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罗拉快跑》简析

电影《罗拉快跑》简析

《罗拉快跑》的电影元素及文化形态分析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课程作业表 注:研究生应认真填写课程作业表,及时将作业报送给任课教师。报送时间最迟不得超过新学期开学后第二周。任课教师在新学期第三周前将作业判分签名后,将作业原件报院研究生办公室存档。有特殊情况须申明理由,并报研究生院同意后,最迟不得超过第四周。逾期不报或以后追加成绩的概不予以承认,有关学生也不能参加本年度的所有评先评优活动。

谈《罗拉快跑》中的后现代主义 摘要:《罗拉快跑》是由德国导演汤姆·蒂克威编导及配乐的一部非常前卫的、实验性很强的影片,它通过女主角罗拉在戏剧化的情节中不停地奔跑,诠释着一种后现代主义的叙事理念,是一部很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关键词:罗拉快跑;后现代主义;风格; 由“德国的卢贝松”之称的新锐导演汤姆·蒂克威编导及配乐的影片《罗拉快跑》是一部非常前卫的、实验性很强的影片,同时也是一部很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电影。此片凭借着独特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以及产生的效果,被誉为德国有史以来最棒的电影。这个革命性的电影叙事,正是反映着后现代主义精神的电影叙事。本文就结合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从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对《罗拉快跑》的叙事风格进行分析。 影片《罗拉快跑》的内容很简单:在德国柏林,黑社会打手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借钱,去拯救她的恋人。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抢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罗拉快跑》这部电影,其快速简捷的节奏、紧张急促的音乐、强烈直接的视觉效果,使这部电影具有了传统的经典和现代文本中所罕见的一连串形式快感,同时,这部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又借鉴了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技巧,在镜头处理和段落剪辑上也具有了电脑

罗拉快跑视听语言分析报告

《罗拉快跑》 精彩片段赏析 “我总是起始于影像、意念。在我的脑海中先有影像,我开始想要延续它,绕着这个意像发展出一些故事,从中做出一部电影。《罗拉快跑》的原始意像是一个奔跑的女人。我想创造一部充满动感的电影的想法,这是每一位电影创作人的最大欲望。 ——汤姆提克威 为什么选择这部影片呢?最重要的是:《罗拉快跑》是一部崭新的电影,表面上看,《罗拉快跑》的主题是一个“陈旧”的爱情主题,也就是说《罗拉快跑》是表现一对恋人之间的“爱情的营救”。但是,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崭新的艺术形式、罗拉与她的“游戏”,留给我很深的印象。 段落解读: 1.第一次奔跑(10分—40分):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2.冥界(3分钟、红色): 3.第二次奔跑(33分钟—53分):罗拉在银行枪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4.冥界(2分钟、红色) 5.第三次奔跑(53分钟—73分):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罗拉快跑》中,罗拉曾经三次“大叫”。这三次大叫,声音剧烈刺耳之外,并且都产生了神奇的效果,环境中的玻璃器皿发生爆裂。 德国电影大师施隆多夫的影片《锡鼓》中的主人公奥斯卡的经典的“大叫”是一个弱小的孩子在向虚伪丑恶的成人社会和法西斯小丑抗争。这里,罗拉的“大叫”是为了逆转似乎上天已经安排好了的自己的命运。奥斯卡的“大叫”与罗拉的“大叫”,从表现形式到精神内涵一脉相承。

“大叫”是一种反抗,一种对现实世界彻底拒绝的反抗。“大叫”更是一种无奈,它是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人们的一个神奇、浪漫、美丽的愿望和想象。 第三次大叫发生在第三段落。 镜头剪辑分析: 《罗拉快跑》中罗拉的第三次大叫,白天,赌场,事件:赌场好运赢钱。时间:(01:07:35—01:08:40) 号景 别 摄法内容音乐音响长度 1近景固定,慢速变 焦 赌场中转动的滚轴低沉的音 乐 滚轴转动的声音,罗拉开始 大叫的声音 02 秒6 2全景固定罗拉开始大叫及周围人 们的反应 低沉的音 乐声 滚轴的声音,罗拉叫声爆发 的声音 03 秒3 3特写固定滚轴上白色滚球音乐声渐 落 滚轴声,罗拉的尖叫声02 秒3 4近景固定赌场发牌员的反应无尖叫声01 秒6 5近景固定赌场保安的反应无尖叫声01 秒9 6全固定,慢速变罗拉大叫及周围人们的无尖叫声01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_分析《罗拉快跑》

从画面、声音、色彩、蒙太奇、镜头角度运用等方面 分析《罗拉快跑》 《罗拉快跑》是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整个电影看下来就像是玩了一场疯狂的游戏,充满了刺激和挑战。它就像一扇大门,让我们打开了探索人生、探索时空、探索电影的新世界。为了更好的展示这个理念,导演Tom Tykwer运用了很多的视听手段来力求完美地阐释,这些可以通过我们对电影的镜头分析清楚地看到。 一、电影的视听语言特色 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很有特色。首先它运用了很多的技术元素,比如动画的引入、电脑技术的合成,还有大量升格镜头的运用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时尚的气息。影片的开头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影片的开始镜头推向时钟,然后从时钟进入时空隧道。 1.如何进入时空隧道。 (1)钟表的道具。首先,钟表是一个时间的标志。其次,制作者把钟表做成一个尖牙利齿的小怪兽。不仅表现岁月无情,表现时间对人生命的吞噬,更反映出制作者追求视觉刺激、追求热闹、“好玩”的“游戏心态”。 (2)镜头的前推和升起。镜头逐渐推近钟表的挂摆,最后是钟表挂摆的大特写。然后,镜头沿着钟表表挂的金属杆上升,先升至钟表的表盘,此时,钟表表针在非正常速度地快速旋转。表针的快速旋转,表现本片时间的非客观性和影片的非纪实性。镜头从钟表表盘再继续上升,最后升至表盘上方的小怪兽。小怪首张嘴,露出尖牙利齿。镜头从小怪兽的嘴推入。影像全黑,进入时空隧道。 2.如何表现时空隧道内的景象。 (1)十字路口。地点选择在十字路口,之所以选择这里我想是因为这有着很强的隐喻。 (2)众多人。镜头内,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 (3)降格(快镜头)。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人们步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人们面无表情,如无生命的“行尸走肉”。 总之,这里的时空隧道,表现出制作者眼中的世界的混乱,人类的无目的性,以及整个人生的可笑荒诞。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辨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银行警卫虽然在影片中出现的时间不多,但是,他是整部影片的旁观者,由他来监督整个“游戏”(电影)的进行。银行警卫踢起一只足球(趣味性),并宣布游戏(电影)的开始。足球高高升起,下面十字路口匆匆的行人组成影片的片名字幕(电脑完成组字)。足球落下,足球落入动画制作的时空隧道。影片中可以充分看出导演的视听的基本风格,即快速和非现实性。 二、电影主体的确定 这部电影的主体就是罗拉的奔跑,导演为了体现这一主体采用了很多的手段。 1.运动镜头的使用。这部电影的镜头多数是运动镜头。在表现罗拉奔跑时多用跟镜头,使其更具有动感,同时使观众身临其境。而为了更加贴近人正常的生理感受,镜头有意采用了不

浅析罗拉快跑

浅析《罗拉快跑》视听及蒙太奇的运用 影片《罗拉快跑》是一部关于人生可能性、世界可能性和电影可能性的电影。同时这又是一部带有强烈的导演个人色彩和技巧的实验片。本片的导演汤姆·提克威是个电影奇才,他11岁开始拍短片。13岁正式进入电影界。《罗拉快跑》是汤姆·提克威1998年的作品。开放式的三种结局,象征着世事纷繁,机缘巧合,命运交错,无数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相互碰撞。 影片简介: 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 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一、影片镜头语言分析 从影片的镜头语言来看,《罗拉快跑》带给我们一种快速的充满想象性的节奏,影片的影像有三分之二是罗拉奔跑的镜头,因此给我们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拖沓的镜头(除去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我们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镜头不再专注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是镜头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系便匆匆地与故事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我在看片子时就会特别想知道在每一次故事重来后,那些与罗拉擦肩而过的人又将会又怎样的命运,他们的所作所为和他们今后的生活是不是有着因果联系,这反而会成为吸引我一直看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导演巧妙地利用了观众的好奇心理。 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冲击,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影像的节奏让我们的视觉兴奋得望尘莫及,但即便在一个相当短的瞬间内,它给我的感觉仍然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虽短暂却完整的影像结构。例如在路上每一个与罗拉擦肩而过的人,对他们后半生的交代尽管都是照片的高速快速剪接,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此片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在于镜头与镜头的切换上“闪动”手法的运用。这种“闪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镜头切换,它的意义在于制造一种“虚拟”的场景意识——因为无论是哪种意义上的镜头转换方式,实际上都是对前后情节逻辑关联的一种解说策略。它不断地提醒观众在用眼球贪婪捕捉每一个场景的同时不要轻易地认同或相信它们。这不过是一个个虚拟的假设和叙事的游戏。 二、影片的音乐特点 从影片的音乐角度来说,《罗拉快跑》拍得有一种MV风格——这主要是关于它的音乐。不能否认《罗拉快跑》的音乐很有金属的味道,象征着罗拉奔跑时的急促喘息和心跳声。《罗拉快跑》用的几乎全是摇滚,有节奏的鼓点和金属乐器的电子音乐。他们的作用与其说是来烘托“跑”这一贯穿动作的紧张气氛,倒不如说是追求一种从整体而言的,对叙事本身的破坏和干扰——因为本来很零碎的、追求片断效果的场景已经透露了影片本身对叙事的不信任和虚拟性观念,而这样的声音布景则使这样的一种观念变得更加完美和可靠——它可以使一部分观众不再将它当作一部叙事的电影,而将它看作是一部传递了某种意图和形式美感的

《罗拉快跑》为例,浅谈电影艺术的剪辑技巧

《罗拉快跑》为例,浅谈电影艺术的剪辑技巧 《劳拉快跑》是德国导演他汤姆·提克威得以成名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这部影片被称作是电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不论是在其内容的宣扬女权主义,还是故事结构的非逻辑性方面,《罗拉快跑》对传统都是一种颠覆。但不论有人赋予了这部影片以爱情、还是女权主义的标签,这些普通意义上的概念也都只是影片的副产品而已。或许这部电影并不想表达过于深奥的人生哲理,而是通过这部电影,对电影的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索。 电影当中运用了大量的蒙太奇手法,所谓蒙太奇,原是法语中的建筑术语,意为装配、构成、组合,借用到影视中,指镜头和镜头的组接,是一种手法,也是影视艺术特有的基本思维方式。 1、转换蒙太奇: 在十字路口的镜头当中,是黑压压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十字路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中,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相继出现:女职员,推车妇人,偷车男孩,梅耶叔叔。思辩性的旁白:"我们是谁?我们何往?人是什么?" 镜头速度逐渐正常,镜头最后停止在银行警卫身上。银行警卫是整部影片的旁观者,由他来监督整个"游戏"的进行。银行警卫踢起一只足球,并宣布游戏(电影)的开始。足球高高升起,下面十字路口匆匆的行人组成影片的片名字幕。足球落下,足球落入动画制作的时空隧道。从一个场景切换到了另一个场景。在这里,就是转换蒙太奇的运用。 2、交叉蒙太奇: 接下来,红色的电话响起,罗拉在房间接电话。下个镜头是街道,镜头如飞驰的子弹,疾速推向街道的电话亭。曼尼在电话亭内打电话。镜头前推速度之快让人惊异,把两个不同时空、同一时间的相对独立的场景交替叙述,这是交叉蒙太奇。 3、闪电式蒙太奇: 曼尼告诉罗拉,他的十万马克被一个浑身挂满塑料袋的流浪汉拣走了。接下来就是一组非常快的镜头。用一组快速跳切表现曼尼想象中的流浪汉拾到10万马克后的喜悦和所作所为:定格跳切:飞机升空,列车飞驰。纽约的自由女神象,巴黎的埃佛尔铁塔,蔚蓝的大海,洁白的海滩,绿色的棕榈树,美味的食物,肉感丰盈的胖女人......这就是闪电式的蒙太奇。 4、隐喻蒙太奇: 曼尼告诉罗拉:如果20分钟内不还钱,自己将没命。曼尼乞求罗拉救自己,曼尼甚至讥讽罗拉:"你说过,爱情能够解决一切"。罗拉让曼尼等自己。此时是罗拉的"第一次大叫",屋内的玻璃器皿暴碎,声音和影像表现罗拉的力量和神奇。罗拉大叫后,镜头无声,切换到一个乌龟在缓缓爬行。用无声和缓慢来衬托前面大叫的剧烈。这是隐喻蒙太奇。 5、平行蒙太奇: 当罗拉开始奔跑的时候,此时,罗拉的父亲在银行和他的情人在一起,情人正在逼罗拉的父亲离婚,这里,把两个不同空间相同时间发生的相对独立的情节分别平行叙述,这是平行蒙太奇。 6、连接蒙太奇: 当罗拉在街道上奔跑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人是推着婴儿车的老女人,被撞到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定格镜头,显示的是女人以后的命运,这一串的镜头运用的就是连接蒙太奇。

《罗拉快跑》艺术手法分析复习过程

《罗拉快跑》艺术手法分析 《罗拉快跑》由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编导及配乐,被誉为德国有史以来最棒的电影。影片以明亮鲜活的叙事结构,制造出不断的曲折与惊喜。片中包含着动作、悬疑、惊竦等电影元素,加之意想不到的情节,节奏强劲有力的电影语言,共同构造出一部表现手法新颖,原创性十足的浪漫惊悚剧。导演于此片中注入强劲的视觉力量、教人窒息的速度感,和震撼的电子音乐。它既是一部融合了动画、涂鸦、电子乐、MV 等多种元素的形式电影;又是一部在表现手法、剪辑手法、拍摄风格上都流露着一股浓浓的实验意味的技术电影。 影片主题是写爱情, 罗拉为了营救爱人不顾一切拼命奔跑, 三个奔跑过程, 三种不同结果。在德国柏林,混黑社会的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 自己丢10万马克。二十分钟后, 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 他将被黑社会老大杀掉。为了得到10万马克来营救曼尼, 罗拉必须在二十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电影表现了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 罗拉和曼尼抢超市, 罗拉被警方击毙。第二次奔跑: 罗拉在银行抢到钱, 曼尼被急救车撞死。第三次奔跑: 罗拉在赌场赢到钱, 曼尼找回丢失的钱, 罗拉和曼尼最终留下了10万马克,故事圆满结束。 影片在许多方面有着独特艺术手法的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剪辑方面:

1.剪辑的快节奏:影片的剪辑风格,总体上呈快节奏倾向。影片中许多段落的剪辑,如时空隧道等,甚至采用叫人几乎无法分辨拍摄对象的电视广告和MTV的剪辑风格。剪辑的快节奏表现了今天世界的快节奏、世界的动感和混乱感。这种快节奏的剪辑风格,符合观众追求刺激的视听享受的观片要求。剪辑的快节奏也是为了要压缩电影表现的时间,使罗拉的每次奔跑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 2.剪辑的多技巧性:《罗拉快跑》的剪辑技巧纷繁复杂,花样翻新。剪辑的多技巧表现了今天的消费的世界的丰富感。剪辑的缤纷多彩,表现了世界的缤纷多彩。同时,剪辑的多技巧,大大增强了影片的“刺激”程度。使影片更加新奇、好看。 3.剪辑打乱正常的轴线关系:影片有时候在剪辑上打乱了正常的轴线关系。这一方面表现了世界的荒谬感和影片的主题。同时,这种轴线关系的打乱,体现了作品的主观性和非纪实风格。制作者在影片中不是“再现”生活中的具体的人和事,而是“表现”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 二.镜头方面: 整部影片的影像以动态镜头为主。 1.镜头运动:用跟移镜头,表现、喧染罗拉的奔跑过程。制作者多次安排罗拉在桥洞下,隧道中奔跑。镜头前景是水泥柱子,景深是罗拉。表现有生命的罗拉在无生命的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奔跑。 2.镜头不稳:影片中的众多镜头,采用非支架拍摄。有意造成影像的不稳和晃动。这主要是为了体现罗拉奔跑之后的生理视觉感

《罗拉快跑》影片分析

. 经典影视作品专题研究结 课论文 叙事艺术的后现代式三重奏 ——浅谈《罗拉快跑》的后现代主义叙事元素 学生:子萌 学号:2015710056 系别:光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名称:新闻专业 班级:新闻1502 指导老师:

叙事艺术的后现代式三重奏 摘要 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编导及配乐的《罗拉快跑》是一部经典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这部电影几乎包含了所有后现代电影需要的元素。而本文根据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浅析《罗拉快跑》的叙事风格。本文通过以下几个部分:解构传统的板块结构;动画插入的叙事意义;上帝视角的碎片叙事来解读与浅析《罗拉快跑》的后现代叙事元素。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影叙事;《罗拉快跑》 1

影片《罗拉快跑》有着鲜明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也一直被后现代主义电影流派奉为圭臬。影片甫一开始,我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它的新锐形格——节奏强烈的电子音乐,抽象鲜明的动画片头,MTV风格的画面……无处不体现着上世纪末的欧洲资本主义的骚动和反思。《罗拉快跑》讲述了一个红发叛逆少女为了帮助自己的男友而在20分钟之筹集10万马克的故事。作为德国电影中最卖座的实验电影,有人称《罗拉快跑》具有一种“充满力的叙事艺术”1这样的叙事艺术正是《罗拉快跑》之中最具有后现代风骨的电影元素。本文结合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从结构,动画,碎片叙事三个方面对《罗拉快跑》的叙事元素进行分析。 一、解构传统的板块结构:罗拉的三次人生游戏 《罗拉快跑》与传统电影叙事结构不同的地方就是采取了非线性叙事的结构,一般电影的模式往往是预设一个理性的架构,按照逻辑或者时间的秩序来完整地叙述一个故事。后现代语境中,线性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在时间里任意的转换与拼贴,再多繁复的结构都能在这种转换之中融合。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叙事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最大贡献,昆汀的《低俗小说》、《落水狗》等作品都采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然而是《罗拉快跑》彻底解构了这种传统结构,“颠覆了由所谓的中心本源扩散开来的等级秩序,而让 1 刘进《充满张力的叙事艺术——电影板块结构论》《电影文学》2008-01-05 2

《罗拉快跑》艺考影评分析

《罗拉快跑》影视语言分析 《罗拉快跑》是一部德国电影,影片中罗拉先后采用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演绎了三种不同的结局,在视听上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片头一开始引用了艾略特的一段话:“我们不可能放弃进行探索/探索的终极将是开始时的出发点/让我们重新认识它吧”。紧接着是一个“诡异”的钟摆左右摆动着。然后镜头由俯视角度慢慢上移出现一个指针快速走动的钟表,镜头慢慢拉近到钟表上的一个鬼怪式的装饰物,紧接着它大口一张,镜头黑场。随后出现了移动的人群,拍得很虚幻,随之节奏感很强的电子音乐进入,镜头不时定格在一个个茫然的脸上(后来在片中出现的人物)。同时画外音进:“人类也许是这个星球最神秘的生物,一个充满疑团的奥秘。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怎能确定自以为是知道的是什么东西为何会相信事物数不尽的没有答案的疑问,即使有答案也会衍生出另一个疑问,下一个答案又衍生下一个问题。但最终是否与原来是同一问题,同一答案这时一个警察闪现出来,说道:“球是圆的,游戏只有90分钟。其他一切均属理论。”说完,拿起了一个足球,足球被他一脚重重的踢飞。镜头拉远,人群迅速变换成字母,出现电影的名字:LOLERENNT。这里球飞的音效和快速变幻的人群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力。 从影片的镜头语言来看,《罗拉快跑》带给我们一种快速的充满想象性的节奏。影片的影像有三分之二是罗拉奔跑的镜头,因此给我们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拖沓的镜头(除去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我们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镜头不再专注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是镜头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

《罗拉快跑》镜头分析

《罗拉快跑》镜头运用 故事的开始,有节奏的加速移动的镜头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镜头移动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紧迫,从一开始就把观众直接的带入到了影片紧张的故事情节当中。并且推镜头从城市的大远景推进到罗拉家的电话,暗示罗拉只是茫茫大众中的普通分子,具有普遍性,罗拉的经历可能会是每个人的经历,包括观众。 罗拉接起电话,先出现曼尼的背影,之后罗拉的一句话“怎么了?你在哪?”然后又是一个快速移动的推镜头,推动到在电话亭里无助的向罗拉倾诉的曼尼,两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并且无形中告诉观众罗拉和曼尼是会引出一个快速发展,紧张的故事的。 在罗拉叙述为什么迟到没去接曼尼以及曼尼在回答为什么把钱弄丢的时候,导演在设置镜头上一个很独特的地方。展现罗拉回忆叙述的故事情节运用了加速镜头,不仅与影片的快节奏相呼应,与故事的紧张发展相一致,并且在这部三段式叙事结构的电影中很好的节省了时间。 在罗拉与曼尼打电话的时候,虽然是曼尼遇到麻烦,但两个人的特写镜头中,导演把罗拉的面部特写设置的明显大于曼尼的面部特写,隐喻了罗拉是决定两个人命运的主要人物,曼尼的发展是依赖罗拉的,并且被罗拉左右。 第一段中: 罗拉的快速奔跑大多都运用了跟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罗拉的身上,直到罗拉在奔跑的过程中遇到了推着儿童车的妇女,镜头顺势从罗拉身上转移到妇女身上,从而告诉观众,罗拉的命运会引起妇女命运的改变,或者说罗拉和妇女的相撞会令妇女有变化。 接下来展现推儿童车妇女的命运的时候,不是运用摄像机拍摄,而是使用照片的方式简洁明了的展现出来,既不会喧宾夺主,又能在短时间内把妇女的命运交代清楚,之后在展示买自行车的人以及银行职员的后来命运发展同样如此。在展现完妇女的命运后,镜头又从大全景回到罗拉的身上,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回来。 在罗拉去找她爸爸的途中,展现他爸爸和情人的近景,特写等镜头都是晃动的,暗示了两人关系的不稳定性,说明是情人关系,并且是被隐藏的。而罗拉去找爸爸后,罗拉和爸爸的镜头同样是晃动的,两人的关系同样是不稳定的,而此时情人的镜头是固定的,暗示其地位发生转变。 展现罗拉的镜头都是快速移动的跟镜头,以及其他推拉镜头,而表现曼尼时都是固定镜头或是缓慢移动的镜头,在导演设置镜头时,很巧妙的告诉观众在影片中罗拉的地位是明显高于曼尼的,在罗拉与曼尼的关系中罗拉处于主动地位,对事件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曼尼处于被动地位。 曼尼抢超市之前,使用了罗拉和曼尼的两个镜头平分了画面的方法,此时,罗拉和曼尼的命运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并打破了罗拉占主动地位的形势,建立了一种平行的二人关系。并且慢镜头运用,更让人更感到了一种紧迫与揪心,给观众时间来产生与主人公的共鸣。 两人抢钱之后,晃动的奔跑慢镜头,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直到罗拉中枪。罗拉面部特写的推镜头,画面渐渐变红,出现了两个人的回忆画面,之后下落的钱袋、下落的电话以及罗拉的镜头快速交替出现,故事进入第二段。 第二段与第三段的镜头运用与第一段大同小异。

《罗拉快跑》拉片分析(给学生)要点

《罗拉快跑》介绍 《罗拉快跑》在我看来是一部奉行了"简约主义"的电影--因为虽然看起来眼睛会很疲劳,但却不用动太多的脑子。聪明的电影人和深刻的电影人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善于制造感官刺激和貌似庄严实际却简约明了的涵义,而后者则在被诟病为"冗长"的情景延宕中暧昧地书写着隐晦的命题。《罗拉快跑》只能是前者而绝不会是后者。 一如《罗拉快跑》带给人们的想象性节奏,影片的影像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镜头不再忠实于被它所纪录的每一个事物:那些街上奔走和间或与罗拉发生关联的人们仿佛从镜像的纪录中逃脱的幸存者,只是与情节发生了一点若即若离的关系便匆匆地与故事告别--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影像的纷繁使得观众从没有机会成为这部影片的"再创作者",而只能成为被动的看客,而急于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从一个影像到另一个,不知道思考和满足。影片在影像上的另外一个特点在于它的色调--主要场景、主要人物的色彩背景一律被一种明亮和"暖"的色调所覆盖。罗拉那一头赤红色的耀眼的头发在乳黄色的天空和大地间不停地跃动,形成了一种强劲的视觉力量,观众视觉上的兴奋程度容易随着这种明亮的视觉冲击而变得敏感起来--影像的一个作用在于集中观众的视觉注意力,这一点上《罗拉快跑》做的不错。此外还值得

注意的一点在于,尽管影像的速度让我们的视觉兴奋得望尘莫及,但即便在一个相当短的瞬间内,呈现给人们的,仍然是一个浑然一体的,虽短暂却完整的影像结构。比如在路上每一个匆匆的瞬间和噱头,尽管如浮光掠影般地,但却干净、简约,不会使人们的视觉分散到其他的地方,从而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 在镜头与镜头的切换上,显著的特点在于"闪动"手法的成功运用。这种"闪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镜头切换,它的意义在于制造一种"虚拟"的场景意识--因为无论是哪种意义上的镜头转换方式,实际上都是对前后情节逻辑关联的一种解说策略--无论这种解说的策略是出于叙事进行的要求还是导演的表现意图。然而"闪动"则颇具虚幻和"闪烁其辞"的虚拟意味,它可以提醒观众,下一个场景随时地替换上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结束后等待它的不是顺承的叙事,而是在虚幻之后的另一个新的开端(尽管在"闪动"的前后,仍然可能是顺承或关联的情节发展)。它不断地提醒观众在用眼球贪婪捕捉每一个场景的同时不要轻易地认同或相 信它们,这不过是一个个虚拟的假设和叙事的游戏。观众在"闪动"的刺激与迷惑中最终被影像和特殊的"蒙太奇"方式所任意地驱使,变得兴奋而没有判断力。 下面可以谈一谈《罗拉快跑》中的mtv风格--主要是关于它的音乐。不能否认《罗拉快跑》的音乐很有重金属的味道。罗拉的奔跑的急促没用喘息和心跳声来表现,那只会让人们想起《庭院中的女人》那般的煽情和劣质警匪枪战片中被戏仿的搞笑音乐--《罗拉快跑》用的全是摇滚,有节奏的鼓点和金属乐器的声声断断。他们的作用与其说是来烘托"跑"

《罗拉快跑》拍摄手法分析

《罗拉快跑》拍摄手法分析 《罗拉快跑》是一部探索电影,在影片的开头便有下面的字幕: “After the game is before the game.”游戏之后也就是游戏之前。 从这段字幕中我们就可以大致看出,导演汤姆提克威是按照电脑游戏的进行方式拍摄该电影的,罗拉的三次奔跑,分别代表着三次游戏的进行,但因为游戏过程中各种事件的触发,从而导致游戏的结局都不尽相同,这种特性恰好符合了游戏的随机性和互异性。在另一方面,与同时期其他德国或好莱坞电影不同的是,《罗拉快跑》的影片节奏非常快,根本没给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任何放松神经的机会。《罗拉快跑》中还运用了崭新的艺术形式,大量全新电影手法的运用,让人目不暇接,影片新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让观众感到异常的新鲜和兴奋。下面,让我们从上面三点深入了解《罗拉快跑》的拍摄手法。 一.影片的快节奏 《罗拉快跑》有着三段式的剧情结构,前两段剧情,罗拉执行任务均告失败,在第三段剧情中,罗拉终于完成了任务。三段剧情,罗拉的三次奔跑被紧密充实的压缩在全片有限的时间内,其中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在加上全片是以跑为核心主题,因此,全片71分钟的运动镜头就像是开足马力的发动机一样一直推动着剧情向前发展,在整个观影过程中,观众不会有丝毫打哈欠的机会。罗拉的每一次奔跑必定包含以下几个导致剧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转折点:用动画表现的罗拉下楼式和流氓及其宠物狗对视的场景,在大街和推着婴儿车夫人的擦肩的场景,和银行门口的修女队伍及开出车库的车和在银行里发生的事件。导致每次奔跑的结果不同的原因都是因为罗拉到这些事件点并触发的时间不同,三次奔跑中,这些事件点都悉数登场,一个不落,但都有那么一点的不同,各种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也成为支持观众继续观影的重要动力之一。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在有限的事件内表达的事物如此之多,导致影片的节奏大大加快。艺术是生活的表现形式,《罗拉快跑》的快节奏恰好迎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 二.各种拍摄手法的运用 《罗拉快跑》的快节奏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观众,毕竟任何青春活力的人都不会想把一两个小时浪费在机位长时间不变,场景单一的劣质剧上。《罗拉快跑》恰好就迎合了年轻人的这种需求。独特的拍摄手法和运用,对增强影片的总体表现力和视觉效果的提升起了重要的作用。

《罗拉快跑》影视作品分析

影视作品分析 ——《罗拉快跑》 “我们不放弃探索,探索的终点将是它的起点,让我们重新认识探索吧!” ——爱特略《罗拉快跑》堪称电影天才汤姆?提克威的巅峰之作,它的公映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 在人们思忖着21世纪的电影将会呈现何种面貌之际,《罗拉快跑》似乎已经使我们嗅到了新时代、新电影的新气息。21世纪,一个“视听时代”的到来,不可避免的会引领影视界发生巨变,他们信息、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电脑,并不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生活。 电影神童汤姆?提克威从小整天泡在电视机和电脑前,是个在“电脑游戏界”小有名气的游戏高手,《星际大战》的电脑游戏他能够才能够从第一关打到最后一关。这样的人生经历在《罗拉快跑》中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它事实上就是一部罗拉闯关的游戏,影片中共表现了罗拉的三次奔跑,三个过程、三个结果,……因此,就不难想象为何影片会受到狂热并赞不绝口,众多志同道合的英豪们,和罗拉一起快跑,一道“共振”,一同“闯关”。 《罗拉快跑》的主题是一个异常“陈旧”的爱情主题:罗拉为了救自己的爱人,她不顾一切地奔跑。然而,影片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又是全新的;同样是爱情的营救,过去的电影表现营救的通常是男人救女人,即所谓的“英雄救美人”,而该影片中却变成了“美人救英雄”,似乎在宣誓着“女权主义时代”的来临。 影片的叙事形式永远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采用的是不信任的叙事形式。而我们不要过于沉迷于它的叙事结构,应看作是一种形式的表演,因为它已经把通常意义上的叙事结构简约到了最简单的程度,即一个叙事的骨架,完全单向的、线形的叙事方式,一切有可能出现旁逸的情节都被以“照片”的形式压缩。影片的结构分成明显的三大块,它们本身的叙事各自独立,互不关联,而使三大板块连为一体的,不是叙事,而是整个影片的立意和作品的主题,从而呈现出典型的板块式结构,融为一体,各显其色。 故事的内核如此,为了配合故事的走向,在视听手段上,《罗拉快跑》极尽华丽炫目之能事,不断通过制造感官刺激,大大增强了其可视性。 影像呈现出一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三个板块中的罗拉一直都在奔跑,因为此时此刻的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她不能在十二点之前借到10万马克,她的男朋友曼尼将会被黑社会势力所迫害,因而不断地奔跑,不断地努力,才可能争取到那一线生机;镜头的高速运转从而使观众的眼球也开始疲于奔命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变 迁和调动,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不再忠实于被它所记录的事物,加之,刻意采用非支架拍摄,增添了众多不稳和晃动的镜头,充分表现出罗拉奔跑中的生理视觉感受,画面更形象、逼真,更容易带动观众的情绪……尽管移动速度飞快,但干净、简约的画面确保了每一个镜头的高度凝练,剪辑的快节奏也正是表现出当今世界的快节奏、世界的动感和混乱感,是符合“视听一代”追求刺激的视听享受要求的。 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切换上,显著的特点在于“闪动”手法的成功,制造一种“虚拟”的场景意识,来提醒观众一个场景结束后等待它的不是顺承的叙事,

《罗拉快跑》——蒙太奇手法分析

《罗拉快跑》蒙太奇手法分析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罗拉的“第一次大叫”:她的大叫喊声震天,屋内的玻璃器皿爆碎,声音和影像的极大夸张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罗拉大叫后,镜头无声,继而又切换到一个乌龟在缓缓爬行。强烈的对比反差是否在你心里留下深深的震撼呢?这就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产生的强烈的视觉效果,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中蒙太奇手法的使用。 1、隐喻蒙太奇 罗拉大叫,喊声震天,器皿爆碎,乌龟慢慢爬行······导演很巧妙地用无声和缓慢来衬托前面她大叫的剧烈,制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隐喻蒙太奇的手法将这两个场景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的表达出作者的这一用意。 2、重复蒙太奇 这是贯穿全文的一大亮点。影片重复了罗拉的三次奔跑,一样的路途,一样的街车行人,却因她奔跑途中发生的小小抉择变化而出现了不同的结局。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她和曼尼抢超市,结果罗拉被警方击毙。被狙杀于街头的罗拉还没瞑目,原本是平淡的一天,怎么会以这样的结果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时一幅想象的画面出现了:如果能够重来,蔚蓝的天空下,红色电话重新响起,罗拉再度开跑;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但曼尼却惨遭横死。曼尼一时无法瞑目,透过他的瞳孔穿进电话线路,罗拉正挂上话筒开始奔跑;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影片运用了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强调了影片的中三次奔跑的场景,体现了罗拉为了营救自己的爱人,不顾一切地奔跑的爱情之伟大。深更加深层次的表达了影片的主题:世界的不可知性和人类对世界的无奈与绝望。 3、对比蒙太奇 罗拉在第二次奔跑时,虽然叫住了曼尼,但是最终曼尼却被红色的救护车撞死了,镜头由定格在罗拉脸上的欢笑切换到曼尼倒地和七窍出血的画面,这两组镜头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曼尼的死给罗拉带来了巨大的悲怆。 4、抒情蒙太奇 在十字路口的镜头当中,是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接下来是一个个的快镜头,镜头的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人们行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此片段运用了抒情蒙太奇,在保证叙述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烘托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体现出人们面无表情,如同没有生命的“行尸走肉”。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快速的镜头移动,大升大降,使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使整部电影都处在一个动势。使观众的心跳与影片的节奏相融合,引发观众的好奇心:接下来又会有怎样不可思议的故事发生呢?抒情蒙太奇的使用融入在这些镜头的切换中,为表达影片主题服务。 5、交叉蒙太奇: 红色的电话响起,罗拉在房间接电话。镜头快速推向街道的电话亭,曼尼在电话亭内打电话。镜头前推速度之快让人惊异,巧妙地用镜头的速度之快来表现罗拉思想的速度之快。

《罗拉快跑》艺术解析

《罗拉快跑》艺术解析 一、摘要: 电影一开始的快节奏,曼尼丢了钱,罗拉接电话,飞奔着去解决问题,一切都在运动着,身体、思想,它要我们这些青年去行动,做一些事情,即使现在毫无头绪,但毕竟年轻,有着无限的可能,这也是电影有三种不同的结果的原因吧。罗拉带给我们的正是我们这时代的印记,青年要行动起来,不要荒废的青春,我们要什么,我们的自己争取,没人会替自己勇敢。有人说过,就算不成功,也不至于空白,这是罗拉想要传递出来的。 二、关键词:罗拉奔跑时间生命青春 罗拉给我的印象是敢作敢为的女强人,她一直在奔跑,一直在搜索答案,而她确实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或被父亲抛弃,和男朋友抢银行被警察打死的无奈,或抢到钱,曼尼被车撞死的悲剧,或曼尼找回钱,自己在赌场发迹,过上幸福生活。《罗拉快跑》用三种可能表现了同一事件,我个人觉得这是在讲述人的命运的多种可能,这是个人和命运的抗争——罗拉的奔跑是她抗争的方式。于是到现在我觉得这是在讲生命的状态。 三、主题诠释 世事难料,一切都没有固定的方程解;不可预测的未来,吉凶难料。《罗拉快跑》的故事,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 电影《罗拉快跑》就像是一个让人眼花潦乱、异常精彩漂亮的牌局。你可以在尘埃落定以后转过头来拆解,拆解的过程当然会兴致勃勃,但是,这次牌局已经终了,即使是知道了不同选择的结果,却已盖棺论定。我们的一生就是罗拉的其中一次奔跑,不同的是,当我们站在人生中每一个十字路口上的时候,永远都没有机会做第二次选择。 电影中关注到的不仅是罗拉和曼尼,还有其他的人。导演用快剪的方式将于奔跑中的罗拉擦身而过的人之后的生命历程也表现了出来,并且在三次讲述中因为罗拉的不同行动,与之相关的人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这更像是一种蝴蝶效应。你一个行为选择的变动影响的不仅是你自己,有可能就影响到另一个人的一生,而我们的命运不管最终结局是悲剧或是喜剧,都是由我们自己所创造的。这并不是说让我们在行为的选择时更加慎重,那样太累,而且我们行为的影响是不可控制的。电影中背景音乐几乎始终存在的时间的紧迫感将罗拉的命运的可能压缩在了20分钟里。在头两个20分钟结束时,男女主角分别说出了不希望结局如此的台词。那或许我可以理解为,生命有限,不管你怎样行动,不可能有让所有人都幸福的道路,所以在有限的生命里,你要不荒废你的时间,努力做不让自己后悔的事。 现在,新的一代正在成长,自认为还年轻的还在打拼,一种活力正在呈现,但此外,也有一种懒惰在传播,人总是在矛盾中求发展,总是在做与不做间徘徊,做是一种结果,不做是另一种结果,试想如果罗拉接到曼尼的电话后,啥都不做,只是惊恐、无助,那这样的电影又如何使人花上几十分钟去观看。这电影给我的是青春的正能量,呈现的主题是行动起来,这会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涵分析(一)

共同坚持到游戏的最后胜利——电影《罗拉快跑》的镜头语言和主题内 涵分析(一) 【摘要题】环球视域 【正文】 影片《罗拉快跑》讲述了罗拉为救男友曼尼而不停奔波的故事,是一部借鉴电脑游戏运行方式和操作规则且具有娱乐色彩与叙事智慧的德国电影。在镜头和段落剪辑上,它也具有电脑游戏的节奏感、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交叉,以及多种电影手法的新尝试。在主题表现上,表面上消解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否定爱情和死亡的价值,而在深层次上却歌颂人的奋力拼搏、永不放弃和“有所作为”。是一部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都具有创新和深度,并将二者完美结合的影片。 一、镜头与段落 1.镜头: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 在电脑游戏中,玩家同时具备两种身份:首先,是游戏发展方向的选择者。玩家可以在游戏告一段落时,从若干选项中决定游戏未来的情节,从而模拟角色遭遇不同的情景。同时,玩家可以俯瞰角色所处的地理位置、敌友状态和出入路线等——这时的玩家自然如同“全知的上帝”控制着整场游戏。其次,是参与游戏并发展情节的“主人公”。玩家在游戏中处于角色模拟状态,行走跑跳、砍杀围歼都由玩家“身临其境”来完成。甚至玩家在某些规定性情节里会和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体验情感波澜和生死存亡的命运。玩家和角色合二为一,从而“进入”游戏,

具有面对、经历、体验与思索的主观感受和主观视点。 同样,在《罗拉快跑》中也存在着全知视点和主观视点的融合。片头处,罗拉紧张而力求冷静地在脑海里搜索可以求助的对象。镜头围绕着罗拉进行360度旋拍和俯拍。同时快速切入她或迫使自己冷静、或几近崩溃、或沮丧绝望的若干表情的近景,既满足了观众对罗拉全方位的观察兴趣,又烘托出紧张得令人晕眩的气氛。有“全面报道”又有“焦点访问”,使得节奏有缓有急,生动、活泼、丰富。 接下来是罗拉的面部特写与她脑海中所想到的亲朋好友的近景互切。在此处存在着三个层面的节奏感。首先,罗拉与亲朋好友之间:罗拉处于固定镜头前,每隔四秒左右会出现在画面上,而亲朋好友的近景如流水般在画面上快速切换一次性闪过,呈现出罗拉意识的运动感。这个“固定”感觉和“流动”感觉互相交叉,形成第一个层面的节奏。其次,亲朋好友与罗拉父亲之间:在如快速翻动的书页一样闪过的亲朋好友中,有一张脸会不时跳出来并稍有停顿,那就是罗拉的父亲。这种“反复出现”和“停顿”与其他亲朋好友的“转瞬即逝”形成对比,成为罗拉意识思维的节奏感,也就是第二个层面的节奏感。第三,罗拉和父亲之间:两人相对于那些一闪而过的面容而言,都属于情节发展与主观思想流动中的某一节拍,从而使这段有了某种整体的稳定的节奏和旋律,使整体节奏得以实现。 另一个例子:当罗拉准备跑过建筑拐角处时,镜头处于她的右前方,并一直把罗拉锁定在画面中心,直至她转过拐角向远处继续跑动。开

电影《罗拉快跑》影视鉴赏(2)

《罗拉快跑》影视鉴赏 一,影片梗概 德国柏林,黑社会喽罗曼尼打电话给自己的女友罗拉,曼尼告诉罗拉:自己丢了10万马克。20分钟后,如果不归还10万马克,他将被黑社会老大处死。为了得到10万马克和营救曼尼,罗拉在20分钟之内拼命地奔跑。同时,曼尼在电话亭中不断地打电话到处借钱。不同于一般电影叙事的起承转合,这部影片分别用三个整齐的20分钟段落来表现罗拉奔跑、罗拉找钱营救曼尼的三个过程和三种结果: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罗拉和曼尼抢超市,罗拉被警方击毙。 第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曼尼被急救车撞死。 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在遇到倒霉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询问,什么是倒霉事情的原由,一旦找到了最初的原由,我们往往会感叹一句,“如果某某事不发生就好了”,“如果我当时这么做就好了”……。“罗拉快跑”正表现的是这个“如果……”。在罗拉的三次奔跑中,往往是一个很细小的变化导致整个事物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生的不可测性一览无疑。 二,镜头运用和剪辑 实际上,与本片类似题材的电影有好几部,例如英国电影《滑动门》。但是,这部电影将这个题材拍地最酷,饱含着年轻的激情和活力。尤其是当罗拉,鲜红的头发,绿色的长裤,伴随着节奏明快的摇滚在大街上奔跑的时候。整个电影简直是一部节奏紧凑的MTV,很多情节的表现手法非常简洁。 影片运用了许多快速剪辑的手法。罗拉在大街上奔跑,穿过走廊,转过街角,横过马路,在银行里大步流星,在赌场里尖声吼叫。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罗拉在路上遇见各式各样的人,在与他们重的每一个人擦肩而过时,影片都会突然定格。在3秒钟的时间里,通过四五个静止的画面闪过那个人后来的命运。他们中的有些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也有人在不久后死于非命。它仿佛让我们拿着遥控器按着快进键戏看人生与世界。导演在此采用暴力的切片方式,随意在任一个时间点切开剧情,展示出大量的因果关联,它高度浓缩式地挤压了关系网。影片本身是充满动感的,在其中加入静态画面,却没有破坏原来的动态效果,相反,这使得原来的动感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加强。这得益于快速剪辑的使用,快速切换的节奏很好地和影片融合在一起。不仅如此,这种快速剪辑表现出了一种命运的强大力量,一种命运的压迫感——命运就在奔跑,跑向我们每一个人。 《罗拉快跑》的影像呈现出的这种高速率的镜头运动方式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凝滞的镜头(除却几段慢镜头的特写),从而使观众的眼球开始疲于奔命般地亦步亦趋地跟随着镜头的变迁和调动。一切都是那么地迅速和不确定,影像的纷

罗拉快跑蒙太奇手法分析

罗拉快跑蒙太奇手法分 析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罗拉快跑》蒙太奇手法分析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罗拉的“第一次大叫”:她的大叫喊声震天,屋内的玻璃器皿爆碎,声音和影像的极大夸张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罗拉大叫后,镜头无声,继而又切换到一个乌龟在缓缓爬行。强烈的对比反差是否在你心里留下深深的震撼呢这就是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产生的强烈的视觉效果,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这部影片中蒙太奇手法的使用。 1、隐喻蒙太奇 罗拉大叫,喊声震天,器皿爆碎,乌龟慢慢爬行······导演很巧妙地用无声和缓慢来衬托前面她大叫的剧烈,制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刺激观众的视听感官。隐喻蒙太奇的手法将这两个场景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的表达出作者的这一用意。 2、重复蒙太奇 这是贯穿全文的一大亮点。影片重复了罗拉的三次奔跑,一样的路途,一样的街车行人,却因她奔跑途中发生的小小抉择变化而出现了不同的结局。 第一次奔跑,罗拉没借到钱,她和曼尼抢超市,结果罗拉被警方击毙。被狙杀于街头的罗拉还没瞑目,原本是平淡的一天,怎么会以这样的结果结束自己的生命此时一幅想象的画面出现了:如果能够重来,蔚蓝的天空下,红色电话重新响起,罗拉再度开跑;第

二次奔跑,罗拉在银行枪到钱但曼尼却惨遭横死。曼尼一时无法瞑目,透过他的瞳孔穿进电话线路,罗拉正挂上话筒开始奔跑;第三次奔跑,罗拉在赌场赢钱,曼尼找回丢失的钱,罗拉、曼尼成为富人。 影片运用了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强调了影片的中三次奔跑的场景,体现了罗拉为了营救自己的爱人,不顾一切地奔跑的爱情之伟大。深更加深层次的表达了影片的主题:世界的不可知性和人类对世界的无奈与绝望。 3、对比蒙太奇 罗拉在第二次奔跑时,虽然叫住了曼尼,但是最终曼尼却被红色的救护车撞死了,镜头由定格在罗拉脸上的欢笑切换到曼尼倒地和七窍出血的画面,这两组镜头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衬托出曼尼的死给罗拉带来了巨大的悲怆。 4、抒情蒙太奇 在十字路口的镜头当中,是黑压压的众多的人,表现人口的膨胀和人的无目的性。接下来是一个个的快镜头,镜头的降格造成众多的人如木偶般地机械地涌动。人们行履匆匆,如世间的匆匆过客。此片段运用了抒情蒙太奇,在保证叙述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烘托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体现出人们面无表情,如同没有生命的“行尸走肉”。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快速的镜头移动,大升大降,使整部电影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使整部电影都处在一个动势。使观众的心跳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