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

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

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
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

视听2019.06

|

新媒体聚焦

为来提醒或伤害李赣,通过栽赃、丑化的信息传播彻底消解李赣作为一名知名主播的权威性和正当性,但在此过程中,他们常常牵连众多无关的网友以及信息平台以实现破坏性的目的,如多次将外卖点到李赣家让其付钱,以李赣的名义在其他直播间集中发送弹幕干扰其他主播受众等,以获得“消解游戏”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二)偶像形象的被动拼贴李赣的直播间因举报被封后,“抽象工作室”团队的元老孙笑川独立出来在斗鱼TV 开设了自己的直播间,“狗粉丝”亚文化有了新的落脚点并继续保留和发展。孙笑川的直播风格跟李赣相似,以川渝方言为基础,言辞幽默,性情偏激,常常在直播间与粉丝相互辱骂,脏话、粗俗俚语充斥其间,有直播片段被粉丝称为“抽象圣经”,被剪辑成视频后成为众多“狗粉丝”

们的创作文本。“狗粉丝”亚文化由此产生了新的外延:由李赣主导的消解主流文化的风格转向将李赣及其团队成员孙笑川作为文化衍生创新的文本素材,由受众对“李赣”“孙笑川”相关的事件、文字、图像、音视频素材的重新解码、编码,从而达到赋予恶搞、调侃的新意义的目的。对主播的重构与拼贴,已经成为“狗粉丝”群体亚文化本身的风格,通过群体成员间不断生产、更新的参与式文本,在一些已然约定俗成的梗上不断附加新的含义。如孙笑川曾说过自己“儒雅随和”,但在“狗粉丝”群体里“儒雅

随和”成了讽刺言辞粗鄙、性情暴躁的代号。此阶段的狗粉丝并未对孙笑川本人产生认同,而是借由对群体创造的“孙笑川”形象不断拼贴进而建立主流的群体共识:不断整蛊戏谑孙笑川,为他惹事,看他出丑,

同时不断丰富以“孙笑川”素材为基础的极具开放性的参与式文本。四、狗粉丝亚文化的影响与反思

“狗粉丝”群体在网络上四处恶搞引战,

时常留下圈外人难以理解的“文字+表情符号”的“抽象话”

,从而干扰社交媒体中的对话,对清朗的网络空间和良好的网络秩序造

成了噪音式的影响。因为对自身亚文化的认可而变得极

端,排斥其他群体并恶语相向,

维护属于自己的优越感,是“狗粉丝”亚文化不可摆脱的低劣原生属性。

“狗粉丝”亚文化的产生,源自于主流话语、

文化体系对新生草根阶层在网络平台上话语空间资源的挤占和压制,

为了争取更多的表达权利,他们选择了非理性、

集群化的破坏行为,其富于创造力的符号体系和话语风格也为互联网的

草根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因此,我们需要辩证看待这样的亚文化现象,它或许会渐渐式微,

但许多新的亚文化必将以“狗粉丝”亚文化的消逝作为自己新的开端与滋长养料。

参考文献:

1.201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调查的四个发现[EB/OL].中国青年网,2015-10-26,https://www.doczj.com/doc/e214937536.html,/

qckc/201510/t20151026_7242068.htm.

2.马中红.2015年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前沿景观[J].青年

学报,2016(3).

3.王斌.线上集体欢腾:理解青年———网民集体行动的

新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5(10).基金项目:本文系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科研项

目“抵抗与游戏———关于‘狗粉丝’网络亚文化的研究”(项

目编号:RWY181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一、意见领袖的源起与分类

(一)意见领袖的源起

意见领袖最早由拉扎斯菲尔德在

《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等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伊

里县开展了一项有关总统选举的

“投票行为研究”即“伊里调查”,发现大众传媒向社会大众传递信息时,

存在着二级传播现象,即“意见通常从广告和印刷媒介流向意见领袖,

再从意见领袖流向人群中不太活跃的部分”

。此后又证明了“意见领袖”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在时尚、购物、电影、公共事务等社会其他生活领域中也存在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①具体来说,意见领袖掌握着社会资源信息,在民众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并且乐于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渠道将

信息传递给更多没有信息来源的受众,

受众既包括与意见领袖处于同一阵营,且与意见领袖具有大致相同意见的受

众,也包括意见传播过程中得到意见领袖观念启发的受

众。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和平台的变革,

社会化媒体逐步发展,例如微博中意见领袖的意见扩散与传统意见领

袖的差别,意见领袖在不断发生变迁与完善。

(二)意见领袖的类型及演变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社会化媒体的不断进步,传统意见领袖影响力在变动中重新整合,体现出新趋势:

一是意见领袖的分布不单单存在于某一特定区域;

二是意见领袖受到更多经济资本支配,

与传统意见领袖的生发机制产生明显不同。

《2017微博意见领袖变化趋势与影响力报告》显示,公知型意见领袖、

知识型意见领袖及娱乐型意见领袖是当前三大活跃意见群体。具体到微博舆论场中,

原有公知型意见领袖群落分散,

公共讨论弱化;而营销类、网络环境中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

阴冯雪

摘要:新闻的价值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所提示的新闻事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权利关系分布,经由互联网媒介发展的身份也逐渐变得自由。在对新闻事实的呈现中,意见领袖处于一种话语权的主管与社会资源分发的位置。本文分析意见领袖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演变。

关键词:网络环境;意见领袖;

意见表达133

网络影响力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络影响力 乐荐网络的miujia网络影响力分析工具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如用户产生的内容、关注的人、与朋友互动的情况,构建用户的个人影响力档案。通过档案你可以了解自己关注的领域和兴趣情况,更可以知道你在社交网络平台的表现。 μ指数分析主要参考的数据有:微博内容、活跃情况、是否已认证、粉丝数量/质量、转发数量/质量、被@的数量/质量、评论的数量/质量、相互关注比例、受众范围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算法计算出一个人的综合影响力指数。 1、什么是微博影响力 衡量一个微博账号每天在微博江湖中影响力大小的数字,它可以通过您的发微博情况、被评论、转发的情况以及活跃粉丝的数量来综合评定一个账号的影响力大小。也就是说,粉丝将不再是评价微博的唯一标准。 2、影响力是由那几种指标构成 影响力由活跃度、传播力和覆盖度三大指标构成,这三项指标各自又有着极复杂、精密的科学算法。其中,活跃度代表您每天主动发博、转发评论的有效条数;传播力与您的微博被转发、被评论的有效条数和有效人数相关;覆盖度的高低则取决于您微博的活跃粉丝数的多少。 3、影响力的等级 影响力等级不是"粉丝数"说了算,而是告知你只有一个粉丝同样可以笑傲江湖。 根据每天影响力变化情况,影响力数值由高到低分为:皇冠、钻石、金牌、银牌和铜牌五个等级。皇冠:影响力≥600 钻石:影响力≥300且<600 金牌:影响力≥200且<300 银牌:影响力≥75且<200 铜牌:影响力<75 4、如何提高你的影响力 ① 提高活跃度 发布高质量博文吸引粉丝、积极转发评论、私信好友聊天提高活跃度 a. 保证每天都登陆,且在线时间较长 b. 每天都要发布高质量博文,来吸引粉丝与我们之间的互动,而转发和评论我们的博文 c. 增加发博文的数量,每天都要发布一定量的博文,可按照自己帐号本身的定位自行制定发布博文的数量 d. 对自己关注的或者是有质量的回复的博文,我们要主动的进行转发与评论,要增加帐号本身与粉丝之间的互动,例如说对某个热点,在发布微博后,会引起众微博粉丝的共鸣,我们可以从回复当中筛选出一些有质量的博文进行回复,加强与粉丝之间的互动。

意见领袖

张圣云 0930******* HW5 (1)阐述你所理解的意见领袖(包括传统媒体和web2.0平台两个方面),如何寻找和发现web2.0时代的意见领袖? 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 是指一个对于媒体熟悉、解释媒介讯息或是做为一个二次传播的讯息者。意见领袖的特色之一是他的意见在接受他的意见团里中受到尊敬及重视。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另外一个意见领袖也许在另一个领域则会成为别的意见领袖的追随者。例如一个电脑工程师会是附近邻居在碰上电脑问题时的意见领袖,他对科技及电脑拥有更多的资讯及消息来源,同时也具有能了解这些讯息意义的能力。在我的理解上来讲,传统意见领袖就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地位的人物,并令大众值得信任的人物。 Web2.0平台上的意见领袖: 从传播特点来看,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维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成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能和力量为主导。在新媒介环境下,谁能成为意见领袖,取决于“谁的价值判断、意见解读、重要性排列能够成功地帮助人们减低对于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从而给大众一个社会认识、社会决策乃至社会行为的支点。 传统的意见领袖是指大众媒介与个体受众的中介和过滤环节,他们先从大众媒介接收到信息,然后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完成两级传播。新环境下的意见领袖不在受到“社交性”和“上达媒体,下连公众”这两个因素的制约,在web2.0环境中,有大量尚未被传统媒体发掘的原始新闻素材,此时的意见领袖就可以实现第一手数据,第一个评论。 从微博、博客、BBS等分析意见领袖的几种构成: 1.媒介型意见领袖 这类意见领袖多来自文化圈或媒体圈,关注点多为公共事件,用与接近媒体评论文章风格,语言相对浅显易懂,受众容易解读。 2.专家型意见领袖 这类意见领袖现实生活中多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权威,关注的话题多涉及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

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剧》网络宣传方案笔记整理.doc

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十大电视剧》网络宣传方案 笔记整理 小佛@独家记忆一.丑女无敌 全剧播放结束之后,拥有该剧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又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拓宽了播出渠道,使得其他卫视无法竞争该剧。 网络互动传播则是《丑女无敌》最为重要的传播特色。在《丑女无敌》尚伟录制时,主办方就通过网络征选男一号、女二号,以获得前期的知名度和舆论支持,并通过网络报名、电子邮件报名、传真报名、快递报名等方式。参与网络征选的网络分别是:金鹰网、影像网、湖南卫视网站、新浪网"丑女无敌专区" 等。整个活动参考网络票选的结果,确定最终的演员名单,在金鹰网、影像网发布,最终根据试镜结果,确定最终的演员名单,在相关网站发布。投资该剧的最高层以及剧组人员也经常参加金鹰网、新浪网相关网站的视频聊天活动,以获得更大的知名度。 (一)传播特色 演员开博客、设置调查互动环节,取得与网友的积极互动效果。在第一季播出的同时,剧组还利用湖南卫视自己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进行舆论宣传,让电视剧里德人物与观众现场面对面,进一步吸引观众一睹演员如何在剧中演绎人物的欲望。 (二)嬉笑怒骂贴人心《丑女无敌》网络影响力表现

电视剧的创新尝试:为下一季开播建言献策,为自己喜欢的主角设计故事情节等等。 (三)多元与整合《丑女无敌》的网络传播策略 1. 根据地传播策略【官商结合·的网络传播】:官方网站:金鹰网,《丑女无敌》将官方网站见在东家湖南卫视官方网站金鹰网上,一方面,借助东家湖南卫视的高知名度,推动《丑女无敌》的网络知名度;另一个方面,通过《丑女无敌》的热播,提升金鹰网的点击率。当然,东家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便利也很重要。官方网站的建立是为了让更多的网友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到关于《丑女无敌》的相关信息,不存在任何商业行为。在该官网中有关《丑女无敌》的最新报道、精彩图集、独家视频、互动专区、第一季回顾、无敌一号、论坛、留言、其他专题等。 2. 商业网站:互动专区是《丑女无敌》第二季你说了算—制作方悬赏观众真诚的建议的主题页面,里面详细列出了制作方与观众互动的十二个活动设置、奖品安排等,以期获得观众的意见与建议,制作方将从这些意见中吸取优秀意见表现到第二节中。 3. 电视剧品牌在网络中德影响力与参透力是惊人的。 4. 活动传播策略【议程设置】:2008 年9 月16 日,湖南卫视在长沙王府井影城放映厅举行了《丑女无敌》主题曲首发式,一直神秘低调的女主角林无敌现身并演唱两首剧中歌曲: 大多数》和《无敌第一》。同时众多主演也在现场分享了拍摄过程中

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技巧

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技巧 据CNNIC统计,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3.38亿,同时,随着互联网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传播渠道,网民的话语权开始显得尤为重要,而面对海量信息的互联网,论坛、博客、SNS、视频、微薄等以UGC为特色的网站聚集了大量的网民,而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和海量的信息,众多企业变得束手无策。“无冕之王”不再是那些传统媒体的记者们了,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无冕之王”。那么如何与海量的网民保持良好的沟通,便成了新媒体环境下公关的重要课题。 面对这样的课题,根据传播学规律,与网络意见领袖保持有效的沟通,并适当的进行引导,在危机频发的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与网民沟通的途径。所谓网络意见领袖,是指以互联网为平台,新型的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网民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网民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沟通的基本前提:充分说服企业正确认识到与网络意见领袖沟通的重要性 企业需要长期、互动、真诚、有计划地建设并维护与网络意见领袖的关系,逐步建立起来的一个以企业为核心的意见领袖网络,在新闻传播方面达到相互促进、相互需求的理想境界。所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用足够的方法和技巧使得企业充分认识到网络意见领袖的重要性,因此,需要企业首先认识到以下六大思想: 1、网络意见领袖是公司与网民沟通的最好桥梁; 2、网络意见领袖不是单纯的收钱写软文的买卖关系,而是一个互相协作的关系; 3、当前环境下,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网络意见领袖和销售渠道同等重要; 4、网络意见领袖不是认识一两个名人博客或者版主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和维护的网络; 5、网络意见领袖强调逐步积累的观念,要有时间、资金投入,不断培育、发展和完善; 6、网络意见领袖质量的好与坏,决定了企业市场营销的质量 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以及生活背景不同,从事的行业不同,决定了网络意见领袖绝对不是“一股好打交道”的主儿,但仔细琢磨,还是有技巧可寻,刁钻的网络意见领袖,有时候也能“为我所用”。 沟通技巧之一:善待每一位网络意见领袖,了解所要交谈的每一位意见领袖的风格,尽量以他的特长来为我所用。 根据职业和爱好不同,网络意见领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网友圈子,当前企业所需要沟通的意见领袖简单的可以分为IT、汽车、房产、时尚、食品快销和时政杂谈类,其中以IT、

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 作者:杜筠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刊名: 东南传播 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年,卷(期):2009,(5)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1条) 1.余绍敏传播学概论 2003 2.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曹书乐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2004 3.陆群.张佳爵新媒体革命--技术,资本与人重构传媒业 2002 4.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 2001 5.周裕琼网络世界中的意见领袖--以强国论坛"十大网友"为例[期刊论文]-当代传播 2006(3) 6.杨敦显博客中的意见领袖现象分析——以新浪的房产博客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9) 7.陶文昭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期刊论文]-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10) 8.杨桂荣重新面对面:回归人际化的网络媒介传播 2001 9.杨敦显博客中的意见领袖现象分析——以新浪的房产博客为例[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9) 10.陶文昭重视互联网的意见领袖[期刊论文]-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7(10) 11.肩冲谁是08年度ZOL数码摄影论坛最热心的十大网友--H50论坛推荐区 2009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张倩网络论坛中的意见领袖研究——以天涯社区为例2009 本文从剖析意见领袖的涵义入手,通过对网络论坛网民存在形态的分析,判断出哪些人可以称为网络论坛意见领袖,在此基础上辅以对天涯社区主版论坛意见领袖的实例研究,找出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特点。接着,本文将传统意见领袖分为名人型和普通人型两类,并分别与网络论坛意见领袖比较分析,归纳出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章对拉扎斯菲尔德、郭庆光等人的意见领袖理论进行梳理,将其界定为“传统意见领袖理论”,并将传统意见领袖划分为名人型和普通人型两类。 第二章结合网络论坛的特点,分析存在于网络论坛中的网民的四种形态 :“版主”、“精华网友”、“灌水网友”以及“砖手”。确定精华网友和砖手即为网络论坛的意见领袖,并确定精华网友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说明确定天涯社区主版论坛为研究对象的原因,通过对主版论坛意见领袖的性别、年龄、职业、注册时间、发贴数量、帖子类型、网友评价等个人情况的分析,归纳出论坛意见领袖的特点。将网络论坛意见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中的名人型和普通人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一般规律,完善和扩展传统意见领袖理论。 第四章分析网络论坛意见领袖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影响,并提出要想对互联网实施有效的监管,应将重点放在对论坛意见领袖积极引导的建议。 2.学位论文曾岩艳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调控研究2008 伴随着网络成为新的传播媒介,网络媒体公共舆论也迅速出现,它对社会的发展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超文本性及个性化等特点,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显得比较复杂。一方面,网络传播使公众在网络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广阔的舆论空间和更多的舆论自由,促进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舆论非理性和偏激化倾向以及舆论暴力等问题。因此如何因势利导,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建设性作用,促进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健康发展,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论文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事物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即采用从一般到具体,从现状到问题再到解决方案的技术路线,对网络媒体公共舆论及其调控问题进行较全面、系统地分析。对原有研究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补充、发展、完善,并针对网络舆论的调控提出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思路。 本文以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为切入点,对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调控做了理论上的分析。着重论述了我国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网络舆论非理性、偏激化倾向,舆论暴力以及舆论的“西化”影响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列举这两年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论事件加以说明。网络媒体削弱了舆论调控系统对信息传播的控制和干预能力,因而加大了对媒介约束和对受众引导的难度,也就是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调控的难点所在。论文集中探讨了如何对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进行有效地调控,提出并较详尽地阐述了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调控的措施和策略,即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强化个体道德自律;建立舆论监测引导机制,实行舆情调查与预测;加强主流网络媒体建设,用主流声音引导舆论;培养“意见领袖”,引导网络媒体公共舆论走向;强化技术手段应用,对网络舆论实现有效控制;与传统媒体舆论互动,形成一个共同的舆论场,从而初步构建较为科学而完整的网络媒体公共舆论社会控制体系。 3.学位论文王彦琦网络媒体的信息把关研究2009 最早提出把关思想并在理论上开启把关研究之先河者是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Lewin)。卢因于1947年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明确提出“把关人”概念。该理论的提出在很大的程度上丰富了大众传播理论,不但说明了传播活动中的控制现象,而且全面的总结了媒体中把关人的角色、特征、功能与责任,为实际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信息把关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网络媒体的出现,给人类的传播活动带来巨大的改变,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增强,传播主体增多,去中心化等特征,导致了把关人在网络信息传播当中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甚至是缺失。把关人在网络信息传播当中的缺失导致了网络传播当中不良、垃圾信息泛滥,严重破坏了网络传播的环境,对社会也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对网络传播的正常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对网络传播的把关人研究迫在眉睫。 本研究遵循把关人的研究路线,对网络信息传播当中的把关人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入的探讨网络信息把关人在网络信息传播当中的变化,最重要的是在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现阶段流行的网络把关技术进行分类,并将把关的过程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最后通过分析把关技术与人类网络传播活动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在人类网络传播活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对网络信息把关提出的新要求。 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基于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把关人理论发生了如下变化: (1)把关人开始引导受众有选择的接收网络信息; (2)监控网络,清理不良信息; (3)“意见领袖”,平民把关人的出现。 2.对网络把关技术进行了分析,还原

意见领袖 分析

什么是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两级传播中的重要角色,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具有影响他人态度的能力,他们介入大众传播,加快了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影响。 舆论领袖一般颇具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或被认同感。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与受其影响者同处一个团体并有共同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相关信息。 在对舆论领袖的研究中发现,决策过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角色,人际影响比其他媒介更为普遍和有效,能够保持基本群体中的内部意见和行动一致。意见领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单单存在于西方社会中,也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之中和传播过程中,虽然存在的形貌可能有些差异。在信息传播中,信息输出不是全部直达普通受传者,而是有的只能先传达到其中一部分,而后再由这一部分人把讯息传递给他们周围的最普通的受众。有的讯息即使直接传达到普遍受众,但要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对讯息作出解释、评价和在态势上作出导向或指点。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 媒体融合时代真正的意见领袖 在媒体融合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流入大众的眼中,人人网,微博,开心网,甚至各种论坛都成为了受众们关注的焦点。 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这种传播方式不仅只是在两个层次间进行,而且常常是“多级传播”,一传十,十传百,由此形成信息的扩散。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受众并不经常接触媒介上的信息,其信息来源往往是那些意见领袖。有的信息即使直接传达到受众,但由于人的依赖、合群、协作心理促使他们在态度和行为上发生预期的改变,还须由意见领袖对信息作出解释、评价,在行为上作出导向。这也是意见领袖存在的原因。应当指出,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每一个群体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他们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并且意见领袖也是不断发生变化的。随着时空条件的变换、人际关系的变化、社会地位的升降、社会参与频率的增减、人员背景的改变,等等,这些都可能促使此时此地此事的意见领袖成为彼时彼地彼事的被影响者。 故而,在我看来,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谁都可能是意见领袖,不论你是国家主席,明星,还是草根一族,只要言之有理,有人呼应,或者说得白一点,你只要发表了一条微博,受到很多人的转发,这时,你就是意见领袖。 当然,真正的意见领袖还是有其特别之处的: 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意见领袖未必都是大人物,相反,他们是我们生活中所熟悉的人,如亲友、邻居、同事等。正因为他们是人们所了解和信赖的人,他们的意见和观点也就更有说服力。

网络影响力分析平台

网络影响力分析平台 社交网络这个词汇想必大家一点都不陌生了,逛各种社交网站,与熟人或陌生人交流互动已经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花掉了不少时间,也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欢乐。不过,面对海量信息,个人用户也感觉到有些无所适从,而对那些想通过社交网络做推广营销的企业来说,如果能有一个针对社交网络进行精准数据挖掘的工具无疑将事半功倍。 现在,康江自主研发的社交分析引擎,基于高扩展性的云计算技术以及高时空性能的算法,对社交网站上的海量用户信息进行去噪、索引、语义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够高效、准确地为用户建立兴趣图谱(Interest Graph)和社交图谱(Social Graph)。目前,gaipingtai和一个微博传播分析工具以及一个基于kangjiang 影响力构建的排行榜。先为大家做一个简要介绍。 主打产品:康江网络影响力分析平台 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如用户产生的内容、关注的人、与朋友互动的情况,构建用户的个人影响力档案。通过档案可以了解自己关注的领域和兴趣情况,更可以知道自己和他人在社交网络平台的表现。这就是kongjia网络影响力分析

平台的核心功能。通过康江,你可以查看社交网站用户的影响力指数,这样就可以判断是否值得关注。 附属工具:微博引爆点 每条微博传播路径是怎样的?谁是微博的重要传播者?“寻找微薄引爆点”可以快速告诉你任何一条微博的传播情况。小编以这两天大热的雷锋网手拆小米手机的微博为例搜索了下,果然很强大。

附属应用:俊男美女排行榜 这是一个利用影响力构建的排行榜,我们从新浪微博平台选择了模特、歌手、草根美女等用户,组成不同的排行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看看。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文献综述-王冰宇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文献综述 王冰宇 (08级社会工作一班 20081031128)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内涵和研究背景 “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在其著作《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做的意向实证调查研究报告。报告得出了一个与当时人们的直观感觉大相径庭的结论,即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意向的力量,它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而且还不是主要因素。而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意见领袖的存在,是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之一。 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影响的人物,大众传播的信息需要通过意见领袖再流向一般受众,也就是说,意见领袖对流向一般受众的信息和最终的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空前发达的社会。这种局面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2011 年1 月19 日《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57 亿。作为传播平台和手段的互联网,在如今的大众传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绝大多数都是经网络披露或经网络传播才成为舆论关注焦点的。不难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青年人表现得更为积极和活跃,他们对传播的内容和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这些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研究对于了解互联网传播样态和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优势 对于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不同研究者的角度也不尽相同,惠恭健主要研究QQ群聊中的青年网络意见领袖,针对QQ群聊这个平台,他认为构成的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构成主体为群主、管理员和写手。 倪邦文着眼于整个网络,他把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由传媒圈的青年才俊、青年商界精英、青年文体明星、青年专家学者、青年白领、在校大学生以及青年政治精英群体等构成。 王智宇、王嘉和王晓光认为大学生作为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有着先天的优势,其表现为一方面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占有更多“结构洞”,所谓“结构洞”,就是群体之间的弱联系。通过占据这些“结构洞”,大学生青年网络意见领袖就拥有了更多的资源与信息,从而更加容易对他人施加影响。另一方面“弱纽带”关系为大学生意见领袖的中心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虚拟网络中成员之间的亲疏程度一般不受血缘、地缘等强关系影响,更多呈现出的是弱纽带关系形式,大学生意见领袖可以迅速与其大学生建立“弱纽带”,成为关注的中心。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所扮演的角色 对于青年网络意见领袖所扮演的角色,学者们有着比较一致的认识,王贝贝、张景书将其角色定位为信息传递与加工者、内容监督和关系协调者以及网络舆论的引导者。 戴海波认为青年网络意见领袖可以扮演信息传递者、舆论引导者和交往的维系者的角色。 可见,在某种程度上信息传递者和舆论引导者是青年网络意见领袖主要的角色。 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 对于青年网络意见领袖的特征,根据切入点的不同,研究者们也得出的结论也有所不同。针对青年网络意见领袖主体的特征来说,王贝贝、张景书认为青年网络意见领袖具有行为真

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与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2013年3月河北学刊Mar.,2013第33卷第2期Hebei Academic Journal Vol.33No.2 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与其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白贵,王秋菊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社会话语权重新分布,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是个人信息源、知识水平、社会地位、个人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多数网友利益、价值与诉求需要通过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实现。作为微博意见领袖,媒体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在强化议程设置的权力、凭借知识优势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成为沟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等方面各具优势。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舆论事件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力。在微博影响力形成的过程中,粉丝数、转发评论数与微博影响力呈显著性正相关;而微博数和原创率两个指标与微博影响力成一般性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构成要素 [作者简介]白贵(1956—),男,河北省定州市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王秋菊(1964—),女,河北省保定市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河北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3)02-0171-04[收稿日期]2013-01-10 微博的兴起为当代人构建起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话语空间,并对传播形态和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这个公共话语空间中,微博意见领袖一方面可以加速舆情演变的良性进程,另一方面其偏颇的话语表达也会增加网络舆论引导的风险。因此,很有必要从营造良性网络舆论环境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的问题。 一、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源于其社会身份 微博意见领袖之所以能被冠以“领袖”二字,与这个群体的社会身份密切相关,因为社会身份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权力结构的现实反映。提升微博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实际上是将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在网络中进一步放大和强化。因此,很有必要深入分析不同身份意见领袖的类型和特点。 1.媒体人型微博意见领袖,拥有强化议程设置的权力。微博的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其在新闻事件中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此,微博也成为传统媒体寻找新闻源头、发现新闻线索、调取民意、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微博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在意见领袖影响力排行榜中,媒体人微博意见领袖是主力军,他们通过微博能够快速发布新闻,成为许多博友了解身边环境最新变化的主要渠道。相关媒体的记者、编辑、主持人、评论员的微博,也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影响了微博中的议程设置。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通过微博寻找新闻线索、追踪事件进展、引导舆论方向、增进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复旦大学2012年《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显示,在排名前100位的微博意见领袖中,媒体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1/3,他们供职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传媒和媒体网站、商业网站等新媒体,在强化议程设置方面各具优势,其微博平均评论数仅有172条,但平均关注量却高达784人[1]。传统媒体从业者在公共事件的发生和传播过程中往往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将其在现实世界的影响力嵌入微博空间,借助微博节点扩散效应拓展个人的话语空间;新媒体从业者则通过掌控信息通道等资源进而掌握着议程设置的权力[2]。 2.公共知识分子型微博意见领袖,可以凭借知识优势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公共知识分子作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代言人”、“公共意识和公共利益的看门人”、“社会正义和世道良知的守护人”,是微博意见领袖中的重要成员,他们来自哲学、社会学、传播学、新闻学、信息学等不同领域,大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国计民生及弱势群体的利益,以自身的知识和人格魅力吸引众多粉丝的关注,更善于传播自己的知识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对社会进言,从而推动公 171

电视“网络影响力“

电视“网络影响力“ 2008年6月21日,由包括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在内三家机构组成的联合调查小组,发布了《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报告(二OO八)》,并为评价中国电视的影响力提出了“网络影响力”这一新的评价指标,打破了原来拿“收视率”当标准的陈规。按照官方的说法,“网络影响力”主要包括:知名度、关注度和网络收视度三个指标。 “收视率”一直以来都被视为电视节目黄金指标,也是所有电视节目制定广告价格的最高标准——收视率就是钱,这么多年来,这条行规一直是行业内的“铁律”。 而如今,“收视率”不再是唯一指标,网络影响力将成为评定一个电视节目价值高低的标准之一——是好事,但也任重而道远。 说它是好事,因为单从这一点上已经足以看出如今互联网力量只伟大以及网民意见力量只伟大。四大传统媒体中的老大——电视媒体,也不得不像互联网“低头”,网络影响力纳入其评分指标。 其实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由来已久: 网络上大量泛滥着对某个电视节目的评论,甚至有专门讨论电视节目或者电视剧的论坛社区(比如“伊甸园”); 某些被网民热烈讨论的节目或者电视剧会成形成更广泛的知名度,而后成为更加热门的节目(比如“武林外传”); 许多访谈类或者新闻类节目会大量的采用网络上的数据作为依据,也会引用网民的话(比如前阵子汶川大地震时的诸多报道); 有很多电视节目会在网络上也开辟一个阵地,甚至会利用网络营销手段进行传播(比如“超级女声”); 网络已经在影响着电视,而且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中,如今终于有一份“标准”出台,对于互联网、对于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无意都是好事一件。 说这个标准任重而道远,理由很简单,这个标准是否全面和客观? “收视率”靠的是抽样调查:庞大的样本量,成熟的计算方式——电视媒体的统计是方便实现的。而“网络影响力”,一个听上去就挺抽象的词,是如何计算的?知名度、关注度、网络收视度,三个“度”如何把握? 简单的猜测一下:这三个名词解读到网络上,似乎都是和数量有关的。 “知名度”:将关键词(某个电视节目的名称)输入baidu或者google,然后回车,这样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获得的搜索结果数量,搜索结果应该可以直接体现出这个节目在网络上的“知名程度”。 “关注度”:可能讲的是网民议论,或者是网民自动传播部分。以现在网民发言最活跃的BBS和BLOG为例,运用一些bbs或者blog搜索引擎,同样可以得到这些社会化媒体中的

新浪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报告

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 40岁中年男性精英主导微博话语 复旦大学发布国内首份中国微博用户影响力研究报告 早报记者田波澜韩晓蓉 在微博中,最具影响力的博主的标准像是什么样?复旦大学的一份报告概括出一句话:一位四十不惑的男性学者或商人。 昨天下午,在复旦大学主办的“新媒体研究”圆桌论坛上,复旦大学“舆情与传播研究实验室”发布了国内第一份《中国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报告》。报告主要撰写人、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介绍,该报告结合国情及网络环境,设计了一套分析指标,运用Palas舆情监测分析系统,以网络影响力、传统媒体影响力、亲和性、争议性、活跃度等五个维度为标准,从5000位候选人中筛选出了新浪微博最具影响力的前100名用户,并最终完成了对目前互联网上的微博用户群体的分析。 TOP100中男性超九成 报告指出,从性别特征上看,男性掌握着微博话语权。在该报告评选出的最具影响力的TOP100用户排名中,男性占91%,排名前20位的也均为男性。女性的总体排名相对靠后,排名第一的洪晃在总排名中位列第24,排名居次的是凤凰卫视知名媒体人闾丘露薇,再次是青年作家任晓雯。 就关注领域而言,在前100名微博用户中,男性用户较多关注财经、时政、社会、制度、环保等话题,而女性关注面则相对较窄,分享的信息相对领域集中,获得的关注度整体上也相对较小。其中,出版人洪晃、媒体人闾丘露薇的微博比较关注社会问题;作家任晓雯比较关注文学与读书方面的资讯;社会学家李银河则主要发表自己看书、看电影、看节目之后的观感,兼顾对社会现象、性问题的点评和看法;作家蒋方舟(在女性中排名第六)带有典型的80后特征,比较喜欢与人分享生活、读书方面的信息和感受。 少数精英掌控微博主导权 就年龄分布而言,报告指出,60后及70后中青年群体成为了TOP100的主力大军(占72%);90后群体尽管在微博中很活跃,但整体影响力相对有限。年龄介于32岁至51岁之间的微博用户群体是影响网络舆情场的中坚力量。 而就职业特征来说,在最具影响力的TOP100微博用户中,媒体人、学者、作家和商人占主导,其中媒体人33人、学者26人、作家20人、商界人士17人。报告因此认为,在TOP100中,绝大多数具有话语影响力的用户是掌握相当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的精英,草根网民、普通公众少之又少。虽然微博的兴起看似赋予每个普通人平等发声的机会,但主导网络舆论的权力仍在少数知识分子和商界人士手中。

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分析——以复旦大学投毒案为例(成品)

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分析——以复旦大学投毒案为例

摘要 网络舆论,是最近几年兴起的用来批判、评价时事等等的一种方式。在网络上实施的公众舆论,整个社会已经对它的现状和冲击力开始进行了强烈的关注和讨论。需要指出的是,其舆论具有的影响力有它积极影响的同时,当然又有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充分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然而,对于负面的效应,我们就要采取对应的措施,让其舆论的危害性降到最小。在当前的新兴媒体下,出现了大量公众议题,这些公众议题就变成了用来召集公众意愿、表达个人观点的重要平台。因为有网络媒体从业者的价值观取向、传媒行业市场的竞争、社会特殊的政治环境、个人或群体的认知偏见以及国际舆论斗争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于网络舆论的作用机制现在还并不够完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网络舆论影响力积极影响的发挥。通过分析“复旦投毒”案发展进程中的中的网络舆论,剖析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舆论影响力分析复旦投毒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s used as a criticism, a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current affairs and so on.Implementation of online public opinion, the whole society to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impact to the strong concern and discussion.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public opinion has the influence has its positive influence at the same time, of course, had a negative effect.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its positive side, give full play to its supposed to function;However, for the negative effect, and we will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minimize the dangers of public opinion.Under the current new media, emerged a large number of public issues, the public issues becomes used to summon the public will, important platform of expressing personal opinions.Because of the values orientation of network media practitioners, media industry market competition, social speci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 individual or a group of cognitive biases and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reasons such as international opinion struggle, and now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与引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214937536.html, 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与引导 作者:陈豪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34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互方式。“网络意见领袖”也在这一背景下兴起,并在信息发布、网络舆论传播等方面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作为对他人有影响的“活跃分子”,网络意见领袖既可能成为沟通的桥梁,化解负面信息所带来的危机,也可能成为沟通的障碍,制造新的危机。因此,有必要加强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与引导,使其充分发挥正面作用。 关键词:网络意见领袖;培育;引导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超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1]联网的高度普及,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运用与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公众的言 论空间,信息的传播已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触角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影响力的不断增强,网络舆论规模与影响也日益扩大,互联网已成为各种声音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2]网络意见领袖正在扮演一个影响众多网民和 舆论走向的角色,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群体,要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培育与引导,使其发挥积极的正向作用。 一、如何认识网络意见领袖 (一)网络意见领袖的含义 “意见领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那些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3]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参与公众话题讨论。互联网社会,意见领袖的观点和态度总能在重大社会事件中发展成为舆论的风向标。网络意见领袖作为网络传播平台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在信息传播与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公众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在现代大众传媒高度发达时期,网络意见领袖不仅仅限于以往的社会精英,更包含了许多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普通用户,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构建了一个多元主体的网络意见领袖群体。 (二)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

如何征服网络意见领袖什么是网络意见领袖

如何征服网络意见领袖什么是网络意见领袖在品牌的网络传播过程中,网络意见领袖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 作用,因而为公关从业人员所重视。经常听到公关从业人员谈及KOL,全称为Key opinion leader,即网络意见领袖,是公关传播中经常 涉及的工作。从实践层次上给网络意见领袖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因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而在一定人群中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人,他(她)拥有自己的网络平台,通过此平台向目标受众群体发送相关话题,引发注意、引起讨论和互动。 谁是网络意见领袖?根据以上定义不难看出,网络意见领袖具备这样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某个领域有所长;因其特长而在一定人群中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有自己的网络平台,尤其是具有双向传播性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如微博、博客等;并且保持一定频率地发送内容。符合这些特性的,才能被称之为网络意见领袖。 为什么需要网络意见领袖?弄清楚基本的定义和特征之后,还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网络传播需要意见领袖?要说清楚这 个问题还要从近年来公关传播的新趋势讲起。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崛起,双向传播完全实现,新闻的发布权不再掌握在传统媒体手中,而转移到每一个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者手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有可能在品牌的网络传播中说上一句话,起到或大或小的影响作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公共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确切地说是 拓展:从单纯倚重媒体关系拓展至力图影响更广定义的“媒体”,即更多传播者。难怪有人说,当代的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还可以解释为people relations。而网络意见领袖正是“people” 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影响他们,让他们了解和喜爱品牌,从而能够影响更多的人,这种方法往往能够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网络意见领袖如何助力品牌?那么具体来说,网络意见领袖又能怎样帮助品牌的网络传播呢?—言以蔽之,品牌需要网络意见领袖通 过他们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如微博、博客)将有关信息传递给更多人。首先,最直接能帮助到品牌的是新品及重点产品的推广:当品牌有新产品或其它重点产品需要推广时,可以通过赠送给网络意见领袖,请他们先尝试、使用、试吃试穿,然后将心得体会在他们的微博上分享;其次,品牌所看重网络意见领袖的往往不仅是其粉丝众多的网络平台,而是个人精神。如耐克会与草根跑步爱好团体合作,是因为他们能够代表耐克的精神,让更多人理解和接受这种精神,从而产生品牌偏好;最后,品牌也可以邀请网络意见领袖前往参加品牌的新闻发布会、媒体活动等各种线下活动,请他们亲自体验现场活动,并在微博、博客上发布。同理,品牌的线上活动也可以邀请他们参加,以扩大影响力。

网络舆论监督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分析

网络舆论监督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分析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长足发展,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已不容小觑,其中网络意见领袖也在推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网络舆论监督中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网络意见领袖;意见领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网民数量的不断壮大改变了当今网络传播媒介的生态环境,网络舆论监督风生水起。2003年“网络舆论”开始作为一个固定的概念频繁出现,网络舆论即社会公众在网络中就某个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形成的舆论。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下的舆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舆论的主体还是社会公众,不同点就在于网络成为了舆论产生和演化的平台。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网络舆论监督的兴起不容小觑。 一、网络意见领袖辨析 郭庆光教授认为,在传播学中,意见领袖是活跃在人际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美国的约翰·费斯克教授认为意见领袖是在将媒介讯息传给社会群体的过程中,扮演某种影响力的中介角色。网络传播的媒介生态环境相较于传统的传播媒介生态环境更为开放和自由,所以网络意见领

袖必然会具备一些新的特质。例如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上的受关注度较高,其发表的帖子、博客数量较多,点击率和回复率也较高;其次,网络意见领袖掌握的信息数量多、质量高,能够满足一定数量受众的信息需求;此外,网络意见领袖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网络上构建相应的人脉关系,有时意见领袖之间也会相互沟通和合作,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网络意见领袖的来源较广,既有普通网民在舆论交锋中脱颖而出上升为意见领袖的,也有传统意见领袖转移阵地的,有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因为权威性而受到追捧成为意见领袖的,也有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组成的新生派意见领袖。当前我国网络意见领袖的测量和甄别主要是在传统意见领袖的测量方法上发展而来的,那就是综合网民推选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半民主”推选。 二、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 1.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议程设置的影响 网络传播的生态环境与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有很大的不同,网民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在网络中难以发挥以往的影响力去决定网民的议程,此时,网络意见领袖就承担起了影响网络议程设置的重任。例如网络论坛的版主等管理者充当的网络意见领袖,就是通过在论坛中置顶、加热、删除等方式调整论坛中各个板块网民的主要议题,他们还拥有审帖、推荐、改帖、删帖等权利,对部分网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