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焦虑程度的
- 格式:pptx
- 大小:5.25 MB
- 文档页数:11
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比较研究随着大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学术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感到英语写作的焦虑和挫折感。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探讨了中西方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的差异以及应对方法。
一、中西方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的差异1. 文化差异文化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表达和自由。
因此,西方大学生在写作时更注重表达个人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的文章更富有个性和创造性。
但是,中文是表达相关性和被动文化的语言,中方大学生更加注重分析和归纳,写作时更多考虑面面俱到的分析。
2. 语言技能差异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居民会使用英语作为母语,因此他们在英语写作方面相较于中国大学生会更占优势。
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在英语文化和语言使用上存在差距,他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英语写作技能,如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的知识点,以应付专业写作任务。
3. 学科特点差异大学生所学习的学科会影响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和焦虑程度。
在西方,例如美国,激发学生思辨和创新的学科更加受欢迎,比如文学、艺术、哲学等。
而在中国,一些基础学科更受欢迎,例如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以及人文社科等。
这些学科注重分析和引用外部材料,因此大学生在写作时需要更加注重严谨性。
二、应对方法要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必须培养一定的英语技能,包括英语语法、词汇、拼写以及语境理解等。
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外的阅读、听力、口语练习来提高英语能力,并多参加写作方面的训练班或者学习课程,例如IELTS雅思考试、托福考试等。
2.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克服英语写作焦虑的重要因素。
大学生需要坚信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并不断培养自我信念。
可以多写课外作文,并接受写作辅导,积极参与讨论,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相信自己的能力。
3. 积极思考在写作时需要做到积极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担心被人质疑。
要注重分析和归纳,多阅读英文资料,积累写作经验,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4. 多写多练多写多练是提高英语写作技能的关键。
大学英语学习焦虑知多少引言英语学习焦虑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特有的现象,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与此同时,与英语学习四大技能听、说、读、写相关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焦虑也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
大学生作为高层次教育人才,同样面临英语学习焦虑的困扰。
因此,本研究旨在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并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英语焦虑的程度及分布。
为克服以后英语学习中产生焦虑作准备。
一.研究背景:焦虑作为一个现实而又影响深远的课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体制、考试压力和严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焦虑问题越来越严重。
有研究表明,英语比起其他科目更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
因此,我们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况做了深入调查。
二.研究目的:1、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情况2、调查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现状并根据大体的差异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三.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本问卷考参考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所测量的方面,根据自己的整将问卷分为五个主要的部分。
分别是整体情况、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焦虑。
通过QQ群,随机向四川师范大学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的发放电子版问卷,做题时间没有限制。
发放问卷总数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有效回收率为93%。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以及英语学习的四大技能听、说、读、写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
学生在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个部分的焦虑程度比例相差不大,其中在口语(95%)及写作(96%)两部分的焦虑程度较听力(84%)及阅读(89%)部分稍突出一些。
英语语言学习中,口语及写作为输出,听力及阅读为输入,而学生的输出能力是有输入能力及多少决定。
从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在英语输出方面的焦虑影响比输入方面更为明显。
表1-1 大学生英语听力的学习焦虑情况听力焦虑情况选次所占比率(﹪)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1125421512274516 表1-2 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学习焦虑情况口语焦虑情况选次所占比率(﹪)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13344151437445 表1-3 大学生英语阅读的学习焦虑情况阅读焦虑情况选次所占比率(﹪)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71957108206111 表1-4 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学习焦虑情况写作焦虑情况选次所占比率(﹪)完全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263133328333542、整理回收问卷中得出的数据,男生共37份,女生共56份。
语言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
本文探讨了语言焦虑的定义,介绍了影响语言焦虑的相关因素,并且提出了减轻学生英语语言焦虑的可行性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焦虑焦虑情绪大学生口语1 引言在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许多大学生之所以英语口语薄弱,并不是智商低或学习不努力,而是因为情感因素制约着其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外语学习是一个受诸多因素影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观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年龄因素,其中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不可忽视,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而语言焦虑就属于情感状态的一种。
因此,深入研究语言焦虑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对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及提高教学效果是相当必要的。
2 语言焦虑的定义和影响语言焦虑是一种特殊的焦虑现象。
国内外很多研究者都对语言焦虑给出了定义。
Gardner and MacIntyne(1993)指出语言焦虑就是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和不安心理。
根据Horwitz 等定义,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焦虑是“外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学习外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
焦虑感与外语口语表达的熟练程度有密切关系。
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焦虑感干扰大学生作正常、连贯的语言表达。
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学生即使对问题作了充分准备,一旦站起来,在班上同学的注视下用英语表达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语言模糊不清。
紧张感导致他们口语语音的不准确,甚至变调。
其次,焦虑感影响大学生的“可理解输入”及短时组织语言的能力。
第三,焦虑感容易威胁到学生的“语言自我”,从而对课堂口语训练产生抑制情绪。
我们注意到,课堂焦虑感对学生最消极的影响便是它直接引发学生抑制情绪的产生,弱化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体能动性,导致最终的逃避行为。
英语学习中的焦虑心理分析与对策作者:马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6期摘要:在大学英语学习中,正确应对心理障碍十分重要。
本文就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焦虑心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焦虑心理英语学习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073-02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或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轻松、更迅速。
”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易受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现象。
然而,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各种心理障碍,它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和全面素质人才的培养。
本文试对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焦虑心理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焦虑心理的成因焦虑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的情绪状态。
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以及对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访谈,认为英语学习中的焦虑心理因素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1.交际畏惧指在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因不能充分理解他人的意思,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出现的焦虑。
2.负评价恐惧指对否定评价的恐惧。
焦虑的产生与人们的自尊受到威胁有关。
自我评价低的学生总是害怕受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否定评价。
在自我认识和评价方面往往认为“比不上别人”,进而表现出无能、软弱、沮丧、精神不振等自卑心理,失去了学好外语的信心。
3.考试焦虑指因过分注重考试成绩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考试焦虑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语言知识而害怕不能通过考试所引起的;另一方面,有的学生会把以往考试失败的经历带入到新的考试环境中,从而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造成恶性循环。
4.个性差异引起的焦虑从个性的角度来研究,发现英语课堂焦虑与内外向、情绪性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
浅谈大学英语学习焦虑分析与研究"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焦虑表现原因建议论文摘要:焦虑是影响英语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的主要的情感因素之一。
作者对本院的非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进行研究,采用访谈和课堂观察进行研究,分析了焦虑产生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了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克服焦虑的建议。
一、引言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者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
英语学习是一种容易对自尊或自信心构成威胁的活动,因此焦虑是语言学习者特有的现象。
Horwitz将语言焦虑定义为: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及行为,并将其分作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害怕焦虑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外语课焦虑量表》。
刘学惠认为语言焦虑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焦虑,它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所产生的恐惧与忧虑,它与外语学习任务直接联系,是一种特定的情景焦虑,是一种影响语言学习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郝玫分析了非英语专业硕士生焦虑与其成就动机和学习成绩的关系,表明学生英语成绩总体上受焦虑水平、焦虑与英语成绩关系的一些定量的指标。
Scovel根据焦虑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将其分为“促进性焦虑”和“退缩性焦虑”。
关于焦虑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一般认为适度焦虑是有利的,它是一种有效活动所必需的激活状态,这时称为“促进性焦虑”;但是高度焦虑对学习产生抑制或者干扰作用,称为“退缩性焦虑”。
他认为,促进性焦虑激励学生征服新的学习任务,使他们不自觉地向目标靠拢;退缩性焦虑则使学生逃避新的学习任务。
二、焦虑研究的数据采集分析我为了更好地分析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焦虑产生的原因,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大二(1)班的学生进行研究,采用访谈和课堂观察采集数据。
我首先在开学第一周进行了访谈,然后做了课堂观察。
1.谈话片段。
学生1:“我本来就是一个容易紧张的人,话也不多,口语也不好,所以特别害怕上课说英语,除非老师点名了,要不然是不会说的。
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导论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掌握英语,以便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尽管很多人努力学习英语,但仍然有不少人面临着英语学习焦虑的问题。
英语学习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本文试图探讨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英语学习焦虑问题。
一、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1. 学习压力学习压力是导致英语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今社会,学生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各样的学习压力,他们需要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不断努力学习,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会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无法应付学习上的压力,这种焦虑也会波及到英语学习中。
2. 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造成英语学习焦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来测试自己的英语水平。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考试是一种挑战,他们害怕在考试中发挥不好,因此产生焦虑情绪。
3. 自我要求过高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给自己设定过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立即掌握完美的英语,但由于实际水平与自我期望之间存在差距,因此他们会感到沮丧和焦虑。
这种自我要求过高也是导致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之一。
4. 缺乏自信缺乏自信是许多学生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在英语学习中。
在和外国人交流时,许多学生会因为害怕发音不准确或者使用错误的语法而感到紧张和焦虑,这种缺乏自信也会成为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
二、应对策略学习压力是导致英语学习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学生需要积极应对学习压力,减轻焦虑情绪。
学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控制学习进度、寻求帮助等方式来应对学习压力,以缓解焦虑情绪。
考试焦虑是造成英语学习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学生需要有效应对考试焦虑。
学生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掌握应对考试焦虑的技巧、进行模拟考试等方式来减轻考试焦虑,以提高考试表现。
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让我们来看一下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学习英语时可能面临的一些焦虑。
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源之一。
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在接触英语时会觉得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都十分困难,甚至觉得自己无法跨越语言的壁垒。
学习压力也是一个很大的焦虑源。
由于英语不是他们的专业,他们可能会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愉快的学习过程。
文化差异也可能会导致焦虑。
许多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惯并不熟悉,这可能会导致他们在交流和学习中感到不适应,进而产生焦虑。
面对以上种种焦虑,我们应该如何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呢?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英语培训班或者辅导课程,帮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升英语水平。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更多的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他们可以多参加一些英语角或者英语俱乐部的活动,扩大自己的英语使用环境,从而更快地适应和提高英语水平。
对于文化差异的问题,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惯,减少文化差异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困扰。
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之外,家长和朋友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和朋友可以给予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也可以在学习上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从而让学生更轻松地适应英语学习。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来说,学习英语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焦虑,但是通过学校、教师、家长和朋友的共同努力和帮助,他们一定能够成功克服这种焦虑,更好地适应学习英语的过程。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英语只是一种工具,它并不是评判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我们应该在学习英语的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在大学生中,英语口语焦虑常表现为紧张、不自信,语速过快或过慢,甚至回避口语交流。
影响因素包括自信心水平、学习动机和社交压力。
然而,通过提高自信心、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应对焦虑的技巧,大学生可以有效克服口语焦虑,提高口语水平。
教育者和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
克服口语焦虑不仅有助于学业成功,还有助于更广泛的社交和职业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自信心;学习动机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已经成为了国际交流、职业发展和文化融合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当今世界,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更是一种竞争力的象征。
然而,许多大学生却面临着英语口语焦虑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的社交和职业发展。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表现(一)口语表达时的紧张和不自信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在与他人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时感到紧张和不自信。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发音、语法错误或词汇不足,因而害怕犯错或出丑。
这种紧张感通常导致他们的口语表达不流利,甚至完全避免参与口语交流。
在课堂上,他们可能会回避回答老师的问题或避免发言机会,因为害怕被同学们批评或嘲笑。
这种自我怀疑和紧张不仅限制了他们的语言技能发展,还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语速过快或过慢英语口语焦虑可能导致口语表达的语速问题。
有些大学生可能在紧张的情况下表现出语速过快,急于结束对话,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这种快速的语速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发音不清晰,难以被听众理解。
另一方面,一些人可能表现出语速过慢,因为他们在思考每个词汇和语法结构时过度担忧。
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交流变得迟缓,难以与他人产生良好的互动。
语速问题不仅影响了交流质量,还可能增加了焦虑者的不安感。
(三)语言回避和沉默另一种表现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方式是语言回避和沉默。
部分焦虑的学生可能会选择避免或减少英语口语的机会,甚至选择保持沉默。
摘要关于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问题的研究是当前教育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外语学习焦虑作为一种不同于其他焦虑的特殊焦虑情绪对于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自我效能感则是影响个体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的重要因素,其在学业方面表现为学业自我效能感,是体现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的重要判断依据。
如今高校中,女大学生占到了英语专业的绝大多数,成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主体。
研究其外语学习焦虑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对研究绝大多数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情况有很大帮助。
以往研究均表明外语学习焦虑感和自我效能感呈明显的负相关,然而这一结果并未在英语专业学生群体中得到检验。
为此,本研究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大类的240名女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使用王才康于2003年译出的FLCAS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和由梁宇颂、周宗奎于2000年自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1、英语专业女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外语学习焦虑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外语学习焦虑感也越低。
2、在所测的三个年级的样本中,大二被测对象外语学习焦虑感较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更高,其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对也更低。
关键词:英语专业、女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AbstractThe researches about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re very important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ow.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affective factors, anxiety have it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Meanwhile, one’s self-efficacy is proved to have effects on the mode of thoughts and emo-tions. In the field of learning, it is called as academic self-efficacy which represents student’s beliefs of his or her ability to finish the academic tasks. Nowadays, most of the English major students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were female student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xiety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is meaningful for improving their English learning and thus helpful for teachers to learn about the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of most English major stu-dents. Based on literature in related fields, this paper selected 240 female English major students from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in Soochow University to d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s include the translated version of the FLCAS scale by Wang Caikang and designed origi-nally by Horwitz (1986). Another scale is the scale to test students’ academic self-efficacy which designed by Liang Yusong and Zhou Zongkui(2000). The result shows that:1.There is a remarkable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nd academicself-efficacy of female students who major in English. The higher the student’s academic self-efficacy is, the lower his or her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will be.2.Among the three grades covered in this research, the sophomores’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is ona distinguished high level compared with that of grade 3 and grade 4 students. Their academicself-efficacy is accordingly low as well.Key Words: English major student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academic self-efficacy前言近年来,由于英语学习在国内受到不断重视,外语学习焦虑也日益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分级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感研究【摘要】英语学习焦虑是阻碍学习者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情感因素。
在分级教学的模式下,高校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焦虑心理。
本文通过探讨焦虑的表现形式及产生根源旨在帮助学生把焦虑感控制在合理范围,最大程度提高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级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焦虑感分级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实践证明它不仅贯彻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而且调动了各个层次学习者得积极性,有助于提高不同基础英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改善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然而,在引入分级教学及升降级制度的同时,各个层次的学习者或多或少或长期或短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焦虑感。
1 分级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英语焦虑的表现根据Horwitz 等(1986)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外语学习焦虑大体可以表现为交际畏惧(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考试焦虑(test anxiety)和负评价恐惧(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三种形式。
通常,在大学入学的分级考试过后,绝大多数学习者进入B班学习,其余少数基础很好和基础相对较差的学习者分别进入A班和C班学习。
三个级别当中,被分在B班的学习者面对的压力与可能产生的焦虑相对而言是最低的。
他们面临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因为可能出现的调剂机会或者降级危险而产生的考试焦虑心理。
此外,他们还必须适应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和课堂活动中陌生的同学,而这种不适应和陌生感会导致他们在各项课堂活动中出于自我保护而表现出退缩或者回避行为。
被分在A班的学习者和在随后的学习中成功跳级的学习者通常意义上来看是分级教学的最大受惠者,然而置身于来自全学院的佼佼者之中,他们面临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在自然班级教学模式下可能产生的压力。
相对于语言学习水平一般的学习者而言,成绩好的学习者更洗完功能很快在新的班级脱颖而出,成为“尖子生”,更希望能获得授课教师的关注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而当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种种愿望很难一一实现时,他们便容易产生失落感、挫折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滋生不满情绪。
四川高校大学生外语学习网络焦虑现状调查与分析陈然(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网络外语学习期间产生的焦虑是阻碍学习者利用网络获得外文知识的一大障碍。
减少外语学习网络焦虑对提升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促进网络外语教育的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四川部分高校为例,对高校大学生网络外语学习焦虑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使网络外语学习在教育领域中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减少大学生外语学习网络焦虑现象。
关键词互联网+外语学习网络焦虑中图分类号:G633.31文献标识码:A“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教育”使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走出了学校,跨越地区、国家、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其中外语学习也展现了新的发展生态,网络外语学习形式多元,资源丰富,更新快、时效性强,给予了外语学习者更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
因此如今网络外语学习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主流方式之一。
然而调查显示,在网络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由此我们行了分析研究,从大学生网络外语学习焦虑的产生原因、类型、解决方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提出一定的意见,希望能帮助学习者降低或者消除焦虑。
1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随机对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成都东软学院等四川56所高校251名大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同时随机走访了部分高校在读学生,了解了学生对网络外语学习的相关看法,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目前网络外语学习现状,发现了影响学习者外语学习网络焦虑的相关因素。
2调查结果与分析2.1网络外语学习模式在高校大学生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调查显示,70.52%的大学生十分熟悉网络外语教学或对网络外语教学有一定的了解,网络外语学习在四川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已经有了很大的覆盖面。
教学创新 Teachinginnovation248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疫情期间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焦虑现状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文/姜倩倩 高红摘要:本论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滁州学院英语专业三、四年级的240名学生进行调查,主要对他们在疫情期间的学习焦虑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学习焦虑的因素后并给出建议。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都经受着中度焦虑;女生的焦虑程度整体上高于男生;在这三种焦虑中,考试焦虑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最大。关键词:疫情期间;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焦虑
1 研究背景2019年12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蔓延波及全国,防疫形势非常严峻。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疫情防控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然而,要打赢、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波动较大。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主力军,他们社交媒体活跃度高,接收信息的渠道多,出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和对学业进度的担忧等,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感。焦虑是一种负面情绪,伴随着恐慌、紧张及不安的心理感受,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影响。王越(2016)发现,近年来,高校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学习焦虑度纵向上升、所焦虑的方面横向扩大。为了帮助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高效良好的英语学习,本文对他们在疫情期间的英语学习焦虑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滁州学院英语专业三、四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240名,其中男生42名,女生198名。2.2 研究工具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改编自Horwitz(1986)的“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共30个问题,包括交际焦虑、考试焦虑、找工作焦虑三个方面。调查数据以李克特量表为标准,在每种焦虑的平均值中,分数≥3.5分为高度焦虑,2.5~3.5分为中度焦虑,≤2.4分即为轻度焦虑。2.3 数据分析截至2021年4月25日,共回收有效问卷240份。在此基础上,使用Excel软件的统计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3 结果与分析3.1 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由表1可知,在疫情期间,英语学习焦虑在高年级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普遍存在。英语专业学生对学习焦虑的程度,呈现中度焦虑的人数最多,重度焦虑的人数最少。值得注意的是,崔燕(2014)研究发现“英语专业男女学生在课堂学习焦虑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女生对英语学习焦虑的程度,除轻度焦虑阶段外,均比男生要高。在学习焦虑中呈现中度焦虑状态的女生比男生比例高出4%;在重度焦虑的阶段,女生所占比例更是比男生高出8%。这表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女生的焦虑程度整体高于男生。正与王亚(2020)的结论“女性大学生也表现出比男性大学生更为明显的焦虑症状”相符合。
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现状调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语口语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艺体类专业大学生中,外语口语能力更是成为他们进入国际舞台的必备条件。
随之而来的是对外语口语能力的巨大压力和焦虑。
为了更深入了解艺体类专业大学生外语口语焦虑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外语口语焦虑现状1. 学习压力:调查显示,85%的艺体类专业大学生认为外语口语学习是他们学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面临着来自学校、家长、同学甚至自己的压力,要求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外语口语能力,以应对未来的国际交流和竞争。
2. 自信心不足:73%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在外语口语方面缺乏自信。
在面对外教或者国外学生时,他们常常感到紧张和不安,导致口语表达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进而影响了他们对外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 社交困难:56%的大学生表示,由于外语口语能力欠缺,他们在国际交流或者交友过程中常常感到尴尬和局促。
有些人甚至因为口语障碍而错失了一些交流的机会和社交的机会,使得他们在国际化背景下的生活变得更加孤独和压抑。
1. 教学方法不合理:调查显示,68%的学生认为传统的外语口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和死板,无法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互动式教学和生活化教学,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2. 学习资源匮乏:有54%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外语口语学习资源有限,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需要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学习资源,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 自身心理压力:有6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外语口语焦虑主要来自内心的压力,他们对自己的外语口语能力缺乏信心,进而导致了在口语表达过程中的焦虑和紧张。
1. 学校加强教学改革:学校应该更加灵活地调整外语口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增加互动式教学和生活化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2. 丰富学习资源: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外语口语学习资源,包括外语角、外教课程、国际交流机会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使用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