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79.03 KB
- 文档页数:3
心理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依从性方面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患者体内代谢产物进行清除,可纠正机体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排除多余水分,对患者肾功能进行改善[1]。
由于血液透析治疗专业性强、操作复杂,对护理工作要求也比较高;且透析治疗时间较长,可能引起诸多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心理上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实施[2]。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75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对心理护理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
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4岁,平均(45.7±5.3)岁,血液透析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137个月,平均(39.6±10.6)个月;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5岁,平均(45.4±5.6)岁,血液透析时间最短7个月,最长139个月,平均(39.8±10.5)个月。
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自愿参与。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姜丽;王吉平【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7(031)032【摘要】[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人一般资料调查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上海市金山区2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良好者占42.70%,依从性中等占51.46%,依从性差者占5.84%;液体摄入依从性得分最低,为3.53分,其次是食物摄入依从性3.57分、用药依从性4.49分、透析方案依从性4.53分.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人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P=0.036).贫血病人高血压升高值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r=-0.244,P=0.049);血压正常的贫血病人贫血程度及血磷、血钾高的程度与饮食依从性呈负相关(r=-0.350,P=0.031);低血压病人血压降低值与饮水依从性呈正相关(r=0.263,P=0.043).[结论]对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及人文关怀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总页数】3页(P4158-4160)【作者】姜丽;王吉平【作者单位】201602,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1602,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5【相关文献】1.再住院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J], 于蓉;李新辉;范玲2.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治疗依从性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 姜丽;王吉平;3.住院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齐蒙蒙; 蒋玲; 李科; 王慧; 刘彦娜; 吴媛4.378例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吴宗壁; 韩晓苇; 谭秋贞; 潘智鹍; 李瑾; 周华辉; 林珣; 姚东艳5.脑肿瘤病人主要照顾者经验性回避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倩茜;张丽英;陈超逸;周杰;杨昌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作者:张婷婷,周丹丹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0期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7.10.009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最有效的肾脏替代疗法,用于维持患者生命。
目前我国内地注册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超过27万人,形势非常严峻[1]。
血液透析很难依靠住院治疗一次性完成,且该类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问题以及并发症均较多,对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因此,出院后的血液透析患者仍需定期回院获取相关康复信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依从性,促进健康。
因血液透析护理专业性较强,患者及家属无法较好地完成,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
MHD患者对血压控制、动静脉瘘观察和自我保护等多方面都有较高的延续性护理需求[2]。
延续护理被认为是高质量卫生服务的必需要素,对医护服务者、患者及家属都至关重要。
延续护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MHD患者的需求,得到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MHD患者的延续护理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并通过多种形式提供延续护理服务,提高其生活质量。
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延续护理的概述延续护理是指为保证患者在医院期间或从医院到家庭的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延续性,而设计的一系列健康服务活动,包括经由医院制定的出院计划、转诊、病人回归家庭或社区后的持续性的随访与指导[3]。
在董玉静等[3]构建的延续护理概念模型中包含6个维度内容:患者信息的延续、跨机构服务的延续、团队合作的延续、患者卫生服务需求灵活性的延续、纵向服务的延续、医护患关系或个人的延续。
谭慧等[4]又提出了延续护理的两个核心要素是针对患者的卫生服务和时间方面的延续,包含3种类型:(1)患者信息的延续。
(2)护理服务的延续。
(3)医护患治疗性关系的延续。
延续护理将院内护理服务延续到社区或家庭,是对患者出院后健康需求的进一步关注与应对,也是院内护理计划与出院护理指导的有机衔接,且更注重对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及生存质量的提高,能促进医护患良好关系的建立,以全面促进患者健康。
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影响的教学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其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效果。
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透的66例患者,所有患者的透析时间均超过三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平行组和协同组,每组各33例。
平行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协同组患者接受协同护理,护理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临床依从性。
结果:协同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护理技能、自护概念、责任感、知识水平)均优于传统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优势,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
协同组患者的依从性(用药、透析、液体摄入、饮食)优于平行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优势,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
结论:针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模式,相较于传统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维持性血液透析;依从性;临床效果近几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上对于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主要是维持性血透,所以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1]。
有研究显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依从并不好,自护能力低,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进而导致病死率较高[2]。
因此临床上应当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使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更佳。
本研究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透的66例患者,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其临床依从性的影响效果,,现做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透的66例患者,所有患者的透析时间均超过三个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平行组和协同组,每组各33例。
平行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4岁,平均(61.9±3.4)岁,协同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4岁,平均(62.0±3.1)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徐甜甜;时秋英;董永欣【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4(000)024【摘要】全世界范围内,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明显增加[1],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主要的肾脏替代疗法之一,在透析治疗中,限制液体摄入量是患者最难依从的治疗方案之一。
MHD患者不遵守液体摄入方案会引起透析间期体质量(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IDWG)增长,进而引起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肌肉痉挛、左心室肥大、心衰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总页数】2页(P118-119)【作者】徐甜甜;时秋英;董永欣【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护理学院郑州 4500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450014;郑州大学护理学院郑州 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5【相关文献】1.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徐仁艳;张渊;杜爱燕;李另另2.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J], 李萍;蒋燕勤;柴冬雪;徐珍珍;王莹;周诗雯;张伟明3.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手卫生及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J], 黄雪峰;李瑾;何巧丽;张利凤;曾丽坚4.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管理质量审查标准的运用效果[J], 高倩5.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综合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及护理结局的影响 [J], 李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质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情干预阶段开展优质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满意度、依从性的价值体现。
方法:样本为本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干预的患者共计88例,时间为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均分为两组,分析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
结果:落实优质护理措施,对于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身心状态均有所改善,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P<0.05);基于提升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干预目的,开展优质护理措施可更有效的改善患者依从行为与配合度(P<0.05);优质护理措施的开展更好的优化护理质量,促进病情干预阶段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结论:开展优质护理的措施,能进一步优化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干预效果,有效促进患者对本院医疗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改善医疗干预阶段的依从行为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优质护理;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并发症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干预阶段基于老年患者的病理表现与生理状态,需要联合开展有效的医疗干预措施,以保证血液透析效果充分体现[1]。
本次调研评价优质护理措施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样本为本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干预的患者共计88例,时间为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男女比为30:14,平均(61.24±1.75)岁;对照组44例,男女比为31:13,平均(61.31±1.72)岁;基本资料平衡,调研数据可比。
1.2方法对赵祖基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理表现开展常规干预,落实基础的认知指导与病情护理,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干预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基于心理病理生理方面开展优质服务;加强心理状态的评估,明确老年患者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以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并通过谈话帮助患者改善心态,能够主动配合医疗措施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