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工艺路线;

2.掌握锂离子电池组装的基本方法;

3.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相关性能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4.熟悉相关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 二.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人们将这种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独特机理的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俗称“锂电”。以LiCoO 2为例:⑴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这就需要一个电极在组装前处于嵌锂状态,一般选择相对锂而言电位大于3V 且在空气中稳定的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做正极,如LiCoO 2、LiNiO 2、LiMn 2O 4、LiFePO 4。⑵为负极的材料则选择电位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纤维、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属氧化物,包括SnO 、SnO 2、锡复合氧化物SnBxPyOz(x=0.4~0.6,y=0.6~0.4,z=(2+3x +5y)/2)等。 三.实验装置及材料

1.实验装置:

恒温槽,冰箱,搅拌器,管式电阻炉,真空干燥箱,鼓风干燥箱,铁夹,分液漏斗,研钵,烧杯,pH 试纸,循环水真空泵,漏斗,抽滤瓶,滤纸,玻璃皿,温度计;

2.实验材料:

乙醇,醋酸镍,醋酸钴,醋酸锰,碳酸钠,去离子水,氨水,乙炔黑,PVDF ,NMP ,LiOH ;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样品的制备及准备

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LiNi 1/3Co 1/3Mn 1/3O 2:分别称取摩尔比为1:1:1的醋酸镍(Ni(CH 3COO)2·4H 2O)、醋酸钴 (Co(CH 3COO)2·4H 2O)、醋酸锰 (Mn(CH 3COO)2·4H 2O),用去离子水溶解,溶液金属离子总浓度为1mol ·L -1。快速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Na 2CO 3溶液,用NH 3·H 2O 控制反应的pH 值在8~12之间,温度恒定在40~80℃之间,生成有着均匀

阳离子分布的三元混合碳酸盐Ni

1/3Co

1/3

Mn

1/3

CO

3

,反应完成后继续陈化18h。将所得碳酸

盐沉淀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多次洗涤,以彻底除去所残留的锂盐、钠盐。然后将沉淀物置于鼓风烘箱中85℃干燥12h。干燥后按化学计量比1:1.05与 LiOH·H

2

O在研钵中彻底混合,将沉淀物干燥后置于电阻炉中,在空气氛围下于600℃-900℃烧结。

2.组装模拟电池

按80:10:10(wt%)称取所制备的活性物质LiNi

0.4Co

0.2

Mn

0.4

O

2

、乙炔黑、粘接剂PVDF,

将前两者充分混合后加入到溶解了PVDF的NMP中,充分混合调至糊状后将其均匀地涂布在铝箔上,然后于真空干燥箱中120℃干燥4h后取出,裁成直径为1.2cm的圆片。以金属锂片为负极,Celgard2400微孔聚丙烯膜为隔膜,以1mol/L LiPF6/EC+DMC+EMC (1:1:1体积比)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组装成CR2025型扣式电池,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即可测试。

3.循环性能的测定

(1)连接模拟电池与测试装置:循环伏安法测试采用三电极实验电池体系进行,三电极实验电池体系依次放入锂对电极、锂参比电极、膈膜及制备好的正极,加入电解液,再组装成三电极实验电池;测试仪器采用上海辰华仪器公司的CHI660a电化学工作站;

(2)置试验参数:

锂离子电池:以0.1C恒流充电至4.5, 1C恒流放电,终止电压为3.0V的放电制度开始试验;

(3)验结果保存及处理。

四.实验测定结果及分析

1.循环性能的测定

(1)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

图(a )

图(b )

(2)测定结果分析

图(a )、图(b )是LiNi 1/3Co 1/3Mn 1/3O 2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图,

扫描电压范围是1.0V ~5.0V ,首次扫描的主要阴极峰出现在3.9V ,所对应的是第一个锂的嵌入过程,但是这个峰在后来的一周扫描过程中消失了,表明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说明锂的嵌入反应机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第二周之后的循环伏安图与第二周基本相似,说明随后的反应可逆性好。

2.交流阻抗的测定

(1)锂离子电极材料的交流阻抗图

1号电池的交流阻抗曲线

5号电池的交流阻抗曲线图(2)测定结果分析

由上面1号电池的交流阻抗曲线可以得出:前面的圆是表示电化学极化。它的半径比5号电池大,说明它的电荷迁移电阻较大。中间拐角是表征着混合控制,后面的斜线是表征着浓差极化,它的斜率比5号电池大,值大于1,说明它的扩散电阻大。电池性能比5号电池差。

由上面5号电池可以得出:前面的圆是表示电化学极化。它的半径比1号电池小,说明它的电荷迁移电阻较小。中间拐角是表征着混合控制,后面的斜线是表征着浓差极化,它的斜率接近1,说明它的扩散电阻比1号电池小,电池性能比较好。

3.比较说明工艺条件对电极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①温度的影响。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它的循环性能有所影响。

②电解液组成的影响。若电解液分解了将降低它的性能。

③溶液PH值的影响。一般我们控制在10左右。

④抽滤的操作。多次用清水洗,去除其他杂质,以保证正极材料的质量。

⑤电极结构与电极材料的影响。若正极活性物质结构发生严重变化时,将降低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⑥粉体晶粒大小的影响。若粉体表面被研磨的不是很光滑细腻,则它的比表面积降低,因而影响它的循环性能。

硅光电池特性及其应用

硅光电池的特性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硅光电池机理 2、测量硅光电池开路电动势、短路电流、内阻和光强之间关系 3、在恒定光照下测量光电流、输出功率与负载之间关系 二、实验原理 在P 型半导体上扩散一薄层施主杂质而形成的p-n 结(如右图),由于光照,在A 、B 电极之间出现一定的电动势。在有外电路时,只要光照不停止,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出电流,这种现象称为光伏效应。 实验表明:当硅光电池外接负载电阻L R ,其输出电压和电流均随L R 变化而变化。只有当L R 取某一定值时输出功率才能达到最大值m P ,即所谓最佳匹配阻值LB L R R ,而LB R 则取决于硅光电池的内阻Ri= SC OC I V ,因此OC V 、SC I 和i R 都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参数。 FF 是表征硅光电池性能优劣的指标,称为填充因子。 FF 越大,硅光电池的转换效率越高。 FF= VocIsc Pm (1) 图b 是硅光电池的等效电路,在一定负载电阻L R 范围内硅光电池可以近似地视为一个电流源PS I 与内阻i R 并联,和一个很小的电极电阻S R 串联的组合。 三、实验内容 图a 开路电动势、短路电流 与光强关系曲线 图b 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

1、测量开路电动势OC V 与光强D I 的关系,将数据记录表1,并绘制并绘制D I ~OC V 曲线。(将功能开关切换到OC V ) 2、短路电流SC I 的测量 将功能开关切换到SC I ,调节DC 0-1V 电源S U 输出,使微安表读数0I 为10.00-18.00μA (建议取10.00μA )。 在某一光强D I 下,改变可调电阻R ,使流过检流计(G )的电流G I 为零。此时AB 两点之间和AC 两点之间的电压应相等,即AB V =AC V 。因而I R=00r I ,即短路电流 SC I =I = R r I 0 0 (r 0为微安计内阻,为10K Ω) 测量不同光强下,短路电流SC I 与光强D I 的关系,将数据记入表2,并绘制SC I ~D I 曲线。 测量开路电压OC V 线路图 测量短路电流SC I 线路图

锂电池是否是危险品

锂电池是否是危险品

————————————————————————————————作者:————————————————————————————————日期:

锂电池是危险品吗? 来源:吴江电池产品检测实验室| 时间:2011-9-8 20:49:00 | 【字号:大中小】 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规章范本》的规定,锂电池是列明危 险品被列为第9类危险品,其联合国编号情况如下: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 子聚合物电池)(UN3480)、与设备一起包装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聚 合物电池)(UN3481)、包含在设备中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锂离子聚合物电 池)(UN3481);锂原电池(UN3090)、与设备一起包装的锂原电池(UN3091) 以及包含在设备中的锂原电池(UN3091)。 联合国编 号 名称和说明类别或项别特殊规定包装规范 3090 锂金属电池组(包括锂合金电池 组)9 SP188 /SP230 /SP310 P903 3091 装在设备中的锂金属电池组或同 设备包装在一起的锂金属电池组 (包括锂合金电池组) 9 SP188 /SP230 /SP360 P903 3480锂离子电池组(包括聚合物锂离子电池)9 SP188 /SP230 /SP310 /SP348 P903

3481装在设备中的锂离子电池组或同 设备包装在一起的锂离子电池组 (包括聚合锂离子电池组) 9 SP188 /SP230 /SP348 /SP360 P903 但在一定条件下,锂电池可以作为不受限制的货物进行运输。 一. IMDG CODE(国际海运) PSN: BATTERY containing lithium. Class: 9 Un no.: 3090. Definition: 含有锂或锂合金的锂电池装在刚性金属体内,锂电池也可能装在设备中或设备中含 有锂电池. SP188: 满足以下, 可以按普货运输. 1. 对于液体阴极电池,含锂量不大于0.5g, 对于电池组, 总含锂量不超过1g;, 对于锂离子电池,不大于1.5g. 对于固体阴极电池,含锂量不超过1g, 对于电池组, 不超过2g.对于锂离子电池组, 不大于8克. 2. 液体的气密封口. 3. 电池隔开. 4. 电池组隔开.或装在设备中. 如超过以上1的规定,则: 1. 完全充电后,每个电池的阳极含锂量不超过5g.电池组不超过25g. 2. 通过联合国关于危险品运输的建议书中的38.3测试. 正确包装以防止短路. SP230: 满足以下,可以做为UN3090运. 1. 按38.3规定, 可以划为9类. 2. 不会突然爆裂. 3. 应防止短路设施. 4. 装有反向电流的有效设备. SP287.废话. 总之: 锂离子电池通过了38.3的测试,注意是通过,不是做过.而且, 锂的含量不要超过8G, 加上正确的包装防止短路等, 就可以按照非危险品运输.

硅光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硅光电池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 班级:光电08305班 组长:祝李 组员:贺义贵、何江武、占志武 实验时间:2010年4月2日 指导老师:王凌波 2010.4.6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原理 五、注意事项 六、实验步骤 七、实验数据及分析 八、总结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2、学习掌握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 3、掌握硅光电池基本特性测试方法 4、了解硅光电池的基本应用 二、实验内容 1、硅光电池短路电路测试实验 2、硅光电池开路电压测试实验 3、硅光电池光电特性测试实验 4、硅光电池伏安特性测试实验 5、硅光电池负载特性测试实验 6、硅光电池时间响应测试实验 7、硅光电池光谱特性测试实验 设计实验1:硅光电池光控开关电路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2:简易光照度计设计实验 三、实验仪器 1、硅光电池综合实验仪 1个 2、光通路组件 1只 3、光照度计 1台 4、2#迭插头对(红色,50cm) 10根 5、2#迭插头对(黑色,50cm) 10根 6、三相电源线 1根 7、实验指导书 1本 8、20M 示波器 1台 四、实验原理 1、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 目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特性可以进一步领会半导体PN结原理﹑光电效应理论和光伏电池产生机理。 零偏反偏正偏 图 2-1. 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 图2-1是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当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结合

2019年锂电池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锂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工艺路线; 2.掌握锂离子电池组装的基本方法; 3.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相关性能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4.熟悉相关性能测试结果的分析。二.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所谓锂离子电池是指分别用二个能可逆地嵌入 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人们将这种靠锂离子在正 负极之间的转移来完成电池充放电工作的,独特机理的锂离子电池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俗称“锂电”。以LiCoO2为例:⑴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放电时反之。这就需要一个电极在组装前处于嵌锂 状态,一般选择相对锂而言电位大于3V且在空气中稳定的嵌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做正极,如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⑵为负极的材料则选择电位 尽可能接近锂电位的可嵌入锂化合物,如各种碳材料包括天然石墨、合成石墨、碳纤维、中间相小球碳素等和金属氧化物,包括SnO、SnO2、锡复合氧化物SnBxPyOz(x=0.4~0.6,y=0.6~0.4,z=(2+3x+5y)/2)等。三.实验装置及材料 1.实验装置: 恒温槽,冰箱,搅拌器,管式电阻炉,真空干燥箱,鼓风干燥箱,铁夹,分液 漏斗,研钵,烧杯,pH试纸,循环水真空泵,漏斗,抽滤瓶,滤纸,玻璃皿, 温度计; 2.实验材料: 乙醇,醋酸镍,醋酸钴,醋酸锰,碳酸钠,去离子水,氨水,乙炔黑,PVDF,NMP,LiOH;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蔬菜种子的形态识别与种子质量鉴别

实验一蔬菜种子的形态识别与种子质量鉴别 一目的掌握从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识别蔬菜种子所属种类,并观察种子结构的特点。识别种子的新、陈及其生活力;种子质量的鉴定方法。 二、材料各种蔬菜,包括种、变种、品种。几种有代表性蔬菜浸泡果的种子和新的及陈的种子。 三方法 1. 形态观察仔细观察并记载新的及陈的种子在色泽、气味等方面的区别。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各种蔬菜种子的外部形态,记载其特点如:形状、颜色、种皮形态等。 2. 结构观察观察浸泡果的蔬菜种子,用解剖刀片横剖及纵剖,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结构,并绘图说明。 3. 种子的纯度测定根据种子大小,秤出种子2份,每份5-100克,仔细清除混杂物后再秤重。根据秤重结果计算种子样品的纯洁度。 4. 千粒重的测定将上述纯净的种子平铺桌面成四方形,按对角线取样,划对角线成为四个三角形,取出其中一半种子混合,再如此继续取样,直到只有种子千粒左右时,数出1000粒秤重。 5. 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测定取上述纯净种子,每100粒1份,各2-3份。置于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喜凉菜置于20℃;喜温菜置于25℃恒温箱中催芽。2天后每天记载发芽粒数,直到发芽终止。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发芽率和发芽势。 四作业 1.根据实验结果,论述识别种子的内容及其重要性。识别种子的要点。 2. 根据所取种子样品的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说明该种子的品质和使用价值。 1.种子的类别: A 真正的种子:仅有胚珠形成。如葫芦科(瓜类)、豆科(豆类)、十字花科(白菜、甘 蓝、芥菜部分根菜)、茄果类、苋菜等。 B 果实:有胚珠和子房构成。菊科、伞形科、黎科。 C 营养器官:鳞茎(洋葱、大蒜)、球茎(芋头、荸荠)、根状茎(生姜、莲藕)、块茎 (马铃薯、菊芋、山药) D 菌丝组织:蘑菇、草菇、木耳。 2. 种子的形态与结构

硅光电池实验课堂指导及实验报告要求

硅光电池实验课堂指导及实验报告要求 提示:本材料始终实验室保存,并供所有实验同学使用。保持材料的整洁,不作标记、批注。本周内实验中心将开始提供实验指导册,其中包含本材料内容。请及时与中心联系,tel:66366787。 硅光电池测量实验室 编号: 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研究 光电池又称光伏电池。光电池的种类较多,如硒光电池,氧化亚铜光电池,硫化铊光电池,锗光电池,硅光电池,砷化镓光电池等。其中硅光电池具有较多的优点,如性能稳定、光谱范围宽、频率特性好、能量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重量轻、寿命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研究硅光.电池的基本特性。 硅光电池可以用作光信号探测器,在光电转换、自动控制和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等现代化科学技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硅光电池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如果把许多硅光电池科学地串联或并联起来,可以建成太阳能发电站,为人类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开辟新道路。 本实验要求通过对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的测量,了解和掌握其特性及有关的测量方法,进而对日益广泛使用的各种光

电器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原理在P型硅片上扩散一层极薄的N型层,形成PN结,再在该硅片的上下两面各制一个电极,这样构成了硅光电池,如图一所示。负极增透膜N型PN结P型正极图一硅光电池的结构及符号当光照射在硅光电池的光照面上时,若入射光子能量大于硅的能隙时,光子能量将被半导体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它们在运动中一部分重新复合,其余部分在到达PN结附近时受PN结内电场的作用,空穴向P 区迁移,使P区显示正电性,电子向N区迁移,使N区带负电,因此在PN结上产生了电动势。如果在硅光电池两端连接电阻,回路内就形成电流,这是硅光电池发生光电转换的原理。 硅光电池(以下简称光电池)的简化等效电路如图二所示。 1.在无光照时,光(生)电流Iph0,光电池可以简化为二极管。根据半导体理论,流经二 极管的电流Id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符合以下经验公式2 IdII0eV1 式中和I是常数。 0IdI+IphIphV-图二光电池简化等效电路图三光电池等效为二极管2.有光照时,Iph>0,光电池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IIdIphI0eV1Iph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①当外电路短路时,短路电流IscIph,光电流全部流向外电路。②当外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实验报告2

硅光电池基本特性的研究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绿色能源,许多国家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太阳能接收器进行研究和利用。硅光电池是一种典型的太阳能电池,在日光的照射下,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具有性能稳定,光谱范围宽,频率特性好,转换效率高,能耐高温辐射等一系列优点,是应用极其广泛的一种光电传感器。因此,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开设硅光电池的特性研究实验,介绍硅光电池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并对两种性质进行测量,联系科技开发实际,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价值。 [实验目的] 1.测量太阳能电池在无光照时的伏安特性曲线; 2.测量太阳能电池在光照时的输出特性,并求其的短路电流I SC、开路电压 U OC、最大FF 3.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及开路电压U与相对光强J /J0的关系,求出它们的近似函数关系; [实验原理] 1、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 目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特性可以进一步领会半导体PN结原理﹑光电效应理论和光伏电池产生机理。 零偏反偏正偏 图 2-1. 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 图2-1是半导体PN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当P型和N型半导体材料结合时,由于P型材料空穴多电子少,而N型材料电子多空穴少,结果P 型材料中的空穴向N型材料这边扩散,N型材料中的电子向P型材料这边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得结合区两侧的P型区出现负电荷,N型区带正电荷,形成一个势垒,由此而产生的内电场将阻止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当两者达到平衡时,在PN结两侧形成一个耗尽区,耗尽区的特点是无自由载流子,呈现高阻抗。当PN 结反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一致,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宽,使势垒加强;当PN结正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相反,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窄,

实验三--蔬菜良种种子品质检验

实验三--蔬菜良种种子品质检验

实验三蔬菜良种种子品质检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种子检验的程序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初步掌握蔬菜种子播种品质检验的原理、方法及其实验技术。掌握种子含水量、种子净度、种子千粒重、种子发芽力、种子生活力等种子品质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基本资料,同样也是农业和农民赖以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国计民生。种子检测则是判断种子质量高低的一套科学、标准的技术体系,对农业尤其是种子生产、使用、流通乃至国际性贸易,有着重大意义。 蔬菜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越来越高,蔬菜用种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其成败。蔬菜种子播种品质检验则是根据蔬菜种子的外形形态特征、内在的生理生化状态以及给定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表现,对发芽率、净度、千粒重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鉴定其是否符合播种要求,判断其种用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标准的方法体系。 三、材料及用具 (一)材料 萝卜、豌豆、白菜、芫荽(香菜)、黄瓜种子。 (二)用具 检验桌、分样器、天平、套筛、培养皿、镊子、放大镜、毛笔、光照培养箱、滤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铝盒、坩埚钳、干燥器等。 四、实验内容 (一)净度分析(purity analysis) 种子净度分析主要是测定供检样品中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三种成分的百分数。净度分析测定供检样品不同成分的质量百分率和样品混合物特性,并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分析时将试验样品分成三种成分: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和杂质,并测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种子净度是指本作物净种子的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百分率。种子净度是衡量一批种子种用价值和分级的依据。 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杂质的区分标准是: 1.净种子(pure seed):凡能明确地鉴别出它们是属于所分析的种(除已变成菌核、黑穗病孢子团或线虫瘿外),即使是未成熟的、瘦小的、皱缩的、带病的或发过芽的种子单位(真种子、瘦果、颖果、分果和小花等)都应作为净种子。大于原来大小一般的破损种子单位也算为净种子。

果蔬质量安全监测方法

果蔬质量安全监测方法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高我公司蔬菜、水果质量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范围及频次 (一)蔬菜 1、例行监测 园区范围内的蔬菜生产园区由相关检测部门每月抽检一次。 2、日常监测 园区范围内的蔬菜生产园区,每周至少组织自检一次。 (二)其它专项监测 在全面开展监测的同时,根据本部门职能,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相对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针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安排专项抽检。 二、监测要求 (一)根据果蔬生产区域,随机选取抽样地点。抽样的地点及果蔬样品种类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各生产作业区实际质量水平。 (二)果蔬例行监测结果发现问题的生产作业区,应在下一次监测中跟踪抽查,并加强督导。 (三)监测工作应严格按照有关抽样和检测标准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四)被确定的抽样作业区不得拒绝抽检,否则其产品按不合格处理。 三、监测的样品种类和数量 (一)蔬菜 监测的蔬菜主要样品种类包括菠菜、小白菜、生菜、芹菜、甘蓝、大白菜、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西葫芦、韭菜、豆角、南瓜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监测点与抽取样品数量:例行监测被抽查的数量每个生产区域每次不少于5个,每个监测点每次抽取的样品数不少于8个。监督抽查、日常监测和专项监测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二)水果 监测的水果主要样品种类包括苹果、葡萄、梨、草莓、西瓜、桃、樱桃、杏、柿、石榴、李子、山楂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每个监测点(超市)每次抽取样品数不少于3个。 (三)其它专项监测 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安排。 四、监测项目及技术依据 (一)抽样方法及要求 抽样按NY/T762-2004《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抽样规范》、GB/T 8855-1988《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的规定执行。 注意做好样品的包装封存、编号工作,防止造成交叉污染和混淆。 (二)监测项目和检测依据

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室名称:六号楼206 学生姓名:陈世昌 学号:11S040902103 学生所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年级、专业:09级化学类 实验指导教师:郭永榔 2012年10 月8 日

一、实验目的 传统使用的小型可充电电池是镍镉电池,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对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环境友好、性能更优良的绿色电源越来越迫切。与镍镉电池、金属氢化物电池、铅酸蓄电池及可充碱性电池等传统电池相比,可充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大(约为镍镉电池的两倍),循环寿命长,工作电压高(3.6V),环境污染小,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计算机,便携式电子电器,数码产品等电源,有望成为动力车的理想动力电源。锂离子电池技术是 21 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军民两用技术以及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重大技术领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电池材料的开发改进仍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实验研究目的: 1、了解可充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3、掌握纽扣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电极的制备工艺及纽扣锂离子电池的装配 4、掌握锂离子电池电性能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试剂和仪器 1、实验仪器 管式气氛炉,行星式球磨机,真空干燥箱,真空手套箱,Land 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与计算机连接),低温试验箱,真空泵,扣式电池封口机,电子天平,粉末压片机,玛瑙研钵,干燥器等。 2、试剂 高压氩气(瓶), NH4VO3,LiOH·H2O,氢氧化钠,草酸,1mol/L LiPF6+EC/DMC(体积比 1:1)电解液,粘结剂 PVDF,导电碳黑(CABOT),N-甲基吡咯烷酮(NMP),Celgard2325 隔膜,金属锂片,电池壳(CR2025),铝集流片,360 目砂纸等。试剂名称及分子式、厂家和纯度;主要仪器型号及厂家。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将实验数据列成表格(如表1所示),标注条件。 表1 实验数据列表 序号姓名铝片重 /g 正极片 重/g 活性物 质重 /mg 理论容 量 (C/mAh ) 0.2C容 量/mAh 0.2C电 流/mA 开路电 压/V 活性物 质重 /mg 11 陈世昌0.0518 0.0534 1.6 0.3808 0.0762 0.076 3.5 1.36 12 陈世昌0.0544 0.0566 2.2 0.5236 0.1047 0.105 2.9 1.87 2、标出 XRD 图中各个峰所对应的晶面,通过对比 XRD 实验数据和标准图谱判断合成材料属何种物质和结构;

传感器测试实验报告

实验一 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 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 金属或半导体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流过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具有这种效应的元件成为霍尔元件,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 H =K H IB ,当保持霍尔元件的控制电流恒定,而使霍尔元件在一个均匀梯度的磁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则输出的霍尔电动势为kx U H ,式中k —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这样它就可以用来测量位移。霍尔电动势的极性表示了元件的方向。磁场梯度越大,灵敏度越高;磁场梯度越均匀,输出线性度就越好。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15V 直流电源、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将霍尔传感器安装在霍尔传感器实验模块上,将传感器引线插头插入实验模板的插座中,实验板的连接线按图9-1进行。1、3为电源±5V , 2、4为输出。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大致在磁铁中间位置,再调节Rw1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图9-1 直流激励时霍尔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测微头往轴向方向推进,每转动记下一个读数,直到读数近似不变,将读数填入表9-1。 表9-1 X (mm ) V(mv) 作出V-X 曲线,计算不同线性范围时的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对传感器要轻拿轻放,绝不可掉到地上。 2、不要将霍尔传感器的激励电压错接成±15V ,否则将可能烧毁霍尔元件。 六、思考题:

本实验中霍尔元件位移的线性度实际上反映的时什么量的变化 七、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实验数据,根据所得得实验数据做出传感器的特性曲线。 2、归纳总结霍尔元件的误差主要有哪几种,各自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应怎样进行补偿。 实验二集成温度传感器的特性 一、实验目的: 了解常用的集成温度传感器基本原理、性能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 集成温度传器将温敏晶体管与相应的辅助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它能直接给出正比于绝对温度的理想线性输出,一般用于-50℃-+150℃之间测量,温敏晶体管是利用管子的集电极电流恒定时,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为克服温敏晶体管U b电压生产时的离散性、均采用了特殊的差分电路。集成温度传感器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二种,电流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它相当于一个恒流源。因此它具有不易受接触电阻、引

手触电池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手触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36.手触蓄电池 实验三十六手触式蓄电池 【仪器介绍】 如图36-1所示,手触式蓄电池演示仪由三块金属板(两块铝板和一块铜板)和一台检流计组成,其中铝板1接检流计负极,铜板和铝板2接检流计正极,通过演示理解接触电位差的概念。 【操作与现象】 1.用左手握住铝板1,同时用右手握住铝板2,观察表盘读数的变化,然后交换左右手再观察结果; 2。用左手握住铝板1、同时用右手握住铜板,观察表盘读数的变化,然后交换左右手再观察结果。 3.改变两手湿润程度、按压力度时,重复以上步骤观察指针偏转的格数有何不同。 铝 板1

铜板 图36-1手触式蓄电池 铝板2 【原理解析】 (a) (b) 图36-2原理图 要使金属内电子脱离金属表面的束缚所需的功,称为该金属的逸出功。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逸出功,逸出功越小表明该金属越容易失去电子。两种不同的金属相互接触时,逸出功小的金属将失去电子而电位升高,逸出功大的金属将获得电子而电位降低(如图36-2(a))。结果这两种金属之间就产生了电位差,称之为接触电位差。 设wA、wb为金属A与b的逸出功(且wA?wb),则它们的接触电势差为: VA?Vb??wA?wbe 因此,相互接触的两块金属就相当于一个电池,如果在它们之间接一个电流计,当回路闭合,电流计就发生偏转,表明回路中有电流。 现将双手分别按住铜板(wcu?4.5eV)和铝板 (wAl?4.28eV)时,由于人手上带有汗液,而汗液是一种电介质,里面含有一定量的正负离子,同时铝板比铜板活泼,

铝板上汗液中的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把外层电子留在铝板上,使铝板集聚大量负电荷,铜板上集聚大量正电荷。当用导线把铜板和铝板连接起来,铝板上的电子通过电流计将向铜板移动,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故电流计指计偏转。此时两块金属板通过人体连接构成了一个等效电池(如图36-2(b)所示),即手触蓄电池。 【知识拓展】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1745~1827)对电流的早期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将导体分为第一类导体(金属)和第二类导体(潮湿导体),并发现产生电循环的本质条件是必须由两种不同的第一类导体和第二类导体组成回路。1799年,他发明了一种直接倍增两类导体的组合接触法,这就是一片片潮湿的纸板隔开的一对对锌版和铜板组成的伏打电堆。他还发明了第一个伏打电池组。他的发明和运用开拓了电学的研究领域。后人为纪念伏打在电学上的贡献,将电动势和电势差的单位以他的姓氏命名为伏特。 篇二:锂电池实验报告 篇一: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二锂离子电池的制备合成及性能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锂离子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掌握锂离子电极材料工艺路线; 2.掌握锂离子电池组装的基本方法;

农产品质量检测总结报告

篇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总结-总结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保障城乡居民身体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平和县场力,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增强我县农业整体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玛纳斯县人民政府“玛政办发〔2010〕6号”文件,在县农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县农技中心的精心下,玛纳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建立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二、认真贯彻落实《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深入贯彻区州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精神,自XX年年开始,我检测中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2010年利用科普集县及时印发XX多份进行宣传,利用电视媒体主要通过电视台栏目《农事顾问台》专门做了2期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并在《关注》节目中以专题的形式做了一期从抽样到检验结果公示全过程一期节目,目的让全县老百姓都能对到蔬菜、瓜果的安全性。尤其今年的日我站检测员在人民现场做蔬菜、水果样品,通过《玛纳斯》播报全县蔬菜安全性。另外,我站还通过党办口口群和电台的行风热线节目做大量的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取食过程中使用。以上工作的开展为了让广大干群了解该法的具体内容和农残检测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全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三、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我国目前农药残留较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

留问题。蔬菜是一种生长期短,茬口多的作物。在蔬菜生长旺季,也是病虫害发生的旺季。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农民需要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但一些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或受金钱利益的驱使,不按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甚至将不允许在蔬菜上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拿来使用。由此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加强蔬菜种植和蔬菜现场的监管非常有必要。1、取样根据玛政办发《关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检测的通知》,我们主要抽检两个蔬菜基地兰州湾镇一村蔬菜基地、头工乡北园子蔬菜基地;两个批发市场人民农贸市场批发商和经营户、西光明路农贸市场批发商和经营户;二个超市富贵超市、家和城市,《》()。蔬菜基地的菜农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其实菜农也非常需要农药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在采样的同时,我们向菜农们宣传了安全用药的一此注意事项,鼓励菜农们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农药。在农贸县场和蔬菜批发县场,由于我们工作刚刚开展起来,相关立法还不完善,我们没有抽检工作证,采用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证,而少数经营者考虑金钱利益,所以我们有时取样时会被拒绝。2、检测检测所用仪器为省农残速测仪。依据国家现行标准方法,检测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是否合格。3、结果根据玛政办发《关于对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抽检检测的通知》要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为每周三,检测结果周四前上报县农业局和州检测中心,并将检测结果在抽样地公示。到目前为止,我们共进行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农残检测13批,抽取蔬菜、水果样本77个,其中果菜37个、叶菜23、根茎类8个、瓜果类9个,合格样本77个,不合格样本0个,格率为100%,;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农残检测38批,抽取蔬菜样本585个,其中蔬菜类519个疆内436个、疆外83个、果菜213个、叶菜259个、根茎类37个、菌类10个,合格样本100个,不合

实验报告三(金属锂电池的制作与性能表征)12550701021钟如达.

实验报告 实验三:纽扣金属锂电池(商品)的制造与性能表征 班级: 12应化A班学号:12550701021 姓名:钟如达 一、实验原理 一次性金属锂离子电池是由金属锂负极,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如MnO2),隔膜为微孔薄膜和电解质为LiPF6、LiAsF6或LiClO4等有机溶液所组成。下面以MnO2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为负极,叙述金属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1)正极 放电时,正极从外部电子线路获取电子,Mn4+被还原为Mn3+。电极反应为:MnO2 + e- = MnO2 (2)负极 放电时电极反应为: Li - e- = Li+ 总反应: MnO2 + Li = LiMnO2[E = 3.5 V] 由于金属锂电池电容量大、放电持续稳定、价格低廉而被广泛使用。 二、实验材料仪器 1、实验材料: 二氧化锰(MnO2)、KS6石墨、铜箔、铝箔、隔膜(Celgard2400)、锂片、电解液(LB-315,1M LiPF6溶于体积比EC: DEC: EMC=1:1:1的溶液)、扣式电池壳(CR2032)、纽扣电池座等。 2、实验仪器 CorreTest CS350电化学工作站、电子分析天平、YP-24T压片机、XYM-Z(?13 mm)压片模具、JK-CMJ-02扣式电池冲模机(?19 mm)、手套箱+JK-YYFKJ-20纽扣电池液压封口机(附带高纯氮气气源)等。 三、实验流程与步骤 (一)实验流程 A搅拌→B压片→烘干→C切膜→D封装→F测试

(二)实验流步骤 1、正、负极的制备 a、正极的制备 按4: 1的质量比,分别称取2.40 g MnO2和0.60 g KS6导电剂碳黑混合均匀。准确称量混合物0.7605 g,并转移到压片机模具中,在8.0 T/cm2(仪器指针刻度为10)压力下压片,制成正电极片。把制备好的正电极片放置在120 ℃烘箱中烘1~2小时后待用。 b、负极、电解液、隔膜 负极极片是厚度为1.50 mm直径为15 mm的锂金属片;电解液为LB-315(1M LiPF6溶于体积比EC: DEC: EMC=1:1:1的溶液);隔膜为Celgard2400,将隔膜纸裁剪/冲模成直径为Φ19 mm的圆片。把裁剪好后的隔膜、正极片、负极片、电解液、扣式电池壳(CR2032)、电池垫片、电池弹片等转移到充满纯N2的手套箱内。 2、实验电池的组装 实验电池装配过程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手套箱中氧含量、水含量均须低于10 ppm。干燥的电极移入手套箱后,分别将MnO2正极、隔膜、Li负极电解液按顺序装入实验电池的模具中,然后小心地转移到封装机上,使用液压装置小心压紧,密封电池的上下壳,确保电池密闭不漏电解液。 3、实验电池的测试 将待测的电池与测试仪器相连,注意避免正负极的短路,从工作站上启动软件,确认已连接的通道。分别进行开路电位、恒电位极化、恒电位阶越、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和放电测试。放电测试能长时间正常点亮绿色的LED为佳。 四、结果与讨论 LED灯点亮展示图: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

硅光电池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N 结形成原理及其工作机理; 2.掌握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特性。 二、仪器设备 MD-GD-3型硅光电池特性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引言 目前半导体光电探测器在数码摄像﹑ 光通信﹑太阳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硅光电池是半导体光电探测器的一个基本单元,深刻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特性可以进一步领会半导体PN 结原理﹑光伏电池产生机理。 图1是半导体PN 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当P 型和N 型半导体材料结合时,由于P 型材料空穴多电子少,而N 型材料电子多空穴少,结果P 型材料中的空穴向N 型材料这边扩散,N 型材料中的电子向P 型材料这边扩散,扩散的结果使得结合区两侧的P 型区出现负电荷,N 型区带正电荷,形成一个势垒,由此而产生的内电场将阻止扩散运动的继续进行,当两者达到平衡时,在PN 结两侧形成一个耗尽区, 耗尽区的特点是无自由载流子,呈现高阻抗。当PN 结反 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场方向一致,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 下变宽,使势垒加强;当PN 结正偏时,外加电场与内电 场方向相反,耗尽区在外电场作用下变窄,势垒削弱,使 载流子扩散运动继续形成电流,此即为PN 结的单向导电 性,电流方向是从P 指向N 。 2.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硅光电池是一个大面积的光电二极管,它被设计用于 把入射到它表面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可用作光电 探测器和光电池,被广泛用于太空和野外便携式仪器等 的能源。 光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2,当半导体PN 结处于零偏或反偏时,在它们的结合面耗尽区存在一内电场,硅光电池在没有光照时其特性可视为一个二极管,在没有光照时其正向偏压U 与通过电流I 零偏 反偏 正偏 图 1. 半导体PN 结在零偏﹑反偏﹑正偏下的耗尽区 图 2.光电池结构示意 硅光零偏 图 3.光电池光电信号接

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蓝中舜学号:20120010027 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勷勤创新班年级、班级:12新能源课程名称:化学电源实验 实验项目: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4年5月5日-17日实验指导老师:马国正组员:黄日权郭金海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掌握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充放电原理。 2. 熟悉、掌握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制备过程及工艺。 3. 熟悉、掌握锂离子电池的封装工艺及模拟电池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指正负极为Li +嵌入化合物的二次电池。正极通常采用锂过渡金属氧化物 Li x CoO 2,Li x NiO 2或Li x Mn 2O 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Li x C 6。电解质为溶有锂盐LiPF 6,LiAsF 6,LiClO 4等的有机溶液。溶剂主要有碳酸乙烯酯(EC )、碳酸丙烯酯(PC )、碳酸二甲酯(DMC ) 和氯碳酸酯(CIMC )等。在充放电过程中,Li +在两极间往返嵌入和脱出,被形象的称之为 “摇椅电池”。 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原理和结构示意图如下。

锂离子电池的化学表达式为: -)Cn|LiPF6-EC+DMC|LiMx O y (+ 其电池反应为: LiM x O y +nCLi 1-x M x O y +Lix C n 本实验以高温固相法制备的尖晶石型LiMn2O4为正极材料,纯锂片为负极,制备扣式锂离子模拟电池,并对制备的扣式半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 三、仪器与试剂 电化学工作站,蓝点测试系统、手套箱、电子天平、真空干燥箱、切片机、对辊机、鼓风干燥机 LiMn 2O 4、乙炔黑、PVDF 、无水乙醇、电解液(1M LiPF6溶与体积比 EC:DEC:EMC=1:1:1 的溶液)、锂片、去离子水、碳甲基吡咯烷酮。 四、实验步骤 1. 正极片的制备

硅光电池特性研究实验

硅光电池特性研究实验 【实验原理】 在p 型硅片上扩散一层极薄的n 型层,形成pn 结,再在该硅片的上下两面各制一个电极(其中光照面的电极成“梳状”,并在整个光照面镀上增透膜,利于光的入射),这样就构成了硅光电池,如图5.7.1(a)所示。光电池的符号见图5.7.1(b)。 当光照射在硅光电池的光照面上时,若入射光子能量大于硅的能隙时,光子能量将被半导体吸收,产生电子一空穴对。它们在运动中一部分重新复合,其余部分在到达pn 结附近时受pn 结内电场的作用,空穴向p 区迁移,使p 区显示正电性,电子向n 区迁移,使n 区带负电,因此在pn 结上产生电动势。如果在硅光电池两端连接电阻,回路内就形成电流,这是硅光电池发生光电转换的原理。 硅光电池(以下简称光电池)的简化等效电路如图5.7.2所示。 (1)在无光照时,光(生)电流0ph I =,光电池可以简化为二极管如图5.7.3。根据半导体理论,流 经二极管的电流d I 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符合以下经验公式 0(1)V d I I I e β==- (5.7.1) 式中:β和0I 是常数。 (2)有光照时,ph I >o ,光电池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

0(1)V d ph ph I I I I e I β=-=-- (5.7.2) 由式(5.7.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当外电路短路时,短路电流sc ph I I =-,光电流全部流向外电路。 ②当外电路开路时,开路电压1ln 1ph oc o I V I β??= +????即1ln 1sc oc o I V I β??=+????,开路电压oc V 与短路电流sc I 满足对数关系;如果sc I 与光通量(或照度)有线性关系,则oc V 与光通量也满足对数关系。 由于二极管的分流作用,负载电阻愈大,光电池的输出电流愈小,实验可以证明这时输出电压却愈大。因此,在入射光能量不变化的情况下,要从光电池获取最大功率,负载电阻要取恰当的值。 【预习要求】 (1)通过预习,了解硅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大致了解实验内容。 (2)写预习报告,按要求在数据记录纸上画好待填表格。 【实验报告要求】 (1) 记录实验过程,包括实验步骤、各种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等。 (2)分析各实验结果并要得到结论。可就实验中涉及的、你感兴趣的1~2个问题作较深入讨论。 (3)实验曲线可用计算机绘制(推荐用Excel 软件),也可手画。 ①用原始数据表5.7.1的数据,画出InI~v 曲线。如果是直线,计算β和O I (利用条件I>>O I ),写出在没有光照情况下光电池的端电压(正向偏压)与电流之间的经验公式,由此可以间接验证经验公式(5.7.1)。 ②利用数据表5.7.2的数据,作出Isc 与光通量?的关系曲线,设?与1/L2的比系数等于1,由曲线得到什么结论? ③根据表5.7.3,画出sc I α-曲线,它是什么曲线? ④根据表5.7.4、5.7.5,在一张图上分别画出光电池输出电压与负载电阻、输出电流与负载电阻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在同一图上得到负载电阻与输出功率的关系;确定光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Pm 以及最大输出功率时的负载电阻Re(最佳匹配电阻)。 ⑤利用表5.7.6、5.7.7、5.7.8、5.7.9,在一张图上分别画出上下两片光电池的伏安特性以及它们串、并联后的伏安特性,从四条曲线能得到什么结论? ⑥根据表5.7.10,画出sc I λ-关系图,此图说明什么? 【思考题】 (1)光电流与短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2)对实验中所用滤光片的透射曲线应有什么要求? (3)严格地说,本实验得到的光电池光谱特性并不能准确描述光电池对入射光中各频率分量的响应特性,或者说,这样得到的光谱特性,还包含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是什么? (4)通过实验,对光电池总体有什么认识? (5)硅光电池是一种半导体元件,人们在研究半导体元件的外特性时,通常要研究它们的温度

蔬菜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 无公害蔬菜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 (一)、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 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土壤质量指标9项: pH值、汞、砷、铅、镉、铬、铜、六六六、DDT。 (二)、蔬菜产品卫生质量检测指标:氟、砷、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氧化乐果、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亚硝酸盐二十三项。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在绿色食品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绿色食品标准不是单一的产品标准,而是由一系列标准构成的、非常完善的标准体系。 绿色食品标准以“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包括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标准、最终产品标准、包装与标签标准、贮藏运输标准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六个部分。 一、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分别对绿色食品产地的空气质量、农田灌溉水质量、畜禽养殖用水质量、渔业水质量和土壤环境的质量的各项指标、浓度限值做了明确规定。 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如农药、肥料、饮料和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规定,另一部分是针对具体种养殖对象的生产技术规程。 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对初级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感官、理化和生物学要求,例如前面谈到的蔬菜标准。 四、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包装及贮运标准。为确保绿色食品产后在包装运输中不受污染,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所要申报的企业,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和包装和运输等条件必须符合相应的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并经过相应的机构检测,才能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这种完整的标准体系和认证过程真正体现了“全程质量控制”的理念。目前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共计90项,其中通则类标准有10项,产品标准有80项。 有机食品 1,有机蔬菜的定义 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在此基础上,生产的蔬菜为有机蔬菜。 2.有机蔬菜基地的基本要求 2.1基地的完整性 有机蔬菜基地的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