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腰椎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摘要】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腰椎结核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
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围手术期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和护理方法全部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抗结核药物和营养支持治疗,并择期行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后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对其进行腰椎结核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此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尽量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了解腰椎结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2]。
术前应用抗结核药物时,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等呼吸道功能训练、床上排便训练等。
嘱患者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水。
搬动患者时采取三人平托法,分别托住患者头颈部、腰臀部和双下肢,注意保持患者身体不发生扭曲。
术中及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手术完成后患者均于重症监护室,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吸氧。
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送回病房。
术后嘱患者睡于硬板床上,取平卧位6h以减轻伤口张力,缓解疼痛。
之后每2h帮助患者翻身1次,注意呈轴式翻身,勿扭曲腰部,防止脊柱二次损伤或内固定松动。
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0d。
20d后可于硬质腰围保护下进行活动[3]。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如发现敷料有渗出,记录渗出液性状和范围,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
翻身时注意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脱出。
脊柱结核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脊柱结核是指椎体病变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有骨质破坏及坏死,有干酪样改变和脓肿形成,椎体因病变和承重而发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弯度,棘突隆起,背部有驼峰畸形,胸椎结核尤为明显。
【护理常规】1.术前(1)心理护理: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手术必要性,重要性,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抗结核治疗与营养支持:术前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2~3周,红细胞沉降率明显下降,即可进行手术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
(3)戒烟酒,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训练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强呼吸肌功能。
(4)缓解疼痛: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局部固定制动以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或截瘫的发生。
(5)术前练习:①训练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避免患者术后因姿势不适应而发生便秘、尿潴留;②练习轴线翻身法,为术后配合翻身打下基础;③俯卧位训练,逐渐延长俯卧时间至3~4h,以适应手术体位需要。
(6)术前常规准备:备皮(备皮时防止损伤皮肤),合血,通知禁饮食6~8h,准备术后用物,遵医嘱应用药物敏感试验,必要时给予灌肠。
2.术后(1)术后体位:去枕平卧 6h,保持脊柱平直,做好轴线翻身。
(2)病情观察: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意识、下肢感觉活动情况,严密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伤口护理:注意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
(4)管路护理:①术区放置冲洗管的患者,保持冲洗管通畅,妥善固定,观察冲洗速度及切口局部有无肿胀等情况,定时更换冲洗液,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
②胸椎结核前路手术后留置的胸腔闭式引流,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准确记录;严格无菌操作,床边备用卵圆钳。
③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术区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
胸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关键词】脊柱结核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165-01近年来,结核病呈上升趋势,而胸腰椎结核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椎休结核常引起椎体的破坏,并可能导致脊髓神经损害或出现椎节的塌陷及脊柱的成角畸形 [1] 。
为保证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尽快康复,我科自2009年5月起至今,收治胸腰椎结核15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21—75岁,平均48岁,入院己有2例瘫痪,本组主要症状为广泛压痛,x线示椎管狭窄,骨质破坏,入院后积极全身营养疗法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完善术前检查,择期进行结核病灶彻底清除+自体植骨术。
术前有截瘫者另行椎管减压术,术后继续全身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加上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本病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疑虑,孤独,恐惧,害怕,悲观,抑郁,易冲动等。
病人要适当休息,如果病情重时,还要长期卧床休息,暂不能工作,于是病人会产生失落感,他们害怕会受到冷落或歧视,所以心事重重,敏感,多疑,希望亲朋好友陪伴,能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本病费用较高,多数病人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差,易产生悲观心理,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耐心地与病人交谈,并介绍同种手术成功病例,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宣教,帮助其解除对手术的各种疑虑,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
2.2 饮食护理食物宜丰富营养易消化。
脊柱结核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加强营养是关键,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注氨基酸,脂肪乳等,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2]。
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等膳食,如乳类,牛肉,鸡蛋,胡萝卜,红枣,苹果,樱桃等,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2.3 术前准备术前抗结核是重点。
必须督促患者按时并正确地服用抗结核药物,注意抗结核药肝毒性等不良反应长期卧床的病人要指导并帮助其翻身防止褥疮,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床上训练大小便,完善相关检查。
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摘要】总结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17例腰椎结核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出其术前、术后的护理重点,包括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疼痛的护理、卧位、皮肤的护理、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认为精心、周密、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腰椎结核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3-0080-02腰椎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骨科炎症,多见于成人,是骨科常见病,病变常多为节段发病,易导致脊柱畸形、脊髓受压等一系列并发症,本病以手术清除病灶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为主[1]。
为使患者配合手术,确保手术成功,严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2008年10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20例腰椎结核患者,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7~73岁,平均47岁,入院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下肢疼痛、低热、脊柱后突畸形,化验血沉升高,x摄片、ct检查显示:病变椎体间隙变窄,并有不同程度后突畸形和侧弯,椎体骨质破坏,确诊为腰椎结核,已有截瘫1例,寒性脓肿4例,诊断明确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睡硬板床、积极全身营养支持疗法,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完善术前准备,行单纯病灶清除3例,取自体髂骨植骨17例,通过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出院后随访0.5~3年,恢复正常生活劳动无复发。
2 术前护理2.1 心理护理腰椎结核患者病程长,常常到处求医用药未治愈,抗结核药物应用时间长,用药过程中又出现毒副作用,加之患者体质虚弱,生活能力下降甚至丧失,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容易产生低落、悲观、失望情绪。
当医生告知需要手术取骨植骨时更是焦虑、恐惧,出现睡眠障碍。
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手术的目的及必要性、安全性。
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腰椎结核围手术期的应用,以便更好的缓解脊髓受压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控制脊柱畸形的发展。
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5例腰椎结核病人,所有患者术前抗结核治疗2周后,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术后卧床2-3个月,继续抗痨1-2年。
结果住院22-35天,平均28天,疼痛消失,血沉正常。
无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
结论腰椎结核病人在围手术期内采取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护理干预;腰椎结核;围手术期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134-01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的常见部位。
其中腰椎结核在脊柱结核的发病率中仅次于胸椎,占脊柱结核的第二位,约占37.26%[1]。
它可导致椎体的塌陷,而破坏脊柱前柱的稳定性,形成椎前或椎旁脓肿,从而导致脊髓受压和脊柱后凸畸形等严重并发症。
保守治疗不能很好的缓解脊髓受压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控制脊柱畸形的发展。
手术治疗则可不同程度的达到这一目的[2]。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85例腰椎结核病人在围手术期内采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了85例腰椎结核病人,男性28例,女性57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5.3±7.2)岁,ct或mrt检查示椎体破坏52例。
1.2 治疗方法术前抗结核治疗2周后,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术后卧床2-3个月,继续抗痨1-2年。
1.3 结果住院22-35天,平均28天,疼痛消失,血沉正常。
无因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
2 护理干预2.1 术前护理干预2.1.1 环境保持病房整洁、安静、舒适,病房内定时进行开窗通风2-3次,保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注意病人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既往有无结核病史,有无低热、盗汗、消瘦、贫血等症状。
2、疼痛的部位、有无姿势异常、脊柱畸形、寒性脓肿、窦道;有无脊髓压
迫征—跛行和截瘫。
3、心理-社会状况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
【护理要点】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及手术治疗有效
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护理治疗
2、绝对卧硬板床休息,局部腰围制动,训练卧床大小便。
3、遵医嘱用抗痨药物,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4、加强营养支持,给高蛋白、高热量及维生素饮食。
5、禁食12h,禁水4—6h,术前晚灌肠。
6、骨科备皮。
二、术后护理
1、体位 平卧4-6小时呼吸血压平稳后,每2小时轴线翻身一次。
2、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 。
3、加强呼吸道管理 持续吸氧,观察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鼓励
患者咳嗽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但禁止拍背。
4、脊髓神经功能观察 术后3天内监测记录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及会阴
区、括约肌功能。
5、伤口负压引流球的护理 负压引流球可放在床上,负压球保持负压状
态,以引流出皮下积液、积血,应经常检查负压球是否漏气,球内液体达2/3 时
及时倒去,注意无菌操作,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
6、饮食护理 肠蠕动恢复后进易消化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
普食。
7、功能锻炼 上肢:屈伸、握拳、健身球锻炼;下肢:直腿抬高、绷脚面
等;术后二周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术后第四周,进行站立及行走练习。
【健康指导】
1、体位 术后三月内尽量卧床休息,坚持功能锻炼,佩戴腰围,半年内
不可提重物,不可急弯腰或负重。
2、结核有复发的可能,必须坚持抗痨治疗2年,不可间断,教会病人及家
属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每月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血沉等。术后三月、半年、
一年复查X片。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3、加强营养,多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
【护理评价】
1、病人营养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是否体重不降低或体重增加。
2、病人是否主诉疼痛缓解或消失。
3、病人呼吸功能是否维持正常
4、病人未发生抗结核药物中毒症状,出现不良反应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