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认识浮躁、焦虑等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如何认识浮躁、焦虑等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如何认识浮躁、焦虑等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如何认识浮躁、焦虑等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如何认识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By顾煌荣

纵观国际,中东依旧热点不断。伊拉克、阿富汗等问题重重,埃及和利比亚的政变,以及随后的叙利亚动乱无一不引起各方关注。自美国高调推出“重返亚太”战略以来,亚太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热点问题。朝韩关系依旧紧张,多国岛屿主权归属问题浮出水面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欧美国家任然徘徊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中,复苏乏力。

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也得到一定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进入小康社会。但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在此背景下,今年来出现的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就有了发展的理由,其产生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带来了经济上的急切和浮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人们倍感欣喜的同时也催生出想要“更上一层楼”的急切心情。国家想着赶超欧美,地方想着招商引资,个人则紧盯着薪酬

想着跳槽。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乐观”的奋进之风。试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如何静得下心?

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压力陡增,加剧浮躁、焦虑心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规章,制度都还不完善,物质与精神发展脱节现象较为严重,由此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也在无形中转化为个人压力。以下是较为普遍的三种压力:

首先,是环境压力。过去由于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和生态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健康状况,而不太理想的环境状况使人们感到失望的同时更加忧虑和浮躁。

然后,是竞争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渗入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情感、金钱在竞争上,并且时刻担忧各种生活和工作问题。而人一旦长期处于一种紧张和忙碌的环境中,一是身体疲乏,二便是更易产生浮躁、焦虑情绪。

最后,是人际关系的压力。通讯和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减少,亲情和友情等情感也随之逐渐淡漠。同时,利益合作和竞争关系在社会中也越来越普遍,使人际关系进一步走向功利化。人们的心灵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又常常压抑自己的情感。这种无形中形成的心灵压力也

是产生浮躁、焦虑心态的原因之一。

三.弱势心态蔓延引发社会浮躁、焦虑心态的。弱势心态,包括竞争中的弱势化和制度障碍型的弱势化。因为在竞争中,永远有更优秀者存在,其他竞争者就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其产生弱势心态就不足为奇。目前,我国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障碍,制度的不完善也加剧了社会不公。在强大的制度面前,个人或团体的力量就显得渺小得多。现在流行的仇官、仇富心态也与之有一定联系。在弱势心态的影响下,社会产生浮躁、焦虑心态便可以理解了。

有言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一大社会群体,即将走上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仅对其自身有重大影响,对国家和社会的现在及未来走势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大学生从我做起,养成良好的心态,对个人和国家都有重要作用。

2012年11月3日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摘要:社会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相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但同时因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收入分配差异、文化差异等因素导致的社会规范、社会公平、公共安全等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且日益突出,并由此产生了焦躁浮躁、公平正义感缺失、仇官仇富等相应的社会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心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研究,寻求培养健康社会心态的方法和途径。 主题词: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心态 一、当前社会问题概述 当前我国社会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文化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取得空前的成就。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不均衡,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东西南北、城市农村的经济、文化差异较大,在社会改革转型过程中,社会现象较复杂,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与问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所碰到的社会问题,是由于社

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使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的社会现象。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古代社会也有社会问题,当然,许多内容与今天不一样。现在有当代的社会问题,未来,人类社会同样会有社会问题,只不过许多内容也会与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在社会前进中新发生的,这些问题可归纳成五类:即社会规范问题;社会平等问题;社会组织问题;公共安全问题;人口与生态环境问题。 二、相对应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被历史性地写入“十二五”规划。党和政府把“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中。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的主流是好的,人们的精神风貌、价值观积极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稳、思和。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学习、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浮躁不定,紧张不已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狭隘极端、迷茫失落等消极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应准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 案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米,体重 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于 1986年出生,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 8 岁。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求助者 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工作 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 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 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 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焦虑情绪,失眠。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身材高大、体壮,衣着适时整洁,未化妆。言语流畅,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二)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注意品质、思维状态未发现异常,但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无明显增强或减退,焦虑以来一直都能坚持工作、学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人格相对完整和稳定,性格外向。

(情绪管理)当前社会心态的特点最全版

(情绪管理)当前社会心态 的特点

当前社会心态的特点 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当将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设计为俩个方面:壹是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二是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方面。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主要包含生活压力感、生活安全感、社会稳定感、风险认知、幸福感等,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包含个体或群众对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行为、矛盾和冲突的应对策略和人际沟通模式等。 我们先来分析第壹个方面,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感受的生活压力感明显增大,尤其近俩年来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影响到了许多老百姓日常基本生活物品的购买,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第壹季度数据显示(),其次生活安全感方面,由于受到几乎存在于中国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担忧,导致了居民评价的各项安全感基本上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到了信任的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俩年来国家统计局2010年11月11日数据 中国社会心态:问题和建议 本文所说的社会心态,是壹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在壹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壹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和条件。正因如此,“民意”、“民心”的重要性总是作为执政者的行政基础不断被提及。能够说,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存在壹些不和谐因素,需要我们高度关注且积极设法引导。 壹、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通常把社会心态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和价值观念、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策略,但实际上这些内容时刻是融合在壹起的。笔者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焦虑形成原因应对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心理越来越增加,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生焦虑的形成原因

(一)适应困难。因生活和学习适应困难而产生焦虑,这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大学生远离家乡和亲朋好友,异地求学读书,失去了父母亲友的直接呵护和疼爱,原来的依赖心理一下子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另一方面,大学生还面临着一种对当地文化适应的问题,尤其是来自异地的学生。学习上的不适应也是促使焦虑产生的又一原因。学习内容上,老师课堂上讲的不多,课下自己要自学的内容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时间支配上,学校除了一天安排的几节课,其余时间有学生支配,而一直习惯与被老师安排的大学生,不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习方法上,习惯于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导致心理焦虑,并伴随各种紧张症状,尤其会出现特定的考试焦虑现象。 (二)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出现的北大才子卖猪肉事件,广州数千名大学生争抢卖猪肉工作事件等,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农村普遍出现了关于大学生卖猪肉的各种负面舆论,造成很多人认为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如“读大学没用”等舆论。严重伤害了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无用、无能、对不起父母。这种焦虑普遍存在大学生的心里。而舆论导向过多、过频的转向,甚至前后矛盾,则更使得大学生不知所措,增加其焦虑心理的发生。 (三)人际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失调是大学生心理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相互交往中,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问题: 根据2010-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的数据分析,当将社会心态的指标体系设计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二是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方面。社会认知和感受方面主要包含生活压力感、生活安全感、社会稳定感、风险认知、幸福感等,社会态度和行为倾向包含个体或群众对社会各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社会行为、矛盾和冲突的应对策略和人际沟通模式等。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方面,当前中国城乡居民感受的生活压力感明显增大,尤其近两年来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影响到了许多老百姓日常基本生活物品的购买,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其次生活安全感方面,由于受到几乎存在于中国整个奶业的三聚氰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居民民众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医疗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担忧,导致了居民评价的各项安全感基本上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市民对社会信任得分仅为62.90分,到了信任的底线,即“极低信任”的最下限。。两年来国家统计局2010年11月11日数据 本文所说的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在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社会心态既是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正因如此,“民意”、“民心”的重要性总是作为执政者的行政基础不断被提及。可以说,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积极设法引导。 一、我国社会心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通常把社会心态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价值观念、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策略,但实际上这些内容时刻是融合在一起的。笔者认为,目前社会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社会心态问题。 (一)生活压力加大与社会支持不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0年4月在全国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感受明显,但54.8%的居民表示对于当时的物价水平可以承受,30.5%的人表示“一般”,仅有14.2%的人表示难以承受。2010年10月中旬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再次进行了类似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分别有49.8%、40.5%和47.7%的受访者表示当前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或压力很大。压力主要来自物价上涨、就业难、房价高、看病难等方面。 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生活压力加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另一方面,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单位社会已趋终结,而填补单位社会社会支持功能的公民社会却未见雏形。社会学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可以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社会网络。在恶性压力下如果得不到社会支持,个体会产生无助感、绝望感,产生心理问题或出现极端消极行为。如2010年富士康员工发生连续自杀事件,就是突出的例子。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人们获得社会支持最多的是家庭、朋友、同乡等传统社会关系,社区、工作单位和地方政府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基本上处于“没有帮助”和“帮助较少”水平。仅仅依靠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难以支撑每个人的生活压力。 (二)安全焦虑与风险漠视并存一方面,不断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使得民众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而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的风险意识并不高,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灾难频发。

别让心态失衡毁了自己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78531423.html, 别让心态失衡毁了自己 作者: 来源:《当代党员》2014年第11期 分析 《人民论坛》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导致官员“落马”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心态失衡——很多官员的堕落,都是从心态失衡开始的。在寻求心理补偿中,他们得到了“最想得到的”金钱、别墅、名车、美色等等,但最后失去的是尊严、声誉、自由乃至生命。 心态失衡是贪腐催化剂 李桂东落马之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第一任市长。 因为曾在广西钦州地委党校任教多年,且发表过不少学术成果,步入政界后,李桂东在当地有着“学者型官员”的美称。 人们给他的评价是“很本分”“很清高”。 1991年,李桂东担任浦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一次,一家国有企业负责人去李桂东办 公室汇报工作,临走时悄悄留下一个信封,里面装有500元钱。第二天,李桂东专程去找那个厂长,把脸一沉:“你送给我的不是金钱,而是一副手铐!” 然而,在做了八年市长后,2004年,原来那个“很本分”“很清高”的李桂东却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李桂东人生轨迹的“拐点”在哪儿? 1996年年底,他带队到深圳招商期间,一个客商请他吃饭,仅一顿饭就花了6000多元。客商见他一脸惊诧,便用一种揶揄的口气对他说:“你这个市长在你们那里也算不小了,但就是太穷。你讲的那套理论只能唬住那些穷人,在我们这里一文不值。你那点儿收入,在深圳只能过贫民生活……” 李桂东闻言,脸一下红到了耳根。 这件事对他的刺激很大。在看到“外边的世界很精彩”的同时,他感到困惑、迷茫了——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一个月才1000多元,工作半年还不够老板们的一餐饭钱!

为何大多中国人普遍存在焦虑心态

为何大多中国人普遍存在焦虑心态 近几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确实让一部分人先摆脱了贫困带头富了起来,更让绝大多数普通百姓过上了吃饱穿暖的生活,然而,伴随着中国经济地飞速发展,却似乎出现了越来越多心怀不满的人,并且以易怒的性格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哪怕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小事情,也可能引发出他们强烈的不满情绪,如果引导不及时,甚至还会酿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群体事件而导致更多民众的愤怒。 曾几何时,中国人是以温良谦恭、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坚忍不拔和富有忍耐精神而传承于世,可现在,别说是忍耐了,就连是传统美德都没有几个人认同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的是如何让自己尽快富起来,至于用什么手段却并没有进入道德规范的约束,从而出现了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用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往直前精神,只认钱,不认理,当然,就更管不了道德观念和依法办事了。 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确实也有一帮人在无法无天,而政府的软约束更是助长了这帮人的胆大妄为,假药泛滥、有毒食品横行、假冒伪劣被冠以“山寨”而堂而皇之坑害百姓,更有甚者,国家垄断企业带头拚命涨价,把整个社会国计民生的基础物价推高到了历史上的高位,被戏称为“涨价政府”。凡此种种,已经形成了当前老百姓被积压的越来越严重的民怨,形成了高暴发点的易怒性格。 为什么中国崛起了,国家强大了,可中国人在世界上反而越来越不被尊敬了呢?甚至是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了呢? 为什么中国富裕了,国家有钱了,可中国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却没有感觉到国富民强的实惠呢?是中国普通老百姓太过贪婪吗? 他们感到自己生活在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的世界,他们担心自己的工作随时随地不保,他们担心自己赚得钱不够养家糊口,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上或是被高额学费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担心防不胜防或是稍有不慎就会吃到有毒食品,他们担心房价太高而居无定所,他们担心自己会老无所依……焦虑,焦虑,还是焦虑,这就是中国人普遍存在焦虑的根本原因,这就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无法感受到幸福的症结所在。

2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自卑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针对一例自卑情绪问题的案例,采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结果显示:来访者的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人际关系明显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来访者对自身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满意感、幸福感。咨询效果良好,也表明了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训练的方法能够改善来访者的自卑情绪,提高来访者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卑情绪;认知疗法;行为训练 1.资料收集 1.1一般资料 余某,女,20岁,未婚,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出生于云浮市一个农村家庭,家中三姐妹,自己是老小,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一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 1.2主诉 出现莫名的抑郁情绪,感到自卑、焦虑,持续一月。 1.3个人陈述 觉得自己长得矮小不漂亮,所以从小玩伴较少,爸爸有时会打骂她们,所以自己从小性格温顺,但由于身体较弱,所以在家做事不多,妈妈对自己较为保护。自己是家里唯一上大学的学生,所以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大,时常对自己说20岁的大学生啦,该懂事了,在家要求她有大学生的样子。自己也希望能够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但由于之前一直没有做过太多事的缘故,自己一做起事情来,就遭到妈妈的批评,这让自己觉得压力很大,同时看到周围与自己同年龄的人都已为人妇,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的,更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回到学校,看看自己身边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自己却没有一样技能可以拿得出手的,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而不敢表现自己,还担心自己用语不当无意中会得罪同学,所以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敢主动与他人讲话,老师上课提问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觉得很丢脸,由此更加自卑,觉得活了二十年的时间自己竟然什么都不会做。希望自己能够像别的同学那样开朗、自信,上课能自如的回答问题,能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当前社会心态分析

当前社会心态分析 社会心态就是指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现状得心理感受与情绪反应,具有显著得大众性与弥漫性。近年来,全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她无辜群众得暴力伤害事件以及其她社会性事件。这类事件发生得原因就是多方面得,但从社会心态得角度来瞧,心态失衡、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悲观厌世、进而产生报复社会得心态就是其共同得特点。这些事件频发,从一个侧面说明,重视社会成员心理与谐、优化社会心态,已经成为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得现实问题。只有真正重视与搞好社会建设,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十八大报告提出得“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才可能实现,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社会心态问题表象 1、生活压力加大与社会支持不足 在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得背景下,生活压力加大就是一个不争得事实。而另一方面填补单位社会支持功能得公民社会却未见雏形。社会支持就是一个可以运用一定得物质与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得社会网络。在恶性压力下如果得不到社会支持,个体会产生无助感、绝望感,产生心理问题或出现极端消极行为。如2010年富士康员工发生连续自杀事件,就就是突出得例子。当前人们获得社会支持最多得就是家庭、朋友、同乡等传统社会关系,社区、工作单位与地方政府在社会支持系统中,基本上处于“没有帮助”与

“帮助较少”水平。仅仅依靠以家庭为核心得社会支持难以支撑每个人得生活压力。 2、安全焦虑与风险漠视并存 一方面,不断发生得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使得民众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而另一方面,社会整体得风险意识并不高,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灾难频发。一个本不属于热点得新闻受到中国媒体与民众得持续关注, 从智利矿难得发生到33名矿工在69天后被成功营救,民众不可能不 将之与我国频繁得矿难与高投入得救援与很低得救援成功率相比较。当前风险防范得突出问题就是对于关系个人得风险意识较强,而 对关系到群体或社会得风险重视不够,对于突发得、伤害性大得风险 警惕性较高,而对缓释性得、无直接生命伤害得风险防范不足。 3、社会信任面临困境 我国得公共权力机构与管理部门得社会信任程度高于其她机构与组织,但市民对这些机构得社会信任评价水平并不算高,接近“中度信任水平”,而市民对商业行业则处于“基本不信任”得水平;对中央政府得社会信任度高于地方政府;对中央媒体信任程度高于地方媒体。对中央政府得高信赖,仍然就是重要得社会整合得心理资源,但就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得公信力较低、社会组织健康成长得 环境比较差得现状。在人际信任上表现出传统得人际观念,最信任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2篇 大学生焦虑心理论文范文一: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方式分析 摘要 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1, 2]。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当前影响我国大学生焦虑的一些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大学生正确地从焦虑中走出,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并且可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文中主要从焦虑的理论、性质、分类、成因、应对方式等方面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并就大学生的焦虑成因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对相关的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解决大学生焦虑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 焦虑; 焦虑心理; 形成原因; 应对方式 1. 引言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在高度工业化都市化的社会中,人际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感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anxiety)的心理越来越增加,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成败,同时也关系于个人的行为适应与心理健康,使我们不得不特别重视与研究这个问题。 焦虑对个人的人格发展至为重要,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

负性的情绪,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 [3]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近几十年来,心理学界对焦虑问题的研究极为重要,尤以临床心理学为然。最早研究焦虑问题的当推心理分析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心理分析的理论即受到心理学界尤其是精神医学的注意,使这个心理分析论的中心概念“焦虑”成为大家研究的主题,如“焦虑的意思与潜意识意义”、“焦虑的标准”、“焦虑发展的因素”、“焦虑的表面与内在的表现”等,而这些研究的结果,也直接影响了心理分析的理论。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来愈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一定比例上的高校都有过大学生自杀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与成才,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前期,由于其生理的发展接近或达到成熟,这为其心理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这并不能说明大学生心理的发展是伴随着生理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研究表明个体心理的发展滞后于其生理的发展,处于趋向成熟但又不成熟的阶段[3]。刘贤臣报 [4][5]道16%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范瑞泉、陈维清调查的检出率为16.6%,申小莹等的调查显示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18.2%[6]。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存在的焦虑问题,探索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原因,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心理活动效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全面、充实、和谐、主动地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社会心态参考答案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社会心态参考答案(一)根据给定资料1~2,分析资料反映的本质问题,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1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本质问题是社会心态失衡,原因包括:首先,社会高速发展造成社会利益日趋多元,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转型期导致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增大;其次,阶层之间沟通不够,利益诉求渠道表达不畅,引发群体性事件;第三,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新媒体发展中存在不规范现象;第四,群众的社会保障等相关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计空格149字)(二)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概括资料3~6中争论的焦点问题,并谈谈理由。(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争论焦点是高考是否有用,是否能够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支持的理由有:一是在大学里可以学习怎样做人,锻炼自己,学习知识,结实朋友;二是读书无用只是不读书之人找的不思进取的借口。三是学历是就业的门槛,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反对的理由有:一是难以就业,早工作早挣钱,减轻生活压力,二是教育落后,大学不像技校,培养不出专业人才;三是事例证明不必接受专业教育也能成功,“一考定终身”定律失灵。(计空格191字) (三)如何理解资料中所提到的“塔西佗陷阱”。(20分) 要求: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250字。 【参考答案】 塔西佗陷阱指的是当一个政府或部门公信力遭质疑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实质就是信任危机。 目前由于现在社会上炒作太多,群众已经不敢轻易相信了,出现了信任危机;同时政府利用公权力以权谋私现象屡禁不止更降低了群众的信任度;再者媒体和舆论误导群众事件也时有发生。 要想摆脱塔西佗陷阱既要让公权监督走“亲民”路线,让群众能参与监督;同时还要走“诚信信息”道路,将信息公开;要并且充分发挥媒体的引导作用。(计空格227字)(四)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如何破解“中国式过马路”的中国式困境。(15分)

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 1.69 米,体重 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于 1986年出生,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 8 岁。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求助者 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工作 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 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 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 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焦虑情绪,失眠。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一)一般印象 年貌相符,身材高大、体壮,衣着适时整洁,未化妆。言语流畅,眉头紧皱,面带愁容。 (二)精神状态 求助者感知觉、注意品质、思维状态未发现异常,但情绪低落,意志活动无明显增强或减退,焦虑以来一直都能坚持工作、学习,自知力存在,主动求治;人格相对完整和稳定,性格外向。

最新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转载]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疏导,已经成为我们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又面临着升学等压力,这些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笔者通过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和多年工作实践的观察认为,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 学习类问题 由于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其问题有: 1. 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二) 青春期心理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一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时隐时露。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 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高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2. 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对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的认识

对浮躁、焦虑等不良心态的认识 当前我们的社会中充斥着一些不良心态,如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心态;压抑焦虑、空虚迷惘的心态等。这些不良心态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运行。 社会心态中的焦虑特征突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财富,往往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的症状,弱势心理在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不同社会介层,群体都存在着特定的压力感;社会心态中不公平感增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加剧,焦虑不再是“弱势群体”的专利,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心态。 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弥漫着浮躁的气氛。不少人按耐不住自己那颗骚动的心,渴望繁华富裕的生活、渴望达成想象中的精彩人生。在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前,不少人耐不住寂寞,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对待自己所处的岗位和手中的工作;不少人朝三暮四,稍不如意就轻易放弃。他们不再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不再兢兢业业、刻苦钻研。追逐名利、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几乎成为有些人的常态。 导致出现这些不良心态的原因很多,我认为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当代中国之发展日新月异,然而,飞速发展的背后难掩其问题重重:诸如发展不平衡;发展模式单一和不稳定;发展中急功近利之思想盛行;社会竞争不公平、激烈和失业率高等。在这样的一种大社会环境中,许多年轻人特别是身处大学校园的学子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总难免产生迷茫和担忧的情绪,然拘于当下社会和大学之现状却又多少无可奈何,这样“对当下状况之不满,对未来生活之迷茫”的现状让他们多了焦虑、浮躁,少了冷静、憧憬。 经济上分配的不平衡、不公平、不合理所导致不公平感。计划经济时期,大家都是同一个级别,同一个待遇,虽然穷但基本没有差别;而现在大家已经相互不清楚收入有多少,特别是我们国家东中西部地区、城乡、行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开了。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导致的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不公平;公有单位编制内外身份不同导致的待遇不同;腐败分子权钱交易,少数官员目中无人、欺压百姓;还有人们常说的“官二代”、“垄二代”、“农二代”等社会阶层固化;农民工进城后,发现城里同样年龄的孩子吃香喝辣,特别是上学、就业、职位升迁等机遇概率比农村的孩子要高那么多,这种不公平感自然就会产生,随之产生的就是浮躁,焦虑。 政治上的失望感和无助感。部分人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不到及时帮助,找不到有效畅通的渠道来表达,因此有失望感、不信任感、无助感。近年来,一些地方强拆民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失,政府管理上一些信息、政策不公开、不透明等,当然会使部分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仇官恨官,只要是官方说的一概不相信,先骂了再说。 文化上的迷茫空虚感。改革开放以来,在商品货币文化大潮的汹涌澎湃之中和西方文化大量涌进的冲击之下,我们一度忽视了理想信仰教育,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忽视了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正是由于教育的失误、文化的迷失,致使一些人贫困了精神,丧失了信仰,丢失了灵魂,沉沦了道德;致使一些人找不到共同的精神家园,找不到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找不到人生的价值与目标。继而,看问题片面、短视、浮躁,把持不住自己的心态与行为。主要是缺乏主流价值观,不知道哪个方向是对的,哪个方向是错的大家都搞不清楚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在这种文化空虚迷茫的情况下,焦虑浮躁、抱怨冷漠等不良心态就必然产生和蔓延。 当下中国社会,人民物质生活已非常丰富,然这些丰富的物质对许多青年人特别是像如今许多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而言却成了对他们的极大的诱惑,他们往往溺于享受和消遣这些新奇的事物,这方面的事例诸如“网瘾”、“网恋”等等不甚枚举。最终,他们耽搁了自己的学业,缺失了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和照看,而出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浮躁和对未来生活的焦虑等

中国人社会心态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中国人社会心态发展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考查学期 2011 学年第 1 学期 考查方式课程论文 姓名尹锐豪 学号201004054237 专业移动商务 成绩 指导教师王超然

文章摘要:本文主要从古代到现代中国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对中国社会心态的深厚影响。首先向读者解释社会心态的定义,再从近代发展、现代发展历史剖析古时中国君主制度对近现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影响。提出如何培养健康的社会心态,从社会各项制度的改革和个人做起。 关键词:社会心态君主制封建文化社会制度

什么是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例如对一个时期的国际国内的政治动向、经济动向、某一重大事件等所表现出的社会心理状态,反映了人们某种非同寻常的情绪、态度和社会风气等,并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演进的社会主观精神状态,它与特定的社会运行状况或重大的社会变迁过程相联系,中国人的社会心态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在1840年以前,中国一直处于封建君主社会,社会在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君主制与家长制的传统社会心态。在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自给自足使中国形成了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封闭、保守、不思开拓进取的社会心态;在政治上,君主制的不断成熟和加强,使中国人之奴性根深蒂固;文化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依然是为封建君主制所服务。 而在1840年往后到1949年,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我国各种变革运动的盛行使中国传统人格和社会心态坍塌。众多新事物的出现强烈地冲击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然而,当时倡导革命的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没有把中国人民从茫然失措的精神状态中完全带领出来。 直到1949年,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得以解放。中国人的社会心态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其中最为突出的变化有两点:其一,经过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的社会心态从参差不齐趋向高度同一;其二,经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合作化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人的社会心态从自保消极走向积极进取,促使这一群体的成员自然地产生了“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就无往不能的心理期待。同一和亢奋的社会心态带来了时代风貌的变化,也成为中国在探索发展道路上走向挫折的起因之一。一系列癫狂而不计后果的社会运动和各式各样的制度性变革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人民公社化,国家借农民的传统平均主义心理,通过各种政策杠杆,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几乎与此同时,大跃进的浪潮席卷全国,在中共八届二次全会提出

关于对一“因敏感心理导致慢性焦虑症”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关于对一“因敏感心理导致慢性焦虑症”学生的心理咨询 案例分析 (一)学生一般资料: 该学生是我校(某某市职业中专)高职升学尖子班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发挥好时能进级部前五名,性格内向,不擅言谈,身体素质较差,精神低落,心事重重。 成长史:出生:农村家庭,天真,对世界充满好奇与向往。 小学:成绩优秀,名列前茅。 初中:初二,出现焦虑问题,睡眠障碍,成绩下滑。 初三,在痛苦中度过,出现问题的导火线。 高中:高一:到我校学习,问题发展。 高二,问题进一步恶化,并且转移。 高三,学习的压力和问题严重的矛盾无法解决,主动寻求帮助。 (二)学生自我陈述: 初二时,成绩优秀,因为上学路远,经常迟到被老师罚站,因为习以为常,所以不是很在乎,于是老师很生气,就狠狠地批评了我,我觉得老师肯定对我有成见了,于是我也开始不喜欢老师,以至于开始恨老师。出于跟老师赌气吧,我也不认真学习了,紧接着自然就是成绩下滑,我本来学习那么好,现在却考得这么差,都怨那可恶的老师,我更恨老师了,我接受不了自己的成绩,晚上出现了失眠,我就买了安眠药,吃了也不管用。我痛苦极了,我曾想过不上了,又考虑家人一定不会同意,真没办法,我难受死了,每天我觉得度日如年,我成了睡眠的奴隶,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我该怎么办?真是祸不单行,上初三寒假时,我回家过年,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个亲戚,她在我们家吃的饭,但是,饭后我发现奶奶把她用过的碗扔了,我就好奇地问为什么,奶奶说她得了肝炎,此时我正想起我们刚学过,肝炎是传染的,哎呀,我刚才还和她在一个盘子里吃菜了,我是不是被传染了,我感觉好像自己真被传染了。于

是我整天闷闷不乐,也很害怕,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去医院检查,结果说我没有被传染。我很高兴,但是此后我仍然害怕和别人一起吃饭,生怕自己被传染上。我从不敢在外吃饭,因为我觉得外面的盘子不干净。也不愿意跟别的同学互相借东西,于是我跟别人的来往少了,觉得自己很孤独。我整天都在疑神疑鬼,我的头都快要炸了。中考我落榜了,我都不想上了,可怕家人伤心,于是来到职业学校。爸爸让我上的升学班,还让我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在高一我仍然整天担心,看到别人手划破了,我就害怕站到自己的身上。有一次,同学跟我开玩笑,把血弄到我身上,我觉得这下完了,我得马上洗干净,我一遍又一遍的洗,每洗一次我就会放松一些。不洗干净,我就无法安心学习。就这样我受折磨地度过了高一。到了高二,我的情况更严重了,我开始害怕红色。遇到红色的东西,我就会浮想联翩、忧心忡忡,无法学习。此时我觉得如果再这样下去,我高考肯定考不上。我想找人帮我解决,可是我又怕别人会笑我心理不健康。老师讲的我根本没心思听。我实在无法控制自己了,我想到了自杀。但是我又不忍心扔下年迈的父母,于是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无论怎样,我都要活着。就是在困惑中我度过了高二。转眼间,我升入了高三,学习的压力和问题的严重让我更加担心。我该怎么办。我在校园里徘徊,突然看到心语信箱,我心里一动,有了,我的救星来了。我为什么不找心理老师帮忙呢?我迫不及待地找到心理老师,于是便开始了我的咨询。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心理老师的观察:第一次见到他,感觉他心事重重,好像有很大的包袱压在身上,一筹莫展。他很紧张,就怕被别的人知道,说他心理不健康,非常急迫的要我救救他。还说已经找我几天了。 通过班主任的了解:该同学表现与其他同学不太一样,因为语文成绩不好,语文老师找他谈话,他觉得老师对自己太关心,受不了。常跟班主任老师说:“老师,你别对我那么好,我受不了。” 考虑为其保密,于是未向同学了解情况。

当前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与分析

关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心 态调查报告 前言: 作为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心态肯定多少都会因为所处的环境、所接触到的人和事而有所不同,更会因为年龄的增长,成熟度的改变,从而对社会的心态不断的在改变。 对于当代大学生,从大一刚进学校,懵懂不知,对社会的心态总是美好的,因为不曾有过压力,学习也是看自己的兴趣,做什么事都是那么的无所畏惧,没有家长每个周的约束,没有老师像高中那样的时刻盯着、管着你,没有学校教条、校规的严酷约束,对社会总是那种想象中的美好,美好到开始幻想自己在社会中混得如鱼得水,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不曾有过压力,也不会想到真正社会中的那些复杂。到了大二、甚至大三上学期,才慢慢的发现自己离另一只脚踏入社会已经时日不多了,压力慢慢袭来,对社会的心态也就随之从大一时的美好、舒畅慢慢演变成“胸闷、气短”,像被什么压得喘不多气来,因为我们在这几年里经历了关于社会的太多,开始慢慢了解真正的社会了,我们有了压力,总是觉得现实的社会给了我们美好的

同时也给了我们很多莫名的压力,面对社会,我们就要开始面对竞争激烈的工作、高昂的房价等等一切现实的个人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跟着父母永远过着每月领着父母大人每月固定时间发给的工资,而不用动手动脑的去干着社会上的那些“劳苦大作”。这样的日子过一天就少一天了,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找工作赚钱,找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养得起自己,才能在养得起自己的前提下给父母最好的,当然想到给父母最好的这部分人毕竟总是那很少的几分之几。对于以前的还没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而言,遇到不公平、不顺眼、看不过去的事总是会站出来义愤填膺的打抱不平,而现在的当代大学生,因为接触了社会的更多面,已经习惯了这些每天都在上演的事情,慢慢的麻木了,不再那么冲动着不顾后果的去管那些“琐事”了。看到满大街以各种方式、各种名义要钱的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心软着递上父母给自己的钱,即使是一些些零钱,即使是一些些小小的心意,现在也消失不见了,这些一系列的善意之举就在对社会的慢慢认识当中不复存在了,因为在当代大学生的眼中,这个社会慢慢的显现出了它现实的一面,现实的人、现实的事、现实到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怀疑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之前在我们心里的那些美好正在被这一系列的现实慢慢侵蚀,已经变得浑浊不堪。现在的我们也开始慢慢认识到曾经的梦想都只能当做一个梦,一个美好的梦,只能偶尔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幻想一下,过了就要回到现实当中,继续在现实中为将来属于自己的房子、车子、甚至更好的生活去打拼,即使很苦很累也要学会接受着去加油努力。毕竟以后的几十年的生活得靠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