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言语行为
- 格式:ppt
- 大小:281.50 KB
- 文档页数:17
Searle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探析1引言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JohnAustin于1962年首次提出,并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哲学著述,其中尤以美国语言学家JohnSearle的著作影响最大。
Searle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该理论从使用和交际的角度研究语言的意义,为认识语言的本质提供了独到的解释方法,并已成为当今语言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2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论源起言语行为理论的理论源头可将其同西方哲学的发展联系起来考察。
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发展一般被概括为三个阶段模式,其中心论题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
20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
“语言转向”的产生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开始(孟庆玲,2005)。
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分析哲学又分为两个派别。
其中一派称为逻辑分析学派,又称逻辑实证学派;另一派为日常分析派,又称日常语言学派。
英国哲学家JohnAustin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即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Austin又将言外行为分成五大类型:裁决型、行使型、承诺型、行为型、阐述型。
然而,Ausitn的分类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一个明确的分类标准,实际上他不是在对言语行为进行分类,而是对行事动词进行分类。
这一分类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被广泛地接受,反而招致许多学者的批评。
但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 Sead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Austin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对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Searle继承和发展了Austin的思想,对言内行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在任何一个语言环境中,言语行为必然涉及到说话人、听者、语境和句子的说出等要素,即命题内容。
探析间接⾔语⾏为理论与英语教学探析间接⾔语⾏为理论与英语教学论⽂关键词:间接⾔语⾏为 交际 英语教学论⽂相关查阅:、、、、论⽂摘要:间接地使⽤语⾔是⼈类语⾔交际的⼀个普遍现象,语⾔学家从语⽤学⾓度称之为间接⾔语⾏为。
间接⾔语⾏为有其⾃⾝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们的⽇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的困难。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教给学⽣⼀些间接⾔语⾏为的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只要对⼈们⽇常使⽤的语⾔稍加观察,便可以发现语⾔具有间接性。
也就是说,⼈们出于礼貌或避免尴尬常常“拐弯抹⾓”地向对⽅表达⾃⼰的想法和意图,这种语⾔使⽤的间接现象就是语⾔学家们经过综合的论述所命名的间接⾔语⾏为(indirect speech act )。
对于学习英语的⼈来说,如果对英语间接⾔语⾏为的特点不了解,在英语交际过程中就会常常出现⼀些语⾔的错误或语⽤失误,造成交际的失败。
为了提⾼学⽣的交际能⼒,从⽽能正确理解和使⽤语⾔,笔者认为有必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给学⽣⼀些英语间接⾔语⾏为的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1.间接⾔语⾏为理论概述⾔语⾏为理论源于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 )。
奥斯汀认为,在说话的时候,说话⼈可能在同时施⾏着三种⾔语⾏为,即⾔内⾏为(locutionary act }、⾔外⾏为(illo-cu}t}on})和⾔后⾏为(perlocutionary act )。
在这三种⾔语⾏为中,语⽤研究最感兴趣的是⾔外⾏为,因为它同说话⼈的意图⼀致。
美国哲学家、语⾔学家塞尔(J. R.Searle)1969年在他的《⾔语⾏为》(Speech Acts)⼀书中从根本上修订了奥斯汀的⾔语⾏为理论。
他提出了间接⾔语⾏为的概念并⽤其发展的⾔语⾏为理论对间接⾔语⾏为作了深刻的论述。
间接⾔语⾏为的提出是对传统⾔语⾏为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根据塞尔的定义,间接⾔语⾏为就是“通过实施另⼀种⾔语⾏为来间接地实施某⼀种⾔语⾏为”,即⼀句话⾥可以有两种⾔外⾏为,⼀种是能从字⾯上就精确表达了说话⼈的意图,另⼀种是除了字⾯上表达的意思外,还隐含着另⼀层意思,也就是说,⼀种是表⾯的,另⼀种是蕴含的。
间接言语行为与转喻推理摘要:间接言语行为是指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过程来理解话语传递的真正意义。
panther和thornburg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认为言语行为脚本结构中的转喻关系构成了交际的自然推理图式,从而揭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本质。
本文将以panther和thornburg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基础分析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推理过程,并尝试分析间接言语行为之间的类型转换。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脚本转喻推理类型转换一.引言言语行为理论于1930年首次提出,之后austin发展了这一理论;searle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更近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searle(1975)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实际上是指借助一种言语行为间接地执行另一种言语行为。
关于间接言语的语用推理,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例如,searle(1975)提到听众需要采取10个推理步骤来推断说话者的真实意图;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认为最佳关联在推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这些理论都对话语字面意义和语用意义的区分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了一些推理图示,但是单从语用的角度出发解释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人类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且言语行为具有转喻的概念本质。
pantherþburg (1998:755)首次将认知和语用两个层面结合起来分析言语行为并提出言语行为转喻理论。
本文将运用pantherþburg提出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推理进行认知阐释,并尝试分析间接言语行为之间的类型转换。
二.概念转喻理论转喻是对复杂的客观世界进行认知和范畴化的重要手段,是在日常交际中传达和理解转喻思维的重要工具。
转喻是指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概念实体(喻体)向另一个概念实体(本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转引自沈家煊,1999)。
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对白中的间接言语行为摘要:《暗恋桃花源》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话剧之一,除了在艺术上具有颇高的造诣,其语言魅力也是不容小视的。
文章主要探寻《暗》剧对白中,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分别通过句法结构、语境信息和感情意义来分析此剧语言的“言外之力”和“言后之果”。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对白;《暗恋桃花源》;语境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19-01一、前言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
(searle1975)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terance meaning)和句子意义(sentence meaning)是不一致的。
塞尔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依赖他们彼此分享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信息,加上听话人一方的一般推理和推断能力,说话人与听话人所交流的要比说话人实际说出的要多。
”二、《暗》剧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分析(一)通过句法结构表现间接言语行为现实交际中,陈述句并非都表示陈述,疑问句不一定都表示询问。
说话人也可以越过这类字面用意表达间接的言语行为。
有些句法结构常用来表现所谓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1)疑问句结构疑问句结构能够间接表达“请求”、“建议”、“批评”等言语行为。
例:云之凡:“滨柳,回昆明以后,会不会写信给我?”发生在云之凡和江滨柳告别之际。
将要回到昆明老家过年,不知何日归上海的云之凡,面对恋人,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会不会写信给我?”,难舍之情不言而喻。
这里的疑问句不再是询问,其言外之力是请求和提醒。
怕江滨柳会粗心到忘了给自己写信,云之凡便用委婉的方式建议和提醒他。
(2)陈述句结构陈述句结构能够间接表示“请求”、“暗示”、“命令”、“劝说”、“许诺”等言语行为。
例:云之凡:“天气真的变凉了。
”(滨柳将外衣披在云之凡身上)看似是云之凡对天气状况不经意地描述,但言外之意却是暗示提醒江滨柳自己觉得冷。
间接言语行为中的面子规约作者:卢秋萍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年第04期一、间接言语行为Austin认为说话就是做事。
说话人只要说出了有意义可为听话人理解的话语,就可以说他实施了某个行为,这个行为叫做言语行为。
Searle认为所有的语言交流都涉及到言语行为,它是语言交流的基本的或最小的单位。
言语行为就是施为行为,是指人通过话语传达意图、目的。
言语行为可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施为动词表达的是直接言语行为,因此,通过施为动词可预测言外之力。
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某些惯常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的,比如疑问句。
Searle指出当有些行为间接地通过另一种行为去完成时,就产生了间接言语行为,其主要动机是礼貌的表达所要说的话,尤其是命令、拒绝、批评和暗示之类的话语。
A:Can you make a discount?B:The quality is very good.本句A虽然是个问句,但间接言语行为却明显是请求,因为动词或句末可以加上Please;再者,B通过说明商品质量高这一间接言语行为实施了拒绝用意。
二、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Searle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出于礼貌和面子和文化规约,某些言语行为已固化为另一种言语行为。
根据话语的句法形式,按照习惯就可以推断出其“言外之意”。
由于各自受到本文化的制约,中西方的间接言语行为规约如“问候”、“告别”、“邀请”、“恭维”、“赞赏”、“拒绝”、“批评”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
例如:A: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experiment?B:He has done well considering he has no experience.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在于没有固化为另一种言语行为,听话人无法从语言形式本身推断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话语的意义只能借助语境才能推断。
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红楼梦》间接言语行为探微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2006-06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红楼梦》前80回对话中间接言语行为的分析研讨,描写了《红楼梦》间接言语行为的特点。
在对原始语料进行归类考察的基础上,将《红楼梦》间接言语行为分为两大类、二十小类;在语境研究方面,主要从说话人的性别、神态、体态、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听话人的身份地位、说话双方的语言知识以及交际时的场合、外部世界可以感知的信息、长短期记忆中可以提取的信息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的关系;在语用失误研究方面,主要通过对语用失误语例的语境分析,探讨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对话《红楼梦》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This thesis depic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of " The story of redmansion", mainly through deliberated analyzing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of dialogues in the first 80 chapter of " The story of redmansion ". Throng a detailed analyzing on the original data-base, this paper divided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of " The story of redmansion " into two big kinds, 20 minor sorts; In the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spect, this paper analyzed mainly from the sex, the manner, the posture, the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disposi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speaker, the position status of the listener, the language knowledge as well as the human social intercourse occasions, the information that perceived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at withdraw from the long-short-term memory and many other angles, 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and politeness in this foundation; In the study of the Pragmatic Failure aspect, discussed the reasons of Pragmatic Failure, mainly through environmental analyzing the language example of Pragmatic Failure.Key word: Indirect Speech Act converses“The story of redmansion”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献综述早在本世纪50年代,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就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间接施为句,对语言的间接现象进行了初步描述。
浅析韩国语间接言语行为的作用摘要: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言语形式本身和实际表达意思不完全统一的一种言语行为方式,在实际对话中起到缓和气氛、促进沟通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言语行为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理论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于1962年提出的,其理论的本质在于探究人类语言的实际功能,并在后期的发展中被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直接言语行为主要指言语本身的功能和实际形式相统一,间接言语行为则实指那些语言形式和说话人想表达的意思不完全统一行为。
举个例子,当我们说”好渴啊”的时候,它可以理解为以陈述句表达的主观感受,然而根据不同的具体情景听者可理解为”你去给我买瓶水”或者”我想吃冰棍”…等多重含义,”好渴啊”本是陈述句却能根据不同情况产生意义上的改变,进而带有祈使的含义。
韩国人注重礼仪,身份、社会关系、年龄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于韩国的语言习惯有莫大的影响,因此间接言语行为地恰当使用就十分重要。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针对韩语的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探究。
1.间接言语行为的积极作用间接言语行为使用的根本目的在于和他人对话时能够避免尴尬话题,尽量减少他人的不快和情感上的冲突,其作用具体看来有形成缓和的对话语气、增进社交、委婉表达、消除情感冲突、减少社交距离和谈话负担、表达难以直接体现的抽象个人感情等等,将以上几种具体体现总结为积极方面的功能主要由以下两点。
1.1减轻言语沟通的负担在日常生活当中,顾忌到双方的身份和社会关系,我们通常会将带有请求、命令、要求涵义的话委婉地表达出来。
因此,减轻言语负担的这一功能就主要体现在这一类体现要求、命令的句子当中。
下面的几个例子都能够体现出说话人一种委婉地要求,通过说话人对于周边情况的提示和强调,对方就能够判断出说话人想表达的”我想关窗户”的意思。
上面的例句可以还原到一个这样的语言环境:窗户现在正开着,说话人觉得有点冷,想关窗户,于是说话人希望通过这句话让对方理解这样一层含义:”窗户开着屋子里有点冷,我觉得应该把窗户关上”。
主持人话语中的间接言语行为研究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现代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
目前,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主持人话语的分析实例较少。
在对其进行理论简释的基础上,说明这一理论在主持人话语分析中的价值,并尝试用这一理论对主持人话语进行分析。
标签:间接言语行为主持人话语言语行为理论由英国哲学家奥斯丁(J.L.Austin)正式提出,塞尔(John Searle)批判继承其理论,并进行了完善和深化。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同时也在实施某种行为。
塞尔认为:言语行为根据其“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可分为5类:断言式(陈述、断定、描写、说明等)、指令式(请求、命令、建议、允许等)、承诺式(承诺、拒绝、威胁、发誓等)、表达式(感谢、祝贺、赞许、道歉等)、宣告式(宣告、宣布、任命等)。
在此基础上,塞尔进一步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即:一种以言行事行为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行为间接完成,表述意与语句意分离(实际意与字面意分离)。
塞尔在论述时,还将其进一步二分为“遵从惯例”的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前者的一个经典例子是说话人A通过“你能把盐递过来吗?”这样对B 的能力的询问,间接对听话人B提出指令。
而当说话人A邀约听话人B出去玩,B以“我得温习功课准备考试”间接拒绝了A的邀约时,这就构成了一个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一、主持人间接言语行为研究的价值提到主持,首先要界定两个重要定义:主持,是指在广播、电视等传媒中,主持人和播音员以个体出现,代表媒体,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对节目传播进程的驾驭活动。
①节目主持艺术,是指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与观众的中介,以自身的学识及智慧为根基,通过语言(含体态语)驾驭节目进程,有效地实现传播目的的活动规律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②由此可推知:第一,主持人话语研究具有学科性,与之相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传播学、电视新闻学等是有学理研究基础和研究价值的。
第二,语言是主持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对主持人话语的研究,不仅能扩充播音与主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能对播音主持实践提供帮助和参考。
浅谈外贸函电中间接言语行为的礼貌性---- 上海林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实习报告游文娟摘要外贸函电是有着国际贸易关系的双方由于彼此的业务往来而产生的信件。
外贸函电作为国际贸易的一种独立的语域,为进出口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便捷的交流工具。
从语言形式上看,外贸函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改变,先进、方便和快捷的传真和电子邮件淘汰了一度盛行的电报和电传。
礼貌,作为外贸函电写作的基调和标志,是贸易双方友好的合作关系得以维持的重要条件。
间接言语行为常常被用来传递请求、拒绝、不满等在本质上与礼貌原则相斥的信息。
本文基于“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理论探讨间接言语行为的礼貌性在外贸函电中的体现和作用。
关键词外贸函电、间接言语行为、礼貌引言实践公司概况:上海林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电设备批发业务的企业,其销售的产品主要为林德编码器。
公司为该产品在亚太地区的总代理,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造纸、钢铁、特种车辆以及相关电机自动化控制领域,为西门子公司、ABB 公司、加拿大AB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所采用。
实践总目标:通过在该公司的实践,能够基本掌握办公室工作的操作流程;能够为公司办理各种银行业务;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外贸信函及工业品买卖合同。
通过在该公司的实践,能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搞好与同事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能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学习业务,提高业务素质。
岗位概况本人在该公司从事销售部文员岗位的实习工作,工作任务包括:1.翻译文件(公司产品简介、管理条例、销售合同等);2.收发信件,并做好登记工作;3.办理银行外汇结算;4.拟定外贸信函及工业品买卖合同。
正文在上海林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面试之后半个多月,正当我对这次面试结果不报任何希望的时候,我却接到了该单位的录用通知。
得知这个消息我真是兴奋及了,要知道今年的就业形势是多么的严峻,就算是找个实习单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到一家挺有实力的公司实习。
我应聘的岗位是文员,因为我所学的是英语专业,所以从事办公室文员对我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