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籽原花青素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1.01 KB
- 文档页数:3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我国保健食品中的应
用
周素娟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年(卷),期】2007(19)3
【摘要】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SPE)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抗突变等生物
活性,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
近年来已成为我国保健食品中常用
的一种原料。
为给在保健食品中的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参考,对GSPE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分析方法、生物活性、食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对其在我国保健
食品中的保健功能分布、用量情况、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
【总页数】3页(P284-286)
【关键词】葡萄属;葡萄籽;花青苷类;植物提取物;营养保健品
【作者】周素娟
【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TS218
【相关文献】
1.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功能及其应用 [J], 魏彦锋;胡文效;渊辛华
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儿茶素、原花青素B1和原花青素B2
的含量﹡ [J], 倪慧敏;汤洋;张言;杜倩;刘雨;孙鑫波
3.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在蛋糕及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J], 王丽莎;唐雪燕;焦婷婷
4.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在蛋糕及面包中的应用研究 [J], 王丽莎;唐雪燕;焦婷婷
5.Survivin在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诱导的人膀胱癌BIU8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J], Jie Liu;Qianyuan Zhuang;Weiyi Zhang;Yonghua Wang;Xianguo Chen;Ejun Peng;Fei Liu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纯化与结构研究李春阳1,张红城2,王乃富1,刘文旭1(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2.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 100093)摘 要:将大孔树脂HP-2MGL 和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用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纯化。
HP-2MGL 可除去蛋白、多糖、高聚物等杂质,获得原花青素含量为96.5%的GSPP3。
SephadexLH-20能够进一步纯化GSPP3,获得低聚原花青素GSPP3-SP1和GSPP3-SP2。
经HPLC 柱分离,GSPP3-SP1有4个峰,GSPP3-SP2有7个峰。
GSPP3-SP1和GSPP3-SP2质谱分析发现,含有大量m/z 287、m/z 289、m/z 290、m/z 408、m/z 426、m/z 577、m/z 578、m/z 580等分子离子及碎片质谱信息,证明是由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构成的原花青素二聚体的同分异构体。
激光光散射与GPC 联用测定原花青素粗提物GSP 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15×104,多分散系数为1.65;GSPP3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26×103,平均聚合度为13,多分散系数为1.56,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呈对称分布,以高聚合度原花青素为主;葡萄籽原花青素纯化分级级分GSPP3-SP 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9×103,平均聚合度为6,多分散系数为1.45,以低聚合度原花青素为主。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纯化;结构Pur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Proanthocyanidin from Grape SeedLI Chun-yang 1,ZHANG Hong-cheng 2,WANG Nai-fu 1,LIU Wen-xu 1(1. Institute of Agro-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China ;2. Institute of Apicultural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Abstract :Macroporous resin HP-2MGL and SephadexLH-20 Gel was used to purify the proanthocyanidin from grape seed.Fraction GSPP3HP-2MGL was obtained by separation of crude grape seed extract through HP-2MGL and its proanthocyanidin content reached 96.5%. The fraction was further purified with SephadexLH-20 and two proanthocyanidin dipolymers GSPP3-SP1 and GSPP3-SP2 were resulted. HPLC analysis showed 4 peaks from GSPP3-SP1 and 7 peaks from GSPP3-SP2 were recognized. Mass spectrums revealed the abundance of the fragment ions like m/z 287, m/z 289, m/z 290, m/z 408, m/z 426,m/z 577, m/z 578 and m/z 580, suggesting this proanthocyanidin was a catechuic acid epigallocatechin--epicatechin dimer. The M W of GSP was determined to be 4.15×104 by laser light scattering combined with GPC and the coefficient of polydispersity was 1.65. The M W of GSPP3 was 4.26×103 with the averag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13 and the coefficient of polydispersity of 1.56. The relative molecular weight curve showed a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and this proanthocyanidin was highly polymerized.GSPP3-SP was found to lowly polymerized proanthocyanidin with the M W of 1.89×103, the averag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of 6 and the coefficient of polydispersity of 1.45.Key words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purification ;structure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23-0218-06收稿日期:2009-08-11基金项目:2006年度江苏省科技攻关(农业、苏北星火带)项目(BE2006313)作者简介:李春阳(1966—),男,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与活性物质研究。
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一、本文概述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色素,因其独特的色彩和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花青素的研究逐渐深入,其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包括其提取工艺、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探讨花青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花青素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全面的参考,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帮助。
二、花青素的结构与性质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色素,其化学结构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和叶等部位。
花青素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苯环通过一个吡喃环连接而成,呈现出独特的蓝色或紫色。
这些色彩不仅使植物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外观,而且赋予了植物诸多生物活性。
花青素的主要性质包括其稳定性、水溶性以及抗氧化性等。
花青素在水溶液中呈现鲜艳的色泽,且其颜色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使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花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从而起到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作用。
在结构上,花青素具有多种类型,如黄酮醇、黄酮、黄烷酮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使得花青素在生物活性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如抗炎、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
花青素的结构与性质使其成为一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天然色素。
通过深入研究花青素的结构与性质,不仅可以揭示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的生物学功能,还可以为花青素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花青素的提取与分离花青素作为一类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天然色素,其提取与分离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发展。
花青素的提取主要依赖于其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以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葡萄籽中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姓名:姚方耀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化学工艺指导教师:李淑芬20040101摘要葡萄籽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
葡萄籽油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以及医药工业等领域;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等一系列多种生物活性,作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十大植物药之一,已被广泛的用作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
因此,从酿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葡萄籽中提取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本论文在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究基础上分别对超临界cO:萃取葡萄籽中葡萄籽油和原花青素的工艺进行了放大实验,并且对采用絮凝工艺进一步提高原花青素产品的质量进行了研究。
另外,对采用水提醇沉法从去油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也做了研究。
最后对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超临界cO。
萃取原花青素的研究进行了尝试。
实验首先采用25L超临界c0。
萃取设备对超临界cO:萃取葡萄籽油工艺进行了放大研究。
在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55。
C的条件下,葡萄籽油的收率为13.87%,和小试中13.51%的收率基本接近。
实验过程中,使用1L超临界c02萃取设备,对动态夹带剂超临界cO:萃取、静态夹带剂超临界CO。
萃取、动静结合夹带剂超临界cO。
萃取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的三种工艺进行了探讨。
实验对静态夹带剂超临界CO,萃取原花青素的放大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35MPa,萃取温度为65℃时产品纯度达到95%以上,达到了出口要求,收率达到8.38%。
为了解决原花青素产品的水溶性问题,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本文对原花青素租提物进行了絮凝工艺操作。
实验考察了药液浓度、絮凝温度、絮凝剂用量等对产品水中不溶物百分含量的影响,得出了合适的絮凝条件。
在该条件下,絮凝后的产品纯度保持在95%以上,并且水中不溶物的百分含量为2.81%,原花青素产品达到了水不溶物质小于5%的质量要求。
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原花青素是一种由黄烷-3-醇单体缩合而成的天然生物类黄酮物质,是一种聚多酚类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其生物活性极强。
本文主要从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进行介绍,系统地为原花青素下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标签:原花青素;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分析方法;应用原花青素(procyanidins),又名缩合鞣质,缩合单宁,是花青素类物质的缩合物,主要存在于蔬菜、花卉及水果的果核及果皮中。
原花青素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等领域里。
本文主要从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等方面的进行介绍,系统地为原花青素下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1.原花青素的化学结构原花青素是一种由黄烷-3-醇单体缩合而成的天然生物类黄酮物质,是一种聚多酚类的化合物。
根据原花青素的聚合程度可分为单倍体、寡聚体和多聚体。
其中单倍体是构成原花青素最基本的结构单元,常见的原花青素单倍体有: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阿夫儿茶精,其化学结构见图1。
寡聚体是由2-10个单倍体聚合而成的,该成分为原花青素中研究最多的一类。
多聚体由10个以上的单倍体聚合而成,一般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
2.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2.1抗氧化活性原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活性,其作用机制是原花青素的分子结构中的多个酚羟基释放出H+,竞争性地和自由基结合从而保证机体不被氧化。
其自由基清除活性远高于同等含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是人类目前发现的活性最强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
2.2抗肿瘤活性原花青素是通过抗氧化、抗炎、调节信号分子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生长来达到抗肿瘤目的的。
原花青素对于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对于多种致癌剂在启动及促癌阶段都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原花青素可有效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并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有研究证明了原花青素可以诱导人类乳癌细胞的凋亡。
第13期 收稿日期:2020-04-30作者简介:张志红(1979—),女,山东威海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影像医学专业;通讯作者:李新爱(1980—),女,山东潍坊人,主管护师,空勤科护师,专业:护理。
复方葡萄籽原花青素制剂的安全性及抗氧化功能研究张志红,李新爱(1.荣成市人和中心卫生院,山东威海 264306;2.解放军第960医院南院区,山东济南 25002)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葡萄籽原花青素制剂的安全性及其抗氧化作用。
方法:选择年龄在45~60岁的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试食组服用试食样,对照组服用对照样,日服用量均为2.2g/60kg.bw,连续服用120d。
服用前后检查MDA、SOD、GSH-Px的水平及体重、血压、心率、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腹部B超等安全性指标。
结论:复方葡萄籽原花青素制剂具有食用安全性,且对人体具有明确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枸杞提取物;红景天提取物;灵芝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抗氧化;安全性中图分类号:TQ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3-0041-0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衰老已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不乏对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
一直以来人们便有追求延年益寿、青春永驻的理想,因中医、中药抗衰老有着两千多年的丰富经验,其以独特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占有一席之地。
枸杞、灵芝作为传统中药,其提取物均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多糖,现代研究证实,枸杞多糖、灵芝多糖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1-4]。
中药红景天由申佳佳等经试验证实,其功效成分红景天苷能提高动物体内的不同器官组织的SOD、GSH-Px活性,降低体内的过氧化物水平而发挥抗衰老作用[5]。
此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一直被研究界所推崇,其作为一种双黄酮衍生物结构的天然多酚类,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6]。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多个酚羟基,在体内被氧化释放出H+,竞争性地与自由基及氧化物结合,从而防止脂质氧化,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增强SOD、GSH-Px活性,从而强化机体的抗氧化系统[7]。
生研1002班姚远学号:2010001225葡萄籽中原花青素(OPC)的提取与纯化一、原花青素简介原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
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
花青素(Anthocyanins)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
花青素为植物二级代谢产物,在生理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花瓣和果实的颜色可吸引动物进行授粉和种子传播。
常见于花、果实的组织中及茎叶的表皮细胞与下表皮层。
花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Flavonoids)。
基本结构包含二个苯环,并由3碳的单位连结(C6-C3-C6)。
花青素经由苯基丙酸路径和类黄酮生合成途径生成,由许多酵素调控催化。
以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矢车菊素(Cyanidin)、花翠素(Delphinidin)、芍药花苷配基(Peonidin)、矮牵牛苷配基(Petunidin)及锦葵色素(Malvidin)六种非配醣体(Aglycone)为主。
花青素因所带羟基数(-OH)、甲基化(Methylation)、醣基化(Glycosylation)数目、醣种类和连接位置等因素而呈现不同颜色。
[9]颜色的表现因生化环境条件的改变,如受花青素浓度、共色作用、液胞中pH値的影响(Clifford)。
橙色和黄色是胡萝卜素的作用。
1910年在胡萝卜中发现了β-胡萝卜素,以后共发现另外2种胡萝卜素异构体,分别是:α、β、γ三种异构体。
1958年β-胡萝卜素获得专利,目前主要从海洋中提取,也可人工合成。
[1]食品中几种重要花青素的结构自然界有超过300种不同的花青素。
他们来源于不同种水果和蔬菜如紫甘薯、越橘、酸果蔓、蓝莓、葡萄、接骨木红、黑加仑、紫胡罗卜和红甘蓝、颜色从红到蓝。
这些花青素主要包含飞燕草素(Delchindin)、矢车菊素(Cyanidin)、牵牛花色素(Petunidin)、芍药花色素(Peonidin)。
花青素颜色随PH值发生变化,从当PH值为3时的覆盆子红到当PH值为5时的深蓝莓红。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及市场应用原花青素,简称OPC,是一种有着特殊分子结构的生物类黄酮,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
一般为红棕色粉末,气微、味涩,溶于水和大多有机溶剂。
原花青素(葡萄籽提取物)是一种新型高效抗氧化剂,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非常强的体内活性。
实验证明,OPC的抗自由基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C的20倍,并吸收迅速完全,口服20分钟即可达到最高血液浓度,代谢半衰期达7小时之久。
一、葡萄籽原花青素的主要作用原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有效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也参与磷酸、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和蛋白质磷酸化,保护脂质不发生过氧化损伤;是强有力的金属螯合剂,可螯合金属离子,在体内形成惰性化合物;保护和稳定维生素C,有助于维生素C的吸收和利用。
原花青素分布广泛,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皮、壳、籽、核、花、叶中,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种类丰富。
1、血液循环在欧洲,为了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减轻水肿和抑制静脉曲张等,原花青素己用于临床治疗几十年。
原花青素可以强化毛细血管、动脉与静脉血管,因此,它有消肿化淤的功效。
毛细血管的阻力减少和渗透性改善,使细胞更容易吸收养分与排除废物。
输送养分与运出废物这是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心脏负责抽压血液;动脉与静脉血管输送血液;而负责运送营养给细胞,又运出废物的是毛细血管。
原花青素可以清除细胞膜中水溶性和脂溶性的自由基,因此,抑制了释放某些酶去伤害毛细血管壁的过程。
原花青素的滋补功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观察到。
法国波尔多大学的HenriChoussat 教授做了一次试验,试验者有47人,年龄从37岁到85岁,每人服用100毫克花青素。
27小时后发现,毛细血管的阻力减少了40%。
2、视力保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糖尿病的征兆,它是眼睛毛细血管微出血引起的,是成年盲人的常见病因。
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调节血脂作用及机理研究闫少芳 李 勇 吴 娟 肖 颖(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为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调节血脂的效果,选用雄性健康成年SD 大鼠,观察原花青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
实验根据大鼠体重、血脂水平进行随机分组,设正常对照组、高脂饲料对照组、原花青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25、100、150mg kg BW )。
受试物每天经口灌胃给予。
6周末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AC T)活性,同时测定肝脏TC 、TG,粪总胆汁酸(TAB)的排出量。
结果显示:原花青素各组与高脂饲料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TC 、TG 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0 05),原花青素使高脂大鼠血清TC 水平降低了18 1%(高剂量);使血清TG 水平降低了34 4%以上。
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 <0 01)。
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血清LC AT 活性有升高的作用(P <0 05)。
实验各组粪胆汁酸每日排出量高于高脂饲料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 05)。
提示原花青素有降低高脂大鼠血脂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高脂蛋白血症;原花青素;大鼠Study of the effect of grape seed extract procyanidin on blood lipid regulation and mechanismYan Shaofang,et al.(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Beijing 100083,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grape seed extract procyanidin on blood lipid regulation,healthy adult male SD rats were fed with lipid rich diet for 6weeks.Meanwhile,procyanidins at three different con centrations of 25mg kgBW ,100mg kg BW and 150mg kgBWwere given to rat by gava ge daily throughout the6weeks.The levels of serum TC,TG,and HDL C,liver TC,and TG and the activities of serum LCAT,as well as the excretion of fecal TAB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 wed that procyanidins decreased the levels of serum TC by 18 1%and TG by over 34 4%(P <0 05)in rats fed with lipid rich diet,and the levels of liver TC and TG of hyperlipidemic rats (P <0 01).In addition,procyanidin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 tivity of serum LC AT (P <0 05)and the excre tion TBA.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rocyanidins had the ef fect of regulating lipid metabolism of hyperlipidemic ra ts.Key Words :Hyperlipoproteinemia;Procyanidin;Rats 作者简介:闫少芳 女 讲师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是由黄烷醇衍生而来的多酚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等作用。
葡萄籽原花青素结构单元的红外光谱分析近几十年来,抗氧化剂在食品、医药、绿色化学品、日化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原花青素是一类重要的抗氧化剂,它们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对身体的危害。
葡萄籽是一种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大量原花青素的植物,研究人员认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因此确定葡萄籽原花青素结构单元的性质非常重要。
现在,为了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结构单元,研究人员采取了红外光谱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葡萄籽原花青素结构单元的特征。
在研究中,首先采用空气干燥法将葡萄籽在室温下标准化处理,然后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并用溶剂法分离出三个主要组分,即类黄酮、多酚和喹唑烷,然后将这些组分分别标记为 A、B、C。
接下来,研究人员使用比萨科那FTIR(红外)仪进行红外光谱分析,分析结果显示,A、B、C 三种组分的红外光谱存在明显不同。
A、B、C 三种组分的红外光谱表明,有三种不同的振动模式,它们是细胞壁芳烃、紫外位置处的C键及其附近位置的C=O及C-O振动模式、以及涉及C键环形反应振动模式。
据分析,A合物里有明显的碳氢及碳氧键振动模式,如细胞壁芳烃的山核环环形结构;碳氧键的碳-氧振动在1730 cm-1处;B合物有明显的碳氧键和碳氢键振动模式,如紫外位置处的C键以及其附近位置的C=O及C-O键,碳-氧振动在1739 cm-1;C合物中有明显的碳氧键和碳氢键振动模式,涉及C键环形反应,碳-氧振动在1737 cm-1,化合物中还包含有芳香环和碳环结构。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能够有效地对葡萄籽原花青素结构单元进行分析,从而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性质,进而研究抗氧化特性,并提高抗氧化剂的利用效率。
虽然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总之,红外光谱分析为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结构单元和性质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抗氧化剂的利用效率,为葡萄籽及其他植物中原花青素提供了重要参考。
粮油食品科技第21卷2013年第4期 营养与品质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稳定性研究 洪新,唐克,鞠广龙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摘 要:考察了温度、pH值、金属离子、V 光照等因素对原花青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 低于50 cI=时,原花青素很稳定,当温度高于50℃时,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相同温度条件 下,pH值越低,原花青素的稳定性就越高,随着pH值的升高,稳定性逐渐降低;在相同pH值条件 下,温度越高,原花青素的含量下降越快。在不同pH值条件下原花青素呈现不同的颜色;金属离 子中以Fe“和ca“的影响最为显著,zn“、Ni“、Na 离子影响较小;Vc可以提高原花青素的稳定 性,且提高的效果同浓度有关;光照使原花青素发生光解变质并使其稳定性降低。 关键词:原花青素;葡萄籽;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S 2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561(2013)04—0061—04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idins in grape seeds HONG Xin,TANG Ke,ju Guang—Long (School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nzhou Liaoning 121001)
Abstract: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pH,metal ions,Vc and light on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idins from grape seed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anthocyanidins had good stability at the temperature below 50 oC.But their stability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emperature a— bove 50 oC.The lower the pH,the higher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idins under the same temperature, and the stability gradually decreased along with the pH increased.In the same pH condition,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the faster decline in the content of procyanidins.The proanthocyanidins appeared differ— ent color within different pH values.The metal ions Fe and Ca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he stability of proanthocyanidins,but Zn“,Ni and Na+had a relatively little impact.Vc coul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