认为是分解产物的腐胺和尸胺,与精胺、亚精胺等多胺被发现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参与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对DNA超螺旋起稳定作用以及调节细胞分化等。 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 新陈代谢由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组成。前者是生物体从环境中取得物质,转化为体内新的物质的过程,也叫同化作用;后者是生物体内的原有物质转化为环境中的物质,也叫异化作用。同化和异化的过程都由一系列中间步骤组成。中间代谢就是研究其中的化学途径的。如糖元、脂肪和蛋白质的异化是各自通过不同的途径分解成葡萄糖、

脂肪酸和氨基酸,然后再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 在物质代谢的过程中还伴随有能量的变化。生物体内机械能、化学能、热能以及光、电等能量的相互转化和变化称为能量代谢,此过程中ATP起着中心的作用。 新陈代谢是在生物体的调节控制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的。这种调控有3种途径:①通过代谢物的诱导或阻遏作用控制酶的合成。这是在转录水平的调控,如乳糖诱导乳糖操纵子合成有关的酶;②通过激素与靶细胞的作用,引发一系列生化过程,如环腺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通过磷酰化反应对糖代谢的调控;③效应物通过别构效应直接影响酶的活性,如终点产物对代谢途径第一个酶的反馈抑制。生物体内绝大多数调节过程是通过别构效应实现的。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大分子的多种多样功能与它们特定的结构有密切关系。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有催化、运输和贮存、机械支持、运动、免疫防护、接受和传递信息、调节代谢和基因表达等。由于结构分析技术的进展,使人们能在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它们的各种功能。酶的催化原理的研究是这方面突出的例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分4个层次,其中二级和三级结构间还可有超二级结构,三、四级结构之间可有结构域。结构

3.3 组成地壳的岩石 导学案(含部分答案)

3.3组成地壳的岩石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①通过阅读、读图等,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组成。 ②通过对各种岩石的了解和认识,结合生活经验说出岩石在生活中的用途。 2、预习范围 教材第3章第三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一)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1.地理学家通过对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分界面分别为、。 岩石圈的概念:包括的全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地壳是一个圈层,大陆部分较,大洋部分,平均厚度。 地幔介于和之间,厚度约。 地核以和分界,厚度约,可以分为和,地核,很大。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按成因分:、、 岩浆岩:是的产物。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或,随着、的变化,而形成岩浆岩。常见的岩浆岩有、等。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上午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被、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形成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等。沉积岩的特征有层理结构和化石的存在。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作用下,和 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有、、等。 常见原岩与变质岩的关系:—→大理岩;页岩—→;—→

片麻岩。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概念: 过程:地球内部的,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形成;地表岩石在、、等外力作用被、、、、,形成;已经生成的岩石在的条件下,发生的改变,形成。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又形成新的。 意义: ①形成地球上丰富的; ②改变地表的,塑造千姿百态的; ③实现交换和传输,改变地表的。 三、预习检测 1.根据岩石的分类,石灰岩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变质岩 2.作为重要建筑材料的花岗岩和大理岩在成因上分属于 A.岩浆岩和沉积岩 B.岩浆岩和变质岩 C.沉积岩和变质岩 D.变质岩和沉积岩 探究案 活动1仔细观察书中94页和95页书中岩石的照片,说出他们各自的比较表明显的特征。 活动2我们的祖先从石器时代起就开始利用岩石,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衣、食、住、行、游、医……无一能离开岩石。你能结合你所知道的来谈谈关于岩石的用途吗? 二、随堂检测 1. 有一种岩浆岩它以黑色和灰色为主,有气孔构造,请问这种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砾岩 C.玄武岩 D.页岩 2.千锤百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按成因,该种岩石是()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3组成地壳的岩石配套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日期:年月日星期课题 3.3组成地壳的岩石 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道岩石的三种成因类型;知道岩石的主要外观特征。 技能目标:能根据岩石的外观特征识别几种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情感目标:知道岩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想通过图片、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各类岩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各类岩石的特点并能加以分类。 实验用具及教具 课件或 投影片 课件 教学程序与策略 备课组修改意 见 个人修改意见 【新课探究】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为什么岩石的特征都不一样? 岩石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岩石缝隙特别多,有的岩石有气孔, 有的岩石层层分明,有的有化石。这为我们区分岩石的种类提 供了帮助。依据岩石的形成原因不同,对岩石进行分类。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95页第二段——96页前两段完成下列表格 岩石类 型 形成原因特征特征 岩浆岩岩浆喷出地表侵入地壳 冷却凝固而成 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 或柱状结构。 沉积岩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 积、压实、固化而成 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 石。 变质岩地壳中的岩石在岩浆、 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 高压条件下形成的 片状的结构 沉积岩比喻:沉积岩——地球历史地层——‘书页’化石——‘文字’ 书上94页A~I这些岩石,分别属于什么岩? 常见的变质岩:

石灰岩(沉积岩)变成大理岩 页岩(沉积岩)变成板岩 花岗岩(岩浆岩)变成片麻岩 砂岩(沉积岩)变成石英岩 补充填表:(详见课件) 读图三类岩石的转化:三大类岩石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什么? 岩浆表格略,详见课件。 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沉积岩(石灰岩)砂岩:花岗岩:砾岩:石灰岩: 页岩:板岩: 岩石的应用 建筑材料、装饰材料、艺术材料、切割材料等 课堂小结 1.根据岩石的成因不同,我们把岩石分为了三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种岩石的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3.三类岩石的特点: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堂堂清:习题训练 作业: 1、 2、 教后 反思记 主备教师签名授课教师签名

组成地壳的岩石

浙教版科学七上3.3.1组成地壳的岩石 教学目标:知道岩石的类型。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种类的岩石。 教学难点:理解集中常见的岩石;岩石的应用。 教学过程: 引入:不论是城市中雄伟的建筑,还是风景如画的黄山,我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岩石。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你能认识不同种类的岩石吗?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塘的物质基础,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 一岩石的类型 1岩石圈 地壳+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以上部分,由岩石组成。岩石圈不包含软流层(可提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圈厚度不一,大陆较厚,海洋较薄,但海洋部分的岩石圈并不缺失,缺失的只是硅铝层。//岩石圈的主要物质成分由表及里,铁镁成分增多。全球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 2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它们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呈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范围内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3岩石:岩石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岩石是组成岩石圈的基本单位。是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称为礁、暗礁及暗沙,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集合体,也有少数包含有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即化石)。 4岩石的类型:复杂多样。 通过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种类型。 ⑴岩浆岩。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岩浆:由软流层喷出的熔融物。高温、液态。 #成因: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类。是岩浆喷发后形成,属于地球的内力作用。 *注意。只有岩浆能形成岩浆岩。变质岩能形成新的岩浆。不能说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特点: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 #有明显气孔的岩石在成因分类中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喷出岩有气孔、疏松;侵入岩无孔隙、致密)。分析:因为岩浆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冷却凝固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性成分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玄武岩最主要的特征是有气孔构造。由火山喷发冷凝而形成的玄武岩多气孔构造。 #岩浆岩形成气孔的原因:含有大量气体的岩浆在喷出地表后,气体大量逸出,在岩石中残留气孔。如玄武岩是喷出岩。 #有用成分举例: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⑵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 #成因:是地表的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形成的。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是地球外力作用形成。 #特点:由于沉积岩的生成是一层一层地沉积下来的,所以常能明显地看出层次,叫做层理构造。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但不能说都是层状分布)或化石,这是区别于其他岩石的主要特征,有些可以看到明显的砂粒或砾石,有化石存在。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有的含砂粒)是沉积岩的两个重要特征。 #有用成分举例: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沉积岩中一般含有化石。砾石层形成年代很晚,不可能形成化石。 *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沉积岩。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矿物)燃料。 #沉积岩从下到上的顺序是砾岩砂岩页岩。 ⑶变质岩。如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成因: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如大理岩是石灰岩变质而成。(石灰岩能变质成大理岩)板岩是页岩变质而成(板岩是由页岩受挤压变质而成的)。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而来的。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是地球内力作用形成。 #特点:常有片状结构。

高中生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生物: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知识点 名词: 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8、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9、糖类有单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动、植物细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蔗糖、麦芽糖,动物细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植物细胞中有淀粉和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动物细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10、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11、脂类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生物体内主要储存能量的物质,维持体温恒定。)b、类脂(构成细胞膜、线立体膜、叶绿体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具有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的作用。) 1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13、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14、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15、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有几个氨基酸叫几肽。 16、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17、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决定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 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18、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9、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类,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少量DNA。 20、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公式: 1、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2、基因(或DNA)的碱基:信使RNA的碱基:氨基酸个数=6:3:1 语句: 1、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 2、能源物质系列: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生物体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脂肪;动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糖元;植物细胞内的主要贮藏能量的物质是淀粉;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P~P~P);生物体内的最终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3、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有机物共同的元素是C、H、O三种元素,蛋白质必须有N,核酸必须有N、P;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例: DNA、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自学导引】 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种类说明最基本元素C 动植物体中C都是(相对)最丰富的元素,且是构 成有机物的重要元素,地球上的生命是在C元素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基本元素C、H、O、N这四种元素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主要元素C、H、O、N、P、S组成原生质的重要元素,占原生质总量的97%大量元素C、H、O、N、P、S、K、Ca、Mg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必需元素微量元素Fe、Mn、B、Zn、Cu、Mo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必需元素 矿质 元素 大量元素N、P、S、K、Ca、Mg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表 中列出的是必需矿质元素)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 必需元素 C、H、O、N、P、S、K、Ca、Mg、 Fe、Mn、B、Zn、Cu、Mo、Cl 动植物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大量或微量的各种 元素,由此我们能理解,生物体内的有些元素未 必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例如植物的必需元素 可通过“溶液培养法”来确定 三、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四、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思考导学】 1.不同物种化学元素大体相同,但各种元素的含量却差别很大,由这些化学元素所构成的各种化合物的结构、数量可能存在差异,因而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活动存在明显的差别。2.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但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旦缺乏某一种化学元素,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病症。如人体缺铁会造成贫血,缺碘会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 3.几十年前,新西兰有一个牧场的大片牧草长势很弱,有的甚至发生枯萎,即使施用了大量氮、磷、钾肥也无济于事。后来人们偶然发现牧场内的一小片牧草长势茂盛。原来,这一小片“绿洲”的附近有一座钼矿,矿工上下班总是抄近路走,他们的鞋子上粘有钼矿粉,正是矿工鞋子踩过的地方牧草长得绿油油的。经过科学家的化验和分析,一公顷牧草只需150克钼就足够了。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牧草长势不好的原因。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牧草由于缺乏微量元素钼而长势不好。钼是植物所必需的微量矿质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 1.与生命的基本特征相联系,理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的化学元素和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在细胞可找到至少62种元素,其中重要的有24种,这些元素按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但不管含量的多少,这些必需元素在生物体内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这些元素,生物体就不能表现出相应的生命活动,甚至呈现出一定的病症。从这个方面说,它们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在生物体内都有一定的生理作用,但是单一的某种元素不可能表现出相应的生理功能,这些元素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成各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与其他的物质相互作用才能体现出相应的生理机能。如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化合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因此,这些化合物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教案1

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到岩石组成地球外壳,覆盖在地球表面; 2、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程度及遇酸后的不同特征; 3、认识岩石有三种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初步了解起形成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4、会用感官(看、摸)、工具及化学药品认识常见岩石,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特征;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对岩石分类;能查阅有关岩石的相关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用的岩浆石:(花岗岩)、沉积岩:(灰岩、砂岩)、变质岩:(大理石、片麻岩) (2)水槽、烧杯、滴管 (3)录像资料 活动学具准备(学生部分) (1)自己采集的各种岩标本; (2)查阅的有关岩石资料; (3)放大镜、锤子、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播放关于石头的影像。 提问:关于石头,你都知道些什么? 了解学生对岩石情况的已有经验,目的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牵引过来,为下面的学习打基础,因为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知识并不是线性的,新的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2、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石头。 (教者根据学生的回答:注意概括:这些石头来自在自然界中,它们有些裸露在表面,来自高山,而有的是被覆盖着,如在水里、土壤下等等。) 师:这么多石头哪些是岩石,你们分得清么?(展示图片,学生判断是否是岩石)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岩石来自大自然,是在自然中形成的,像砂岩、砾岩,而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像砖头、水泥块、玻璃块,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像煤。 3、总结:地球外壳主要由岩石组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岩石。(揭示课题) 二,探究:研究各种岩石的特征。 1、提问:关于岩石你们想了解什么? 2、归纳学生提问,确定今天研究的问题:岩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法。 提问:了解岩石的特征,你打算用哪些方法? 引导说出:观察、敲击、浸水。 4、学生分组研究桌上的岩石标本,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教师要进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5、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完善对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6、介绍新的认识岩石特征的方法:用化学药品认识――盐酸认识岩石的特征。 发展: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归纳总结。(注意既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岩石的特征,又总结研究岩石的观察方法――利用感官、工具及其它物质如化学药品,三方面的结合才全面了解一个物体特征。) 2、提问:大家觉得这么多岩石,各有特点,你能把它们分一下类么? 学生自己分类 小组汇报自己的分类方法。 (汇报过程中,教师注意进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及评价) 3、讲述:我们就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对这些岩石又是怎样分类的。 播放录像或课件介绍三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介绍岩浆岩,提问:花岗岩为什么那么坚硬? 播放水成岩,提问:在沉积过程中你觉得会形成怎样的层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