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67.01 KB
- 文档页数:2
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正文1. 提高患者对透析治疗的知识水平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护士可以向患者提供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详细信息,包括治疗原理、透析过程、饮食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这将帮助患者更全面地了解透析治疗,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和合作性。
患者对透析治疗的理解程度将更深,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2. 促进患者积极参与透析治疗健康教育还可以促使患者更积极主动地参与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措施。
护士可以向患者展示透析操作的正确方法,指导患者学会自行测量血压、记录透析数据等,让患者了解透析过程中的相关因素和注意事项。
这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还可以加强患者对自我健康管理的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
3.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透析治疗对患者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限制,例如饮食、运动等方面的限制。
通过健康教育,护士可以向患者传授一些适当的饮食和运动知识,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计划,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专业指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和幸福感。
4. 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
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护士可以向患者灌输一些相关预防知识,如切实保持透析器旁卫生、适当锻炼等,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护士还可以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健康问题,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促进患者的积极参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提升患者对透析治疗的理解和应用,改善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健康教育的推广和应用。
护士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技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标签:血液透析,护理,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可靠方法之一,使成千上万患者得以存活或延长生命。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由于透析治疗是一种终身替代疗法,过程漫长而艰难,不良反应多,其健康教育对患者尤为重要,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对我院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2005年10月开始实施了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为36例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32~79岁,平均48岁,文化程度:初中25例,高中以上11例。
1.2 健康教育方法1.2.1 个体教育根据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对血液透析及相关知识所知甚少,采取由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的个体教育方式为主,介绍血液透析的基础知识、目的、主要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并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
通过搜集到的每例患者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做耐心的解释,同时重视与患者的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
1.2.2 集中教育针对共同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有关疾病治疗的基本知识、饮食原则、生活护理、动静脉瘘的自我护理、遵医嘱指导正确用药、发生急症时的就医途径等,还可以请已透析多年的患者谈自己的体会,利用患者间的相互介绍经验、相互学习的机会来巩固教育的效果。
1.2.3 随机性教育护士利用体检、巡视等机会所进行的健康教育方式。
护理过程中如发现患者有不正确的健康行为或有疑问时,随时纠正不良行为或提供教育咨询的需求,这种方式增加了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而且患者易于接受,记忆牢固,效果好。
2健康教育内容2.1 加强对疾病的认识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的发展过程、血液透析的目的、透析过程中及透析间期应配合的事项、预后情况等。
2.2 饮食保证营养物质均衡是饮食疗法的最基本点。
长期血透患者如果热量补充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加重肾性贫血及合并感染,血透患者的膳食主要是限制钾、磷、水的摄入,提高蛋白质摄入,一般要保证蛋白质入量在每天每公斤体重1.2~1.5g。
内蒙古中医药*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810007)2012年2月20日收稿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9-0088-02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李永秀*摘要:目的:实施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疾病的转归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方法:应用口头宣教、专题讲座、个别会谈、文字宣传、黑板报、回访电话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相关知识。
结果: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患者能自觉控制透析间其体重的增长要求,透析并发症降低,护患关系融洽,有5位患者回归社会自食其力,87%的患者可进行一般的家务劳动。
结论: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觉坚持适合个体的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延缓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健康教育;血液透析;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可有效的延长尿毒症病人的生命,然而,由于血液透析存在治疗费用昂贵、治疗周期周期漫长;大多数为走透病人,对病人及家属自身行为要求高;各种治疗行为和操作透明度高;家属及患者对血液透析缺乏配合知识,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抗拒心理等特点。
因此,开展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合适的生活方式、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态度对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我科自2005年以来对患者实施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成立于2002年4月,由于医院的规模小,在当地知名度低,患者不愿意到我科做透析治疗,2002年至2005年全科只有1-7名患者。
2005至2009年我科对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的76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年龄15岁至83岁,平均67岁;其中男性46人,女性30人;糖尿病肾病27例、紫癜肾3例、狼疮肾4例,肾小球肾炎10例,其他22例。
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2007年起我科患者逐步增加到目前有58人,透析年限1-8年,科室规模和社会效应处于当地领先。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由于长期血透给患者及家属所带来的心理、生理上的改变及经济负担,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1年3月~2009年3月我科共收治慢性肾功衰竭血透患者132例,男101例,女31例,年龄为21―82岁。
其中慢性肾炎87例,糖尿病肾病22例,高血压肾病12例,红斑狼疮5例,其他6例。
2 健康教育2.1 健康教育方式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性格、文化背景等采用适合患者的最佳教育方式。
2.1.1 口头宣教适用于不同的个体,可以随时进行,穿插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我们通过与患者和患者的家属及陪伴交谈了解患者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内瘘保护及药物使用情况并根据所提供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在交谈中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和方言,尽量避免医学术语。
2.1.2 文字宣教主要是针对有一定文化的人进行。
发健康教育处方、透析患者家庭生活指南小册子,向患者推荐有关的书籍、杂志、开办宣传栏、墙报等。
2.1.3 演示教育主要是适用于技术性操作,如听血管杂音、触摸震颤、内瘘的压迫止血等2.1.4 交流经验将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定期集中起来,让他们相互交流与疾病斗争的经验。
特别要请透析时间长、自我控制能力强、具有一定疾病知识的患者及家属现身说法,交流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经验。
2.1.5 授课每月组织患者进行专科知识讲座,由医生或护理人员进行讲课。
2.2 健康教育内容2.2.1 心理指导患者长期依赖血液透析生存,自身生活质量低下,再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他们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个性偏激。
个别患者会终止透析,甚至自杀。
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1)创造良好的透析环境,在透析中多与患者交谈、耐心开导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透析过程和注意事项,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文章从营养指导、液体控制、药物管理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还可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促进康复和保持健康。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的也为他们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希望和机遇。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营养指导、液体控制、药物管理、并发症预防、康复、生活质量、健康提高。
1. 引言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意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意义非常重要,因为这对于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进行健康教育,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也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药物管理和营养指导的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通过对液体控制和药物管理的指导,患者可以更好地维持自己的健康状态,减少疾病的风险。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为他们的未来生活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透析过程中的健康问题,提高透析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维持身体健康稳定。
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了解透析的原理和过程,学习如何正确用药、控制饮食和液体摄入量,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透析生活,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减轻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和健康服务。
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通过与患者交谈、组织肾友会、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对206例透析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地的健康宣教,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施健康教育1个月后,206例维持性透析患者对疾病知识、自我护理知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及控水依从性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较健康教育前大幅提升;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分阶段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科学的实施自我护理,有效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标签:维持性透析;健康宣教;治疗依从性;满意度随着环境污染加剧,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医疗技术的提高,尿毒症患者人群逐年增加,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维持性透析患者从以前的单纯延续生命逐步向提高生活质量转变[1]。
疾病的威胁、透析治疗的长期性、对疾病及治疗知识的缺乏、对新医疗技术的应用认识等方面都会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
因此,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科学的健康宣教,对保证透析治疗顺利进行、降低透析并发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及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总体护理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该科自2014年1月,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该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20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4例;年龄在14~78岁,平均年龄(48.7±6.2)岁;接受规律透析治疗时间1个月~10年不等;农村患者137例,城镇患者69例;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26例,高中以上98例,初中以上61例,小学以上15例,文盲6例。
透析时间:2~4次/周,2~4 h/次。
1.2 健康宣教方法通过与患者交谈、聊天等沟通方式;定期组织肾友座谈会,向患者讲解有关知识,加强患者之间交流;向患者发放健康宣教小册子,加强疾病知识传递;治疗期间滚动播放与透析治疗相关的医学知识、饮食指导及自我护理技巧等,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方法随机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法。
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指导,可提高教育效果、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标签: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路径;满意度;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终身替代治疗方法。
尽管血液净化技术和专科护理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但MHD患者仍有较高的病死率,而治疗依从性是引起MHD患者高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1]。
系统化健康教育可以良好地提高MH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
本科探索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資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科住院、初次施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拟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且住院时间≥10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24~57岁,平均44岁;文化程度:大学2例,中学24例,小学14例。
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因病情特殊不能接受健康教育干预或不愿接受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
1.2方法1.2.1根据本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情况,结合患者和家属的教育需求与疾病特点,制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表。
见表1。
1.2.2从患者入院当日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宣教、随机教育、出院指导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使用科室统一制定的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路径表,由管床护士填写具体日期,依据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
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摘要】摘要:本文围绕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在背景介绍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的情况,研究目的在探讨健康教育在这一群体中的作用。
在阐述了强化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以及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方法。
结论部分指出强化健康教育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重要性,为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强化健康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应用方法、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患者的血液会通过透析器,去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以维持体内的化学平衡。
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和挑战。
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需要接受大量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
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过程,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借助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面对许多生活和健康管理上的挑战。
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强化健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深入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有效途径。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强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为未来在这一领域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启示。
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根据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
观察组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血压水平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平均尿量为(855.2±20.7)ml、平均体重增加(1.3±0.2)kg,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57.3±20.9)ml、(2.5±0.6)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以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行为,保持血压稳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强化健康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途径使被教育者掌握健康知识,从而自觉关心健康,养成健康行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病情严重,需要靠透析来维持生命[1]。
为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作者对健康教育的相关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强化,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纳入标准: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衰竭,透析时间≥3个月,透析频率为2~3次/周,4 h/次;②小学以上学历,意识清晰,可配合完成研究。
排除精神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肝等疾病者。
根据健康教育方式不同将4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
观察组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2.3±8.1)岁,透析时间3个月~12年,平均透析时间(6.2±2.7)年。
观察组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0.9±8.0)岁,透析时间4个月~11年,平均透析时间(6.0±2.4)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1. 2. 1 观察组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内蒙古中医药关键词:健康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4-0104-02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余春华*宋淑华**宁夏医科大学总院(750004)2012年5月20日收稿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主要手段,可延长尿毒症病人的生命,然而,由于长期血液透析给病人及家属所带来的心理、生理上的改变及经济负担,影响着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治疗成功率,更好地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属的负担,我科自2009年5月~2012年3月对97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了自我保健知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2009年5月~2012年3月,我科共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97例,其中男51例,女46例,年龄为16~84岁,平均年龄46.7岁。
2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文化背景等内容的不同而采用以下不同的教育方式。
2.1口头宣教:这种方式是采用得最多的方式。
它可以适用于不同的个体,可以随时进行,但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和方言。
尽可能避免医学术语,特别是对于文化层次低的人。
2.2文字宣教: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有一定文化的人进行的。
可以通过发健康教育处方、小册子,向病人推荐有关的书籍、杂志、开办宣传栏、墙报等。
2.3演示教育:这种方式主要是适用于技术性操作,如听血管杂音、触摸震颤。
2.4工休会形式:将血液透析病人及家属定期集中起来,让他们相互交流与疾病斗争的经验。
特别是请有一定文化、具有一定疾病知识的病人及家属现身说法,交流疾病知识及自护知识,并由主持人对病人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解答。
3健康教育的内容3.1心理指导:血液透析病人必须依赖透析而生存,这是非常痛苦的生活,对自己的生命预后、事业忧心忡忡,加上血液通路手术,多次穿刺痛苦,经济上的负担等,易造成患者恐惧、焦虑等心理问1.2.3.2饮食干预:限制钠盐摄入,每天应低于6g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
方法:于2020年12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录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计52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研究健康宣教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较之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健康认知评分较之对照组高(P<0.05)。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干预阶段,开展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认知程度的提升,优化病理状态的改善与预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护理效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正在终末期疾病的主要维生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理疼痛、优化病理表现、延长生命期限,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持续性血液透析的临床实施具有创伤性,长期使用会导致患者身心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干预阶段,需要针对患者认知及心理状态开展护理措施干预,以优化患者认知,促进其身心状态的有效改善,从而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提升[1]。
本次研究基于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样本分析,血液透析干预阶段,开展健康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20年12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录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计52例,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分析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平均(51.48±1.78)岁;干预组患者分析中红,男性16例,女性10例,平均(51.29±1.74)岁,调研数据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开展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通过对患者的用药内容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认知,优化临床依从性;通过患者血液透析阶段的质管及皮肤护理措施,进一步落实优化患者生理状态。
干预组开展健康教育措施,首先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得护理人员充分且全面地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相关内容,使得相关护理措施的临床实施中,能有的放矢更好的保证护理内容的精准与全面。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进展【摘要】血液透析作为临床替代疗法之一,在尿毒症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延长生命周期,并提升其生存质量。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来说,通过有效护理干预可以使其治疗体验感得到提升,同时也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是基于现代护理理念发展而来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注重多方面的沟通与互动,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的中心,从社会、心理以及生理多个维度开展护理干预,及时发现并处理护理问题,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健康教育;护理进展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的社会教育活动,通过对患者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改善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
据相关研究指出[1],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效果确切。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治疗自信心提高,进而提高临床效果。
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同时也使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得到提升,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1健康教育方式健康教育重点在于患者参与,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实现互动式教学,而非灌输式宣教,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填鸭式宣教模式,一次性将所有内容灌输给患者,患者很难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避免因护理人员经验不足、业务素质不到位而导致的低效性健康指导,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2]。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通过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结合口头指导、面对面交谈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并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咨询,将口头讲解与文字、视频等直观教育方式相结合,方便患者理解和掌握,并针对患者差异性开展一对一个案教育,使患者更加明确自身情况,有目的地做好自我管理,另外对于文化水平偏低、老年患者,以讲授法为主,可以保障健康教育的效果。
2健康教育内容2.1心理健康教育因维持性血液透析具备较强的依赖性,治疗周期比较长,而且治疗费用比较高,加上病痛的折磨,患者难免产生不良情绪,对于此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进展摘要从健康教育的内容、健康教育方式及形式、健康教育的评价指标、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MHD健康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以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识和配合。
关键词血液透析健康教育生活质量随着血液透析(MHD)健康教育日趋成熟,血透患者生存率愈来愈高,对生存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是延缓尿毒症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目前全世界有80%以上的尿毒症患者依靠透析疗法维持生命【sup】[1]【/sup】。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医疗保险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已经有条件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而透析治疗的目标也由原来的单纯延长寿命逐渐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转变。
系统健康教育对预防远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sup】[2]【/sup】。
护理健康教育就是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sup】[3]【/sup】,已经成为当前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sup】[4]【/sup】。
近年来,护理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认识。
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指导:患者的心理状态取决于其性格特征、社会支持度以及疾病造成的痛苦程度【sup】[5]【/sup】。
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治疗具有周期长、费用高、依赖性强的特点,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及不明原因的情绪波动,如抑郁、焦虑、逆反行为【sup】[6]【/sup】,应鼓励患者采用有效的应对行为【sup】[7]【/sup】。
透析中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动态变化,取得患者的信任,进行双向交流,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热情耐心的解释,及时安抚,疏导其不良情绪,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sup】[8]【/sup】。
透析初期患者常常无法接受透析事实,或由于经济原因,抱着侥幸心理,想方设法摆脱透析,或减少透析次数,甚至终止透析。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干预效果,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质量。
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0例患者纳入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内容,对比两组心理健康状况与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结果: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疾病常识、饮食禁忌、药物服用、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对促进疾病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效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终身替代疗法之一,对维持生命延长生命期限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近年来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透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持续推动护理质量改进对于保证透析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1]。
有研究[2-3]显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为提高长期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治疗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部分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消化道、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改变等,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肾脏CT检查符合《内科学》(第6版)中相关诊断标准。
按照住院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65.28±4.19)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17±0.55)年,原发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9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1例,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9例,初中13例,高中及以上1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