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路的分析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129
电工学中的电路分析与优化电路分析和优化是电工学的重要部分,它们涉及到电路中各个元件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电路分析是一种理论分析,旨在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电路优化则是通过改变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和参数,使得电路能够更好地发挥功效。
本文将介绍电路分析和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电路分析1. 拓扑结构电路的拓扑结构描述了各元件之间的互连方式。
通过电路拓扑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电路的基本特性,例如,电路的开关、电流电压分布等。
2.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它描述了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与电压的大小和方向之间的关系。
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流和电压。
3.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法则。
它指导着我们如何理解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作用和相互作用。
基尔霍夫定律包含了电路中电荷守恒和电磁感应定律的本质。
4. 电路分析工具电路分析工具是一种用于计算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电流和电压的软件工具。
它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计算电路中的各个节点和元件的电流和电压,帮助人们理解和分析电路的行为。
二、电路优化1. 元件参数的优化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参数可以通过改变来优化电路的性能。
例如,电阻器的阻值、电容器的电容、电感器的感值等都可以被改变来优化电路的性能。
2. 拓扑结构的优化电路的拓扑结构也可以被优化。
通过合理的电路拓扑结构设计,可以达到更好的电路性能,例如,减小电路中的损耗、提高电路传输速率、增强信号的稳定性等。
3. 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的优化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是电路优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元件选择,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使得电路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应用场景。
三、总结电路分析和优化是电工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电路分析,人们可以理解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作用和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
电路优化则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和参数,提高电路的性能,增强其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使得电路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和应用场景。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B 基本题)2.1.8在图2.15所示电路中,试求等效电阻R ab 及和电流I 。
已知U ab 为16V 。
解:R ab =2ΩA R U I ab ab 1212162133=×=×=2.1.12图1.19所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一种调速电阻,它由四个固定电阻串联而成。
利用几个开关的闭合或断开,可以得到多种电阻值。
设四个电阻都是1Ω,试求在下列三种情况下a ,b 两点间的电阻值:⑴S 1和S 5闭合,其他断开;⑵S 2,S 3和S 5闭合,其他断开;⑶S 1,S 3和S 4闭合,其他断开。
abR 1R 2R 3R 4S 4S 2S 3S 1S 5解:⑴R ab =3Ω⑵R ab =4/3Ω⑶R ab =1/2Ω2.3.5 在图2.26所示的电路中,求各理想电流源的端电压、功率及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
I 2解: I 3 = I 2 - I 1 = 2-1=1 AU 1 = I 3 R 1 =1×20=20 VU 2 = U 1 +I 2 R 2 =20+2×10=40 VP 1 = U 1 I 1 =201×=20 WP 2 = -U 2 I 2 = 40×2 = - 80 W (发出)P R1 =202012123=×=R I WP R2 = 401022222=×=R I W2.3.7 计算图2.28中的电流I 3 。
解:把图左等效成右图R 23 = R 2 // R 3 =1 // 1 = 0.5 Ω, U S =R 4I S =1×2=2 VA 2.115.01214231S 11=+++=+++=R R R U U IA6.02.111113223=×+=+=I R R R I 2.3.8 计算图2.29中的电压U 5 。
解:把图左等效成右图R S1=R 1+R 2//R 3=0.6+6 // 4 = 3 ΩA 53151S 1S1===R U I , A 102.0244S2===R U IU 5 =(I S1+I S2)(R S1//R 5//R 4 )=(5+10)(3 // 1 // 0.2 )=V37.21945≈2.3.9 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2.30中2Ω电阻中的电流I 。
2.1.1 在图2.01的电路中,E =6V ,=6Ω,=3Ω,= 4Ω,=3Ω,=1Ω。
试求和。
1R 2R 3R 4R 5R 3I 4I 解 图2.01的等效电路见图T2.1.1)(413255////R R R R R EI ++==A2363//64//316==++)(5413223//I R R R R R I ⋅++=)(A3223//6433=×++=)(943236634114−=×+−=⋅+−=I R R R I A 2.1.2 有一无源二端电阻网络(图2.02),通过实验测得:当U =0V时,1I =2A ;并已知该电阻网络由四个3Ω的电阻构成,试问这四个电阻是如何联接的?解 无源二端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Ω===5210I U R由四个3Ω电阻构成的电阻网络如图T2.1.2所示R = 3+3 //(3+3)= 5 Ω2.1.3 在图2.03中,R 1=R 2=R 3=R 4 = 300Ω,R 5 = 600Ω,试求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和b之间的等效电阻。
解 S 断开:R ab = R 5 //(R 1+R 3)//(R 2+R 4)= 600 //(300+300)//(300+300)= 200 Ω S 闭合:R ab = R 5 //(R 1 //R 2+R 3 // R 4)= 600 //(300 // 300+300 // 300)= 200 Ω2.1.4 图2.04所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一种调速电阻,它由四个固定电阻串联而成。
利用几个开关的闭合或断开,可以得到多种电阻值。
设四个电阻都是1Ω,试求在下列三种情况下a,b两点间的电阻值:(1)S 1和S 5闭合,其他断开;(2)S 2,S 3和S 5闭合,其他断开;(3)S 1,S 3和S 4闭合,其他断开。
解 (1)S 1和S 5闭合:R ab =R 1 +R 2 +R 3 = 3 Ω (2)S 2,S 3和S 5闭合: R ab =R 1 +R 2 //R 3 //R 4 =Ω311(3)S 1,S 3和S 4闭合:R ab = R 1 //R 4 = 0.5 Ω2.1.5 图2.05是一衰减电路,共有四档。
《电工学》中电路分析方法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一道例题,介绍了《电工学》中几种电路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电源等效变换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以及戴维宁定理。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
关键词: 《电工学》电路分析方法例题分析电路分析方法是《电工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简单的电阻电路,可以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基尔霍夫电流电律(kcl)及欧姆定律直接进行分析求解。
但对于结构复杂的电路,采用以上方法分析计算电路将使计算过程极为繁琐,为此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电路分析方法。
本文以求解图1电路中0.5kω电阻中流过的电流i 为例,分别介绍支路电流法、电源等效变换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以及戴维宁定理这些常见电路分析方法的解题过程及其使用范围。
图11.支路电流法采用支路电流法分析电路时,首先在电路中标出各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及回路的循行方向(如图2所示)。
图2对图2电路采用kcl、kvl列方程:i■+i■+1+i■=i-2+2i■-2i■=02i■+4-i■=0i■-4+0.5i=0 解得:i=3ma当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支路数比较多时,采用支路电流法,建立的方程数目多,计算繁琐,此法将不再适用。
2.电源等效变换法电源有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表示形式,利用电压源、电流源之间的等效变换可以将由多个元件组成的复杂电路简化,实现对电路的分析计算。
对图1采用电源等效变换法化简电路依次如图3(a)(b)(c): 图3根据图3(c),流过0.5ω电阻的电流i=■=3ma电源等效变换法改变了电路的原始结构,在求解得到负载支路的电压或电流之后,若还需要求取电路中其他参数,则必须返回到原图中进行分析计算。
3.结点电压法《电工学》中介绍的结点电压法比较简单,它只是用来求解含有2个结点的电路。
在采用结点电压公式列写方程时要注意:恒流源所在支路的电阻不参与计算。
图1电路采用结点电压法列方程得:u■=■1.5v流过0.5kω电阻的电流:i=■=3ma4.叠加定理叠加定理用来分析含有多个独立电源的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