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长今》为例探讨韩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4
《大长今》营销计:贩卖“软力量”立体传播
佚名
【期刊名称】《聚氨酯》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近期,韩剧《大长今》迅速蹿红并成为人们的谈资。
综合效应不断扩散:一切关于《大长今》的纪录片、劝画片、专题片及其他音像制品热销;各地还掀起了《大长今》美食养生热,韩国料理的餐馆雨后春笋出现在街头,“中医热”一浪高过一浪……大长今赢在哪儿?
【总页数】3页(P8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011
【相关文献】
1.《大长今》与韩国的食品营销--韩国辣酱进入中国的战略与策略 [J], 黄泰元
2.《大长今》之"大"营销与"大"收获 [J], 胡升
3.营销《大长今》 [J], 丁树雄
4.营销《大长今》 [J], 王平
5.“软力量”辨义与当代中国软力量构建 [J], 杨生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流和文化传播一、韩流的扩散韩流从1990年代开始将电视节目输出到日本、中国、台湾开始,源头是《大长今》。
目前非常长强势的是K-POP,已经成功进入亚洲最大的唱片市场——日本,而且K-POP在美国、北欧也得到了好评。
韩流不仅包括韩剧、电影、电脑游戏,而且包括韩国化妆品、韩文、韩国生活方式等,它们扩散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韩流的内容非常多样化,它有越过东亚扩张到欧洲、美洲、非洲、俄罗斯的趋势。
韩流的扩散区分四个阶段1 : 第一阶段是大众文化的阶段,人们狂热于韩剧、音乐、明星等韩国大众文化的阶段,主要地区为墨西哥、俄罗斯、埃及等。
第二阶段是有关商品的购买的阶段,是购买代表某一特性的商品(例子:销售去《冬季恋歌》的地方旅行商品)、DVD、偶像商品等直接有关大众文化和明星的商品的阶段。
主要地区为日本、台湾、香港等。
第三阶段是购买韩国商品的阶段,是购买韩国生活商品的阶段,主要地区为中国、越南。
第四阶段是偏爱阶段,是喜欢韩国人、向往韩国文化、韩国生活方式等全部韩国文化阶段。
按照韩国文化部门的政策目标2是以全世界为扩大韩流的目标,将大众文化和韩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更加开发内容,支持有关行业、扩大联系国际交流拓展进而传播韩国文化。
韩流的扩散直接影响文化内容的出口,出口额从2000年到2004年间每年44%上升3。
不但有关的韩流商品的销售收益增加,《冬季恋歌》的旅行效果也达到5000亿韩币,韩流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达到每年5万亿韩币,韩流使得就业率比2009年上升了44.6%3二、作为文化交流的韩流1. 国家认可度的上升韩流带来了全世界对韩国国家形象的肯定。
KOTRA调查日本企业家对韩流和韩国的好感关系 4。
结果78.%的被调查人说因为韩流对韩国的印象有肯定的影响。
韩流对不了解韩国的外国大众传播韩国大众文化,使得人们脑中的韩国不再是留着的贫穷、韩国战争、权威主义等负面形象的国家。
强国美国和法国的主要每都瞩目叫‘韩流’的韩国国家牌子(nation blanding)。
韩流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探讨概要:近几年,尤其是韩流文化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韩流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一、韩流文化概述“韩流”这个词如今在中国已是耳熟能详。
韩流起初是中国媒体为了描述韩国歌手在中国的演出受到中国青少年热烈欢迎的热潮所创造的新造词语。
韩国文化也压倒了同时在中国的所有境外文化,毫无疑问成为一种潮流,甚至是主导,如今韩流文化即为韩国文化的代名词。
二、韩流文化盛行中国的原因(一)儒家文化的同根性中韩两国自古以来在广泛领域就有着密切的交流,中国的儒学文化在韩国不断传播开来并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两国同属于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为本质的汉文化体系。
韩剧表面上看起来新潮热闹,但是骨子里却是质朴保守的,这种质朴保守,就是儒家传统文化的体现,所以,相对于欧美国家的文化,我们更容易接受韩流文化。
(二)韩国文化的磁吸性韩国文化范围极广,包括社交礼仪、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影视文化等等。
以大家为之痴迷的韩剧为例,韩国电视剧给人的感觉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交相辉映,使得剧中的生活非常美丽。
俊男美女、浪漫风景、精致画面,加上用爱情、亲情、友情三大主题演绎人生悲欢离合,用健康向上、坚定执著的生活基调谱写人生真情,用时尚元素和巧妙的包装把传统美德与现代都市生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全球文化的交互性随着各国交流的加强,文化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和整合而产生了文化全球化。
在此推动下,韩国文化以其强势经济为后盾,经过较长时间,也正是由于长时间特殊的文化积淀,它的灵气被激活和迸发出来,进而冲击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大有引领时尚之势。
三、韩流文化对我们生活影响的具体体现(一)服装:韩剧《浪漫满屋》播出后,短外套铺天盖地,胸下切分的上装,端到胸口的外胎小背心比比皆是。
大街上的流行女装店,随意一打量就不难发现有“韩味”。
最深刻的改变,是你觉察不到的改变。
不少满身韩服的女孩子,并不承认自己在学明星,而是认为这本来就是她们喜欢的样子。
论韩国影视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涂建丽摘要:众所周知,韩流风在我国已不是一年半载了。
韩剧能够成功地占据着全亚洲乃至我国的电影和电视剧市场是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的。
本文就韩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以及给我们国人的影响进行分析,在韩剧的背后引发我们去思考国产剧的出入。
关键词:韩剧中国流行现象原因反思我是一个上班族,奔波于家庭与单位,业余时间还自学本科,尽管这样,闲暇时间也不忘看韩剧,我是一个忠实的韩剧fans.就象报纸上说的“躺在沙发上看韩剧是一种幸福”,这是我的业余爱好.一、现象:“韩流热上海”“韩流的热潮对我们来说不再是异常现象。
90年代末,由中国媒体第一次使用以来,在既往的数年间韩流这个词汇已经成为了我们媒体常用菜单之一。
中华圈及东南亚各国,通过报纸和广播电视知晓韩国的大众文化后引起强烈的反响。
我们惊讶于我们的国家在不知不觉中从文化的进口国变成了文化的输出国”。
(1)据东亚经贸新闻2004年6月11日报道, “本次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有119参赛影片,其中韩国电影共有13部,数量刚好是参展的我国电影总数的一半,韩国是本次电影节除了东道主中国之外参展电影最多的一个亚洲国家,这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从举办以来韩国电影首次唱响亚洲电影的主角。
对于韩国电影的“畅销”局面,上海电影节组委会秘书长陈晓萌告诉记者:“这两年韩国电影崛起得非常迅速,已经成为亚洲电影的一个风向标,所以本次电影节对韩片很看重,才有这么多的韩国影片一同出席。
”而早前举行的电影节论坛上,更是明确提出要向韩国电影学习市场运作等好的经验”(3)二、原因: 韩剧的魅力究竟在哪里韩剧的“热播”已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韩剧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韩剧的攻城掠地,令人诧异。
我好欣赏一位网友编串的一段:“可是我们《看了又看》,不过是《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沉溺于家庭的琐碎,睡木地板,吃泡菜,在大家族里尊老爱幼。
或者我们听了又听,不过一曲《冬日恋歌》诉说着《蓝色生死恋》,《医家兄弟》挡不住《夏娃的诱惑》,终于《情定大饭店》。
剖析韩剧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李飞燕1254163韩国电视剧(简称韩剧),指大韩民国拍摄制作的电视剧集。
广义上可指大韩民国拍摄制作的电影。
近年来因“爱情剧“的影响而造成轰动,在跨文化圈的文化传播下成功成为传播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韩国放送公社(KBS)、韩国文化广播公司(MBC)及首尔电视台(SBS)三大无线电视台制播了大部分的电视剧。
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即中韩建交的第二年,但未引起巨大反响。
直至1997年的韩国电视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引发收视热潮,韩剧开始逐渐在中国走红。
韩国电视剧进入中国始于1993年,即中韩建交的第二年,但当时并未引起很大反响。
直至1997年中央电视台重播韩国家庭剧《爱情是什么》并引起轰动性效应,带动了韩国娱乐文化涌入中国并以此为契机逐渐形成韩流。
同一时期,韩国电视剧成批量的被周边国家引进播出,并在许多地区引发收视热潮,1999年,北京记者用“韩流”一词形容这一现象,之后该词被媒体广泛使用,韩国媒体及学界也相继借用韩流一词相容本国文化输出的盛况,后来该词又延伸至西方,使得英语中增加了新词汇“Hallyu”。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天国的阶梯》、《大长今》等剧在各地热播,韩国电视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本土,俨然成为流行于亚洲各国的文化势力。
仅2002年中国大陆引进播放的韩剧就有67部之多。
伴随着这股浪潮,以韩国电视剧为代表的韩国娱乐文化产业在政府的积极扶持下迅速发展,产业链条日趋丰富,逐渐成为支撑韩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韩剧风靡中国的原因1,内容丰富多样,传统题材精益求精并不断寻求新题材突破韩国电视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到九十年代的大发展再到本世纪初的大繁荣,其内容题材也再逐步扩宽。
早期的韩剧由于受制于政治环境,题材多为爱国及“反朝”等政治内容;七八十年代,生活题材家庭伦理剧和以女性视角为主的爱情剧逐渐得到观众青睐;九十年代,以历史为背景的传奇史剧,以反思为目的的时代剧,以社会形势为蓝本的政治题材都走入了观众的眼帘。
关于“韩流”入侵中国的文化现象探析——以“韩剧”为案例在韩国政府大力推行对外文化输出政策的支持下, “韩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迅速在中国崛起, 并对我国娱乐消费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韩流”来袭与渗透, 不仅表达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及其影视文化的发展上, 而且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思维及其生活当中。
与此同时, “韩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也对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存亡的我国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谓“韩流”, 在中国是指韩国文化潮流的炽热传播现象。
中韩两国位置毗邻, 一衣带水, 自古以来两国就拥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韩国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 在情感表达、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很多方面和中国都有着深刻的相似性, 因此韩国的文化产品与西方相比也就更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共鸣, 并被广泛的接受和传播。
此外, 韩剧剧情设计新颖、人物包装清新亮丽、画面真实唯美也给予了中国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中往往在保留其传统文化内敛、含蓄的同时又将西方思想观念中的前卫和开放融入其中, 完全顺应了年轻一代的审美要求和理想。
不仅如此, 其剧情中渗透的追求和信念也被表达地淋漓尽致。
“韩国风骨十国际表情—情感的表现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都是韩国的或者东方的, 如孝道、忠实、诚信、义气、宽恕、珍惜等等, 都是电视剧要竭力表达的价值观, 但是那种浪漫的调子、快捷的节奏以及洋派的氛围却是国际的。
”除历史因素及韩剧本身的特性外, 韩国文化的迅速崛起及广泛普及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
韩国外交通商部曾提出韩国在中国的文化商品市场中至少要占有10%份额的目标, 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 由1%增加到5%, 而且要成为世界五大文化产业强国之一, 而最终目标就是要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的强国。
为此韩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他们希望借助“韩流”更广泛地进军国际文化商品市场, 使“韩流”成为促进其产品出口及推动贸易发展的桥梁。
小议韩剧在我国成功传播的综述摘要近几年来,韩国的电视剧在中国异常的红火,它们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后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获得了很高的荧屏收视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针对以上的种种情况,文章主要从韩国电视剧的一些概况、韩国电视剧走红的原因以及韩国电视剧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几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以此,希望我们国家的政府更多的重视一下我国的影视文化发展,同时尽可能的借鉴韩国的经验,扶持、敦促我们国家的电视节目,大力弘扬本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
关键词韩剧;文化产业;政策扶持电视剧作为电视大众传媒的重要内容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也成为大部分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韩国电视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占领了中国电视剧播放放市场。
韩剧流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人性化情怀、唯美主义品质、东方文明理想,不仅构成其产品内在审美价值和民族风格特征,而且其背后有着深远的社会文化根源。
一、韩国电视剧的特点及类型韩国电视剧的人性化情怀,平民化叙述视角,是半个多世纪韩国社会言论自由斗争的结果。
唯美主义品质追求,是殖民地历史环境下民族主义理想信念的艺术体现和延伸。
东方文明理想更包含着韩国社会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希望通过文化产业振兴民族精神,获得通往未来全球化时代的身份证明和话语权力的努力。
韩剧出现不是偶然的,韩剧流行是值得我们深刻关注的。
[1]一韩流韩流是一个新名词,主要是指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市场盛行,并把韩国文化渗透传播到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
王秀伟认为所谓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产品在我国风靡流行的一种通称,指渗透着韩国文化气息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在我国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
韩国广播媒体在中国有极高人气,对韩流的诞生做出了极大贡献。
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林艺丹分析,所谓韩流,是社会学家对韩国文化产品在我国风靡流行的一种统称,指浸透着韩国文化气息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在我国掀起的新的流行风潮。
韩国热播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研究作者:黄诗娴来源:《传媒论坛》2020年第19期摘要:文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宣传的有效途径。
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热播,使得国内许多观众对韩国文化产生好奇进而热爱,对国产电视剧跨文化传播有一定借鉴意义。
本文旨在厘清韩国电视剧在中国热播的原因,以期从传播学的角度为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国文化;韩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电视剧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9-0-02互联网时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间的文化信息不断产生碰撞与融合,受众变得容易接受跨文化传播中的影视作品,接受常常意味着不只是在内容上易于被接受,在形式上也方便接受。
通过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方面的努力,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表现出了迅猛发展态势。
一、韩国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环境2013年起,韩剧《继承者》和《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形成了一股新“韩流”。
2016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韩同步播出的韩剧《太阳的后裔》在爱奇艺视频网站播出,中国观众可与韩国观众同时观看,剧集播出24小时,爱奇艺便获得超过3000万流量,其社会影响力之大,几乎形成一种社会现象。
2019年底,韩剧《爱的迫降》在中国播出,影响力虽不及前者,但仍引起不少观众追捧。
韩国影视剧在中国取得较好的收视成绩,有赖于良好的传播环境。
传播环境指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的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是传播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传播活动的进行有赖于一定环境,在一定环境中展开。
20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开始推动实施以“文化立国”为中心的文化政策,最初目的是为提升国内年轻人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以平衡西方文化对韩国社会的冲击。
该政策在韩国取得良好效果后,韩国政府又于1988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韩国影视剧、游戏、音乐等在政策支持下大规模出口到了国外。
我国自中韩建交后逐渐放开韩剧的引进政策,也为韩剧在我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另外,中国和韩国同属亚洲国家,地缘、文化的相似性也促进了韩国影视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发展。
新闻:1.记者昨天得到消息,多家彩铃公司可能会因为《大长今》的主题曲成为被告。
这首歌的韩国词曲作家林世贤女士日前授权一家北京公司,将对那些侵权使用《大长今》音乐的彩铃公司进行起诉。
记者昨日采访了北京希马凯特公司的法人代表付女士,对方表示该公司于去年11月拿到了《大长今》主题曲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网络传播独家授权文件,而到目前为止,公司还没有制作过任何彩铃放在网上提供给民众。
也就是说,在此之前网友们在网上下载的那些《大长今》主题曲的彩铃都是盗版产品。
而陈慧琳演唱的《希望》、汤灿演唱的《呼唤》、张韶涵演唱的《娃娃》以及超女演唱版的授权范围也仅限于在传统的渠道上进行传播、复制和销售,并不包括在手机和互联网上使用。
付女士表示,据公司统计,目前仅是《大长今》主题曲手机铃声下载的收入就超过2000万,但这些却没有一分钱落入词曲作家的口袋,而这对于作家的辛勤劳动是不公平的。
基于这些前提,希马凯特公司已经将第一批律师函发给8家彩铃公司,对《大长今》主题曲彩铃在宽带上免费下载而对韩国词曲作家林世贤造成的损失要求赔偿,目前正在等待他们的回复。
付女士最后表示说,“整个电视剧包含17首音乐,在我们完成目前的工作后,将会通过合法的手段将所有歌曲制作成彩铃,让网友们下载正版产品。
”2.本报讯昨天,丰华音悦文化公司和富士太平洋公司在记者会上宣布,这两家公司共同拥有《大长今》主题曲《呼唤(ONARA)》的版权代理。
目前在国内外拥有合法版权的只有陈慧琳的粤语版和张韶涵的国语版,其他包括超女在内的翻唱者和使用者均未得到合法授权。
《大长今》电视剧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主题曲《呼唤(ONARA)》的作者任世现昨天通过大屏幕向北京媒体表示:“我通过很多渠道得知,有些歌手和唱片公司在没有得到我所属公司的任何合法授权的情况下,为谋取商业利益非法使用我所创作的音乐。
相信这些使用者并不是恶意盗用,不知道他们是否在什么环节上感到困难而没有通过恰当途径取得授权,但我相信我的同事们作为我的代理一定能对大家做详细的说明。
以《大长今》为例探讨韩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摘要:电视剧作为大众化的媒体产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韩剧作为近年来
在中国电视剧市场上占据极大席位一角的典型成功例子,深受许多中国观众的喜爱并形成了
其独特的韩剧文化。而《大长今》则是近年来最为成功的一部韩剧,在创下收视记录的同时
也带动起了一系列韩国文化的盛行,引发人们对于韩剧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关键词:韩剧 大长今 跨文化 传播
《大长今》热潮的背后
全国12个中心城市的平均收视率稳定在4%,平均收视份额达到了17.3%。这是2005年
韩剧《大长今》在国内知名卫视湖南卫视播出以来创下的收视率。作为一部非黄金时段播放
的引进剧,《大长今》可以说是开启了史无前例的收视热潮。同年在香港无线电视台播出时,
大结局的平均收视率更是达到了47点,观看人数几乎占到了全香港人数的一半,顺利跻身
为香港25年电视剧收视纪录排行榜三甲之列。创下收视新高的《大长今》不仅引发了韩剧
热风,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韩国文化的好奇,对于像《大长今》这类韩剧中所传递的美食、
精致的服饰甚至语言,在各个领域都掀起了一阵不小的热风。《大长今》作为一部普通的韩
剧,为何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好评和认可,以至于掀起收视狂潮,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出几
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大长今》制作的精良无疑是吸引观众的一大重要原因。韩国MBC电视台在打造
《大长今》耗资达到了70亿韩元,计1亿多元人民币,作为一部为了庆祝韩国电视台台庆
而打造的大型电视剧,《大长今》在制作成本上所占据的优势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而纵观中
国电视剧市场,并没有像韩剧一样有着固定的制作程序和放送制度,中国目前的电视剧市场
还是较为散漫的,因而不乏掺杂着许多粗制滥造的流水线电视剧,而由于投入的偏差,也很
难能够出现类似《大长今》这样耗资巨大的精良电视剧。《大长今》中场景的布置,各种精
美的服饰以及最为观众所夸赞的各种精致的传统美食,都是其在制作上投入了大量经费用心
的成果,包括它的后期制作所打造的唯美的画面,都是吸引中国观众观看的制胜法宝。
其次,《大长今》引发热潮的原因中,我们不得不重点提及的便是其传递的优良的道德品
质。在电视剧中,大长今是一位极具智慧的女性,在她的身上观众可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重
情重义的品质;精通医术又兼备高尚的医德,与此同时还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能够为之奋
斗和努力,这无疑是一位在各个方面都优秀而出色的女性楷模。而在剧中也是一直在着力描
绘大长今这个角色的善良、隐忍等优良的品质:长今无私的帮助自己的姐妹连生,在师傅困
难之时总是伸出自己的双手予以安慰和解救,郑主薄被她的精神所感动向她伸出了援手„„
这些剧情的描写突出了长今性格的优良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通过电视剧传递给观众,将一
种无论遇到何事都要永不放弃的精神深深刻进了观众的脑海中,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最后,《大长今》在收视上取胜的原因便是,它注重刻画了平凡的亲情和对传统礼仪文化
的继承。电视剧想要成功,其中传递的思想价值观必须是正确而优良的。《大长今》的故事
虽发生在朝鲜宫廷内部,却并没有像普通历史剧一般侧重描写宫廷内部的奢华生活,而是将
笔墨都留给了亲情、友情、爱情这些能够打动观众的情感因素。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日趋忙
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竞争压力都是与日俱增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人们对于平凡家
庭生活的向往引发了他们对于《大长今》中所描绘的温馨场面的共鸣,通过观看《大长今》
他们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友谊的珍贵以及爱情的美好,这些从电视剧中传递出来的温情,
成为了引发收视热潮的重要原因。
韩剧中的文化
《大长今》热播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本土掀起了韩剧的热潮。众多韩剧被纷纷
引进大陆电视台,而《大长今》也是在电视台上一播再播,收视率也依然呈现着良好的态势。
而事实上,时至今日,韩剧在中国也依然占据着不小的市场,只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扩张,
近年来韩剧大多都在中国的网络平台上提供点播,而这也并不影响韩剧在不同年龄层群体的
受欢迎程度。为何韩剧能够在中国获得如此大的影响力,其中蕴含的文化是最根本的原因。
电视剧作为大众化的媒体产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传播意识形态最好的
的宣传工具,可以充分表现出其原产地国家各个方面文化,生活、服饰、饮食等无一不可。
而韩剧正是极好的利用了电视剧这一媒介产品,将韩国的文化传递给了中国的观众。
而在众多的文化因子之中,类似《大长今》这样的成功韩剧,最重要的是传递了强烈的儒
家文化而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众所周知,韩国与中国一样都属于东亚文化圈,两国文
化可以说是一脉相传的,在历史上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便源远流长。韩国与中国都深受儒家文
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中国影响韩国收到儒家文化熏陶更多,因而两国具有着相似的文化背
景,在情感表达方式、价值观念上都是相似的。在众多的韩剧中表达出的对家庭的重视,对
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善良的崇尚都是儒家文化所推推崇的,也是两国所共同推崇的,在这个基
础之上,我们不难得出为何韩剧在中国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其最主要的还是对儒家文化的
继承和发扬引发了观众的文化认同。
韩剧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中国电视剧在这点上不足。由
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韩国对于传统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认识是极为深刻的,在韩
国甚至还设立了“无形文化财产制度”来保护传统的文化。《大长今》中吸引观众的精美的
宫廷美食、宫廷服饰以及宫廷场景无一不是传统文化的体现,而其宣扬的真、善、美更是完
美的诠释了韩国对于儒家文化的推崇和赞美。在这之后的大部分韩剧,无论是现代的或是历
史的,对于真、善、美的诠释总是永恒不变的课题,这便是韩剧中最为出挑的文化,也是韩
剧获得成功最为重要的文化因素。看韩剧,看韩剧,实则是看其对于真善美的儒家文化的艺
术化演绎,来博得人们对于生活的信心,对于情感的珍视。
展望中国文化未来的传播
韩剧时至今日仍在中国占据着一席之地,尽管受到了美剧、日剧等外来电视剧的冲击,
其地位却仍保持在中上游水平,这得益于其蕴含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韩国则
是公认的文化输出大国,而在韩国的文化输出中占据主流力量的也便是我们所探讨的韩剧。
而对比中国来看,我们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不胜枚举,但
在传播中国文化这一方面,却是远远未达到韩国的高度。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实力也在逐渐提升,在这个过程之中更应该重视的便是
文化软实力。从韩剧成功的经验之中,我们可以得出影视剧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和传播。因此从中可以得出的最重要的启示便是,未来中国可以以影视业为依托来促进中国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事实上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电影和电视剧,只是这些电视剧往往都是墙
内开花墙外却不香的局面,这其中的原因并不仅仅因为是这些国产电视剧自身质量不高,更
多的则是由于我国并未重视对于这些优秀电视剧的出口和传播,在文化产业政策上,中国应
当更注重对于我国优秀影视剧的传播,以影视剧为依托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抓住这传
统的中华民族文化,予以推陈出新才能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韩剧中传播了它独特的饮食文
化,创造了其独特的服饰文化,这些都是对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而我国恰恰缺少的则
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让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一具空壳。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所在,中国近年来的影视剧虽在历史上有所阐述,却往往忽略在文
化上继承与发扬,这也是中国影视剧难以在世界上获得立足之地的内因。发展和继承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未来传播的最有效途径。
韩国在文化产业上的投资无疑是巨大的,因此现在也获得了不小的文化效益。而对比我
国政府,虽然在近几年政府在投入上有所增加,投入的精力也更多了一些,但与其他国家相
比仍是相距甚远。以影视剧为依托,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基础,再加强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扶
持加大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在这三点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才能够将我国的文化产业拔升到
一个高度,让我国的文化走出国门,赢得世界的认可。
参考资料:
《从传播学视角看韩剧对我国文化外交的启示》 当代传播2012年第6期 白奇峰
《韩剧大长今热播的原因分析》作家杂志2008年第4期 杜萍 韩飞雪
《韩剧在中国成功的文化内因》文史艺术 彭昊文
《跨文化传播的典范——评韩剧在中国的流行》 科教文汇2007年6月(下旬刊) 张星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