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8课《枣核》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8课《枣核》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8课《枣核》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8课《枣核》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8课

《枣核》课堂教学片段实录

感悟品质,拓展延伸。(教学重点)

师:枣核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谁来说一说?

生1:枣核是一个勤快的孩子。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1:课文第3自然段说“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师:是呀,枣核真的很勤快,“勤快”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能干很多活。

生2:勤快就是爱劳动。

师:是呀,这么勤快的枣核,他会——

生(齐):扶犁,赶驴,打柴。

师:这么勤快的枣核,他还会——

生1:他还会打扫房间。

生2:他还会做饭。

生3:他还会洗碗。

生4:他还会种菜。

师:他会的可真多呀!能帮爹娘干那么多的活儿,难怪

邻居们都要夸他,难怪他的爹娘会非常高兴。同学们,你们会帮爸爸妈妈干什么活让他们高兴呢?

生1:我会帮爸爸倒茶。

生2:我会帮妈妈扫地。

生3:我会帮奶奶择菜。

师:嗯,也是为家人干活。谁还想说?

生1:我会洗衣服。

生2:我会洗碗,假期都是我洗碗的。

师:这么厉害呀!看来我们的同学也像枣核一样会很多的本领,希望你们也像枣核一样勤快,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他们天天高兴!

赏析:

1.突出自主。

有人认为,当今的阅读教学实际存在着三种取向:语文知识取向、阅读能力取向和人文精神取向。其实,阅读教学应当突出阅读能力取向,略读课文教学应该突出略读能力的培养。略读课文教学有三个关键词,那就是“粗略、应用、自主”。本片段中,教师把课堂的发言权交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想象勤快的枣核还会干什么,让学生谈谈为家人所做的事。

2.注重价值导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应

渗透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高尚道德情操、积极人生态度的教育。本片段中,教师肯定枣核的勤快,相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为父母做的力所能及的小事,学生谈的都是自己做过的,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对照、自我反思,并在不经意间形成一种向善、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轻轻一句“希望你们也像枣核一样勤快,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他们天天高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劳动热情,以及体谅父母的孝心。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课堂实录

《海底世界》课堂实录 ◆品析语言文字,感悟写法。(教学重点) 师: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又是怎样的呢? 生: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能不能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生:依旧、仍然。 师:你感受到这种“趣”了吗? 生:这种反差真的是太大了。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是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师:那么,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生(齐):不是的。 师:像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师:那海底有些什么声音呢?想听吗? 生(齐):想听!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去听一听海底有哪些声音吧。谁来说一说? 生:(大声地)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师:海底的声音需要用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那有多大的声音呢?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1:我从“窃窃私语”中知道了声音很小。 生2:“窃窃私语”的意思就是说悄悄话,说明这些动物发出的声音很小,就像人们说悄悄话一样。 师:理解了“窃窃私语”的含义,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生:(轻轻地读)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师: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真有趣,还有其他声音吗? 生:其实还有很多,但作者没有写出来。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就表示还有很多。 师:你读书真仔细,连作者用的标点符号也注意到了。请你们想象,海底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请你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生1:有的像老牛一样哞哞,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还有的像汽车一样嘀嘀。 生2:有的像公鸡一样喔喔,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还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海底的动物不仅能发出各种声音,而且还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请你读一读第4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动物的活动方式比较有趣? 生1:我认为海参的活动方式很有趣。“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从“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可以知道海参的爬行速度很慢。 生2:有一种鱼的速度特别快。课文中写道:“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师:“四米”“几十千米”是在用数据说明事物特征,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把鱼的攻击速度与火车相比,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说明两种鱼速度极快和极慢的特点,就更加形象生动。 生:我对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更感兴趣,它们是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乌贼和章鱼的活动视频。(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生:我觉得有一些贝类很有趣,它们自己不能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从“巴”和“免费”我体会到它们非常有趣。 赏析:本教学片段中,教者抓住了语言训练点,不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得课堂呈现出浓厚的语文味。教者抓住了省略号的“空白”,拓展、丰富、充实了课文内容,调动了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将原来抽象的省略号还原成了可爱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在学习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时,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法,体会拟人、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的作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教学片段

《海底世界》教学片段 ◆品析语言文字,感悟写法。(教学重点) 师: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又是怎样的呢? 生: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能不能把“依然”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但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生:依旧、仍然。 师:你感受到这种“趣”了吗? 生:这种反差真的是太大了。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是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师:那么,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 生(齐):不是的。 师:像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就是设问句。 师:那海底有些什么声音呢?想听吗? 生(齐):想听!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去听一听海底有哪些声音吧。谁来说一说? 生:(大声地)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师:海底的声音需要用水中听音器才能听到,那有多大的声音呢?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生1:我从“窃窃私语”中知道了声音很小。 生2:“窃窃私语”的意思就是说悄悄话,说明这些动物发出的声音很小,就像人们说悄悄话一样。 师:理解了“窃窃私语”的含义,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生:(轻轻地读)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师: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真有趣,还有其他声音吗? 生:其实还有很多,但作者没有写出来。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就表示还有很多。 师:你读书真仔细,连作者用的标点符号也注意到了。请你们想象,海底动物还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请你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 生1:有的像老牛一样哞哞,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还有的像汽车一样嘀嘀。 生2:有的像公鸡一样喔喔,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还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海底的动物不仅能发出各种声音,而且还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请你读一读第4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动物的活动方式比较有趣? 生1:我认为海参的活动方式很有趣。“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从“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可以知道海参的爬行速度很慢。 生2:有一种鱼的速度特别快。课文中写道:“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师:“四米”“几十千米”是在用数据说明事物特征,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把鱼的攻击速度与火车相比,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说明两种鱼速度极快和极慢的特点,就更加形象生动。 生:我对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更感兴趣,它们是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乌贼和章鱼的活动视频。(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生:我觉得有一些贝类很有趣,它们自己不能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从“巴”和“免费”我体会到它们非常有趣。 赏析:本教学片段中,教者抓住了语言训练点,不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得课堂呈现出浓厚的语文味。教者抓住了省略号的“空白”,拓展、丰富、充实了课文内容,调动了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将原来抽象的省略号还原成了可爱的形象、悦耳的声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在学习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时,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写法,体会拟人、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的作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情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28课 枣核 优质课 教案

《枣核》 课题枣核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枣核》是一个民间故事,讲述了只有枣核大小的男孩帮助村民 智斗官府、保护财产的故事。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故事,多采用三次反复的故事开展方式,以美好的结局反映着从古至今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爹、勤等7个生字,重点读好“衙”字。 【过程与方法】默读故事,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尝试续 编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枣核的聪明与勇敢。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任务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一类故事不是作家写的也不是老师写的而是民间百姓自 己编的口头讲的,这类故事叫做—民间故事。你有没有听过民间故事? 【师】确实我们听过很多民间故事,我要来考考大家。(PPT出示图片) 【师】这个故事是——生:女娲补天。 【师】接下来给大家放一段小视频,看看秒杀出了哪个英雄。 生:哪吒。 【师】下面这一个估计地球人都知道了,是谁呢?生:葫芦娃。 这是我们可爱的葫芦娃,民间故事就是这样的有趣好玩,今天我会给大家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民间故事呢?大家来猜一猜。如果你在听老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猜到了,也假装没听过,看看老师语调是怎么样的、语气是怎么样的,还有表情又是怎样的,准备好听故事了么?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好听的民间故事开始了。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小 山村里,住着一对老夫妻。他们俩过得非常孤独,因为它们没有子女。他们常常叹气说:咱们哪怕有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也好啊!话却说了不多久,他们家真的生了一个枣核那样大小的孩子,夫妻俩喜欢的很,给孩子起名字叫—枣核。大家吃过枣嘛?谁知道枣核是怎么样的? 生:枣核是尖尖的长长的那部分。 【师】一个枣核那么大小的孩子,我们再亲切地叫他一声 ——枣核。我们读的不但亲切而且热情。枣核听了肯定会喜欢。 【师】大家预习过了课文,我得考考大家,看看预习效果怎 么样。找同学来读读这篇课文。(生读课文)谁能够读一读这句话?相信自己会读这句话的同学把手举一下。太了不起了,因为这句话里藏着好多的生字,刚才这位同学一个字都没读错,你能把生字组成新词嘛?(牲,牲口)我们把每个新词领读两遍。因为民间故事是老百

2017-2018学年部编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2017-2018学年部编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古诗两首》同步 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zhú yǐng píng fēng bì hǎ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īn xiāo qǐ qiǎo cháng 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渡________乞________桥________烛________悔________ 踱________气________娇________浊________晦________ 3.给多音字组词。 看:kàn ________kān ________尽:jìn ________jǐn ________ 落:luò ________lào ________应:yìng________yīng________ 4.依据句意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 (1)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七夕:________碧霄:________ (2)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深:________长河:________晓星:________。 5.查字典填空。 (1) “碧”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 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屏”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 ________,组词________。 6.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意思:________ (2)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意思:________ 7.按要求填空 (1) 《乞巧》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民间________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_____”。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2) 《常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________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________之情。 8.默写《常娥》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9.题解《乞巧》 二、阅读理解 1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3课《海底世界》教案

23 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知识目标:会写本课12个生字,两条横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明确“波涛澎湃”的读音,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吗? 2.你们看,这就是大海! 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请大家齐读题。 【设计意图:学生从较为熟悉的海面出发,顺势激发学生对海底的好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探究的欲望去学文。】 3.(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看完录像,你们想说些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多种多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海藻嗡嗡啾啾 宁静闪烁肌肉峡谷细胞蕴藏储藏打鼾波涛澎湃窃窃私语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情况,指导字音学习,为学习文章扫清文字障碍。】 3.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提醒“异”的书写。 三、略知大义。 同学们,海底对我们来说,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化身为潜水员,到海洋深处去看一看啊?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概括,第一段:黑中有光;第二段:静中有声;第

最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一只梅花鹿》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一只梅花鹿》原 文及教案 【导语】《一只梅花鹿》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只喜欢漂亮的皮毛和美丽的角,而抱怨干巴的腿,等到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鹿角差点要了它的命,而难看的退却让它死里逃生。以下是整理的(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一只梅花鹿》原文及教案,希望帮助到您。【原文】高山密林中住着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 有一天,梅花鹿渴了,他找到一个池塘,痛快地喝起水来。 “哇,好清凉、好甘甜的水啊!”梅花鹿喝完,赞叹道。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梅花鹿忽然发现了水面上的自己的影子。 “咦,这是我吗?” 梅花鹿摇摇头,水中的影子也跟着摇摇头。果然是自己!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这么漂亮。 他不急于离开了,要好好看看自己美丽的形象:“嗬,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那么匀称,简直可以做模特儿啦!” 梅花鹿美滋滋地想着,又看看头上的角,更是赞不绝口:“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如果像猴子那样顶一个秃瓢儿,真该羞死人了。” 梅花鹿久久地站在那里,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着。

忽然一阵微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梅花鹿不由自主地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真是美中不足,太干巴了,那雪花一样的斑点也少得可怜。要是我的腿更美丽些,我不就可以当个出色的芭蕾舞演员了吗?” 梅花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了,没精打采地正要离开。就在这时,梅花鹿听到了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是脚步声!他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梅花鹿不敢犹豫,撒腿就跑。他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梅花鹿的角却被树枝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梅花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梅花鹿跑到一条小溪边,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句体会寓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头饰。

语文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8课《南极,一片净土》课时练习C卷

语文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8课《南极,一片净土》课时练习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15分) 1. (7分)选择合适的词语。 阵座滴大海翅膀作用发现 一________风一________雨一________楼 有趣的________ 重要的________ 美丽的________ 宽大的________ 2. (5分)查字典填空。 ①“柱”为________结构,这个偏旁是________,组词为________。 ②“态”可以组成的词语________ ________ 3. (5分)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都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是怎样救小鸟的? 4. (5分)哪两颗星星是好朋友,请选出来。

5. (5分)写出划线字的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极洲自豪属于企业拍摄 6. (5分)看拼音,写汉字 xiàn sùkǎgùzhí 无________________料________地亚不________________意 7. (9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美洲(zhōu zōu ) ________自豪(háo hào)________属于(shǔsǔ ) ________企鹅(qǐ qì) ________ 惊扰(yǎo rǎo )________限制(xiàn xiǎn)________塑料(sù suò) ________ 贺卡(kǎká)________照顾(gùguò) ________ 8. (3分)照样子,把下列词语填写完整 例:一石一水、一草一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 (6分)比一比,再组词 毫________ 慨________ 限________ 豪________ 概________ 很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课时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枣核》课时练习 【第一课时】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枣核.(hú hé) 勤.快(qín qíng ) 折.腾(zhē zhé) 困.住(kùn kùi) 2、形近字组词。 核()梨()折()牲()困() 该()犁()析()姓()因() 3、把词语和解释连起来 衙役古代装钱物的口袋。 善罢甘休衙门里的差役。 钱搭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4、你认为枣核是一个()的孩子。 、【第二课时】 一、把下列加点字的注音补充完整。 妻.子 q 扶犁. l 牲.口 sh 官府. f 二、照样子,写词语。 1、哈哈大笑:、、 2、大摇大摆:、、 三、照样子,写句子。 枣核不光 ..勤快,也.很聪明。 不光,也很。 四、重点段落品析。 枣核这次不往别处蹦,一蹦蹦到了县官的胡子上,抓着胡子荡秋千。县官直喊:“快打!快打!”衙役一棍子打下去,没打着枣核,却打着县官的下巴骨啦,把县官的牙都打了下来。满堂的人都慌了起来,跑上前去照顾县官,枣核大摇大摆地走了。 1、从这段中找出枣核动作的词语,并抄写下来。 2、你喜欢枣核吗?理由是什么? 五、小练笔。 枣核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能写一个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核(hé) 勤(qín) 折(zhé) 困(kùn) 牲(shēnɡ) 2、形近字组词。 核(枣核)梨(梨花)折(折腾)牲(牲口)困(困难) 该(应该)犁(犁地)析(分析)姓(姓名)因(因为) 3、把词语和解释连起来 衙役 钱搭 4、你认为枣核是一个(勤快、聪明、能干)的孩子。 第二课时参考答案 一、 īí ēng ǔ 二、 1、哈哈大笑:洋洋得意、呱呱落地、欣欣向荣 2、大摇大摆:大模大样、大是大非、大江大浪 三、 小红不光写字好,学习也好。 四、 1、蹦抓着胡子大摇大摆地走 2、喜欢,因为枣核非常聪明、勇敢,又有智慧。 五、 示例:枣核把乡亲们的牲口迁回来之后,县官又命令手下人把百姓的粮食拉到衙门里。枣核又想法把装粮食的仓库的钥匙偷了出来,组织乡亲们把粮食拉回了家。县官又一次把枣核捉拿到县衙,想好好惩治枣核。但是还是没有得逞。没办法,只好把枣核给放了。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39分) 1. (6分)我能根据音节写词语。 píng fēng là zhúcháng éqǐ qiúqiǎo miào yún xiā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分)看拼音写词语。 那zhú guāng_______里燃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3. (4分)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qǐqiúqiǎo miào yún xiāo píng fē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分)补全诗句,并写出它们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日。 _______,把酒问青天。_______ 5. (7分)根据古诗填空。 《乞巧》这首诗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描写_______的名诗。农历_______的夜晚,俗称“七夕”,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_______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碧霄”的意思是_______。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_______的向往。 6. (4分)我会连。 小时不识月_______ 红掌拨清波 过江千尺浪_______ 呼作白玉盘 锄禾日当午_______ 入竹万竿斜

白毛浮绿水_______ 汗滴禾下土 7. (7分)填空。 ①《乞巧》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乞巧”的意思是_______。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这个节日在每年的_______。 ②《嫦娥》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诗中“云母屏风”指的是_______。诗人借嫦娥飞月的故事抒写了_______的感受。 8. (3分)补充诗句。 江雪 _______,_______踪灭。 孤舟蓑笠翁,_______。 9. (5分)抄一抄,争取积累下来。 月色如水月色溶溶月明星稀花好月圆 朦胧新月如钩 10. (13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给生字注音。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1_28课 课文主题汇总

三年级语文下册1~28课课文主题汇总 第一单元 课文主题归纳 1.古诗三首:《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江山美丽,花草飘香,燕子翻飞,鸳鸯安睡的情景,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欢愉、闲适的心情。 《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外的几枝桃花、戏水的鸭子、满地蒌蒿和短短的芦芽的描写,表现出了早春时节春江的景色,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三衢道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燕子》:作者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在春光中飞行、休憩的燕子的动作的描写,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3.《荷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情态、色彩明丽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昆虫备忘录》:作者用清新、有趣的语言描述对复眼的琢磨,花大姐、独角仙和蚂蚱的样子和特点。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二单元

5.《守株待兔》:本文通过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就丢掉农具整天守着树桩,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6.《陶罐和铁罐》:本课讲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无影无踪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7.《狮子和鹿》: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腿细长难看。但是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角被树枝挂住,险些让他丧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不要因为长处而看不见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只看美丽的外表,也要讲究实用。 8.《池子与河流》:这首寓言诗通过池子和河流的对话以及它们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不可贪图安逸,只想着享受生活,这样只会被人遗忘;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社会多做贡献,为人们带来幸福,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才会被人记住,成为“长流不断的河流”。 第三单元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冰灯》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冰灯》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哈尔滨的冰灯节就要开幕了,今天,我就和同学们提前去欣赏。(出示冰灯图片)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师:的确,冰灯非常美丽。阳光下的冰灯晶莹如玉,月光下的冰灯万紫千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与冰灯有关的文章。 教师板书课题:冰灯(生齐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段落,圈画生字。 2、小组合作识字。 3、整体读文,巩固生字,读通句子。 4、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要高,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字音正误给与评价。) 学生评价 5、结合同学们的评价通读课文。(做到熟练朗读) 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一)小组合作学习1—4段,谈谈学习的收获。 生班内交流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灯笼对孩子们的重要,及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的喜悦心情。

(二)父亲答应给我做灯笼我的心情非常高兴,但文章后面为什么说我后悔了呢? 1、生默读课文5—10段,从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班内交流 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用力”“太凉”“很暗”等词语体会父亲做冰灯不容易。 指导感情朗读 3、通过大家的朗读,我深深的感受到做冰灯不容易,但父亲仍然给我做,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交流:父亲爱自己的孩子。 4、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体现父亲爱孩子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赶快”“一把按下”,有感情的朗读。 5、父亲如此疼爱自己,当看到父亲做冰灯这样辛苦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我又是怎样做的? 生班内交流,借机引导学生用“一边……一边……”练习口语表达。 6、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父亲说什么? 7、齐读11段,思考我提着冰灯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班内交流 8、“过了几天,冰灯融化了,但它从此留在了我心中。”分析冰灯能留在我心中的两层原因。 (1)冰灯很特别 (2)冰灯凝聚着父亲深深的爱 三、拓展延伸,行为指导 每个人都有疼爱自己的父母,我想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有一些感人的小事,愿不愿意与大家共同分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八单元第27课《漏》+第28课《枣核》教案

27.漏 教学目标: 1.认识脊、颠、旋等9个生字,学写漏、喂、胖等13个生字。指导写好喂、贼两个字,喂不要都加一撇,贼不要漏掉一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3.能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故事。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 同学们喜欢读故事吗?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学生都喜欢读故事,引导他们回忆曾经读过的故事,发现故事的特点,比如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人物很可爱,故事的情节很有趣等等,唤起学生读故事的兴趣。】 2.出示课题。(漏),老师要跟大家一起学一篇有趣的故事

——《漏》,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特别,只有一个字,但是这篇故事却很长,需要我们慢慢读,请看预习提示: (1)借助注音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认读思考:老爷爷和老婆婆说的漏,是指——;老虎和贼认为“漏”是——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认读词语。 出示词语:脊背胸脯窟窿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旋风 预设点: (1)“脊背”的“脊”应读三声。 (2)“窟窿”第二个字读轻声。 (3)“颠”这个字的读音要注意,应读diān,不要读错。 3.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技巧。】 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 7.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8.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9.指导书写“喂”。提示口字旁占左上半格,不宜写大,右下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二课时总60课时教案 2010-11-30 09:56:15| 分类:下学三年级上学期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 学生执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 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学生 自由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览---美丽的小兴安岭。跟 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这个“兴”字啊,读一声,来一起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简单说说四季的景 色。 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的景色十分优美,春天……,夏天……, 秋天……,冬天……。 师:从你说的过程老师听出来了,这篇课文是按照—— 提示: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师板书:春夏秋冬。 师:通过你的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答,例:我知道了小兴安岭的树木非常多,种类也非常多,夏天 的野花很好看…… 3、师:你们的收获还真不少,你们知道吗? (播放媒体资源的课件 中的“小兴安岭”,并对小兴安岭做介绍。) 小兴安岭:兴安岭山脉的东段,在我国东北黑龙江省的北部,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长约三百六十公里,平均高度为海拔四百至六百米。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落叶和阔叶混合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它们集中了全国木材储积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森林中有梅花鹿、紫貂和东北虎等珍贵的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 其他珍贵的药材。 学生看课件并听老师的介绍,谈自己的感受。 师: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 1、师: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正等着我们来欣赏呢,快打开课本,读 读课文吧,知道读课文的要求吗? 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师:那就按照你们知道的要求开始读吧,把生字词圈出来,多读几 遍。学生自由读书。 2、课件出示生字(第四张),指名读,纠正读音。开火车读,齐读。 3、指导学生记忆字形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II )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古诗两首》同步 练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50分) 1. (1分)看拼音写词语。 美丽的píng fēng________立在房间里。 2. (8分)拼一拼,写一写。 qiǎo héyún xiāo dùɡuòpínɡ m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iǎo détōu tīnɡtōu dùqǐ tǎ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0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乞________ 霄________ 渡________ 晓________ 偷________ 吃________ 宵________ 度________ 浇________ 愉________ 4. (8分)我会连。 农历九月初九________ 闹花灯吃元宵________ 重阳节 农历元月十五________ 祭月吃月饼________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________ 插茱萸登高________ 元宵节

农历五月初五________ 包粽子赛龙舟________ 端午节5. (8分)比一比,再组词。 乞________ 渡________ 绕________ 偷________气________ 度________ 晓________ 喻________ 6. (4分)把诗句补充完整,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 意思:________。 ②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故园无此声。 意思:________。 7. (4分)我了解民间传说的人物。 ①梁祝——________ ②孟姜女哭长城——________ ③白蛇传——________ ④牛郎织女——________ 8. (2分)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________ 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图文讲解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图文讲解 知识点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并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行动和迁徙、海底地貌和植物、海底矿藏等几个方面,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海底世界。课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介绍海底的动物,另一部分是介绍海底植物、地貌、矿藏等,脉络分明、层次清楚。对海底动物的介绍,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我会写: 宁níng(宁静、宁日、安宁、鸡犬不宁) 官guān(器官、五官、做官、一官半职) 汪wāng(汪洋、汪汪、姓汪、一汪水)

险xiǎn(探险、危险、保险、险阻) 参shēn(人参、海参、洋参、党参) 攻gōng(攻势、攻击、攻打、以守为攻) 推tuī(推车、推荐、推广、推辞) 迅xùn(迅速、迅捷、迅疾、鲁迅) 速sù(快速、速度、迅速、速战速决) 退tuì(后退、退步、退化、进退) 煤méi (原煤、煤渣、煤炭、煤油、煤田) 铁tiě(钢铁、铁路、铁锹、铁观音) 多音字: 宁níng(宁静)nìng(宁可) 参cān (参加)cēn (参差)shēn(人参) 他参(cān)与到购买的人群中,可看到参(cēn)差不齐的人参(shēn)时,他只好放弃了购买的愿望。

近义词: 依然——仍然宁静——安静闪烁——闪耀危险——凶险攻击——攻打突然——忽然迅速——快速差异——差别清楚——清晰稀有——稀少奇异——奇妙 反义词: 宁静——热闹黑暗——明亮危险——安全迅速——缓慢后退——前进清楚——模糊丰富——贫乏稀有——常见 波涛澎湃——风平浪静 理解词语: 宁静:(环境、心情)安静。 波涛澎湃:波涛奔腾冲击,形容声势浩大。打鼾:熟睡时发出粗重呼吸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3课

课题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络、庭、敝、恋"4个生字,会写"络、箱"等14个字,正确读写"网络、遍布、五湖四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增长学生见识。 3、读懂本课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1.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实物投影仪及搜集的资料 2.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操作,尝试网络各种功能,如:下载资料、网上娱乐、发送电子邮件等。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1、能初步正确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2、抓住文章的要点;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上网都做些什么?(让学生适度谈一谈) 师:是啊,网络就像是一条高速路,把我们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在网络的世界里,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在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快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出示课题,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课题,齐读课题。 引导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板书出示(信息高速路是什么,信息高速路带给了我们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读要求: a、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b、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生词,用自己最拿手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 2、认读生字词:两字和四字分别出示 信息网络遍布信箱赞叹新奇功能敞开 情不自禁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恋恋不舍 a、当小老师领读 b、指名认读生词一起来读两遍 3、同桌合作读课文:和你的同桌合作着读,你读一段他读一段,听到他读错了,请帮助他纠正过来。

三年级上册第28课

三年级上册第 28课《狮子和鹿》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咦、撅、珊、瑚、豫、挣、扯 (1)易读错字:咦、撅 (2)多音字:称[chēng chan chang]撒[sā sǎ] 2、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欣赏、别致、泛起、犹豫、挣脱、灰心丧气 二、理解运用: (一)共性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内容: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平时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难看细长的腿。当凶猛的狮子向它扑来的时候,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它从狮子口脱险;而美丽的双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了命。 (2)概括方法: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初步把握。 2.体会重点段的表达顺序 (1)重点段及表达顺序:(3、4自然段)事情发展的顺序。 (2)体会方法:通过前后鲜明对比,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二)本课重点问题: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三、情感体验: 从故事的发展变化中受到教育,体会到要全面看待问题,不要光图美丽的外表,更要讲实用。 教学准备: 一、教师: (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 三年级上册第28课《狮子和鹿》预习提纲(或学案) 学校:班级:姓名:

一、日积月累 (一)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 (二)生字:识记、书写本课生字,做到正确美观,并能正确听写。 1、易读错的字(写出并注上拼音): 2、典型多音字(写出一两个,注音、组词): (二)词语 1.运用查字典、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课生词,把你的理解写在词语的旁边。 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值得积累,请在课文中分类标记。 二、文本细读: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 2.默读课文,思考:鹿狮口脱险后,为什么叹气? 3.认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想一想课文是按顺序来写,先写,接着写,最后。 4. 比较体会 本文和《陶罐和铁罐》做一下对比,体会一下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 5.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段写得好?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来,并想一想好在哪里。 6.课文有哪些难懂的地方?在文中做好标记。 三、拓展延伸: 读完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 (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收集、分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海底世界》教案设计

23.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教学片段 ◆比较句子,体会词句的妙用。(教学重点) 师:海底动物会像人一样说话吗? 生:(齐答)不会。 师:课文中用“窃窃私语”来形容动物发出的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我们根本听不到,怎么办呢?别着急,老师给你们戴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我们来听一听海底有哪些奇妙的声音。 (多媒体播放录音) 生:我听到了呜呜、叽叽、嗡嗡等各种奇怪的声音。 (幻灯片出示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 师:“有嗡嗡声,有啾啾声,有汪汪声……”这句话和书上的句子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句? 生1:我更喜欢书上的句子,书上写“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我好像真的听到海底动物像蜜蜂一样嗡嗡的叫声。 生2:我也喜欢书上的句子,书上用“有的像……一样”打比方的方法,用我们熟悉的蜜蜂、小鸟、小狗、人打呼噜的声音,我认为很形象。 师:书上的句子写得多形象、多生动啊!句子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加深我们对大海深处声音的理解。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哪位同学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刚才听到的声音? (学生再次发言、交流)

《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窃窃私语”“免费的长途旅行”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 知识目标:会读本课“窃、私”等11个生字,会写“宁、官”等11个字。明确“波涛澎湃”的读音,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了解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位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海底世界的。感受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海底世界的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见过)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大海吗? 2.你们看,这就是大海! 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请大家齐读题。 【设计意图:学生从较为熟悉的海面出发,顺势激发学生对海底的好奇,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探究的欲望去学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