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的抗战历程

河南的抗战历程

河南的抗战历程
河南的抗战历程

让我们先放开前几期一直讨论的抗战初期系列。兰台君翻看了大量抗战的史料,一种感慨油然而生:在八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全国各地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与敌抗争,都做出了重大的牺牲,但是论八年抗战各种损失之惨重,贡献之巨大,两者叠加,则全国各省无能出河南之右者。

河南的抗战历程

日军对河南的进攻在华北抗战失败后就开始了。从北面,1937年10月中旬,华北日军沿平汉铁路往南进军,豫北告急。11月5日,豫北重镇彰德(今安阳市)陷落,之后,河南逐步沦陷。1938年2月6日,日军分两部进犯豫北。一部沿大名公路进犯濮阳,先后占领清丰、濮阳、长垣、封丘等县,往新乡以南进攻;另一部日军从彰德出发,沿平汉铁路往南侵犯,2月11日至3月中旬,先后占领汤阴、淇县、汲县、辉县、新乡,与前路日军会合。两路日军会合后向西进犯,焦作、济源沦陷后,黄河以北全部沦陷。1938年4月,日军任命肖瑞臣继续担任隶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河南省之省长,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

从东面,1938年5月13日,来自徐州方向的日军占领了豫东永城县,接着,28日又占领了商丘。从6月1日开始,日军先后占领杞县、通许、尉氏、太康,国民党军队撤退到豫西山区。6月6日,日军占领河南省省会开封后,一路向西,侵入中牟,直逼郑州。6月9日,国民政府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组织日军前进的步伐。

从南面,1938年10月12日,来自皖西方向的日军攻克固始、光山、罗山、商城等县城后,完全控制了整个信阳,将豫东与皖西连成一片,并与其他日军形成合围武汉之势。

到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守时止,河南省的豫北、豫东、豫南共50余县沦陷。河南省111县,半壁沦入敌手。而国民党一、五战区主力退据黄河以南、新黄河以东半壁江山,控制了另外半个河南的约60个县与敌对峙达6年之久。

六年后,不甘心坐视太平洋战阵失败的日军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发动了新的攻势,就是著名的1944年豫湘桂会战。其中在河南,1944年4月18日,日军向河南正面战场发起进攻,在华北日军方面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指挥下,河南战役全面爆发。

4月23日,日军占领郑州、新郑、广武、尉氏、洧川、鄢陵、密县等县后,沿平汉铁路南犯,并于24日占领长葛。5月1日许昌陷落,之后日军分兵两路进行侵略。一部分日军沿平汉铁路继续南下,攻占铁路沿线城市,临颍、郾城、漯河、遂平、西平先后失陷。

5月9日,南下日军与信阳北上的日军在确山会合,控制了河南境内的平汉铁路,也使平汉铁路全线打通,为豫湘桂战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保障。同时,另一部日军主力第三十七、二十六师团及坦克第三师团,从许昌向西迂回,先后攻占禹县、郏县、襄城、临汝、登封、宝丰、鲁山等县,并于5月7日攻占洛阳南郊龙门高地。

5月12日,由山西渡过黄河的日军第六十九师团攻陷渑池、新安,直逼洛阳城西。

5月9日,自郑州沿陇海铁路西犯的日军“菊兵团”攻占巩县,11日占领偃师,迫近洛阳城东。至此,日军完成了对洛阳城的东南西三面包围。5月25日,洛阳城沦陷。6月11日,日军占领三门峡境内的灵宝、阌乡,后因兵力不足,日军主动放弃攻势,于6月中旬退回山西。至此,河南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全面溃败。至此河南基本沦丧,中原大地惨遭日本侵略者蹂躏。在这一战役中,国民政府损失兵力20多万,豫中、豫西44座县城和4万多平方公里国土沦为敌占区。

在就要失败的前夜,1945年3月22日,日军开始进袭南阳。4月1日,南阳失守。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河南省111个县中有109个县曾遭到日军铁蹄的蹂躏,仅有新蔡、沈丘2个县没有沦陷过。1937年10月21日,沦陷的豫北临漳县(今属河北省)是河南省第一个沦陷县城;1945年2月,南阳的淅川县是最后沦落的县城。

花园口炸堤酿巨灾

日寇的侵略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1938年6月9日,为了阻挡势如破竹的日军,国民政府在郑州花园口决开黄河堤坝,阻挡日军西进,决堤后形成了黄泛区。由于豫东地区离黄河决堤口门最近,地势较低,从而成为黄泛区的中心地带,遭受洪水冲击最大的44个县中,河南省就占了20个县。黄河水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洪浪所至,地貌面目全非,地面增高,农民无法在其土地上生存,只好四处逃离。

事实上,即使黄河决口执行者拟定有迁移安置计划,泛滥黄河所致的人口死亡也不可避免,更何况当时以军事保密为先,更是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正逢伏讯期的泛滥黄河,势如脱缰野马、高屋建瓴般倾灌下游区域,由不得人们采取有效措施,死伤严重。泛水倾泻时,“有夜间来水,人在睡梦中淹死的;有搬运屋内东西房塌砸死的;有慌忙外逃被急流卷去的;有凫水力竭葬身鱼腹的;有木筏撞散落水溺死的;还有围困水中饿死的;身陷淤泥丧生的。”各种死状惨不忍睹。

由河南泛区中的17县村落掩没统计数来看,陈留、中牟、洧川、尉氏、通许、杞县、睢县、柘城、鹿邑、沈丘、项城、淮阳、太康、扶沟、西华、商水、鄢陵各县决口前共计村庄13739个,存7598个,淹没村庄6141个,淹没比率平均达44.7%;其中扶沟情况最为严重,原有村庄987个,淹没竟达896个,淹没率为90.8%,其次是洧川的淹没率76.1%,淹没村庄最多的是太康,有1177个被冲毁、淹没率62.9%,在17县中淹没率高居第4位;17县中大于或等于平均淹没率的有11个县,占总县数64.7%,从统计学角度来讲,河南泛区农村整体性直接受损比率是非常高的。

河南受灾地区共逃离117万2639人,死亡32万5589人,民户财产损失19328万5620元(抗战前国币),各业财产损失24946.6万元,农业减收价值22452.7万元。

抗战后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韩启桐、南钟万,利用当时的资料,对西华、鄢陵、扶沟、淮阳、太康、睢县、杞县、尉氏、广武、郑县、柘城、项城、商水、开封、鹿邑、通许、中牟、洧川、沈丘、陈留等20个县因决堤形成的人口逃离和死亡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计算。1936年内政部编印的《户口统计》显示,上述20县人口总数为6 789 098人,决堤后逃离人口为1 172 639人,占人口总数的17.3%;因决堤死亡的人数为325 589人,占人口总数的4.8%。黄泛区中又以西华县和扶沟县人口逃离数最高,分别占到了当地人口数的67.7%和55.1%

黄水退去后,陆续几年间形成了“自西北至东南,长度约达400公里,宽度自30至80公里不等”的黄泛区。黄泛区水退后,在平原上沉积大量的泥沙往往是豫东肥沃良田变沙漠的首要杀手,原本的中原粮仓逐渐变为旱、漠、沙、碱的常灾区。沙化的土地,土壤保水性差,自然降低肥效,虽说可以勉强耕种,但农产收成之低,几与昔日不可同日而语;盐碱化的土地确是根本不能耕作,作物水分的倒毛细现象,使得种子自身水分还要排往外界,更无需从外界吸水,庄稼失去水分只能枯死。“黄河决口全部流水均经豫东、院北夺淮入江,积年以来淮身逐渐游塞,沃野千里多为水渍区,所有黄河故道之豫鲁等地,因骤失水量调和,枯燥如同于砂积地带。”土壤的盐碱化、沙化严重影响了河南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黄河决堤导致泛区防洪排法及灌概系统的破坏,使各水系接纳山地雨水的功效丧失,形成了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早灾的恶劣自然景象;且黄河泥沙游积造成水道搁浅,又使得航运业下滑导致工商业发达的城镇从此萧条:泛水过后泥沙充斥土地,使得泛区土壤逐渐沙化、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低窪地带长期存水又为产苹丛生形成輕灾,由此可知黄河决口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恶化环境又引发自然灾害频仍,从而推理出黄河决口引发当地社会经济衰退,而生态环境恶化更为黄泛损害最恶劣的后果。这恶劣的后果一直持续影响到今天。

真实的《1942》大旱灾

花园口黄祸之后灾祸接踵而来,抗战期间河南境内灾害频发,“旱灾、蝗灾、匪灾及黄河泛滥等灾相继而至”,1941~1943年的灾荒是河南近百年历史上最惨烈的灾害,电影《1942》反应的正是这次巨灾。

灾荒在1941年就初显端倪,水、旱、风、雹、虫等各种灾害汹涌而来,全省92个县市遭灾,农作物严重歉收,但由于往年人民尚有储藏,还不至于酿成大灾。从1942年起开始呈现出大荒之象,自春至秋干旱无雨,又有其它灾害交相侵袭,加上去年刚遭大灾,人民储粮告罄,因而引起特大饥荒,全省嗷嗷待哺的饥民达1000万人之多。到1943年灾情达到极致,豫西、豫北发生特大蝗灾,春夏之际豫东又两度被水,全省饥民增至3000万,两年中饿死者有200 多万人。至1944年,灾情有所缓解,但局部地区仍较严重。春夏之交,河南有 42 个县被蝗,此时疫疠肆虐,如同雪上加霜,河南人民因此陷入了地狱般的绝境。

这次大灾引起的人口迁移规模之大是惊人的。据1942年6月份调查,汜水县人口为95371人,其中1942年春外出逃荒要饭者29648人,饿死、病死、食品中毒死去者共3346人,全县共剩下62277人。仅1942年,河南“饿死300万人,

流亡他省300万人”。1944年豫湘桂战役爆发后,战役所及地区的人民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逃亡活动。

据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月河南省善后救济分署的调查:“豫籍难民流亡省外者有五百余万人,流浪省内无家可归者有八百余万人,合计待救难民一千三百余万人。”

八年抗战,河南难民及流离人民总数居全国之首,人数达1453万3200人。

河南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

打仗就要兵,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远远逊色于日军的状况下,数量优势成为中国军队唯一的优势。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各征兵省份实行征募并行以募兵为主的征兵政策。为了使沦陷区的壮丁免被敌用,国民政府虽明知募兵有损征兵制的推行,但为了充裕战时兵源,国民政府还是采取征募并行政策,只是将原来的以征为辅改为以征为主兼及招募。

征兵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抗战初期,“各地民众抗战情绪高涨,自动服役者较多。及至第二阶段自动服役者少,遂进入直接征兵” ,也就是通过抽签服役时期。所谓的“抽壮丁”(“抽丁”),就是通过抽签的方法决定壮丁服兵役的先后。“年度征兵,先由保甲户籍干事造具花名册,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原则抽签,中签者即为应征对象。兄弟多的先服役。但因政治腐败,徇私舞弊现象严重,地方官绅富豪的子弟,实际上免征。而贫困农民子弟被迫多次应征服役,不从者,就以绳索捆绑捕捉强征,人们称为“拉壮丁”。

据统计八年全国实征壮丁1392万人。巨大的征兵数量、战场兵员的伤亡,致使国民政府只求壮丁的征调,只求每年各省县按征召分配名额交足即可,至于征召的方式,政府不大追究过问,这样就使得壮丁抽调过程中出现了抓壮丁的现象。

而兵役部下达给各省的征兵指标悬殊尤甚,并没有按照人口调查中的壮丁额核拨。以1943年为例,河南的征丁数竟然占到了全体男子的2.25%,当时正是1941-1943年大灾引发的大饥荒中,当年饿死人口三百万,国统区实际只有六十余县,仍然实征壮丁20万人。八年抗战,战前人口3500万的河南实征丁数达到189万8356,高达全国第二位。而第一位的是处于大后方人口5000万的四川,征丁257万8810人。

如果我们考虑到沦陷区占河南近一半的实际情况,河南用一半多的面积和人口就供给了全国第二多的壮丁,其平均出丁比率也已经远超过了四川。其贡献和所付出的代价也都是惊人的。

而河南贡献的不只是壮丁。在连续大灾之下,河南还供给了国民政府征收的大量粮食。据档案记载。1941年河南大灾初起,河南本年完成田赋实征158万2875石,在全国仅仅位列四川、湖南、江西之后为第四。在旱灾最甚的1942年,虽

然蒋介石减免了灾区的部分军粮征收额,但河南还是完成了征收田赋245万石,负担不减反增。到1943年,仍在大旱中挣扎的河南民众上缴了田赋302万2513石,全国范围内次于四川、湖南、江西、陕西列第五位。

从1937年10月到1945年8月,抗日战火遍及河南109个县。八年抗战,河南共出壮丁189.8万人,为抗战服役400万人,战死及伤残者30万人,流离失所者20万人,全省总人口由战前的3500万锐减至3000万。

抗战期间,河南省先后损失粮食866万余石,毁房屋120万间,损失牲畜21.5万头,损失物品、农具7800万件,衣物2900万件。河南人民为抗战付出了巨大代价,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既当前线,又当后方,既承受了抗战需要的花园口决堤,又遭受了罕见的水旱蝗灾,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用尚未沦陷的有限土地和人民,为抗战提供了全国第二多的壮丁和大量粮食税收,这,就是抗战最伟大的省份:河南。

抗战历史事迹的调查报告

抗战历史事迹的调查报告 摘要:我的爷爷是一位军人。他经常和我说起他当兵的事迹,虽然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但是当了一辈子的兵了。他认为军人是一项很光荣的职业,军人是最值得尊敬,作为一名老兵他很引以为傲。 前言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xx 实践人员:徐慧子、康彬兵、敖乐 实践内容:敬爱老兵们对抗战历史的感慨 实践方式:面对面采访与网络视频 一、调查资料 一)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二)退伍老兵的晚年生活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的老兵们,他们孤苦无依、缺少工作、有的被子女所嫌弃晚年生活过的十分的艰苦,有的甚至还靠

卖塑料瓶维持生活。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 (二)、老人采访总结 据徐爷爷回忆,当时他的爸爸,因家里太穷,1943年,他便在当地报名参军,徐爷爷说:“因为当时的情况很困难,没给我配枪,只给我配了信号枪,随后跟战友们一起参加抗战。”“打的惨啊,好多战友就在我身边倒下,都来不及掩埋。因为身材瘦小,有很大的优势,要不然早就战死。”徐爷爷一边和我们说着他的感受,一边想着他爸爸的话,回忆战争惨烈的境况时不断的摇头。爷爷谈起他爸吹冲锋号的情景,“冲锋号一响,全军都往上冲,将士敢不用命!”爷爷大声地说。项目组成员站起来挺胸,头向上扬做出吹号的姿势。老人见状说:“这样不对,军号是要平着吹。”老人说,很少有站在高处吹号的,有敌人专门打号兵,站在那么显眼的位置,那不是找死吗。紧接着,老人以双手抱拳的姿势给我们演示了冲锋号、起床号、集合号,在演示过程中,徐爷爷根据不同的种类,嘴里发出“滴答滴”、“滴滴答”、“滴答得哩”的声音,并用另一只手上下挥动,以说明音阶的起伏、长短。 徐爷爷是一位军人。他和我说起他当兵的事迹,虽然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但是当了一辈子的兵了。军人是一项很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延安的新闻事业 (一)初创阶段的延安报刊 抗战时期,延安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新闻事业从初期的小型报发展到大型报,从单一的报刊扩大到拥有《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多种新闻媒体兼备的粗具规模的新闻事业,成为全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它们宣传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马列主义理论,指导根据地建设和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开始,中共中央加强延安原有的《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的工作。懈放》周刊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西安、上海。武汉等地一度设有分销处,翻印发行。1941年8月停刊,共出134期。《新中华报》1937年9月由抗战开始时的油印改为铅印出版,并由苏维埃政府机关报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 从1939年到1940年,延安报刊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新中华报》1939年2月7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仍兼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这改变了当时延安没有党中央机关报的状况,加强了中共中央的宣传力量。该报一周年时,毛泽东为它写了纪念文章《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指明坚持团结、抗战、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方针就是该报的政治方向。《新中华报》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反击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它和新华社、《解放》周刊共同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 《八路军军政杂志》(月刊),1939年1月15日创刊,八路军总政治部出版。毛泽东写发刊词,指出它出版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八路军的抗战力量,同时也为了供给抗战友军与抗战人民关于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参考材料”。1942年3月停刊,共出39期。 《中国青年》(半月刊),1939年4月16日创刊,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主办。毛泽东的论文《五四运动》和讲演《青年运动的方向》发表在该刊的第2、3期上。1941年3月停刊,共出3卷。 《中国妇女》(月刊),1939年6月1日创刊,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办。毛泽东为它的出版题了词。1941年3月停刊,共出2卷10期。 《共产党人》(月刊),1939年10月20日创刊,中共中央出版的以党的建设为中心的党内刊物。毛泽东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对中共18年来革命经验的系统总结。1941年8月停刊,共出19期。 《中国工人》(月刊),1940年2月7日创刊,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办。毛泽东为它写了《〈中国工人)发刊词》,提出办好一个报纸,“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要“多载些生动文字,切忌死板、老套,令人看不懂,没味道,不起劲”。希望它“应该成为教育工人、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1941年3月停刊,共出13期。 《中国文化》(月刊),1940年2月15日创刊,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主办。毛泽东在创刊号上发表了重要论著《新民主主义论》。其中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号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我想,这可以算作《中国文化》出版的态度。”这是办好党和人民新闻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该刊1941年8月停刊,共出15期,第3卷2、3期合刊为终刊号。 《边区群众报》,1940年3月25日创刊,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主办。1941年成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初为4开2版石印旬刊,后改为4开4版铅印周报。读者称赞它“念着顺口,听着顺耳”,是群众欢迎的通俗小报。 新华通讯社出版有刊载新闻电讯稿的参考消息性小报《今日新闻》。边区政府教育厅出版有推广拉丁化文字的《新文字报》。八路军总政治部出版有《前线周刊》、《红星》杂志,等等。 (二)《解放日报》的创办和新华通讯社的发展 中共中央的机关报《解放日报》,1941年5月16日在延安创刊。这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 1. (2分)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 B . 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 C .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 D . 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 2. (2分)(2020·西安模拟)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共”行动,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直接发动秋收起义,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 A . 开始建立人民军队 B . 积极探索革命道路 C . 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注重总结失败教训 3.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毛泽东同志留下许多壮丽诗篇,下列诗句中,与“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反映同一史实的是() A .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B .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C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4. (2分) (2019高一下·四川期中)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这表明() A .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 B . 历史评价随现实需变而不断变化 C .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 D .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 5. (2分) (2018高三上·五华月考) 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红飘带”应是()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2020年河南警察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2020年河南警察学院招聘辅导员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父母 B、教育 C、环境 D、遗传 【答案】B 2、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的具体实践。 A、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B、个人本位价值取向 C、文化本位价值取向 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答案】D 3、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 A、校训 B、班风 C、校风 D、校存 【答案】C 4、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答案】B 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D 6、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 A、迁就孩子 B、接触孩子 C、认识孩子 D、尊重孩子 【答案】D 7、父辈和子辈两代人组成的完整家庭是()家庭。 A、主干 B、核心 C、联合 D、单亲 【答案】B 8、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答案】C 9、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现代教育 D、原始教育 【答案】D 10、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A、系统程序 B、严格规则 C、系统规则 D、标准规则

抗战时期八大报刊八大事件

抗战时期八大报刊八大事件 《群众》周刊 1937年12月11日,《群众》周刊在汉口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机关刊物。它是一份全国性的党报,以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自己的使命。《群众》周刊的署名编辑兼发行人是潘梓年,实际负责人是许涤新,后为乔冠华。 设有“社论”、“短评”、“抗战言论”、“经济与民主”、“民众动员问题”、“文化与教育”、“国际”、“军事”、“宣言与来件”、“纪念日”、“通讯”、“访问记”、“读者问答”、“漫画”等栏目。抗战时期,该报及时分析抗日战争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评介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发展趋势和和前途,反映人民的抗日要求,着重宣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坚定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建国后停刊,共出143期。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乃至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党报。它筹备于南京,出版于武汉,后迁重庆。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顽强的报纸,在战火迁移中从未中断过出版。 1937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共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在南京公开发行中共党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兼任董事长,社长潘梓年,总经理熊瑾汀,总编辑华岗。该报4开一大张。时值日寇侵华,半壁河山沦陷,国难当头,《新华日报》创刊词的中心内容就是抗日,宣称“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动前进的号角。”主要内容是及时报道抗日战争的形势,报道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敌的战绩,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引导读者正确认识这场战争的性质。 晋察冀日报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该报初名《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创刊于山西五台,1940年11月7日改为本名。它注重评论和典型报道,设有“社论”、“军区要闻”、“一周时事”、“国际风云”、“边区生活”等栏目,还有《海燕》、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练习题第

2019-2020学年度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练习题第九十篇 第1题【单选题】 彭德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下列历史史实与他无关的是( ) A、百团大战 B、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C、抗美援朝战争 D、共和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 A、杨虎城 B、杨靖宇 C、李宗仁 D、彭德怀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小明看到了“XX战役形势示意图”(如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该战役是( ) 有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 ) A、太原 B、长沙 C、延安 D、台儿庄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 A、鲁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豫湘桂战役 【答案】: 【解析】: 第6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并肩抗战。 材料二: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居民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中国的局部抗战和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分别开始于什么事件?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共两党作出了相同的反应是什么?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的战役。 国民党军队与共产党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何不同?各起了什么作用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重大历史事件的比较 1.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背景: (郑)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新)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2)目的: (郑)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 (新)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 (3)影响和后果: 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b.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开拓、创新的意义。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 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形成差异的原因: 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2.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分析 (1)社会背景: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是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日本的中下级武士学习西方技术和思想,同时富有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进行了武装斗争。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3)政策措施:日本的改革包含了从政治到经济、文化教育的一系列内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尽管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但根本没有实施。 (4)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列强侵略的重点在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戊戌变法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一向帝国主义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帝国主义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不利。 3.日本近代以来的两次侵华战争 (1)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1937—1945年全面侵华战争(2)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原因:甲午战争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家贫弱;侵华战争: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和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③反法西斯盟国、国际进步力量支持是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原因; (4)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百余年间,中国抵御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上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郑州这百年》第十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郑州

《郑州这百年》第十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郑州 《郑州这百年》第十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郑州郑州晚报2017-05-30 09:13:18分享到:第十四章抗日战争时期 的郑州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在郑州地区,“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的抗日爱国局面随即形成。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于1937年12月迁驻郑州。1938年6月,侵华日军一部沿陇海铁路东段西进侵犯郑州,国民党军队在郑州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暂时挡住了日军。1941年,5万多日军先后在中牟、京水、荥泽口等地集中进犯郑州。1941年 10月4日晚,日军占领郑州。1941年10月底,国民党的 河防部队对盘踞在郑州的日军进行强攻,收复了郑州。日军驻扎在邙山头,和中国军队形成对峙局面。抗战期间,郑州地区的中共党组织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抗日斗争。1944年9月,由皮定均任司令员、徐子荣任政委的豫西抗日先遣队挺进豫西地区,建立了嵩山、箕山两个专署以及巩县、荥阳、登封等8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8月,豫西八路军 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向日军大举进攻,先后攻克密县、登封等县城,为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抗日战争中,郑州究竟发生了哪些事件?请随我们来……一、日本人与“中国芝加哥”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和中期,把郑 州建设成为芝加哥或国际商贸城,一直是地方发展意识中的

一个重要目标。追其根源,日本人因其较为广阔的国际视野,早在1920年即认为郑州可以成为中国的芝加哥。日本势力 染指中原,亦可追溯于此。清末民初,日本在中国大陆的商贸等活动主要集中在东北以及山东一带,在河南较少。从清末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日本一直觊觎郑州,不断有日资集拢而来,日本的特务组织也经常流窜郑州秘密调查,在日本人的眼里,郑州成为中国的芝加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铁路兴起前,郑州的城区面积仅2.23平方公里,人口不过2万,县城以北53里可通黄河水运。1905年与1909年,平汉铁路和汴洛铁路(陇海铁路的前身)相继通车,此为郑州一飞冲天之始。通过平汉铁路,郑州可北达北京,南抵汉口,连接长江水路。通过陇海铁路向西至观音堂(后至西安等地),向东经徐州北上,通济南、青岛、天津,南下可达浦口、上海,由徐州继续东行即达海州大埔港出海。因为铁路,郑州逐步发展成为华北地区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及工业品的转运中心,各省甚至各国商人皆来此做生意。日本人何时开始青睐并投资于郑州,这个问题也许难以详加考察,但日资对郑州的热情似乎超过其他国家。在洛潼铁路的修建上最能反映此事。汴洛铁路修建时,河南巡抚陈夔龙建议修洛阳到潼关的铁路,河南士绅为此决定自办,以免路权外溢。1908年 公举刘果为总理,袁克定、王祖同为协理,成立河南铁路公所(洛潼铁路公司),并合海外留学生,在全省范围内劝股

发生在我的家乡安庆的抗日战争

发生在我的家乡安庆的抗日战争 一、安庆:武汉会战的前沿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0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东南临长江,与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的湖口县、彭泽县、九江县相邻;西与湖北省黄冈市的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毗邻;北与巢湖市的无为县、庐江县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霍山县接壤,处于皖、鄂、赣3省交汇区域,是保卫武汉的咽喉要地。 1938年6~8月,日军从水、陆两路进犯安庆。经水路的日军波田支队自芜湖出发,进占安庆城区后,再侵望江华阳、宿松洲区;经陆路的日军第6师团自合肥出发,侵舒城后,向安庆的桐城、潜山、太湖、宿松进击。在此期间,国民政府军第21、第26、第27集团军及第11、第29集团军一部在正面战场上进行顽强阻击,其中太湖县城西北部的战斗尤为惨烈。 二、日军攻占安庆、桐城 1938年6月1日,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命令波田支队协同海军沿长江溯江攻占安庆,命令第6 师团从合肥附近陆地行军南下攻占安庆。 6月10日夜,波田支队从芜湖附近出发溯江行动。11日半夜,日军在枞阳镇、大王庙附近登陆,国民政府军第27集团军杨森部的第21军第146师将其击退。12日3时,波田支队主力在安庆下游约二十公里的左岸登陆,第146师第872团和一个保安团败退。12日18时安庆飞机场陷落,13日7时安庆城被完全占领。守军随即退守潜山及怀宁石牌,日军遂于安庆城区及其外围之怀宁境内设置岗亭、据点,以拱卫安庆。 6月2日起,日军第6师团主力向合肥集结,位于合肥以西的国民政府军第26集团军徐源泉部不战而退。随后,第6师团第11旅团(坂井支队)的先头部队(步13联队为基干)自合肥向安庆进攻,8日舒城失守。12日,坂井支队步兵第47联队自舒城兵分两路,分别从黄柏岭、峡石关沿安(庆)合(肥)公路进攻桐城,在突破第27集团军第20军第133师防线后,于13日占领桐城。27集团军各部相继退守潜山、怀宁石牌、太湖等地。14日晨,坂井支队得知安庆已被波田支队占领,遂奉命向潜山攻击。 三、日军攻占潜山、石牌 6月15日,坂井支队沿安合路直下,在怀宁高河埠兵分两路,一路由育儿村往余家井,一路由公共岭往小市港,向潜山进攻。27集团军第20军第133师(一说杨汉忠部)在潜山源潭镇附近进行阻击。在战斗最为激烈的横山岭阵地,日军久攻不下,从万人岭抓一怀宁匠人,逼其引后路包抄,战斗持续两天,守军伤亡惨重,横山岭失守。第6师团继续向潜山县城攻击。日军以坂井支队第13联队和第47联队分别从源潭镇至潜山县城公路的南北实施迂回,以骑兵第6联队沿公路快速进击,又以独立山炮第2联队在潜山县城以东支援攻城作战。与此同时,源潭守军奉命向潜山县城、石牌一线撤退,但其周翰熙旅因日军骑兵之前已占领了余家井,退路被切断,不得不改道绕行,又遇山洪暴发,溺死多人,余部退至潜山县城北七里岗一带进行阻击。攻城日军在航空兵、炮兵火力支援下,于17日10时占领潜山县城。杨森部退入潜山西南潜水西岸的陆家店、高家集、河头铺、林家坂、王老屋以及潜山西北的古河洲、野人寨一线。18日黎明,日军强渡潜水,猛烈攻击潜水西岸守军,激烈的战斗持续到19日,阵地失守。杨森余部退守太湖、望江一线。 6月19日,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命坂井支队第13联队第1大队向太湖、第3大队向潜山西的王家牌楼追击,命骑兵第6联队攻击上下石牌。骑兵第6联队于19日晨从潜山出发,在上石牌抢掠运粮船队后继续向下石牌进击。27集团军第21军第145师一部进行了顽强抵抗,至19日夜,下石牌失陷。该部守军亦退往太湖、望江一线。向王家牌楼及太湖方向追击的日军,由于不敢孤军深入,稍作追击后即退回潜山县城。 潜山陷落后,第五战区命第27集团军杨森部占领望江、太湖之线,命第26集团军徐源泉部占领潜山

抗日战争中广西桂系的贡献

抗日战争中广西桂系的贡献 桂系,是中华民国时期以广西省及当地人为中心结成的一个军政派系。依时间和代表人物可以分以下两派:以陆荣廷等为代表的旧桂系,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为代表的新桂系。辛亥革命后,陆荣廷先后任广西副都督、都督。1913年又兼任民政长,将省会由桂林迁往南宁,打着“桂人治桂”旗号,独揽广西军政大权。1925年,陆荣廷倒台后,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为首的桂军长期统治广西,并以这里为据点与蒋介石等争夺统治权,被称为“新桂系”,属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派系之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在全国人民奋起抗日救亡的形势下,桂系适应了全国抗战潮流的发展,新桂系部队立即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北上参加抗战,以民族铁血粉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新桂系部队在华东参加了松沪抗战、淮河战役等等。在松沪抗战中,因首次与现代化的日本军队作战,新桂系部队损失很重,被迫转移到苏北休整。李宗仁出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淮河流域,山东南部的军政事宜。 全国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在抗战初期,李、白不仅在言论上,而且行动上实践了他们的诺言,积极投入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其中李宗仁、白崇禧参与指挥了徐州战役、武汉会战、随枣战役、桂南会战、豫湘桂战役等等在淞沪战场上和台儿庄等战役中,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台儿庄会战中,李宗仁亲临前线督战,并严令中央军汤恩伯军团南下侧击日军,对台儿庄会战国民革命军的胜利有直接贡献。 一、首战淞沪

抗日战争初期,桂军英勇作战赢得了世人的好评:“彼等之勇敢,组织之良好,军事技术之优越,及持久耐战”,为国内外军事观察家“深为羡慕”。这首先表现在淞沪会战中。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6个旅30万余人,死伤7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60余万人,伤亡达15余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在淞沪会战中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其中在南翔以东反击战这次反攻战中担任主力的是桂系改编的第21集团军的4个师,这支生力军的到来,被最高统帅部视作组织实施大规模反击战的可以运用的新锐力量。这支部队是广西部队参加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分别隶属于2个军:第7军,军长廖磊,辖第171师,师长杨俊昌;第48军,军长韦云淞,辖第173师,师长贺维珍,第174师,师长王赞斌,第176师,师长区寿年。10月11日,蒋介石下令由第7、第48军组成第21集团军,归属第三战区,任命廖磊为集团军总司令,立即开赴淞沪战场参战,歼敌数千日军,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其对中国后来的抗战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上海抗战中,李宗仁、白崇禧虽未负直接指挥之责,但他们对蒋介石死守硬拼的战略颇不以为然。他们向蒋陈述意见:淞沪不设防三角地带,不宜死守。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我军在沪作战应适可而止。李宗仁并建议将廖磊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和其他增援部队调至苏嘉路国防线上既设阵地,凭借据守,然后将沪上久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从广州转攻厦门,攻陷定海,北犯天津。 1841年三元里人民进行抗英斗争。9月,定海再次陷落,三总兵抗敌牺牲。 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7月和10月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4年7月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9月,在永安州城建制封王。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俄、英、法、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签订。 1861年 11月那拉氏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创设安庆军械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1864年 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轮船招商局。它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与民用有关的工业。广东南海商办的继昌隆缫丝厂创立。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有线电报 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898年(戊戌变法) 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任康有为为总理衙门章京。接着又派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变法。 9月,那拉氏(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六人(即戊戌六君子)。史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运动爆发 1900年夏在京津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影响下,其他各地也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紫竹林租界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围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在北仑配合清军阻击八国联军。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提出政治纲领,选举孙中山为总理,创办了《民报》。中国拍摄了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临时参议院,不久,颁布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接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宋教仁等准备组织责任内阁,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杀害了宋教仁。7月,爆发“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 1915年1月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2月袁世凯当上了中华帝国皇帝,改年号为“洪宪”。蔡锷在云南起义,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掀起新文化运动。 1917年段祺瑞下令对德宣战,宣布不再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吃人的旧社会。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热情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召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2021年抗战历史事迹调查报告

2021年抗战历史事迹调查报告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historical deeds of the Anti Japanes e war in 2021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2021年抗战历史事迹调查报告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关于抗战老兵对抗战历史感慨的调查及思考 ———以xx为例 摘要:我的爷爷是一位军人。他经常和我说起他当兵的事迹,虽然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但是当了一辈子的兵了。他认为军人是一项很光荣的职业,军人是最值得尊敬,作为一名老兵他很引以为傲。 前言 实践时间:2015.2.12 实践地点:xx 实践人员:徐慧子、康彬兵、敖乐 实践内容:敬爱老兵们对抗战历史的感慨 实践方式:面对面采访与网络视频

一、调查资料 (一)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国际 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 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 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 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 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二)退伍老兵的晚年生活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的老兵们,他们孤苦无依、缺少工作、 有的被子女所嫌弃晚年生活过的十分的艰苦,有的甚至还靠卖 塑料瓶维持生活。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 (二)、老人采访总结 据徐爷爷回忆,当时他的爸爸,因家里太穷,1943年, 他便在当地报名参军,徐爷爷说:“因为当时的情况很困难, 没给我配枪,只给我配了信号枪,随后跟战友们一起参加抗战。”

抗战时期我的家乡

./ 参考资料: 《抗日烽火中的闽西儿女》中共龙岩地委党史研究室、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编鹭江出版社1995年出版 《闽西人民革命史》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闽西国共和谈于29日达成协议,闽西地区开始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新局面。 10月中旬,中共闽粤赣省委成立后,张鼎丞、邓子恢、方方、谭震林等省委领导人纷纷发表谈话和文章,就闽西的抗日救亡工作提出具体意见,要求国民党当局把救亡运动同改善工农大众生活,实行民主政治结合起来,将抗日后援会改造成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组织(《中共闽粤赣边省临时代表会总结报告大纲》1937年10月12日);号召各界人士行动起来,投入抗日洪流。10月可就26日,金门沦陷,漳厦告急,闽西人民群情愤慨,抗日怒潮高涨。 1938年春,闽西南红军游击队三千健儿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浩浩荡荡开赴皖南前线抗日杀敌。中共闽粤赣省委此时改称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方方任书记,谢育才、李碧山、范乐春、魏金水为常委,领导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此前后,厦门大学内迁长汀,成立了以校长萨本栋为名誉会长的长汀抗敌后援会,国民党福建省抗敌后援会随省党部、闽浙监察使署等党政机关迁至连城。各县也先后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在国共合作的形势下,闽西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闽西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抗战爆发后,闽西党组织根据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发动、组织各阶层人民,团结各党派和抗日团体,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活动不仅声势浩大,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建立救亡团体,出版救亡报刊。龙岩县委深入基层,组织了白土、龙门、适中等抗敌后援支会,成立了东肖、红坊、城区文化支部的抗日服务团,不断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永定县委成立了抗日救亡运动指导小组,各区乡也在随后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培训抗救亡干部,以适应全县抗日救亡斗争的需要; 上杭党组织发动群众,成立了上杭抗敌后援人会,出版《锄寇先声》刊物,报道抗敌消息,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赴国难”,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闽西各地为了宣传民众,扩大抗日宣传,前后出版了《前驱》、《团结》、《统一》、《闽西日报》、《呼声》等30多种报刊,这些报纸和刊物,在动员民众抗战中发挥了喉舌的作用。 组织抗日剧团,深入城乡宣传。戏剧是闽西抗日宣传的主要形式之一。闽西各地?和的抗敌剧团和各类宣传队服务团,拿起文艺武器,走上街头、深入农村,演出《小英雄》、《放下欠的鞭子》、《红心草》、《火焰》等抗日戏剧;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流亡三部曲》、《黄河大合唱》、《保卫大福建》等抗日救亡歌曲,广泛发动群众,激发民众的抗战热情。 以教育为阵地,组织宣传活动。在永定,建立了“岐岭青年抗敌同志会”、“下金抗日青年会”,办起了妇女夜校,成立宣传队,通过演戏、歌咏、墙报等形式进行抗日

抗日战争重大事件线索表

抗日战争重大事件线索表 1931.9.18 沈阳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 蒋介石密令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陷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进——国歌来历 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1936.12.12 西安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中共派周恩来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站线初步形成 1937.7.7 北平宛平县城 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29军佟麟阁赵登禹阵亡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俗称八年抗战) 成就:抗日民族统一站线 工农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战场 淞沪会战粉碎日军三个月消灭中国的计划和企图 30万以上军民死亡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平型关大捷1937..9 林彪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粉碎日军天下无敌神话 台儿庄战役1938.春李宗仁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1940.8-11 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总后方延安抗战的中流砥柱 1945.4 延安 内容:(1)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3)制定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条件 1945.8.15 日本宣布投降 1945.9.2 日本签订投降书 1945.9.9 日本在南京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 台湾回归(分离50年) (1)中国抗日民族统一站线的建立(2)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 (3)国际力量的帮助(4)抗日战争的正义性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一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洗刷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3)为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有决定作用 (4)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保护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

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名录简历1937年8月至1945年8月 丁振军1913-1944 河北滦县中共冀东区委第十七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丁麟章1907-1945 湖南平江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 卜荣久1908-1944 天津蓟县中共冀热边行署秘书长 于一心1910-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 于已午191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政委 于化臣1908-1939 河北唐山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于文彬1915-1938 河南息县八路军冀鲁边抗日游击队政委 于克恭1907-1940 山东乳山中共山东省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司令员 于寄吾1905-1942 山东牟平八路军胶东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 于震中 -1938 冀东抗日联军第九总队总队长 才山1910-1945 辽宁黑山冀热辽军区副参谋长 马玉堂1910-1942 河北藁城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马本斋1902-1944 河北献县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马庆华1914-1939 河北廊坊中共睢杞太特委书记兼新四军睢杞太独立大队政委马吟南1912-1944 河北玉田中共冀热边特委秘书长救国报社长兼总编辑 马健生1913-1940 山东寿光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谋长(错杀) 马振华1905-1940 河北盐山中共冀鲁边区第一地委书记兼津南军分区政委 马晓云1905-1944 山东长山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清河专署专员 马霄鹏1903-1939 山东鱼台苏鲁豫边区党委宣传部长 马德山1911-1935 上海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师长 马耀南1902-1939 山东长山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 王文1912-1943 陕西绥德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主任胶东军区副政委 王助1914-1941 福建福州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兼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青1918-1943 河北景县中共冀南区委第五地委书记 王涛1908-1941 湖南江华中共中央南方局工委委员兼闽西特委书记 王章1899-1943 河南信阳新四军第五师政委 王溥1908-1940 辽宁兴城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王丰庆1907-1940 江西弋阳新四军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 王仁斋1906-1937 山东文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三师师长 王风阁1897-1937 吉林通化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十九路军司令 王文彬1911-1939 江苏丰县中共苏鲁豫特委书记(错杀) 王文瑞 -1938 河北文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平汉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主任王平陆1902-1938 河北迁安冀东抗日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 王舟平1913-1945 河南南阳豫西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第七旅政委 王东福1916-1942 河北深泽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王立人1910-1941 天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敌军工作部副部长 王邦秀1909-1940 江西吉安八路军第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 王至发1901-1942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 王先臣1913-1945 江西吉安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 王汝起1905-1940 山东黄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第二支队支队长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 争的胜利人教部编版习题精选四十六 第1题【单选题】 下列能为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供史料支撑的有( ) ①美苏等国协同作战②中共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③华人华侨归国参战④人民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答案】:

第3题【单选题】 1921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召开 D、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有关的是( ) ①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北伐战争基本消灭北洋军阀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历史专家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 B、遵义 C、延安 D、西柏坡 【答案】: 【解析】: 第6题【材料分析题】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按照提示完成材料一表格。 根据材料二诗歌,列举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并概括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