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进展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进展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进展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进展

组培课程论文

题目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进展

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制品方向)

姓名刘小强

指导教师李胜

职称教授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二〇一一年六月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进展

刘小强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09级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 综述了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因素,马铃薯试管苗快繁技术与培养条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茎尖培养脱毒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脱毒试管苗;前景

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属茄科茄属双子叶植物,其特点是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经济价值较高,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内外马铃薯加工业的不断发展扩大,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占世界第二位。但是长期以来有“植物癌症”之称的病毒病一直困扰着马铃薯生产的发展。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均易感染多种病毒病,在我国马铃薯产区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毒和类病毒有:马铃薯X 病毒(PVX)、马铃薯Y 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A 病毒(PVA)、马铃薯S病毒(PVS),还有一种类病毒-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其中PVY、PLRV、PVX 是危害马铃薯最严重的病毒。田间表现使植株矮小,叶片翻卷、花叶、皱缩,马铃薯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变劣,甚至失去种用价值。目前主要通过茎尖脱毒获得脱毒试管苗的方法防治该病的发生。目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研究及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 这方面的研究又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现作一综述。

1 马铃薯病毒病及茎尖培养脱毒原理

目前, 在马铃薯作物上已发现了多种病毒、类病毒以及植原体, 已报道的就有25 种之多, 但仅少数病毒危害严重, 如马铃薯Y 病毒( PVY) 、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 、马铃薯A 病毒和 X 病毒(PVA、PVX) 以及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 等。在所有的这些病毒和类病毒中, 我国广泛分布的有: PSTVd、PLRV、PVY、PVX以及苜蓿花叶病毒(AMV),而马铃薯Y病毒坏死株系(N株系)、烟草脆裂病毒(TRV)以及番茄黑斑病毒(TBRV)只局部发生。茎尖培脱毒的原理是利用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均匀性,即根尖和芽尖的分生组织含病毒量少或不含病毒。尽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还未确定,但可能是下列之一:(1)分生组织旺盛的新陈代谢活动。病毒的复制须利用寄主的代谢过程, 因而无法与分生组织旺盛的代

谢活动竞争;(2)分生组织缺乏真正的维管组织。大多数病毒在植株内通过韧皮部进行迁移,或在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传输。因为细胞与细胞间的移动速度较慢,在快速分裂的组织中病毒浓度高峰被推迟; (3)高浓度的生长素。分生组织的生长素浓度通常很高,可能影响病毒的复制。也有一些病毒如PVX,在人们所有观察的分生组织中都发现有其病毒粒体的存在,但通过茎尖培养依可以脱去PVX,这说明PVX是在培养过程中被脱去的,培养中脱毒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分离组织所产生的某种钝化因子或培养基中某种成分对病毒的效应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合组织与培养基接触的结果。病毒复制时,需要某些作用于靠近分生组织圆锥体细胞的酶类,当茎尖被剥成很小时,它们的生长过程暂时被打乱了,病毒复制时所需要的酶失去作用,从而中断了传染性病毒的复制。一般认为类病毒是无法脱除的,而据有关报道,Stace Smith等结合热处理经过重复茎尖培养脱去了PSTVD,只是脱毒率太低,具体机制尚待研究。

2 影响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因素

⑴影响茎尖成活的因素

①茎尖大小及芽的选择

一般来说离体茎尖越大,越易成活,但病毒越难去除。由于对大多数植物来讲, 叶原基是茎尖成活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培养中必须保留1~2个叶原基。同时,生长点附近的组织要尽量少,这样的茎尖大约0.1~0.3mm,既保证了一定的成活率,又能排除大多数病毒。

芽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离体茎尖的成活率。通常大田植物顶芽和腋芽以及室内萌芽可适于茎尖培养脱毒,但为了提高离体茎尖培养的成活率应选择壮芽。研究表明,如果把薯块放在较低的温度(约20℃),较强的光照下进行萌发,并取其壮芽,就能获得较大的离体茎尖。此外,在甘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中发现,靠近顶芽的三个腋芽其分生组织培养成芽率高,距离顶芽越远, 成活率就越低,而马铃薯是否也具此规律,值得研究和探讨。

②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

马铃薯茎尖培养常用Morel、MS、MA、农事和革新等培养基。国内主要采用革新和MS 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中提高铵盐和钾盐浓度,有利于茎尖成活。一些附加成分,特别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对于茎尖生长发育的影响很大。少量的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离体茎尖成活和生长,常用0.05ul/L的6-BA。0.1ul/L以下的GA3有利于茎尖各部分的生长,但浓度过高或使用时间过长会产生不利影响。生长素对茎尖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尤其以NAA 效果显著,常用来控制茎尖成活和苗分化,浓度一般在0.1~1ul/L。因不同品种对激素反应不同,所以使用的激素种类和浓度不能一概而论。此外,在培养过程中,一般马铃薯茎尖组

织有几生长发育类型,应根据不同的类型,改变生长调节剂(主要是生长素)的浓度及处理时间,结合适宜的培养条件才能提高茎尖成活率。培养基硬度也很重要,因为琼脂不同,用量也有差异,培养基较软有利于茎尖成活。用廉价的卡拉胶培养出的组培苗,不仅生长速度快于琼脂培养基的组培苗,而且降低了成本。为了得到良好的根系,也有人建议用液体培养基,用滤纸桥做支持物, 效果较好,但比较费事。

⑵影响病毒去除的困素

①茎尖大小和病毒种类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的效果与茎尖大小直接相关。由于病毒浓度在茎尖附近呈递减分布,因此茎尖越小脱毒效果越理想,但茎尖就越难成活。此外,由于不同病毒在茎尖分布不同,脱毒的效果也与病毒种类有关。各种病毒的脱除从易到难顺序如下:PLRV、PVA、PVY、马铃薯奥古巴花叶病毒( PAMV)、PVM、PVX、PXS 和PSTVD。此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会因品种、培养条件、病毒株系不同等而有所变化。

②化学治疗剂的使用

化学治疗剂能提高培养基中去除病毒的能力。如在培养基中加入碱性孔雀绿、2,4-D 和硫尿嘧啶等病毒抑制剂,能显著提高产生无病毒植株的百分率。在甘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中发现, 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TS制剂(一种病毒钝化剂)虽稍微抑制了茎尖的发育,但可以提高脱毒率, TS制剂对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是否有相同的效果,值得研究和探讨。

③热处理的使用

热处理也可以提高培养中去除病毒的能力,但不同病毒对高温预处理的反应不同。PLRV、PVA和PVY不进行高温预处理,脱毒率也相当高(可达80%左右)。因此如果只是去除这些病毒, 并不必进行热处理。而高温预处理却可以显著提高对PAMV、PVX和PVS的去除。

④影响病毒去除的其它因素

去除病毒的难易还受其它病毒的影响。有人发现,只有PVX存在时,从茎尖培养产生的42 株植物中,有34株是无这种病毒的,但是当植物受PVX病毒及其它病毒复合侵染时,从茎尖培养产生的34株植物中只有2株是无PVX病毒的,这说明病毒之间存在着干扰作用。对于同一种病毒去除的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培养条件有密切的关系。通常,接种的茎尖放在培养室内培养,温度可在15~30℃范围内以20℃为最适,光照1000~3000lx,以日光灯为光源,每天照光16h 为宜。应当指出的是,这只是些经验性的资料,最优化的培养条件只能依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以及不同的病毒种类等在实践中去摸索。

3 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研究与培养条件优化

⑴马铃薯快繁技术研究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培育出足够多的脱毒试管苗,因此,如何在防止再侵染的条件下快速繁殖,便成为无病毒苗用于生产的关键。目前,生产上解决这一问题普遍采用的方法是: ①将无病毒小植株切成每个节一个叶原基(腋芽)的切段,平放在没有激素的MA培养基上,约2 周后长成带有3~4片叶的小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快速简便,且不会造成再侵染,繁殖系数提高近10倍,因此这种方法在生产上应用最广。②将无病毒小植株切段转移到含生根诱导剂和2% 蔗糖的MS培养基中,在三角瓶中培养2~3个月,可获得30~50个休眠无病毒小块茎。这种方法由于不进行无病毒苗的网室移栽工作,而直接利用无病毒薯块播种,提高了成活率,但繁殖系数略低于切段繁殖。为了进一步提高繁殖倍数,有人借鉴其他学者诱导菊芋、绿巨入的茎尖产生丛生芽以提高繁殖倍数的成功经验,研究出了新的马铃薯试管苗快繁技术:用6–BA诱导茎尖产生丛生芽,丛生芽分割成单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让其快速成苗。试管苗的带芽段接到含有NAA的培养基中,可快速成苗。

⑵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

①配制培养基的不同水质

据报道,只要pH调到5~8左右,蒸馏水或自来水代替去离子水对幼苗生长没有什么影响,但各地自来水水质不同,因此应事先做试验。就雨水(雪水)、自来水(开水) 、蒸馏水的对比试验表明,雨水(雪水)配制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

②碳源及其浓度

食用蔗糖与试剂蔗糖具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完全可以用食用蔗糖代替试剂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为了朝着敞开培养迈进,一些研究者在培养基中只加琼脂和大量元素,在室外自然光下培养,幼苗能够成活,并能生长,只是比有糖的要差得多。而理论推测,其自养能力是比较强的,移栽于土壤中成活率应有所提高。因此较为合理的做法应根据不同的培养条件,适当降低碳源含量。在这方面,利用自然光源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培养基最适碳源浓度为12.5 g/L,较人工灯光培养的最适碳源浓度20g/L减少了1/3,移栽成活率提高了

8.91% 。

③固定物的选择

马铃薯组培苗培养中,过去通常用琼脂作为固定物。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以低廉的卡拉胶、倍力凝作固化剂或MS全脱水培养基培育的试管苗健壮、生长快、成本低,完全可以代替琼脂培养基进行大批量试管苗的生产。用魔芋粉培养的组培苗生长明显快于琼脂、卡拉胶培养基的组培苗,而且苗壮,成本低。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一些研究者纷纷尝试以营

养液培养试管苗。不加琼脂而采用浅液体培养试管苗,愈伤组织形成早,生长快,根系发达,茎粗壮,生长速度先慢后快进而超过固体培养的生长速度,而后由于液体培养基养分消耗殆尽,苗生长速度趋缓。液体培养优于固体培养,同时用低廉的普通棉作为支持物,不仅可以防止淹苗,而且试管内可以加入足够的营养液以保证试管苗的生长。液体培养方式虽有很多优点,但另据报道,液培试管苗的腋芽抽发新枝少,且生长参差不齐,降低了繁殖系数,因此,液培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液培主要用于试管苗的复壮。

④光照与营养元素

只要气温适宜(10~30℃),在散射太阳光照下(遮阳)幼苗生长比室内灯光下健壮得多,提高移栽的成活率;碳源浓度可以较人工灯光培养降低1/3,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试验证明,培养基中除去微量元素也不影响幼苗的生长。至于继代培养,缺乏这种元素,否会使幼苗产生微量元素缺乏症尚无试验证据。而对K+含量的研究表明,KH2PO4的含量在140~155mg/L,培养的试管苗株高合适、粗壮、叶片大,于栽植,且栽植成活率高。

⑤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

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根培养中,常加BA作为生根诱导剂。在生产中为了缩短培养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以低价的生根粉代替BA,培育出的试管苗在生根、生长等方面都优于BA 。在简易MS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10~20mg/L的生长延缓剂B9培育出的试管苗株粗壮、叶片大,利于栽植,成活率高。此外,在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具有抑菌、杀菌和改善脱毒苗根系生长的作用。如果将氯苄青霉素和硫酸链霉素联合应用,具有更加明显的抑菌效果。当然,生长延缓剂和抗生素的加入与否以及加入量的多少应依具体情况而定。

4 展望

马铃薯脱毒效率直接影响到马铃薯原原种的质量,如果采取合适的手段提高脱毒效果,马铃薯原原种的质量会明显提高,所以茎尖培养脱毒育种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方法,从而间接地提高农民的收入。经过不懈努力,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研究己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为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搞清了,能促进茎尖培养脱毒技术在发展上有本质的突破。此外,茎尖培养脱毒的效果及品种范围仍需进一步扩大,而各项技术的完善及综合运用才能更有利于生产实践。

有实验证明,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对马铃薯脱毒有更好的效果,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在脱除病毒的同时,也会钝化寄主组织中的抗病毒因子。随着当今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且人们更多的关注绿色无公害食品,无毒马铃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姚文国,崔茂森.马铃薯有害生物及其检疫[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33-134.

[2] Luis F Salazar.马铃薯病毒及其防治[M].阎文昭,张勇飞,等译.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

社,2001,183- 184.

[3] 胡琳.植物脱毒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111-112.

[4] 陈维伦,陶国清.植物生物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6-37.

[5] 罗智敏,王炳君, 李戌彤,等.卡拉胶和琼脂为固定物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马铃薯杂

志, 1997,11(2):73-74.

[6] 尚佑芬,杨崇良,赵玖华,等.应用茎尖培养技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研究[A].刘仪.植物病毒与病毒防

治研究[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4-249.

[7] 刘卫平.马铃薯试管苗新的快速繁殖方法研究[J].中国马铃薯,2000,14(3):141-142.

[8] 牛爱国,侯丽娟,包永佶,等.马铃薯组培苗液体静置培养微繁技术研究[J].马铃薯杂志,1999,13(2):

35-38.

[9] 补彦丰,王萃莲,魏固宁,等.用三种不同水质配制培养基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影响[J].中国马铃

薯, 2000,14(3):173.

[10] 仲乃琴,王一航,齐恩芳.碳源浓度对不同光源培养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J] .中国马铃

薯, 2000,14(2):73-75.

[11] 谢庆华,吴毅歆,张勇飞.固定物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的影响[J].中国马铃

薯,2001:15(1):20-21.

[12] 滕伟丽,杨琦.倍力凝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马铃薯杂

志,1999,13(4):202-204.

[13] 马淑珍.MS全脱水培养基培养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效果初报.[J]马铃薯杂志,1999,13(4):219-220.

[14] 孔繁春,李文刚,姚裕琪,等.不同培养方式和光照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繁的影响[J].马铃薯杂志,

1999,13(1):20-22.

[15] 王巧玲,李淑芳,王丽爱,等.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壮苗培育初探[J].马铃薯杂

志,1999,13(3):155-156.

[16] 高慧君,陈涛.马铃薯脱毒试管苗自然光照培养研究[J].马铃薯杂志,1996,10(1):29-31.

[17] 唐子永,王延玲,程淑云.生根粉剂诱导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根研究[J].中国马铃

薯,2000,14(1):13-14.

[18] 方志明.加入抗生素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1,15(2):92.

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

马铃薯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秦晓萍甘肃?酒泉 730500) 摘要本论文主要从培养基的制作、脱毒苗的制取、继代培养、培养条件、瓶装苗污染控制等方面介绍了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为马铃薯快繁生产提供参考。关键词马铃薯脱毒苗快繁技术马铃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蔬菜及工业原料作物,其国民经济意义十分重要,在保证粮食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在连年的栽培过程中,病毒或类病毒不断的侵染和积累,从而导致马铃薯种性变劣,长势逐步减弱,产量逐年降低。马铃薯快繁是在短时间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试管苗,应用种薯脱毒技术, [1]培养无毒组培苗,在提高产量、保证品质、耐贮藏方面体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1 培养基的制作 1.1培养基的配方 利用提供的母液和材料MS+0.01mg/L NAA+3%蔗糖+0.56%的琼脂,PH为5.8,配置培养基1000ml,并均匀分装到24个培养瓶,进行灭菌。 母液浓度/扩大倍数配置体积(ml) 母液吸取量(ml) 称取量(g) 大量元素 20 50 — 钙盐母液 20 50 — 磷酸盐溶液 20 50 — 铁盐 100 10 — 微量元素 100 10 — 1000 有机物 100 10 — 萘乙酸(NAA) 0.1mg/L 0.1 —

蔗糖 3% — 30 琼脂粉 0.56% — 5.6 1.2 培养基的配制 1.2.1仪器、用具与试剂 (1)仪器:PH试纸、电磁炉、高压灭菌锅 (2)用具:移液抢、移液管、量筒、容量瓶、培养瓶、玻璃棒、洗瓶、烧杯、搪瓷缸、镊子、钥匙、称量纸、胶头滴管、抹布、卷纸、标签纸、 (3)试剂:配置MS培养基的各种母液、激素母液、琼脂、蔗糖、蒸馏水、 0.1mol/LHCL、0.1mol/LNaOH 1.2.2 培养基制作 (1)准备工作将配置好的MS培养基母液从冰箱中取出,检查是否沉淀或变色,避免使用已失效的母液。 (2)移取母液用移液管移取各种母液,在移取时冲洗移液管,移取出后加入事先准备好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定容,然后加入熬好的培养基中。 (3)称取蔗糖、琼脂然后融化琼脂,边加热边搅拌防止糊底。直至琼脂全部融化及清撤见底,加入准备好的母液和蒸馏水。 (4)混合培养基各个成分并定容,调整PH值。用0.1mol/LNaOH或HCL液把PH 值调5.8左右后,连续调三次所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用量值。加后一定要搅拌均匀。 1.3 培养基的分装 培养基合成后要趁热分装,1000ml的培养基要分装到24个培养瓶中每瓶约30,40ml培养基。分装时要垂直向下,不要让培养基沾到杯壁上。然后快速的盖上盖子,盖子要拧紧。 1.4灭菌操作步骤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一组:郭保密、尹韵绮、张岳 摘要: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应用克服了马铃薯的病毒病和类病毒病的危害,是目前解决马铃薯退化最为有效的途径。文章从马铃薯茎尖脱毒的原理、过程以及影响病毒去除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脱毒;病毒类型;影响因素 栽培种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2n=48)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绝大多数是利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1]。马铃薯栽培种起源于南美洲秘鲁以及沿安第斯山脉智利沿岸、玻利维亚等地,在五大洲140多个国家都有种植和分布。2004年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和国际食品政策中心(IFPRI)合作研究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到2020年对马铃薯的需求将有望增长40%,超过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增长。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对马铃薯的需求将增长更快[2]。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到2010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00万hm2,产量达到1.8亿t[3]。但在连年的栽培过程中,病毒或类病毒不断的侵染和积累,而病毒在马铃薯植株中是系统感染,能阻碍病毒增殖的药剂往往也会影响寄主植物的代谢系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像防治病虫害一样能有效防治植物病毒病的化学药剂。病毒的侵染及其在薯块内积累引起了马铃薯的退化,马铃薯退化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者减产80%以上[4]。随着病情逐年加重,严重者失去发芽能力,最后失去利用价值,给我国马铃薯乃至世界马铃薯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使得栽培面积及产量难以进一步提高[5]。在我国主要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7种,它们是PVX、PVY、PVS、PVM、PAMV、PAV、PLRV[6],其余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是来自其它寄主植物的病毒。 采用无病毒植株是解决马铃薯退化的有效途径,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途径有自然选择、物理学方法、化学药剂处理和生物学方法[7]。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生物学方法中的茎尖脱毒。文章就马铃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中各个环节的研究进展和影响因素做出综述,以期为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茎尖培养脱毒的原理 马铃薯脱毒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以茎尖脱毒的效果最好,已成为最常用和经济有效的脱毒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的不均匀性,即根尖和芽尖的分生组织含病毒量少或不含病毒的特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l)分生组织旺盛的新陈代谢活动。病毒的复制须利用寄主的代谢过程,无法与分生组织旺盛的代谢活动竞争;(2)分生组织缺乏真正的维管组织。大多数病毒在植株内通过韧皮部进行迁移,或在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传输,因为细胞与细胞间的移动速度较慢,在快速分裂的组织中病毒浓度高峰被推迟;(3)高浓度的生长素。分生组织的生长素浓度通常很高,可能影响病毒的复制[8-9]。 根据这些原理,Morel等人在1955年以马铃薯为材料,利用茎尖组织培养,获得了无病毒植株[10]。这个试验的成功,为马铃薯脱毒开辟了新途径。现在几乎所有马铃薯生产国都在使用这种技术,马铃薯脱毒去除了主要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征特性,有效解决了马铃薯退化的问题。 2马铃薯脱毒过程 2.1脱毒种薯生产程序 采用微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诱导出苗,采用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或指示植物方法鉴定马铃薯病毒和类病毒,经鉴定后,无主要病毒及类病毒的试管苗可定为脱毒试管基础苗。试管

马铃薯种薯催芽方法

马铃薯种薯催芽方法 近几年来,乌兰察布市气候呈冬暖春寒的趋势,春季耕作时地温偏低,不利于马铃薯生产,随着农民科技意识的提高,有些农民在播种前会对种薯进行处理,但仅限于切刀消毒,种薯包衣。而马铃薯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种薯休眠。所以打破休眠,催芽播种是重要的农艺措施之一。催芽播种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当地农民有一句民谚“见苗收一半”。所以催芽播种对于马铃薯的丰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打破休眠的办法有多种,就其易接受程度和处理效果而言,各有特色,现将几种主要的马铃薯催芽方法简介如下。 1晒种催芽晒种催芽是一种简单、易行、经济的催芽方法,但效果一般。播种前20d,将种薯放到温度12~15℃的室内进行暖种处理7d,促进种薯解除休眠。播种前1周左右进行切块,每千克种薯切40~45块左右,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每块最少保留1个芽,切口应尽量靠近芽眼;切刀要快、薄、净。当切到病薯时,用75%酒精擦洗消毒切刀。切块后将种块摊在通风处,适当晾干伤口明水后收集催芽。 2成品药液拌种通过运用催芽化肥直接拌种进行播种。今年我市引进的是宁夏生产的“旱地宝”。将准备播种的种薯清洁、晾晒,用适宜容器将“旱地宝”与种薯混匀,晾晒,即可播种,每袋药液可处理种薯250kg。 3温度处理法 3.1热处理播前将薯块保存在室温为12~18℃的黑暗条件下直至发芽。这一方法对早熟品种或薯块在休眠接近完成时使用效果最好。 3.2冷休克加热处理这一方法也是对早熟品种或接近通过休眠的材料效果最好。它可以应用一些有着不同遗传背景的育种材料。薯块在收获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木栓化(使裂口和擦伤愈合)后置于4℃的条件下储藏,播前置于14~20℃室温下催芽。如果薯块在2~3周内仍不见萌芽,可再重复上述处理一次,或者用赤霉素(九二○)处理。 4赤霉素催芽法 块茎经清洁后浸没于赤霉酸(GA3)溶液中10~20min。对不同品种。GA3的使用浓度是不同的,浓度取决于品种和其处于的休眠阶段。推荐使用5~10×10-6的GA3来处理所有类型的薯块,特别是那些老的或有许多表皮擦伤的薯块。值得注意的是,高浓度会导致毛发状芽,播种后芽率低。如果薯块的芽眼已经萌动,切忌使用超过2×10-6浓度的赤霉酸来加速萌芽。处理之后的块茎应先吹干表皮,然后置于12~15℃室温下直到发芽。将萌发的第1个芽抹掉,以防止或减少GA3处理的副作用。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

马铃薯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摘要:以下寨65和青薯168为实验对象,采用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两个品种进行脱毒及组培,对培养基及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青薯168在不同培养中生长表现不同,下寨65茎尖组织在ms中加入ba2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表现突出,而青薯168茎尖组织在ms中加入ba2 mg/l的培养基中成苗率较高。在同等条件下,加入iaa 0.50 mg/l的培养基宜用于下寨65脱毒苗的组织快繁,加入iaa 0.30 mg/l的培养基宜用于青薯168脱毒苗的组织快繁。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脱毒;组织快繁 我国是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573.33万hm2,鲜薯总产达8 800万t,平均单产约15.45t/hm2,总产位居世界第一[1]。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病毒的积累可使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和产量降低,对其生产造成严重危害[2]。因为大部分病毒不能感染马铃薯茎尖组织,通过茎尖脱毒,生产脱毒种薯用于生产是防止马铃薯退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3]。马铃薯脱毒及组培快繁中所用基质和培养条件等关键技术方面的报道较多,但对下寨65和青薯168报道较少,本文既通过对马铃薯下寨65和青薯168两个品种进行脱毒及组培试验研究,为西部高原地区当家品种脱毒种薯的工厂化生产提供帮助。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采用当家品种下寨65和青薯168。 1.2 试验方法 1.2.1 催芽于11月中旬左右,挑拣表皮光滑、正常薯形、大小均匀、无病害和无损伤薯块,放置在有供暖的房间,室内温度 24 ℃左右进行催芽。在催芽前薯块正处于休眠期,采用0.05~0.l0 mg/l的ga3来处理薯块,浸没于ga3溶液中10~20 min,以打破休眠[4]。 1.2.2 种薯处理采用ms培养基,加入不同配比的激素,准备ba、naa、ga3、iba和iaa,由于激素在培养基中用量非常少,且不易溶于水,所以采用特殊的配置方法,配置成500 mg/l的溶液待用。当两个品种的种薯芽长到2~3 cm时,挑选生长健壮的芽,用清水冲洗芽部表面污物,在无菌操作室采用12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表面消毒,用最近制作的蒸馏水冲洗四五次,将表面消毒剂彻底清除,不同表面消毒剂处理时间见表1。 1.2.3 茎尖组织培养在解剖镜下剥取大小为0.30~ 0.50 mm茎尖生长点,置于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编号为ms1~ms12,另设不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 培养基作为对照(ck),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见表2。 1.2.4 马铃薯脱毒苗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得到的无毒苗进行切段,每段带一叶,置于不同种类、浓度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马铃薯成长所需环境。 2.了解马铃薯的作用。 3.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 (二)马铃薯生长环境: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生态环境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上市时,正值全国鲜薯市场紧缺之际,商品薯销售前景非常看好。现将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做一总结,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中原地区春季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2月中旬-6月中旬),因此必须选用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休眠期短、抗逆性强、抗病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新荷兰7号、中丰8号,每亩用种量150kg左右。

(三)种薯处理 1、暖种切块播种前30-35天,先将种薯放到温度12-15℃的室内或阳畦中进行暖种处理5-7天,促使种薯迅速解除休眠。暖种后进行切块,方法是:25kg以下的薯块,仅切去脐尾部即可;25-50kg的薯块,纵切2块;80-100kg左右的薯块,可上下纵切成4块;大薯块也可以先上下纵切两半,然后在分别从脐尾部芽眼向上依次切块。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每块最少保持一个芽,切口应尽量靠近芽眼;切刀要求快、薄、净。当切到病、烂薯时,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浸泡消毒。切块后晾切口明水,促使伤口愈合。 2、催芽处理伤口愈合后进行催芽: (1)室内催芽:将晾好的种块放入篓中,用潮湿的麻袋覆盖保持室温15-18℃; (2)室外催芽:选择背风向阳处建阳畦催芽,畦宽1m,长度视种子量而定,畦内铺5cm厚的湿沙,摆放一层种块后,撒上一层湿沙,如此可放种薯2层,切勿堆积过厚,以防烂种。白天确保有充足的光照,夜间在薄膜上覆盖草苫,确保畦内温度保持在15-18℃。

马铃薯茎尖组织脱毒培养应用及前景1

马铃薯茎尖组织脱毒培养应用及前景 林英烨222012326012094(农学四班)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此文总结了近几年来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从马铃薯生产概况及危害马铃薯的病毒种类、茎尖剥离发展历史及原理、茎尖脱毒技术要点、影响马铃薯茎尖脱毒效率的因素方面做了概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应用;前景 An Review On virus-free technoligy of potato meristem tip tissue culture Lin ying ye studentid(The four class of Agriculture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otatostem apex virus-free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from thevirus species,potato production situation and the harm of potato shoot tip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ory,stem apexvirus-free technology points,effect of potato stem apex detoxification efficiency factors a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spect for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Potato;shoot tip;tissue culture;application;Prospect 前言 马铃薯栽培分布较广,世界上共有148个国家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统计表明,全世界现有马铃薯栽培面积为1838.1万公顷,总产29511.8万吨,平均单产16吨每公顷。我国是马铃薯种植大国,种植总面积达460多万公顷,届时我国马铃薯产量将达到1.8亿吨。尤其是近年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种薯、商品薯、加工企业市场的发展,优质马铃薯加工产品供不应求,加工用薯比例大幅度增加,马铃薯栽培正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选择,种植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但马铃薯在连年的栽培过程中,由于病毒或类病毒的侵害和积累,造成了马铃薯质量退化和产量下降,因而无病毒植株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解决马铃薯退化,获得无病毒植株的途径由自然选择、物理学方法、化学药剂处理、生物学方法。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生物学方法中的茎尖脱毒。 1马铃薯生态习性和种类 1.1生长周期 (1)休眠期 土豆块茎收获以后,放到适宜发芽的环境中而长时间不能发芽,属于生理性自然休眠,是一种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块茎休眠始于匍匐茎尖端停止极性生长和块茎开始膨大的时刻。休眠期的长短关系到块茎的贮藏性,关系到播种后能否及时出苗,因而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土豆休眠期的长短受贮藏温度影响很大,在26摄氏度左右的条件下,因品种的不同,休眠期

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与应用 该项研究主要目的解决病毒性退化对洛阳市马铃薯生产所造成的严重产量损失及常年从外地调种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巨大浪费,建立豫西地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种体系,进行当地繁种,结合间作套种模式,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实现马铃薯生产的高产高效益。该项研究的技术关键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病毒检测、脱毒试管苗及微型种薯快速高效低成本生产等。 该项研究的技术创新点是:针对豫西的生态条件,在豫西洛阳马铃薯主要病毒类型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及快繁技术,并对常规马铃薯脱毒技术进行了低成本生产技术研究和程序简化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氯溴异氰尿酸,可以取代高压灭菌过程。建立了“二年三季”豫西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行当地快繁,供应生产应用。 通过三年的工作取得如下进展:1、明确了豫西马铃薯生产上主要病毒类型及各种病毒的发生频次。经过对样本进行病毒检测,结果表明植株带毒率为54.95%,五种马铃薯病毒发生频率为:PVX24.18%、PVY23.67%、PVS12.09%、PVM4.4%、PLRV9.9%。 在带病毒植株中,一种病毒单独侵染的为68%,两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的占32%。2、进行了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成苗及快速扩繁的技术研究,对马铃薯脱毒种苗、种薯生产中的低成本技术及简化程序进行了研究与应用。 茎尖取材最好用顶芽,切取茎尖大小0.2-0.3CM为宜。合适的培养基是 MS+0.1GA3+6-BA0.5+0.05NAA,温度25℃,光照16h/d,光强1000LX。 生长培养基采用基本MS培养基,温度25℃,光照16h/d,光强2000LX。在试管苗的生产中,采用罐头瓶、固体培养基、在配制培养基时用普通食用白糖替代

马铃薯茎尖剥离与试管苗培养技术

马铃薯茎尖剥离与试管苗培养技术 摘要:在无菌环境下对马铃薯茎尖进行剥离,并分步接种到特定的培养基上,在25 ℃±2 ℃的温度、1 000lx~4 000lx的光照条件下培养,并经病毒鉴定后可生产出健康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对试管苗进一步切段繁殖,可生产大量的脱毒苗。 关键词:马铃薯;茎尖脱毒;试管苗;培养技术 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易感染病毒,当条件适合时,就会在植株体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的薯块中,并且世代传递,逐年加重。造成植株生长势明显变差,块茎变小,产量不断下降,品质逐年变劣,食用性和商品性受到严重影响,品种失去了原有的优良种性,这就是马铃薯的退化现象。马铃薯病毒的增殖与植株正常代谢极为密切,目前尚未发现既能杀死病毒又不损伤植株的药剂,因此,病毒危害一度成为马铃薯的不治之症。茎尖组织培养无病毒植株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解决马铃薯病毒危害提供了有效途径。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健康无病毒种薯,成为目前生产中解决马铃薯退化最先进的技术措施之一。 在马铃薯植株体内,病毒的分布极不均匀,其中茎尖部分带病毒最少或不带病毒,并且越靠近尖端,病毒浓度越低。根据这一特性,在无菌条件下借助解剖镜剥离茎尖分生组织,并接种到装有特定培养基的试管(或三角瓶)内进行培养,经病毒鉴定后可获得脱毒小苗。对脱毒苗进一步切段繁殖,当达到所需数量时,通过基质栽培可生产大量的脱毒种薯。种植经过脱毒的种薯,其产量、质量以及抗逆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组织培养技术成为提高马铃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下面将马铃薯茎尖剥离与试管苗培养技术介绍如下: 1茎尖剥离 1.1材料的选取与消毒 供培养用的茎尖最好取自活跃生长的芽,顶芽的茎尖生长要比腋芽的快,成活率也高。 材料的选取。最好是在马铃薯生长季节选择具有原品种特征特性的单株,收获后对入选的块茎用0.50~1mg/kg的赤霉素浸种20min,然后置于温室内的砂床上或种在无菌的盆土中育芽。管理中应注意浇水时要直接浇在土壤中,切忌浇在叶片上,以防止水分感染茎尖。对于田间种植的材料还可以切取插条在实验室的

马铃薯组织培养

马铃薯组织培养 前言: 马铃薯组织培养的意义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属茄科茄属植物! 常见的育种途径有: 常规二倍体杂交法,四倍体水平的品种间杂交法,远缘种间杂交法 ,2n配子利用法。这些途径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马铃薯变异体,通过系谱,回交,轮回选择的方法,需经过6-8代选出附合目标性状的新个体。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对植物细胞遗传行为,基因表达传递行为达到分子水平深入了解,作物育种工作者开始引入了除单纯户外有性杂交育种之外,又一育种方法室内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法,其中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诱导再生植株的突变就是最常用的一种。当马铃薯外植体(茎尖脱毒分生组织)培养时,由于组培环境引发了细胞异染色质 DNA延迟复制, 产生了较田间自然突变率高出500倍的大量变异。这一现象已越来越被马铃薯育种工作者所认可,并成为一条马铃薯育种的有效途径。现从组织培养及组织培养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发展历史,研究意义,研究方式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逐一论述。 马铃薯的市场效益(为什么选马铃薯作试验材料)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农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2.02,1.33和1.20倍。目前我国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为467万公顷左右,鲜薯年总产量5 5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广大地区。但是我国的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十分缓慢,基本上以鲜食为主,少部分用于传统食品加工和制取粗淀粉,深加工产品很少,而且加工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20世纪90年代国内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工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产品与外同类产品相比,无论是在色泽、口味、品质,还是在包装上均存在一定差距。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压食物膳食中某种营养多了或缺了可致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的食品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马铃薯加工食品在我国同样备受欢迎。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我国落户,其中必有一款的炸薯条、薯泥等马铃薯食品很受国内中层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儿童对其情有独钟,成为未来我国马铃薯食品潜在的庞大的消费群体。 1 马铃薯的生态习性和种类 马铃薯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对气候要求凉、冷、燥,在湿热地区虽然也能生长,不过一代以后品种就会演化,需要经常从寒冷地区引进新的种。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马铃薯在原产地就有几百个品种,在世界各地又不断地培养新品种,目前全世界有几千个品种,有含淀粉比例较高,适合作为主食的,也有适合作为蔬菜食用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培养出很多新品种,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等品种,地下块茎有圆形、卵形和椭圆形,

马铃薯制种的技术方法

马铃薯制种的技术方法 中国种植技术网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e82527669.html, 发布时间:2012-6-7 11:13:27 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的作物,通常利用块茎作种,多种病害极易通过块茎世代传递和扩大危害,而且马铃薯种薯用量大,繁殖系数低,运输和贮藏要求高。因此,马铃薯种薯繁育工作一定要从“质”和“量”两个角度同时入手。在提“质”方面,主要是降低品种退化速度,保持品种特性;在提高“量”方面,主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倍繁殖,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利用。 提高马铃薯种薯繁育质量的方法 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的主要方法,除了加大抗病品种选育研究、用种子生产实生种薯等途径外,重点应搞好马铃薯良种繁育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止混杂和感染病毒病或其他病害,以保证纯度和质量,确保种薯健康无病毒。 选优留种法 去杂去劣留种该方法经常应用在退化现象轻微的留种田。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一般要进行3次去劣去杂。第一次是在出苗后15天将卷叶、皱缩花叶、矮生、束顶等病株拔除。这次病株拔除是至关重要的,因该阶段幼苗最易感病,早拔除病株可以早消灭毒源,防止扩大浸染。第二次是在花期拔除退化株或病株以及花色、株型与栽培品种有显著差异的杂株。第三次是在收获前将矮小株或已经枯死的病株拔除,并在收获后将畸形薯及发生病害的薯去除,将那些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种薯妥善处理后保存入窖。 单株混合留种该方法主要通过在花期对那些生长发育良好且表现原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进行标记,并在生育期内复查2~3次,一旦发现已标记植株患病或有其他异常,应立即清除。在收获前认真复查一次,把生长发育良好的标记种薯统一采收,将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块茎收集在一起,作为种薯供下年使用。 株系选种第一年进行单株选择,其方法与前述的单株混选相同。将收获的单株块茎分别装袋贮藏。第二年进行株系比较,连续进行2~3代比较。每个入选单株块茎种10~20株,形成一个株系(最好用整薯播种)。生育期间经常观察,淘汰感病株系,选择高产、生长整齐一致、无“退化”症状的株系作为下一代的入选优良株系。第三年或第四年将选得的优良株系块茎扩繁后作种薯。 夏播留种法 该方法为单季栽培地区常用的留种方式之一。这些地区马铃薯播种一般集中在4月底或5月初,而蚜虫作为马铃薯间传毒的主要害虫,其在盛夏高温季节大量繁殖迁飞,导致马铃薯病毒病严重,种薯质量低。若把种薯的播种时间推迟到6月底至7月中旬,出苗后蚜虫已大量减少,而8月雨水较多即使有少数有翅蚜虫,在多雨季节也不易迁飞,传毒机会减少,因而可有效避开蚜虫传毒高峰期,提高种薯质量。 实生种薯生产 用种子生产的实生薯,一般在种植3年后增产优势即表现不明显。为保持实生薯持续的增产能力,需在连续种植3年后重新开展育苗工作,及时更换实生薯。主要方法是用实生苗生产的实生薯建立留种田,通过留种田生产的种子为大田生产提供种薯。

四川土豆种植技术

四川土豆种植技术 选择良种。秋马铃薯宜选择早熟、结薯快、休眠期短的“费乌瑞它”、“东农303”、“中薯三号”等良种。 适时播种。马铃薯是喜凉作物,播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因此,宜提早播种,越早越高产。 浸种催芽。采用春播秋收的马铃薯做种,播前必须解除薯块休眠,进行催芽处理,以促及时出苗。方法如下: 1、切块消毒。50克以下的种薯不切块,50克以上的大种薯要切块。马铃薯种购回后不要急于切块,先让其在通风阴凉处薄摊一个 星期以上再切块。秋薯切块催芽要掌握一个"凉"字。催芽前先将大 种薯用快刀沿顶芽向下纵切成3-4块,每块保留1-2个芽眼,每块 重25-30克。切块过程中若发现烂薯要及时除去。切刀要消毒,防 止病菌传播。随切随即将切块放入凉水中,洗去切面的淀粉浆,以 利切面愈合。然后放入0.5-1PPm的赤霉素(九二0)水溶液中浸泡30 分钟(九二0应先用高浓度白酒或酒精溶解);捞出后,将薯块切面向 上薄摊1天,待切面结皮后上床催芽。 2、适时催芽: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行。催芽床要选择通风、阴凉的空房,以地下室或地窖最好。催芽时,床底放一层湿润物(稻 草或河沙或黄土),上面放置马铃薯;马铃薯较多时,可一层稻草一 层马铃薯摆放,但马铃薯层数不能太多,以3-4层为宜,顶上盖稻 草或湿润河沙(或细黄土)。保持25-28℃,湿度以表层河沙不过干 为好。经7-10天可出苗,芽长1厘米时即可播种。 精细播种。秋马铃薯播种过早,因气温高,易烂种;迟播生育期短,易造成霜冻死苗。最好在9月上旬播种,力争10月1日前出齐苗;介绍一种稻田稻草覆盖免耕马铃薯套作油菜播种技术,方法如下。

植物组织培养一一名词解释1花药培养2继代培养3体细胞杂交4

植物组织培养一 一,名词解释 1. 花药培养 2. 继代培养 3. 体细胞杂交 4. 液体浅置培养 5. 再分化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进行热处理植物脱毒的温度在__________左右. 2,配制螯合态铁盐需要的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培养基中有机态N素营养主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目前认为植物组培诱导分化成苗的方式有4种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常用生长素类中作用再强的是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中作用再强的是 _______. 6,杀菌剂中的次氯酸钠是靠_________杀菌的,而酒精是靠_________杀菌的, 升汞是靠_________杀菌的. 7,植物病毒检测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 8,减少组培苗变异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或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BA; B NAA; C ZT; D 2.4-D 2. 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_____________. A 快速繁殖; B 脱除病毒; C 提高品质; D 育种; E 减少品种变异 3,诱导试管苗分化丛芽,培养基的调整应_____________. A加大生长素的浓度 B加大分裂素的浓度 C加活性炭 D 降低盐的浓度. 4. 下列不属于MS中微量元素的盐是_________. A NH4NO3; B KNO3; C ZnSO4.7H2O; D MgSO4.7H2O 5. 对生根培养不起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 A GA; B IAA; C NAA; D IBA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培养基的配方是MS+BA2.0+IBA0.2+3%糖,要配制5000ml, MS母液的浓度分别是:大量元素20倍,微量元素100倍,铁盐20倍,有机物50倍,BA1 mg/ml ,NAA0.1mg/ml.要吸取各种母液各多少ml 糖称取多少克. 2.要配制0.1N的NaOH 100ml,要称取98%的固体NaOH多少克要配制0.1 N 的HCl 1000ml,要量取浓NaCl多少ml (NaOH分子量40,HCl分子量36.45 ,浓HCl 含量38%,比重1.1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题画"×",并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 在MS的培养基成分中,CaCl2·2H2O属于微量元素. 2. 试管苗生长细长有愈生组织化是因为细胞分裂素过高 3. 固体培养基可加进活性炭,以利于防止产生褐化. 4. 生根培养中加入多效唑可提高生根率.

马铃薯种薯切块催芽技术

马铃薯种薯切块催芽技术 在种植马铃薯时,为保证苗齐、苗壮,可用种薯切块催芽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种薯切块 种薯大小与切块方法重50克以下的种薯可整薯播种。重51~100克的种薯,纵向一切两瓣。重100~150克的种薯,采用纵斜切法,把种薯切成四瓣。重150克以上的种薯,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依芽眼沿纵斜方向将种薯斜切成立体三角形的若干小块,每个薯块要有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切块时应充分利用顶端优势,使薯块尽量带顶芽。切块时应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以利发根。切块时应注意使伤口尽量小,而不要将种薯切成片状和楔状。 薯块大小每公斤种薯切25块左右,一般单块重35~40克。每个薯块要带2个以上健全的芽眼。 刀具消毒切块使用的刀具应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每人两把刀轮流使用,当用一把刀切块时,另一把刀浸泡于消毒液中消毒,每切完一个种薯换一把刀,以防止切块过程中传播病害。发现病烂薯时及时淘汰,切到病烂薯时要把刀具擦拭干净后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消毒。 防止薯块腐烂种薯切块后用草木灰或药剂拌种。草木灰拌种:种薯切块后,每50公斤薯块用2公斤草木灰和100克甲霜灵加水2公斤进行拌种,拌种后不积堆、不装袋,置于闲房地面上24~48小时即可播种。药剂拌种:用2公斤70%的甲基托布津加1公斤72%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公斤滑石粉混合成粉剂,种薯切块后,每50公斤薯块用2公斤混合粉剂拌匀。要求切块后30分钟内进行拌种处理。 注意事项:存在以下情况之一时,种薯不宜切块。一是播种地块的土壤太干或太湿、土温太冷或太热时。二是种薯生理年龄太老的不宜切块,当种薯发蔫发软、薯皮发皱、发芽长于2厘米时,切块易引起腐烂。三是种薯小于50克的不宜切块。四是夏播和秋播因温、湿度高,种薯切块后极易腐烂,一般不切块。切块时注意剔除杂薯、病薯和纤细芽薯。刀具一定要消毒,避免因切块引起病害传播和薯块腐烂而导致缺苗。许多病害如马铃薯病毒病、晚疫病、青枯病、环腐病等可通过刀具传播。 另外,在切块时应注意切块不宜过小。因块越小,所带养分、水分越少,会影响幼苗发育。而且过小的切块,其抗旱性差,播种后易出现缺苗现象;切到病薯时,应将其销毁,同时应将切刀消毒,否则会传播病菌。其消毒方法是用火烧烤切刀,或用75%酒精反复擦洗切刀,或用1%高锰酸钾浸泡切刀20-30min后再用。 二、催芽方法 薯块切好后先将其平摊在温度17-18℃、相对湿度80%-85%的条件下晾干伤口,需3-4天,使之产生木栓层,这样可避免催芽过程中烂薯。在晾切块时,不能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进行,以免薯块失水过多。薯块“晾干”后,即可催芽。常用的催芽方法如下。

土豆栽培技术要点

土豆栽培技术要点 摘要:1.种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就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她什么地都行,但必须有水浇条件。来年春天要种土豆的地,头年最好耕过来,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就是最喜欢土层松软的,而且也就是最能疏松土壤的植物,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得疏 1.种植前的土地管理:土豆就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除了盐碱地之外,其她什么地都行,但必须有水浇条件。来年春天要种土豆的地,头年最好耕过来,不但要耕,而且要深耕,土豆就是最喜欢土层松软的,而且也就是最能疏松土壤的植物,比较板结的地块,连种几年土豆就会变得疏软、松散。经过深耕或冬耕的地,经过一个冬天,冻化层可达15厘米,这一冬天的严寒与阳光的照射会有很好的杀菌作用。这15厘米的熟化层对来年土豆的生长就是非常有益的。不但要头年耕,而且要深耕,土豆就是有几层匍匐根系,所以需要深的软土层。近几年来田间的机旋耕,深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土豆产量,因此,要创高产必须深度达到20厘米以下,如能达到30厘米在同等种植条件下,增产会更多。关在种植秋马铃薯时应选择优质、高产、早熟、休眠期较短(40-50天)、适宜二季作区种植的品种,如郑薯五号、郑薯六号、中薯三号、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四号、早大白等。催芽关 从春季收获后至秋季播种期间,由于时间较短,有的种薯还未通过休眠期,所以栽培秋马铃薯时一定要浸种催芽。对休眠期较短的品种如郑薯五号、郑薯六号、中薯三号,在播种前一周左右将种薯放入5ppm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催芽;对休眠期较长的品种如费乌瑞它、东农303、克新四号、早大白等,浸种时要适当提高赤霉素溶液的浓度,并且还要延长催芽与浸种时间。浸种时先用少量酒精将赤霉素溶解,然后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将种薯装入篓或网袋中再放入药液浸泡即可。浸泡后将种薯捞出放在沙床(床宽100厘米,沙土的厚度为5厘米)上,摊放薯块的厚度为20厘米左右,然后在上面及四周覆盖湿润的沙土5厘米厚左右。当芽长至2厘米长时扒出并放到阴凉有散射光的地方进行绿化,2-3天后即可播种。浸种催芽时要严格配制赤霉素溶液的浓度。浓度低时起不到浸种作用,浓度高时容易出现弱苗与簇苗,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赤霉素溶液要随配随用,忌隔夜再用。此外,种薯堆积不要过厚,否则易造成烂薯。播种关由于秋季播种时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容易烂种,所以要整薯播种,可选择50克左右的小土豆作为种薯使用。秋马铃薯产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就是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所以商品薯生产要适当提前播种,尽量延长其生长时间,播种时间可选在8月初。8月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时易引起烂薯,影响出苗及植株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并进行中耕,以利出苗管理关秋马铃薯生长前期温度高,适宜茎叶生长,后期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利于薯块膨大,整个生长期间一般不会出现徒长现象。所以栽培秋马铃薯时要大水大肥一促到底,早追肥早管理。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生长期间要追两次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70%-80%时进行,亩施碳铵5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亩施尿素15-30公斤。平时视雨水情况及时浇水,保持地表湿润。秋季培土应采取每次浅培、多次培土的办法。第一次培土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二次培土在开花初期进行,第三次培土在10月下旬霜降前,此次培土要厚些,以利保护块茎,防止霜冻。霜降前浇一次大水防霜,以适当延长茎叶生长时间,争取后期产量。有条件的地方10月中下旬可在田间加设小拱棚等。病虫害防治关秋季阴雨天较多,病虫害较重,如疏于防治,往往会引

马铃薯催芽的几种方法

马铃薯催芽的几种方法 摘要带芽播种是促进春马铃薯早出苗、出齐苗,争取多结薯、结大薯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催芽可提高出苗率20%~30%,早出苗7~10d,而且整齐健壮,其催芽方法有晒种催芽处理、室内催芽法、硫脲催芽法、赤霉素催芽法、温室大棚催芽法、育苗温床催芽法等。 关键词马铃薯;催芽;方法 带芽播种是促进春马铃薯早出苗、出齐苗,争取多结薯、结大薯的关键技术措施。马铃薯一般有2~3个月的休眠期,未通过休眠的种薯不易发芽,播前必须进行催芽处理,打破休眠期,才能促进幼苗早出土。实践表明:通过催芽可提高出苗率20%~30%,早出苗7~10d,而且整齐健壮。 催芽要求播种的整薯或切块上芽长2~3cm,贮藏窖温度低或休眠期长的品种,应在播前40d左右进行催芽,薯块太大可在整薯催芽后播前切块,也可以在芽萌动初期切块,以便催芽过程中每个切块都能长出健壮的芽,催芽时幼芽在散射光下健壮生长,不会形成又嫩又长的白芽。催芽块茎增产原因:一是幼芽发根快,出苗早而齐,早发棵、早结薯,春播催大芽比不催芽可增产10%以上;二是经过长期的贮藏和催芽,晚疫病、环腐病、黑茎病等患病薯块均可暴露,便于播前淘汰,以免田间发病或缺苗断垄;三是看不出病症的感染卷叶病毒和类菌质体的块茎,在催芽时出现细线状幼芽,可于播前剔除。总之,催芽播种可使苗齐、苗全、苗壮和植株早发育,有利高产(见表1)。 1晒种催芽处理 播前15~20d种薯置于15~20℃的条件下催芽,当种薯大部分芽眼出芽时,剔除病薯、烂薯和冻薯,放在阳光下晒种,待芽变紫色时切块播种。春播催大芽比不催芽可增产10%以上,催芽堆放以2~3层为宜,不要太厚,催芽过程中对块茎要经常翻动,使之发芽均匀粗壮。 2室内催芽法

马铃薯的脱毒技术

马铃薯的脱毒技术 【摘要】本文遵从马铃薯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包含内蒙古,甘肃,山西,天津等省,以及我国人民的偏爱,同时也出于自己家乡的种植实况,希望对马良书的脱毒技术的深入技术的学习,可以给自己的家乡带来一些实质的技术。特此对马铃薯的需求,退化,脱毒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马铃薯退化脱毒 马铃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为之一,目前在我国的栽培面积大约有500多万公顷,已经成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在其繁殖过程中退化问题比较严重,症状是叶片卷缩,产量降低,实验研究表明,病毒浸染是其退化的根源。由于土豆在食品,工业,医药,化工等行业是重要的原料。比如我们常喝的酸奶里面的就加入了土豆变形淀粉作为增稠剂,冰激凌中70%都是土豆粉。在饲料工业中,甲鱼,鳗鱼饲料是漂浮在水中供鱼食用的,而饲料中土豆精淀粉就是最后的黏结剂。包括在造纸业中,土豆淀粉将纤维组织粘结在一起。就连石油钻井也离不开土豆,因为土豆的预糊化淀粉具有抗高温和耐高温和高压的特性,可以做钻井中的稠度稳定剂,能有效的控制泥浆水分的滤失。由此看来马铃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们今天就把研究方向放在马铃薯的脱毒技术。我们先通过了解马铃薯的退化和病毒来源来进行“对症下药”。 1.种薯退化原因及病毒传播的途径 1.1种薯退化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均易感染多种病毒病.在我国马铃薯产区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毒和类病毒有: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马铃薯A病毒(PV A)、马铃薯s病毒(PVS),还有一种类病毒一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Wd)。其中PVY、PLRV、PVX是危害马铃薯最严重的病毒。田间表现使植株矮小。叶片翻卷、花叶、皱缩。马铃薯品种种性退化,品质变劣,甚至失去种用价值,使马铃薯种薯退化。 1.2 种薯退化的危害 马铃薯病毒对植株的危害主要是阻碍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破坏叶绿体结构,改变叶型,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其他功能,导致植株生理代谢紊乱、活性降低,表现出花叶型、卷叶型和皱叶型症状,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和直接经济损失,其程度最低在10%以上,最高可达90%。在生产中,马铃薯病毒病经常是由多种病毒混合侵染而造成严重减产,如PvY与PVX复合侵染可减产80%左右。据估计,全世界每年马铃薯生产由病毒造成的减产至少为20%,我国种薯退化所引起的产量损失在30%以上。马铃薯种薯的退化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一般海拔高、地理纬度高、气候冷凉地区或高寒区程度轻而慢,品种的优良种性保持的年限长,故生长上应用的年限也长;而低纬度、低海拔、气温高的平川地区则退化快,且严重,一个好的品种只能种植2—3年,有的甚至仅能种植1年。马铃薯病毒病犹如癌症,一旦感病就终身带毒,无法由药剂防治,必定会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和品质降低,经济效益低下,使生产无法进行。解决种薯退化不仅是世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要点

实践技能练习 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要点 1.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技术 1.1脱毒方法 1.1.1选择优质健康的材料所选的植株必须是表现典型品种特性的植株,符合脱毒品种的特征包括株型、叶形、花色等植物学性状及成熟期等农艺性状;植株生长健壮,无明显的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病害症状;单株产量和大薯率高;适时早收,选择符合品种特性,无病斑、虫蛀和机械创伤的大薯块。 1.1.2选择培养基MS培养基适用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B5和N6适合大多数单子叶植物,马铃薯茎尖培养基以MS+GA3 0.05mg/l +6-BA0.5~0.1mg/l +NAA0.1~0.2mg/l+2%蔗糖 +0.9%琼脂配方效果比较好。 1.1.3剥离和接种薯块休眠后进行室内催芽,待芽长至1~2cm还未展叶时,将芽剪下,然后放入烧杯,用纱布封口,在自来水下冲洗半个小时,取出放到操作台上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是将芽在75%的酒精中过一遍(约20秒),然后用次氯酸钠溶液稀释为2%~3%,浸泡2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清洗3~5次。将消毒过的芽放在垫有吸水纸的培养皿上,每次消毒的芽不要太多,以防放置时间过长,茎尖褐变(消毒过程中所用器具均已事先高温灭菌)。在操作台使用前先打开紫外线消毒30分钟,然后关闭紫外线灯,打开风机。实验前换专用服装,双手用75%酒精擦拭消毒,取消毒处理过的芽,以无菌镊子固定,在30~40倍解剖镜下进行茎尖分生组织剥离。用解剖针小心地除去茎尖周围的叶片组织,暴露出顶端圆滑的生长点,用解剖针切取0.1~ 0.3mm,带有1~2个叶原基。茎尖剥离时为防止解剖镜近距离灯光烤伤茎尖分生组织,解剖镜光源要用冷光源照明。切取的茎尖分生组织随即接种到培养基上,切面接触琼脂,置于培养室进行离体培养。 1.1.4培养条件将已接种外植体的试管置温度23℃~25℃,光照3000lx、在光周期13~16小时/天的培养室中培养2~4周即可成苗。 2.茎尖培养的关键技术环节 2.1剥取适当大小的茎尖通常培养茎尖越小,产生幼苗的无毒率越高,但成活率越低。不同病毒种类取出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需针对不同的病毒种类,培养适当大小的茎尖。如剥离培养一个叶原基的生长点产生的马铃薯植株,可去除全部马铃薯卷叶病毒,去除80%Y病毒和A病毒,去除0.2%X病毒。马铃薯病毒去除难易顺序是:马铃薯纺锤块茎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M病毒>奥古巴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对于同一种病毒,剥离茎尖越小,脱毒率越高。 2.2茎尖接种后的生长及调节方法茎尖接种后的生长情况主要有4种:生长正常,生长点伸长,基本无愈伤组织形成,1~3周形成小芽,4~6周长成小植株;生长停止,接种物不扩大,渐变褐色,至枯死,此情况多因剥离操作过程中茎尖受伤;生长缓慢,接种物扩大缓慢,渐变绿,成一绿点,说明培养条件不适,要迅速转入高激素浓度的培养基,并适当提高温度;生长过速,生长点不伸长或略伸长,大量疏散愈伤组织形成,必须转入无激素培养基或采取降低培养温度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