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传统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98.67 KB
- 文档页数:7
产亚硝酸盐还原酶低温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卢海强;霍文敏;谷新晰;李晨;田洪涛【摘要】为有效控制酸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加快我国酸菜产业的现代化生产,本研究利用溴甲酚绿指示剂法对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采集的8份自然发酵的酸菜样品进行筛菌,共分离低温乳酸菌17株。
经亚硝酸盐降解能力的评估,获得5株具有较强降解亚硝酸能力的低温乳酸菌,通过测定菌株亚硝酸盐酶活力获得了1株高产亚硝酸还原酶的低温乳酸菌 R11,该菌在含125 mg/L NaNO2的 M RS培养基中诱导48 h ,亚硝酸盐还原酶活力为68.4 U/mL。
菌株R1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等方法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冷明串珠菌(Leuconostoc gelidum),命名为 Leuconostoc gelidum R11。
发酵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良好的低温生长性能和产酸能力。
因此,L .gelidum R11是1株产亚硝酸盐还原酶、发酵性能优良的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酸菜低温发酵菌株。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nitrite content in sauerkraut ,reduce food safety risks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auerkraut industry ,in this study ,seventeen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eight sauerkrau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Harbin ,Chi‐na .By assessing the nitrite‐degradation ability and the nitrite reductase activity ,strain R11 with a high yield of nitrite reductase was selected .When the bacteria cultivated in MRS broth containingNaNO2 (125 mg/L) ,Nitrite reductase activity reached 68 .4 U/mL .The strain was identified as Leuconostoc gelidum by morphology ,physiology and 16S rRNA analysis ,named Leuconostoc gelidum R11 .The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strain R11 is of great potential as starter culture in sauerkraut production .【期刊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5页(P87-91)【关键词】亚硝酸盐还原酶;低温乳酸菌;食品安全;酸菜【作者】卢海强;霍文敏;谷新晰;李晨;田洪涛【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3我国是世界第一蔬菜生产大国,蔬菜资源丰富,加大蔬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酸菜食品发酵中防腐乳杆菌的检测与筛选摘要:本实验采用单层牛津杯叠法,对酸菜汁中的防腐乳杆菌进行检测及筛选,得到一株优势抑菌乳酸菌,该菌具有良好的抑菌特性,对改良发酵酸菜品质、延长酸菜产品保质期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酸菜加工;防腐;乳杆菌;检测1前言发酵果蔬是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经济重要性。
然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这类产品的腐败也是发酵果蔬行业上的一个主要问题。
通常认为乳酸菌是安全的,乳酸菌被广泛应用在各类食品中,其生理功能和特点在食品加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添加化学防腐剂和强化热处理,迄今为止,只有乳酸链球菌素是食品级细菌素。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一类形态、代谢性能和生理学特征不完全相同,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统称,乳酸菌代谢产生有机酸,如乳酸,乙酸和丙酸作为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发酵终产物。
据Ross等报道称,这些弱有机物产酸导致酸性环境,抑制细菌和真菌,包括许多致病微生物和腐败微生物的生长,而Batish等【1】研究发现这些弱有机酸的抗菌作用归因于将pH降低至低于未分解有机物生长和代谢抑制范围的水平。
研究报告表明乳酸菌有益人体健康,同时这些有益乳酸菌在食物中有很长的使用历史,它们产生一些拮抗性化合物,特别是能够控制病原菌和有害的腐败菌群,使用乳酸菌来控制霉菌生长是物理和化学方法的替代,因为这些细菌已经被报道具有强的抗微生物性质。
研究发现一些复配防腐剂易引起致癌、致畸、致突变和引起食物中毒等问题,其使用量越来越受到众多国家的限制。
同时从多地区多厂家的酸菜质量抽查报告中显示,不合格样品屡屡增多,为防止微生物超标而滥用或超剂量使用防腐剂是其主要原因。
因此,在保证酸菜品质的同时,如何安全、规范的使用防腐剂来延长其保质期成为了酸菜行业中函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成为国内外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几年来,为防止食品及农产品产前、产后的腐败变质,主要的解决方法是添加化学防腐剂,用于防止食品在储存【2】、流通过程中主要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变质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李佰秋等【3】,研究Nisin与植酸复配对腌制蔬菜中G+腐败菌的抑制效果。
酸菜中优良乳酸菌株的筛选微生态发酵食品是一种绿色环保食品,专门用于食品发酵的一类微生物添加剂,由乳酸菌、酶和一些营养物组成,主要作用是有目的地调节食品内微生物区系,调控发酵过程,促进乳酸菌大量繁殖、更快地产生乳酸,促进多糖与粗纤维的转化,从而有效地提高食品的质量,所以具有足够数量和活力且保证较长货架寿命的发酵剂的生产和供应成为先决条件。
1 主要仪器及实验材料1.1 实验培养基(1)液体MRS培养基:酵母粉5g/L,葡萄糖20g/L,吐温80g/L,乙酸钠5g/L,牛肉粉10g/L,磷酸氢二钾2g/L,硫酸镁0.58g/L,硫酸锰0.25g/L,柠檬酸氢二铵2g/L,蛋白胨10g/L,蒸馏水配制,pH 6.2~6.6。
(2)CaCO3MRS固体培养基:在MRS液体培养基基础上加0.5%的CaCO3。
1.2 主要仪器78HW-1恒温磁力搅拌器,杭州仪表电厂;SY-2-4电热式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欧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T5-1低速离心机,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78-1磁力加热搅拌器,上海南汇电讯器材厂;LDZX 50KB高压灭菌锅,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ALC-2100电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3 常用溶液生理盐水NaCl:8.5g/L;盐酸:4%。
1.4 实验材料市售酸菜。
2 实验方法2.1 菌株的筛选及分离100mL三角瓶装30mL生理盐水,灭菌后待用。
4℃冰箱中取出贮存样品,取3mL装于装有30ml蒸馏水的三角瓶中,然后摇床振荡10min,再静置5min,即成10-1稀释度的样品溶液。
按照梯度稀释法制备10-3的稀释溶液。
取每个梯度的稀释溶液各200μL,涂于含有CaCO3的MRS固体培养基平板上,于37℃恒温箱培养。
菌落出现后,根据菌落形态的差异挑取菌落,然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并将培养基贴纸记号为S1、S2、S3。
再进行梯度稀释,最后通过菌落划线等方法,最终获得单一纯化的菌株,保藏。
食品中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导语:乳酸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而乳酸菌的筛选和应用研究也成为重要的科研领域。
本文将探讨乳酸菌的筛选方法以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乳酸菌筛选方法:乳酸菌的筛选是研究乳酸菌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基础。
常见的乳酸菌筛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统方法:传统方法基于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抗生素敏感性等特征来筛选乳酸菌。
该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耗时耗力,且对菌落形态判断依靠人眼,存在主观误差。
2.分子生物学方法: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乳酸菌筛选方法,利用PCR、DNA 测序等技术对乳酸菌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
这种方法高效准确,但操作复杂、设备昂贵,对实验人员要求较高。
3.生物传感器方法:生物传感器方法通过构建感知器件来筛选乳酸菌。
例如利用表达乳酸菌特异性受体的细胞表面展示库进行筛选。
这种方法具有高通量、自动化的优势,但需要对感知器件进行改造,成本较高。
乳酸菌在食品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广泛,可以应用于乳制品、面包、蔬菜发酵等多个领域。
1.乳制品中的应用:乳酸菌可以用于酸奶、乳酸菌发酵乳等乳制品的制作。
乳酸菌能够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得乳制品呈现酸味,增加口感的多样性。
同时,乳酸菌还能够产生多种有益物质,如维生素K、抑菌肽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2.面包中的应用:乳酸菌在面包的制作中可以发挥酸性发酵作用,促进面团的发酵过程,改善面包的质地和口感。
同时,乳酸菌还可以降低面包的pH值,抑制一些有害菌的生长,提高面包的品质和保质期。
3.蔬菜发酵中的应用:乳酸菌可以用于腌制蔬菜,如泡菜、酸豆等。
乳酸菌能够降低蔬菜的pH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同时产生乳酸和其他代谢产物,为蔬菜增添风味。
结语:乳酸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不同的筛选方法可以得到各具特色的乳酸菌株,通过将乳酸菌应用于食品制作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并增加对人体的健康获益。
传统泡菜制作与乳酸菌的分离观察泡菜是一道传统的韩国食品,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乳酸菌进行发酵。
乳酸菌是一类能够将葡萄糖转化为乳酸的细菌,常用于发酵食品以达到延长保质期和增加食品味道的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统泡菜制作的过程,并且对乳酸菌进行分离观察,以进一步了解其在泡菜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材料准备。
传统泡菜的主要材料是白菜和辣椒粉。
白菜需要先切成块状,然后洗净沥水备用。
辣椒粉是为了增加泡菜的辣味,根据个人口味可适量添加。
接下来是腌制。
将白菜块放入腌菜缸中,加入适量的盐,均匀撒在每一块白菜上。
腌制的时间通常需要3-4小时,这个过程中盐会吸收白菜中的水分,同时排出一部分的水分。
腌制结束后,用流水冲洗掉菜块上的盐份,并搅拌去掉多余的水分。
然后是发酵。
将冲洗干净的白菜块放回腌菜缸中,并适量加入辣椒粉和其他调料,如大蒜、姜、鸡精等,根据个人喜好可自由搭配。
将所有材料均匀混合,确保每一块白菜都裹上了调料。
此时,泡菜需要放置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发酵的时间根据个人口味可适当延长,通常需要2-3天。
最后是贮存。
发酵结束后,将泡菜存放在低温环境中,以防止继续发酵。
传统泡菜通常会存放在冰箱中,这样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同时也使其味道更加浓郁。
通过以上制作步骤,我们可以制作出美味可口的传统泡菜。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乳酸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乳酸菌在泡菜中的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分离观察乳酸菌。
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小部分发酵后的泡菜,并将其放入无菌水中进行稀释,以得到适量的菌液。
2.取一份无菌琼脂平板,将菌液均匀涂抹在平板表面。
3.将琼脂平板放入恒温箱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培养。
4.观察平板上的菌落情况,根据形态和颜色的差异,可以初步判断乳酸菌的种类。
5.从菌落上挑选出几个代表性的菌落进行单菌分离,分别培养在琼脂平板上,以获得纯种乳酸菌。
6.对单菌进行生理生化实验,确定其乳酸菌的生物学特性,如利用能力、发酵产物等。
东北酸菜发酵液中耐低温乳酸菌的分离及抑菌性研究徐伟;陈翠婷;马婷婷;柴丽娜【摘要】从东北地区低温(10~15℃)贮藏的酸菜发酵液中分离出25株乳酸菌,获得在10℃能良好生长的菌株CCT-1,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分别将MRS固体培养基与LB、查氏、牛肉膏蛋白胨和YPD半固体培养基组成双层平板,对大肠杆菌(Esch erich ia coli)、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及啤酒酵母(S.cerevisiae)4种指示菌进行抑菌性研究,结果显示:CCT-1对4种指示菌均有抑菌作用.利用牛津杯法研究菌液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得CCT-1菌悬液稀释3倍时,细胞浓度为3.4×106 cfu/mL,此时还存在抑菌作用,啤酒酵母、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9.8,9,8.5 mm,该研究可为冷藏食品的保藏提供生物防腐菌株.【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9(044)001【总页数】5页(P67-70,77)【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双层平板法;菌株鉴定【作者】徐伟;陈翠婷;马婷婷;柴丽娜【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76;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7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54来源于低温环境的微生物,其可在0~5 ℃生长繁殖,最高生长温度在20 ℃ 以上,被称为耐冷微生物[1]。
目前对中温型乳酸菌的研究较多,而对低温乳酸菌的研究尚少。
其能适应低温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细胞膜的生物功能、能量产生及传递系统、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酶类和营养物质的转运系统等一系列复杂的冷适应机制[2]。
传统发酵型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及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泡菜发酵过程中接种乳酸菌发酵剂可以很容易诱导和监控自然发酵,缩短发酵时间,降低发酵失败的风险。
因此,分离筛选具有优良发酵性能的乳酸菌对于提高蔬菜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和货架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优良乳酸菌的筛选是传统泡菜发酵模式向接种发酵模式转变的关键。
而与液态培养的乳酸菌发酵剂相比,直投式发酵剂具有活菌数多、发酵活力高、便于保藏和运输的优势,同时在工业化生产中能够缩短发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从传统发酵型的泡菜中筛选具有产酸速率快,产酸量多,降解亚硝酸盐和抑制病原菌能力强的乳酸菌,通过筛选合适的冻干保护剂,运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直投式发酵剂,并研究其贮藏稳定性和发酵活力,为乳酸菌直投式发酵剂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本研究主要有以下结果:1.采用MRS选择培养基从四川、重庆、湖北、陕西四省家庭自制泡菜,实验室自制泡菜和商品泡菜中分离纯化得到93纯菌株,并通过革兰氏染色发现有81株革兰氏阳性菌株(G+),12株革兰氏阴性菌株;通过过氧化氢酶试验,发现这81株G+均为过氧化氢酶阴性。
根据革兰氏染色和过氧化氢酶试验可初步判定这81株G+为乳酸菌。
2.以无菌白萝卜原汁+4%食盐水等比例混合为发酵培养基,用pH计和酸碱滴定法分别测定pH值和总酸,从上述81株菌株中筛选产酸速率快、产总酸量多的乳酸菌,并与从商品泡菜中分离的产酸速率最快的乳酸菌CK1进行Dunnet’s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从自制泡菜中筛选的68株编号为BC6、LJ3、BC1、LJ7、PC1的5株乳酸菌在发酵6h时,pH值下降较快,从初始的5.36下降至4.12~4.43,发酵72h时产总酸量较多(17.10~17.96g/100mL)多,与CK1(pH=4.61,总酸量15.96g/100mL)的产酸速率和产总酸量形成显著性差异(P<0.05)。
乳酸酸菜菌种的选育和生产工艺研究第10卷第4期2000年8月生物技术B [0T1 删olOGYVOl.lO.No.4Aug,2000注:其中一,二级为高抗类型.三,四级为中抗类型, 五锣为抗盐性差的类型按童一中的方法【J进行测验后表明,F2 的分离比符合9:6:l(0.10>P>0.05),据此推测.RH8706—49和H8706—34的耐盐性可能分别受一对主效基因控制.3讨论赵瑞堂【3】提出了一个单株盐害分级标准,其耐盐等级的划分是以作物的长相为标准的,其中难免有主观因素的存在J冻受宜L4在对水稻耐盐基因的R II检测中,提出了一个测定水稻单株耐盐性的评分方法. 这个评分系统按生活力及结实率的变化分儿个标准进行评分,根据两项之和确定总的耐盐水平•这个方法有一定科学性,因为它综合体现了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而且采用半分法不但可以评价单株的耐盐性,而且可以进行耐盐性的统计分析,不失为一个研究作物耐盐性遗传的好方法,但美中不足的是根据长相评价生活力时仍可能有主观因素的存在.在盐胁迫条件下,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小麦根系,其次是单株分藥数和成穗数,最终导致单株产量降低….在土壤古盐量相同条件下,小麦不同性状受盐害程度不同,其中以单株分葉数和单株有效穗数两性状受影响最大,这是盐碱地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单株产量是单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各产量构成因素的综合体现•对小麦来说,其耐盐性最终的是产量的高低•因此,我们以单株产量作为耐盐性鉴定的一个指标是可靠的,并经实践是可行的.我们首次在小麦上采用半分法对小麦单株的耐盐性进行评价.采用双重对照法,依据单株产量来鉴定小麦的耐盐性,通过考种和统讣方法处理数据鉴定单株的耐盐性,实践证明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在耐盐性鉴定中的影响,更加客观有效地评价单株的耐盐性.口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已戚为一条育种新途径,但它往往需要对作物的单株进行性状鉴定.小麦单株耐盐性的简易鉴定将为小麦耐盐性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参考文献:[1]李杳普.小麦遗传赞谭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扯.1996.156—157:嘲.[2]童一中.作钧育种常用的统计丹折{击eH]上蜡:上海科技出版牡.19V9.1盼. [3]赵瑞堂.高书国,等.作钧[刀.19952(2):230—234.[4]陈受宜,朱立煌,等.植物[刀,1991.”(B):569—573.乳酸酸菜菌种的选育和生产王芝研究/嘉'张'平文祥L/,(,,.(l.黑龙江大学生物工程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采用产L一型乳酸的麦芽香乳杆菌和经诱变的3个乳酸菌进行乳酸酸菜发酵试验,在10不锈帮发酵罐中,20°C,12d完成发酵,产品乳酸可选0.8%以上,真空包装室温保存船可选4十月.关t词二重—丑髀鑒;亳芝!堑直.-基盒娥山■尤江省教委,大庆石油管理局农工商总盛司膏助娥耳牧囊日■;200D — 07—8随着微生物学和蔬菜加工学的发展,乳酸发酵蔬菜的研究开发也日益深人,如对酸口菜发酵中乳酸菌群的分析【II,发酵过程中生物技术第10卷第4期的影响条件J,自然发酵过程中亚硝盐的生成规律t3]等研究,但迄今为止,未见到L 一乳酸的酸菜研究•为研究出一种味道纯正,有益健康,保质期长,L 一型乳酸含量高的酸菜,我们从菌种筛选到大规模生产丄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材:口菜,市售;食盐,市售(食品级).1.2菌种1.2.1 麦芽香乳杆菌(Lactobac///.usmatarom/-ATCC27865)从美国引进,用Lin表示.1.2.2 肠膜状明串球ffi(Leuam~tocme..cett- teroh/.s),植物乳杆菌(Lactobac//hts 日nlin), 短乳杆菌(LactobacilNbrevis),从自然发酵的酸菜中分离鉴定得到,经诱变为生产菌株,分别用Iane,Lp,表示.1.3培养基1.3.1分离培养基:参见文献[4].1,3.2MS培养基:蛋口腺25g,酵母膏5葡萄糖20g,醋酸钠5H]:'O42g,MgSO4'7H2O0.5g,MIIS04?414z00.2g,柠檬酸三钱2 琼脂20g,加水1000ml,再加漠甲酚绿5ml.1.3.3鉴定用培养基_5J,糖发酵培养基,硝酸盐培养基和明胶培养基等.1.3.4种子培养基潘茄汁500g,蛋口腺10g,酵母膏1 加水至100ml,0.IMPa20min 灭菌. 1.3.5菌种扩大培养基:豆芽汁50g,番茄汁100g, 口菜汁100g,蔗糖20g,NaC120g,0.1MPa 2omin灭菌o1.4方法1.4.1菌种的分离方法:取不同发酵时期,外观无污染•味道较纯正的自然发酵酸菜液为分离样•用稀释涂平皿法分离,28qc用焦性没食子酸厌氧培养48h,挑取溶caG圈较大的菌落,再次分离纯化后,作为初筛菌株.1.4.2菌种初筛和鉴定方法:用500ml棕色瓶,进行酸菜发酵试验,选取每个类型,酸菜味道纯正.发酸产酸快的各1株,做菌株鉴定和混菌发酵试验.参照杨洁彬等“J和王大耦16方法进行菌株鉴定.1.4.3菌种的诱变:参照章名春J的方法进行紫外诱变•诱变后在rd.s培养基上培养后挑取产酸好的菌株,进行发酵酸菜试验.1.4.4产L 一型乳酸麦芽香乳杆菌培养条件的试验:500ml棕色瓶中进行酸菜发酵试验(25qc).在试验中通过在发酵瓶中分别补加0.5%鲜豆浆,0.005%牛奶,0.5%硫酸钱, 0.05%酵母膏,0.5%番茄汁,0.5%豆芽汁做单因子对比.1.4.5混菌发酵试验:将经分离鉴定诱变得到的,rh,Iane和引进的Lm按表1分组,用500ml棕色瓶混菌发酵酸菜试验,并分别单一菌株接种为对照•温度25°C.表1混合发酵中的菌种比倒菌种名称人组B组C组D组[p21111112I1I211 皿12111.4.6麦芽香乳杆菌发酵酸菜作用的证明试验:组合用500ml棕色瓶发酵酸菜试验.温度25°C,食盐为2%.表2菌种分组1.4.7发酵条件的研究:以培养温度.N日Q 浓度,接种量,接种比例为因素,做正交试验. 用500ml棕色瓶酸菜发酵的质量为最终指标,确定最佳发酵条件.1.4.8中试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用50L双层盖塑桶进行中试•用lOd不锈钢发酵罐做生产试验,发酵罐设计•了厌氧压实装置.1.4.9酸度的测定J:在以上各小试组合,中试试验,生产性试验均用pH—I-IJgOB酸度讣检测DH值,用标定的OINNaON滴定总酸,并换算乳酸含量:乳酸(%)二N?V?K/WxlOO%,其中N为NaOH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K为换算乳酸的系数(0.09),V为NaOF'I 溶液用量.1.4.10亚硝酸盐的定性测定用Griefs氏试剂白瓷板小孔显色法【6J.1.4.11亚硝酸盐定量测定:参照黄伟坤LloJ 方法.t.4.12产品保质期的测定:对真空包装的成品酸菜,室温进行保质期试验,测定pH值变化,检测酸菜的质量,杂菌变化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云oodResearchAndDevelopment圆园19年9月
第40卷第17期
DOI院10.12161/j.issn.1005-6521.2019.17.033
基金项目院吉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渊20170204031NY冤曰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渊31701627冤作者简介院桑建渊1979要冤袁男渊汉冤袁博士研究生袁研究方向院乳品与发酵工程遥*通信作者院叶海青渊1979要冤袁男渊汉冤袁副教授袁博士袁研究方向院益生菌与健康遥
东北传统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
桑建1,王鑫宇2,陈大卫1,叶海青2,*,吴子健3渊1.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袁江苏扬州225127曰2.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
工程学院袁吉林长春130062曰3.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袁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袁天津300134冤
摘要:以东北传统发酵酸菜为样品袁首先利用MRS-CaCO3选择培养基分离菌株袁利用革兰氏染色尧过氧化氢酶活
性尧16SrDNA序列分析做菌种鉴定曰再用分离菌株制备直投发酵剂并用于发酵酸菜袁最后根据产酸特性尧降亚硝酸盐能力尧抑菌活性尧感官评价和风味成分分析筛选优良菌株遥结果获得5株性能良好的植物乳杆菌遥用这5株菌作为直投发酵剂袁按白菜重量0.2%添加袁20益~25益发酵20d即可得到酸菜成品且具有传统发酵酸菜的风味和品质袁总酸含量为渊5.24依0.71冤g/100g~渊6.41依0.69冤g/100g袁亚硝酸盐含量在5.7mg/kg~10.2mg/kg袁均符合国家标准袁为东北酸菜实现高品质工业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储备遥关键词:东北酸菜曰乳酸菌曰筛选曰风味曰发酵性能
ScreeningofLactobacillusfromTraditionalFermentedSauerkrautinNortheastChinaandStudyonItsFermentabilitySANGJian1袁WANGXin-yu2袁CHENDa-wei1袁YEHai-qing2袁*袁WUZi-jian3
渊1.JiangsuKeyLaboratoryofDairyBiotechnologyandSafetyControl袁YangzhouUniversity袁Yangzhou225127袁Jiangsu袁China曰2.Schoolof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袁JilinUniversity袁Changchun130062袁Jinlin袁China3.TianjinKeyLaboratoryofFoodBiotechnology袁CollegeofBiotechnologyandFoodScience袁TianjinUniversityofCommerce袁Tianjin300134袁China冤粤遭泽贼则葬糟贼:Inthisstudy,traditionalfermentedcabbagefromnorthestChinawastakenassample,fromwhichstrainswereisolatedwiththeselectivemediumofMRS-CaCO3,andstrainsidentificationweremadebygram
staining,catalaseactivityand16SrDNAsequenceanalysis.Thentheisolatedstrainswereusedtoprepare
directfermentationstartertofermentesauerkraut.Finally,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acidproduction,nitriteloweringability,bacteriostaticactivity,sensoryevaluationandflavorcompositionanalysis,thebeststrainswereselected.Asresults,fiveLactobacillusplantarumstrainswereisolated.Add0.2%directstarterthatcontaineachofthefivestrainsrespectivelytoChinesecabbage,after20daysoffermentationat20益-25益,sauerkrautfinishedproductthathastheflavorandqualityastraditionalfermentedsauerkrautobtained.Thetotalacidcontentswere(5.24依0.71)g/100g-(6.41依0.69)g/100g,andthecontentsofnitritewere5.7mg/kg-10.2mg/kg,whichallmeetthenationalstandards.ThisstudyshouldprovidestrainresourcesforthehighqualityindustrialproductionofpickledcabbageofnorthestChina.运藻赠憎燥则凿泽:thenortheastsauerkraut;Lactobacillus;screening;flavor;fermentability
生物工程187中国酸菜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朝袁北魏贾思勰所著的叶齐民要术曳中就有详细记载遥古人用腌渍方法来储存蔬菜袁便有了酸菜的雏形袁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变迁袁酸菜在中国的市场上仍然受追捧遥酸菜通常是将新鲜的蔬菜浸泡在6%~8%的盐溶液中袁然后密封袁使生鲜菜叶子上的固有微生物发酵产生乳酸及各种风味物质而成[1-2]遥乳酸菌群在酸菜的发酵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3]袁其发酵产生的酸尧醇尧酯等呈味物质袁赋予了酸菜特有的风味及口感[4]曰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和细菌素等物质可以抑制发酵体系中腐败菌的生长[5]遥此外袁酸菜中的乳酸菌及其代谢物还具有助消化尧调节肠道菌群尧降血脂等保健功效[6-7]遥传统东北酸菜以白菜为原料经自然发酵而成袁因其所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人文历史成为中国酸菜家族的典型代表袁并成为东北独特的饮食文化元素[8]遥目前袁东北酸菜生产正在从传统自然发酵向工业化接种发酵发展遥乳酸菌的性能决定了酸菜的品质袁因为缺少性能优良的专用酸菜发酵剂袁发酵周期长尧品质不稳定尧腐烂率高尧亚硝酸盐高等一系列问题依然是阻碍酸菜的规模化尧标准化生产的主要矛盾[9-11]遥因此袁从传统自然发酵的酸菜中筛选分离性能优良袁既能产生独特的风味又能保证安全品质的酸菜发酵剂是实现酸菜工业化的必要保证遥本研究主要以吉林长春地区百姓家中发酵品质良好的酸菜发酵液为样品袁通过菌落形态尧革兰氏染色尧过氧化氢酶活性等分离乳酸菌袁根据产酸特性尧降亚硝酸盐能力尧抑菌活性从中筛选优质菌株袁再用分离菌株作为发酵剂发酵酸菜袁经感官评价和风味成分分析最终得到理想的乳酸菌菌株袁为东北酸菜实现高品质规模化工业化生产提供菌种资源遥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1.1.1材料与试剂自发酵酸菜汁10份袁分别采自长春市绿园小区尧万盛小区尧中新花园小区10户市民家中袁居民自述所用白菜均为野东北大矮冶袁用灭菌吸管吸取5mL酸菜汁袁装入10mL无菌离心管备用曰大肠杆菌渊ATCC8739冤尧金黄色葡萄球菌渊ATCC95922冤院国家标准菌株库袁吉林大学食品安全实验室保存曰沙门氏菌尧李斯特菌院吉林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分离鉴定保存曰MRS琼脂培养基尧MRS肉汤培养基尧LBS肉汤培养基院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曰MRS琼脂培养基中加入1.5%的碳酸钙制成MRS-CaCO3选择培养基[12]遥Ezup柱式
细菌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尧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尧pMD18-TVector连接试剂盒院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曰其他试剂均为实验室常备分析纯或色谱纯遥1.1.2仪器与设备
HZQ-X400型恒温培养箱院太仓市科教器材厂曰SW-CJ-1D型超净工作台院浙江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
司曰PHS-3C型p匀计院上海仪电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曰LC-20A型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院日本岛津公司曰
AMD9PLUS+AMD5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院东莞市欧
若斯仪器有限公司曰DP-6027型固相微萃取仪院北京亚欧德鹏科技有限公司曰DYCP-31A稳压电泳仪尧WD-9413A凝胶成像仪院北京六一仪器厂曰YS2-H型显微
镜院NikonChina曰721G-100可见分光光度计院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遥1.2方法
1.2.1乳酸菌的分离纯化
参照Wu等[13]的方法袁分别取1mL酸菜汁用0.85%无菌生理盐水梯度稀释制备渊10-1~10-8冤浓度的酸菜
汁袁旋涡振荡混匀遥依次选择10-4~10-7浓度的稀释样品袁采用涂布平板法袁在37益厌氧条件下培养48h~72h袁从MRS-CaCO3选择培养基上挑出明显溶钙圈的
单菌落袁再经过3次划线分离直至菌落镜检无杂菌遥纯化后将革兰氏阳性袁过氧化氢酶阴性菌判断为乳酸菌并进行编号袁MRS斜面培养基于4益冰箱保存备用遥1.2.2乳酸菌的产酸速度和产酸量测定
将分离菌株在MRS液态培养基中活化至109CFU/mL袁以0.15%转接MRS液体培养基袁37益培
养24h袁pH计测量pH值袁空白培养基对照遥产酸量参照GB/T12456-2008叶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曳酸碱中和法测定遥1.2.3抑菌活性检测
采用牛津杯定量扩散法袁以沙门氏菌尧单增李斯
引文格式院桑建袁王鑫宇袁陈大卫袁等.东北传统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袁2019袁40渊17冤院187-193SANGJian袁WANGXinyu袁CHENDawei袁etal.ScreeningofLactobacillusfromTraditionalFermentedSauerkrautinNortheast
ChinaandStudyonItsFermentability[J].FoodResearchandDevelopment袁2019袁40渊17冤院187-193
桑建袁等院东北传统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发酵特性研究生物工程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