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6年欧洲文化之都——佩特雷

2006年欧洲文化之都——佩特雷

2006年欧洲文化之都——佩特雷
2006年欧洲文化之都——佩特雷

2006年欧洲文化之都——佩特雷

继1985年和1997年雅典、萨罗尼卡当选为“欧洲文化之都”后,2006年,希腊的又一座城市——佩特雷(Patras)也获得了这一殊荣。这座港口小城虽然不像前两座城市那么有名,但因其四周小岛环绕,风景独特,来这里参加丰富多彩的“欧洲文化之都”活动,是我们了解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风情的好机会。

古老文明与现代活力的交汇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欧洲文化之都”进行年度评选以来,佩特雷是第三座获得这一桂冠的希腊城市。它拥有南欧重要的港口,是连接希腊和意大利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海上交通枢纽。在海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艘漆有各国公司名称的巨型客轮停靠在码头里,等待着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送往世界各地,由此可见,海上航运业主宰着当地经济的命脉。

据说,世界上最早的狂欢节就起源于佩特雷。古希腊时,人们用美酒和歌舞来表达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崇敬,“狂欢节”便自发产生。不过,如今的佩特雷狂欢节已经和古代的情形大不相同。近百余年来,它已经发展成为欧洲最重要的狂欢节之一。

佩特雷的市容市貌主要由高大的棕榈树和一处处露天凉台构成。市中心的大街小巷则充斥着时尚休闲的咖啡馆和餐厅。在离散发着现代气息的街道和人潮不远处,几千年前的堡垒废墟俯瞰着整座城池。有着2300个座席的古罗马大剧场保存完好,每年夏天都会举办露天音乐会,让人忽略了它那1800多岁的高龄。圣安德拉斯大教堂是这座城市的保护神的官邸,是东正教建筑的典范之作。佩特雷狂欢节大游行在每年春天的复活节前后举行。市中心的广场上人山人海,除了各种穿着奇装异服的“妖魔鬼怪”和滑稽人物之外,很多大花车还不时抛洒下糖果和巧克力,引得大小观众和游客们一片欢腾。

另外,佩特雷还是座不折不扣的“大学城”,4万名在此求学的大学生给这个历史文化古城增添了不少蓬勃的朝气,也令今年的“欧洲文化之都”艺术活动充满了惊喜。为此,原来以工业和港口著称的佩特雷老城决定善加利用这张“新面孔”:在2006年,它将组织150余场文化艺术活动,目的是“让欧洲人了解佩特雷”——“这也是我们宣传以文化为基础发展城市新策略的一个大好机会”。艺术总监阿莱克西·阿拉特西斯(Alexis Alatsis)说。

活动主题繁多

今年1月,由于在活动内容揭晓前夜,部分组织者宣布

退出,组委会面对困难更加努力,以使今年佩特雷的各项艺术活动能够如期举行。阿拉特西斯说:“围绕着佩特雷本地和欧洲的各项传统,我们设计了多个主题。”在2月份的嘉年华大游行之后,春季的佩特雷将聚焦“诗歌与音乐”(la po ésie et la musique,4月27日至5月13日)和“老戏新排”(les nouvelles scènes du drame ancien,5月19日至6月4日)。在上演古老的希腊露天戏剧时,安详注视着佩特雷的堡垒遗迹将“扮演”剧中的“天然布景”,城中的大小广场则将被来自欧洲各地的艺术团体所占据。

夏季的主题主要有“一起旅行”(en voyageant avec,6月8日至8月6日),它侧重“活的艺术”——音乐、话剧、舞蹈和电影。艺术总监阿拉特西斯虽然是希腊人,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工作,他认为:“欧洲的财富在于25种不同的文化和谐共存,而同时它们又拥有共同的文化历史继承。”

“发明家与科学家雷奥纳多·达芬奇”展览(Léonard de Vinci, inventeur et scientifique)就是一个例子,它将在一座重新整修后的古造纸厂内举行,展示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创作的图纸、素描和模型的精致的复制品。通过他设计的飞行机器、先锋派风格的桥梁以及各种奇特的防御工事,人们将领略大师总是领先于他生活的时代的创新天才。

此外,9月和10月之间还有一个为期20天的节日——

“欧洲在佩特雷”(l'Europe à Patras),将这个希腊港口城市的大街小巷变成欢乐的海洋。组委会表示,宗教和艺术的关联将是11月的活动主题。12月,儿童将成为今年欧洲文化之都的关注中心。数量众多的艺术表演和民众娱乐将使世界各地的游客乐而忘返。

周边游览

在距离市中心只有几公里的地方,由酷爱该地区的德国人古斯塔夫·克劳斯(Gustav Clauss)修建的阿齐亚克劳斯庄园(Achaia Clauss)值得游览。这片广阔的葡萄田位于一片高地上,盛产响誉整个波罗奔尼撒半岛的MavroDaphn é酒。感兴趣的话,您还可以在庄园主人的带领下参观其酒窖并现场品尝陈年佳酿。

佩特雷还是游览周边海域众多美丽小岛的理想出发点。它们没有西卡拉底群岛(Cyclades)的名气,却更加天然质朴。赞特岛(Zante)、色发罗尼岛(Céphalonie)、乐卡德岛(Leucade)和伊萨卡(Ithaque)都很近,由佩特雷码头坐船就可直达。其中赞特岛又译为札金索斯岛,位于最南部,因其缤纷的鲜花和宜人的气候被誉为“东方之花”(la fleur du Levant),格外受到游人的青睐。色发罗尼岛是这几个岛中最大的,有着峭壁、石窟、地下河流与小溪构成的独特美景。乐卡德岛的名字来自其洁白壮观的白垩土峭壁,它庇护着几个古老的小山村,西海岸还拥有多处沙滩。最后就是传

说中尤里西斯的岛——伊萨卡了。它尚处于原始的未开发状态,游人很少涉足,不过也许您能从中找到荷马史诗《奥德赛》描述的痕迹。

欧洲文艺复兴3个艺术代表人物

欧洲文艺复兴3个艺术代表人物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代表人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的艺术代表人物,被誉为”文艺复兴三杰“。15、16世纪是欧洲历史上辉煌的时期,在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便是“文艺复兴”。这一名称的含义,是“再生”、“复活”,是希腊和罗马的古典形式在世界文学、艺术和建筑中的复活,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思想萌芽的产生。恩格斯曾经热情地赞颂: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伟大时代。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就是这个时代出现的艺术巨匠,史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达芬奇(1415—1519),出生于意大利北部的芬奇村。他是15、16世纪意大利的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和科学巨匠,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可以说他是一位全才,他是画家和雕塑家,作品完美而超过前人。作为科学家和发明者,他的理论和发现比他的时代先进几百年。这位实践工程师,可以从容地造出战争工具和和平年代的纪念碑,同时他又是一位有成就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解剖过尸体,测量过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正因为他博学多才,所以他的绘画作品才那么的杰出、那么的耐人寻味,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自画像》等等,多少年来以其隽永的魅力吸引后世,倍受美术爱好者的赞赏和推崇。

达?芬奇对建筑、雕刻和绘画创作都以大量素描为构思和研究的基础,每个人物,甚至每个手势都准备了充分的素描习作及写生。可以这么说,达?芬奇的素描起到了相当于甚至超过现代摄影作品的作用。例如在素描作品《自画像》中,画家观察入微,用的线条丰富多变、刚柔相济,尤其用浓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了明暗的微妙变化。而且用线生动灵活、概括性很强,寥寥数笔却包含着许多转折和体面关系,立体感很强,人物表情也相当传神。整个意大利,确切地说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达?芬奇是个天才,正因为他多才多艺,精通各方面的知识,有着很深的文化素养,所以他能将前辈画家关于人体解剖、透视和素描等研究成果,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上升到系统理论。他将透视法运用到绘画中,将中世纪的平面装饰的风格改用焦点透视法,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他总结了明暗造型的规律,使用暗部和亮部的光线把物体表现的结实而又真实,例如名作《最后的晚餐》。 在技法上,他也不断探索,经常改变颜色的调法,创造出一种被称为“薄雾法”的表现手法。当时文艺复兴初期的一些绘画技法中,仍然残存着哥特式宗教祭坛画的痕迹,单线平涂,色彩比较单调,体积感和空间感相对较弱。而达?芬奇“薄雾法”则将人物的边线逐渐消失,若有若无,更加接近真实。如作品《蒙娜丽莎》,如今全世界的人都一直在谈论她那“神秘的微笑”、“迷人的微笑”,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都不一样,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很严肃,有时又略带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忧郁。这是为什

欧洲文化史的五个阶段

欧洲文化史 欧洲文化略分五个时期。 一、古典时期( the Classic Age, 1200 B.C~476 A.D) 主要是古希腊文明(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及古罗马文明(the Ancient Roman Civilization)。奉行的是异教徒的信仰和实践(Paganism)。异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理念上鲜有束缚,实践中享受人生,个性突出,热情奔放,创造力旺盛,风格多姿多彩。 二、中世纪时期(the Middle Ages, 476~1453) 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文化(the Church Culture),强调人的原罪(the original sin),人性受到压抑(inhibited),文化上是一泓死水(cultural backwater)。这一时期的主流是对古典时期的反动。 反主流的代表人物是但丁( Alighier,Dante,l265~1321),杰作是史诗《神曲》(Divine Comedy)。 三、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 15~16C) 古典主义的复兴,遵循的是人文主义(Humanism),这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对抗(reaction)。 代表人物有: 1.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代表作有梵蒂冈教皇(Pope,pontiff)专用西斯庭小教堂(The Sistine chapel)穹顶上的壁画《创世纪》,(Genesis)以及圣坛后的壁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雕塑《大卫》(David)等。米氏又是建筑师、诗人。 2.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 代表作有《蒙娜丽莎》(Mona Lisa),《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画家,又是雕塑家、建筑师、音乐家、工程师,确是多才多艺(versatile)。 3. 拉斐尔(Raphael,1483~1520):代表作有《圣礼之辩》,(The Triumph of Religion,又名Disputa),《雅典学派》(the School of Athens)。他所设计的52幅梵蒂岗壁画世称“拉斐尔圣经”(Raphael's Bible)。 4. 提香(Titian,1490~1576):威尼斯画派中的调色大师。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venus of Urbino)等。

完整版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欧洲文化入门参考资料 这是一本中国大学生了解欧洲文化的英语教科书,为了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学习英语的中国大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往往感到由于缺乏欧洲文化知识而增加了许多困难。英语中有数不清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等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或者牵涉到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果对这些所知无多,读书未必全懂,对谈也难顺利。而一旦对这些有了较多知识,则不仅了解程度会提高,而且由于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 《欧洲文化入门》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European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2、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程 3、课程学时:32学时 4、学分:2 5、先修课程:《高级英语》、《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 6、适用专业:英语 7、大纲执笔:英语专业教研室 8、大纲审批:外语系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5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关欧洲文化的基本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修养,并为以后开专业课提供大量重要的背景文化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英语,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教学大纲对象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全部用英语授课。 了解欧洲文化对英语发展的影响和欧洲文化发展的脉络; 了解来自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历史著作,希伯莱的圣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的典故、名言、成语、人名、地名等; 了解欧洲各时期思想、科技、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将欧洲文化与同时期的中国文化进行比较; 学生应准备一些工具书、参考书、选本、译本。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希腊、罗马文化 基督教及其《圣经》 中世纪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十七世纪 启蒙运动 浪漫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学说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及其它 五、考试考核办法:笔试 六、教材及参考书:

外国饮食文化

第一章饮食文化概论 1. 饮食与文化 (1).饮食的基本含义:①中文:一是吃的和喝的东西;二是吃东西和喝东西。 ②英文:一是food and drink;二是diet(可指规定的、特别的饮食, 也可指日常的膳食). (2).文化: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 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 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②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③中国 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3).饮食文化概念的基本理解:(特定群体)关于食物获取的知识、技术、方式、习俗和制度。 (4).饮食的功能:①满足生理需要;②满足心理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你有安全感, 使你感到“自我价值”,使你感到“美味”带来的快乐);③满足“公关”需要。 (5).文化的认识:①“人”是文化的主体;②动态性(丰富和发展、重新认识和修正、对某 些旧的或传统的东西的否定);③多样性(内容、观念、方式方法);④结构性;⑤共 同享有;⑥后天习得;⑦强制或规范;⑧理想与现实;⑨适应性。 (6).饮食受文化影响:“食欲也是被文化决定的”是说特定群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对其成员的饮食行为特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对其群体特殊饮食习 惯、方式形成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决定性的。 (7). 饮食文化内容的基本理解:①观念(精神性):指特定群体对待饮食的态度或看法; ②获取(物质性或技术性):指特定群体的食物选择、加工制成技术、日常饮食结构、 餐饮方式(食具的样式和使用方法、分食还是合食、具体食物的食用方式)等;③风 俗(民众的自发的重复性行为,具有传承性和社会性),制度。 (8).影响人对饮食选择的主要因素:①家庭因素:包括文化传统,食物供应,生活状况与观 念,人口结构,食物制作水平,宗教;②个人因素:包括教育背景,价值观,生 活经历,职业(阶层)与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心情;③环境因素:包括政治与经济 全球化,人员流动与文化交流,参照对象与团体归属,商业促销与流行趋势,营 养、卫生、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消费环境。 2. 饮食文化与社会 (1).经济发展---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是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家庭食品开支与家庭总收 入的比例关系的定律,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 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2).社会文明---“文明”的土壤:人类的饮食状况不仅表现出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同时也 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土壤----食物生产技术、方式对科学技术发明的贡献。(3).习俗传承的载体----标记:即某种事物或行为成为某一文化群体传统习俗中的标志性民 俗事象。如日本新年的干沙丁鱼、黑豆之类的食物。(4).社会文明---文明:文明就是一切能减少人们生活麻烦的手段。 平等:“平等”、“自由”的餐饮服务文化或服务精神。 多元化共存:人们享受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乃至不同时代的美食文化。 环境协调:对自然的尊重、理解和爱护,引导“绿色消费”。 (5). 习俗传承的载体---传承:即某一特定的习俗会通过“代际”关系而代代相传。 寓意:如“喜饼”“蛋糕”等。 交际:饮食或宴席在交际场合总是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交换:“互报交换系统”。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 小组成员:胡珊、刘洋、裴倩、陈美娟、尹婉仪、吴令仪、谭思铭组长:胡珊 指导老师:王红老师 【摘要】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关键词】文艺复兴社会特点 【引言】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 imento,由ri-“重新”和nascere“出生”构成)是一场发生在14世纪中期至16世纪末的文化运动,在中世纪晚期发源于佛罗伦萨,后扩展至欧洲各国。“文艺复兴”一词亦可粗略地指代这一历史时期,但由于欧洲各地因其引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故“文艺复兴”只是对这一时期的通称。 【调查报告主体】 研究概述: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点研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为何会产生此类社会特征?采用研究方法主要是上网搜寻资料、翻阅书籍,辅之以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 【结论与分析】 西欧的中世纪是个特别“黑暗的时代”。基督教教会成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把上帝当做绝对的权威,什么文学、什么艺术、什么哲学,一切都得按照基督教的经典《圣经》的教义,谁都不可违背,否则,宗教

法庭就要对他制裁,甚至处以死刑。《圣经》里说,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了大罪,作为他们后代的人类,就要世世代代地赎罪,终身受苦,不要有任何欲望,以求来世进入天堂。在教会的管制下,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死气沉沉,科学技术也没有什么进展。黑死病在欧洲的蔓延,也加剧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宗教神学的绝对权威。 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当然要想有这些自由还要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自由,而所有这些自由的共同前提就是人的自由。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也为这场思想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可能。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这为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适宜的社会环境。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艺术的成就很高,人们也可以自由地发表各种学术思想,这和黑暗的中世纪是个鲜明的对比。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东罗马(拜占廷)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亦有一说是十字军3次东征(尽管第三次半途而废)带回来的纪念品,他们在路上发现了这些书,就搬了回来藏在教堂的地下室,后被人发现,惊叹古罗马的艺术,文学等,就开始极力传播,意图达到古罗马那时的成就)一些东罗马的学者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办了一所叫“希腊学院”的学校,讲授希腊辉煌的历史文明和文化等。这种辉煌的成绩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于是,许多西欧的学者要求恢复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艺术。这种要求就像春风,慢慢吹遍整个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由此兴起。 社会影响 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运动作为一场弘扬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传播过程中为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也同时为早期的资产

欧洲文化略分五个时期

欧洲文化略分五个时期。 一、古典时期( the Classic Age,1200 B.C~476 A.D)主要是古希腊文明(the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及古罗马文明(the Ancient Roman Civilization)。奉行的是异教徒的信仰和实践(Paganism)。异教徒指非基督教徒,非犹太教徒,非伊斯兰教徒。理念上鲜有束缚,实践中享受人生,个性突出,热情奔放,创造力盛,风格多姿多彩。 二、中世纪时期(the Middle Ages,476~1453)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文化(the Church Culture),强调人的原罪(the original sin),人性受到压抑(inhibited),文化上是一泓死水(cultural backwater)。这一时期的主流是对古典时期的反动。反主流的代表人物是但丁( Alighier,Dante,l265~1321),杰作是史诗《神曲》(Divine Comedy)。 三、文艺复兴时期(the Renaissance,15~16C)古典主义的复兴,遵循的是人文主义(Humanism),这是对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对抗(reaction)。代表人物有:

1.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代表作有梵蒂冈教皇(Pope,pontiff)专用西斯庭小教堂(The Sistine chapel) 穹顶上的壁画《创世纪》,(Genesis)以及圣坛后的壁画《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ment),雕塑《大卫》(David)等。米氏又是建筑师、诗人。 2.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代表作有《蒙娜丽莎》(Mona Lisa),《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是画家,又是雕塑家、建筑师、音乐家、工程师,确是多才多艺(versatile)。 3. 拉斐尔(Raphael,1483~1520):代表作有《圣礼之辩》,(The T riumph of Religion,又名Disputa),《雅典学派》(the School of Athens)。他所设计的52幅梵蒂岗壁画世称“拉斐尔圣经”(Raphael’s Bible)。 4. 提香(Titian,1490~1576):威尼斯画派中的调色大师。代表作有《乌尔宾诺的维纳斯》(venus of Urbino)等。 5. 蒙田(Montaigne,1533~1592):散文之父。反对经院哲学和基督教的原罪说。代表作为《随笔集》(Essays),以怀疑论(Skepticism)先是研究自己,发展为研究人世。座右铭(motto)是“我知道什么”(What do I know?)

华师欧洲文化入门古代时期在线作业

1.第1题 The poetic creation of _____ glorifies Rome’s conquests and achievements. A.Virgil (70-19 B. C.) B.Horace (65-8 B. C.) C.Ovid (43 B.C.-17 A. D.) D.Juvenal (55-130 A.D.)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第2题 Jesus lived in the __. A.early 1st century https://www.doczj.com/doc/e113312028.html,te 1st century C.early 2nd century https://www.doczj.com/doc/e113312028.html,te 2nd century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3.第3题 _____ is the longest river in the world. A.The Tigris B.The Amazon C.The Mississippi D.The Nile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4.第4题 Of the following orders of columns, which one is more formal and dignified and mainly used in mainland Greece? A.Doric B.Ionic C.Corinthian https://www.doczj.com/doc/e113312028.html,posite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5.第5题 Starting from the reign of which Roman emperor such jobs as bakery and military service became hereditary? A.Octavian B.Diocletian C.Constantine D.Theodosius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Christianity originated from__. A.Turkey B.Palestine C.North Africa D.the Western Europe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7.第7题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the Code of Hammurabi was NOT true? A.The Code helped Hammurabi consolidate his rule in the Mesopotamia. B.The Code wa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etaliation. C.Everyone received equal punishment for the same crime committed. D.The Code was written in the Akhadian language.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8.第8题 That Aeneid, the legendary founder of the city of Rome, was the prince of _____ suggests a certain link between the Roman civilization and ancient Near East.

对欧洲文化的认识

对欧洲文化的认识 2012-8-14 14:20: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时间:2011年10月13日 江时学:感谢各位在百忙中参加我们所网站主办的讨论会。网站搞这个活动的目的是想活跃我们的学术空气和丰富网站的内容。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作为研究欧洲文化的科研人员,我们有义务搞清楚欧洲文化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来回答这样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什么是文化?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文化是一个无所不在、妇孺皆知的词。我在 (A. L.Kroeber A?克鲁伯和C?克拉克霍恩撰写的《评文化的概念和定义》 (1952年) and C. Kluckhohn: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Papers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American Archeology and Ethn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Vol., XLVII - No. 1, 1952, pp. 41-79. )一书中看到,1871~1951年期间出现了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我还在I?贾米森撰写的《资本主义与文化:英、美制造业企业的比较分析》(1980年)(Ian Jamieson:Capitalism and Cultur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 Gower, 1980, p. 9. )一书中看到,被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领域的学者使用的定义,也有160种之多。你们在研究欧洲文化时,究竟是如何定义文化的? 邝杨:文化的概念应从两个角度看。从一般的学科角度看,特别是社会学,文化主要体现为价值观、规范、认同以及符号体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应特别注意到文化是一个被使用的概念,含义有变化。从英语词源学上看,文化起初有“培育、培养”之意,后来,在浪漫主义时期,又着重指精神层面的发展,再到后来,文化概念又包含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含义。因此,文化概念从历史角度来说不

欧洲文化发展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手工工场时代 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开始于工场手工业经济,其特征是手工劳动,商业资本控制着手工业生产,重商主义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瓦解冲击着自然经济和封建制度。在国际格局中,经济中心先由农业经济发达的亚洲转到商业经济发达的地中海地区,再后转到工业经济发达的大西洋地区;经济领先的国家先是意大利,后是荷兰,再后是英国。 16世纪前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历史产生重大转折,历史从各方面体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鲜明特点。 ⑴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阶段(14~16世纪) 14~15世纪世纪在意大利和西北欧产生了以雇佣劳动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引起了欧洲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领域的深刻变革,其表现有三:第一,在社会经济方面,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国际市场开始逐渐形成,世界开始打破封闭状态,走向统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开始形成趋势。同时,西欧国家开始了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它一方面给当地带来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残暴的资本原始积累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在思想文化方面,随着自身力量的发展壮大,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摆脱封建束缚,14~17世纪掀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旗帜的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从意大利迅速波及到西欧,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思想解放作用。在此基础上,西欧又是掀起了反对天主教专制的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解除了精神枷锁。第三,在社会制度方面,在革命条件比较成熟的尼德兰,爆发了世界上第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影响深远。 ⑵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17~18世纪)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所具有的巨大转变的特点,向着更深广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时期,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已经发展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其表现有四: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这是指17~18世纪处于手工工场阶段的欧美的英、美、法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最终建立资本主义制度。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几经曲折反复,推断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它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共和国。1789~1794年的法国革命担负起反对国内外反对势力的任务,资产阶级由上到下的三个阶层在广大人民的推动下不断把革命推向高潮。成为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②封建国家的改革:国内外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冲击,使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出现危机。法国的路易十四、俄国的彼得一世、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奥地利的特蕾西亚女王和约瑟夫二世等一些有远见的封建君主开始实行改革,这些改革的形式都是封建君主自上而下地推行,目的都是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因而这些改革不可能完成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但客观上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趋势。③启蒙运动: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也更加成熟,以理性主义为旗帜的启蒙运动从英国波及到欧美,其中法国的启蒙思想成就最高。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加广泛和深刻,它倡导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仅成为法国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还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一套政治构想。④殖民扩张: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资产阶级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17~18世纪的荷兰、英国和法国进行了多次争霸战争,仍然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形式,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欧洲文化入门

欧洲文化入门 《欧洲文化入门》由于其内容庞杂,琐碎,因而是一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课程。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我们潜下心去,找出里面的规律和线索,这门课并不难攻克。我们要牢记文化的五分法:一、社会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历史) 二、哲学三、文学四、科学五、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音乐),以记忆每个时代的各要点为主,理解纵向的变迁为辅,后者主要的作用时帮助我们更好的记住前者。 《欧洲文化入门》的考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题型:四选一,填空,判断,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 选择题:这种题型可考查考生的记忆、理解、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评价等多种能力,评分客观,故常被应用。在答题时,如果能瞬时准确地把正确答案找出来最好,假如没有把握,就应采用排除法,即应从排除最明显的错误开始,把接近正确答案的备选项留下,再分析比较强以逐一否定最终选定正确答案。 填空题:这种题型常用于考核考生准确记忆的“再现”能力,在答题时,无论有几个空,回答都应明确、肯定,不能含糊其辞,填空题看似容易实则难,最好的应对办法是对英语语言知识中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原理等要牢记。 名词解释:这种题型一般针对英语专业自考本科段课程中的基本概念、专业名词进行命题,主要考核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在答题时,答案要简明、概括、准确,如分值较大,可简要扩展。 简答题:这种题型一般围绕基本概论、原理及其联系进行命题,着重考核考生对概念、史实、原理的掌握、辨别和理解能力。在答题时,既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答案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并加以简要扩展就可以。 论述题:这种题型一般从试卷编制的全局出发,能从体现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和基本问题的角度来命题,着重考核考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

德国的饮食文化

德国的饮食文化 德国饮食文化是指德国国内和日耳曼族的饮食习惯。德国由于身处欧洲大陆之中心,饮食文化与内陆地区之物产分布息息相关。整体上德国较为爱好肉类。其中德国人尤其爱吃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例如香肠。相较于欧洲中南部精致饮食,德国的传统饮食普遍较粗犷,但仍具特色;传统菜肴如烤猪肘、烤猪膝[1],常佐以马铃薯泥、酸甜甘蓝食用。另外德国也是世界啤酒生产大国之一。德国人均啤酒消费费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尤以慕尼黑的啤酒节最为知名。 提起德国,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啤酒。的确,德国的啤酒如同汽车、电器、足球一样,举世闻名,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啤酒王国。德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第一啤酒肚”。德国的饮食文化有其独特之处,他们在“吃”和“请客”方面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德国的早餐比起午餐和晚餐是最丰盛的。在旅馆或政府机关的餐厅,早餐大多是自助形式。有主食面包、肉类、蔬菜、饮料、水果等,品种非常丰富,且色泽鲜亮悦目。面包有精粉的、黑麦的、燕麦的、白面和杂粮掺和的等等。蜂蜜、果酱、奶油、奶酪、牛油等,都装在比火柴盒略小的精美小盒内,撕去表面软纸,即可食用,既方便又不浪费。办公室内大多都设有专门煮咖啡和茶的房间,职工在上午10

点和下午4点各有20分钟的喝咖啡或茶的时间,他们同时还要吃一些糕点。这种点缀,可以防止中午和晚上因饥饿而过量饮食,是一种科学的“饮食习惯”。 德国的午餐和晚餐一般是猪排、牛排、烤肉、香肠、生鱼、土豆和汤类等。在德国喝啤酒,酒量不大者不必担忧,因为酒宴上,德国人互不劝酒也不逼酒,喝者各自量力而为。即使喝啤酒,他们也是先问你是否要,若不要绝不会给你送来。用餐是一人一份,食者大多会用面包将盘内的肉末或汤汁蘸着吃尽,绝不浪费。德国的饮食特点是营养丰富,方便省时,文明科学,吃饱吃好。 与"民以食为天"烹饪技术举世闻名的中国相比,德国的饮食不免人觉单调乏味。有人说德国的饭菜无非清煮、白炖加烤制,这同德国人呆板、拘泥的性格一样不讨人喜欢。不过现在如果你去德国,则大可不必为此苦恼了。由于世界各国的美食家云集德国,你在此可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味佳肴,不论是法式、俄式、意大利式,还是日式及中餐等等都能见到。今日德国的餐饮业可说是国际风味大荟萃,而德国菜也已不再如传统的做法,仅仅是白炖猪蹄加酸菜了。现在的德国厨师善于吸收其他外来饮食特色,在博采亚、欧、美众家烹调特色的基础上,也可做也美味可口的佳肴。德国的餐饮业在近几十年中达到很高的水平,从五花八门的冷热饮小吃店、小餐馆、小酒馆到豪华的星级宾馆饭店遍布全国各地,各种风味一应俱全。那诱人的色泽、扑鼻的香味吸引人们一次次掏出钱包,以饱口福。

欧洲文化入门中文版课件

第一章希腊罗马文化 希腊罗马文化可以说是欧洲文明的起源,所以这一章节应该是比较重要的章节。我们先看希腊的发展。 希腊文明分为几个时期,她形成于公元前800-500年,经历了古典时代(也就是公元前500到公元前336年)和希腊化时代(也就是公元前336年到公元前31年)。希腊文明达到顶峰是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146年,希腊被罗马攻克。希腊文明也就被罗马文明所取代。 这段历史的重要大事有: 1、公元前12世纪,随着特洛伊人的入侵,希腊堕入“黑暗时代”。荷马史诗描述的正是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以利亚特》和《奥得赛》)。这里要注意的是,荷马史诗描述的时代并非荷马生活的时代。荷马生活在公元前700年。 2、公元前6世纪,希腊世界开始有了全面改变,为后来的古典时代打开了通途。其中两个重要的城邦国家是雅典和斯巴达。雅典发展起一个完全不同类型的社会,公元前594年,梭伦成为雅典的首席执行官,他的贡献在于,在组织上为以后建立著名的雅典民主奠定了基础。雅典之所以在当时拥有卓越的地位,是因为它在打败庞大的波斯帝国这场重大战争中起了最主要的作用。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书中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3、由于雅典的不断扩张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慌,因而在公元前431

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最终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修昔底得这位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在其作品中,详尽描写了这一战争。 4、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专横跋扈,底比斯和雅典为求相互保护而结成新的联盟。公元前371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底比斯和雅典联军,他的闻名世界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统治了希腊。至此,古典时代结束,希腊化时代即将开始。 古典时代的希腊造就了一批哲学家和剧作家。哲学家主要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苏格拉底提出自由辩论的重要性。柏拉图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既能维持贵族特权,又可为贫苦阶级接受的社会,并构件了唯心主义的根基。亚力士多德寻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秩序。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索福克勒斯。这一时期希腊也造就了像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得这样的数学家,以及像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得这样伟大的历史学家。 希腊的艺术和建筑在神庙上得到最高体现。著名的雅典卫城的圣地帕台侬神庙就是卫雅典娜女神建造的。 接下来我们从希腊文明走向罗马文明。 希腊化时代与罗马时代前期相互交融,最终过渡到罗马时代。罗马时代经历了早期共和国(公元前509-公元前264年)、后期共和国(公元前265-公元前27年)、早期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284年)和后期帝国(284-476年)。公元前500年,

欧洲文化的论文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添些学校 《xxx》结课论文 题目:欧洲文化之哥特式建筑 姓名:黄文泽 性别:男 专业:xxx 班级:xxx 学号:xxx

欧洲文化之哥特式建筑 欧洲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无论是其人文艺术方面的发展还是其自然科学的严谨都吸引了广大的研究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经过本学期老师对欧州文化的讲解,我对本来就很感兴趣的欧洲建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下面我从其起源、建筑特点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简述下我眼中的欧洲建筑的代表——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超高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是地位。 其特点主要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的感觉.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线线条,宏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的空间, 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里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是基本的拉丁十字型,但是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建筑结构也十分多样,主要有尖肋拱顶,飞扶壁,花窗玻璃等,下面就各国建筑代表为例来介绍哥特式结构在建筑上的体现。 意大利的哥特式建筑于十二世纪由国外传入,主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意大利没有真正接受哥特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型,只是把它当做是一种装饰风格,所以在意大利很难找到纯粹的哥特式建筑.威尼斯的世俗建筑有很多的杰作,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认为是中世纪的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成为广场的标志.城市里一般

建有许多高塔,总体轮廓线很美. 德国最早的哥特式教堂之一的科隆主教堂于1248年兴工,由建造过亚眠主教堂的法国人设计,有法国盛行的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德国的教堂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形制和风格,如德国的马尔堡的圣伊莉莎白教堂的建筑结构体现了德国教堂建筑的最早特点:屋顶平缓,陡坡屋面罩在拱顶上,高度相等的教堂中厅和侧厅,教堂内部采光是依靠端体墙上高窄普通的窗户,全然去除尖顶、高侧窗、飞扶壁等等之类的样式,可谓一大创新。 以挺拔、动感、飞扬而著称的哥特式建筑艺术,在欧洲各地流行了近四个世纪之久,虽然走向了落寞,并曾经一度被文艺复兴时期的的艺术家们评为是野蛮的象征,但哥特式建筑艺术给欧洲各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那一座座哥特式教堂以及具有哥特式风格的绘画和雕塑便是最好的证明。 综上所述,探讨哥特式建筑建筑艺术不仅仅是对建筑,建筑艺术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背后的宗教,历史,人文背景。对于我们更好的解读中世纪那段特殊的历史进程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由于哥特式建筑艺术本身就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存在语言方面的差距,再加上所学知识有限使得本文得出的结论具有局限性对于所取得的成就认识也较肤浅。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论证还有待继续深入的研究,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哥特式建筑艺术。

欧洲文明概论尔雅

欧洲文明概论 何为欧洲文明? 1 欧洲在()以后进入了文明发展的高速期。 A、1300年 B、1400年 C、1500年 D、1600年 正确答案:C 2 欧洲文明之所以能够以大陆命名,是因为()。 A、很早就形成了整体发展的特点,且具有非常鲜明的欧洲特色 B、欧洲国家之间历史关系比较复杂,文明的差异性不大 C、欧洲国家普遍面积比较小,没有形成独立的文明 D、沿袭历史特点,因为在欧洲古典文献中有约定俗成的固定说法 正确答案:A 3 关于欧洲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人类生活水平最高 B、环境指数最高 C、人类发展指数最高 D、自然资源最为丰富 正确答案:D 4 古典文明指的是希腊罗马文明,奠定了欧洲文明的基础。 正确答案:√ 5 中世纪的欧洲处于黑暗时期,各方面的发展都较为落后,甚至有倒退的地方。所 以中世纪对于欧洲文明的形成几乎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正确答案:× 关于欧洲文明的现代讨论 1 哈贝马斯认为,欧洲文化能够承认分歧的原因在于()。 A、各方面的冲突导致文化极度撕裂 B、国家众多文化冲突大 C、众多民族生活于小范围土地上 D、海洋国家对外扩张包容性强 正确答案:A

2 关于《我们的复兴》,说法正确的是()。 A、由哈贝马斯、雅克德里达和温格尔·艾克共同起草 B、涉及到对历史教训的总结 C、起草于2005年 D、在关于欧洲特性和欧亚关系的他讨论后起草的 正确答案:B 3 从文化角度说,欧洲必须联合起来,才能形成欧洲的特色。 正确答案:√ 欧洲文明的现代特征 1 欧洲文明的特性不包括()。 A、提高质量 B、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的宝库 C、重建“欧洲中心论” D、强调文明要素的均衡发展和同步发展 正确答案:C 2 意大利的历史地位不包括()。 A、古罗马帝国的中心 B、罗马教会的中心 C、文艺复兴的起源地 D、欧盟的起源地 正确答案:D 3 人和动物共有的处境不包括()。 A、生命处境 B、物质处境 C、社会处境 D、文化处境 正确答案:D 4 现代欧洲普遍承认,基督教文化属于日耳曼文明的延续。 正确答案:× 5 欧洲的历史告诉我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文明应该根据社会实际的需要有选择地重点发展,不必面面俱到。

2016下半年华师在线欧洲文化入门100分作业

2016下半年华师在线欧洲文化入门100分作业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as NOT a factor that brought about the agricultural growth during the Central Middle Ages? A.The climate improved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higher. B.More lands were under cultivated. C.Farming technology improved greatly. D.The food price dropped drastically.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4.0 此题得分:4.0 23.第30题 Magna Carta in 1215 in England was significant in that it __. A.really weakened the power of the church B.spoke for the common people C.really weakened the power of the king D.spoke for the nobles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4.第31题 What were the three forms of vernacular literature for town dwellers? A.epic poetry, romance poetry and dramas B.fabliaux, fables and romance poetry C.lyric poetry, epic poetry and romance poetry D.fabliaux, fables and dramas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 25.第38题 Epicureanism and Stoicism are similar in the following ways except for____. A.Both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good of the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希腊人在科学、哲学、文学、艺术上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这也成为艺术创造的理想形象。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机智灵活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也使希腊人得到接触两河、埃及等地区文化的机会。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希腊神话包含着人们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它蕴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使神祇具有人的面貌和情感,成为促使艺术与生活息息相通的有利因素。温和的希腊气候使希腊人有广阔的露天活动和运动的场所。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裸体竞技为艺术家提供了塑造健美人体的条件,使他们对于人体美有较早的领悟和表现。希腊艺术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古代世界最杰出的艺术,给人类宝库留下了最珍贵的遗产。 古代希腊文化是现代欧美文化的重要渊源,它不仅反映在建筑、雕塑等有形迹可循的那些领域,尤其深刻地反映在宗教、哲学、诗歌、戏剧等意识形态领域。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发祥期,其总体特征(或曰类型)近似于同时期的古西亚、埃及的宫殿文化。希腊语文化勃兴于古风时代。随着城邦的繁荣、大殖民运动的拓展,进入公元前7—前6世纪,各种文化门类、职业逐渐形成,到公元前5—前4世纪古典时代达到鼎盛。 古希腊美术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因此也被视为爱琴美术的延续。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像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可是除了居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公民自认为希腊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莱那样以哲理的想像认为自己是希腊人。那么究竟谁是希腊人呢?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后来创造出许多雕刻艺术杰作的希腊人正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可谓名副其实。 希腊三面临海,北面连接欧洲大陆。境内多天然良港,可以经过地中海通向世界各地,为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内陆多山,土地贫瘠,但是盛产大理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极方便的物质材料。到了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蛮族入侵的严重破坏。但不屈的希腊人在这块曾经有过丰厚文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的国家,各自为政。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宜于户外裸体锻炼和比赛。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身体为荣光,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美学家们发现人体美,艺术家们创造美的人体。大政治家伯里克利斯说:“我们是爱美的人。”希腊民族是爱美、创造美的民族。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所以希腊艺术主要成就表现在神与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庙建筑。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