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肾脏损害小的降压药 附: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时降压药的选用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6
最常见的降压药有什么,不同情况的选药原则是怎样的高血压在临床上指的是以舒张压或收缩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现阶段高血压已然成为了危害我国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疾病,且高血压一直以来也被视为是心脑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病情若持续进展,则会增加其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药物始终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实践中发挥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伴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日渐完善,在高血压患者治疗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有了更多的药物选择性。
但不同种类的药物治疗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当如何选择药物呢?1.高血压患者选药原则根据病情选药。
根据病情选药是高血压患者在药物选择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轻度高血压患者如若运用非药物治疗的手段无法良好地控制血压指标则可加用一种降压药进行治疗。
而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通常情况下运用单一降压药物无法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常情况下需要联合用药。
处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患者在选药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免运用中枢神经系统降压药,更加倾向于选择钙通道阻滞药。
坚持个体化原则。
不同高血压患者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在选择药物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
若高血压患者体胖,则在药物选择过程中应当更加倾向于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针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则应当更加倾向于选择β受体阻滞剂。
老年高血压患者则应当更加倾向于选择钙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
2.不同情况如何选择降压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在药物选择时应当首选小剂量的利尿剂。
老年群体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多发群体。
可给予该类患者服用寿比山或双氢克尿噻,并在患者服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是否出现低钾等不良反应。
与此同时,还可给予患者阿米洛利或安体舒通联合用药。
如若患者运用上述药物治疗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则可合并给予其钙离子拮抗剂,如非洛地平、尼索地平、尼群地平等。
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药物选择过程中应当首选钙离子拮抗剂或利尿剂。
10种地平类降压药各擅其长,谁最强?如何正确选择?很多人在确诊高血压病的初期,都曾被医生建议服用地平类降压药来降高血压,那为什么医生都偏爱应用地平类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呢?很明显有这样一个原因,那就是地平类降压药就在降压方面确有专长,它在常用5五大类降压药物中,相比来说,降压幅度是最大的,降压速度也是屈指可数的,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也是很“贴心的”,说地平类降压药是“强劲的小马达”也不为过,良好的降压效果受到诸多高血压患者的亲睐。
其实早在1967年便出现了地平类降压药(钙离子拮抗剂)这个名词,后来经过不断的研发变革,发展到今天,地平类药物已经繁衍出了“子孙四代”,比如第一代的硝苯地平,第二代的硝苯地平缓释片及控释片、非洛地平、尼莫地平、尼群地平、尼卡地平、贝尼地平等,第三代的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乐卡地平、拉西地平等,第四代的西尼地平等常见的地平类降压药,应网友要求,下面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四代“地平”都有谁,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存在什么副作用,适合什么样的人吃。
这四代地平药物的详细介绍!第一代的代表药:硝苯地平,硝苯地平是最经典的钙离子拮抗剂,以降压力度强、速度快而著称,对顽固性的高血压,有较强的降压效果,那什么样的人适合吃硝苯地平呢?1、血压较高的中老年人比较适合用硝苯地平。
比如说一个老大爷,他的血压高达160/100毫米汞柱以上。
而服用诸如沙坦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普利类药物时血压都降不下来,那这时候我们可以给他吃短效的硝苯地平普通片。
硝苯地平普通片,它是降压力度特别强的一种剂型,而且不到半小时药效就可以彰显出来。
一般年纪较大的老人。
都会存在这种降压药物不敏感的现象,尤其是那些本身血脂高、动脉硬化较严重的人,血管弹性很差,很难用一种降压药降下来的人。
我们都推荐他吃硝苯地平普通片。
但是要注意的是呢,这个硝苯地平虽然疗效突出,但不能长期应用。
目前它已经禁用于单独长期应用了,因为有研究表明硝苯地平存在增加猝死的风险。
降压药降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又称抗高血压药。
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降压药主要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西药降压1.利尿降压药:(1)噻嗪类:如氢氯噻嗪等(2)潴钾利尿剂:氨苯蝶啶,阿米洛利(3)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等(4)袢利尿剂:呋塞米等2.交感神经抑制药(1)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培哚普利(长效)、卡托普利(短效)等。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如氯沙坦坎地沙坦等。
(3)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4.钙拮抗药:(1)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短效),左旋氨氯地平(长效)等[1-2](2)非二氢吡啶类:地尔硫卓,维拉帕米等[3]5.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一、利尿剂使用最早,最常用的降压药物,降压作用显著,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尤为适用,但不适宜痛风、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病人。
可与其他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合用,能增加降压的效果。
由于长期应用易引起低血钾等不良反应,现在已经很少大剂量地使用。
常用的利尿剂按照其降压作用的强弱,分为高效利尿剂(速尿、利尿酸),中效利尿剂(双氢克尿噻、氯噻酮),低效利尿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低效利尿剂都有保钾的作用。
利尿剂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
二、β-阻滞剂β-阻滞剂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β-阻滞剂适用于年轻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病人,对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合。
但是,对心率已经很慢、存在心脏传导阻滞和有哮喘的高血压病人禁止服用。
三、α-阻滞剂α-阻滞剂的特点是不影响血脂和血糖的代谢。
这是一类“唑嗪”系列,常用的药物有短效的哌唑嗪,长效的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此类药物还可改善胰导素抵抗,逆转左心室肥厚,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障碍有治疗作用,且能保护肾脏,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应用较多。
根据药物作用时间的长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
短效的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中效的代表药物有依那普利,长效的药物有西拉普利、培哚普利等。
卡托普利【别名】开搏通【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5毫克,每日2~3次,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毫克,每日2~3次,疗效仍不满意时可加用其他降压药,如利尿降压药。
【注意事项】本药的抗高血压作用可被消炎痛、布洛芬、阿司匹林所拮抗;不宜与保钾利尿降压药合用;合并肾功能损害者须与利尿降压药合用时可选用呋塞米;老年患者对本药降压作用较敏感,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孕妇、哺乳期女性、过敏者慎用。
依那普利【别名】依苏【适应症】与卡托普利相似,适用于治疗各类高血压和心力衰竭。
与某些β受体阻滞药合用能增强该药的抗高血压作用。
与利尿降压药合用,降压作用明显增强,但不宜与潴钾利尿降压药合用。
【用法用量】口服,降压初始剂量为每日5毫克,1次服用。
以后随血压反应调整剂量至每日10~40毫克,分2~3次服用,如疗效仍不满意,可加用利尿降压药。
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肌酐清除率低于每分钟30毫升)为每日2.5毫克。
西拉普利【别名】一平苏、抑平舒也可与洋地黄或利尿降压药合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降压作用在给药1小时后出现,3~7小时达到高峰。
通常服用2~4周后才能达到完全降压的效果。
【用法用量】口服,起始1~2天为1日1次1.25毫克,以后渐增至1日1次2.5~5毫克。
原发性高血压:每日1次,每次2.5~5毫克。
前1~2天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需要每隔2~4周个别调整剂量,如每日服用5毫克仍不能控制血压,可并用保钾利尿降压药。
肾性高血压宜采用更小剂量,为每日1次0.25~0.5毫克。
维持量可按个体化调整。
糖尿病肾病防治指南:糖尿病肾病选择降压药糖尿病肾脏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通常是根据尿蛋白升高和(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慢性肾脏病而作出的临床诊断。
简而言之,糖尿病人出现了慢性肾脏病症状(比如说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同时排除了其他原因的慢性肾脏病,就诊断为糖尿病肾脏疾病。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
一方面,高血压使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高血压也导致及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肾损伤和肾功能恶化。
据统计,在糖尿病患者中,收缩压超过140 mmHg者,肾功能下降速度为每年13.5%,而收缩压<140 mmHg者,肾功能下降速度为每年1%。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严格的控制血压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一、2型糖尿病患者何时开始启动降压药治疗?选择什么降压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开始启动降压治疗:糖尿病伴有高血压,或者糖尿病患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
1、首选ACEI或ARB①对糖尿病伴高血压,并出现显性蛋白尿(UACR>300mg/g)或eGFR<60ml/min的患者,强烈推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普利类)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沙坦类)药物治疗,二者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能够延缓肾病进展,包括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发生。
②对伴高血压且微量蛋白尿(UACR 30~300 mg/g)的糖尿病患者,推荐首选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可延缓蛋白尿进展和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对减少终末期肾病风险的证据不足。
③对不伴高血压但微量蛋白尿(UACR 30~300 mg/g)的糖尿病患者,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可延缓蛋白尿进展,但没有证据显示对肾脏终点事件(比如终末期肾病)获益。
④对不伴高血压、无蛋白尿、而且eGFR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不推荐使用ACEI或ARB类药物。
现在的高血压一般都是通过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高血压药分类目前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
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压起效角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
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征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
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
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
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
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律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时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他5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
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证,使用时要注意。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
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
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
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南整体说明(必读)一、高血压患者用药指南二、高血压药物的联合使用指南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的现状仍很严峻,高血压的控制率仍较低。
研究表明中国18 岁以上成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患病人数超过1.6 亿,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而控制率为 6.1% 。
多至2/3 的患者需联合用药来控制血压。
UKPDS 和HOT 等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需两种或更多的药物来使血压达到目标,尤其对初始血压较高、存在靶器官损害或相关疾病的患者更需联合用药。
因此高血压的联合用药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2级及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常需联合应用降压药以使血压达标。
一)联合用药的重要意义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常与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或肥胖合并存在,与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因此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但正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交感神经系统、体液容量系统等多个方面,因此不易控制。
大型临床研究HOT、VALUE 研究均表明单药治疗有效者只有近1/3 。
单一药物只能对高血压的其中一种机制进行调节,所以疗效不佳,且血压降低后会启动反馈调节机制,使血压回升,药物加量至剂量-反应性平台后,再增加剂量不会增加疗效,且导致不良反应增加。
因此对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压,或血压水平较高的中、重度高血压,应予联合用药。
美国JNC7 降压治疗方案指出,2 期以上高血压(≥ 160/100mmHg)多数需2 种以上降压药联合应用,通常为:噻嗪类利尿剂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或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ARB) 或β 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CCB)并且血压比目标血压>20/10mmHg 以上,初始治疗即应两种药物联用。
WHO/ISH 强调30% 病人需要三种或更多的降压药治疗。
降压药的选择原则药物的维持时间都是固定的,按时吃药能够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当然血压也能保持稳定,切忌按需吃药。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患者提出这样的疑问:这么多降压药,我该怎么使用?目前,临床使用的降压药大致分为六类,差不多10年发明一类新药。
根据上市时间,降压药分为:一、α受体阻断剂1940s上市,代表药为特拉唑嗪。
通过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直接扩张血管而降压。
降压作用比较强,但血压下降后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个别患者因此诱发心绞痛。
最大的副作用是体位性低血压〔卧位或蹲位突然站立等体位改变时出现低血压甚至虚脱〕。
因其副作用大,临床不作为一线降压药,较少使用。
但对肾性高血压等难治性高血压,还可以使用。
二、利尿剂1950s上市,代表药物氢氯噻嗪。
利尿剂大体分为4种:1、噻嗪类:代表药氢氯噻嗪;2、袢利尿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3、醛固酮拮抗剂:也称保钾利尿剂,代表药螺内酯;4、渗透利尿剂:甘露醇。
钠摄入过多是高血压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体内过多的钠抑制某些降压药的疗效。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不是为了排尿,而是为了排钠。
利尿剂是降压治疗的基础用药,几乎能和其它任何降压药联合使用。
1、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较缓,但排钠作用不差,所以是降压用利尿剂的首选药。
氢氯噻嗪的用量为每日12.5 mg~25 mg〔半片~1片〕,如果加大剂量,降压的作用未增加,但低血钾的风险就会加大。
一些ARB类降压药比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等就是在制药时加入了12.5mg的氢氯噻嗪片,以增加降压效果。
2、第三种利尿剂螺内酯的利尿作用也比较缓,是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特效治疗药物。
因其减少钾的排泄,可抵消其它利尿剂导致的低血钾,常与噻嗪类利尿剂联合使用,既可增加利尿效果,又可防止血钾紊乱。
长期单独使用可能引起高血钾。
注意:螺内酯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等女性化倾向,所以年轻男性高血压患者使用要慎重。
3、第二种袢利尿剂的利尿作用非常强,用于严重水肿、心衰等的利尿治疗,常引起低血钾,所以一般不用于降压治疗。
保肾降压药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研究结果证实,多数学者已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晚近,不少的临床研究证实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吡啶、尼卡地平等治疗高血压和延缓肾功能恶化有较为肯定的疗效。
研究认为,钙离子拮抗剂尽管有轻微扩张入球小动脉的作用,但因它有明显降低全身血压的作用,故可使未受累或仅部分受累的肾小球高血液动力学、高代谢状况得到改善;此外,钙离子拮抗剂减少氧消耗,抗血小板聚集,通过细胞膜效应减少钙离子在间质沉积和减少细胞膜过度氧化,从而达到减轻肾脏损害及稳定肾功能作用。
临床报道,短期(4周)或长时间(1~2年)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炎患者,并未发现任何肾小球损伤作用,却清楚证明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十分类似的延缓肾功能恶化的疗效。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同处,为它一般无降尿蛋白作用。
应该指出,部分学者认为钙离子拮抗剂对肾功能有影响,仍有必要作更长期的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如美多心安、氨酰心安,对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β-受体阻滞剂有减少肾素作用,该药虽降低心排血量,但不影响肾血流量和GFR,故也用于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
应该注意,某些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和萘羟心安,脂溶性低,自肾脏排泄,故肾功能不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此外,扩血管药物如肼苯哒嗪也有降压作用,它可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减少扩血管药物刺激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等副作用(如心跳加快、水钠潴留),并可提高治疗效果。
肼苯哒嗪一般每日200mg,但必须警惕该药诱发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的可能。
对有明显水肿者,若肾功能好,可加用噻嗪类利尿药;对肾功能差者(血肌酐>200μmol/L),噻嗪类药物疗效差或无效,应改用髓袢利尿剂。
应用利尿剂应注意体内电解质紊乱,并要注意有加重高脂血症、高凝状态的倾向。
高血压用药全指南(含6款联合用药方案)据我国疾控中心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平均每3个成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
每年约200万人的死亡与高血压有关,然而知晓率仅为42.6%。
而且近年来高血压呈现年轻化趋势!所以这些知识有必要知道!哪些症状提示可能有高血压1、头晕严重时会感觉天旋地转,两眼昏花。
2、头痛严重的患者头痛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3、耳鸣高血压导致的耳鸣一般发生在双耳,持续声音较长,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影响到内耳的血液供应。
4、睡眠障碍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失眠、爱做噩梦、易惊醒等睡眠障碍。
血压控制在多少合适?对于60周岁以下的人来说:如果没有伴随糖尿病或其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需要将血压降到140 /90mmHg以下;如果伴随了糖尿病、心力衰竭以及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最好将血压降到130 /80mmHg以下。
如果是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该降到什么靶点才是合适的呢?如果没有伴随心、脑、肾靶器官损害,最好降到150 /90mmHg以下;如果伴随了靶器官损害,有冠心病、有心衰、有脑血管疾病,就要将血压控制在130 /80mmHg以下。
高血压如何用药?01西药第一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这类降压药,在我国服用人数是最多的,常用的药物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拉西地平等。
它的降压作用稳定可靠,不影响糖和脂代谢,有保护靶器官作用,还有保护动脉硬化的功能。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有心衰的情况下,只有两种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服用,一个是氨氯地平,另一个是非洛地平。
第二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这类药物就是我们常说的“普利”类的降压药,常用的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洛普利、福辛普利等。
这类药物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有糖尿病和心室肥厚的病人应该将它作为首选药物。
但是,作为亚裔黄种人有一个不适用这类药物的特点,就是大约20%的病人服用的这类药物会引起咳嗽,不能耐受,这时就应换其他药物了。
依伦平在治疗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中的应用作者:梁玲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第03期[摘要] 目的探讨运用依伦平治疗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疗效。
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患者90例(所选病例血肌酐<250 μmol/L),随机分为依伦平组,厄贝沙坦组及氢氯噻嗪组各30例。
依伦平组口服依伦平片150 mg/次,1次/d,根据病情可增至每日1次,每次300 mg。
厄贝沙坦组单服厄贝沙坦片150 mg/次. 口服,1次/d,根据病情可增至每日1次,每次300 mg。
氢氯噻嗪组单服氢氯噻嗪片12.5mg/次,1次/d,3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24 h尿蛋白、血尿酸、血尿素氮变化。
结果治疗后以氢氯噻嗪组为对照组,依伦平组、厄贝沙坦组及两组间BUA及mALB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伦平组与厄贝沙坦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减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依伦平组与厄贝沙坦组两组间治疗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组用药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依伦平(氢氯噻嗪+厄贝沙坦)可明显降低尿白蛋白、血清尿酸和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其中降低舒张压更明显,能明显改善肾功能,而且用药安全。
[关键词] 依伦平;高血压病;肾损害[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3-118-02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最终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关注患者亚临床器官损害,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延缓脏器损害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
近年研究表明,血尿酸(BUA)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增高与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恶化及死亡率增加的危险因素[1]。
如何在有效降压治疗同时避免血尿酸变动的不利因素是当今临床医师及基础研究工作者共同关心的焦点。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三种用药方案供选择降压治疗须根据血肌酐水平,考虑选择ACEI、ARB或CCB文赵连友(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内科教授)糖尿病像是高血压的“帮凶”,可加重患者小动脉损害,不但使心、脑血管的损害“雪上加霜”,而且特别容易伤害肾、眼等组织器官。
由于病情发展快且隐蔽,早期往往没有病症,容易被忽视,当患者有自觉症状时已是中晚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60%~70%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
因此,建议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无论病史多长,都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肾功能和眼底检查。
【病例介绍】万女士48岁,身高156cm,体重67kg,体重指数(BMI)28,血压168/104mmHg,心率67次/分。
患者诉其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时高时低,有时下午头晕便自行服用降压药。
有糖尿病病史,从不吸烟,无饮酒嗜好。
平日口重,每日体力活动总量尚可。
初步诊断: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
检查发现:视网膜小动脉中度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症,属于Ⅱ级高血压眼底改变。
血肌酐1.4mg/dL(124μmol/L),24h白蛋白尿200mg,属于糖尿病肾病2期。
最后诊断:原发性高血压,Ⅱ级高血压眼底改变;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2期。
【病例解析】1.为什么会造成眼底动脉损害?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在早期阶段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小动脉损害。
眼底是人体小动脉分布最密集的器官之一,经普通的眼科检查可直接判断病变的情况,并由此推测其他器官小动脉的病变程度。
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小动脉损害可表现为血管变细、扭曲、出血、渗出等不同形式,同时造成眼底组织如黄斑、视乳头缺血缺氧性损害。
目前临床按损害程度由轻到重将高血压眼底改变分为4级(见图),级别越高,损害越重,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
Ⅳ级眼底改变的患者,其存活期一般不超过5年。
万女士“视网膜小动脉中度狭窄,出现动脉交叉压迫症”,属高血压Ⅱ级眼底改变。
这与她血压长期控制不达标有密切关系,其眼底改变程度还不是很严重,目前对视力无影响,但应高度重视,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防止眼底损害病情进一步加重。
常用降压药汇集高血压降压药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
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氯噻酮、速尿等(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和肥胖的高血压病人降压尤为适用,但不适宜痛风、高血脂症及糖尿病病人)。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阻滞剂(适用于年轻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病人,对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合。
但是,对心率已经很慢、存在心脏传导阻滞和有哮喘的高血压病人禁止服用。
)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对伴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更为适用。
α—阻滞剂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它的种类最多,适应症最广,对血脂和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是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理想的首选药物。
肾功能不好的病人也能应用,只是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和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的病人以及怀孕妇女则不能服用。
令人遗憾的是,这么好的一类降压药却有咽痒干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0%左右,影响了药物的广泛应用)5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特点是在降压的同时,不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对血脂、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和已有心脑肾损害的高血压病人。
)。
6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
9 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安达血平片等。
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是:①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
……………………………………………………………最新资料推荐………………………………………………… 1 对肾脏损害小的降压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对我媳妇用降压药的原则建议: 禁用止痛药、感冒药等肾毒性药物,避免肾脏病变加重;禁用ACEI、ARB类降压药。 通过下面那篇文章,终于搞清楚了我媳妇的慢性肾衰竭为什么要禁用ACEI、ARB类降压药。一是肌酐偏高;二是内生肌酐清除率过低;三是属于高血压合并肾衰竭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 为了减轻降压药对肾脏功能的损害,一是选降压药需经过肝脏代谢为宜;二是只能选择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三是选择血管扩张药高特灵为宜。
ACEI和ARB类的都可以,依那普利,缬沙坦,代文,厄贝沙坦都是肾内科常用的。ACEI类的比较便宜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开博通)、依那普利(悦宁定)、苯那普利(洛丁新)、福辛普利(蒙诺)等。有靶器官保护作用,其中洛汀新的肾脏保护作用得到多种实验证实,也是目前肾脏科应用比较多的药,但是这一类因为个体差异约10%患者有干咳的副作用。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缬沙坦(代文)、洛沙坦(科索亚)。作用同ACEI类,都有肾脏保护作用,不引起干咳,但是临床有的医生反应降压效果不如ACEI,另外价格高于ACEI。 另外如果是二期以上得高血压,单用以上一种降压药一般很少能达标的,所以建议根据情况可以和其他类降压药连用,建议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
建义仔细阅读一下药物说明书,如对肾功能有影响的降压药最好不用,以下是对肾无影响的降压药:洛沙坦,伊贝沙坦,Valsartan,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西拉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赖诺普利.以上降压药对其他种类的降压药而言,副作用少.请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
降压药对人的肾脏有害那么吃什么样的降压药不伤害肾脏呢? 建议您买卡托普利片,该药除降压外,对肾脏还有保护作用。生产厂家推荐如下: 1。上海华氏制药有限公司 2。齐鲁制药厂 3。河南天方药业股份公司
一般来说中药降压药的肾毒性小,如罗布麻片等,西药利尿降压药如速尿、呋塞米等有些小,注意选择应用。
这个情况一般用卡托普利有对肾脏的保护的作用。平时建议你保持心情舒畅,多吃蔬菜,适量的运动。
你好 考虑可以应用依苏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对肾脏伤害较小,建议低盐、低脂饮食。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这个情况一般用卡托普利有对肾脏的保护的作用。 意见建议: ……………………………………………………………最新资料推荐………………………………………………… 2 这个情况一般用卡托普利有对肾脏的保护的作用。平时建议你保持心情舒畅,多吃蔬菜,适量的运动。
你好 降压药对肾伤害小,考虑可以应用依苏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建议低盐、低脂饮食。 你好 降压药对肾伤害小,考虑可以应用依苏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建议低盐、低脂饮食。
副作用最小的降压药,那就是国家863研发的“葛藜胶囊"了。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 副作用最小的降压药,那就是国家863研发的“葛藜胶囊"了。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
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你好 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没有。不吃药恐怕降不下来,尤其老年人。血压高伤心脑肾等等靶器官。那个更厉害? 马齿苋茶和菜,你好好查下马齿苋药用和食用价值,是真的很有效的
长期服用降压药对肾脏有何危害 会导致肾功能减退、肾衰竭等。 由于长期服用降压西药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慎之又重,一般建议患者选择使用中药调理对患者自身较好。可选择使用中药利压肽,配合买点蕃楸草茶做辅助治疗。 患者还应注意低盐低脂、高纤维素、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还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适当加强体育锻炼(慢跑、快走、游泳、打太极等有氧运动都可以) 劳逸结合、解除各种思想顾虑、心情舒畅,以静养生。
降压片是不建议经常服用的,降压片的副作用有很多,血压高的话,不能只通过降压片扩张血管来维持,而应该从根本上治疗,长期服用降压片的话血管会很脆,更容易出现脑血管意外,建议患者朋友们慎重考虑。
高血压伴有肾功能不全应该服用什么降压药 钙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联用 适合选择利尿剂,如“呋塞米片”(速尿片),它的利钠排钾作用很强,主要用于高血压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口服:20mg-40mg(1-2片),一天2-3次。 要是血压比较偏高时,可以联合“卡托普利片”一起服用。因为两者同服可以增强其降压作用。 不妨试试噢!
所有降压药对肾和心脏都有副作用,我所知道的就只有芹素茶是没有副作用的,还可以降血压,是属于保健品当中的,不是药品,不能它也不能完全代替药品,只能说是起到辅助的降血压,但是降血压的作用确实挺强的。
你可以服用对肾脏副作用很小的如拜新同、洛丁新等降压药物 ……………………………………………………………最新资料推荐………………………………………………… 3 求不伤肾的降压药 家里老人有肾盂肾炎(已治愈),并有高血压(110~170),需要长期吃降压药。现在我想问各位专家,有哪些降压药对肾脏伤害小? 因为同一种降压药服用时间长了药效就差了,所以请多推荐几种。 谢谢。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要严格控制血压低于130/80。药物首选ACEI类(如卡托普利、雅施达等)或ARB类(如代文等),常与CCB类(钙拮抗剂)、小剂量利尿药(推荐使用袢利尿药)、倍他乐克合用。同时要避免血压过急下降,同时注意观察血压下降时肾功能的变化。
珍菊降压片 北京降压零等都是中成药,买的时候尽量买中成药,副作用小点,在就是平时多注意,多锻炼,喝点绿茶什么的就比较好了。
罗布麻茶有降压作用吗? 饮用10-15天就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长期饮用没有副作用。 罗布麻一般分为两种:罗布白麻、罗布红麻。由于历史的原因罗布红麻濒临灭绝。现在市场上销售的99%都是罗布白麻。用罗布麻叶制成的罗布麻茶之所以有降血压的作用,是因为罗布麻叶里含有黄酮物质,这种物质可以清除血管里的脂肪、酸性物质及其它垃圾保证血液清澈和血管的弹性,从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百康平压藤丹胶囊 求不伤肾的降压药,谢谢 珍菊降压片可以吗? 现在吃的硝苯地平片,据说对肾最不好。 能推荐一些其他的降压药吗?谢谢
一般降压药都是西药的。比较普遍的一个就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副作用很小,降压效果也不错,而且还挺便宜。降压药都是有副作用和依赖性的,一般都要根据自身情况遵医服用的。高血压不服药也很危险的,会带来一系列的血液病的,常见的是心脑梗。金吉酶这个纯天然食品降压效果也很好,纯天然没有什么副作用,可以每天晚饭后吃6颗试一试
慢性肾炎下压高吃什么样的降压药不伤肾 我妈51岁....前几年诊断说有慢性肾炎 后来大概好了些 不过还是有很多后遗症 只要人一累,眼睛就水肿,脚也肿 还有高血压...一般都是下压高 ……………………………………………………………最新资料推荐………………………………………………… 4 很多降压药都是伤肾的.... 希望找个不伤肾的降压药
缬沙坦,可以保护肾脏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时降压药的选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医师 寿松涛 肾脏是高血压的靶器官。高血压能引起肾功能减退,肾功能减退又会加重高血压。血压正常偏高(135/85毫米汞柱)者,发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较血压正常(120/80毫米汞柱)者高出2倍。高血压3级(180/110毫米汞柱)者发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性较血压正常者高出12倍。 通常,高血压病患者5~10年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或肾衰竭。未能很好控制的高血压患者常可发生肾脏损害,如出现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等。高血压患者出现蛋白尿时,在排除蛋白尿的其他原因后,多表示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害。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控制后,蛋白尿持续存在仍是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肾脏损害患者每天尿蛋白不足1克时,目标压为130/80毫米汞柱;如果每天尿蛋白量超过1毫克,目标压为125/75毫米汞柱。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有人认为,高血压伴有肾衰竭者目标压为140/90毫米汞柱时不能预防高血压肾损害,目标压在130/85毫米汞柱以下时或平均脉压低于10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预防肾小动脉硬化。通常将舒张压控制在90毫米汞柱以下有助于延缓高血压患者的肾功能恶化。 选药原则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肾脏保护用药原则是足量和长期(数年)应用。先由小药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高血压合并肾衰竭者选用降压药的前提是药物在肝脏代谢,不减少肾血流量、不影响或损害肾功能。 选用何类药 通常应选用能明显降低肾血管阻力和不损害肾功能的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α:受体阻滞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吲达帕胺或甲基多巴均可选用。 用药指征 高血压患者肾衰竭早期、单侧肾动脉狭窄无手术指征者可酌情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果内生肌酐清除率<30毫升/分时则不能应用。高血压伴有轻度肾损害时,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及利尿药;伴有中度肾损害时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和钙通道阴滞药。肾衰竭者宜用血管扩张药米诺地尔(长压定)或钙通道阻滞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1995年前,人们仅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是一种降压药。1995年后发现,它除有降压作用外,还有肾脏保护作用,它是通过减少尿蛋白排泄和延缓肾脏损害起到肾脏保护作用的,并且肾脏保护作用是非血压依赖的。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的前提是血肌酐水平不能超过3~5毫克/分升(265~442微摩/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血肌酐水平较基础值升高35%而未出现高钾血时,不是停药指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高肾素血水平的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蝗肾衰竭得到明显改善。长期应用贝那普利与依贝沙坦可减少肾衰竭患者尿蛋白,延缓肾衰竭。研究发现,在减少终末期肾病风险方面依贝沙坦优于氨氯地平。高血压合并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