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底植骨种植术
- 格式:docx
- 大小:13.67 KB
- 文档页数:2
•齿科美容• •论 著•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在位点保存中的应用研究杨春山1,郑 佳2,孟 琪1,徐 巍1,张岳乔1,徐 薇1,刘 培1,王 丹3,曹 宁1,高志强1(1. 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科 河北 唐山 063000;2.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 唐山 063000;3.华北理工大学河北 唐山 063000)[摘要]目的:研究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疗效及其在位点保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后牙缺损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位点保存技术(填充Bio-Oss Collagen+覆盖Bio-Gide膜+延期植入种植体和骨替代材料);观察组:在实施位点保存技术的同时结合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
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牙槽骨高度缺损值、植入种植体后高度提升值、骨密度值、治疗周期、种植体稳定率、融合率、咬合功能满意率等指标的差异性。
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牙槽骨高度缺损值、植入种植体高度提升值、骨密度值、咀嚼功能评分明显改善,组间在牙槽骨高度缺损值、植入种植体高度提升值、骨密度值、咀嚼功能评分、种植成功率、自我满意程度、融合率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周期(9.2±2.3)周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5.6±2.9)周,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在位点保存近期效果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经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术;种植体;位点保存;锥形束CT[中图分类号]R78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7)04-0079-04Study on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ing from Alveolar Crest without Bone Graft with Simultaneous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in Ridge Preservation YANG Chun-shan1,ZHENG Jia2,MENG Qi1,XU Wei1,ZHANG Yue-qiao1,XU Wei1,LIU Pei1,WANG Dan3,CAO Ning1,GAO Zhi-qiang1(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Tangshan Xiehe Hospital in Hebei Province,Tangshan 063000,Hebei,China;2.Tangshan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angshan 063000,Hebei,China;3.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063000,Hebei,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ing from alveolar crest without bone graft with simultaneous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in ridge preserv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112 consecutives as posterior teeth defect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s and each of 56 cases.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idge preservation,that was filling Bio-Oss Collagen, covering Bio-Gide film, delayed placing implants and bone substitute materials.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ing from alveolar crest without bone graft with simultaneous implant placement, then to compare the effects after 6 months in follow-up. Results The height defect value before operation and elevated value after operation of the alveolar bon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either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 The treatment period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P<0.05),while,the stability rate and fusion rate of implant,satisfactory rate of occlusal function by cone beam CT in the two groups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ing from alveolar crest without bone graft with simultaneous dental implant placement in ridge preservation is better of the short effect,the longer effect is still proved.Key words: Maxillary sinus floor lifting from Alveolar Crest; implant; ridge preservation; cone beam CT基金项目:河北省卫生厅重点科技研究计划(编号:20160886)通讯作者:徐巍,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种植技术的革新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E-mail:xuwei033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增多以及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牙列缺损与缺失率逐渐升高[1-4]。
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解决方案的选择及询征医学赖红昌【期刊名称】《《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年(卷),期】2013(18)2【摘要】目的:讨论比较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病例的种植修复的各种方法。
材料和方法: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常用外科手段根据手术径路可分为:(1)短种植体的应用(2)经上颌窦外侧壁开窗植骨术;(3)经牙槽嵴顶的上颌窦内挤压提升术;(4)带角度种植体及颧骨种植体。
种植体植入的时机可选择一期或二期种植。
对于不同术式的选择以及种植体植入时机的把握,现有的临床标准主要依据上颌后牙区的剩余骨高度。
结果: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种植体本身的材料设计等更新,术式的选择趋向简单、有效、低风险的外科手段,相关的临床报道亦越来越多,原有的适应症选择标准亦受到挑战。
讨论:讨论上颌窦提升手段的发展和科学及临床证据,并介绍上颌窦提升术的最新研究进。
结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目前有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适应症的选择要在有效的条件下尽量遵循有效的简单化的原则。
【总页数】1页(P57)【作者】赖红昌【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联用骨挤压上颌窦内提升术与骨挤压种植术治疗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效果探析[J], 连卫娜2.上颌窦内提升植骨术在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3毫米病例中的临床应用 [J], 温国胜;魏洪武;郭水根;郑希军;岳丽春;孟展3.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在修复上颌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中的应用 [J], 邹长萍;何家才4.上颌后牙区连续多牙游离端缺失,当可用骨量不足3 mm时,应选择上颌窦底提升[J], 周咏;刘鑫;汪洋;孙雅慧;刘东升;何家才5.上颌后牙区游离端连续缺失且垂直骨量不足3 mm时种植治疗选择考量 [J], 陈娅倩;田陶然;胡琛;陈雪;彭琳;杨醒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颌窦提升技术的应用研究作者:李元帅韩泽民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9期随着口腔技术的不断发展,种植牙已渐渐成为缺失牙的主流修复方式。
上颌后牙区缺失,常因牙槽嵴吸收,解剖因素及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种植牙所需的牙槽骨骨量不足,影响修复[1]。
1996年国际种植牙年会上上颌窦提升术被公认为有效解决上颌骨萎缩、牙槽嵴高度不够的一种方法[2]。
它的关键在于完整无损地剥离和提升上颌窦底粘膜。
按照手术路径,上颌窦提升术可分为上颌窦侧壁开窗法和经牙槽突上颌窦底提升法。
1上颌窦侧壁开窗法上颌窦侧壁开窗法是最早提出的上颌窦提升术,1975年由Tatum医生首先提出[3]。
上颌窦区剩余牙槽突的高度(一般为6~7 mm)低于拟植入种植体的最低长度或伴有牙槽突宽度不足,即可视为上颌窦侧壁开窗法的适应证。
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植入区具体情况,选择同期或者延期植入种植体,判断的依据是植入体是否能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
若窦嵴距过低,骨密度过差,无法保证种植体有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应在一期手术行上颌窦开窗植骨,并待5~6个月成骨后再行二期种植体植入术。
若窦嵴距达到5 mm以上,可以保证种植体的初始稳定性,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可以行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范围[4-5]。
随着种植器械以及骨移植材料的不断完善更新,以及通过术前曲面断层及CT的联合应用,使上颌窦提升术中的创伤逐渐减小,可提升的高度有效增加,为改变传统的治疗进程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
Matthias[6]等通过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上颌窦外提升植骨同期牙种植,窦嵴距即使仅为2 mm,也可以使种植体获得初始稳定性,并使种植体也能获得骨整合界面。
近来有报道,有学者[7]在临床应用上也证明了此观点。
Manso[8]等对窦嵴距同期植入的优点:①无需二次手术,手术创伤减小,适应证范围扩大。
②骨移植材料与上颌窦底以及侧壁接触固位,种植体被包围在其中,使种植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③种植体与自体骨愈合的接触面积有效增加,提高了远期成功率。
上颌窦内提升术知情同意书尊敬的患者:您好!在进行以上颌窦内提升术之前,我们需要向您说明相关的手术知情情况,并征得您的同意。
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在确保理解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
1.手术目的和原因以上颌窦内提升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主要用于牙齿种植手术中,为了增加上颌后牙区种植牙的可行性和成功率而进行。
手术通过提升上颌窦底部的窦膜,使得种植牙的植入长度得以增加,从而确保种植牙的稳固性和牙冠的美观性。
2.手术步骤以上颌窦内提升术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麻醉:手术前将进行麻醉,以确保您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2)切开:医生会在上颌后牙区进行切开,暴露出上颌窦区域。
(3)窦膜提升:医生将小刀或其他工具小心地分离窦膜,并将其提升至所需的高度。
在提升窦膜时,医生可能需要添加骨粉或其他填充物以增加种植牙的稳固性。
(4)种植牙:在窦膜提升完成后,医生将种植体植入上颌骨中,并进行缝合。
(5)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给予您相应的术后护理指导和建议,以确保手术区域的愈合和恢复。
3.手术风险和并发症以上颌窦内提升术是一种常规手术,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1)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出血,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2)感染:手术后可能会发生感染,需要及时治疗。
(3)窦膜破裂:在窦膜提升过程中,窦膜可能会被意外破裂,需要医生进行修补。
(4)骨移位:手术后可能会出现骨移位现象,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5)上颌窦炎:手术后可能会引发上颌窦炎,症状包括鼻塞、头痛等,需要及时治疗。
4.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请您注意以下事项:(1)手术前一天晚上请勿进食或饮水,以确保手术时胃内为空。
(2)手术前请告知医生您的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以免引发不必要的风险。
(3)手术后请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术后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进食。
5.同意书在您理解以上内容并决定接受以上颌窦内提升术之前,请您签署以下同意书,以确保您已经充分了解手术的目的、步骤、风险和注意事项,并愿意自愿接受手术。
上颌窦外提升术的的程序发布时间:2021-04-15T03:08:17.465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虞丛林罗晶潘婷[导读] 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牙缺失患者选择种植牙修复的越来越多。
由于先天的解剖条件欠佳,或者因为后天缺牙太久,窦底骨高度欠缺,部分患者不能直接行牙种植术,需要先行上颌窦底的骨增量手术,包括上颌窦外提升或内提升术,同期或者延期种植体置入,方能最终完成修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虞丛林罗晶潘婷湖北航天医院口腔科 432000一、概述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牙缺失患者选择种植牙修复的越来越多。
由于先天的解剖条件欠佳,或者因为后天缺牙太久,窦底骨高度欠缺,部分患者不能直接行牙种植术,需要先行上颌窦底的骨增量手术,包括上颌窦外提升或内提升术,同期或者延期种植体置入,方能最终完成修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颌窦外提升术效果可靠,提升空间更大,是内提升手术失败后最后保障,是牙种植医生必须要掌握的临床操作技能。
基于以上,本文做一简要概述,以期抛砖引玉。
与上颌窦内提升术相同,上颌窦外提升术也是一项可预期的上颌后邵骨增量技术。
在牙槽峭垂直向吸收和上颌窦气化的双重作用下导致骨高度不足时,可通过此方法有效地进行牙槽痘的骨增量,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条件。
Tatum 于1986年首次提出上颌窦侧壁开窗外提升术(lateral sinus floor elevation,LSFE)并应用于临床。
手术通过前庭沟切口翻全厚黏骨膜瓣,暴露上颌窦颊侧骨壁,根据拟扩增的骨量或待植入的种植体数目确定开窗大小,用外提升器械小心剥离推高上颌窦黏膜,然后植入骨替代材料,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
该技术拓展了上颌后牙区的种植适应证,其优点在于:手术在直视下操作,能准确控制提升高度,有效保护窦底黏膜;容易判断上颌窦黏膜的完整性;植骨方便,定位准确,与上颌窦内提升相比,可获得更为充足的植骨量;且该方法受上颌窦解剖形态限制较小,在上颌窦底倾斜等情况下,建议选择外提升以减少上颌窦黏膜穿孔的风险。
在临床上,因个体差异因素,会有一些患者的骨量较充足,可以采用上颌磨牙区直接种植的方法植入规格较短的种植体。
但行上颌磨牙种植时,由于上颌窦这一特殊的解剖生理标志与上颌磨牙区牙槽嵴的距离非常接近,尤其是牙槽嵴极度萎缩的患者,由上颌窦底到牙槽嵴平均大约为5mm。
骨量有限,植入较长的种植体时容易穿通窦腔,且无足够的支持骨,给种植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
上颌磨牙,尤其是上颌窦底到牙槽嵴的距离过小,缺乏足够的骨组织支持时,一般采用上颌窦底植骨牙种植术来解决由于骨量不足不能种植的问题,但因手术复杂,更应慎重。
【适应证】
⑴磨牙、前磨牙缺失,牙槽嵴极度萎缩。
上颌窦底至牙槽嵴之间骨量不足10mm而需在该区种植体植入者。
⑵上下颌牙槽颌间距离在义齿修复允许范围内,如颌间距离过长者需牙槽嵴上植骨;如颌间距离过长且上颌后缩前牙反倪者,则需le-fortⅰ型植骨下降-前移,间隙内植骨再行种植。
⑶全口牙缺失,患者不能耐受活动义齿基托者。
【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⑴事先应对缺牙作一副临时活动假牙,最好戴一个月以上适应,这样可以在一期手术到二期手术的几个月期间(镶装种植义齿以前)不因缺牙而影响咀嚼和美观。
⑵如进行了拔牙、牙床手术,应等三个月以后待骨缺损恢复,x线显示牙槽骨质量及形态满意后再考虑作种植手术。
⑶作种植手术时,应保证身体健康。
做一般的血常规检查,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恢复正常,妇女应避开月经期。
⑷手术前应保持口腔清洁,事先应作洁牙并治愈口腔炎症、疾病等。
(5)患者可提供以前用的假牙及缺牙前的照片供修复医生参考,使制作的种植假牙在牙齿排列
及色泽上更自然逼真。
2、摄x线曲面断层片,按其放大率计算上颌窦底至牙槽嵴的距离。
3、常规口腔清洁。
【麻醉及体位】
全身麻醉,上牙中神经局部浸润麻醉,上牙后神经、腭大神经及鼻腭神经传导阻滞麻醉。
麻药一般采用2%布比卡因加1:400000肾上腺素。
患者采用平卧位,术者在右侧。
【手术步骤】
⑴切口从上颌尖牙到第一磨牙龈颊沟横行切口,切开粘膜、骨膜,分离翻起粘骨膜瓣,显露上颌窦外壁骨面,勿伤及眶下神经。
⑵在骨面上按窦腔大小用直径2mm球钻开一矩形窗口。
钻孔时只穿透骨壁,勿损伤粘膜。
除窗口上边界外,其余三个边用小骨凿或微型骨锯使其连通。
⑶分离上移骨粘膜瓣自上颌窦底起始,用一弯度适宜的鼻粘膜剥离子贴骨壁仔细分离、上推窦粘膜直至植骨的高度,一般上移1.5cm即可,切记勿穿通上颌窦粘膜。
⑷修整骨壁下方组织,以便植骨块就位贴敷。
⑸取半层自体髂骨或异体骨,经修整使其与植骨床一致,植入上颌窦底,应使其密接无间隙。
⑹沿龈颊沟切口向腭侧分离翻转粘骨膜瓣,显露牙槽嵴骨面,在设计的位置上逐级钻孔,同时用手指用力抵住植骨块,使其同时钻通,最后将种植体旋入就位并起到固定骨块作用。
如为延期种植,则用细钢丝缝合固定,或以钛细螺钉在非种植区固定该植骨块,待一年后再从牙槽嵴钻孔,种植体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