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关山飞渡》为例浅析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以《关山飞渡》为例浅析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以《关山飞渡》为例浅析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以《关山飞渡》为例浅析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以《关山飞渡》为例浅析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摘要:纪录片是传递人类间信息和感情的基本方式之一。近年来,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正在飞速的向前发展,不同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对纪录片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界对电视纪录片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因此,研究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及审美,对于提高纪录片的质量和人们的审美度,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对电视纪录片《关山飞渡》的分析来阐释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及其审美。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审美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9-0084-02

纪录片是从真实的生活中采撷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抒发情感。“升华哲理的纪录片表现的总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段。[1]”纪录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感在于呈现人生真实的一面,给予受众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和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本文以纪录片《关山飞渡》为例(该纪录片讲述一位越野圈的独行侠,驾驶单车行驶一千多公里,无后援穿越五千米海拔的藏北羌塘

和新疆阿尔金山两大无人区的故事)从不同方面对电视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以及审美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史

1.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以来,总体分为起步期、发展期、繁荣期和拓展期四个阶段。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受到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体可归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即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制约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变革的影响;内因,也就是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和主观表现的审美艺术特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成为我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的两个基本支点和重要的划分依据。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起步期(1958~1978)由于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发展环境的不成熟,作品寥寥;发展期(1979~1990)经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纪录片的创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短短十余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潮;繁荣期(1991~1996)纪录片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第一次获得国际奖项;拓展期(1996至今)中国电视纪录片对各种新理念、新手法兼收并蓄,同时又注意展现个性,形成了新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2.中西方纪录片对比

中国纪录片较国外纪录片起步较晚,需要借鉴国外纪录片的表现手法,由此,制作思路和发展思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中国电视的市场化运作,纪录片制作人开始懂得关注纪录片在大众传媒中所扮演的角色,某一主题大热特别是获奖,同类型影片一时间扎堆出现,使得中国纪录片的题材过于单一。国外的纪录片与中国的纪录片相比都是大手笔、大制作。以法国拍摄的《鸟的迁徙》为例,总投资高达4000万美元,共600人参与了拍摄。而中国的纪录片却是“快餐文化”,选取了非电影的运作模式,任其在电视媒体中泛滥成灾,却很少看到有经典之作。

二、电视纪录片《关山飞渡》的美学特征

1.选取题材的发现美

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纪录片的魅力就在于超出拍摄内容的意外发现和事先无法预料和设置而直接进入镜头和现场的真实拍摄对象的价值。“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通过画面和声音去发现世界要比去创造一个世界更有意义。

[2]”“发现”的意义涵盖了带给受众的别样感受与创作者的心理期待。一个大都市金融企业的高管放弃一切荣华富贵去探险的故事,足够值得去发现和讲述。开着一辆自己改装的越野车,带着几箱八宝粥,几袋干饼和真空牛肉,带着几大桶汽油和一台单反照相机,深入国内目前没有人可以穿越的无人区,一路上的经历普通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止是

主人公发现一片新大陆,更是每个观众跟随摄像一起飞渡了无人区,这种体会实为罕有。

2.复原现实的真实美

真实,是纪录片的美学特质,也是纪录片的美学原则。优秀的纪录片拓展人的美好情感,让人在修炼中日趋高尚和完善。所以说,“美感是对真的体验,对善的领悟,对美的向往”[3]。从纪录片创作的本质讲,纪录片首先是真实记录的,其次是需要拍摄手法和技巧艺术加工的,它是创作者用镜头记录下来的真实事件,又是创作者用艺术手法进行排列组合而制作的影片,它包含真实性的同时,也拥有艺术美感,具有审美价值。相较于单纯叙述故事的影片,纪录片的最大特点和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显示着质朴和纯粹的力量,纪录片通过真实的记录现实世界的一些琐碎片段,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世界。

“纪录片借助现代的音响实录技术,以最直观的方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产生真实感,使人们产生仿佛身临其境的审美感受。[4]”在这一技术基础之上来理解,严格遵守理性与逻辑,自然客观地再现事件,最大限度的复原现实,很可能扩大事件本身的张力,超过事件原本表象,这也成为纪录片追求真实与自然的始点。在《关山飞渡》中,创作者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将事件的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维持下来,尽可能弱化了拍摄与剪辑的技巧,真实

的呈现出无人区的荒芜与飞渡的险要。

3.线性叙事的过程美

纪录片相较于单纯记叙事件事实的新闻片而言,更注重刻画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具体的过程。它的变化性和故事性也都体现在这一过程里,过程中展示出的完整的起承转合和线性的叙事是纪录片的原动力。纪录片要重点呈现的是相对完整的事件经过,可以说没有过程就没有纪录片。

《关山飞渡》的随行摄像跟随主人公从城市中的准备开始,到藏区补给站,到进入无人区,穿越无人区。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捕捉,每一个事件都有交代,使得纪录片十分完整,观感极佳。 4.妙笔生花的即兴美即兴美是纪录片创作的即兴状态,是编导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一种投缘的“机遇”,即兴即事先毫无准备,仅就当时创作感受而随性发挥的拍摄。创作者深入事件第一线,被现场触动而捕捉到原始的真实影像,这一过程不可预测更不可编排,记录下的真实瞬间往往成为影片的神来之笔,成为历史的鲜活证明。拍摄中的即兴发挥具有“最接近纪录片本性的元素就是创作者的在场,而不是现场缺席后的搬演或历史影像的后期佐证。[5]”例如在穿越无人区第二天时,由于失误,越野车陷入了大面积冻土,如果无法排除这一险难,主人公和随行摄像都将面临生命危险,摄像拍摄了一段时间后,把摄像机放在一个可以拍到全景的地方,帮助

主人公一起采取营救汽车的措施,这一段画面后来被放到纪录片里,显得尤为真实,更突出了此次路程的险峻。

三、以《关山飞渡》为例浅析对纪录片的审美

从审美的层次上说,属于创造性劳动的纪录片,就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创作者要拍出既“深刻”、又“好看”的纪录片,就要了解纪录片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角度。以这个来划分,纪录片可以从三种角度进行审美,即崇高美、和谐美和悲剧美。下面以纪录片《关山飞渡》如何发现并实现作品崇高美、和谐美和悲剧美的例子来作些具体的分析。

1.纪录片的崇高美

人类突破极限,探索大自然的崇高。人类能力有限,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鲜有人可以探索到神秘大自然的腹地,在五千米海拔的冻土上驰骋,在神秘的藏区穿越无人区,挑战自己的极限,看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美景。纪录片无疑是崇高的,崇高之处不仅在于它真实的叙述一个故事,更在于它成为了每一个未曾经历纪录片内容的受众的眼睛。

2.纪录片的和谐美

所谓纪录片的和谐,并不是要求剪辑的手法或拍摄的取景要达到某一美学的高度,而是指纪录片要运用现在已有的一些常规设置,尽可能的在现代审美和技术需求范围内,尽量拍摄制作出符合当代社会受众心理需求的,相对和谐而不是生僻的影片。纪录的对象是由过程的不和谐,最终到达

结果的和谐。《关山飞渡》正是按照由不和谐最终达到和谐这个过程层层阐释的。主人公原本是一个中国一线城市金融公司的高管,舍弃一切选择去冒险,途中经历艰难险阻,甚至搭上自己的生命,去为了找寻没有人踏过的土地。这种从追求物质到物质的极大化,又追求精神到精神的极大化的过程,体现了一种从不和谐到和谐的真实过程,这个过程才是和谐美的真正体现,更加感染人心,更具说服力。

3.纪录片的悲剧美

鲁迅说,“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是悲剧性的。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有关悲剧的美被叙述和展示的不计其数,悲剧中的人、事、景解构再重构,具有了一个“目的”,这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受众可以在纪录片的悲剧中达到精神上感悟、惊醒、透彻而引起一种共鸣,这一目的达成,纪录片便有了悲剧美。《关山飞渡》这部纪录片是将一个个悲剧悄无声息的安插入影片之中,途中偶遇稀少的野生藏羚羊,主人公感慨每年数量都在减少,并在其中插入几年前在无人区拍摄的野生藏羚羊照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无人区气候异常,冻土结层变薄导致汽车深陷。这些悲剧虽然细小,但润物无声,敲打着每一个观看影片的观众,呈现并警示着每一个人。

综上所述,无论是崇高美、和谐美还是悲剧美,都需要创作者用心去发现并精心的编排,以观众欣赏的角度来再

现或表现真实的事件才是一个纪录片创作者创作纪录片要达到的目标。从而使广大观众获取丰富的审美感受,培育自己美好的生命启示、生命导向,并使自己的人生通过奋斗,走向美好的明天。

四、结语

一部好的纪录片是可以延伸受众美好情感的,让人在观赏中寓教于乐,既能感受到真实记录的美妙,亦能欣赏到艺术的美感贯穿始终,这一感受是对真实的追求和对美的神往。“纪录片的美感是观众对作者运用美的形式真实地纪录美的内容而感知、联想、认识、评判的审美过程所产生的愉悦心情和美的情感,是人的高尚精神情感。[6]”近年来,我国纪录片的研究渐成气候,有关纪录片的文字著作也层出不穷,但是这些论述文字大多是依附于西方纪录片的观念形态,关于电视纪录片的论著仍然较为贫弱。纪录片生长环境的变化和新的创作观念、创作方法都需要不断的反思。

参考文献:

[1] (美)拉毕格(Rabiger Michael)著.何苏六等译.纪录片完全手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 林旭东.影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 王丽.谈纪录片的艺术魅力[J].新闻爱好者,2006(1).

[4] 埃伦.罗森史尔.Writing,Directing,and Producing Docomenty Films and Videos电影、电视纪录片编导与制作[M].南伊利诺伊州大学出版社(修订版),1997.

[5] 陶涛.电视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4.

[6]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传馨]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纪录片美学特征的思考 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开播大片《美丽中国》首登屏幕就博得一片喝彩之声,它那宏观的架构,中国韵味十足的故事,加之那美丽大气的镜头画面征服了观众,使之震撼,使之情不自禁地产生要去亲近她,触摸她及马上出发的跃动。这种跃动是《美丽中国》影片中的大美所引发的,美的画面就像鼓点一样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美的向往。一位湖北网友是这样说的:“太好了!可惜只收看了两天就收不到了,我特喜欢《美丽中国》,在那可以收看的两天里,我总是叫我儿子和我一起看。”山东网友说:“这是中国拍的还是BBC拍的,太好了!”这些对美的需求和向往,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反响,同时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作为央视品牌栏目《走遍中国》有针对性地组织了观摩和研讨,探讨其叙事故事的方法,切磋影片镜头的拍摄技巧。面对《美丽中国》引起美学特征的讨论,我也被其故事感动,被其画面吸引,被其美学理念所叹服,结合自己数年来在纪录片拍摄方面的尝试和感悟,也引发了自己怎样用美学的方法指导纪录片拍摄的思考。 什么叫做美,当代哲人李泽厚先生的看法是:“美就是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具体可感的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简言之,美就是蕴藏着真正的社会深度和人生真理的生活现象。”纪录片对美的承载应该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真实故事的记录美,也需要摄影艺术的造型美,还不能缺少声音效果的听觉美。纪录片是电影家族中的一个品种,是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和声、光、电、色的综合载体。作为当代文化传媒之一的纪录片,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介入和干预社会生活,成为再现历史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艺术审美同社会、人性、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 纪录片在发展成长的轨迹中,曾出现过多种艺术流派,纯自然主义、超现实主义、直接流、真理流等等。这些流派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都凝聚着艺术家们的艺术才华和智慧,在影视美学史上和影视艺术理论的发展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是对影视审美艺术潜能的创造,尤其是在审美形式感的试验和探索上,极大地丰富了影视创作思维和审美造型语言的发展。二是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有才华的影视艺术家,引领着纪录片的创作思潮。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在不同时期出现了风格迥异作品。从《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到《龙脊》、《最后的山神》,再到《大国崛起》、《森林之歌》、《故宫》,直至《美丽中国》的出现,大致标志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电视纪录片走过的发展之路。从开始的合拍热,到独立制作有中国特色的纪录片,再到具有华夏文化精髓的主流纪录片走向世界,记载了纪录片人从制作模式、文化形态、美学特质、价值观建构的成长壮大的过程。虽然中国的纪录片和西方的纪录片在叙事时空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别,但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存在的基础。纪录片的美是多样性的,表现形态也是千差万别的,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发现的。以中国影视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例,短短的六集,就将美丽中国刻画得栩栩如生。从历史到现实,从地理到人文,从动物到植物,用镜头把孕育华夏民族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融会交织在一起。著名的法国电影评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摄影机摆脱了陈旧的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用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才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原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浅谈中国纪录片叙事故事化的形式(一) 论文关键词: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艺术形式 论文摘要: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故事,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无论是从受众接受方面,还是从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国际接轨等角度来看,都可看出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必然,本文将探讨中国纪录片故事化的形式表现的方面。 纪录片要求以现实素材来结构影片,以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拍摄对象,整理现实生活,对杂乱的生活发表个人的诠释、个人观点,也就是必须创作者作出自己的艺术处理,从而达到创作者的艺术要求与审美要求,这正是叙事艺术的“叙事”“故事”“叙述”的要求。事件是叙事成立的前提,是叙事的讲述对象。一个事件或长或短,或平实或曲折,创作者把情节通过媒介载体讲述,呈现给受众,受众通过自己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理解创作者的讲述,从而建构故事。叙事不是故事的一种静态呈现和反映的过程,而是故事的讲述者通过故事文本与故事接受者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交流过程。可见,叙事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行为,这一行为是以事件、叙述者、接受者为主要要素的,文本是叙述的结果。在目前的文化语境中,由于纪录片创作者考虑观众的收视率这一因素,纪录片创作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故事化、戏剧化叙述的倾向,使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强的题材,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也喜欢用故事来表现。 所以说,纪录片应该是一种叙事艺术。 纪录片中采用故事化叙述影片,但是纪录片的故事并不等同于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故事,它从本质上排斥虚构,更接近生活、历史的原生态,这是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内在约束与限度,纪录片的故事化不能违背纪录片特有的真实性。 一、欲望对象 尹鸿定义欲望对象是“观众欲望投射的对象,是观众关怀、期待、注视的对象,是观众爱与恨、同情或仰慕的对象,是观众欣赏兴趣的直接因素”。 在欲望对象中,必须有观众的梦想、审美、价值在里面,或是观众的一种白日梦,即实现自己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梦想。后结构主义的电影理论在“重新阐释”精神分析学的主体与客体同化理论时提出了“镜像阶段论”,这一论述认为,婴儿在第六至第十八个月期间,开始察觉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这时婴儿虽然自己不能行动,但通过镜子能确认自身,确认自己与自己的镜像同一,确认自己与镜中和人的区别。这就是主体对自我镜像的第一次认同,这种镜中幼儿的情境与电视观众的情境具有类似性,尽管荧幕形象不同于镜子对人像的反映,但由于纪实电影及其逼真地表现人的本貌,观众也愿意像婴儿向自己的景影像认同那样,向电影画面认同,并通过镜头录制的形象认识自我、关照自我、意识自我,使自己看自己、自己认识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如《龙脊》中的小学生潘能高对学习的渴望,山村困难的生活环境,乡村教师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很多所谓的城市人来说有不少相似,因为在中国,很多城市人的根都在乡村,都曾有过潘能高一样的渴望,都曾经经历过像潘能高一样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情景,因此这些相似的境遇,使人们看到自己的过去,为自己在城市生活中迷失的自我找回奋斗之根。 对纪录片而言,欲望客体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欲望对象以人物为多,如孟京福、潘能高等等,那这些人物具有什么特征才能更充分的体现纪录片的故事化呢? 第一,纪录片的人物必须具有人情味,必须具有一定的伦理特征。所谓人情味就是指人的行为(包括名人和普通人)引起的兴味,使观众产生感情认同的因素之一。人情味来源于观众对他人行为的天然的好奇心,这些行为中包括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反映和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而人们的一定的伦理特征也是激发观众情感的因素之一,伦理特征较容易唤起观众的情感投入。但是需要讲究策略,即编导与人物之间在感情上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把自己对人物的审美与价值判断隐藏的深一点,一切都让人物自行呈现,这样观众会比较容易得就接受人物。此外,

总复习纪录片分析提纲

艺考——纪录片分析 纪录片的意义 纪录片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真实的纪录片集纳起来所保留的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它的珍贵价值是无法替代的。 纪录片的定义 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 ──法国《电影词典》 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 ──美国《电影术语汇编 抓住现实的片断,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 ──维尔托夫 创造性地处理现实。 ──格里尔逊 纪录片就是一种非虚构的,看得见、听得见的传播形式,而被它所纪录的内容则是天文地理、生命非生命无所不包。 ──陈汉元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 ——百度百科 纪录片的特征 1、纪录片独特的人文性 2、纪录片独特的时间性 3、纪录片独特的结构性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问答题需要记忆) 1、真实原则均不可违背,专题性对纪录片更有主 观色彩。 2、从篇幅上来讲,专题片的长短、结构有一定的 模式,且可以成为“连续的”或“系列的”,但纪录片却基本上只能是一个故事(一个人或一件事),其长短因题材而定,短者几分钟,长者数十分钟甚至几小时。 3、从制作上,纪录片比较考究,它从创意、构思、章节、景别、用光、色彩、音乐、解说、音响和剪辑方面都要有精心的打造,要求把“故事说得生动”。而专题片在以上这些技术技巧上则不那么讲究,他只要求把“道理讲清楚”即可. 4、从时效上讲,专题片跟“新闻片”比较接近。而纪录片,但他往往不须具备较强的新闻性和实效性,它可以任选题材,精心制作,反复播出,永久保存。 5、从投入和产出方面讲,纪录片显然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比较铺张,纪录片讲求“质”,专题片讲求“量” 五、纪录片的分类(写影评前一定要把纪录片归类) 纪录片的分类,没有固定的统一标准,按功能分宣传纪录片、商业纪录片、独立纪录片,依照题材与表现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时事报导片:指报导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纪录像片,它的性质与新闻片相同。《监守自

浅析观念式纪录片

|RADIO &TV JOURNAL 2018.05 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让历史告诉未来》《河殇》《话说长江》等一系列大型纪录片和政论片在中国社会形成热潮,当时的中国纪录片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之后随着精英话语的异军突起及后来居上的大众话语,官方话语下的纪录片一度沉寂。然而纵观近十年中国官方主流媒体拍摄的精品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再说长江》《舌尖上的中国》等,不难发现,中国纪录片一改旧态,沉寂之后重整上路,取百家之长避一家之短,中国纪录片转变出一种新的风格。 一、观念式纪录片的兴起背景 以往的中国纪录片可以说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主流 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多元共生的局面。从国内来看,主流文化的纪录片基本处于弱势,民众响应程度非常低;而独立纪录片只在圈内流传,大众文化也只是民间的自发,毫无规律性,质量良莠不齐。所以,中国的纪录片整体处于一种散沙状态。与此同时,国外例如国家地理、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的纪录片发展得非常迅速,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有的划分为艺术纪录片,也有给大众看的科普型、人文型的纪录片。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中国纪录片开始发生变化,主流文化的纪录片人提出了要在纪录片中体现独立纪录片的一些拍摄思路,同时又提出了大众文化中的平民路线,三种文化开始有融合的趋势,赋予纪录片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内涵,使得纪录片在普通百姓和圈子精英中做到有效延伸。同时中国纪录片人借鉴国外纪录片成功的地方,结合中国纪录片自身的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方向。而这也是观念式纪录片诞生的背景。 二、观念式纪录片的界定 笔者认为, 观念式纪录片是一种带有主观意识的纪录片,通常平凡而普通的事物或者人物是主要拍摄题材,通过故事化的叙事、多样的拍摄手法、人性化的主题来表达出宏大的主流价值观。 通过对近十年中国纪录片和相关文献研究,不难发现近十年的新风格纪录片仍是“观念先行”的方式,也就是先有观念之后再进行拍摄。观念式纪录片本身就带有编导或者其他学者对社会人文上的思考。观念式纪录片的内容题材、选取普通小人物、普通小家庭,以人为本,以人为主要题材来表达主流价值观的主题。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小见大,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把不同的“节点”连成整体的“大网”,以拍摄个体从侧面展示出社会乃至国家这一整体。 从纪录片类型来说,观念式纪录片制作模式是工业 型;从拍摄风格来说,观念式纪录片是审美型;从其实质内 涵来说则是宣教型。在文化特征方面,观念式纪录片则兼具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位一体。 三、观念式纪录片的风格与特征 (一)题材多元化:大社会,小视角 2006年至2009年这一阶段的纪录片题材开始有所丰富,但大部分还是以国家事件为主,例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筑梦2008》《望长安》等,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是纪录片观念的改变,拍摄视角开始着眼于通过平凡人物事物来展现社会大局。2010年至2012年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题材开始真正变得多元,有宏大的主题,如《中国股市记忆》《华尔街》《大市中国》;同样也关注微观话题,如《人民币》《中国名街》《汉字五千年》,2012年大火的《舌尖上的中国》证明了小视角表现大主题的可行性和可发展性。在这之后的《万象,一片茶叶的故事》《诗词中国》《家具里的中国》《一壶春秋》等,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主题人性化:大背景,小人物 观念式纪录片的主题主要体现为平民化,展示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情感生活、生存状态等等。在全球化发展如此迅猛、社会变迁如此之快的大背景下,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转型期的遭遇者,而小人物的生活状态也就格外值得关注,同时他们也是最有话语权、最能解释这个社会变化的人群。 社会人文类纪录片最能体现这一点。典型的例子就是《舌尖上的中国》,每一个美食背后都联系着一种情谊或者是一个家庭,并且由于都是一些普通的小人物,观众非常容易产生共鸣,所以在既能欣赏到美食,享受着荧幕饕餮,又能感受到中国各地每家每户的情谊,体味到一些人生哲理,真正实现了人情“味”。但与此同时,在表现小人物的生活时,也将大背景与小人物联系在一起,表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 (三)叙事情节化:轻说教,重故事 我们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能够发现叙事故事化的大量运用,成为观念式纪录片的主要叙事方法,让观众在观看其他人的生活故事时,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发,感悟到纪录片中所传递出的主流价值观。例如在第一集中,拍摄的美食是松茸,是以一个采松茸为生的家庭为拍摄主线,就如陈晓卿所言:“讲的是中国人的故事,美食只是一个切口。”片子中的解说词大部分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不再是说教词。叙事的故事化更加吸引观众,在主题的传播上能得到更多的认同与接受。 (四)手法多样化:重技术, 多表达 视听研究 浅析观念式纪录片 □方子娴 摘要: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呈现出一种新的风格趋向,在主题、题材、叙事、手法和风格上都呈现出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 变化,然而目前学界对这种新风格纪录片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描述。本文基于以上背景进行研究,提出观念式纪录片这一新的概念,并进行定义和阐述,从题材、主题、叙事、手法和风格等方面对观念式纪录片进行探究。 关键词:新风格;观念式纪录片;发展;趋势 40 DOI:10.19395/https://www.doczj.com/doc/e118916225.html,ki.1674-246x.2018.05.019

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叙事差异

纪录片与剧情片的叙事差异 以《歧视的一课》与《浪潮》为例所谓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现实世界题材的电影。 在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演员参与。在纪录片中表现的人、 地点、情况与现实、实际情况一致。纪录片的题材范围广范,既 包括完全纪实的电影,亦包括了真人秀等节目。——维基百科 而剧情片通常指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真实存在但往往不被大多数 人所注意的事件而改编的故事性电影。——360百科 《歧视的一课》便是典型的记录片。它叙述的是一位在加拿 大的小学老师在看过一支美国1970年代拍摄的纪录片后,决定 在自己的班级里实施反歧视教育的故事。而《浪潮》则是基于1967年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 件改编而成。它主要叙述了今时今日的德国,在主题是“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中学老师莱纳·文格尔只是想做一个实验,由 他来扮演极权头头的角色,学生们必需服从他的命令、在回答问 题前必需得到老师许可、穿制服上学等,让学生们亲身体会一下 独裁体制的产生。 看《歧视的一课》时,我们可以看到纪录片的一些特点:以真实生活为题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需要演员刻意的扮演,所有的一切都遵循真实的原则。就像纪录片人所说的“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在这部纪录片中,安娜老师的实验让我们看到了歧视在同学们身上最为真实的表现

;纪录片一开始,我就认为这是一个实的故事,片子中安娜老师和同学们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创作者只是利用摄像机客观地记录下来,让我们知道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罢了。这一点便和剧情片有很大的不同。就拿我看《浪潮》来说在电影开始之时,我就认定这是一个经过编剧和导演虚构的故事。在我了解了它的背景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之后,我也认为荧幕上的角色也都是由演员所扮演的,现实中的人物只不过是被当成了创作对象而存在的。 当然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剧情片,都是导演与众多拍摄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它们也还有除真实性以外的其它区别。在纪录片中,除了被记录的人或事物外,还有解说者对纪录片进行一些适当的旁白解说,甚至还有对人物的访谈等,以增加人们对纪录片的内容的了解。而剧情片则不同,影片中的角色不与观众做直接的交流,剧情片的观众则是完全地沉浸在电影所创造的虚构世界里。同时也没有纪录片那样更为真实的感受,因为剧情片具有的是观赏性,它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渲染气氛。纪录片多的则是人文气息。 除此之外,导演也对作品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剧情片中。在剧情片中,导演显然具有绝对的权威,电影画面里的构图、光线,演员的表演,情节等都是由作者设计安排的。导演作为最高权力者,对演员有着绝对的控制权,演员都是按照导演的意图来对故事进行叙述,至此,剧情片往往就失去了现实生活中的不可预知性。而纪录片则大相庭径,在纪录片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故事的叙述者,就像安

浅析电影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浅析电影纪录片的美学特征——从《子熊故事》谈起 时间:2011-07-13 06:30:35 来源:作者:温娟娟——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摘要]电影纪录片以讲故事的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本文以影片《子熊故事》为出发点,简要分析电影纪录片在真实性、故事性以及人文性三方面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电影纪录片美学特征真实性故事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 -02 纪录片是电影诞生之初就出现的一种影片类型。1895年,在巴黎首次放映的电影就是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水浇园丁》等短纪录片。此后不久,“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以《北方的纳努克》等一批影片著称于世,对后来纪录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影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以消费娱乐为主流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故事片已远远取代了纪录片的主导地位。但是,纪录片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它凭借自己独特的表现对象和镜头语言,在一批优秀的电影爱好者的探索和实践中,最终寻找到了新的出路——“美”。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曾经说过:“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1]电影纪录片以讲故事的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大量长镜头的运用与跟踪摄影所产生的栩栩如生的真实感是其他类型影片所无法企及的。另外,电影纪录片常常渗透着创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在青峰翠谷的自然环境中洗涤着我们的心灵。 本文从影片《子熊故事》出发,简要分析电影纪录片在真实性、故事性以及人文性三方面的美学特征。 一、真实性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这部著作中说:“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揭示真实。”[2]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放映时,人们惊叹它表现的内容和现实生活中一个样。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和美学基础,离开了真实性,纪录片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但是,纪录片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并不等于真实地“记录”现实生活。埃里克·巴尔诺认为,纪录片是“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义地结合起来。”[3]这就要求创作者通过真实记录拍摄的生活素材,体现出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真实,是指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真实。《子熊故事》是一部以熊的故事为主要表现内容的纪录片,它是根据1885年发生在美国洛基山脉中人与熊之间的真实故事改编,真实地再现了小熊的生活环境。这指的是客观的真实,即真实的“记录”。“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通过看花絮我们知道,本部影片《子熊故事》在拍摄过程中用到了驯兽师驯养的熊,还有模型(比如熊妈妈被石头压死的镜头),这就是说,导演让雅克·阿诺参与了摄影机的“记录”活动,但是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却丝毫未察觉,从而形成了观众心理上的真实感,即“主观的真实”。 钟大年教授认为,在纪录片中,真实性是就事实而言的,逼真感是就作品的语言系统而言的,而真实是就观众的体验而言的。创作者通过创作活动将几者统一起来,才使真实地(观众的感受) 反映(逼真的语言系统)现实生活(事实的真实性)成为纪录片创作理想境界的基础。[4]亚里斯多德认为,只有真的事物才是美的。所以,真实性是电影纪录片最突出的美学特征之一。

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176 文化纵横 第2卷第1期 人物纪录片,顾名思义,就是以记录人为主,从中反映人们对于生活的视角和感悟,它可以真实再现生活,具有其他纪录片中所不能达到的沟通人类情感的使命。在带给观众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予观众深刻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情感交流,更可以加强人们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 一、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 (一)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叙述特征 普通百姓类人物纪录片中通常以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为记录对象,记录的内容多为零散的小事,这也是由于普通百姓较为平凡、没有知名度、没有显著成就这几个特点所决定的,即记录的就是每一天平常人的生活状态。因为这几个特点也会给创作者带来困难。没有明确的叙事线索,人物特征的典型性不强,所记录的事件也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即使在编排上有些难度,需要创作者有善于发现人物闪光点的眼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挖掘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也因其零散性会激发创作者的无限的构思,从而推陈出新,别具一格。 (二)特殊职业者或特殊事件当事人类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特征 此类人物纪录片所拍摄的主人公通常从事被人好奇、崇拜甚至存在一定误解的职业,亲历了常人所没有经历过的事件,这类纪录片的指向性较强,没有普通百姓人物纪录片线索那样零散。 央视纪录片《特殊职业之驱鸟人》就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驱鸟人隋国辉的日常驱鸟工作作为叙事主线,运用采访和跟踪拍摄的形式走进以隋国涛为首的驱鸟工作者的内心世界。即使他们为了航班的飞行安全会捕捉鸟类,但也会对各类鸟类进行研究,在保证航班安全的情况下也不会随意地伤害鸟类,体现他们既有对乘客生命安全负责的精神也有对小生灵仁慈的心。这样一来,使人们近距离接近这样一个不被人注意的群体。 二、人物纪录片叙事表达手法的多样性(一)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即使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所表达的方式不同,但目的却有相同之处,观众可以通过摄像机所拍摄出的画面来获得直观信息,体会拍摄者的意图。通过镜头语言的多种表达形式来升华人物纪录片的内涵感情。 “长镜头”在人物纪录片中具有叙事和表现两种功能。所有人物纪录片都会将记录的视角聚焦在人身上,关注他们的日常活动以及整体命运,从而挖掘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由此来塑造人物的个性,由最开始的记录表象转向记录 心灵,将要报道的人物灵魂呈现给观众。 优秀的人物纪录片运用多种镜头语言,并能正确地将其剪辑组合,使得作品本身结构清晰,内容精练不显冗杂,在观众获取画面信息同时获得情感共鸣,有效地达到人物纪录片的教育感化目的。 (二)拍摄视点 无论哪一类别的影视作品都会拥有其独特的视点,通常会采用被摄人物视点,旁观者视点,创作者视点,或者三种视点共同运用。人物纪录片也是如此,英国BBC电视台所创作的人物纪录片《戴安娜王妃最后的时光》,根据警方调查以及证人口供所改编而成,因所记录的人物历时多年,所以许多真实场景无法还原,创作者没有参与纪录片的演绎和采访,而是站在全知的角度上完整地展现王妃生前最后几个星期的状态以及最后悲剧的来龙去脉。在访问的过程中,即使创作者与采访对象只有面对面之隔,却也不做任何评论性语言,创作者这样做的原因也是追求整个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情景再现 “提取甚至创造一定的意象,这种意象能够成为人物在经历历史时的情感状态的附着物,观众把这种主观化后的意象置于上下文情境中,从而感知当事人的情感。因此情景再现蕴含着某种情感的场景来暗示和启发观众,唤起观众该类情感的感知,他必须借助心理联想来实现。” 而情景再现对于人物纪录片的作用在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历史纪录片《杜甫》中,因为所记录的人物离我们太过久远,所以不得不使用情景再现手法,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有许多网友认为这样的情景再现容易对真实的历史情况产生歪曲,这样画面的插入很容易“顾此失彼”。 情景再现的初衷是为弥补人物纪录片缺少的资料,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断不可因为不恰当运用情景再现造成大家对于真实历史情况的错误认知。种种如此,应该在日后创作人物纪录片中多加注意。 三、结语 人物纪录片通过记录人物事件和精神风貌给人以榜样力量和人生启迪。没有一部人物纪录片起初就完美,只有不断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朱景和.纪录片创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5-70. [2]雷红泥.论电视人物纪录片的心灵再现[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01):61-62. 摘 要:人物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类别,用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表现对象,用艺术的手法进行加工展示,使观众从中获取知识,感受人文情怀从而体验人生价值。本文将从国内外优秀人物纪录片的实例来论述人物纪录片叙事特征和情感表达的不断丰富和关于镜头语言在人物纪录片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加以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发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关键词:人物纪录片;叙事策略;情感表达;社会文化现象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01-0176-01 人物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 胡文波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作者简介:胡文波,女,汉族,黑龙江黑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的叙事与结构 纪录片是与故事片相对的一种电视节目体裁,如果说故事片相当于文学中的小说,那么纪录片就是报告文学。纪录片和报告文学的选题一样都来自于生活现实,它不需要虚构故事情节,也不需要对事件进行过度的渲染,好的纪录片甚至只是生活原生态的一种自然记录。那么,为什么面对同一事件,有的人讲得绘声绘色、兴致盎然,有的人却讲得平淡无奇、味同爵蜡?关键就在于结构方式与叙事技巧的不同。 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的技巧和结构的方式不仅是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处理的过程,更是创作者通过素材的挑选和组合,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的过程。也就是说,叙事结构是创作者赋予素材以意义和解释的手段和形式。一部纪录片艺术质量的高低和思想意义的深浅,不仅取决于纪录片拍摄到的内容,也取决于对于这些内容的剪辑与组合。剪辑组合得体,原本好的内容可以变得更加精彩,某些一般的内容也能发挥得较为出色。相反,剪辑组合不当,就有可能糟蹋原本非常好的素材,使原本十分精彩的内容失去应有的效果。所以,叙事和结构对于作品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要甚于素材本身。 由于生活积累、人生感受、艺术功力和艺术追求的不同,不同的创作者有不同的叙事技巧和结构方式。即使出自同一创作者的不同纪录片,其叙事风格也不会完全相同,正如一棵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但是,另一方面正如建筑学上的分类一样,尽管房屋的结构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我们依然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他们粗略地分为几类,比如木制结构,石制结构、土木结构和钢筋混沥土结构。纪录片的叙事方式也一样可进行这样的分类,纪录片常见的叙事方式有:画面加解说式、访谈加解说式和客观记录式。 一、画面加解说式。这一叙事方式曾是我国纪录片的主导叙事方式,那时,由于受苏联“形象化政论”的影响,绝大多数纪录片采用了这种叙事方式。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和《话说运河》。在实际创作中,一般是先有选题,主创人员根据选题写出文字稿本,领导审查通过后开始拍摄。后期编辑时,则是先根据文字稿配音,再根据配音编画面。这种叙事方式非常重视解说词的创作,非常重视解说的叙事说明作用,通过它来表现内容的发展。随着这一形式的发展,出现了通篇泛滥的解说加音乐,结果忽视了其他声音元素和图像对作品整体形象造型的功能,这使得画面或多或少地成为一种图解的工具,整个片子从文稿上来看更象一篇论文。另外,从创作观念上讲,这种叙事方式往往注重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注重的是主题和结论而不是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创作者也往往把自己当作一个政府工作者代表政府、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艺术工作者仅表述自己的一家之言,这样片子就承载了过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内涵,结果抽象大于具体,空泛压倒细节,逐渐偏离了电视的本性,丧失了可看性。 二、访谈加解说式。画面加解说的模式是一种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观众影视文化的提高,这种叙事方式的弊端正日益放大。为此,纪录片创作者不得不寻求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访谈加解说的叙事

张以庆纪录片中的美学与人文特征分析

张以庆纪录片中的美学与人文特征分析 摘要:张以庆(1954-)代表作有纪录片《舟舟的世界》、《英与白》、《幼儿园》等,分别被译成英、法、德、日、荷兰语等,进入欧美主流媒体。近年来,多次获得国际国内纪录片大奖。他的纪录片既充满了真实、情感共鸣产生的美感;也有对个体和当时许多社会事件的的记录和人文关怀的体现。 关键词:美学特征真实发现人文关怀思辨人文特征共鸣一、张以庆纪录片中的美学特征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直接说到,“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1纪录片的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处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交互作用的“临界点”上,完成着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纪录片表现的必然是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通过对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的展示来传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这就使纪录片有了独特的审美特征。”2对于纪录片而言,真实记录是一种美、在大量素材基础上的发现美、洋溢出的人文关怀是一种美、以及创作者取舍之后展现出思考的思辨美。 1、真实之美纪录片是历久弥香的陈年老酒,在时光的飞逝中越发弥漫醉人的芬芳,而这芬芳的最重要的条件便是真实。它最根本的美学特征是纪录真实,这种美存在于真实生活情态之中,纪录片造型的美是为真实的生活内容服务的。”3毋庸置疑,张以庆的《舟舟的世界》、《英与白》、《幼儿园》都是展现真实的

人或动物的生活片段。真实是它们的生命,真实的力量是无穷的。像舟舟旁若无人的指挥、白对英的理解在无声的照顾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幼儿园中孩子们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哭闹、无缘无故的打闹、??形状各异的睡姿真实的让人笑过之后油然而生感叹,这是对那些孩子的真实的记录,正是因为它真实而引发了观众对自己童年和现在的回忆与对比。 2、发现之美同真实美一样,发现之美也是纪录片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它截取现实生活的若干片断构成一个完整的真实世界,它展示着质朴的真实力量。纪录片需要对冗长的素材进行精心地剪辑处理,剪辑就意味着挑选那些符合编导思维、意图以及该片风格特点或主题立意的那些声画素材。纪录片在不断选择中最大限度地保持真实,这就体现着纪录片经由艺术创造性后的真实之美。在纪录片中,发现的层面很多,发现新的视角和意义、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性、发现那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等等。因为,“对于纪录片工作者来说,通过画面和声音去发现世界要比去创造一个世界更有意义。”4像《舟舟的世界》、《英与白》、《幼儿园》,从题材上来说都是张以庆细心观察发现的拍摄对象,舟舟、英的选择就是有特殊性,舟舟作为人群众五百分之一的先天愚性患者的代表,他既和其它先天愚性患者一样智商低于70,缺乏自我生存能力,是弱者,这是很多人都能看到的,但张以庆发现了舟舟作为他们的代表,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他如梵高一般画出了自己想象的人,完全展现自己内心的色彩;他热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现状与特征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18916225.html,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现状与特征浅析 作者:王博鹏王秀峰 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作品已不局限于在电视和电影媒介播出, 新媒体平台成为重要的纪录片播出阵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这一崭新的媒介下受众的欣赏习惯与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来探讨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同时以优秀新媒体纪录片《遇见你》为例,来分析新媒体纪录片的特征,并指出新媒体纪录片与互联网思维的关系。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纪录片特征;网生纪录片;互联网思维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098-02 新媒体纪录片,很多人认为是互联网平台上播出的纪录片而已,并不认为与传统的电视或电影等媒介上播出的纪录片存在显著区别,但是近几年随着新媒体平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平台播出的纪录片逐渐产生出异于普通纪录片的典型特征,新媒体纪录片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纪录片类型。 一、新媒体纪录片的概念 新媒体是指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媒体形态,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若我们将新媒体看作是平台,那么新媒体纪录片从简单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新媒体平台上播出的纪录片,但是这仅仅是新媒体与纪录片在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正如话剧在进入电视媒介之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从而演变为适合电视媒介播出的电视剧一样,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两种艺术形式的堆砌,而是两种深层次的属性之间的渗透和融合,新媒体纪录片也是如此,它是指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纯网生的纪录片类型。相对于传统纪录片而言,新媒体纪录片在内容、形式及传播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征,能够更加适应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传播和欣赏习惯。 二、我国新媒体纪录片的现状 首先,依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末,我国网民规模为6.88亿,同比增长6.1%,互联网渗透率已达50%,网民数量稳居全球第一。另据CNNIC发布的《2015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收看网络视频,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3.54亿,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收看的第一终端[1]。我国的网民数量正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互联网用户对于 纪录片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是在国内较为著名的优酷土豆、爱奇艺PPS、腾讯视频三大主流视频门户网站可以看出,占据主流的是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纪实性节目只占据很小一部分比重,而且更新速度和宣传推广方面远远不及娱乐节目、电视剧和电影等。

纪录片影评写作方法

那么,下面我们就详细讲讲。首先,什么叫影评具体概念?有人会说,那不就是看完电影对影片的评价吗?错!你说的观后感,观后感与影评最大的区别:前者是人主观上的感受,而后者是客观专业的分析;前者强调他的思想内容和教育意义,后者是从专业的角度:比如从结构,画面,色彩,表达方式,剪辑是否流畅,拍摄手法,同期声表现等等更加深层次的分析,凸显现实意义和成功之处! 影评通常评什么类型的片子?如果影评是编导的重点的话,那么纪录片就是影评的重中之重。但总体范围归为三类,记录片,专题片,艺术片。前两者可以归为一类,在国外,前两者统称为纪录片,因为他们具有很多共性,真实时间真实环境发生的真人真事。而国内由于诸多原因把它分开,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由上述分析,我们就可以理解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纪实性,纪录片的本性应当是客观物质现实的复原。在纪录片的创作中,集中反映不经人为控制的叙事结构,坚持纪录片的纪实本性,并不排斥可以拥有其他属性,如艺术性政论性文学性哲理性等,但他们都服从于纪实性,而且通过纪实性来表现。通俗点说,纪录片就是一部人物形象环境事件真实真实反映生活的新片种,客观反映极少有编导主观色彩。但是无论这部电影反映的一系列属性,前提必须真实。 那么该怎么评纪录片呐?在这里向大家讲一个固定格式套路:结构——真实性——画面——色彩,如果你按这个套路走的话,即使你语言不够华丽,分数也差不到哪去,不会看着很乱,没有条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纪录片的分析中,把握长镜头是非常重要的,长镜头伴随纪录片至始至终,通过长镜头记录特写画面,用中景全景对人物的表情,景物的描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气氛,从而阐述现实意义,比较成功之处。 而艺术片因为不是重点(不是重点不代表不会考)在这里不多说了。但在大致套路跟记录片差不多:结构——画面特点——色彩,唯一不同的地方少一个真实性。除了上述,艺术片需语言优美,词汇华丽才能体现其艺术性。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

纪录片真实性评析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西方纪录片美学课程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生所属学院 任课教师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纪录片影象背后美的真实 电影术语词典中说:“记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纪录片的真实在于纪录片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没有经过导演安排和虚构。对于观众来说,纪录片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不仅包括人物、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的真实。纪录片的这种真实特性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从一方面讲,纪录片要求“无假定意义的真实”,不允许虚构,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导演摆布。纪录片的素材是真实的,其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其中的感情都是真实的。而另一方面,从创作层面上讲,纪录片的真实还是一种主观化的真实,经过制作人员的创意、剪辑、提炼、组接,纪录片作品难免带上创作人员的意愿、选择和感情。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现实本身,这种真实是美的真实,是审美的真实。 电影大师梅索斯兄弟,他们是“直接电影学派“的代表,他们利用轻便摄影机和同期录音设备的优势,在不干涉状态下,现场抓去不可控制的事件,客观记录,无旁白解说,尊重客观,强调要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既清楚及时地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不会影响到眼前所出现和发展着的一切。但实际上纪录片的拍摄并不可能完全这样来进行,即使是墙壁上的苍蝇,它的存在也可能一起在场人员分散注意力或者出现其他情况。从他们拍摄于1975年的纪录片作品《灰色花园》就可以很好的看到这一点,梅索斯兄弟的拍摄显然给常年隐居在灰色花园的这对母女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这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记录。然而《灰色花园》这部纪录片的伟大也就在于它那种一丝不苟的真实。梅索斯兄弟在这部电影中很好的展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在短短的100分钟的纪录片中,影片意味深长的真实展现了大小伊迪母女一年的生活,浓缩了她们一生的梦想、时光走过留下的痕迹、她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回忆以及隐居生活中她们起伏的感情……表现日常生活美的同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纪录片的多重社会价值 今天,各类电视栏目和节目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深受各个层次观众的喜爱。但单纯对于纪录片来说,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价值。其实,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比其他电视节目差,相反,它的价值是其他任何节目都无法代替的,隐藏在更深层的地方,需要我们来发掘。 “通常意义上来说,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来引发人们思考的电视艺术形式。”①纪录片的诞生早于电影,因为最初它是单纯作为现实影像的记录而存在的。时至今日,纪录片在类别、表现力、影响力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它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纪录片的价值也早已超出了原先记录事实的范畴,变得多样起来。 随着影像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纪录片的价值和作用不再局限于充当资料的留存,体现出了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会价值。一部纪录片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在于它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功效和影响。所以说,纪录片的影响力是由其社会价值所决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价值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价值 所谓人文价值,就是纪录片中包含、体现的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和审美作用的东西。举例来说,在纪录片《俺爹俺娘》中,作者几十年来保存的珍贵资料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父母伟大的爱和对儿女无私的奉献,也借此表达子女对父母刻骨铭心的爱与深深的牵挂,向观众传达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道,是人文价值的很好表现。另外,像《龙脊》之类的纪录片,通过对山区孩子生活的描绘,为受众展现了龙脊孩子们求学求知的艰辛和不易,让人们在感动的同时,有些许无奈和悲凉。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文化价值 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纪录片讲的就是文化。纪录片无论是关于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关于自然的,还是社会的;无论是关于民族的,还是世界的,都在使观众感受着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可大可小,可以大到影响世界,也可以只作用于一个个体,但它的意义是相同的,都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文化体验。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纪录片《丝绸之路》,虽然讲述的是贸易往来的历史变迁,但通过对这条历史悠久的中西文明交流要道的记录,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还有诸如《藏北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随着2011年1月1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的开播,中国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市场动力明显增强。历史文化题材作品不仅数量增多,影响力提升,美学探索更进一步,戏剧化和娱乐性更为凸显。同时,关注当下、记录现实的纪录片作品数量有所减少,影响力也局限于边缘空间。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态势下,意识形态话语依然强健,市场的力量渐渐呈现,美学贴近市场变幻出万种风情。本文试从近几年涌现出的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制作及传播特点等方面,浅议其美学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纪录片美学特征制作特点新趋势 一、中国纪录片作品的类型特征 近两年来,中国纪录片作品主要呈现为宣教型、审美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宣教型作品 宣教型纪录片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也参与了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成为宣教型作品的一种新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纪录片作品围绕着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社会事件展开。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关于世博的纪录片也蔚为大观,成为2010年度纪录片创作中的一个热点。不论国家媒体还是民间机构,都对这一题材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姿态各异,佳作纷呈。 由中央新影集团摄制的纪录电影《城市之光》,系2010上海世博会官方电影之一。《城市之光》全景式记录了自2008年9月以来上海世博会筹备的重要事件和活动,通过讲述人物故事、展现历史风貌,描画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书写了人们对城市生活的体会,以及对城市未来的思考。 由周兵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外滩轶事》也是关于上海历史的巨制。影片通过有意味的五位主人公,采取真实再现的手法,大规模运用了数字影像手段,展现上海从小渔村到远东第一大城市的百年沧桑。专业演员的参与和精彩剧场的演绎也让这部纪录片更增加了戏剧性和观赏性,演员第一次在纪录片里开口说话,引发学术界关于纪录片边界的讨论。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将《外滩轶事》改编为52分钟版本在该频道播出。 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了5集系列纪录片《亚运在中国》,该片围绕2010年广州亚运会,回顾和梳理了亚运与中国的20年情缘。通过亲历者的讲述,图像史料的对比,将观众的记忆再次激活,平民化的视角使观众倍感亲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