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蛋白尿
- 格式:docx
- 大小:4.71 KB
- 文档页数:2
蛋白尿诊疗指南【概述】蛋白尿的定义是尿蛋白排泄量>150mg/24h。
无症状蛋白尿是在无症状的人群中检测到蛋白尿,可能是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的最初表现,也可能是暂时性的或非进展性的尿检异常。
无症状蛋白尿多在体检时发现,健康人群普查时,蛋白尿的检出率在0.4%~4.9%。
根据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可分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直立性或非直立性、肾病性或非肾病性、孤立性或蛋白尿伴血尿等。
无症状蛋白尿患者的预后差异大,一般功能性、一过性的大多预后良好,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的少见;持续性、进展性蛋白尿可发展至终末期肾衰。
因此,应对无症状蛋白尿患者仔细检查蛋白尿原因,进行长期跟踪随访,掌握肾活检时机,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评估预后。
【临床表现】1、孤立性蛋白尿包括一些不同的临床疾病,可进一步分为“良性型”(包括功能性、特发性一过性、特发性间断性和直立性)和“持续型”(包括不同种类的肾脏疾病)。
(1)良性孤立性蛋白尿:这是在发热、剧烈运动、遇寒、精神压力和怀孕时常发生的蛋白尿类型,在一些急性疾病如充血性心衰时也可出现蛋白尿而无肾实质病变,故认为是功能性的。
蛋白尿是由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
发热增加了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率,一般在症状控制数天后蛋白尿就消失,与进展性肾病无关。
运动后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和肾小管重吸收降低所致。
26(2)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此型蛋白尿多见于儿童、青春期和年轻成人,是最常见的良性孤立性蛋白尿。
病人无症状,蛋白尿往往在常规筛查、体检时发现。
尿沉渣检查无明显异常,复查时蛋白尿消失,可能是生理性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
对于此型患者需重复进行尿蛋白检测,以确定是一过性、间断性还是持续型的蛋白尿。
(3)特发性间断性蛋白尿:此种类型的蛋白尿约50%与体位有关。
大部分患者年龄小于30 岁,肾功能正常、血压正常。
肾活检发现,约40%为正常或轻微病变;60%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病变;可见这一类型包括了一组不同类型的病人。
蛋白尿类型记忆口诀
以下是五个关于蛋白尿类型记忆口诀:
口诀一:
肾小球性蛋白尿,一遇就来一大片。
好比筛子有大洞,蛋白纷纷往外钻。
小分子中分子呀,还有大分子都见。
各种蛋白都出现,肾病可能在捣乱。
口诀二:
肾小管性蛋白尿,二类情况要记住。
就像小小守门员,只把小分子拦住。
白蛋白它留不住,所以这类蛋白独。
若见此种蛋白多,肾小管呀有变故。
口诀三:
溢出性蛋白尿,三类特殊要分清。
蛋白太多挤出来,血液里面堆成群。
血红蛋白肌红蛋,这些常见蛋白型。
突然大量出现时,赶紧检查找原因。
口诀四:
组织性蛋白尿,四类情况也知晓。
身体组织出问题,蛋白跟着往外跑。
泌尿系统或其他,少量蛋白可看到。
若是增多不正常,相关部位细查找。
口诀五:
混合性蛋白尿,五类复杂别忘掉。
多种原因凑一起,肾小球和肾小管。
或是其他也来凑,情况多样蛋白凑。
仔细分辨加诊断,了解病因才对头。
蛋白尿能自愈吗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蛋白尿,其次要了解的就是蛋白尿分为什么种类?我们知道,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出现蛋白尿不是一定说明了肾脏出现了问题,比如说运动过量,早晨起床尿液浓缩,都可能会导致蛋白尿的情况,这都属于生理性的,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蛋白尿,则说明了肾脏功能出现问题。
★蛋白尿能自愈吗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
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这种疾病理论上来说是很难达到痊愈的,如果不经过治疗自己控制生活和饮食习惯,最多只能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想要通过自我调理达到自愈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虽然蛋白尿不可能通过自我养护达到治愈,但是如果自我养护的好,蛋白尿就可以得到完全的控制,只要病情不往严重的情况下发展,那么和治愈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蛋白尿分哪几种呢★ 1、生理性蛋白尿常见于食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时间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现暂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过+。
★ 2、热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白尿。
★ 3、起立性蛋白尿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
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以上就是关于蛋白尿可不可以完全自愈的解答,在此我们希望所有的蛋白尿患者都能好好打理自己的生活,早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只要蛋白尿不要继续恶化和发作就是治疗最大的成功。
最后我们来讲讲蛋白尿的饮食要点:病人应根据引起蛋白尿的肾病种类及病情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蛋白尿饮食。
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一般可按正常需要量供给,应选择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
对于无肾功能损害的肾病综合征者,可供给高蛋白质饮食,蛋白质成人每天为1.5~2.0g/kg,并供给优质蛋白质,血浆尿素氮增高者,一般以低蛋白质饮食为宜。
本周蛋白尿名词解释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存在异常高浓度的蛋白质。
正常情况下,肾脏会将过滤的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同时保留需要的物质,如蛋白质。
然而,当肾脏受损或出现其他疾病时,它可能无法正确过滤蛋白质,导致蛋白质通过尿液排泄而引起蛋白尿。
蛋白尿可能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包括肾脏疾病(如肾炎、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蛋白尿也可以是其
他系统性疾病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所导致。
蛋白尿的程度可以根据尿液蛋白质的含量来衡量,通常被分为几个级别,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重度蛋白尿可能提示肾脏功能严重受损。
蛋白尿的检测通常通过尿液分析来进行,这是一种简单且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
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后,医生可能会进一步利用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尿蛋白电
泳等方法来确定蛋白尿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对于蛋白尿的治疗,首要任务是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或肾脏疾病。
控制疾病进展和恢复肾脏功能是预防和治疗蛋白尿的关键。
此外,改变饮食习惯、适度运动、不吸烟、限制饮酒等生活方式调整也有助于减少蛋白尿的发生。
在一些情况下,如严重的肾脏疾病或进展迅速的疾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控制蛋白尿。
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使用血压调节药物、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贝叶斯酶抑制剂等药物。
总之,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异常高浓度的蛋白质,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
及时检测和治疗原发病,控制疾病进展,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蛋白尿的关键。
尿蛋白是怎么回事很多朋友并不知道尿蛋白是怎么回事。
其实尿蛋白是因为肾小球的滤液中含有的小分子蛋白质量超过了正常,因此在尿液中的蛋白质就会相对应的增加,尤其是在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可以检测出来,这样就称之为尿蛋白了。
此外尿蛋白对于我们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尤其容易导致其他慢性疾病的形成。
其实尿蛋白是属于一种生气系统的疾病之一,而且主要的发病人群集中在孕妇,女性,甚至是儿童身上,男性相对来说比较少一些,除此之外,尿蛋白需要及时的治疗和做好预防和保健。
那么到底尿蛋白是怎么回事呢?★尿蛋白是怎么回事★蛋白尿概述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质。
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部位:生殖系统★人群:儿童,孕妇,女性★检查诊断★一、病史:根据蛋白尿的原因不同追问病史要有所侧重,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癫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二、体格检查: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
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三、实验室检查: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
2、尿蛋白定量检查:方法较多,有巴氏法、双缩豚法,磷钨酸法等,以双缩豚法最准确,最常用。
★四、尿蛋自特殊检查:常用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多发性骨髓瘤的尿蛋白电泳检查对分型有帮助。
尿放免法是一种尿蛋白定性方法,尿常规阴性时,放射免疫法可表现阳性,其缺点假阳性率高。
★预防保健1、宜食清谈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食物,酒。
2、宜食新鲜蔬菜和适量水果,适量饮水、低糖、低脂。
3、所有肾病患者禁用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肾毒性药物,中药药物禁用木通、青木香等马兜铃酸类药物。
抗菌优简介目录•1拼音•2复方磺胺甲恶唑说明书o 2.1药品名称o 2.2英文名称o 2.3抗菌优的别名o 2.4分类o 2.5剂型o 2.6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药理作用o 2.7复方磺胺甲恶唑的药代动力学o 2.8复方磺胺甲恶唑的适应证o 2.9复方磺胺甲恶唑的禁忌证o 2.10注意事项o 2.11复方磺胺甲恶唑的不良反应o 2.12复方磺胺甲恶唑的用法用量o 2.13抗菌优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o 2.14专家点评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复方磺胺甲恶唑的内容。
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复方磺胺甲恶唑已经自动替换为抗菌优,可点此恢复原貌,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1拼音kàng jun1 yōu2抗菌优说明书2.1药品名称抗菌优2.2英文名称Compound Sulfamethoxazole2.3抗菌优的别名磺胺甲恶唑甲氧芐啶;磺胺甲恶唑/甲氧芐啶;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奎建分散片;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明磺;菌特灵;诺德菲;Sulfamethoxazole/Trimethoprim;CoTrimoxazole;SMZ Co;Sulfamethoxazole Co;Sulfomethoprim2.4分类抗生素 > 磺胺类2.5剂型0.5g(含SMZ400mg,TMP80mg);2.复方磺胺甲恶甲恶甲恶唑注射剂:5ml(每ml含SMZ0.4g,TMP0.08g);3.小儿复方新诺片:每片含磺胺甲基异恶甲基异恶唑0.1g,甲氧芐芐啶0.02g。
2.6抗菌优的药理作用复方磺胺甲恶甲恶甲恶唑是磺胺甲恶甲恶唑(SMZ)和甲氧芐芐啶(TMP)的复方制剂。
磺胺甲恶甲恶唑属全身应用的中效磺胺类药,为一种广谱抑菌剂。
它可与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甲氧芐芐啶是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属磺胺增效药。
它可选择性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蛋白尿正常人尿中蛋白质含量极微(每日排出约40~100MG),作尿常规检查常不能测出,当有病时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可用常规尿蛋白定性试验办法测出尿中的蛋白,这种称尿为蛋白尿。
医学上的蛋白尿分为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三种。
功能性蛋白尿见于剧烈体力劳动或运动后,长途行军期间,高湿作业或严峻受寒,精神紧张等。
高烧病人、心力衰竭病人、健康人进食高蛋白饮食后也可显现这种功能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的发生与体位改变有密切关系,其特点是:清晨尿无蛋白质,起床活动后渐出现蛋白尿,长时间竖立、行走或脊柱前凸姿势时,尿蛋白含量增多,平卧休息一小时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妊娠中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特殊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尿蛋白比较顽固,不易消失。
中药治疗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一)治疗蛋白尿的中药治疗蛋白尿的中药基本上可以分为:补益气血(黄芪、党参、当归)、健脾和中(白术、茯苓、山药)、补益肝肾(枣皮、枸杞、怀牛膝、杜仲、补骨脂、菟丝子、女贞子)、益肾固精(芡实、金樱子、桑螵蛸)、滋阴生津(鳖甲胶、生地、元参、麦冬利尿(石苇、干蟾)、清热解毒(土茯苓)、活血祛瘀(山楂、半枝莲)、止痉(蝉蜕)等几类。
这些中药除土茯苓、干蟾、蝉蜕不宜久服外,其余均可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黄芪:补气固表,托疮生肌。
治疗体虚自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慢性肾炎、体虚浮肿、慢性溃疡、疮口久不愈合。
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不得少于30克。
党参:益气、补脾、生津。
治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子宫脱垂。
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不得少于30克,而且最好与黄芪同用。
当归:补血调经,润燥滑肠。
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血虚闭经,痛经,慢性盆腔炎,贫血,血虚头痛,脱发等。
用于治疗蛋白尿,每日剂量为10~15克。
白术:健脾,燥湿,和中。
治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水肿,自汗等症。
一、内环境相关图解识别局部组织结构示意图的判断技巧例1(2020·安徽蚌埠期中)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液①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等物质B.①、②、④在成分及含量上不完全相同C.若③中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 B〖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①、②、④组成内环境。
①(血浆)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但不含呼吸酶,A错误;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液)在成分及含量上不完全相同,①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多,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中含有的蛋白质较少,B正确;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③(细胞内液)中产生乳酸不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C错误;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④是淋巴液,①、②、④组成内环境,内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D错误。
例2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液,其中①②④共同构成了细胞外液;①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液以及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
二、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中的水分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现象。
原因分析如下:例3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毛细血管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④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毛细血管管壁破损,导致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液,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进而使得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①正确;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导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则血浆渗透压下降,使得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②正确;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中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③正确;肾炎导致血浆蛋白的丢失,使得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血浆中的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最终引起组织水肿,④正确。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
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
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一般来说蛋白尿分为,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
选择性蛋白尿,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以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为主,如白蛋白、α1球蛋白、转铁蛋白及γ球蛋白。
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如α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β脂蛋白等含量较少。
在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部分膜性肾病和早期病变的膜性增殖性肾炎及局灶节段性硬化性肾炎患者,多呈现选择性蛋白尿,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较轻。
非选择性蛋白尿,指蛋白质电泳特点是大分子和小分子蛋白质同时出现,表明小网肾小球滤过膜的损害比较严重。
肾病专家分析,蛋白丢失的多少,与病情的轻重是不成正比的。
肾小球病变轻的患者,尿蛋白不一定少,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相反,一些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其病理损害严重,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只有几克。
所以治疗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肾脏病理类型、损害的情况及肾功能情况。
另外,也要看病人能否与医生合作,是否注意防止复发诱因的出现如感冒、劳累、腹泻等,是否能坚持治疗,是否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饮食肾炎病人出现大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补充,认为肾炎病人不能吃含蛋白质的食物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即使对慢性肾炎发展到晚期——尿毒症期的病人,也主张给吃高质量的低蛋白饮食。
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控制在0。
6~0。
8克/公斤体重。
尿毒症病人,在透析治疗期间,尤其是进行腹膜透析时,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量应增加,约1。
2~1。
5克/公斤体重。
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如肾功能正常者,主张进食高蛋白质饮食,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及改善或增强机体抵抗力。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出正常范围,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蛋白尿不仅是肾脏疾病的表现,还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表现,因此及时治疗蛋白尿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治疗蛋白尿的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蛋白尿患者,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应该限制蛋白质摄入,尤其是动物蛋白。
此外,减少盐分摄入也是必要的,因为盐分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蛋白尿加重。
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对减轻蛋白尿有一定帮助。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蛋白尿的重要手段。
对于肾小球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常用的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
皮质类固醇可以抑制肾小球的炎症反应,减轻蛋白尿的程度。
免疫抑制剂则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对肾小球的损害,从而减轻蛋白尿。
但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
此外,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蛋白尿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血液透析是通过机器来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从而减轻肾脏的负担,改善蛋白尿的症状。
而肾移植则是将健康的肾脏移植到患者体内,取代功能受损的肾脏,是治疗蛋白尿的最彻底的方法。
总的来说,对于蛋白尿患者来说,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量摄入蛋白质和盐分。
同时,要按医嘱使用药物,不能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及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也是必要的。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更好地控制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蛋白尿的症状,正确认识蛋白尿
蛋白尿是一种潜伏性的病症,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
了解蛋白尿的症状,判断病情发展,并及时进行治疗,很多人由于不了解症状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最明显表现为尿中出现泡沫,但不要以偏概全。
一、通常情况下蛋白尿的颜色与正常尿液颜色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会出现泡沫尿,泡沫尿是最明显的尿蛋白早期症状。
蛋白尿时一般都会排泡沫尿。
并且这种泡沫尿的特征往往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不消失。
二、一般少量的蛋白尿身体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的,但如果是长期大量的蛋白尿,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浮肿,脸部开始,然后遍及全身,而且浮肿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并且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三、轻度少量蛋白尿患者基本没有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尿中有泡沫。
大量蛋白尿患者,由于从尿液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导致血浆蛋白降低,出现水肿,尤其是头面部,眼睑部位水肿,严重的全身水肿。
四、全身症状,肾性尿蛋白可伴随全身不适症状,可有水肿、高血压、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种或数种。
患者感觉乏力、困倦等,期间患者抵抗力差,易受外感。
其中水肿与高血压最为明显。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选择性蛋白尿
导语:
很多朋友并不知道选择性尿蛋白是什么,其实尿蛋白的选择性
主要是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如果我们人体尿液中出现的主要是小分子
量的血浆蛋白,这
很多朋友并不知道选择性尿蛋白是什么,其实尿蛋白的选择性主要
是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如果我们人体尿液中出现的主要是小分子量的
血浆蛋白,这样就说明我们的肾小球滤膜的选择性较好,那么这种蛋
白尿就称之为选择性尿蛋白,反之则称之为肥选择性尿蛋白。那么到
底选择性蛋白尿的正常值是什么呢?
其实选择性蛋白尿主要是用于检查我们的肾功能的是否正常的手段
之一,而一般来说,选择性尿蛋白的正常值是0.1~0.2之间的选择性,
而如果这种选择性蛋白尿出现数值升高,这样对于我们的身体危害性
是极大的。
选择性蛋白尿
尿蛋白选择性就是指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中各种不同分子量的蛋白
质滤过的状态。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
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白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
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A,IgG等)排出较少,此种
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半定量多在+++~++++。
定义:如尿中出现的主要是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说明肾小球滤膜
的选择性好,这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相反,如尿中出现多景大
分子量的蛋白质,说明肾小球滤膜的选择性差,这种蛋白尿称为作非
选择性蛋白尿。
尿指数
选择性蛋白尿指数正常值:SPI界于0.1~0.2之间时为中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