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 辅助检查 • 1.X线检查 为主要手段 ,X线片上看到股骨头密度改变, 至少需要2个月或更长时间。骨密度增高是骨坏死后新骨 形成的表现,而不是骨坏死的本身。 • 2.CT 早期发现微小的病灶和鉴别是否有骨的塌陷及其延 伸的范围。 • 3.MRI 主要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4.关节镜检查 • I:关节面正常 • II:关节面裂隙,但没有可压缩碎块 • III:有可压缩碎块,但股骨头形态正常 • IV: 有可压缩碎块,股骨头塌陷 • V:关节表面分层,松质骨外露 • VI:髋臼关节面出现退变
.
• 二、术后护理 • 1、选择正确体位 :取仰卧位,两腿间置一梯形枕,患肢成外展中立 位(外展15°~20°),在 患肢腘窝垫一软枕,使髋膝关节屈曲 10°~15°注意保护腓骨小头区,防止压迫腓总神经,并穿丁字鞋-避 免患肢外旋。在执行各项护理及各种治疗搬动患肢时要特别小心,将 患肢及髋关节托起,并保持轻度外展位。 •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切口的变化:术后6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 变化,每小时测体温、血压、呼吸、脉搏各一次,注意神志、面色、 尿量、引流量的变化,并注意保暖。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同 时密切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切口周围有无血肿,对 渗血较多者及 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以防切口感染。 严密观察肢体感觉、运动、温 度、颜色、肿胀程度、静脉充盈情况,若肢体远端有凹陷性水肿、皮 肤发紧伴浅静脉充盈及活动受限,常提示有深静脉血栓,应及时报告 医生,采取相应处理。 • 3、引流管的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液24小 时内超过200毫升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当负压引流瓶内血 液超过一半时及时倾倒,使之持续保持负压状态。 • 4、饮食护理 早期饮食易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如牛奶、米汤、手工面条、菜汤等,忌食辛辣、油腻、生冷及刺激性 食物。中后期脾胃功能恢复,可给于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类食 物,如鸡蛋、瘦肉、动物肝脏、红枣等,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 增加肠蠕动,防止便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