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
- 格式:ppt
- 大小:635.50 KB
- 文档页数:36
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一、疾病知识指导1、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恐惧和不安,提高信心,以愉快的心态接受治疗。
2、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每日午休0.5~1小时。
3、注意饮食控制:坚持低盐、低脂、低磷、高蛋白饮食,如瘦肉、鱼、蛋、奶等。
4、避免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及局部清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参加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
5、坚持合理用药:不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改用药时间。
6、自我监测:观察体重变化,并做好记录。
7、心理指导: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
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指导1、造瘘术后需抬高肢体,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肢体水肿。
2、避免术肢测量血压、静脉注射、提重物及长时间下垂。
3、衣袖要宽松,避免吻合口及周围血管受压。
4、每天检查吻合口是否震颤,内瘘是否通畅。
5、术后2周可进行一些轻微活动,如手指运动,有利于功能的恢复。
6、内瘘成熟一般需要4~8周,最好在术后6~8周后再使用。
7、遇紧急情况无法来院检查时,可暂时使用对侧肢体进行透析。
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护理指导1、置管处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2、穿脱衣服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将导管拉出。
3、每次透析前应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如不通畅应及时处理。
4、每次透析后应记录导管的使用日期及封管情况。
5、若出现高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诊。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一、定义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系统的、全面的、持续的教育活动,帮助患者理解和管理自己的疾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的健康管理方式。
二、目标1、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优化透析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回归社会。
三、教育内容1、疾病知识:介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病程、治疗方法和日常注意事项等。
2、血液透析知识:包括透析原理、过程、时间安排、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等。
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合理摄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盐分等营养物质,避免营养不良和过度营养。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篇一一、引言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面临着衰弱现象的困扰,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患者的衰弱与营养不良、心理状态、透析质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体力不支;心理状态不良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透析质量不高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从而加重患者的衰弱症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问卷调查及临床观察等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对象为某三甲医院血液透析室的长期透析患者,共计100例。
研究工具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Karnofsky(KPS)功能状态评分表等。
数据收集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患者的KPS 评分及相关因素差异。
四、结果与讨论(一)结果通过对患者的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我们发现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中,衰弱现象普遍存在。
其中,营养不良、心理状态、透析质量等因素均与患者的衰弱程度密切相关。
在KPS功能状态评分中,大多数患者的得分较低,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状况普遍较差。
(二)讨论1.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导致患者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因肾脏功能丧失而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流失。
同时,患者食欲下降、摄入不足等也会导致营养不良问题。
因此,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及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
2. 心理状态: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过程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从而加重患者的衰弱症状。
血液透析室优秀护士演讲稿(通用3篇)血液透析室优秀护士篇1在医院的角落里,有一座小楼,安安静静的在那儿。
有这样一群人,每天轻轻进入,又悄然离开……他们是一群看上去平平常常却又极其特殊的人,他们活着,满怀着对生命的渴望;他们恐惧着,因为死亡无时无刻不对他们虎视眈眈。
他们就是血透患者,而我们,就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血透室护士。
特殊的科室,特殊的病患群体,赋予了我们特殊的使命,那就是——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岁月如梭,光阴荏苒,不知不觉我来到血透室已经八个多月了,在这八个月中,我体验过患者面对病痛的无奈,我目睹过各种悲欢离合的场景,我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也遭遇过“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的尴尬场面……但,我无悔!作为血透室护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同情心。
人人生而平等,凭什么让他们遭受这种病痛?他们心中充满不平。
他们有的暮年已至,有的正值壮年,甚至有的正处于花样年华,但是都一视同仁,受到病魔的青睐。
经济上的压力、生理上的痛苦已是无以复加,心理上的负担更是不言而喻了,很多病人出现抑郁逆反行为。
曾几何时,多少绝望的病患将愤怒施加于我们,对我们恶语相向;多少自暴自弃的病患想过拒绝透析,放弃生命。
面对这些,我们责无旁贷地成为了他们的心灵指南针,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渐渐地,我们成为了朋友,成为了一家人,再不单纯的是治疗关系,有时候我们还会聊聊家常,开开玩笑。
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每天我们都尽早地来到科室开门,只是不想让那些年迈的爷爷奶奶们等得太久,只想让他们早点进入血透室这个温暖的家。
很多病人是独自来的,没有家人陪伴,当他们饿了渴了,我们就是他的家人,热心地为他们热饭倒水,并且嘘寒问暖地说一句“慢点,小心透析管路”。
当然,理解是相互的,他们也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透析前秩序井然地排队等待着,自觉地遵守科室的,当他们看到病床的被子还没来得及叠整齐时,总是忍不住伸出手帮忙整理,看到我们每天辛苦忙碌着,有的病人出于感激,在他们透析过程中难受的时候竟然不好意思麻烦我们,自己默默忍受着。
如何开展透析健康宣教,提升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参与血透治疗的患者往往需要维持性透析,所以需要较为漫长的治疗过程,在此期间患者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一、宣教内容1、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指在血液透析中心比较特定环境中,以及在透析间期进行的延续性专科护理,这个过程是“以透析患者为中心”和“以疾病为中心”相结合,帮助透析患者建立良好的透析生活管理模式,以达到提升肾病透析治疗质量,以及更好的回归社会生活。
2、血液透析中心健康教育管理的核心是提升患者的透析管理依从性,以提高血液透析质量,促进健康生活管理和延长透析龄。
3、血液透析中心需要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计划,总结分析以往在健康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这过程有许多“不适宜”和(或)并未达到宣教目的的宣教。
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健康宣教工作中,切实以把握健康教育核心。
二、患者的管理与护理1、定期透析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肾脏几乎没有毒素排出了,因此应使用透析将尿毒素降低至合理水平。
充分利用一次性透析器:每周透析2至3次,确保足够的血液流动,这是定期进行透析的前提。
2、血压控制血压过高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心脏和血管,并可能导致脑出血。
准时吃药,并经常测量血压,根据血压调整用药或透析程序。
3、改善贫血贫血的常见症状:面色苍白,嘴唇白皙,呼吸急促,疲倦,头晕,睡眠不佳等。
改善贫血的方法包括坚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叶酸,维生素等。
4、定期检查以评估血液透析的质量肾功能,电解质,血液常规,铁代谢,甲状旁腺激素和其他基本检查应每1-3个月检查一次。
每六个月检查一次输血前8项。
有时还需要进行胸部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
5、动静脉瘘的保护(1)保持皮肤清洁。
最好在下一次透析的前一天洗澡,注意在穿刺部位贴上防水胶带。
如果穿刺处有穿刺点或沿其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或有分泌物,应立即就诊治疗。
(2)在透析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被刺破的侧臂过度弯曲,以免因位置改变而引起穿刺血管破裂导致皮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