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

全网发布:2011-06-23 22:00 发表者:郭兆安2124人已访问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十分常见,发生率约占1/3,导致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且经常处于慢性炎症、疲劳、创伤难以愈合中。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营养物质吸收减少过分的饮食限制使得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或不均衡;透析不充分,尿毒症毒素以及药物使用、精神抑郁等因素刺激使得胃排空延迟或时常腹泻,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营养物质丢失增加在透析排毒、除水的同时,一些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VitB12等也可同时被透出。如血液透析5小时将丢失6-8g氨基酸,若有消化道出血存在,其100ml全血相当于14~17g蛋白质。

蛋白质分解增加代谢性酸中毒,内分泌紊乱如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增加以及慢性炎症状态均可引起患者蛋白质分解增加,导致营养不良发生。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与厌食、感染、代谢紊乱、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等有关,也与透析膜的不相容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进食量不足,达不到机体的最低需要量。临床上透析者营养不良时会发生诸多不良后果,如抵抗力下降,常合并细菌感染,甚至霉菌或结核感染,且感染后不宜控制;还有体力下降,患者常感疲乏,工作精力下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心理上易产生自卑及精神上的困扰,生活质量下降,失去生活乐趣。营养状况好者可正常透析数十年,而营养状况差者,其尿毒症合并症和死亡率均增加,病人寿命明显缩短。因此,患者在做好充分透析的同时,要掌握好有关的饮食常识,注意热卡和各种营养要素的摄取,以防治营养不良的发生。

对尿毒症合并营养不良者,应尽可能寻找并纠正导致营养不良的可逆因素,治疗伴发病,强调早期透析和充分透析,并给予营养补充,包括口服和非肠道两种补充法。

经口补充口服必需氨基酸是最简便易行、且最符合生理的方法,透析

患者每天要补充15~20g的必需氨基酸;其次要优质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等合理、平衡膳食,以加强蛋白质的利用和减少分解代谢。(2)非肠道补充适用于不能很好进食或胃肠吸收不好,而营养状况差的透析患者或高分解状态透析患者。静脉给予氨基酸、脂肪乳、高糖,并加用适当的电解质及维生素,补充左旋肉碱,使每日提供给机体的总热量在100~140kj/kg.d之间,以保证机体供能,避免出现负氮平衡。

透析患者饮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病人营养状况的好坏,因此,透析患者要掌握有关饮食常识,注意热卡及各种营养要素的摄取。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蛋白质的摄取未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d,而血液透析后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g/kg.d,其中50%为高生物价蛋白,其每次血透前的BUN应达26.8mmol/L,体重保持在理想水平。对腹膜透析者,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1.5g/kg.d,血BUN应达28.6mmol/L。

总能量的摄入包括蛋白质、脂肪及糖,一般透析患者热量摄入应为96.3~11.3 kj/kg.d。其中糖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量的55%~60%,且以复杂的糖类为主(如纤维、多糖等);脂肪提供的热量不超过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10%。

水、钠摄入正常人每天钠摄入约为2~6 g,透析病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残肾功能,每日尿量超过1升,可轻度限水(<2L/d),限钠

(<3~4g/d),并同时应用利尿剂;无尿血透患者应限水(<1L/d),限钠(<2g/d),控制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低于5%干体重。腹透患者水分能持续清除,若超滤较好,应限水(<2L/d),限钠(<3~4g/d)。若超滤欠佳,则限水限钠同无尿的血透患者。

钾钙磷的摄入肾功能衰竭时由于排钾、排磷及VitD转化功能受限或消失,故血透患者应低钾、低磷、高钙饮食,并适当补充有活性的VitD;腹透患者因腹透液中不含钾,往往引起低血钾症,一旦发生要及时补钾。

维生素的摄入透析可丢失水溶性维生素,故Ronco等提出所有透析患者必须补充叶酸及B族维生素,饮食中要选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减

少贫血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总之,尽管透析患者的饮食限制较多,但仍应根据患者的依从性、并发症、经济条件和饮食习惯等加以调整,尽量做到个体化。过分的饮食限制反而导致营养不良。饮食调查应在透析开始后3~6个月进行一次,而对饮食限制的依从性应每月调查。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

维持性血液透析技术一直是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国内地,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人数占透析总数的90%左右,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长期营养不良、水钠潴留、高钾血症,甚至死亡的现象。同时随着肾功能减退、蛋白质流失增加、透析等原因使病人营养恶化。良好的营养状况可改善或减轻并发症,提高透析效果,从而增加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饮食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2008~2010年长期在我院行血液透析60例病人的饮食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0~82岁,平 均51岁。45例每周透析2次,平均4~4.5h ;10例每周3次,平均每次3.5~4h ;5例2周5次,平均每次4.5h 。 1.2引起营养不良的原因:(1)摄入不足;(2)伴有感染性疾病; (3)代谢和激素紊乱;(4)血液透析本身的影响。 2饮食指导 2.1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血液透析病人所需的蛋白质是根据 肾功能、透析的效率、营养状况、有无并发症来决定的。如每周透析2次,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0~1.2g/(kg ·d );每周3次透析,蛋白质的用量为1.2~1.5g/(kg ·d ),成年人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为 70~80g/d ,以高效的动物蛋白质为主,如鸡蛋清2~4个/d ,牛奶100~250mL/d ,新鲜精瘦肉50~150g/d 。2.2 摄入适量的热卡:充足的热量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异化并维持理想的体质量,若热量不足,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自身的蛋白质就会作为热量来源被消耗。由于蛋白分解代谢加快,可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不仅加重营养不良,更加重酸中毒并促进高钾血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推荐摄入热量为33~35kcal / (kg ·d)。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血脂浓度和劳动强度适当增减。热量主要由糖类和脂肪来提供,糖类摄入量一般为5~6g/(kg ·d), 食物中糖类过多可产生以三酰甘油为主体的四型高脂血症。脂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 许春燕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血液透析室,宁夏银川750004) 文章编号:1009-5519(2011)03-0450-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2.2 患者体位:一般情况好的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大出血、 休克患者采取头低足高位,心肺患者呼吸困难者采取半坐卧位或斜坡卧位。 2.3穿刺部位:(1)选择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线中上1/3处。 (2)在穿刺前先压迫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以下部分,待颈外静脉上段充盈显露后以其中点为穿刺点。 2.4穿刺方法:用抽有4mL 无菌生理盐水的5mL 注射器连接 头皮针,头皮针直接刺入留置针的肝素帽内(若需留取血标本则不抽生理盐水,注射器乳头直接与留置针的三通头连接)。排尽留置针内空气,并活动留置针针芯,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直径大于8cm 、大于敷贴面积。操作者消毒双手拇、食指,由助手用食指按压上述压迫点,用力适当,病情许可者可嘱患者咳嗽,以使颈外静脉充盈度良好。操作者右手持针与皮肤呈30度~ 40度角在静脉上方进针,针尖穿过皮肤后直接刺入静脉见回血 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平行1~2mm 后抽回血,证实留置针在血管内,用左手拇、食指将其固定,让助手取消压迫,右手抽取针芯至针座处,让助手轻推生理盐水边将软管全部徐徐送入血管内,(此是利用液体对针头软管部分有一定的冲击力使软管容易送入及进入的液体对软管有一定的支撑力,减少了进针的阻力而使软管容易送入),再次检查回血、推注生理盐水通畅再完全抽出针芯,取下注射器,连接输液器,静脉滴注通畅后再次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以进针点为中心,用透明敷贴做封闭式固定,此法固定牢固,不易脱出,并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3护理要点 3.1沟通:穿刺前给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里以取得患者的配合。3.2更换敷贴:每2日更换透明敷贴,换敷贴时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注明穿刺日期、时间。 3.3 观察局部皮肤及输液情况:如皮肤有无红肿、渗液等,若 有及时拔针,输液是否通畅、滴速是否适当,及时更换液瓶,严 防急性肺水肿和空气栓塞的发生。 3.4正确封管:封管时采用双重正压封管法,即输液完毕后夹 闭输液器,将头皮针斜面撤于肝素帽内,反折头皮针头与夹闭的输液器断开,连接抽有无菌生理盐水4mL 的5mL 注射器均匀注射3.5mL ,右手将留置针延长管抬高30度后,将其延长管上的小夹将其夹闭,再推注0.5mL 封管,分离退出以再次呈正压的头皮针。 4讨论 4.1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浅静脉,管径粗,暴露明显,外径最 大可达0.8~1cm [2],容易进针,并且穿刺时可采取多个体位,穿刺后不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颈部活动亦不用过于限制。 4.2我国对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尚无统一规定,有报道留置 针可留置5~7天,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7天是完全可行的[3],本组留置时间均在5~8天,无静脉炎发生。 4.3选择穿刺点位置不宜过低,以免损伤锁骨下胸膜及肺尖, 特别是右肺。检查穿刺点前端是否有静脉窦,穿刺时应尽量使针尖越过静脉窦。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能有效的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尤其是末梢血管纤维化、静脉炎、血管塌陷、疼痛、硬结、病情危重、循环衰竭等肢体静脉穿刺困难的,能够满足其临床治疗需要,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为抢救赢得了时机,临床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江晓连,王连仲,张英霞.280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⑴:40.[2]周丽华,陈燕,于桂云,等.静脉穿刺置入血管法的临床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3,18⑻:690. [3] 李小燕,刘 甲.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2):121. 收稿日期:2010-07-08

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终末期肾病患者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作者:何计南, 肖海清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长沙,410005 刊名: 医学综述 英文刊名:MEDICAL RECAPITULATE 年,卷(期):2010,16(5) 参考文献(30条) 1.Iliescu EA;Yeates KE;Holland DC Quality of sleep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外文期刊] 2004(01) 2.Espie CA;Fleming L;Cassidy J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effectiveness trial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as usual for persistent insomnia in patients with cancer[外文期刊] 2008(28) 3.Chiu YL;Chen HY;Chuang YF Association of uraemic pruritus with inflammation and hepatitis infection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2008(11) 4.Holley JL;Nespor S;Rault R A comparison of reported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on chronic hemodialysis and continuous peritoneal dialysis 1992(02) 5.Sabbagh R;Iqbal S;Vasilevsky M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functioning and sleep disturbance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2008(Suppl 2) 6.Erten Y;KokturkO;Yuksel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complaints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2005(04) 7.De Santo RM;Lucidi F;Violani C Sleep disorders in hemodialyzed patients-the role of comorbidities 2005(06) 8.Parker KP;Bliwise DL;Bailey JL Polysomnographic measures of nocturnal sleep in patients on chronic,intermittent daytime haemodialysis vs those withchronic kidney disease 2005(07) 9.Mi s kowiec I;Klawe JJ;Tafil-Klawe M Prevalence of sleep apnea syndrome in hemodialyzed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2006(Suppl 4) 10.Unruh ML;Buysse DJ;Dew MA Sleep quality and its correlates in the first year of dialysis 2006(04) 11.Eryavuz N;Yuksel S;Acarturk G Comparison of sleep quality between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patients[外文期刊] 2008(03) 12.Iliescu EA;Coo H;McMurray MH Quality of sleep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 2003(01) 13.Jurado-Camez B;Martin-Malo A;Redriguez-Benot A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mproves sleep-related breath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外文期刊] 2008(06) 14.Wikstrom B Itchy skin-a clinical problem for haemodialysis patients 2007(Suppl 5) 15.Merlino G;Piani A;Dolso P Sleep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undergoing dialysis therapy 2006(01) 16.Bornivelli C;Alivanis P;Giannikouris I Relation between insomnia mood disorders and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hronic hemodialysis 2008(13) 17.Lui SL;Ng F;Lo W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leep disorders in Chinese patients on continuous

【疾病营养】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疾病营养】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中国临床营养(lcyycc)作者简介 叶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营养科 博士,主治医生,国家一级营养师全国首届临床营养师培训班学员。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肾内专业。2004年起于同济医院肾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生、主治医生。熟悉各种常见及疑难肾脏疾病诊治以及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曾到美国西南医学中心肾脏病理系做访问学者。2013年进入临床营养科,擅长肾脏疾病的营养管理与治疗,体重管理及各种慢性疾病的营养治疗以及危重症的营养支持干预。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 导读:血液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替代治疗的有效方式之一,营养支持治疗对于保障血透患者的的生活质量及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血透患者的营养治疗往往存在两个不同极端的错误。 一方面,多见于那些年轻的开始透析的患者,随着透析的进行,体内毒素被清除,消化道症状及食欲明显改善,饮食不加节制又缺乏专业指导。虽然血液透析治疗是模拟肾脏的生理功能清除体内毒素,但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一般一周2-3次,

无法像正常肾脏那样24小时持续工作。因此不适当的饮食 往往容易出现高钾、高磷、高尿酸血症、酸中毒、水及尿毒症毒素潴留等,从而导致心血管并发症、残肾功能丢失甚至威胁生命。另一方面,对于多数透析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 其原因主要包括:因为尿毒症症状、食欲改变、社会经济心理等原因引起营养物质摄入降低;疾病及透析所导致的高分解代谢;透析所引起的营养物质丢失。PEM往往加快患者残肾功能的丢失、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费用以及死亡率。因此,应该重视透析患者营养问题,合理营养从而改善和维持残余肾脏功能,保持患者正常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透析耐受性,降低医疗成本。 首先血透患者应该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营养状况分析,包括膳食调查、人体测量以及生化指标的分析。综合其现有治疗方案及其家庭社会活动情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不良发生原因。从而优化透析方案改善消化道症状,合理用药避免药物所导致的食欲障碍,给予合理的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01 血液透析患者总能量需要量在各指南有所不同。 根据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一般患者30Kcal/kg/d,对于老 年人和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的患者25Kcal/kg/d可能比较适宜。如果患者体重超过或低于标准体重20%,可适当减少或增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表现类型及 发生机制、影响因素,为制定、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睡眠障碍不宁腿综合征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老龄化,以及移植肾源的相对缺乏,越来越多的终末期 肾脏病(ESRD)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这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均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有进一步的研 究显示睡眠障碍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睡眠障碍也 会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现状 万丹等[1]采用PSQI量表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对8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的睡眠状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发现,高达80%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者有睡眠行为障碍。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表现类型及发生机制 2.1 失眠失眠是MHD患者中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类型。从发病机制上来说,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失眠的发生,一方面ESRD 本身所引起的尿毒症毒素、 贫血等可能导致失眠,另一方面其他类型的睡眠障碍,同样可单个直接作用或多 个叠加而导致失眠。 2.2 日间嗜睡 MHD患者在夜间失眠的同时常伴有日间嗜睡。目前认为,亚临床 尿毒症脑病、酪氨酸缺乏、透析所致炎性介质紊乱、褪黑激素的日间持续分泌及 与睡眠清醒密切相关的体温调节系统的紊乱可能参与了导致MHD患者日间嗜睡 的病理生理过程。 2.3 不宁腿综合征(RLS)和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PLMD) 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为患者在夜间睡眠时或静息状态下出现双下肢难以名状的不适感,常被迫捶打或 运动双腿或下床走动才能缓解症状。张莹[2]等研究发现不宁腿综合征是血液透析 患者失眠的最显著因素。MHD患者中RLS和PLMD的发病机制仍尚未明确,目前 认为遗传因素、中枢多巴胺功能异常、铁缺乏或代谢异常等是RLS的发病机制。 2.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国外报道透析患者中SAS发生率高达45-80%,睡 眠呼吸暂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睡眠。Entzian等研究还发现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肿瘤坏死因子(TNF)紊乱,而且夜间高峰逆转到白天高峰,透析患者TNF水平增高,这种细胞因子参与睡眠时的生理调节诱导睡眠波减慢而致失眠。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3.1 年龄及透析龄张婉词等[3]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与 年龄的增长和透析年限有关。不同年龄的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问题的不同主要表现 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方面。随着透析龄的增加,ESRD患者S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3.2 透析充分性Kt/V是评价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张婉词等[3]研究显示,每周透析总时间和Kt/V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外亦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改善透析充分性,延长透析时间来改善睡眠质量,均 取得了有益的效果,显示随着透析充分性的增加,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 说明充分透析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增加透析频次、延长每 次透析时间来增加患者的每周透析总时间;使用高效透析器透析以增加Kt/V,从 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透析与营养

血液透析与营养 1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十分常见,发生率约占1/3,导致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且经常处于慢性炎症、疲劳、创伤难以愈合中。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营养物质吸收减少过分的饮食限制使得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或不均衡;透析不充分,尿毒症毒素以及药物使用、精神抑郁等因素刺激使得胃排空延迟或时常腹泻,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营养物质丢失增加在透析排毒、除水的同时,一些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VitB12等也可同时被透出。如血液透析5小时将丢失6-8g氨基酸,若有消化道出血存在,其100ml 全血相当于14~17g蛋白质。 蛋白质分解增加代谢性酸中毒,内分泌紊乱如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甲状旁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增加以及慢性炎症状态均可引起患者蛋白质分解增加导致营养不良发生。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与厌食、感染、代谢紊乱、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等有关,也与透析膜的不相容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进食量不足,达不到机体的最低需要量。临床上透析者营养不良时会发生诸多不良后果,如抵抗力下降,常合并细菌感染,甚至霉菌或结核感染,且感染后不宜控制;还有体力下降,患者常感疲乏,工作精力下降,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心理上易产生自卑及精神上的困扰,生活质量下降,失去生活乐趣。营养状况好者可正常透析数十年,而营养状况差者,其尿毒症合并症和死亡率均增加,病人寿命明显缩短。因此,患者在做好充分透析的同时,要掌握好有关的饮食常识,注意热卡和各种营养要素的摄取,以防治营养不良的发生。 对尿毒症合并营养不良者,应尽可能寻找并纠正导致营养不良的可逆因素,治疗伴发病,强调早期透析和充分透析,并给予营养补充,包括口服和非肠道两种补充法。 经口补充口服必需氨基酸是最简便易行、且最符合生理的方法,透析患者每天要补充15~20g的必需氨基酸;其次要优质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等合理、平衡膳食,以加强蛋白质的利用和减少分解代谢。 (2)非肠道补充适用于不能很好进食或胃肠吸收不好,而营养状况差的透析患者或高分解状态透析患者。静脉给予氨基酸、脂肪乳、高糖,并加用适当的电解质及维生素,补充左旋肉碱,使每日提供给机体的总热量在100~140kj/kg.d之间,以保证机体供能,避免出现负氮平衡。 透析患者饮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病人营养状况的好坏,因此,透析患者要掌握有关饮食常识,注意热卡及各种营养要素的摄取。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蛋白质的摄取未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为0.8g/kg.d,而血液透析后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g/kg.d,其中50%为高生物价蛋白,其每次血透前的BUN应达26.8mmol/L,体重保持在理想水平。对腹膜透析者,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1.5g/kg.d,血BUN应达28.6mmol/L。总能量的摄入包括蛋白质、脂肪及糖,一般透析患者热量摄入应为96.3~11.3 kj/kg.d。其中糖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量的55%~60%,且以复杂的糖类为主(如纤维、多糖等);脂肪提供的热量不超过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10%。 水、钠摄入正常人每天钠摄入约为2~6 g,透析病人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残肾功能,每日尿量超过1升,可轻度限水(<2L/d),限钠(<3~4g/d),并同时应用利尿剂;无尿血透患者应限水(<1L/d),限钠(<2g/d),控制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低于5%干体重。腹透患者水分能持续清除,若超滤较好,应限水(<2L/d),限钠(<3~4g/d)。若超滤欠佳,则限水限钠同无尿的血透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护理干预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方法对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6个月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改良定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MQ-SGA)。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营养情况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地控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F)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进步,HD患者的营养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1]。对MHD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有效的干预,可预防营养不良,有助于提高MHD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本院40例MHD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平均43岁。其中营养正常8例,轻度营养不良9例,中度营养不良15例,重度营养不良8例。 1.2方法包括病史、饮食史以及对现存问题的描述。采用MQ-SGA 评估法[2],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体重改变、饮食变化、消化道症状、生理功能状态、并发症、皮下脂肪和肌肉消耗。每部分分值均为1分(正常)到5分(严重),总分介于7分(营养正常)到35分(重度

营养不良)之间。分值越低,患者营养状态正常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分值越高,患者营养不良的可能性越大。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营养改变情况,见表1。 表1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营养改变情况[n(%)] 3 护理干预 3.1优质高蛋白饮食及能量摄入根据患者厌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少量多餐,以高生物效价蛋白质为主,可选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瘦肉、鱼等。能量的摄入:充分热量供应方能保证机体利用摄入蛋白质,故应鼓励多进食。 3.2纠正贫血红细胞生成素是在肾脏合成的一种激素,它的合成减少是肾脏病人贫血的主要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仅可改善贫血,亦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加食欲,还可提高肌肉、肝脏和大脑等组织中的血氧供应,从而改善尿毒症时异常的氨基酸代谢。 3.3提高依从性饮食治疗是MHD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效果与患者的依从性有密切关系。可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体系,使透析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营养护理的重要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合饮食治疗,在日常饮食中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营养治疗的依从性。 3.4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是改善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前提,对营养不良的治疗至关重要。充分的透析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纠正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的替代疗法之一。但持续长期的透析治疗过程,患者将承受较大的心理上和身体上的痛苦,做好护理工作对解除患者恐惧心理,减少并发症,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有较大的意义。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赤峰市林西县医院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中,男32 例,女 28例,年龄22~80岁,血透次数为2~3次/周,51 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所致,3例为糖尿病肾病, 6例为高血压肾损害,均为住院或门诊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4例病情平稳后去外地行肾移植术。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初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透析治疗认识不足,一部分患者透前身体状况就很差,透析一两周身体状况改善不明显就对透析失去信心,加之家庭、社会角色的转变以及家庭的经济负担,深静脉置管和血管造瘘的痛苦,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

变化,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透析几次即能摆脱透析,病情刚有起色即要求延长透析时间,结果又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对初行血透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治疗及休息环境,向其详细介绍医院的设备及技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同时介绍血透中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请已做过血透的患者向其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各种体验或心得,消除恐惧的心理。医护人员对检查结果或较理想的报告结果及时告诉患者,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工作中注意感情沟通,将一些有利的信息及时传达给他们,如医院的优惠政策,社保部门与合作医疗的倾斜政策和治疗的新进展,鼓励患者。只要病情允许,应多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包括适当运动、工作和一些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兴趣和存在价值,让患者尽快适应这种维持性透析的生活状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血透患者的饮食应给予低盐、低钾、丰富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蛋白质每日每千克体重1.2~1.5 g,其中优质蛋白质要占50%,如牛奶、鸡蛋,热能每千克体重146.3 g,才能满足机体活动和治疗的需要。蔬菜、水果应有一定限量,避免摄入过多的钾,如橘子、香蕉、鲜蘑等,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B6和叶酸等。每日进水量为24 h尿量加500 ml,两次透析间体重增长控制在2 kg以内为宜。进入规律透析后的食谱应做相应调整,如仍沿用透析前食谱,则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无利。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04-10T10:28:53.607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4期作者:仇伟伟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引发睡眠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经研究发现,血液体透析患者睡眠障碍均因疾病及心理因素造成。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睡眠障碍,临床需结合患者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从而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护理 引言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其在延长了患者生存期的同时也干扰了患者的生活方式与日常作息规律。随着透析龄增加,多数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睡眠障碍降低了MHD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与全因死亡率。目前睡眠障碍在MHD患者的发生率超过80%,资料显示睡眠障碍常见症状的发生率排名依次为:失眠(69%)、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24%)、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legsyndrome,RLS),除此之外尿毒症毒素也是当前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症状之一,在MHD患者中的发病率为50%~90%。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原发病、患者心理因素(如:焦虑与抑郁)、生活习惯(如:吸烟)、低清蛋白、高血磷、褪黑素释放抑制等因素相关。本文结合当前最新研究,就MHD患者睡眠障碍常见临床症状、相关病因及治疗进展做一详细综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抽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1~74岁,平均(59.34±4.33)岁,透析时间0.4~8年,平均(4.82±1.43)年,患者均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得分均大于7分,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多囊肾3例,高血压肾病11例,痛风性肾病5例,慢性间质性肾病4例,糖尿病肾病6例。 1.2方法 1.2.1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 1)躯体症状出现躯体疼痛及难以形容的不适感通常是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症状,出现皮肤瘙痒已成为血透患者较明显的问题之一。该症状可能与皮肤干燥、高尿酸血症及消毒透析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密切关系。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心悸等躯体症状,多考虑由于尿毒症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普遍下降,引起少尿或无尿,体内水钠潴留,更易发生左心衰竭,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从而严重影响睡眠。2)心理因素血透患者受到疾病的长期困扰,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担心疾病预后不良的心理压力,工作和生活能力的下降,家庭经济的拮据,难以支付血透治疗较高的费用,精神压力过大,心神不宁,易引起睡眠障碍。3)年龄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开始减退,生活习惯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差。老年血透患者在透析后普遍出现乏力懒言、精神不振、郁郁寡欢等不良现象,失眠就更为严重。4)环境因素血透患者常年受疾病缠身,心情抑郁、焦虑、恐惧,建立一个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极为重要。当血透患者处于一种嘈杂吵闹、陌生或污染严重的环境时,就极易出现睡眠障碍。 1.2.2护理措施 透析器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残余肾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状况,选择合适的透析器,以减少ESRD患者体内蓄积的毒素,从而缓解患者的睡眠障碍。高通量血液透析是指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超滤系数>20~25ml·mmHg·h-1)(1mmHg=0.133kPa)通过控制容量的血液透析机透析的一种技术,其具有较强的扩散性能和水力学通透性,能把更多的中大分子量的毒素移除,较低通量血液透析,是一种高效的血液净化方式。有研究证实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降低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患者睡眠质量也在治疗后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有资料显示,对比低通量透析方式,高通量血液透析在透析充分性、中大分子毒素如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改善尿毒症毒素蓄积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此外,一项关于新型聚砜膜透析器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除了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外,透析器膜面积也是影响尿素、肌酐和磷清除的独立因素。2)对透析性的骨关节病β2微球蛋白循环降低及关节炎性反应的抑制对预防或延缓透析性的骨关节病发展尤为重要。在透析时,透析膜应选择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的,治疗时应选择超净反渗水,预防透析液内毒素的污染,对其残余的肾功能尽可能予以保留,必要时为缓解症状可服用非甾体类的止痛药。3)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由于该类患者自身心理压力和负担比较大,而此时护理人员应该要帮助患者且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要积极、主动与患者相互沟通,避免患者情绪出现波动,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抑郁等,从而改善其睡眠质量。4)对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护理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睡眠障碍程度上的不同,来对其制定训练计划。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放松全身的肌肉,消除紧绷感才能使患者可以更快的进入睡眠状态。 2结果 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躯体不适共24例(57.14%),担心经济问题9例(21.43%),担心疾病问题11例(26.19%),生活习惯转变4例(9.52%)。 3讨论 MH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患者原发病的进展、生活习惯、心理因素、并发症、离子代谢紊乱、毒素蓄积等。相对于以上因素,血液透析治疗本身便会对患者睡眠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医务工作者应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确保透析的充分性,使MHD患者在透析治疗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由于血液透析治疗诱发的睡眠障碍的影响。同时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后尽早进行干预。目前国际上对MHD患者的治疗观点尚不统一,未来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关于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试验,以确定有效的、公认的干预方案从而改善MHD患者的睡眠障碍的现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于现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心理以及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很多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广义上的睡眠障碍主要包括失眠、嗜睡、梦靥、夜惊等。若人长期处于失眠状态下,会使大脑的活动能力逐渐减弱,且容易出现健忘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除此之外,长期出现睡眠障碍会使情绪产生波动,例如焦虑、抑郁、暴躁等,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研究表明,80%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都存在睡眠时间过短、入睡困难、夜睡惊醒、早晨嗜睡的现象,而其中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靠方法之一,使成千上万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生命。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由于透析治疗是一种终身替代疗法,过程漫长而艰难,不良反应多,其健康教育对患者尤为重要,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对医院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2005 年10月开始实施了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36例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32~79岁,平均48岁,文化程度:初中25例,高中以上11例。 1. 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个体教育根据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对血液透析及相关知识所知甚少,采取由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的个体教育方式为主,介绍血液透析的基础知识、目的、主要副反应及应对措施。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通过搜集到的每例患者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同时重视与患者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 1.2.2 集中教育针对共同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有关疾病治疗的基本知识、饮食原则、生活护理、动静脉瘘的自我护理、遵医嘱指导正确用药、发生急症时的就医途径等,还可以请已透析多年的患者谈自己的体会,利用患者间的相互介绍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来巩固教育的效果。 1.2. 3 随机性教育护士利用体检、巡视等机会所进行的健康教育方式。护理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正确的健康行为或有疑问时,随时纠正不良行为或提供教育咨询的需求,这种方式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而且患者易于接受,记忆牢固,效果好。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血液透析的目的、透析过程中及透析间期应配合的事项、预后情况等。 2.2 饮食保证营养物质均衡是饮食疗法的最基本点。长期血透患者如果热量补充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加重肾性贫血及合并感染,血透患者的膳食主要是限制钾、磷、水的摄入,提高蛋白质摄入,一般要保证蛋白质入量在每天每公斤体重1.2~1.5g。高于正常人的蛋白入量,透析患者钙摄入量应达到1000~1200mg/d,除膳食中的钙摄入外,一般要补充维生素Ds和钙制剂。本组有5例患者由于饮食不注意出现了高血钾,而采取了紧急透析治疗。因此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必须限食含高钾的食物,如香蕉、柑橘类、干果类、肉汤、鸡汤、豆类、菠菜、笋干、木耳等。针对易发生高血钾的患者,笔者建议其烹调食物时,蔬菜宜切小片以熟水烫过捞起,再以油炒或凉拌,以减少钾的摄入量,并少喝汤汁。长期血透患者水分摄入量是由尿量、季节、出汗及运动情况来决定的。无尿或尿量少的患者水的入量要严格限制,一般食物的含水量约为60%,每天进食的流体应为尿量加500ml,使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控制在基础体重的2%,最多5%之间为宜。让患者了解,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明显,可并发水肿、高血压、心衰、心包积液等。 2. 3 运动运动疗法是患者一项重要的康复措施,它是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治疗方法,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躯体功能和心理状态。运动形式有全身有氧运动、器械辅助肌力练习、呼吸调整练习等,长期血透患者通过正规治疗外,加强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自身机体素质,改善疲乏无力状态,最终达到回归社会,能够胜任日常工作的目的,同时还可增加肌力,改善心功能,运动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体力消耗过大,运动前后要注意测量血压、脉搏;如运动过程中有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正确处理日常生活自理、工作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并坚持长期运动锻炼。针对本组病例,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及沟通技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及沟通技巧 【摘要】护患沟通是建立护患关系的起点,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是造成护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疾病、经济各方面的因素多出现心理问题。护士运用沟通技巧,给与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是提高透析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血液透析;患者心理; 护患沟通 沟通是改善和发展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有人认为,护士职业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护士的沟通能力。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用70%的时间与他人沟通,医院的护患纠纷大部分是由于护患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造成的[1]。 血液透析室的患者多数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承受很大的精神压力,同时各种应激和躯体疾病也可加重血透患者的精神创伤,患者产生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甚至精神症状等心理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透析患者中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41.5%[2] 。如何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等不同情况、不同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沟通,从感情上理解、体贴、关心、照顾患者, 护士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多年临床护理方面的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为我院2006~2008年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约700例, 男460例,女240例,年龄8~86岁,平均49.5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3个月。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 2.1 恐惧、绝望血液透析患者常对疾病产生恐惧心理,尤其是终末期肾病的患者,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透析是患者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长期频繁的往返于家庭和医院之间,心灵备受煎熬,时刻面临死亡威胁,特别是听到同事、病友因病死亡,容易联想到自己,形成心理上的沉重负担,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患者常常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从而产生绝望、恐惧心理。 2.2 紧张、多疑、焦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处于患者角色,只是维持生存,看不到疾病的好转,同时,由于长期透析,患者大多有营养不良、贫血、高血压等并发症,角色的变化以及与外界接触减少,76.2%以上患者出现过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3]。 2.3 无助、自暴自弃、自以为是①长久得不到相匹配的肾源或因种种原因不能接受肾移植;②透析使患者产生的各种并发症;③经济上的沉重负担等因素, 使67%的患者会产生自暴自弃;④长期的透析使患者自以为久病成良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医护嘱咐全然不放在心上, 50%的患者会产生自以为是[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 1 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饮食管理的目的 (1)保持和增强患者体力,增加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2)摄取蛋白质在质和量上既能维持氮平衡和防止蛋白质缺乏,又能减少蛋白质代谢产物肌酐的蓄积。 (3)调节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配合充分的透析治疗,使血压接近正常,体液中电解质正常化。 (4)防止心衰、感染、肾性骨病等各种并发症发生。 2 饮食管理方法 2.1 制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应提供足够营养(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同时注意预防水钠潴留、高血压、高血钾、高血磷等各种并发症。 2.1.1 补充优质蛋白质 (1)而食物中蛋白质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成肌酐少的蛋白质(又称优质蛋白质),这类食物有: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鱼;另一类是生成肌酐多的蛋白质(又称非优质蛋白质),如:米、面、水果、豆类、蔬菜中的植物蛋白质。血透患者选择蛋白质食物时,要求2/3以上为含必需氨基酸多的优质蛋白质。 (2)规律性透析后,每周透析1次的患者,可继续沿用较低蛋白饮食,配合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仅在透析当天采用正常或高蛋白饮食。每周血透2次(10h)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0~1.2g/

(kg?d),每周3次(15h)的患者,蛋白摄入量应为1.2~1.5g/(kg ?d)。 2.1.2 摄入足够热量维持性透析开始后,患者需摄入足够热量,以增加干体重,从而改善机体营养不良状态。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脂肪的热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2倍多,可以选择但应该注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鼓励患者多用植物油及人造黄油,以降低动脉硬化的可能。 2.1.3 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维持性透析患者水的摄入量应为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不显性失水。必须注意水分的来源,除了牛奶、水果、饮料外,食物中也含水分。 2.1.4 控制含钾食物血钾过高会引起严重的心脏传导和收缩异常,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透析患者饮食应控制钾的摄入,特别是对少尿或无尿的透析患者,应首先指导患者认识含钾高的食物,如:竹笋、青菜、红萝卜、香菇、菠菜、空心菜、香蕉、芭乐、番茄、柳丁、桃子等,均应少用。避免摄入咖啡、浓茶、肉汤、鸡精、蜜饯、龙眼干。 下面介绍患者如何避免摄入含钾高食物的食用方法:(1)不用菜汤或肉汤拌饭。(2)蔬菜水煮3min再炒;薯类切片后泡水20min后汁液倒掉不用。(3)不用低钠盐、薄盐酱油、代盐。(4)超低温冷藏食品比新鲜食品含钾量少1/3。 2.1.5 控制钠的摄入维持性透析患者食盐过多会导致患者口渴而饮水过多,从而发生高血压或水肿。维持性透析患者盐的摄入

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 一、定义 血透技术是肾脏替代的治疗的三大支柱之一,并在急性肾衰、急性中毒、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让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同时流过透析膜两侧,借助膜两侧溶质梯度及水压梯度差,通过弥散、对流及吸附来清除毒素,通过超滤清除体内潴留的过多水份,并能同时补充溶质,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二、血液透析装置主要包括: 水处理系统,透析液,透析机,透析器。 三、血管通路 1、临时血管通路 (一)外瘘(二)直接穿刺动静脉(三)静脉留置导管 2、永久性血管通路 (一)动-静脉内瘘:最安全,应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血管通路。 (二)血管移植。 永久性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有:血栓形成、感染、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衰、远端缺血、假性动脉瘤等,其中血栓是造成血管通路失败的主要原因。手术后早期血栓应尽快再次手术清除血栓,并消除诱因。长期使用中形成的血栓多有血管狭窄、低血压、高凝血态等因素存在,处理较困难,常导致瘘废用。 四、抗凝 血透过程中性须使用抗凝剂以防血液在管路及透析器内凝固,肝素是目前最常用的抗凝剂。 1、肝素抗凝原理 肝素为一族天然酸性蛋白多糖,分子量3000~56000d,平均为16000d。 它可与抗凝血酶III(AT-III)结合,使之构型改变,活性增强,从而灭活凝血酶,因子Xa、IXa、XIIa及缓激肽释放酶活性的70%。 2、肝素代谢 静推肝素3分钟后,其均匀分布于血浆,起到抗凝作用。 肝素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清除,半衰期37±8分钟,但个体差异较大,3~4小时后凝血可恢复正常。肝素的清除速度还与所给剂量有关,剂量越大,清除越慢。 3、肝素抗凝方法 常用的肝素抗凝法如下: (一)常规肝素持续输入法;(二)常规肝素间歇注入法;(三)边缘化肝素法;(四)局部肝素化。 4、其它抗凝方法 (一)低分子肝素法(二)枸椽酸盐局部抗凝(三)无肝素透析 五、急性肾衰的血透治疗 (一)、急性肾衰(ARF)进行血透的主要目的是: 1.清除体内多余水份及毒素; 2.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 3.为用药及营养创造条件; 4.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出现。 1、急性肾衰的透析指征 少尿,无尿超过24~48小时,无论有无明显尿毒症症状,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进行血透治疗:①血尿素氮>28.56mmol/L或每天上升>9mmol/L;②血肌酐>530.4μmol/L;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