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22.21 KB
- 文档页数:7
基于文献计量兰彻斯特方程的研究综述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法对1984-2022年间知网中收录的关于兰彻斯特方程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发文数量与机构、关键词及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了解到近40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兰彻斯特方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作战模型上,方法从常微分方程到随机微分方程,从理论研究到仿真模拟,对未来作战模型研究有待从内容的持续性、纵深程度及著者机构的合作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兰彻斯特方程;文献计量法;文献综述兰彻斯特方程是由英国汽车工程师兰彻斯特(nchester)于1914年提出的,他是第一个对战斗过程中对抗双方的力量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地数学分析的科学家。
兰彻斯特方程详细考虑了战斗过程中的各种可量化的因素,用反映连续变量特点的一组微分方程描述战场系统的变化,揭示双军交战过程中,战斗力损耗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用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微分方程统称为兰彻斯特方程。
兰彻斯特方程基本形式有兰彻斯特线性律、平方律和抛物律。
目前兰彻斯特方程相关的文献研究主要是构建作战模型,模型从常微分方程到随机微分方程。
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从解放军到武警部队,从无人化作战到信息化作战,如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离散化的现代海战效能研究、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处置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模型分析、无人机协同作战兰彻斯特方程设计与作战进程预测、基于兰彻斯特方程的信息战模型改进研究等。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研究所选取的162篇文献数据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检索条件:主题为“兰彻斯特方程”,时间区间是1984-2022年,期刊来源类别是“CSSCI”,检索方式为“精确”,检索更新时间为2022 年4月5日。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并进而探讨其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对下载文献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在描述外显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发展背景,对研究视角与热点等进行动态追踪,把握研究脉络,思考未来发展。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一、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要求: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与一般研究性论文有所不同。
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历史、派别、观点、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各自的长处与短处,对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等)。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观点派别、代表人物、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放在文末,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二、文献综述撰写内容要求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
・综述・评介・基于文献计量的“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综述兰东明(中北大学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51)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基于CNKI提供的数据,对近年来“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研究论文从年代、期刊、著者、主题四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主题分布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计量中图分类号:G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80【2009)05—0074—03文献计量学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地分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
它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知识体系。
其计量对象主要是文献量、作者数、词汇数等内容。
运用文献计量学对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发现图书馆研究方面规律性的内容,对以后图书馆方面的研究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国内较多的学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图书馆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地统计、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人手,对“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分析。
1研究方法本文的数据取自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因此通过CNKI所得到的数据较具准确性和说服力。
本人应用CNKI网络版作为统计源,使用“图书馆文献计量”为检索关键词,时间设定为1994—2008年,检索时间为2008年12月1日,得到相关论文136篇,然后使用MicrosoftEx・cel2003软件,再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这些论文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
由于本人在理工科高校图书馆工作,所以不对医学类图书馆文献计量的论文进行研究,特此说明。
2统计结果2.1论文发表时间分布从表l可以看出,对于“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研究,比较早的是在1994年。
其中2007年发表的此类论文最多,共计30篇,占发文总量的22.06%。
截止到2008年12月1日已经发文136篇。
74表1“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论文年代分布年代论文篇数所占比例%199421.74199532.2l199621.47199721.47199821.47199975.15200064.4l200l42.94200264.41200342.94200464.4120051611.7520062417.6420cr73022.0620082115.43合计136100.002.2论文发表期刊分布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有利于了解该主题的分布特点,同时掌握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群,对“图书馆文献计量”的研究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2520-2530草 业 科 学第 37 卷第 12 期12/2020PRATACULTURAL SCIENCE Vol.37, No.12DOI: 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210石凝,王金牛,宋怡珂,何家莉,魏彦强,Niyati Naudiya,吴彦. 全球绿绒蒿属植物研究势态文献计量学综述. 草业科学, 2020, 37(12): 2520-2530.SHI N, WANG J N, SONG Y K, HE J L, WEI Y Q, NIYATI N, WU Y. A bibliometric review of global research status of Meconopsis.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20, 37(12): 2520-2530.全球绿绒蒿属植物研究势态文献计量学综述石 凝1,王金牛1, 2,宋怡珂1,何家莉1,魏彦强3,Niyati Naudiya1,吴 彦1(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3.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甘肃省遥感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绿绒蒿(Meconopsis)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和传统药用植物,具有极大的经济利用价值。
本文基于CiteSpace V软件,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1980−2019年期间与绿绒蒿研究相关的文献作为数据源,对国内外绿绒蒿的文献势态进行综述,揭示了绿绒蒿的文献年际分布、主要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及趋势。
结果表明,绿绒蒿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章的被引频次在各年份间波动较大。
中国科学院及下属机构发文量最多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绿绒蒿的世界地理分布。
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学生姓名:吴鹏晖学号:0930333222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电信092设计(论文)题目:基于LVQ神经网络的人脸朝向识别算法研究指导教师:李向军系:信息工程系2013年1月3日基于LVQ神经网络的人脸朝向识别算法研究文献综述一、人脸识别概述人脸识别作为一个复杂的模式识别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识别领域的各种方法在这个问题上各显所长,而且发展出了许多新方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模式识别方向。
人脸识别、检测、跟踪、特征定位等技术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人脸识别是人脸应用研究中重要的第一步,目的是从图像中分割出不包括背景的人脸区域。
由于人脸形状的不规则性以及光线和背景条件多样性,现有的人脸研究算法都是在试图解决某些特定实验环境下的一些具体问题,对人脸识别位置和形状都有一定的要求。
而在实际应用中,大量图像和视频源中人脸的位置,朝向和旋转角度都不是固定的,这就大大增加了人脸识别的难度。
在人脸识别领域的众多研究方向中,人脸朝向分析一直是一个少有人涉及的领域。
在以往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谈及了人脸朝向问题,但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希望在人脸识别过程中除去人脸水平旋转对识别过程的不良影响。
但是,实际问题要复杂的多,人脸朝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因此,对于人脸朝向的判断和识别,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鉴别技术中研究最多和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它已经在身份认证、安全检查、罪犯查询、人机交互等广泛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
在人脸检测研究中,构建快速而精确的检测方法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人脸识别研究中,如何克服获取图像光线、表情、视角等变化的影响,提高识别率则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以彩色和灰色正面人脸静态图像为研究对象,将模式识别理论和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重点研究基于LVQ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肤色像素检测和基于模板匹配的人脸精确检测方法,以及基于小波包分解(WPD)和(2D)2PCA的不同变化条件人脸图像的识别方法,为建立快速精确的人脸识别系统提供技术依据。
社会民生DECISION—MAKING/CONSULTANCY大学评价研究综述: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侯硕严吴耀宏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大学评价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从期刊分布、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呈现研究总体进展。
在大学评价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目的-过程-结果”三方面分析与阐述大学评价研究现状。
研究发现,大学评价研究重点多关注大学学科与科研评价、大学教育质量与绩效评价、大学综合性评价等主题,呈现大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客体化、评价体化的趋势。
研究通过文献计量系统梳理大学评价理论研究,以期为实践高质量发展导向的大学评价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评价;大学评价;文献计量―、弓I言大学评价作为推动大学教育改进与提高的重要力量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叫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逐步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逐渐重视质量,在此过程中“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等政文的岀台,推我国大学评价的与发展寸,新的模式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也断对大学评价进与重代大学评价受政的高关注,也大量学的关注。
我国对大学评价的来于该领域学入,阶段的教学与学等视发在变的中大学评价程高论与用确的叫大学评价与重为此文采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对我国大学评价研究进行与进为大学评价的论与用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基于关键文献通常多集中发表于少数核心刊上叫因此选取CNKI 中的CSSCI数据库作为研究文的数据来源。
本文聚焦于大学评价的相关旨在探究其研究重点问题与因此“大学评价”“大学评估”“高校评价”“高校评估”为主题词在CNKI的CSSCI数据库中进检索,共检索到4206篇文献,时间跨度为1998-2019年。
为进一步确保所选文的代表性与准确性文于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如“高校图书馆”(600余篇)主题并非文主要对象,将此类相关性较低的文及非相关文进行剔除,最终共获得3415篇效文作为样三、我国大学评价研究文献统计分析作者简介:侯硕严(1996-),男,河北邢台人,2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浅谈计量经济学在国际贸易领域应用的文献综述:计量学;;文献综述XX摘要:对于对外贸易迅猛的而言,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将对相关文献按照总体和区际分类的角度的进行评述。
1.汇率波动与总体贸易效应研究评述XX近年来,由于持续,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币值汇率波动对我国总体贸易影响的讨论一直十分激烈.纵观这些成果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正面影响;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负面影响;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不大。
1。
1汇率波动对总体贸易有正面影响XX魏巍贤早在2021年发表于《研究》的《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一文对此有比较详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最终笔者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以来出口总量的不断增大与有效汇率的持续贬值密切相关,因此这意味着两方面内容,一是我国以促增长为目标的汇率策是长期有效的,以来的汇率贬值确实起到促长期增长的作用;二是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尽人意,长期的出口增长过分依赖于汇率的贬值。
临时眭策因素在短期内也百弱f起出口总量的变化使之脱离它与有效汇率的均衡关系水平。
另外,李海菠2021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一文《实际汇率与对外贸易的关系》根据1973—2021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与魏巍贤相类似的方法。
即用单方程协整分析调整后的实际汇率ARER、外贸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协整关系。
加之EG两法估计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最后使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实际汇率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即实际汇率与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并且笔者还证实了实际汇率可以改善短期内的对外贸易状况。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该类文献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原因应该是我国经济的总体事实与该理论有所不一致。
1.2汇率波动对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XX郑恺2021年发表于《财贸经济》的一文《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比较》对“汇率波动对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简要综述如下:XX根据有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决定对外贸易通常有3个变量。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及热点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连接自然资本与人类福祉的桥梁,已经成为生态学、环境科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和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首先介绍生态系统服务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然后详细阐述文献计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最后通过实证分析,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动态。
我们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推动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支持和借鉴。
二、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现状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成为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热点。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对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及其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包括提供物质产品、调节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提供精神文化等方面。
研究领域广泛化:从最初的森林、湿地、农田等单一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逐渐扩展到城市、流域、海洋等复合生态系统,以及全球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管理。
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者们不仅采用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传统方法,还引入了经济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如价值评估、社会网络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流分析等,以更全面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效应。
服务功能价值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尝试通过货币化评估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决策和管理过程中,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政策导向明确化: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加注重与政策的结合,为生态补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国际合作加强化: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2013.4A cade m i c F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综述王玉龙付航(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摘要】文章以C N K 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年度、期刊、作者、主题等方面对有关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旨在揭示该领域研究的状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1:2述历史档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综述[分类号】G276A nal ys i s of C hi ne se O raI H i s t oryA r chi ves R es ea r ch St at usB ased on B i bl i om et ri csW ang Y ul ong,F u H ang(D epar t m ent of L i br ar y,I n f or m at i o n and A r chi ves of S ha ngha i U ni ver si t y,Shangha i,200444)A bs t act:A ccordi ng t O C N K I C h i nes e Jou r nal Ful l-t es t D at a b a s e,t he paper of t he oral hi st or yar chi ves w e re di s t ri ct ed by usi ng t he m e t hods of bi bl i om e t r i cs,a nd i t W as an al y ze d f r om asp ect s of i s-s ued paper year s,per i odi cal s sou r ce,a ut hor s and subj ect di r ect i o ns,SO as t o r eveal t he r esea r ch st a t us、char act er i s t i cs and exi s t i ng prob l e m s of t he oral hi st or y ar chi ves i n C hi na,t hen pr ov i de r ef er enc es f ort he f ur t he r r es ear ch.K e yw or ds:Bi bl i om et r i cs;O r a l H i st or y A r chi ves;Rese ar c h R evi ew白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口L一述历史档案(以下简称口述档案)研究已开展近30年的时间,成为档案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文献计量学综述一、起源及发展早在20世纪初,人们已经开始对文献进行定量化研究,但是当时文献计量学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
直到1969年,英国着名情报学家阿伦.普理查德首次提出术语“Bibliometrics”,这一术语的出现标志着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
三阶段:萌芽、发展和分化萌芽(1917-1933)这一时期文献研究人员首创文献统计方法,并在一些学科领域解剖学和化学专业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的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研究都为文献计量学的诞生与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1934- 1960)年注重理论研究与规律发现,着名的文献计量学的三大基本定律中的布拉德福定律以及齐普夫定律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的到成熟与分化阶段全面发展与分化时期(1960年至今) 这一时期文献计量学已由狭隘的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广阔的应用研究和指标的研究,同时涉及的领域和主题也越来越多。
迁移衍生:专利计量学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政策计量学二、概念界定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研究方法,研究文献信息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可以定量地揭示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重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前,文献计量分析已被看作总结历史研究成果、揭示未来研究趋势的一种重要工具。
学科交叉使得文献计量研究内容体系日益丰富。
数学中的图论、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物理学中的复杂网络等理论与方法均被移植到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体系中。
三、三大定律布拉德福定律该定律描述文献分布规律,利用刊载某专业论文的数量来确定该专业的核心期刊,应用于指导文献情报工作和科学评价。
齐普夫定律该定律用以统计文献中的词频,通过文献的词频分析可确定学科或行业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洛特卡定律该定律描述着者人数与所着论文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科学论文着者分布平衡的规律,在宏观的科学着作活动中,少数作者写出了大量文章,大多数人的着作还是很少的。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文献计量综述法及citespace的应用答案在线网课学习课堂《文献计量综述法及citespace的应用》答案文献计量综述法是一种基于文献统计的学术研究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学科的高维知识网络。
它的应用范围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可以被用于专业性研究或实用性动机研究。
Citespace是一款使用文献计量综述方法进行获取和整理文献信息、分析文献趋势及研究热点和挖掘文献关联节点的软件系统,作为国内外学术研究中文献计量综述方法最为流行的工具之一。
一、文献计量综述法1、定义文献计量综述法是一种从已发表文献数据中收集、分析及叙述信息的方法,其目的是从文献的数量和质量的角度,来解释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2、优势(1)收集数据全面:文献计量综述法可以收集大量的文献信息,从而更好的理解学科的发展状况。
(2)结果可靠:收集的文献数据可以客观评估文献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准确的分析研究热点和结果。
(3)复杂性强:文献计量综述法可以更好地分析潜在的复杂关系,更全面的分析问题,从而对结果拥有更高的可信度。
二、citespace1、定义Citespace是一款使用文献计量综述方法进行获取和整理文献信息、分析文献趋势及研究热点和挖掘文献关联节点的软件系统,是国内外学术研究中文献计量综述方法最为流行的工具之一。
2、优势(1)简单实用:Citespace能够对文献进行检索、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使学术研究变得简单实用。
(2)方便可靠:Citespace能够在开放信息索引系统中自动收集和追踪文献和文献网络,分析学术研究趋势,从而更准确可靠的获取趋势信息。
(3)功能强大:Citespace具有丰富的分析功能,可对文献网络中的共现矩阵、关联、以及复杂性等进行分析,以找出文献网络中的潜在规律。
三、应用1、应用场景(1)基础研究:文献计量综述法可以用于考察学科发展趋势,以及作者研究贡献和投稿情况等。
FDI与环境规制一、背景与意义(一)背景在中国20余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做出了重要贡献,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伴随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从如何增加国民收入逐步转向如何进行环境保护,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思考和探索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内涵。
外国直接投资(FD 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关于外国直接投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FDI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采用新技术的动机和机遇,促使他们实现清洁或绿色生产,进而提高全球环境质量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由于环境管制并不是影响外商投资和企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跨国投资也将更进一步地提高世界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使得生产活动和污染治理活动都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
因此,环境保护与FDI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利互惠关系,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有利于全球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FDI会刺激经济增长,从而导致更多的工业污染和环境退化。
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一环境规制被提上日程。
但是,环境管制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如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污染型产业或企业向环境标准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转移,使之成为“污染者的天堂”(Pollution Heaven)。
因此对FDI对东道国(或地区)的影响的资源环境效应及环境规制对FDI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大量进入中国是否会使其成为“污染者天堂” ?环境规制如何发挥作用值得研究?(二)意义1、理论意义(1)对于中国来说,大量外资进入是否必然会带来环境的污染。
目前学术界也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进行了很激烈的讨论。
但是,可能很多学者忽略了一点,即在环境污染之后怎么办?为了回答该问题,本文尝试从环境规制这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阐述,认为它是一种协调外国直接投资和工业污染关系的有效手段,但同时,环境规制对外资的引入也有一定的影响。
文献计量学综述文献计量学综述一、起源及发展早在20世纪初,人们已经开始对文献进行定量化研究,但是当时文献计量学并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
直到1969年,英国着名情报学家阿伦.普理查德首次提出术语“Bibliometrics”,这一术语的出现标志着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
三阶段:萌芽、发展和分化萌芽(1917-1933)这一时期文献研究人员首创文献统计方法,并在一些学科领域解剖学和化学专业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的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些研究都为文献计量学的诞生与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1934- 1960)年注重理论研究与规律发现,着名的文献计量学的三大基本定律中的布拉德福定律以及齐普夫定律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现的到成熟与分化阶段全面发展与分化时期(1960年至今) 这一时期文献计量学已由狭隘的理论研究发展到了广阔的应用研究和指标的研究,同时涉及的领域和主题也越来越多。
迁移衍生:专利计量学文献计量学网络计量学政策计量学二、概念界定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研究方法,研究文献信息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并进而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可以定量地揭示某一学术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重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目前,文献计量分析已被看作总结历史研究成果、揭示未来研究趋势的一种重要工具。
学科交叉使得文献计量研究内容体系日益丰富。
数学中的图论、社会学中的社会网络分析、物理学中的复杂网络等理论与方法均被移植到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体系中。
三、三大定律布拉德福定律该定律描述文献分布规律,利用刊载某专业论文的数量来确定该专业的核心期刊,应用于指导文献情报工作和科学评价。
齐普夫定律该定律用以统计文献中的词频,通过文献的词频分析可确定学科或行业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洛特卡定律该定律描述着者人数与所着论文之间的关系。
探讨了科学论文着者分布平衡的规律,在宏观的科学着作活动中,少数作者写出了大量文章,大多数人的着作还是很少的。
依此定律推论出“杰出科学家数目仅是科学家数目的平方根”。
从表面上三大定律的统计对象各异,其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的研究方法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事实上它们属于同一个分布体系。
该体系被称为布-齐-洛体系。
如果把期刊、字词、书籍、文章等称为信息发生源,将作品、论文、字词的出现、书籍的使用、文章的被引等称为产物,那么文献计量学的规律可认为是发生源数量与产物数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四、主要研究方法:引文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传统文献计量学方法可以分为 3类: ①基于引文的计量方法,如引用频次统计、文献同被引分析、文献耦合分析等; ②基于作者的计量方法,如作者同被引分析、合着分析等; ③基于词汇的计量方法,如词频统计、关键词共现分析等; (引文分析)近年来趋势是①基于两种对象的交叉共现计量方法。
如使用双向聚类方法应用此方法文献计量学领域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例如,高被引论文和引用文献的双向聚类可以反映出被引文献和引用文献的对应关系,甚至是同时实现同被引聚类分析和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引文耦合分析; 作者( 或单位) 和主题词的双向聚类可以反映作者( 单位) 研究内容之间的相似性及其研究特色; 作者合着( 或单位合作) 和相应文献的双向聚类分析可以反映出作者( 单位) 合作的具体论文和成果等。
②引文分析结和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操作,更直观且准确的反应出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1、引文分析:作者在撰写或编辑论着时,常以尾注、脚注、文中注和参考文献的形式标明所引用的概念、理论、方法、文献资料等等的来源出处,为自己的论述提供佐证和依据,形成被引文献记录即引文(Citation)。
追寻这种引证联系,可以找到一系列内容相关的文献,从中可以找出某些学术观点的演化发展脉络,某一领域的研究动态、走向和规律,某一学科的核心作者群,学术研究中的启承转合关系,以及某一名词、概念、方法出现的时间、频次和衰减情况。
引文数据库可以提供以引证关系为特征的特殊的文献检索方法,客观准确地揭示文献之间跨时空、跨学科、多领域的网状联系。
在科研评价中,引文数据库可以从文献的“数量”(科研产出率)和“质量”(成果影响力)方面提供有关学科分布、作者、机构、期刊和地区的多项统计数据和指标。
引文分析包括耦合分析、同引分析和引文数量分析。
多篇论文引用同一篇文献,这些多篇论文之间的关系称为耦合,耦合关系的强弱由共同引用的参考文献的篇数测定,揭示学科的内部结构,通过耦合分析可以在学科内部划分出耦合度较高的论文簇。
同引分析是指两篇文章同时被后来的文献引用,可用以跟踪学术前沿,映射研究领域。
引文数量分析,用于对期刊和论文学术价值的评价,目前,引文分析技术日趋完善,应用不断扩大,已发展成为文献计量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引文分析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测定学科或主题的影响和重要性:通过文献引用频率的分析研究可以测定某一学科的影响和某一国家某些学科的重要性。
?(2)研究学科或主题的结构:通过引文聚类分析,特别是从引文间的网状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探明有关学科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结构,划定某学科的作者集体;分析推测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衍生趋势;还能对某一学科的产生背景、发展概貌、突破性成就、相互渗透和今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科学的动态结构和某些发展规律。
?(3)研究学科或主题信息源分布:通过文献间的相互引证关系,分析某学科(或专业)文献的参考文献的来源和学科特性,不仅可以了解该学科与哪些学科有联系,而且还能探明其信息的来源及分布特征,从而为制定本学科的信息管理方案和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4)确定核心期刊:引文分析方法是确定核心期刊的常用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从文献被利用的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期刊的,比较客观。
加菲尔德通过引文分析,研究了文献的聚类规律。
他将期刊按照期刊引用率的次序排列,发现每门学科的文献都包含有其它学科的核心文献。
这样,所有学科的文献加在一起就可构成一个整体的、多学科的核心文献,而刊载这些核心文献的期刊不过1000 种左右。
利用期刊引文的这种集中性规律可以确定学科的核心期刊。
?(5)研究文献老化规律:目前,有关文献老化的研究一般是从文献被利用角度出发的。
D.普赖斯曾利用引文分析探讨文献的老化规律。
通过对“当年指标”和“期刊平均引用率”的分析,他认为期刊论文是由半衰期绝然不同的两大类文献构成的,即档案性文献和有现时作用的文献。
科学文献之间引文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引文的时间序列。
对引文的年代分布曲线进行分析,可以测定各学科期刊的“半衰期”和“最大引文年限”,从而为制定文献的最佳收藏年限、对文献利用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同时,一个学科的引文年代分布曲线与其老化曲线极为相似。
这有力地说明文献引文分布反映了文献老化的规律性。
因此,从文献引用的角度研究文献老化规律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6)研究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利用引文分析方法进行信息用户研究是一种重要途径。
根据科学文献的引文可以研究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
一般来说,附在论文末尾的被引用文献是用户(作者)所需要和利用的最有代表性的文献。
因此,引文的特点可基本反映出用户利用正式渠道获得信息的主要特点,尤其是某信息中心对其所服务的用户所发表的论文的引文分析,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同一专业的用户所发表的论文的大量引文统计,可以获得与信息需求有关的许多指标,如引文数量、引文的文献类型、引文的语种分布、引文的时间分布、引文出处等。
?(7)评价人才:在人才评价方面,常采用引文分析方法。
这是因为某着者的论文被别人引用的程度可以是衡量该论文学术价值和影响的一种测度,同时,也从科研成果被利用的角度反映了该着者在本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和地位。
因此,引文数据为人才评价提供了定量依据。
从对历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论文被引用情况的统计来看,物理学、化学、医学领域中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其论文被引次数最高者(/doc/e74bc796a2116c175f0e7cd184254b35e efd1afd.html ndan)为1888次;最低的也有79次(J· H· D· Jensen);只有六名低于200次。
可见,这些科学界的精英的论文的引用次数是很高的。
近年来,引文评价方法的研究重点不再局限于定量指标的直接测算与简单排名,而是转移到引文影响力指标的总结与优化、引文数据源的覆盖率与可用性、引文现象的复杂性对引文频次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研究。
除了期刊论文的结构属性之外,引文分析研究逐步拓展到论文的正文。
在文本分析过程中,需要借助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分词等方法。
这些研究将促使引文分析作为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不断地去面对新的议题,逐渐完善定量评价方法的指标、数据与理念。
2、数据可视化: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化为图形或图象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
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
操作步骤:分类-估计-预测-相关性分析-聚类-描述和可视化(复杂数据类型挖掘)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
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
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
3、可视化操作:采用高级检索,检索条件选择“主题”,具体检索词为“创新生态系统”,检索途径选择“精确”,时间跨度为 2003 /10 /01—2015 /10 /01(绩效考核or绩效评价or绩效评估or绩效考评and政府财政预算)从CNKI导出数据(Refworks)或者利用litespace软件将来自SCI或SSCI等数据库的软件进行格式转化,将数据导入Citespace或TDA、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进行统计和可视化操作——将小类别按照主题自行分为大类别,不同聚类代表不同类别,如主题,研究方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等——(依据各类引文指标了解学科或某一主题的研究现状,趋势、热点判断,改进建议)。
使用软件CNKI\SCI\WOS(数据库)+ Tableau \Citespace \TDA (可视化操作软件)图例某领域发文数量,期刊名称,数据源(来自何种数据库),区域分布文献计量学领域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时间序列文献计量学领域研究热点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领域研究前沿和趋势五、代表性应用1、科研创新目前国内对于科研创新评价,基本上是沿用文献计量学指标,关于科研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目前还只停留在理论探讨或是构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