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0kV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运行分析

500kV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运行分析

500kV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运行分析
500kV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运行分析

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青海刚察二期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 项目 交流电源系统 技术规范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通用部分 1总则 1.1 本规范文件提出了对380/220V交流电源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投标人应具有ISO 9001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宜具有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具有AAA级资信等级证书,宜具有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证书并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商业信誉。必须具备国网机构检验合格证书。必须已经生产投运过十套及以上类似或高于本规范要求的设备,并具有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稳定运行两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投标方应随同投标书提供所要求的资格证明文件及供货记录。 1.4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有国家或电力行业级检验检测机构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 1.5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的形式对本规范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如有与本规范要求不一致的地方,必须逐项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列出。如果没有不一致的地方,必须在“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写明为“无差异”。1.6 本规范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人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7 本规范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规范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1.8 供方职责。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8.1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1.8.2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1.8.3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1.8.4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1.8.5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1.8.6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1.8.7 如标准、规范与本规范的条文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设备制造。 1.8.8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1.8.9 现场服务。 2技术要求 2.1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书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书的基本条文。在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表1技术规范引用标准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ICS 备案号 :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目录 1总则 (1) 2规范引用文件 (1) 3术语与定义 (2) 4使用条件 (4) 5站用电接线 (4) 6站用变压器的选择 (5) 7380V短路电流计算 (8) 8380V低压配电屏的选择 (10) 9站用电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信号、测量及自动装置 (11) 10站用电设备的布置 (14) 11现场安装要求 (16) 12电缆敷设及防火技术要求 (18) 13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19) 附录A站用电系统原理接线图(规范性附录) (22) 附录B 站用电系统I/O表(规范性附录) (25) 附录C站用电源定值表(规范性附录) (26) 附录D主要站用电负荷特性表(资料性附录) (27) 附录E 500kV 变电站站用变压器负荷计算及容量选择实例(资料性附录) (28) 附录F交流断路器级差配合(资料性附录) (29) 附录G变电站站用电负荷主要设备单、双电源配置表(资料性附录) (30) 附录H 站用电源系统检验要求(资料性附录)........................................................ I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前言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电系统为变电站的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低压交流电源,为规范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的配置、设计、施工、验收,统一建设标准,提高其安全性与可管理性,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提出、归口及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 本规范参编单位:广东电网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梅成林、陈曦、邓小玉、刘玮、杨忠亮、袁亮荣、徐敏敏、王奕、盛超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佀蜀明,何朝阳,马辉,梁睿,吴东昇,黄志伟。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与意见,请及时反馈至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

变电站操作电源有关问题分析(提纲)

变电站操作电源有关问题分析(提纲) (提纲) 1 变电站供电电源与操作电源 任何建筑物都需要有供电电源,变电站也不可能例外。变电站室内照明与办公用电以及开关柜柜内照明、除湿器等需要供电电源外,还需要由操作电源给断路器保护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继电保护与监控装置供电,才能够保证变电站可靠运行。 为开关柜或配电间隔中的断路器、电动负荷开关与电动隔离开关操动机构储能的电源应称为储能电源,但习惯上称为合分闸电源;断路器、电动负荷开关与电动隔离开关合分闸操作回路电源称为保护与控制电源;反映断路器、负荷开关与各种隔离开关合分闸位置的信号回路,以及微机保护与监控装置信号输入回路电源称为信号电源;微机保护与监控装置本身需要的电压称为装置电源,上述储能(合分闸)回路、保护与控制回路、信号回路以及微机保护与监控装置需要的电源,总称为变电站操作电源。 开关柜柜内照明、除湿器以及变电站室内照明与办公用电等需要的电源,可靠性也有较高要求,但设计上与变电站操作电源还是有区别的。 2 变电站供电电源设计 1)变电站的供电电源需要设计两路电源供电,大中型变电站可设计两台所用变,可由变压器低压侧取得220/380V电源时,可设计一台所用变。小型变电站一般由变压器低压侧取得220/380V电源,同时可选用

容量为400V A以上的电压互感器,经过容量为400V A以上的100/220V 升压变压器升压后作为操作电源。 2)变电站操作电源可靠性要求非常高,需要单独设计。开关柜柜内照明、除湿器以及变电站室内照明与办公用电等电源;当变电站在某一建筑物内部时,可以与建筑物内部备用电源统一考虑;当变电站为独立建筑物时,供电电源由所用变引出后,需要备用电源时宜另行设计,否则会增加操作电源的容量与投资,也会影响到操作电源的可靠性。 3)直流电源有关技术指标 (1)国家标准《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第6.3.1条规定: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直流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应不大于2%,最低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85%,最高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110%。第6.1.5条c)规定:操作回路在最大负荷时,电源引出端到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的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这里可能是针对户外变电站而言。 (2)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 /T50062-2008)第15.3.1条规定: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由可靠的直流电源装置(系统)供电。直流母线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85~110%,纹波系数应不大于1%。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与《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要求相同,纹波系数要求比其大于1%。 断路器产品样本中,弹簧储能操动机构储能电动机的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85~120%,功率为50~300W,储能时间为6~8s,所以属于短时运

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站用电源系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8-22T10:35:00.1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作者:段宏宇 [导读] 摘要:变电站是我国电力事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智能变电站是我国近些年较为普及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电站,与以往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的改善之前的电源自动化控制管理水平较低、信息管理和系统管理难度系数较大等多种问题。智能变电站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联动等细节一体化的运作。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吉林延边 133000) 摘要:变电站是我国电力事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智能变电站是我国近些年较为普及和推广的一种新型电站,与以往常规的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优势主要在于能够有效的改善之前的电源自动化控制管理水平较低、信息管理和系统管理难度系数较大等多种问题。智能变电站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网络通信、监控、系统联动等细节一体化的运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0引言 随着变电站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智能化试点变电站的投运,相应提高站用电源整体的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现有站用电源在资源整合、自动化水平、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变电站电源系统设计理念,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一体化监控。其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通过一体化监控监控单元展示并转换为DL/T860标准模型数据接入自动化系统并上传至远方控制中心。 1常规性变电站的电源系统应用现状分析 常规性变电站,依旧是我国当前电力事业中最为广泛、普遍设置的一种类型。特别是对于我国这种地域宽广,技术更新不可能协调一致,所以常规性变电站依旧在我国的变电站运作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规性变电站,它的电源系统通常分为直流系统、交流系统、UPS和通信电源系统等几种不同的类型,站用电源系统主要为变电站内主要设备提供储能、加热、通风、操作电源及站内检修照明电源。在一般的变电站运营模式下,交流系统是变电站的主要能源供应设备。例如具体的电能储蓄、电源操作等工作都需要依赖交流系统来予以完成。这就意味着,交流系统的稳定性能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是否稳定、可靠。电源是整个变电站工作和运行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的变电站,一般采用的是各个电源子系统分开设计、分开管理和使用、分开组屏,不同的电源系统由不同的生产商进行研发、生产、组装以及后期的安装、调试等。这种模式运行下的各种电源子系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①现有变电站站用电源由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除了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站严格的巡检范围。 ②由不同供应商分别设计各个子系统,资源不能综合考虑,使一次投资显著增加,经济性较差。如:直流系统配置一套电池组,UPS、通信电源系统又各自独立配置一套电池组,这样既浪费设备,又使设备之间难以协调运行。 ③从系统设计角度来讲,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由集中分布式系统向数字化发展。目前综合自动化系统已成为站用电源信息共享平台,站用电源信息也一直作为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简单附属信息,因此也难以实现系统管理和信息共享,在相关子系统变化时不能协调整个站用电源以最佳方式运行。 2智能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具体应用 当前所说的智能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系统,主要是与传统常规的电站电源系统相区别的一种电源系统,这种电源系统的忒单就在将原本独立的交流、直流、逆变、通信等多种电源系统进行统一的设计,包括前期的设计研究、监控,具体使用过程中的安装、调试等都通过统一的信息手段进行规划和管理。使得整个电源系统在使用、配合过程中实现信息监控、能够有效的进行联动,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系数、信息科技系数等多方面的系数总和。 智能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1智能电源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源技术系统能够,虽然在全国推广的范围有限,但是在已经使用的电站中,大多数都已经成功运行。在智能电源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改进就是针对直流核心的充电模块的开关技术进行调整和完善,利用移相谐振软开关提高电路的整体效率,在风冷的情形下自冷结合。同时,进一步加强逆变电源的控制作用,使得逆变电源在能够正常工作时进行交流供电,在交流出现断流以后切换为直流逆变。这样整个电源系统的在直流技术、交流技术的切换与正常运作方面经验相对成熟,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风险较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2电源系统的控制管理更为科学,相关的监控设备和系统设置都采用双重化的模式予以配置,这样在故障出现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并且在一部分装置出现故障时不影响整体装置的继续运行。 2.3整体设计的安全系数相对提高。常规性变电站的一大弊端就是在一个故障出现以后,常常会导致装置的整体运行产生极大的困难,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智能电源系统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很好的调整与改进,将常规变电站中的走线模式予以调整,将交流和直流完全分开的进行隔离和布控,减少由于电流冲撞而引起的多种事故发生。智能电源这种完全采用直流控制电源装置的模式,使整个系统的安全系数大大增加。 3智能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主要特点 智能站用的一体化电源系统,它的优势和特点主要通过与常规性变电站的对比中得以呈现。 3.1一体化设计 与常规性的变电站相比,一体化设计是智能变电站在整体设计上的一大突破,这种一体性不仅呈现在外观的协调一致上,而且统计的设计安装,减少了组屏数,使整个电源系统更加紧凑和美观。一体化的设计使得整个操作流程更加简单,并且对于后期的维护工作而言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3.2网络化、智能化 智能电源系统的智能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与电子信息手段和电子信息设备的结合上,智能电源系统同样有几个子系统组成,但是在每个子系统内部通过通信网络进行连接,直接受控于统一的监控系统,这样就使得各个独立分散的子系统通过监控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快

中型工厂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气设计

XX大学XX学院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中型工厂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气设计课程:供配电工程 专业:XXXXXXXX 班级:XXXXX 学号: XXXX 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 完成日期:2013.6.13 供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题目:中型工厂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气设计。 简介:工厂共有生产车间7个,另有综合辅助设施2个。根据工程的总体规划,工厂拟设总降压变电所或配电所一座,车间变电所3座。高压变电所或高压配电所拟与二号车间变电所合建。3、4车间负荷为二级负荷。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各车间(部门)的用电负荷情况统计如下表 (1)1号车间变电所STS1供电负荷: 1车间动力150Kw、Kd=0.75、cos?=0.65 照明20Kw、Kd=0.85、cos?=0.7 2车间动力380Kw、Kd=0.65、cos?=0.7 照明25Kw、Kd=0.85、cos?=0.7 综合楼动力180Kw、Kd=0.75、cos?=0.8 照明280Kw、Kd=0.85、cos?=0.8 (2)2号车间变电所STS2供电负荷: 3车间动力400Kw、Kd=0.65、cos?=0.7 照明30Kw、Kd=0.85、cos?=0.7

4车间动力600Kw、Kd=0.55、cos?=0.75 照明40Kw、Kd=0.85、cos?=0.7 5车间动力200Kw、Kd=0.6、cos?=0.75 照明20Kw、Kd=0.85、cos?=0.7 (3)3号车间变电所STS3供电负荷: 6车间动力280Kw、Kd=0.65、cos?=0.7 照明25Kw、Kd=0.85、cos?=0.7 7车间动力250Kw、Kd=0.65、cos?=0.7 照明20Kw、Kd=0.85、cos?=0.7 食堂等动力180Kw、Kd=0.75、cos?=0.8 照明40Kw、Kd=0.8、cos?=0.6 注:计算总负荷时,KD取0.9。 2、工厂为三班制连续生产,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6000h。由于工厂为新建,近5年内负荷发展不超过10%。无高压用电设备。厂区内不设架空线路。 3、与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协议: 工作电源由电力系统的地区变电所A提供,变电所A有35Kv和10Kv两种电压出线可供工厂选用,变电所A到工厂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5Km。此外,电力系统还有一个变电所B的10Kv线路可向工厂提供所需的备用电源,变电所B到工厂的架空线路长为7Km 。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不允许同时对工厂供电。 供电部门要求在工厂高压进线侧进行用电计量,要求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不同电价,计量分开。 已知变电所A出口处短路容量为300MVA~400MVA,变电所B出口处短路容量为

变电站运行操作规程完整

变电站运行操作规程 目录 第一章送电线路停送电的操作 第二章母线停送电的操作 第三章电力系统并列和解列的操作 第四章验电及装设接地线的操作 第五章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投停的操作 第六章新设备投入运行的程序 第七章断路器的投停操作 第八章隔离开关的操作 第九章变压器的投退操作 第十章电压互感器投退操作 第十一章电流互感器投退操作 第十二章电容器的投退操作 第十三章变电站综合自动监控装置的操作 序言 变电站倒闸操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重要的工作.为了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

经济运行.本规程根据有关规程及本公司<<变电运行管理>>的有关制度规定,结合我县变电站实际情况制定.如对本规程有异议或建议.请及时上报. 变电站运行值班员应严格遵守倒闸操作制度及本规程的规定. 第一章送电线路启停的操作 1.在启用送电线路前应先投入其控制回路的熔断器和继电保护装置,新设备投入或带有极性的保护装置校验后投入运行时,应先将该保护装置投入,待设备带负荷后,申请调度退出保护装置,测保护电流相量正确后再将保护装置投入. 2 .在合闸操作时,为先检查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先合上母线侧隔离开关,后合上负荷侧隔离开关,再合断路器. 3 .当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首先检查本站设备有无接地情况.用试断.合断路器,寻找单相接地线路时,事先得到调度批准,应注意监视电压表判断是否该项线路接地. 第二章母线停送电操作 1.母线停送电备用 1).断开接至该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先断开负荷侧,后断电源侧).

2).可不拉开母线电压互感器和接至该母线上的所用变压器隔离开关,但必须取下电压互感器低压侧熔断器熔丝,拉开所用变压器低压侧隔离开关. 2.母线停电检修 1).断开接至该项母线上的所有断路器 2).拉开所有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将母线电压互感器和接至该母线上的所用变压器从高.低压侧断开. 3).在母线上工作地点验电接接地. 第三章电力系统并列和解列的操作 1.两系统并列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相序.相位相同. 2)电压.频率相等 允许电压最大差值,一般35KV以上不超过10%,10KV及以下不超过5%,电压调整范围不得超过额定电压上.下限的规定.频率误差不得超过+0.5HZ,高调整时期的最低频率不得低于48.5HZ. 2.解列操作 必须将解列线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调整至最小,解列后的两个系统的频率.电压在允许范围内,才能进行解列操作. 3.解环和合环注意事项: 1)相序.相位应相同.新设备投入或检修后,应核相.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ICS 备案号: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目录 1总则 (1) 2规范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5) 4使用条件 (10) 5站用电接线 (11) 6站用变压器的选择 (15) 7380V短路电流计算 (21) 8380V低压配电屏的选择 (24) 9站用电系统的继电保护、控制、信号、测量及自动装置 26 10站用电设备的布置 (38) 11现场安装要求 (42) 12电缆敷设及防火技术要求 (45) 13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49) 附录A站用电系统原理接线图(规范性附录) (55) 附录B 站用电系统I/O表(规范性附录) (60) 附录C站用电源定值表(规范性附录) (61) 附录D主要站用电负荷特性表(资料性附录) (62) 附录 E 500kV 变电站站用变压器负荷计算及容量选择实例(资料性附录) (65) 附录F交流断路器级差配合(资料性附录) (67) 附录G变电站站用电负荷主要设备单、双电源配置表(资料性附录) (68) 附录H 站用电源系统检验要求(资料性附录) ........ I I

前言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电系统为变电站的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低压交流电源,为规范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的配置、设计、施工、验收,统一建设标准,提高其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提出、归口及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 本规范参编单位:广东电网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梅成林、陈曦、邓小玉、刘玮、杨忠亮、袁亮荣、徐敏敏、王奕、盛超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佀蜀明,何朝阳,马辉,梁睿,吴东昇,黄志伟。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I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智能电网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简介 近年来,高中压开关电器、综自系统在电力系统受到高度重视,变电站综合技术与智能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针对站用电源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创新却相对滞后,传统站用电源设计方案已难以适应新型变电站的发展需要。 本文针对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并对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 1、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变电站站用电源分为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等,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供电系统也分配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站用电源的分散设计与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1)站用电源难以实现系统管理 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网络化系统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由于没有统一的监控设备对整个站用电源进行管理,不能实现系统数据共享,无法进行站用电源协调联动、状态检修等深层次开发应用。 2)可靠性受到影响 由于站用电源信息不能网络共享,针对故障或告警信息不具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平台,不同专业的巡检人员分别管理各个电源子系统,难以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及时发现事故隐患。 对于涉及需站用电源各子系统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难以统一处理。如:防雷配置,避雷器参数选择,安装位置只有将整个站用电源交直流系统统一考虑才能解决;由于充电模块均流对于直流母线上纹波较敏感,需要对母线所接负荷,如逆变电源等反灌电流进行统一治理等。 3)经济性较差

由不同供应商分别设计各个子系统,资源不能综合考虑,造成配置重复,一次性投资显著增加。如:直流电源,UPS不间断电源、通讯电源分别配置独立的蓄电池,浪费用严重;交流系统配置电源自动切换设备,充电模块前又重复配置,既浪费又使设备之间难于协调运行。 4)长期维护不方便,增加成本 各个供应商由于利益差异使安装、服务协调困难,站用电源一旦出现故障需向多个厂家进行沟通协调,造成沟通困难与效率低下。 现有变电站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由变电人员进行运行维护,UPS由自动化人员进行维护,通信电源由通信人员维护。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严格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2、交直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方案及特点 通过分析与研究传统站用电源分散设计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了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实现:第一、建立站用电源统一网络智能平台;第二、消除站用电源隐患;第三、提高站用电源管理水平;第四、进行深层次开发,提高站用电源安全与智能化水平。 1)交直流一体电源系统的定义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指:将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逆变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统一设计、监控、生产、调试、服务,通过网络通信、设计优化、系统联动方法,实现站用电源安全化、网络智能化设计,实现站用电源交钥匙工程,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智能站用电源交直流一体化系统包括:智能交流电源子系统、智能直流电源子系统、智能逆变电源子系统、智能通信电源子系统、一体化监控子系统。 2)主要技术特征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并不是对交流、直流电源系统的简单混装,其主要技术特征表现在: (1)网络智能化设计:通过一体化监控器对站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 电源、通信电源进行统一监控,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网络智 能化。支持61850通讯规约。

10KV变电所及其配电系统的设计 --优秀毕业论文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 摘要: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变电所涉及方面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多,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同时进行各种变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送配电网络及导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为变电所平面及剖面图提供依据。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1)总体方案的确定(2)负荷分析(3)短路电流的计算(4)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5)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等容。 关键词:变电所;负荷;输电系统;配电系统

The Design Of 10KV Substation And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bstract:The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ce part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it is consisted of the electric appliances equipments and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It obtains the electric power from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rough its fun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assign, transport and safety. Then transport the power to every place with safe, dependable, and economical. The region of factory effect many fields and should consider many problems.Analyse change to give or get an electric shock a mission for carrying and customers carries etc. circumstance, make good use of customer data proceed then carry calculation, ascertain the correct equipment of the customer. At the same time following the choice of every kind of transformer, then make sure the line method of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hen calculate the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choosing to send together with the electric wire method and the style of the wire, then proceeding 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This first step of design included:(1) ascertain the total project (2) load analysis(3)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hort-circuit electric current (4) the design of an electric shock the system design to connect with system and the choice of line project (5) the choice and the settle of the protective facility (6) the contents to defend the thunder and protection of connect the earth. Keywords:substation;load;transmission system;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站用交流电源接线方式改造建议分析

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站用交流电源接线方式改造建议分析 发表时间:2017-03-27T15:58:08.8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5期作者:秦辉 [导读] 本论文主要是针对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典型的变电站站用电源接线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整改方法与建议,供相关单位在进行交流电源改造时借鉴和参考。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泗洪县供电公司江苏省泗洪县 223900 摘要:近年来,电力系统经历了高速发展,从常规变电站到智能变电站,从有人值守到无人值守,以及越来越高的供电可靠性要求等等,这就对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论文主要是针对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典型的变电站站用电源接线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整改方法与建议,供相关单位在进行交流电源改造时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站用电;交流电源;改造 1运行接线现状 在确保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变电站主接线设计应有利于规范化、简单化、自动化及无人化,尽可能减少占地面积。一般变电站高压侧主接线形式选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和内桥接线,站用电源的接线方式,按进线、主变台数、站用变台数及其接线形式,可分为6类,如图 1~图6所示。 2存在风险分析 2.1单站变的变电站 单线单变单站变(见图1)、多线单变单站变(见图2)的变电站,存在极大安全运行风险。一次设备均在运行状态,若线路、主变、站变等任一设备出现故障或停电检修,全站将失去站用交流电源;若站变出现故障,则易造成直流系统故障等问题;如果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处理,就会造成设备事故甚至全站停电。线路或主变故障及检修以及站变故障时,全站将失去站用交流电源。 2.2双站变的变电站 单线单变双站变(见图3)、双线单变双站变(见图6)的变电站,存在较大安全运行风险。两台站变均由同一台主变供电,若主变检修或故障时,全站将失去站用交流电源。 双站变分别连在35kV和10kV的单线单变双站变(见图4)、单线双变双站变(见图5)的变电站,安全运行风险相对较小。两台站变接不同电压等级,同时出现故障的概率较小;当仅有的一条进线出故障时(线路本身故障、对侧变电故障跳开开关等),全站一次设备停运,站用交流电源消失,但危害较小。 3改造必要性论证 3.1建议必须改造的变电站 1)变电站仅有一路站用交流电源,且负荷接有重要用户、高危用户的变电站必须整改。例如主要供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重要用户,有些变电站最大负载率甚至超过了80%。此类变电站的站用电源如故障而造成事故,损失负荷较多,社会影响极大,应优先整改。2)对于单线单变单站变、多线单变单站变、单线单变双站变、双线单变双站变的变电站,因安全运行风险高,也应纳入必须整改范围。因为如果主变或站变故障,可能会发生联络线反送或一次设备无保护运行,从而引发人身及电网设备事故,因此必须整改。3)从区域电网结构考虑,若某一变电站停电会造成其他变电站全停或损失较大负荷,构成六级及以上电网事件的,必须整改并予以优先。4)考虑变电站现有

变电站电气设备详细基础知识知识讲解

1、变电所的作用:变电所是连接发电厂、电网和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主要有汇集和分配电力、控制操作、升降电压等功能。 2、变电所的构成:变压器、高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装置和相应建筑物。 3、变电所分类 ⑴按作用分类 ①升压变电所:建在发电厂和发电厂附近,将发电机电压升高后与电力系统连接,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将电力送至用户。 ②降压变电所:建于电力负荷中心,将高压降低到所需各级电压,供用户使用。 ③枢纽变电所:汇集电力系统多个大电源和联络线路而设立的变电所,其高压侧主要以交换电力系统大功率为主,低压侧供给工矿企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等。 ⑵按管理形式分类 ①有人值班变电所:所内有常驻值班员,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视、维护、操作、管理等,此类变电所容量较大。 ②无人值班变电所:不设常驻值班员,而是由别处的控制中心通过远动设备或指派专人对变电所设备进行检查、维护,遇有操作随时派人切换运行设备或停、送电。 ⑶按结构型式分类 ①屋外变电所:一次设备布置在屋外。高压变电所用此方式。 ②屋内变电所:电气设备均布置在屋内,市内居民密集地区或污秽严重的地区、电压在110KV以下用此方式。 ⑷按地理条件分类 地上变电所、地下变电所。

4、变电所的规模 按电压等级、变压器总容量和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表示。 电压等级以变压器的高压侧额定电压表示,如35、110、220、330、500KV变电所。 变压器总容量通常以全所主变压器的容量总和来表示。 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根据变电所的容量和工业区用户来确定。如一变电所有5条35KV输电线路、4条110KV输电线路、3条10KV用户配电线路,该所共有出线12回。 5、变电所的电气一次设备构成: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架空母线、消弧线圈、并联电抗器、电力电容器、调相机等设备。 6、变压器 ⑴作用:变换电压,将一种等级的电压变换成同频率的另一种等级的电压。 ⑵变压器的分类 ①按相数分: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 ②按用途分:升压变压器、降压变压器和联络变压器。 ③按绕组分:双绕组变压器(每相各有高压和低压绕组)、三绕组变压器(每相有高、中、低三个绕组)以及自耦变压器(高、低压侧每相共用一个绕组,从高压绕组中间抽头) ⑶变压器结构 ①铁芯:用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叠压而成,用以构成耦合磁通的磁路,套绕组的部分叫芯柱,芯柱的截面一般为梯形,较大直径的铁芯叠片间留有油道,以利散热,连接芯柱的部分称铁轭。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改造方案

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改造方案 摘要:根据《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的配置要求以及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继电保护有关技术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对220kV兴宁变电站站用380V交流系统进行改造,提供了改造方案。 关键词:变电站 380V站用交流系统改造 引言 变电站380V站用交流电源系统应满足《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的配置要求。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故障时保护应保证故障可靠隔离,正常运行时不发生单一故障导致同时失去两路站用电源。 380V备自投应具备完善的外部闭锁回路,380V系统故障时应可靠闭锁。站用变高压侧过流、站用变低压侧零序过流保护动作和低压配电屏进线断路器保护动作无法闭锁380V备自投装置或ATSE的情况下,禁止投入备自投装置,或将ATSE的切换模式设置为“手动”模式,避免380V母线故障时两路交流电源全停。 380V站用交流系统开关配置选型是保护配合满足选择性的基础,应通过规范开关配置选型简化保护上下级配合,设计及物资采购阶段应严格按《变电站站用交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及本技术要求开展设备选型及配合关系校核,保证上下级配合关系。当开关配置选型无法满足保护选择性要求时,应梳理风险及防控、整改措施,相关风险应做好备案。 1 改造前变电站交流系统设备状况 220kV兴宁站380V站用交流系统于2006年11月份投运,由于当时技术规范要求及设备技术的局限性,有如下几点不满足要求: 1、站用变保护测控装置只有跳站用变高压侧断路器的回路,没有跳380V站用交流系统进线开关及闭锁380V站用交流系统备自投的回路。如果站用交流系统故障,站用变保护动作将无法跳380V站用交流系统进线开关及闭锁380V备自投。 2、380V站用交流系统进线开关应具备二段式过流保护功能,应实现短延时定时限+长延时反时限跳闸,并配置保护出口接点用于闭锁380V备自投装置。而此380V站用交流系统进线开关不具备短延时定时限保护功能,且没有配置保护出口接点用于闭锁380V备自投装置。 3、变电站消防系统电源回路未使用具有电动机特性的开关; 综上所述,需要对380V站用交流系统备自投及相关设备进行升级改造。 2、改造方案 2.1交流系统接线方式 220kV兴宁站380V站用交流系统采用双电源双ATS双母线接线方式 2.2更换380V站用交流系统进线开关 根据现行要求,380V站用交流系统进线开关需具有长延时反时限+短延时定时限保护,原进线开关没有短延时保护,需要更换新的进线开关。 2.3增加站用变保护跳380V站用交流系统进线开关回路 通过给进线开关增加分励脱扣器,设计站用变保护跳进线开关回路,控制回路参考如下图: 该项工作需要敷设站用变保护高压柜至交流系统进线柜的控制电缆,增加进

变电站操作电源的选择剖析

变电站操作电源的选择 变电站操作电源断电后,控制、信号与数字式(微机保护与监控装置电源同时断电,变电站就会在无继电保护情况下运行;此时一旦发生短路事故就会引起越级跳闸,由上一级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动作跳闸,从而造成全站停电,扩大停电范围,增加事故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果发生过电流或过负荷,继电保护拒动会烧毁变压器或相关设备。所以变电站操作电源的可靠性必须保证,变电站的负荷等级越高,操作电源的可靠性要求就越高。 1.交流操作与直流操作的选择 交流操作设备简单,价格低但可靠性也低。常规继电器式继电保护如果选用电流脱扣器,事故跳闸与操作电源无关,高压熔断器保护事故跳闸也与操作电源无关,所以可选用交流操作。 目前数字式(微机保护与监控装置已经得到广泛应,由于数字式(微机保护装置的装置电源断电后就会停止运行,而且数字式(微机监控装置只能够通过合闸与分闸线圈进行合闸与分闸操作,所以采用交流操作电源的变电站,选用数字式(微机保护与监控装置后,必须选用可靠的后备电源。目前一般选用ups不间断电源作为后备电源。但ups不间断电源不仅过载能力差,而且不适用于感性负荷。 变电站采用直流操作需要选用直流屏,价格高但可靠性也高,变电站采用数字式(微机保护与监控装置后,应优先选用直流操作。但直流电源蓄电池容量大时价格比较高。现在变电站用 小型直流电源已经开始推广,它可以分散安装于电压互感器柜或隔离柜仪表室,也可以集中组屏替代现有直流屏,当变电站开关柜数量不超过10面时可以选用小型直流电源,并采用分散安装方式。 2.操作电源的电压等级选择

由于现有ups不间断电源的标准输出电压为ac220v,所以交流操作电源电压应选用ac220v,如果选用ac110v,就要选用输出电压为ac110v的非标准ups不间断电源,会给订货与日后维护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直流操作电源电压有dc220v、dc110v与dc48v三种。dc220v与dc110v广泛应用于各种变电站,dc48v主要用于有配电网自 动化的环网柜与箱式变压器。 断路器曾经采用电磁操动机构,其合闸电流都大于100a,所以直流操作电源都选用dc220v。现在电磁操动机构已经被淘汰,弹簧储能操动机构与永磁操动机构的储能与合分闸操作需要的电流都非常小,一般不超过5a,所以采用直流操作时,应选用dc110v电压等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d203-1~2《变配电所二次接线》说明中已经提出采用弹簧储能操动机构后,直流操作应优先选用dc110v电压等级,但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 3.操作电源的容量选择 变电站操作电源容量一直没有引起设计与运行单位重视。变电站操作电源容量计算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设计时一般都根据经验来选择,交流操作后备电源容量一般选用1~3kva。直流 操作的直流屏蓄电池容量一般选用38~100ah。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及故障处理

变电站交直流系统运行及故障处理 直流系统 变电站的强电直流电压为110V 或220V ;弱电直流电压为48V 。 电力系统中直流操作系统采用对地绝缘运行方式。 一.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的作用: 1.直流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正常情况下为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控制信号、断路器跳合闸操作回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当发生交流电源消失时,为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提供直流电源。 2.在生产设备发生故障的关键时刻,直流系统故障,特别是全站控制直流消失,必将造成主设备严重损坏或火灾、爆炸、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等极其严重的后果和巨大经济损失。 直流系统由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模块、蓄电池、集中监控器、绝缘监测仪二.直流系统的任务

和直流配电装置等组成。 三.在变电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直流母线在正常运行和改变运行方式中,严禁脱开蓄电池组。 b、分裂运行的两条直流母线并列前,应检查两条母线的电压基本一致(有效值差小于1V); c、整流装置在检修结束恢复运行时,应先合交流侧开关,再带直流负荷。 d、两组蓄电池的直流系统,不得长期并列并列运行。由一组蓄电池通过并解裂接带另一组蓄电池的直流负荷时,禁止在两系统都存在接地故障下进行。 e、分裂运行的两条直流母线并列后,应将其中一个直流绝缘监察装置的固定接地点断开。 四.直流系统缺陷定性: 1. 严重缺陷 ?充电装置停止工作; ?运行中蓄电池组温度异常; ?蓄电池室加热通风设备故障; ?蓄电池电解液不合格; ?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工作异常。 2.一般缺陷 ?蓄电池接线接头轻微生盐; ?蓄电池容量下降。

五.直流接地的危害: 1.直流系统一点接地一般不影响直流系统的正常工作,长期运行易发展形成两点接地,造成保护误动、拒动等。 2.直流系统两点接地短路,虽然一次系统并没有故障,但由于直流系统某两点接地短接了有关元件,可能将造成信号装置误动,或继电保护和开关的“误动作”或“拒动”。 1.两点接地可能造成开关误跳闸:当直流接地发生在A 、B 两点时,将电流继电器1LJ 、2LJ 接点短接,而将ZJ 启动,ZJ 接点闭合而跳闸。A 、C 两点短接时短接ZJ 接点而跳闸。在A 、D 两点,D 、F 两点等同样都能造成开关误跳闸。 2.可能造成开关拒动:接地发生在B 、E 两点,D 、E 两点或C 、E 两点,开关可能造成拒动。 L+ B A D F E C *两点接地分析: Ⅰ:A —B A —D D —F Ⅱ:B —E D —E C —E Ⅲ:A —E

500kV变电站站用交流系统运行的异常分析孙燕

500kV变电站站用交流系统运行的异常分析孙燕 发表时间:2019-11-15T09:10:22.093Z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14期作者:孙燕 [导读] 变电站中的交流系统为变电站一次与二次设备进行电源供应,是保证变电站可靠供电不可或缺的环节。 摘要:变电站中的交流系统为变电站一次与二次设备进行电源供应,是保证变电站可靠供电不可或缺的环节。发生异常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正在运行设备的正常使用,时刻关注交流系统的稳定工作是保证电网正常供电的基础。本文就是以某550k V的变电站交流系统进行的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站用交流系统;?异常与处理; 1 站用交流系统的功能 其中主要包含变压器循环冷却系统、设备维修电源、设备的储能电源、事故照明、直流充电装置、UPS电源设备机构箱、端子箱加热驱潮装置、设备室通风设备、继电维护设备、消防体系和设备区照明提供的电源等。 2 站用变压器与电源 以某550k V的变电站为例,其站用交流系统一次接线如下图。有两台站用变压器分别接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为了确保在事故时能够安全可靠地供电,要求备用电源采用外接的方式。对于550k V变电站,考虑其重要性,一般采用树脂绝缘干式站用变压器。由于本站两台站用变压器接在主变压器的低压位置,与补偿设施连在同一根母线上,补偿设备的投切很有可能会引起站用变压器高压侧电压的波动,就会造成变压器的调整,这时就应该选用带负载的调压变压器。 图1 550k V站用变电站交流系统一次接线图? 3 站用交流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站用交流系统是由站用变压器、交流配电屏、交流馈线屏、设备维修电源箱与用电器件等组成。 3.1主要的器件 (1)站用变压器:根据不同的介质可以划分为油绝缘变压器与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两种。(2)交流配电屏:交流配电屏包括低压交流断路器、智能站用电源切换系统和交流总线等,其中交流总线由固定的铝接线排交流母线组成。(3)交流馈线屏:馈线屏中的馈线主要有主变压器冷却装置、直流充电装置、负荷调压装置及设备区域交流配电箱、检修电源箱、应急照明馈线。(4)设备检修电源箱:其功能有为发电车快速接入作准备和为高压场地提供临时电源。 3.2工作原理 把#1与#2主变低压的35k V交流电压分别经#1与2号站用变压器变换为380(550V)交流电压后,通过#1与#2站用变低压侧的断路器,采取正常的智能站用电源投切系统工作模式的设置,送到Ⅰ与Ⅱ段站用交流母线处。由Ⅰ与Ⅱ段站用交流母线向各交流馈线屏提供电力,实现了两路站用电源同时供电的效果,每路电源分别带一段母线的负载,形成母线分段运行的供电形式。当任意一路电源由于故障或退出时,自动切换至备用外接电源,当退出电源恢复正常时,自动恢为两路电源供电模式。 4 站用交流系统失电分析 4.1 站用变压器高压故障。 站用变压器高压侧故障或者因外界因素而致使失掉电压或者保险丝熔断时,就会使得站用交流系统造成失电现象。 4.2 站用变压器本体故障。 当站用变压器及其配件发生故障,比如变压器内部严重漏油现象、油面下降过快以及配件严重损坏现象,又或者变压器一次与二次引线熔断,这些故障都会引起变压器的跳闸,进而会致使站用交流系统的瘫痪。 4.3 站用变压器低压故障。 当站用变压器在低电压因故障跳闸时,投切智能电源体系发生阻塞,电压监控保险熔断,内部接线不会正常的进行电源切换时,就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