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电子小报】橙色卡通数学乐园小报数学手抄报word小报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580.02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生数学通用手抄报小报A4空白模板
简介
本文档为小学生数学通用手抄报小报A4空白模板,旨在提供一个简单可用的模板,供小学生用于制作数学相关的手抄报小报。
该模板适用于A4纸张大小,并且留有足够的空白区域,供学生自行填写绘制相关数学内容。
模板信息
- 纸张大小:A4
- 空白区域:足够容纳数学内容的空白区域
- 样式:简洁明了
- 适用年级:小学生
使用方法
1. 打印本模板,确保纸张大小为A4。
2. 使用铅笔、彩色笔或者彩色铅笔填写绘制数学内容。
3. 根据手抄报主题选择相关的数学公式、数学题目、图表等内容进行填写。
4. 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或添加内容,以增加手抄报的丰富性和创意性。
5. 完成后可将手抄报小报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数学研究成果。
注意事项
1. 请使用清晰可读的字体和颜色填写内容,以确保手抄报小报的可视性。
2. 尽量避免擦改,将内容先用铅笔勾勒,确认无误后再用彩色笔或彩色铅笔进行涂写。
3. 可以使用彩色笔或彩色铅笔进行插图、图表和装饰,以增加手抄报小报的吸引力。
4. 在制作手抄报小报的过程中,可以向老师和家长寻求指导和帮助,提高手抄报小报的质量。
希望该模板能帮助到你,祝你制作出精彩的数学手抄报小报!。
长度 面积单位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巧妙面积小技巧分析:要求小正方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小正方形的边长,只能通大正方形来求。
把小正方形分割成四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求出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40÷4=10平方厘米,又知道每个小长方形的宽是2厘米,从而求出小长方形的长是10÷2=5厘米,也就可以知道小长方形的边长是5-2=3厘米。
一、“凑整法”:把可以凑成整数的数放在一起计算,如果没有可以直接凑成整数的,想办法找出来。
24+44+5652+6945-18+1945—18—19二、基准数法:在所有的数字中找到以某一个(或这些数都接近的某个整十、整百数)为基准,其他的数字向它靠拢。
23+20+19+22+18+21102+100+99+101+98三、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列数就叫做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
奇数个的方法:和=中间数*个数偶数个的方法:和=(首数+末数)*个数的一半1+2+3+4+5+6+7+…………………+1012+4+6+8+10+12+14+16+18+20 34+37+40+43+46+4961+65+69+73+77+81+83面积计算公式的简单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直径=半径×2 半径=直径÷2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圆周率×半径×2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椭圆的面积 S =πab 的公式求椭圆的面积。
以下是一份数学小报二年级上册的参考内容:
标题:数学乐园
一、数学小知识
1. 认识数字:1-100
2. 学习加减法:学会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认识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图
形及其特点。
二、数学小游戏
1. 数数游戏:从1数到100,看谁数得又快又准。
2. 加减法接力赛: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老师给出第
一个数字,然后各小组依次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看哪个小
组最先得出正确答案。
3. 图形拼图游戏:利用不同形状的图形拼出有趣的图案,比比谁的创意最好。
三、数学故事
1. 数学小故事:讲述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如“阿凡提
智斗地主”等,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
2.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找零、制作日历等。
四、数学题目
1. 选择题:给出一组相似的题目,让同学们从中选择正
确答案。
2. 填空题:给出一些空白,让同学们填写正确的数字或
答案。
3. 应用题: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同学们运用
所学数学知识解决。
五、数学小贴士
1. 学习数学的方法: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的小技巧和注意
事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数学的奥秘: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探索欲望。
初一数学小报模板栏目一:数学常识数学小常识之一:阿基米德的数学成就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在数学领域的贡献非常卓越,特别是在几何学和数论方面。
阿基米德最出名的是他的浮力定律和求圆面积定律。
浮力定律是指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出的液体的重力,而求圆面积定律则是用近似的方法来确定圆形的面积。
这些成就让阿基米德成为了数学史上的巨人。
数学小常识之二:如何解方程解方程是数学中的基本技能之一。
常见的方程类型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方程中的未知数移到一边,已知数移到另一边即可。
而解一元二次方程则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公式,如二次根式公式和配方法等。
通过学习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栏目二:数学乐园数学乐园之一:让我们一起玩数独游戏数独是一种经典的数字游戏,通过在九宫格中填写数字,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个九宫格内的数字都不重复。
数独游戏能够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让我们一起来玩数独游戏,挑战自己的极限吧!数学乐园之二:寻找几何图形的美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等几何特征。
几何图形充满了美感,例如圆、三角形、矩形等等。
我们可以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它们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的立方体形状、飞机的圆形窗户等。
通过学习几何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美丽的图形。
栏目三:数学趣味数学趣味之一:数字的奥秘数字是数学的基础,但它们也有着神奇的奥秘。
例如,数字9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它具有一些有趣的性质。
将任意一个整数的各个位数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得到的和可以被9整除,那么这个整数就可以被9整除。
另外,乘法表中的每行数字相加都是9的倍数,令人惊叹不已!数字的奥秘正等待我们去探索。
数学趣味之二:找规律的乐趣数学是一个充满了规律的领域,而找规律的过程也是非常有趣的。
精美四年级数学小报模板标题:四年级数学小报主题:四年级数学学习与探索一、背景与布局1. 背景:使用一张淡蓝色的背景图,以增加清新感。
2. 布局:将小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标题区、内容区和边框区。
标题区放置小报标题,内容区用于展示数学知识,边框区用于装饰和区分各个部分。
二、标题区1. 标题字体:使用楷体或宋体字,加粗加黑,以吸引注意力。
2. 标题颜色:使用亮色字体,以与背景形成对比,突出标题。
三、内容区1. 知识点:列出本学期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如加减乘除、分数、图形等。
2. 题目展示:将一些经典的数学题目进行展示,如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
题目应图文并茂,增加趣味性。
3. 解题方法:对于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可以附上解题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题目。
4. 数学故事:穿插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如数学家的生平、数学趣闻等,增加小报的趣味性。
四、边框区1. 边框图案:可以使用几何图形、动物图案等,增加小报的视觉效果。
2. 边框颜色:边框颜色可以与背景色形成对比,增强视觉效果。
3. 文字装饰:在边框上添加一些简短的数学名言、公式等,增加小报的文化气息。
五、版面设计1. 字体大小:标题字体应大于正文字体,以突出重点。
2. 图片使用:在适当的位置添加一些与数学相关的图片,如几何图形、图案等,增加小报的视觉效果。
3. 留白:避免过于拥挤,适当留白,使小报看起来更加整洁。
六、色彩搭配1. 主色调:以蓝色为主色调,以增加清新感。
2. 辅助色:可以使用白色或淡黄色等作为辅助色,用于文字和图片的衬托。
3. 色彩协调:色彩搭配应整体协调,避免过于刺眼或杂乱无章。
七、总结与展望1. 总结:对本学期数学学习进行总结,列出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
2. 展望:展望下学期数学学习,提出一些建议和期望。
通过以上模板和设计要点,你可以制作出一份精美的四年级数学小报,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和探索精神。
7岁那年,小高斯上小学了。
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
这位来自城市的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
三年级的一次数学课上,布特纳对孩子们又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哇!这是多少个数相加呀?怎么算呀?”学生们害怕极了,越是紧张越是想不出怎么计算。
“数学王子” 高斯的故事布特纳很得意。
他知道,像这样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98的100个数相加,这些调皮的学生即使整个上午都乖乖地计算,也不会算出结果。
不料,不一会儿,小高斯却拿着写有答案的小石板过来了,说:“老师,我算完了。
”布特纳连头都没抬,生气地说:“去去,不要胡闹。
谁想胡乱写一个数交差,可得小心!”说完,挥动了一下他那铁锤似的拳头。
可是小高斯却坚持不走,说:“老师,我没有胡闹。
”并把小石板轻轻地放在讲台上。
布特纳看了一眼,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个10岁的孩子居然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
原来,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个数一个数地加,而是细心地观察,动脑筋,找规律。
他发现一头一尾两个数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个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的难以置信的数学天赋,使布特纳既佩服,又内疚。
从此,他再也不轻视穷人的孩子了。
他给小高斯买来了许多数学书,并让他的年轻的助手巴蒂尔帮助小高斯学数学。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华罗庚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华罗庚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华罗庚 要循序渐进!我走过的道路,就是一条循序渐进的道路。
——华罗庚 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
——华罗庚 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三年级数学小报空白模板可打印一、标题1.1 介绍在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份三年级数学小报空白模板,供老师和学生使用。
1.2 目的通过填写数学小报,学生可以巩固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践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1.3 使用方法教师可以将此模板进行打印,分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行填写。
也可以将此模板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设计相关的课堂活动。
二、模板内容2.1 题目数学小报小学三年级2.2 栏目题目:___________ 尊称:_______________1. 计算题:2. 阅读题:3. 智力题:4. 实践题:5. 总结感悟:2.3 说明1. 计算题:可以是加减乘除的计算题或者简单的应用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
2. 阅读题:阅读理解题,可以是数学题材相关的短文,也可以是图表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智力题:一些简单的智力题,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 实践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5. 总结感悟:让学生对本期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
2.4 使用范围此模板适用于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三、使用效果3.1 教师使用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的题目进行填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学生使用效果学生在填写数学小报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3.3 家长使用效果家长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填写的数学小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四、使用建议4.1 教师使用建议教师在使用此模板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题目,并结合课堂教学设计相应的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家华罗庚少年时失学在家,帮爸爸经营小棉花店。
空闲时,他常常用包棉花的纸解答数学题。
一天,他的草稿纸不见了,爸爸指着远处一个人的背影说:“我把棉花包卖给他了”。
华罗庚追上他,敬了个礼,掏出笔,把题抄道手背上。
过路人说:“这真是个怪孩子。
”一次, 华罗庚看杂志,发现一篇数学论文有错误,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写出批评论文,寄给了上海《科学》杂志,不久登了出来。
这篇文章改变了他的道路,使他迈向数学殿堂。
1、能不能把一个正方形剪成6个大大小小的正方形?2、两支长度相等的蜡烛,第一支能点4小时,第二支能点3小时,同时点燃这两支蜡烛,几小时后第一支蜡烛是第二支蜡烛长度的两倍?3、某数加上168得到一个正整数的平方,加上100也能得到一个正整数的平方,请问这两个数是多少? 数学趣题答案:1、 剪成9个大小相等的,把其中的四个视为一个时,就是6个正方形了。
2、 2.4小时。
3、156★多少次 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六次。
”一个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
“哪六次?”老师又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
”★加号 有一个家庭,这家的孩子的数学一直不好,父母给他换了不少学校,最后,父母跟孩子换了一个教堂小学,这个孩子的数学就名列前茅。
父母也很奇怪,就问:“是不是老师教的好?”孩子说:“不是。
”父母又问:“是不是教材不一样?”孩子说:“不是。
”父母问:“那是什么?”孩子说:“我一进教室,我就知道这里对数学很重视,因为我一进门,我就看见有一个人被订在加号上!”班级: 姓名: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 弟弟跑了十二圈, 哥哥一圈才跑完。
答案: 钟表。
数学小报三年级上册模板一、封面设计1. 标题:数学小报2. 小报版本:三年级上册3. 学校名称、班级、日期等信息4. 图片或图表设计:可以选择与数学相关的图案或者数字元素作为背景,突出主题。
二、目录设计1. 内容目录:列出小报中各篇文章或板块的标题及页码,方便读者查阅。
2. 可以设计成数字加标题的形式,简洁清晰。
三、数学知识板块1. 数学概念解释:解释一些基础的数学概念,例如加减乘除、整数、分数等,适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理解。
2. 数学趣味小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谜题,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
3. 数学题目练习:提供一些三年级上册的数学题目,涵盖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内容,供学生练习。
四、数学故事板块1. 数学历史故事:介绍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历史故事,可以是数学家的生平故事或者数学发展的历史趣闻。
2. 数学名人介绍:介绍一位数学领域的知名人物,可以是古代数学家,也可以是现代数学家,让学生了解数学领域的先驱人物。
五、数学实践板块1. 数学DIY手工: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手工制作教程,让学生动手制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数学实验探究: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例如测量、对比、分类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数学知识。
六、数学趣闻板块1. 数学有趣事实:介绍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或趣闻,例如数学的奇妙性质、数学的应用等,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数学趣味故事:讲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趣味故事,可以是数学题材的小故事,也可以是数学思维的趣闻趣事。
七、数学学习方法板块1. 数学学习技巧: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记忆口诀、学习笔记、解题技巧等,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 数学学习心得: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鼓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八、数学习题参考答案板块1. 数学学习题的答案:提供学习题的参考答案,学生可以对照学习,巩固学习成果。
2. 答案解析:对一些学习题的解答过程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方法。
数学小游戏先把21~30的数卡,发下去;老师说:22在哪里?把22、25、28、30这些数找出来,老师再说:22的领居在哪里?再找他们的邻居。
2、读数。
游戏要求:两个一起玩,一人拨珠,一人读数,轮换。
(1)、拨珠要拨20-30的数。
(2)、如果拨到25,另一人就可以从25读到30或者从25读回20,只要你拨的数在21~29的范围内都有两种读法,随便选一种。
这如果拨到20,就要从20读到30,如果拨到30,就要从30读到20。
九九歌的由来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
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数学小谜语0+0(打一经剧名)—— 空城计开心一刻算术老师道:“这里有梨10只,吃去了6只,还剩多少?”一个贪食的学生答道:“我看把剩下的也一起吃掉吧。
”练练绕口令六十六岁的陆老头,盖了六十六间楼,买了六十六篓油,养了六十六头牛,栽了六十六棵垂杨柳。
六十六篓油,堆在六十六间楼;六十六头牛,扣在六十六棵垂杨柳。
十(打一中药)——三七 1000(打一成语)——漏洞百出九(打一节日) ——五四青年节 3-2=? (打一成语) —一问三不知1881——1981鲁迅(打一成语) ——百年树人。
日期班级 姓名小熊开了一个水果批发店,由于热情待客,价格合理,生意挺不错。
这一天,森林商店的老板狐狸来到水果店,东瞧瞧西望望,然后问:“这里的西瓜和苹果怎么样?我想买一些,价格是多少?”小熊赶忙答道:“你放心,西瓜又甜又香,苹果又脆又甜。
我们店的价格也是最公道的,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
” 狐狸拿起一个西瓜拍了拍,又挑了一个苹果闻了闻,说:“恩,是不错。
我想买1775千克苹果,225千克西瓜,合起来一共是2000千克。
这样吧,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为了计算方便,就按平均每千克3元卖给我,行吗?” 小熊想了想,“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平均下来1千克(1+5)÷2=3(元)。
对呀,这是一样的算法。
”看到这么一大笔生意,小熊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很快,狐狸就找来了一辆大卡车,把2000千克的苹果和西瓜搬到了车上。
装完后,狐狸数了一沓钱,递给小熊。
小熊接过来,数了数,说:“狐老板,你算错了吧?就算我只卖了1700千克苹果,5×1700=8500,也有8000多元啊!这里只有6000元。
” 狐狸说:“没错呀!平均1千克水果3元,一共是2000×3=6000(元)吧。
” 小熊急了,拿出计算器就算起帐来,“苹果1775×5=8875(元),再加西瓜225元,一共应付9100元。
我这可亏了3100元。
” 狐狸说:“可这是我们说好的,我算的也不错呀!” 两个人闹到了市场管理员老牛那里。
老牛听了小熊的申诉,说:“你是上了平均数的当了。
其实1775千克苹果和225千克西瓜混合后的(一)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
大约二千年前,人们就已经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了。
二)在世界四大洋中,倍,太平洋的平米,印度洋的平均水深比太米。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平均水深各是多少米?(三)小东同学是名小网民,他每天都要到互联网上去看一看。
要想变的有钱,首先的变的值钱
欢迎使用本模板
数字绕口令
小兔子,开铺子,
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 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 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 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 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数学名言 1.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 高斯 2.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
—— 罗素 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爱迪生 4.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维特根斯坦 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3.讨价还价(打一名词)
4.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5.成绩是多少(打二名词)
6.七六五四三二一
(打一数学名词)
你来猜一猜
老师出了一道题:8÷2=? 随后问大家:"8分为两半等于几?" 皮皮回答:"等于0!" 老师说:"怎么会呢?"
皮皮解释:"上下分开!"
丁丁说道:"不对,等于耳朵!" 老师:"哦?" 丁丁回答:"左右分开呗!" 小朋友你来猜一猜是多少呢?。
数学小报三年级模板简单
数学小报-三年级
1. 数学趣闻
1.1 数学的有趣事实
-世界上最古老的数学文献是什么?
答:《古代数学通论》(又称《几何原本》),由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所著。
1.2 数学的好玩之处
-数学可以在哪些日常活动中找到?
答:数学隐藏在游戏、图画、音乐等各个方面,让我们的生活更有趣!
2. 数学小达人
2.1 数学之星介绍
-姓名:[同学的姓名]
-喜欢的数学题目:[例如:加法口算]
-最喜欢的数字:[同学最喜欢的数字]
2.2 我的数学故事
-分享一个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小故事。
3. 有趣数学问题
-用简单的问题互动,例如:
3.1 如果有5个苹果,你吃了3个,还剩几个?
3.2 请列出你会的前五个数字的倍数。
4. 数学游戏时间
-小朋友们一起参与有趣的数学游戏,例如数学拼图或数学卡片游戏。
5. 数学小贴士
-简单的学习数学的小贴士,例如如何更好地学习加法和减法。
6. 数学笑话
-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笑话,让学习更欢快。
7. 数学画廊
-小朋友们可以展示自己的数学画作,或者在数学课上画的有关数字和形状的图画。
整洁美观的四年级数学知识小报数学知识小报观赏数学知识小报内容:数学的演进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
第一个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数字,其对两个苹果及两个橘子之间有某样相同事物的认知是人类思想的一大突破。
除了认知到如何去数实际物质的数量,史前的人类亦了解如何去数抽象物质的数量,如时间-日、季节和年。
算术(加减乘除)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古代的石碑亦证实了当时已有几何的知识。
更进一步则需要写作或其他可记录数字的系统,如符木或于印加帝国内用来储存数据的奇普。
历史上曾有过许多且分歧的记数系统。
从历史时代的一开始,数学内的主要原理是为了做税务和贸易等相关多计算,为了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为了测量土地,以及为了预测天文事件而形成的。
这些需要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数学对数量、结构、空间及时间方面的研究。
数学知识小报资料:关于数学笑话家父酒量数学教员:“桌上有三杯酒,我请你父亲喝一杯,还有几杯?”小学生:“一杯也没有了。
”数学教员:“怎么?你没有听懂我的话吗?我再说一遍,桌上有三杯酒,我请你父亲喝一杯,还有几杯?”小学生:“真的一杯也没有了。
”数学老师:“你懂得数学吗?”小学生:“先生,你不懂我父亲的`脾气,他看见桌上有酒,一杯也不肯放过的。
”结果老师:“今天我们来学减法。
比方说,你哥哥有5个苹果,你从那儿拿走3个,结果怎样。
” 汤姆:“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解题数学课上。
老师说:“一座殿堂位于山的最高处。
通向殿堂的路上有5个平台。
平台与平台之间有20级台阶。
孩子们若要到达殿堂需要登上多少级台阶呢?”“要登上所有的!”小卡洛尔赶忙回答。
四舍五入仔仔兴高采烈地从学校里回来,问妈妈:“爸爸呢?”妈妈看到仔仔兴奋的样子,奇怪地问:“爸爸在家,你找爸爸做什么?”“我向爸爸要5角钱。
”“为什么?”妈妈问道。
“在考数学以前,爸爸对我说‘如果考了100分,就给我1元钱,考80分给8角。
’今天,我数学考了45分。
耐人寻味的数学比喻
1、爱因斯坦的成功等式:
有一个青年人,请爱因斯坦说出成功的秘诀。
爱因斯坦写出了一个公式:A=X+Y+Z ,并解释道:“A 代表成功,X 代表劳动,Y 代表适当的工作方法。
”青年人以为最大的秘诀在最后一项,就迫不及待的问:“那么,Z 代表什么呢?”不料,爱因斯坦回答道:“Z 代表是少说废话!”
2、爱迪生的天才等式:大发明家爱迪生在回答什么是“天才”时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
美籍华人发明了一种用扑克牌算24的游戏。
这一 游戏一出现,就立即风靡全美。
用一副扑克牌中的A 、2、3
……10共40张牌。
洗牌后每人轮流取10张,然后每人每次出一张牌,要用+、-、×、÷以及括号计算得到24。
谁先讲出算式,4张牌就归谁。
如讲的算式是错的,就要 另外拿出两张牌,其他3人则可以每个人取回2张牌。
如出示的4张牌上的数确实无法算出24,那么每人取回自己出的牌。
当4人中有一个人手中没有牌时,谁剩下的牌最多谁就取得胜利,玩一玩吧!
数学的起源
数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它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一万多年以前。
但是,公元1000年以前的资料留存下来的极少。
迄今所知,只有在古代埃及和巴比伦发现了比较系统的数学文献。
远在1万5千年前人类就已经能相当逼真地描绘出人和动物的形象。
这是萌发图形意识的最早证据。
后来就逐渐开始了对圆形和直线形的追求,因而成为数学图形的最早的原型。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又逐渐产生了计数意识和计数系统,人类摸索过多种记数方法,有开始的结绳记数,用石块记数,语言点数进一步用符号,逐步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用的数字。
图形意识和计数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产生了度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