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28 MB
- 文档页数:35
简述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施工工序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加固方法,通过施加预应力,使结构承载能力得到提升。
下面将以施工工序为标题,简述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施工过程。
一、方案设计与准备工作在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方案设计和准备工作。
方案设计包括对结构的评估、强度计算和预应力设计等内容,以确定加固的具体方案。
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工地的搭建和施工队伍的组织等。
二、结构表面处理在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之前,需要对结构表面进行处理。
首先,清除结构表面的灰尘、油污和松散物,以保证粘结效果。
然后,进行喷砂或喷水清洗,以增加结构表面的粗糙度,提高粘结强度。
三、预应力锚固装置的安装预应力锚固装置是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关键设备,用于施加预应力。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预应力锚固装置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首先,根据结构的需要确定锚固点的位置和数量。
然后,进行锚固装置的固定和调整,确保其与结构的连接牢固和预应力的施加准确。
四、预应力筋的安装预应力筋是体外预应力加固的主要材料,用于施加预应力。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将预应力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首先,根据结构的需要确定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数量。
然后,进行预应力筋的穿线和固定,确保其与锚固装置的连接牢固和预应力的施加准确。
五、预应力筋的张拉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
张拉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的大小和施加方式。
然后,使用专用设备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
最后,对张拉后的预应力筋进行锁固,确保预应力的稳定和持久。
六、预应力筋的固定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应力筋的固定。
固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固定装置的类型和位置。
然后,进行固定装置的安装和调整,确保其与预应力筋的连接牢固和预应力的传递有效。
最后,对固定装置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七、预应力筋的保护预应力筋固定完成后,需要进行预应力筋的保护。
公路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一、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概述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且它具有施工简单、合理、方便等优点,己成为桥梁界的新热点,现而今,预应力加固主要用于旧桥的加固,收到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有效的主动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有如下几大的特点:1加固效果显著。
一方面,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施工所需设备和人员较少,不仅简单易操作,施工布置还可以灵活调整,施工周期较短且经济效益好。
另一方面,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增加的重量不大,可以灵活调整达到原结构的应力状态,达到加固的最佳效果。
而且还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旧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刚度,有效防止桥梁的裂痕,是桥梁的饶度大幅度减低。
同时,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不但可以用于中小型桥梁的加固,还可以应用于大中跨度的连续体桥梁的加固。
2施工对交通影响小。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施工中不需要中断交通,只需要短时间的限制交通就可以进行施工。
因此,在施工中对桥上交通的影响很小。
另外,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技术的应用可做到不影响桥下的净室,不抬高路面的标高,对桥梁本身的损伤较小。
3后期维护简单。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另一大优点就是加固之后便于桥梁和体外预应力设备的维护与维修,能够随时更换预应力的应力筋。
同时,可以随时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力筋实施实时监控,对出现裂纹或者腐蚀情况的应力筋进行及时的修复和更换。
这既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又能够节约成本。
4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加固法主要应用于悬臂梁、连续体系梁与简支梁桥的结构加固,促进其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安全、牢固。
在路桥施工中应用预应力加固法,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或消除局部裂缝现象,而且有利于减小梁体挠度,使得路桥结构中不同界面都达到最为理想的应力状态。
二、计算模型分析在体外预应力结构中,体外预应力索与混凝土结构为点接触连接,组成了一个内部超静定结构体系。
结构分析采用桥梁博士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桥梁中的施工方法(北京兴创投资有限公司)【摘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结构加固的有效方法之一,现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新旧桥梁的加固方面。
本文着重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概念、特点和组成方面做阐述,并结合实例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桥梁中的施工方法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实例;施工方法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桥梁在交通中的地位日显重要,而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桥梁加固方面的作用就更加不容忽视。
1 体外预应力的概念简介及其组成1.1 概念体外预应力是指,在结构物中,预应力筋全部或部分采用置于结构构件断面外部的无粘结预应力。
它主要是通过锚固端和转向构件将作用力传送到结构物。
体外预应力结构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法国,体外预应力技术属于后张预应力体系,是其重要分支之一,是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技术的一种。
它主要是对位于混凝土截面之外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通过体外筋端部锚具和转向块来实现将预应力传送至混凝土结构的这一目的。
1.2 组成体外预应力主要是由锚具、体外索、锚固块以及转向块、减振装置和施工机具等组成。
1.2.1 锚具锚具是锚和锚索及其配件的统称,由于体外预应力体系是仅靠锚固端传力的,所以体外预应力锚固体系在安全性能方面的要求就比一般的体内预应力锚固体系的要求高,因此需要使用专门的体外索锚具及夹片。
体外预应力的锚具在外观尺寸的设计上和普通锚具相比要大很多,而且还有曾加了辅助配件,像放松装置、防护装置和密封装置等。
1.2.2 体外索体外索大体上可以分为成品索、光面钢绞线和无粘结钢胶线等类型。
其中无粘结钢胶线是在体外索中应用最多的,因为环氧喷涂带pe的单根钢绞线其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耐腐蚀的特性,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现今的桥梁加固中。
1.2.3 锚固块和转向块锚固块及转向块在体外预应力体系中必须和原结构有效连接,这样才能确保传力,锚固块及转向块在传递应力时主要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两种形式。
当锚固块的张拉力大时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而钢结构的锚固块则主要适用于施工空间开阔且应力小的小型锚固块。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综述姬中达(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0)工程技术l}商要】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分支,是无粘结蓣应力结构技术的一种。
它对置于混凝土截面之外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通过体外筋端部锚具和转向块将预应力传递给混凝土结构。
联键闭桥梁;预应力加固体外预应力技术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分支,是无粘结预应力结构技术的一种。
它对置于混凝土截面之外的预应力筋进行张拉,通过体外筋端部锚具和转向块将预应力传递给混凝土结构。
由于体外预应力技术具有结构自重轻,预应力筋替换、维护方便,预应力损失和应力变化幅度小,施工工期短,混凝土质量高、耐久性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桥粱结构的加固维修。
1体外预应力的概念与体系体外预应力是指对布置于承载桥梁结构本体之外的钢束张拉而产生预应力。
设计时仅把钢束锚固区域设置在桥梁结构本体内,转向块可设在柯i梁矍卉貅内或体外。
体外预应力体系由体外预应力管道、浆体、锚固体系和转向块等部件组成。
体外陨应力体系分为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和无糙结体外预应力体系。
有粘结预应力体系是将钢铰线穿八孔道内张拉后,向孔道管内灌入水泥浆。
无粘结预应力体系的体外预应力筋由若干单根无粘结筋组成,将单根无粘结筋平行穿入管内,张拉之前,先完成灌浆工艺,由水泥浆体将单根无粘结筋定位,张拉后不灌入水泥浆。
2体外预应力加固的组成构造特点及作用机理2.1纽成构造特点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从构造形式上看,该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水平筋、斜筋、上锚固点、滑块、U形承托、水平筋固定支座。
Z1.1体外预应力索、管道和灌浆材料体外预应力体系采用的预应力索一般由钢铰线组成,包括与体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完全相同的普通钢铰线以及镀锌钢铰线或外表涂层和外包PE防护的单根无粘结钢铰线。
体外预应力索管道主要起防腐作用,它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全部采用钢管道,二是钢管与高密度聚乙烯管道相结合的方式。
体外预应力结构加固施工工法一、前言体外预应力结构加固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于现有混凝土结构加固的有效手段。
该工法可用于桥梁、建筑、矿山及其它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维修和加强。
通过利用体外预应力的原理,将钢筋、钢束等外悬挂在混凝土结构上,实现结构的加固或改造。
二、工法特点体外预应力结构加固施工工法的特点是使用预应力钢筋、钢束等材料将结构的强度进行增强,从而达到改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提高其承载能力的目的。
该工法具有结构性能高、施工简便、工艺可靠、工程周期较短等优点。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桥梁、建筑、矿山及其它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维修和加强。
主要适用于结构加固、加强、抗震加固、受力性能提高等方面。
四、工艺原理体外预应力结构加固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采用钢筋、钢束等预应力材料,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在混凝土表面穿过固定点,将预应力材料捆扎于吊钩或吊杆上。
通过调整预应力量,使钢筋、钢束等预应力材料在外部形成拉应力,将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约束和加固,提高其自身强度和承载能力。
五、施工工艺体外预应力结构加固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个预应力材料的安装位置、负载力和预应力值等。
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若干钢筋、钢束等预应力材料,以及所需的固定材料、构件等。
3、施工准备:在进行施工前,必须将施工现场整理、清理、测量,确保施工使用的各种材料准确无误。
4、预应力材料预紧:在混凝土结构的预定固定点上,以预定的预应力值进行预紧。
5、混凝土修补:根据实际需要,在需要加固的地方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修补,保证结构表面光滑、平整。
6、灌浆处理:使用高强度耐水灰浆对预应力穿孔处进行灌浆,以达到固定作用。
7、预应力材料锚固:在钢筋或钢束的两端用特殊的构件将其锚固于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或外部,以防止其移动或脱落。
8、施工完工:施工完毕后,必须对整个结构进行验收,以保证结构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
影响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损失的因素有很多,针对不同的工程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
因此,如何结合工程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给出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并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成为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损失计算亟需解决的问题。
1 预应力损失的分类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会产生多种预应力损失,在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计算中,应主要考虑以下几种预应力损失:(1)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也称锚固损失,记作δl1;(2)预应力筋与孔道壁、张拉端锚口及转向装置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也称摩擦损失,记作δl2;(3)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损失,记作δl3;(4)预应力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记作δl4;(5)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记作δl5。
为了有效区分不同的预应力损失,按预应力损失发生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瞬时损失(如δl1、δl2、δl3)和长期损失(如δl4、δl5)2种[1]。
2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2.1 锚固损失δl1把锚固损失定义为张拉阶段的瞬时损失是相对长期损失而言的,其实预应力锚固损失并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研究表明,预应力筋放张后的前20 min 是预应力锚固损失最快的阶段,20 min以后逐渐放慢,直到80 min后趋于平缓。
而且锚固损失和张拉预应力有着直接关联,张拉预应力越大产生的锚固损失也越大[2]。
根据“总变形值=锚具变形值+预应力筋内缩值”这一条件,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给出了后张曲线(或折线)预应力筋常用束形的预应力锚固损失的计算公式:(1)抛物线形(圆心角≤90°)预应力筋损失值的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1)((21fcfconl lxrl−+=κμδδ(1)式(1)中,δcon—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MPa ;l f—反向摩擦影响长度,m;μ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系数;r c—圆弧形曲线预应力筋的曲率半径,m;κ —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x —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距离,m。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具体运用随着道桥交通行业的发展,道桥修建中所使用的技术也不断完善和更新,桥梁加固中使用的技术也在逐渐提高。
目前体外预应力技术对桥梁加固的作用比较大,通常是对旧桥进行修复使用的技术,根据桥梁受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进行体外预应力技术操作。
本文通过体外预应力技术的研究,对其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讲解和说明。
标签:体外预应力技术;桥梁加固;应用引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在公路上的投资也越来越大,具有设施全面的桥梁工程也会有其质量问题,考虑到公路桥梁对人类造成的安全问题,对桥梁进行再次加固以及改良是尤为重要的,要想使桥梁能安全正常的使用,就应在公路桥梁体外预应力上进行加固,加大桥梁对工程结构的承受能力,应将这一技术推广到改善施工质量上。
一、对桥梁体外预应力技术的研究桥梁加固中使用的题外预应力技术,是用来束缚桥梁的后张预应力一种部件,桥梁体外预应力部件安装整体构件的表面。
在对桥梁构件施加作用力的时候,体外预应力会对整体构件起到施加预应力的效果,这种技术的优点有很多。
在桥梁加固施工中使用体外预应力技术,比较容易操作,使用固定锚的部件比较小,在施加作用力的时候可以在固定錨处灵活的转动,整体构件与体外预应力的部件连接简单,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比较小,在施工的过程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对桥梁实施体外预应力技术的时候,其操作流程比较简单,先了解桥梁的受损程度,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固。
可以对桥梁进行局部加固,也可以进行全面加固,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
如果体外预应力的部件发生损坏,可以随时进行更换,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调换,操作方便。
体外预应力技术实际操作没有与桥体连接,这样就降低了对桥梁的作用力。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局限性,对操作技术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在对固定锚和转动区进行施工时,作用力要集中,避免受力的不均匀。
体外预应力使用的体外索有的时候会出现拉力不足的现象,使其不能更好的展现使用强度,对使用工具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桥梁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桥梁加固和新建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桥梁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其原理、特点、施工流程以及质量控制要点等方面。
一、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原理体外预应力是指在混凝土梁体外部设置预应力筋,并通过锚固装置和转向装置将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传递到梁体内部,从而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体外预应力筋通常采用高强度钢绞线或钢丝束,其张拉力通过千斤顶施加,并由锚具锚固在梁体两端。
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预应力的基本概念。
预应力是指在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或拉力,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从而提高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在体外预应力施工中,预应力筋的张拉力通过转向装置和锚固装置传递到梁体内部,使梁体产生预压应力,从而提高梁体的抗弯和抗剪能力。
二、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的特点1、施工方便体外预应力施工不需要在梁体内部预留管道,施工过程相对简单,施工周期短。
同时,体外预应力筋的安装和张拉可以在桥梁建成后进行,便于对既有桥梁进行加固和改造。
2、调整灵活体外预应力筋的张拉力可以根据桥梁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满足桥梁的使用要求。
此外,如果体外预应力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失效,也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和维修。
3、经济性好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减少桥梁的维修和加固费用。
同时,由于施工过程相对简单,施工成本也相对较低。
4、对原结构影响小体外预应力施工不需要对原结构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对原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外观影响较小。
三、体外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施工流程1、预应力筋的制作和安装(1)预应力筋的制作体外预应力筋通常采用高强度钢绞线或钢丝束,其制作过程包括下料、编束和防腐处理等环节。
在制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长度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桥梁加固过程中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1、常用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及施工工艺采用体外预应力对梁式桥上部结构进行补强加固,其作法是在梁的下缘受拉区设置用粗钢筋形成的预应力拉杆或预应力钢束,通过张拉对粱体产生偏心的预应力,在此偏心压力作用下梁体上拱,荷载挠度减小,改善了结构的受力,从而提高承载能力。
1.1下撑式预应力拉杆(粗钢筋)加固法当桥下净空条件许可,可以采用在梁下设置预应力拉杆(粗钢筋)体系进行补强,有时也可将粗钢筋锚固在从梁端数起的第二道横隔板上。
改变支撑点的位置和调整拉杆中的拉力以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1)横向收紧张拉法作为拉杆的粗钢筋分两层布置在梁肋底面两侧,在靠近梁端适当位置上弯起,与固定在梁端的钢制u形锚固板焊接。
粗钢筋弯起处用短钢筋支撑,纵向每隔一定间距设一道撑棍和锁紧螺栓。
通过收紧器将拉杆横向收紧而使拉杆受力,从而在梁体产生预压应力。
横向收紧张拉的具体施工工序为:A粘贴锚固钢板,将梁端混凝土保护层凿除,使主筋外露,清除碎渣浮浆后用环氧砂浆粘贴u形锚固钢板;B焊接拉杆粗钢筋,先将粗钢筋的弯起段按设计斜度焊在锚固板上,然后用夹杆焊将粗钢筋的水平段与弯起段焊在一起;C安装张拉装置,先放好弯起点垫块撑棍,再安设中间撑棍及锁紧螺栓,紧贴锁紧螺栓处安放收紧器;D预张拉,预张拉的目的在于检查拉杆的焊接质量,预张拉力按设计张拉力的80%一90%控制,预张拉力保持12h后卸除;E张拉,旋紧收紧器,使两侧拉杆向中间收拢,按设计收紧量对称分次收紧,达到设计收紧量后再收紧l一2mm,然后拧紧锁紧螺栓,并用双螺帽锁住。
最后卸除收紧器。
(2)纵向张拉法当采用纵向张拉法补强加固时,拉杆钢筋仍沿梁底部布置,两端向上弯起:它与横向收紧张拉法不同之处在于:拉杆两端弯起段通常都穿过翼缘板上的斜孔伸至桥面,拉杆端部设有丝扣,用轧丝锚锚固于梁顶的锚固槽内。
纵向张拉法对拉杆钢筋施加预应力可以用旋紧螺帽,端部用张拉千斤顶张拉,拉杆中间设置法兰螺丝收紧扣及电热张拉等手段完成。
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的分析箱梁是一种常见的桥梁结构,其主要承受桥面荷载和自重荷载的作用。
为了增强箱梁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常常采用预应力加固技术。
预应力加固效果的分析是评价箱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从箱梁预应力加固的目的、原理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预应力加固的目的箱梁的预应力加固主要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内力分布,使得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态更加优越,从而增强结构抗弯、抗剪和抗震能力。
预应力加固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强梁的承载能力:预应力加固可以通过施加预压力,降低箱梁在受载时的挠度和变形,从而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2.提高桥梁的抗弯能力:预应力加固使得梁的下弦部位受到压力,上弦部位受到拉力,有效抵抗弯曲力的作用,增加梁的抗弯能力。
3.增强梁的抗剪能力:预应力加固可以提高梁的剪切承载能力,减小梁上剪切破坏的可能性。
4.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施加预应力,增大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能力。
二、预应力加固的原理预应力加固的原理是利用预应力的拉力抵消荷载引起的结构内力,从而使结构保持在较小的应力范围内。
预应力可以分为内力矩预应力和剪力预应力两种类型,其原理如下:1.内力矩预应力原理:通过施加预应力,使得结构内部产生不均衡的拉力分布,从而形成预应力内力矩,进而提高结构的抗弯能力。
2.剪力预应力原理:通过将预应力施加在剪切构件上,提高结构的抗剪能力。
预应力的拉力可以增大结构的剪切强度,降低结构在剪切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
三、预应力加固的效果预应力加固可以显著改善箱梁的力学性能和工程质量1.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内力分布,可以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高其整体承载能力。
2.减小结构的挠度和变形:预应力加固可以通过施加预压力,减小结构的挠度和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
3.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预应力加固能够提高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
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摘要: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是一种人为主动的加固改造和修复技术,首先对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的基本构成和加固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研究体外预应力加固受弯构件的计算方法,在总结规范中给出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外预应力筋在加固完成后,在荷载作用下应力增量的计算问题。
关键字:体外预应力、加固、加固效应Abstract:The technology of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begins to takeshape. Firstly,the external prestressing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methods axe summarized,the external prestressed strengthening flexural }}}err}bers was studied,a calculation method are summarized in detail,on the basis of externally prestressed tendons are discussed under load stress increment,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problem of unbou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uggestion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calculation method.Keywords:External prestressing;Strengthening;Reinforcement effect1 绪论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方法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时,特别适合于结构负荷增加、使用功能改变,需要提高结构构件的荷载等级情况;特别适合因设计失误、施工错误、材质不符合要求情况;适合因地震、火灾使结构或构件遭到损害,造成的结构承载力下降情况;适合控制梁体裂缝及降低钢筋的疲劳应力幅度情况;适合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撑和加固等情况。
浅析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控制要点摘要: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通过桥梁构件外界面施加的应力束,完成对桥梁结构加固的一种加固施工技术。
本文主要探析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控制要点,以为相关工作和研究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提供有用参考。
关键词: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控制要点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具有良好的普适性,既适合新建桥梁工程,也适合旧桥加固改造[1];可根据桥梁病罩做局部或全桥的加固施工;预应力筋被曲线被优化,只连接转向和锚固结合点,降低了摩阻消耗,预应力效用比急巨增大[2];施工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筋,荷载发生的应力作用会均匀分散在整个预应力筋上,应力整体稳定,结构受力优良;锚固作业用到的构件体积小、增重少,却能提高更多结构承载力。
1、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优势1.1对交通通行影响较小施工作业过程中,不必中断桥上交通通行,仅需做短期交通管制,甚至不会对桥下净室造成影响,对桥体损害小。
1.2加固效果良好施工调动的设备和工作人员少,操作简便,施工布置效率高,且作业周期短和经济效益高。
桥体增重不多,很容易恢复到加固前桥梁结构所具有应力状况,能实现最优加固效果。
体外预应力加固施工,可大幅优化桥梁结构刚性和承重能力,避免桥体开裂,并有效降低桥梁饶度。
体外预应力加固,可加固中小型桥梁,也可加固大中跨度桥梁[3]。
1.3维护简便加固施工完成后,可随时对应力筋进行24小时监控,并在必要时随时进行二次张拉或替换作业。
应力筋日常出现裂纹或腐蚀,可随时更换或修复,后期维修施工安全简便且省成本[4]。
2、实例分析桥梁工程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控制要点分析2.1案例概要东莞市石龙镇南岸二桥旧桥全长633m,位于东莞市石龙、石排和茶山的交界处,是连接东莞市和博罗县的一座桥梁。
主桥位于8#-11#墩之间,其桥跨组合形式为(52+80+52)m连续梁,桥梁全宽16.5m,梁体宽15m。
0#块截面高度为4.5m,0#块横隔板厚度设计为100cm,合龙段横隔墙厚度60cm,原旧桥设计按荷载等级“汽车-20级,挂车-100”两车道标准设计,现加固完成后荷载等级将提高到“公路--I级”三车道标准的设计。
梁桥维修与加固中应用新技术有哪些梁桥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交通流量的增加、车辆荷载的增大、环境侵蚀、材料老化等,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和损伤,从而影响其安全性和使用性能。
为了延长梁桥的使用寿命,保障交通安全,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维修与加固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在梁桥维修与加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维修加固效果和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技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腐蚀等优点,在梁桥加固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CFRP 加固技术主要包括粘贴碳纤维布和粘贴碳纤维板两种方式。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是将碳纤维布通过专用的胶粘剂粘贴在梁体的受拉区,以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
碳纤维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适应梁体的复杂形状,施工方便快捷。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梁体表面进行处理,确保碳纤维布与梁体之间的粘结强度。
粘贴碳纤维板加固则是将碳纤维板通过锚具固定在梁体的受拉区,其加固效果更加显著。
碳纤维板的强度和刚度更高,能够提供更大的加固作用。
但施工工艺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
二、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是在碳纤维板加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通过对碳纤维板施加预应力,可以更好地发挥碳纤维板的高强性能,提高加固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在梁体上安装锚具和转向装置,然后将碳纤维板穿过锚具并施加预应力,最后通过胶粘剂将碳纤维板粘贴在梁体上。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梁体的裂缝宽度,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三、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是在梁体外部设置预应力筋,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拉力,来改善梁体的受力状况,提高其承载能力。
体外预应力筋通常采用高强度钢丝或钢绞线,通过锚具固定在梁体的两端。
施工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具有灵活性高、施工方便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