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散剂与胶囊剂的制备

5.散剂与胶囊剂的制备

5.散剂与胶囊剂的制备
5.散剂与胶囊剂的制备

实验目的:

1.掌握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2.掌握含小剂量药物及低共熔性成分等特殊类型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剂的方法。

5.掌握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实验原理:

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散剂的制备工艺为:物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含毒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小剂量药品,常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赋形剂制成稀释散,配制时采用逐级稀释法即等量递加混合法;含共熔成分的散剂是否采用共熔方法制备,应根据共熔后对药理作用的影响及处方中所含其他固体成分的数量多少而定;若需要按照共熔方法制备,先将低共熔混合物完全液化后,再用处方中其他固体成分或吸收剂来吸附该液体至不润湿后,再过滤混匀。

胶囊剂是指将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软质囊材中的制剂。空胶囊多以明胶为原料制成。硬胶囊内可填充粉末、颗粒、小片或小丸等,实验室填充多手工填充或使用半自动填充板,工业多使用胶囊充填机。

实验药品与器材:

药品:碳酸氢钠、氧化镁、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薄荷油、水杨酸、硼酸、升华硫、氧化锌、淀粉、滑石粉、硫酸阿托品、胭脂红乳糖、乳糖

器材:玻璃乳钵、天平、白纸、包药纸、空心胶囊、半自动胶囊填充板等。

实验内容:

一、制酸散的制备(西皮氏Ⅰ号)(注意药物比重不同)

1.处方碳酸氢钠5g

氧化镁5g

2.制法取碳酸氢钠、氧化镁分别研细。先将氧化镁置于干燥乳钵内,再将碳酸氢钠加入,研磨混匀,过筛,分包,即得。

3.用途制酸剂。

二、口服补液散的制备(注意等量递加法)

1.处方氯化钠 3.5g

氯化钾 1.5g

碳酸氢钠 2.5g

葡萄糖20g

2.制法取葡萄糖、氯化钠粉碎成细粉,采用等量递加法混匀,分装于大袋中;另将氯化钾、碳酸氢钠粉碎成细粉,等量递加混匀,分装于小袋中;将大小袋同装一包,共制10包。

3.用途可补充体内电解质和水分。用于腹泻、呕吐等引起的轻度和中度脱水。

三、痱子粉的制备(注意低共熔现象、等量递加法)

1.处方薄荷脑0.3g

樟脑0.3g

麝香草酚0.3g

薄荷油0.3ml

水杨酸0.6 g

硼酸 4.25g

升华硫2g

氧化锌3g

淀粉5g

滑石粉加至50.0g

2.制法取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研磨至全部液化后,并与薄荷油混合。另将升华硫、水杨酸、硼酸、氧化锌、淀粉、滑石粉研磨混合均匀,过七号筛。然后将共熔混合物与混合的细粉研磨混匀或将共熔混合物喷入细粉中,过筛,即得。3.用途吸湿、止痒、收敛,用于痱子、汗疹等。

四、硫酸阿托品散剂的制备

1.处方硫酸阿托品0.2g

胭脂红乳糖0.1g

乳糖加至20g

2.制法先研磨乳糖使乳钵内壁饱和后倾出,将硫酸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置乳钵中研合均匀,再按等量递加的混合原则逐步加入所需量的乳糖,充分研磨至均匀,待全部色泽均匀,分成10包即得。

3.用途硫酸阿托品为胆碱受体阻断药,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散大瞳孔。本品主要用于胃肠、肾、胆绞痛等。

五、硬胶囊剂的填充

1.制法选择适宜的药物粉末(可使用散剂制备实验中的药粉)及适当规格的空胶囊,可手工填充硬胶囊或使用半自动胶囊填充板进行填充。

手工填充:将药物粉末置于白纸上,用药匙铺平并压紧,厚度约为胶囊体高度的1/4或1/3;手持胶囊体,口垂直向下插入药物粉末,使药粉压入胶囊内,同法操作数次,至胶囊被填满,使其达到规定的重量后,套上胶囊帽。

2.对填充好的硬胶囊剂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1.制酸散中,因氧化镁质轻,故研磨时应先将氧化镁放入乳钵中,然后加入碳酸氢钠这样可以避免质轻药物上浮或飞扬,同时容易混合均匀。

2.口服补液散易吸潮,应密封贮存,注意防潮。

3.制备痱子粉时,共熔成分应全部液化后,再用混合的其他药粉或滑石粉吸收,并过滤混匀。

4.制备硫酸阿托品散剂时,为防止乳钵吸附主药,应选用玻璃乳钵,并先研磨乳糖以使乳钵壁饱和,再将其它赋形剂与主药按等量递加稀释法加研和均匀;主

药硫酸阿托品系毒性药品,剂量要求严格,分剂量时应选用重量法;乳钵用后,充分洗净,以免残留污染其它药品。

思考题:

1.散剂的混合操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2.胶囊剂的种类有哪些?制备过程各有何特点?

软胶囊

五、软胶囊及其它胶囊剂的制备 有滴制法和压制法两种。生产软胶囊剂时,填充药物与成型是同时进行的。 1. 滴制法 滴制法制备软胶囊剂(亦称胶丸)的工作原理见示意图4-19 。分别盛装于贮液槽中的油状药物与明胶液按不同速度通过滴制喷头从同心管喷出,明胶液从管的外层流下,药液从中心管流出,在管的下端流出口处,明胶将一定药液包裹起来,并滴入到另一种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体(如液体石蜡)中。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胶液接触冷却液后形成球状体,逐渐凝固成胶丸,如浓鱼肝油胶丸,亚油酸胶丸的制备。本法生产的胶丸又称无缝胶丸,具有成品率高、装量差异小、产量大、成本较低的优点。 滴制法制备胶丸的影响因素有: (1)明胶的处方组成以明胶:甘油:水为1:(0.3~0.4):(0.7~1.4)为宜。 (2) 液体的密度为了保证胶丸在冷却液中有一定的沉降速度及足够的冷却成型时间,药液、胶液及冷却液三者应有适宜的密度,如鱼肝油胶丸制备时,三者的密度分别为0.9 g/ml、1.12 g/ml和0.86 g/ml。 (3) 温度胶液和药液均应保持在60℃,喷头处应保持在80℃,冷却液为13~17℃,胶丸干燥温度应为20~30℃,且配合鼓风条件。 2.压制法 将明胶、甘油、水等溶解后制成胶皮,再将药物置于两块胶皮之间,用钢模压制而成。其制备方法如图4-20所示。由机械自动制出的两张胶皮以连续不断

的形式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在达到旋转模之前逐渐接近,经下部加压而结合,此时药液则从填充泵经导管由追楔形注入管压入两胶皮之间。由于旋转模的不停转动,遂将胶皮与药液压入模的凹槽中,使胶带全部扎压结合,而将药液包于其中,形成软胶囊剂。剩余的胶皮自动被切割分离。药液的数量由填充泵准确控制。本法可连续化自动生产,成品率较高,产量大,装量差异较小。 图4-19 滴制法制备软胶囊工艺流程图

软胶囊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

软胶囊生产工艺技术及设备 一、概述 软胶囊是继片、针剂后发展起来的新剂型,系将油状药物、药物溶液或药物混悬液、糊状物甚至药物粉末定量压注并包封于胶膜内,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胶囊,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胶囊囊材是用明胶、甘油、增塑剂、防腐剂、遮光剂、色素和其它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其大小与形态有多种,有球形(0.15~0.3ml)、椭圆形(0.10~0.5ml)、长方形(0.3~0.8ml)及筒形(0.4~4.5ml)等,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内服或外用的不同品种,胶囊壳的弹性大,故又称弹性胶囊剂或称胶丸剂。 软胶囊的主要特点: 1、整洁美观、容易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适恶臭气味。 2、装量均匀准确,溶液装量精度可达±1%,尤适合装药效强、过量后副作用大的药物,如甾体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3、软胶囊完全密封,其厚度可防氧进入,故对挥发性药物或遇空气容易变质的药物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并使药物具有长的存储期。 4、适合难以压片或贮存中会变形的低熔点固体药物。 5、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6、可做成肠溶性软胶囊及缓释制剂。 7、若是油状药物,还可省去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可有效避免油状药物从吸收辅料中渗出,故软胶囊是油性药物最适宜的剂型。 8、此外,低熔点药物、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药物、不良苦味及臭味的药物、微量活性药物及遇光、湿、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药物也适合制成软胶囊。 二、软胶囊的制法 1、配料 (1)药物本身是油类的,只需加入适量抑菌剂,或再添加一定数量的玉米油(或PEG400),混匀即得。 (2)药物若是固态,首先将其粉碎过100~200目筛,再与玉米油混合,经胶体磨研匀,或用低速搅拌加玻璃砂研匀,使药物以极细腻的质点形式均匀的悬浮于玉米油中。 (3)软胶囊填充药物的非水溶液,若要添加与水相混溶的液体如聚乙二醇、吐温-80等时,因注意其吸水性,因胶囊壳水分会迅速向内容物转移,而使胶壳的弹性降低。 (4)在长期储存中,酸性内容物也会对明胶水解造成泄漏,碱性液体液体能使胶壳溶解度降低,因而内容物的PH值应控制在2.5~7.0为宜。醛类药物会使明胶固化而影响溶出;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应采用何种保护措施等,均应在内容物的配方时考虑。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一、练习题 1 、什么叫粉碎?有何目的意义?什么叫粉碎度?与粒子大小有何关系? 2 、常用的粉碎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常用的粉碎器械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3 、什么叫过筛?药筛的种类及规格怎样?粉末的分等情况怎样? 4 、混合的目的是什么?影响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常用的混合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常用混合器械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5 、什么是干燥?影响干燥的因素有哪些?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6 、什么是散剂?有何特点?按用途分为哪几类?生产工艺流程怎样?应进行哪些质量检查? 7 、什么是颗粒剂?有何特点?按溶解性分为哪几类?生产工艺流程怎样?应进行哪些质量检查? 8 、什么是胶囊剂?有何特点?可分为哪几类?哪些药物不宜制备胶囊剂?应进行哪些质量检查? 9 、空胶囊有几种规格?硬胶囊的囊心物有哪几种形式? 10 、软胶囊常用何法制备?用滴制法制备软胶囊的关键是什么? 二、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 、风化性药物 B 、具苦味及臭味药物 C 、吸湿性药物 D 、易溶性药物 2 、下列对胶囊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B 、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C 、可改善制剂外观 D 、生物利用度比散剂高 3 、已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不必再检查() A 、硬度 B 、脆碎度 C 、崩解度 D 、重量差异 4 、中国药典规定,软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分 A 、15 B 、30 C 、45 D 、60 5 、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分钟 A 、15 B 、30 C 、45 D 、60 6 、当胶囊剂囊心物的平均装量为0.4g 时,其装量差异限度为() A 、± 10.0% B 、± 7.5% C 、± 5.0% D 、± 2.0% 7 、药物装硬胶囊时,易风化药物易使胶囊() A 、变形 B 、变色 C 、变脆 D 、软化 8 、()药物不宜制胶囊 A 、酸性液体 B 、难溶性 C 、贵重 D 、小剂量 9、软胶囊剂又称() A 、滴丸 B 、微囊 C 、微丸 D 、胶丸 11 、软胶囊的胶皮处方,较适宜的重量比是增塑剂:明胶:水为() A 、0.4-0.6:1:1 B 、1:0.4-0.6: 1 C 、1:1:1 D 、0.5:1:1 12 、空胶囊壳的主要原料为() A 、淀粉 B 、蔗糖 C 、糊精 D 、明胶 13 、硬胶囊剂有()种规格 A 、5 B 、6 C 、7 D 、8 14 、下列()药物不宜制胶囊

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集锦

实验十三硬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硬胶囊制备的一般工艺过程,用胶囊板手工填充胶囊的方法;2.掌握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内容及方法。 二.实验提示 硬胶囊剂系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药物的填充形式包括粉末、颗粒、微丸等,填充方法有手工填充与机械灌装两种。硬胶囊剂制备的关键在于药物的填充,以保障药物剂量均匀,装量差异合乎要求。 药物的流动性是影响填充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对于流动性差的药物,需加入适宜辅料或制成颗粒以增加流动性,减少分层。本次实验采用湿法制粒:加入粘合剂将药物粉末制得颗粒后,采用胶囊板手工填充,将药物颗粒装入胶囊中即得。 制得硬胶囊按中国药典2000 年版胶囊剂通则中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 三.实验内容 1.药物颗粒的制备 【处方】双氯灭痛(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 )3.75g 淀粉浆10% (Starch paste )适量 淀粉(Starch )30.0g 【制法】将主药双氯灭痛研磨成粉末状,过80 目筛,与淀粉混匀,以10% 淀粉浆制软材,将软材过20 目筛制湿颗粒,将湿颗粒于

60~70 ℃烘干,干颗粒用20 目筛整粒,即得。 2.硬胶囊的填充 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胶囊板填充。板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数百孔洞。先将囊帽、囊身分开,囊身插入胶囊板孔洞中,调节上下层距离,使胶囊口与板面相平。将颗粒铺于板面,轻轻振动胶囊板,使颗粒填充均匀。填满每个胶囊后,将板面多余颗粒扫除,顶起囊身,套合囊帽,取出胶囊,即得。 3.质量检查 【外观】表面光滑、整洁、不得粘连、变形和破裂,无异臭。 【装量差异检查】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 平均装量装量差异限度 小于0.3g ± 10% 大于或等于0.3g ± 7.5%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 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不能损失囊壳),硬胶囊壳用小刷或其它适宜的用具(如棉签等)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得每粒内容物装量与平均装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胶囊不得多于2 粒。并不得有1 粒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1 倍。 【崩解时限】崩解系指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通过筛网。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30 分钟。

模块十一硬胶囊剂的灌装

硬胶囊剂制备课件 一、职业岗位 硬胶囊剂灌装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二、学习目标 1.能独立从事本岗位操作。 2.了解典型充填机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 3.能正确操作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及清洁保养。 4. 能在胶囊剂生产中对质量控制。 5. 了解胶囊剂基础知识。 6. 能正确填写生产记录。 三、教学设计: 本岗位教学主要是针对实训特性,以当代制药企业生产模式为基点,按GMP 标准和要求,通过现场教学,产教给合,加强学生对药物制剂生产过程的感性认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在社会就业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意识。 1、按进入洁净区程序进入胶囊生产岗位,了解硬胶囊剂灌装各设备,近距离观察充填机、抛光机、吸尘机、吸尘器、水环式真空泵等设备,概略讲述各设备与胶囊灌装的关联作用。 2、重点讲解胶囊充填机与药物接触(胶囊灌装)的上部三大机构、各构件在胶囊灌装过程中的独立与关联作用、用图表形式逐工位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充填机如何完成胶囊剂的灌装工作原理的理解,二课时理论授课。 3、让学生自行完成灌装前应做的各项检查,依据生产指令单内容完成物料计算、领料、计量器具的检查与校正、原辅料规格、质量标准和检查、称量过程,纠正并规范学生操作中错误。 4、指导学生以本岗位各项SOP 要求,进行开机前的各项检查及准备,劳动保护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正式开机,通过实际操作与图表联系,演示和讲解充填各工位工作流程。之后要求每位学生正确操作全自动胶囊充填机。 6、在胶囊剂灌装生产过程中,胶囊充填过程的质量标准自检测项目,重点讲述装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调整方法与注意事项,二课时胶囊剂灌装的实际操作。 7、讲解胶囊充填机设备简单故障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注意事项及设备维护保养要点。 8、灌装结束后的对物料处理,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收得率)的计算。掌握对设备清洁、消毒程序与方法和维护保养要点,更换品种时模块更换的调式与调整。一课时的设备清洁、消毒实际操作。 9、逐个对学生提问,要求其他学生互动,纠正在回答问题上的理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进入综合评分考核。提问与学生互动回答半课时。 10、清场,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各项记录、表格。半课时。

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实验原理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充填空胶囊→质量检查→包装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 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 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M1)与平均装量(M2),装量差异=M1-M2/M2。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胶囊剂的制备及使用

一、胶囊剂的制备及使用 (一)胶囊的分类 1、硬胶囊:按比例的原料药加后入药粉或辅料制成的粉末或颗粒囊。 2、软胶囊:按比例的药材提取物加辅料密闭于球形、椭球形囊。 3、肠溶胶囊:hi硬胶囊或软胶囊经药用高分子处理或其他方式。 (二)硬胶囊的制备 1、明胶物理性质的差异:骨明胶质地坚硬、性脆、透明度差。 皮明胶具有可塑性、透明,二者可混合。 2、明胶可分为:A类:经酸法处理制得,等电点pH:8.0-9.0 B类:经碱法处理制得,等电点pH:4.7-5.0 3、甘油符合药用规定,作用为增加胶囊韧性及弹性,保持水分,能防脆裂。 4、琼脂:增加胶液的凝结力,在无菌条件下,短时间用完。 5、食用色素:使产品易于识别和美观。 6、防腐剂:为尼泊金类,防胶液制备中的细菌繁殖。 7、香料:为0.1%乙基香草醛和不超过2%香柏油。 (三)制备空胶囊工艺:溶胶→制胚→干燥→截割→整理 其中规格标记再附。 (四)感冒软胶囊的囊壳制备处方:明胶、甘油、蒸馏水(100:35:80) (五)软胶囊剂的压制及生产设备 1、软胶囊经球磨机或胶体磨将内容物与辅料制成适于压制软胶囊内容物球磨机耗时且乳化效果差,多用胶体磨,其方法如下: (1)先将助悬剂加入油中,熔融。与药粉、其他辅料研匀,即得软胶囊剂的内容物。(2)软胶囊可以填充各类油类药物,也可以填充固体药物。西药软胶囊内容物成分:单一、多为肠溶性成分。 2、软胶囊的制备:胶料→增塑剂→水→附加剂 胶料:明胶、阿拉伯胶 增塑剂:甘油、山梨酯,单独或混合使用。 附加剂(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04%的混合物。 色素:高肠溶性染料。 香料类,避光剂。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1、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是() A、5min B、15min C、30min D、60min E、120min 2、实验室粉碎小量毒性药物,可选用() A、金属制乳钵 B、球磨机 C、玻璃制乳钵 D、流能磨 E、瓷制乳钵 3、以下哪一项不是胶囊剂检查的项目() A、主药含量 B、外观 C、崩解时限 D、硬度 E、装量差异 4、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B.多次过筛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E.搅拌 5、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风化性药物 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 C、吸湿性药物 D、易溶性药物 E、药物的水溶液 6、下列对胶囊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B、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C、可改善制剂外观 D、生物利用度比散剂高 E、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 7、已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不必再检查()。 A、硬度 B、脆碎度 C、崩解度 D、重量差异 E、溶解度 8、中国药典规定,软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分。 A、15 B、30 C、45 D、60 E、120 9、当胶囊剂囊心物的平均装量为0.4g时,其装量差异限度为()。 A、±10.0% B、±7.5% C、±5.0% D、±2.0% E、±1.0% 10、药物装硬胶囊时,易风化药物易使胶囊() A、变形 B、变色 C、分解 D、软化 E、变脆 11、()药物不宜制胶囊。 A、酸性液体 B、难溶性 C、贵重 D、小剂量 E、油类 12、硬胶囊囊心物中,生物利用度最好的为()。 A、粉末 B、颗粒 C、微丸 D、微囊 E、均好 13、软胶囊剂俗称()。 A、滴丸 B、微囊 C、微丸 D、胶丸 E、均可 14、软胶囊的胶皮处方,较适宜的重量比是增塑剂:明胶:水为()。 A、0.4-0.6:1:1 B、1:0.4-0.6:1 C、1:1:1 D、0.5:1:1 E、1:0.5:1 15、空胶囊壳的主要原料为()。

硬胶囊的生产工艺

中药制剂一胶囊 中药制剂在中国创用其早,夏商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已有药酒、汤液的制作和应用。《内经》载医方13首(实有12首),记述了汤、丸、散、育、丹等剂型,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较明确的规定。伟大的医药学家张仲景(公元142?219年)编著《伤寒论》和《金匾要略》,两书共收医方314首,其中记载有煎剂、浸剂、丸剂、散剂、酒剂、浸膏剂、糖浆剂、洗剂、软膏剂、栓剂等十余种剂型。书中各种制剂的药物加工炮制功、加水量、煮取量、用法用量等项均有明确规定,制剂的制备方法更为完备,其中很多内容蕴涵着相当深刻的道理。此外,书中首次记载了用炼蜜、淀粉糊及动物胶汁做为药剂的赋形剂,至今仍在沿用。 中药制剂的发展不是追求数量,而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注意选题与设讣,在“理、法、方、药、剂(型)、工(艺)、质(量)、效(疗效)"八字纲领指导下,研制出治证明确、组方合理.剂型适宜、工艺先进、质量可壽、疗效显著的安全有效稳定的新中成药。随着中药工业的成熟,中药已经不再局限于丸散膏丹,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中药制剂,胶嶷、微粪、包合物、固体分散剂等等。 硕胶囊是指把一定量的原料提取物或原料粉末直接充填于空心胶囊中,或将儿种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分装于空心胶粪中而制成的保健食品。主要成型材料是明胶,以骨骼为原料制成的骨明胶质坚性脆,以猪皮为原料制成的猪皮明胶可塑性好,以骨、皮混合明胶较为理想。为增加其坚韧性与可塑性,可加入适量的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酸酰胺磺酸钠等;为减小其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增稠剂琼脂等:对光敬感的药物,可加遮透剂二氧化钛 (2%?3%);为增加美观,便于鉴别,可加入柠檬黄、胭脂红等食用染料做 着色剂;为防止胶囊霉变,可加入防腐剂尼泊金等。必要时亦可加入芳香性矫味剂。 胶粪剂分为硬胶嶷、软胶粪(胶丸)、肠溶胶囊、缓释胶龔与控释胶嶷。 而硬胶羹剂系指将药物,或加辅料制成的粉末、颗粒、速释或缓控释小球,充填于空心胶靈中制成。药品标准规定胶粪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渗漏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应按照《中国药典》进行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及其他项U检査,应符合规定。胶嶷剂应密封贮存,存放环境温度不应过高,湿度适宜,以防止发霉、变质。 1?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通常为: 制备空粪T药物和辅料混合T胶粪的填充与套合T整理f包装T质检T成品空心胶囊的规格从小到大分为:5、4、3、2、1、0、00、000号共8种,比较常用的胶囊规格是0号?5号。空胶獎的制备大体经过:溶胶T?胶T干燥 T拔壳T截割T整理等工序。硬胶粪剂中除药物外,常用的辅料还有稀释剂如淀粉、

软胶囊

工艺流程图

、概述 软胶囊是继片、针剂后发展起来的一新剂型,系将油状药物、药物溶液或药物混悬液、糊状物甚至药物粉末定量压注并包封于胶膜内,形成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胶囊,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胶囊囊材是用明胶、甘油、增塑剂、防腐剂、遮光剂、色素和其它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其大小与形态有种,有球形(0.15~0.3ml)、椭圆形(0.10~0.5ml)、长方形(0.3~0.8ml)及筒形(0.4~4.5m l)等,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内服或外用的不同品种,胶囊壳的弹性大,故又称弹性胶囊剂或称胶丸剂。

软胶囊的主要特点: 1、整洁美观、容易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适恶臭气味。 2、装量均匀准确,溶液装量精度可达±1%,尤适合装药效强、过量后副作用大的药物,如甾体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3、软胶囊完全密封,其厚度可防氧进入,故对挥发性药物或遇空气容易变质的药物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并使药物具有长的存储期。 4、适合难以压片或贮存中会变形的低熔点固体药物。 5、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6、可做成肠溶性软胶囊及缓释制剂。 7、若是油状药物,还可省去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可有效避免油状药物从吸收辅料中渗出,故软胶囊是油性药物最适宜的剂型。 8、此外,低熔点药物、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药物、不良苦味及臭味的药物、微量活性药物及遇光、湿、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药物也适合制成软胶囊。 二、软胶囊的制法 1、配料 (1)药物本身是油类的,只需加入适量抑菌剂,或再添加一定量的玉米油(或PEG400),混匀即得。 (2)药物若是固态,首先将其粉碎过100~200目筛,再与玉米油混合,经胶体磨研匀,或用低速搅拌加玻璃砂研匀,使药物以极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散剂 散剂(Powders)也称粉剂,系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外用。一般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对散剂进行分类:1、按组成药味的多少,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2、按剂量情况,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3、按用途,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散剂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 3、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 4、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有以下缺点1极易吸潮。2不良臭味和刺激性大。3化学活性大 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成品 颗粒剂 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 有以下优点吸收快、显效迅速方便稳定口感好 缺点:成本高易潮解(对包装方法和材料要求高)机动性差适口性稍差(与包衣剂相比) 制备1、制软材 2、制粒 3、干燥 4、整粒与分级 5、包衣 胶囊剂 胶囊剂(capsules)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胶囊剂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药物稳定性:因药物装在胶囊壳中与外界隔离,避开了水分、空气、光线的影响,对具不良嗅味或不稳定的药物有一定程度上的遮蔽、保护与稳定作用。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胶囊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填装于囊壳中,不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将高于丸剂、片剂等剂型。一般胶囊的崩解时间是30分钟以内,片剂、丸剂是1小时以内;3、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等,但可制成胶囊剂。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可将药物按需要制成缓释颗粒装入胶囊中,达到缓释延效作用。5液体药物固态化(软胶囊)。6可在囊壳上印字,便以识别 片剂 片剂系指药物、农药和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

软胶囊生产技术

软胶囊生产技术 一、概述 软胶囊是继片、针剂后发展起来的新剂型,系将油状药物、药物溶液或药物混悬液、糊状物甚至药物粉末定量压注并包封于胶膜内,形成大小、形状各异的密封胶囊,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胶囊囊材是用明胶、甘油、增塑剂、防腐剂、遮光剂、色素和其它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其大小与形态有多种,有球形(0.15~0.3ml)、椭圆形(0.10~0.5ml)、长方形(0.3~0.8ml)及筒形(0.4~4.5ml)等,可根据临床需要制成内服或外用的不同品种,胶囊壳的弹性大,故又称弹性胶囊剂或称胶丸剂。 软胶囊的主要特点: 1、整洁美观、容易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适恶臭气味。 2、装量均匀准确,溶液装量精度可达±1%,尤适合装药效强、过量后副作用大的药物, 如甾体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3、软胶囊完全密封,其厚度可防氧进入,故对挥发性药物或遇空气容易变质的药物可 以提高其稳定性,并使药物具有长的存储期。 4、适合难以压片或贮存中会变形的低熔点固体药物。 5、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6、可做成肠溶性软胶囊及缓释制剂。 7、若是油状药物,还可省去吸收、固化等技术处理,可有效避免油状药物从吸收辅料 中渗出,故软胶囊是油性药物最适宜的剂型。 8、此外,低熔点药物、生物利用度差的疏水性药物、不良苦味及臭味的药物、微量活 性药物及遇光、湿、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药物也适合制成软胶囊。 二、软胶囊的制法 1、配料 (1)药物本身是油类的,只需加入适量抑菌剂,或再添加一定数量的玉米油(或PEG400), 混匀即得。 (2)药物若是固态,首先将其粉碎过100~200目筛,再与玉米油混合,经胶体磨研匀,或用低速搅拌加玻璃砂研匀,使药物以极细腻的质点形式均匀的悬浮于玉米油中。 (3)软胶囊填充药物的非水溶液,若要添加与水相混溶的液体如聚乙二醇、吐温-80等时,因注意其吸水性,因胶囊壳水分会迅速向内容物转移,而使胶壳的弹性降低。 (4)在长期储存中,酸性内容物也会对明胶水解造成泄漏,碱性液体液体能使胶壳溶解度降低,因而内容物的PH值应控制在2.5~7.0为宜。醛类药物会使明胶固化而影响溶出; 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应采用何种保护措施等,均应在内容物的配方时考虑。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滴丸剂及微丸知识点归纳总结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微丸 一、固体剂型的吸收过程: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二、固体剂型的溶出:Noyes-Whitney 方程 药物从固体剂型中的溶出速率与药物粒子的表面积、溶解度、在溶出介质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第二节散剂 一、散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散剂: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并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二、散剂的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成品 (一)粉碎与过筛: 1、球磨机:投料量为筒的15%--20%,圆球加入量30-35%。临界转速的75%。 2、流能磨:适于抗生素、酶、低熔点及不耐热物料粉碎,粉碎分级同时进行,5um以下极细粉。 一般散剂:细粉;难溶、收敛剂、吸附、儿科、外用:最细粉;眼膏剂:极细粉 (二)混合:临界转速 30-50% 影响混合质量的因素: 1、组分的比例:等量递加混合法 2、组分的堆密度 3、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

4、含液体或易湿组分:有液体组分可用吸收剂:磷酸钙、白陶土、蔗糖和葡萄糖,含结晶水可用等摩尔无水物代 替。本身吸湿迅速混合,混合吸湿不应混合。 5、含可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组分:不利混全,有利于药效发挥。液化的共熔物可吸收、分散。 (三)分剂量: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机械化多用容量法。 (四)散剂的质量评定:1、外观均匀度2、干燥失重<9.0% 3、装量差异另卫生学检查 (五)散剂的吸湿:成为散剂制备工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临界相对湿度 CRH:水溶性药物迅速增加吸湿量时的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均有固定的CRH。 水溶性混合时:CRHAB =CRHA * CRHB 与各组分的比例无关,Elder 假说。水不溶性药物无特定的 CRH,仅是表面吸附水蒸汽,混合时,吸湿量具有加和性。 倍散:在剂量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10 倍(0.1-0.01g)、100 倍(0.01-0.001g) 1000 倍(0.001g 以下)。1000 倍散应逐级稀释。稀释剂:乳糖、糖粉、淀粉、糊精等配研法 第三节颗粒剂 一、颗粒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分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颗粒剂。

软胶囊剂各工序质量控制

软胶囊剂各工序质量控制 软胶囊剂各工序质量控制 生产工序质量控制点生产中的控制方法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领料工序1、原辅料的质量、数量 2、要保证洁净区的清洁。1、取时核算员领取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外包装材料由外包负责人领用,在领料时核对物料的品名、规格、数量、产地,对于标签、说明书及已印刷的包装材料,需逐件清点,零头须逐清点,领用数必须与《领料申请单》一致。 2、库房将原、辅料及包装材料送至脱皮间,外包装送至生产区外包装材料暂存间,分类别、分品名、分批号、分规格堆放整齐。 配料溶胶 工序1、原辅料本身不存在异物。 2、物料的细度,*作过程中不能混入异物。 3、要确实保证原辅料的品种、数量含量的准确无误。 4、保证投料的准确性,溶胶的真空度,溶胶的温度和时间。控制溶胶的粘度、水分。1、衡器要定期校验,并要有校验记录及校验合格证,*作人员使用前应对衡器进行检查。 2、配料及溶胶前应先核对原辅料及胶皮处方中的品名、规格、代号、批号、生产厂家、包装情况。 3、原辅料应达到规定的标准,无异物。 4、投料量按生产指令单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双人复合,*作人及复核人均应在记录上签完整。 5、投料后严格按溶胶岗位标准*作,控制真空度、温度及时间。检验胶液的粘度、水分。配好的胶液保存在保温桶中。 6、保证溶胶结束后设备清洁完好。使用的各容器应洁净、干燥、无异物,清洁后的容器应该有状态标志。 7、配好的药液装在清洁的容器,,标明药料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检验合格后才可交付下工序。 压丸定形 工序1、保证胶丸的形状,装量合格。 2、保证胶囊无药液渗漏。1、生产的过程中,密切注意设备运转情况及时检查胶皮的厚度与均匀度、及时补充润滑液。 2、严格控制车间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有异常必须即使调整。 3、注意调节随时调节胶液温度、扇形体温度,20min检查丸重差异一次,并记录,随时检查丸形是否正常、有无渗漏。 4、定期清洗设备并记录,严格按相关的清洁文件*作。 洗丸工序1、确保胶丸表面无油腻。 2、保证有机溶剂的安全使用及回收。1、将定形完的胶丸用规定量的清洗剂洗丸,使胶丸表面无油腻。 2、将洗好的胶丸置低温干燥的工序的转笼干燥。 3、洗丸后的有机溶剂应按工艺规程更换,并进行回收处理。 4、严格执行有机溶剂使用的有关规定,安全生产。 烘丸工序1、控制胶丸干燥时的温度、湿度,确保胶丸的外形。1、控制

实验 胶囊剂的制备

实验九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学习半自动胶囊填充机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 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 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 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或半自动胶囊填充剂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 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4.包装及贴标签质量检查合格后,定量分装于适当的洁净容器中,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

(完整版)胶囊剂试题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一、名词解释 休止角;CRH;真密度;堆密度;散剂;倍散;颗粒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 二、是非题 1、粉体的休止角越大,其流动性越好。 2. 用库而特计数器测得的粒径为有效径,用沉降法测得的粒径为等价径。 3. 药筛的目数越大,孔径也越大 4. 1号筛的孔径比9号筛的孔径大 5、空胶囊规格种,0号胶囊较2号胶囊小。 6.空胶囊有多种规格,常用为0-5号,号数越大,容积越小。 7. 散剂有内服、外用的。() 8.胶囊剂做了溶出度检查就不用作崩解检查。() 9.液体药物不能做成胶囊剂。() 10.硬胶囊的崩解时限为30min。() 三、填空题 1.粉碎时,粉碎机的机械能主要转变成____________才能体现粉碎效率。 2.药筛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组分比例差异很大的物料进行混合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为佳。 4.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通常称为___________。 5.散剂的制备过程由粉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剂量、包装等。

6. 散剂混合时若两组分的堆密度大小差异较大,则一般将堆密度 ______________者先放入研钵内,再加堆密度______________者适当研匀。 7.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颗粒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种。 8.哪二种剂型装入胶囊壳后,即成为胶囊剂:______、______。 9.胶囊剂平均装量为0.30g以下,其装量差异限度为______;平均装量为0.30g 或0.30g以上,其装量差异限度为______。 10. 软胶囊剂制备方法主要有______法与______法。 三、单项选择题 1、根据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 A、定方向径 B、等价径 C、体积等价径 D、有效径 E、筛分径 2、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粒子群中的含量百分量的粒度分布是 A、频率分布 B、累积分布 C、对应分布 D、数率分布 E、积分分布 3、采用气体吸附法可测定 A、粉体松密度 B、粉体孔隙率 C、粉体比表面积 D、粉体休止角 E、粉体粒径 4、采用哪种方法可测定粉体比表面积 A、沉降法 B、筛分法 C、显微镜法 D、库尔特记数法 E、气体吸附法 5、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 A、堆密度 B、粒密度 C、真密度 D、高压密度 E、空密度 6、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休止角 C、吸湿性 D、释放速度 E、比表面积 7、固体的润湿性由什么表示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练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 A 、风化性药物 B 、具苦味及臭味药物 C 、吸湿性药物 D 、易溶性药物 2 、下列对胶囊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 B 、可提高药物稳定性 C 、可改善制剂外观 D 、生物利用度比散剂高 3 、已检查溶出度的胶囊剂,不必再检查() A 、硬度 B 、脆碎度 C 、崩解度 D 、重量差异 4 、中国药典规定,软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分 A 、15 B 、30 C 、45 D 、60 5 、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要求为()分钟 A 、15 B 、30 C 、45 D 、60 6 、散剂的制备过程为() A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B 、粉碎→混合→过筛→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C 、粉碎→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D 、粉碎→过筛→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7 、药物装硬胶囊时,易风化药物易使胶囊() A 、变形 B 、变色 C 、变脆 D 、软化 8 、()药物不宜制胶囊 A 、药物溶液 B 、难溶性 C 、贵重 D 、小剂量 9 、当处方中各组分的比例量相差悬殊时,混合时宜用() A 、过筛混合 B 、湿法混合 C 、等量递加法 D 、直接搅拌法 10 、软胶囊剂又称() A 、滴丸 B 、微囊 C 、微丸 D 、胶丸 11 、软胶囊的胶皮处方,较适宜的重量比是增塑剂:明胶:水为() A 、0.4-0.6:1:1 B 、1:0.4-0.6: 1 C 、1:1:1 D 、0.5:1:1 12 、空胶囊壳的主要原料为() A 淀粉 B 、蔗糖 C 、糊精 D 、明胶 13 、散剂贮存的关键为() A 、防潮 B 、防热 C 、防冷 D 、防虫 14 、下列()药物不宜制胶囊 A 、易溶的刺激性 B 、难溶性 C 、贵重 D 、小剂量 15 、《中国药典》将粉末分为()等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16 、比重不同的药物制备散剂时,采用()的混合方法最佳 A 、等量递加法 B 、多次过筛 C 、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 D 、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 17 、不符合散剂制备一般规律的是() A 、组分数量差异大者,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B 、毒剧药需要预先添加乳糖、淀粉等稀释剂制成倍散,增加容量,便于称量 C 、组分堆密度差异大都有,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器中,再加堆密度小者 D 、吸湿性强的药物,宜在干燥环境中混合

软胶囊制备工艺与设备应用

软胶囊制备工艺与设备应用 目 录 1.前言 2.第一章 有关软胶囊制备的概念与要义 3.第二章:软胶囊制备溶胶工序工艺和相应设备应用 4.第三章:软胶囊制备内容物配制工序工艺和设备应用 5.第四章 软胶囊制备制丸工序工艺和设备应用 6.第五章 软胶囊制备脱脂工序工艺和设备应用 7.第六章 软胶囊制备干燥整理工序工艺和设备应用 8.第七章 软胶囊制备包装工序工艺和设备应用 9.第八章 软胶囊制备一些问题的探讨 10.第九章 关于软胶囊印字应用 11.第十章 若干软胶囊机设备制造供应商名录简介一览 12.结束语 第一章 有关软胶囊制备的概念与要义 胶囊剂,系指药物类等内容物装填于空胶囊中制成的制剂。其主要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近几年来也有专家提出将微囊也归类于胶囊剂中的意见,那是从组成与特征归类角度的归纳意见。 由于本专业需要出发,本文将先对软胶囊剂的定义概念作一必要的阐述。 一.国家药物制剂中的定义概念 国家药物制剂中的定义概念主要是根据医药特有产品的特性出发,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原来世界上比较统一的《药剂学》分类定义作了补充调整,从药理及功能功效及药物应用出发的需要,在国家新药物制剂讨论稿中,则将原来胶囊剂主要包括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的定义修改意见为分硬囊剂、软胶囊剂(胶丸)和肠溶胶囊剂,三种。 1.对硬胶囊剂的定义为:硬胶囊剂系指将一定量的药物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充填于空心胶囊中制成。或将药物直接分装于空心胶襄中制成。 2.对软胶囊剂的定义为:软胶囊剂系指将一定量的药液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的软质襄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软襄材是由胶襄用明胶、甘油或适宜的药用材料制成。 3.对肠溶胶囊剂的定义为:肠溶胶囊剂系指硬胶囊或软胶囊经药用高分子材料处理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加工而成,其襄壳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解而释放活性成分。 4.对滴丸剂的定义为: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熔化混均后,滴入不相混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5.对丸剂的定义为: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中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密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和微丸等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定义中胶囊剂与滴丸剂和丸剂是不同的剂型,应予以严格区分,另外我从我的理解来看新的药物制剂讨论稿,就还是比较赞成原来经典《药剂学》的概念与定义,胶囊剂如果按硬囊剂、

胶囊剂

第十一章、胶囊剂 学习要点: 1掌握胶囊剂的含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熟悉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及对充填药物的要求。 3熟悉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以及囊材的组成和附加剂的种类。 4了解空心胶囊的规格。 [A型题] 1.关于胶囊剂叙述错误的是(A ) A胶囊剂分硬胶囊剂与软胶囊剂两种 B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C药物装入胶囊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可以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E较丸剂、片剂生物利用度要好 注解:胶囊剂分硬胶囊剂与软胶囊剂及肠溶胶囊剂三种;一般用于内服,也可外用如供直肠及植入用的等;一般胶囊壳都是不透光的也有一定隔潮作用,因此可提高药物稳定性;一些液体药物可以制成软胶囊得到相应的固体制剂;由于制备中未加入粘合剂或给予很大的压力,因此一般生物利用度较丸剂、片剂要好。 2.下列药物中,可以制成胶囊剂的是(B) A.颠茄流浸膏B土荆介油C陈皮酊D水合氯醛 E.吲哚美辛 注解:胶囊剂虽有很多优点,但由于胶囊壳原料的特殊性及该剂型的一些特殊特点,要求有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包括:药物的水溶液(颠茄流浸膏)、稀乙醇溶液,(会使囊壁溶解);易溶性药物及小剂量刺激性药物如水合氯醛、吲哚美辛,太易溶会在消化道局部造成高浓度引起刺激;此外还有易风化、潮解的药物也不宜装入胶囊,因为将分别造成囊壁变软与干燥变脆。 3. 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制备软胶囊剂的是(B) A泛制法B滴制法C塑制法D凝聚法E界面缩聚法 注解:软胶囊只有两种制法,一种是压制法,另一种是滴制法。 4.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C) A 挥发油的乙醇溶液 B O/W型乳剂 C维生素E D橙皮酊 E药物的水溶液 注解:制软胶囊剂的囊心物其主要问题也是不能损坏囊壁。软胶囊的原料主要也是明胶,一些水性的制剂不可以制成软胶囊,如乙醇溶液、橙皮酊、O/W型乳剂、药物的水溶液。 5.防止蘸胶时胶液流动性大可加入(D ) A山梨醇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

散剂 散剂(Powders也称粉剂,系一种或数种药物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供内服或外用。一般可用以下三种方法对散剂进行分类: 1、按组成药味的多少,可分为单散剂与复散剂; 2、按剂量情况,可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3、按用途,可分为溶液散、煮散、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散剂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覆盖面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 3、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 4、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有以下缺点1极易吸潮。2不良臭味和刺激性大。3化学活性大 散剂的制备: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成品 颗粒剂 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 有以下优点吸收快、显效迅速方便稳定口感好 缺点: 成本高易潮解(对包装方法和材料要求高)机动性差适口性稍差(与包衣剂相比)

制备 1、制软材 2、制粒 3、干燥 4、整粒与分级 5、包衣胶囊剂 胶囊剂(capsule?系指将药物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胶囊剂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或提局药物稳定性: 因药物装在胶囊壳中与外界隔离,避开了水分、空气、光线的影响,对具不良嗅味或不稳定的药物有一定程度上的遮蔽、保护与稳定作用。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胶囊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填装于囊壳中,不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胃肠道中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其生物利用度将高于丸剂、片剂等剂型。一般胶囊的崩解时间是30分钟以内,片剂、丸剂是1小时以内; 3、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等,但可制成胶囊剂。 4、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xx: 可将药物按需要制成缓释颗粒装入胶囊中,达到缓释延效作用。5液体药物固态化(软胶囊)。6可在囊壳上印字,便以识别 片剂 片剂系指药物、农药和适宜的辅料通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