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采集电路与程序设计

数据采集电路与程序设计

数据采集电路与程序设计
数据采集电路与程序设计

题目七:数据采集电路与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⑴掌握 A/D 转换与微机接口的应用方法; ⑵了解A/D 芯片0809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 ⑶通过设计掌握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二、实验要求

基本要求:通过实验仪上的W1电位器提供模拟量电压给实验仪上的0809做A/D 转换,将模拟

量转换成数字量,在LED 数码管的左4位显示0809字样,右两位显示数字量

扩展要求:通过发光二极管L1~L8 显示数字量

三、实验仪器

1.PC 机

一台

2.微机原理式实验开发系统 一台 3.Usb 数据线

一条

四、实验原理

A/D 转换器大致分有三类:一是双积分A/D 转换器,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便宜,但速度慢;二是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精度、速度、价格适中;三是并行A/D 转换器,速度快,价格也昂贵。实验用ADC0809 属第二类,是8 位A/D 转换器。每采集一次一般需100μs 。由于ADC0809 A/D 转换器转换结束后会自动产生EOC 信号(高电平有效),取反后将其与8088中断信号相连,可以用中断方式读取A/D 转换结果。

12

3

C

B

A

IN31IN42IN53IN64IN75START 6EOC 7D38OE 9CLK 10VCC 11VREF+12GND

13

D114D215VREF-

16

D017D418D519D620D7

21

ALE 22ADD C 23ADD B 24ADD A 25IN026IN127IN228A D C 0809C C N

U18

VCC

CLK

D0D1D2D3D4D5D6D7

EOC

ADDA

ADDB

ADDC

WR

RD

2

3

1

SN74LS02N

U24A

5

64

SN74LS02N

U24B DS24

470R72

IN7

IN5IN3IN0

CS

500K(B2)

(D2)0-5V

A0

A1

A2

P1.2

CS1(0F000H)

图5-1 A/D 数据转换采集电路接线图

五、实验步骤

1.将微机原理实验开发系统实验箱接上电源。

2.PC 机上启动星研电子,新建工程 (注意设置工程保存路径)

3.观察工程文件结构,查看相应文件。4.编写程序。

5.编辑工程主文件

6.编辑相关子程序

7.编译,如果有错误修改,直至编译通过8.链接、下载,调试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数据采集电路与程序设计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起止时间:

题目:数据采集电路与程序设计

一、设计目的:

⑴掌握 A/D 转换与微机接口的应用方法;

⑵了解A/D 芯片0809转换性能及编程方法;

⑶通过设计掌握如何进行数据采集。

二、设计内容:

基本要求:通过实验仪上的W1电位器提供模拟量电压给实验仪上的0809做A/D转换,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在LED数码管的左4位显示0809字样,右两位显示数字量

扩展要求:通过发光二极管L1~L8 显示数字量

三、设计思路及流程图:

设计思路:

要实现数据采集,首先要将模拟量转化为数字量,则需要A/D转换器。A/D 转换器大致分有三类:一是双积分A/D 转换器,优点是精度高,抗干扰性好,价格便宜,但速度慢;二是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精度、速度、价格适中;三是并行A/D 转换器,速度快,价格也昂贵。根据特点及性能,采用第二类A/D转换器ADC0809 。ADC0809 是一个8 位A/D 转换器,每采集一次一般需100μs。由于ADC0809 A/D 转换器转换结束后会自动产生EOC信号(高电平有效),取反后将其与8088中断信号相连,可以用中断方式读取A/D转换结果。

基本部分:

1.实0809LED数码管的左4位显示0809字样的显示

方法:直接通过8279芯片控制数码管的显示的段选和位选显示0809的字样。

2.对模拟电压进行采集并显示

方法:利用A/D转换器实现数据采集,将模拟电压0~5V接到A/D 转换器的输入端IN0,由于模拟信号存在波动,故采用采样值50次求平均平滑滤波的方法,再经A/D转换器转换获得数字量0~255的数字量输出,再将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显示在数码管上。

提高部分:

通过发光二极管L1~L8 显示数字量

方法:将经过A/D转换器的数字信号经8255接口输出到LED灯上进行显示,并测试是否与数码管显示的模拟量对应。

3.拓展:

a.在每采样50次后,令蜂鸣器响一次作为提示。

b.将本次课题的名称显示在液晶屏上

方法:通过字模取值,可知道“数据采集”四个字在液晶上显示对应的16进制数,再通过液晶进行显示。

流程图:

电路连接图:

A/D 数据转换采集电路接线图:

1

12

23

3

D

C

B

A

Title

Size A Date:File:

IN31IN42IN53IN64IN75START 6EOC 7D38OE 9CLK 10VCC 11VREF+12GND

13

D114D215VREF-

16

D017D418D519D620D7

21

ALE 22ADD C 23ADD B 24ADD A 25IN026IN127IN228A D C 0809C C N

U18

VCC

CLK

D0D1D2D3D4D5D6D7

EOC

ADDA

ADDB

ADDC

WR

RD

2

3

1

SN74LS02N

U24A

5

64

SN74LS02N

U24B DS24

470R72

IN7

IN5IN3IN0

CS

500K(B2)

(D2)0-5V

A0

A1

A2

P1.2

CS1(0F000H)

8255电路接线图:

液晶电路接线图: 四、程序流程:

五、程序代码:见附件 六、调试结果

1.根据采集到的电压值,数码管可以正确显示模拟量数值,并显示A/D 转换器名称0809的字样。

2.根据采集到的电压模拟量转化的数字量0~255可以正确的显示在LED 灯上。

3.可以实现每50次采样,蜂鸣器进行提示

4.液晶屏显示“数据采集”的字样

七、结果分析

1.数码管显示0809的字样是通过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来控制显示

2.经50次均值平滑滤波后,数码管显示的数值几乎无波动,由于模拟电压0~5v对应的是数字量的0~255,故将采集到的模拟电压经A/D 转换器转为数字量后,除以51转化为模拟量再进行显示。由于数码管显示的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即0.1V对应的数字量是5.1,则数码管在显示0.0V到0.1V时,对应的是数字量是0~5,存在一定的误差,由对应关系可知精度为5/255。

3.每50次采样后,让蜂鸣器响一下可看出采样频率的快慢

八、总结

通过本次微机原理课设,使我对A/D转换器ADC0809、8255和液晶的使用有了了解和熟悉,并更加熟练的掌握了汇编语言的使用。通过用汇编语言对硬件电路的控制,对计算机控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九、参考文献

[1] 李伯成,候伯亨,张毅坤.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 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 1、输电线路的网络参数是指(电阻)、(电抗)、(电纳)、(电导)。 2、所谓“电压降落”是指输电线首端和末端电压的(相量)之差。“电压偏移”是指输电线某点的实际电压和额定 电压的(数值)的差。 3、由无限大的电源供电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其短路电流包含(强制/周期)分量和(自由/非周期)分量,短路 电流的最大瞬时的值又叫(短路冲击电流),他出现在短路后约(半)个周波左右,当频率等于50HZ时,这个时间应为(0.01)秒左右。 4、标么值是指(有名值/实际值)和(基准值)的比值。 5、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之间的连接),在三相系统中短路的基本 形式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接地)。 6、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电源是(各类发电厂的发电机),无功功率电源是(发电机),(电容器和调相机),(并联 电抗器),(静止补偿器和静止调相机)。 7、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直接接地)(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 8、电力网的接线方式通常按供电可靠性分为(无备用)接线和(有备用)接线。 9、架空线是由(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金具)构成。 10、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改变发电机端电压)、(改变变压器变比)、(借并联补偿设备调压)、(改变输电线路参 数)。 11、某变压器铭牌上标么电压为220±2*2.5%,他共有(5)个接头,各分接头电压分别为(220KV)(214.5KV)(209KV) (225.5KV)(231KV)。 二:思考题 1.电力网,电力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p2) 答: 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发电厂、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负荷组成的系统。 电力网: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的设备组成的部分。 动力系统:电力系统和动力部分的总和。 2.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和地理接线图有何区别?(p4-5) 答:电力系统的地理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厂、变电所的地理位置,电力线路的路径以及它们相互间的连接。但难以表示各主要电机电器间的联系。 电力系统的电气接线图主要显示该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电力线路等主要电机电器、线路之间的电气结线。但难以反映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的相对位置。 3.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要求是什么?(p5) 答:特点:(1)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联系密切。(2)电能不能大量储存。(3)生产、输送、消费电能各环节所组成的统一整体不可分割。(4)电能生产、输送、消费工况的改变十分迅速。(5)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颇为严格。 要求:(1)保证可靠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4.电网互联的优缺点是什么?(p7) 答:可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减少为防止设备事故引起供电中断而设置的备用容量;可更合理的调配用电,降低联合系统的最大负荷,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联合系统中发电设备的总容量;可更合理的利用系统中各类发电厂提高运行经济性。同时,由于个别负荷在系统中所占比重减小,其波动对系统电能质量影响也减小。联合电力系统容量很大,个别机组的开停甚至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将减小,从而可采用大容高效率的机组。 5.我国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等级有哪些?与之对应的平均额定电压是多少?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 (p8-9) 答:额定电压等级有(kv):3、6、10、35、110、220、330、500 平均额定电压有(kv):3.15、6.3、10.5、37、115、230、345、525 系统各元件的额定电压如何确定:发电机母线比额定电压高5%。变压器接电源侧为额定电压,接负荷侧比额定电压高10%,变压器如果直接接负荷,则这一侧比额定电压高5%。 6.电力系统为什么不采用一个统一的电压等级,而要设置多级电压?(p8) S 。当功率一定时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答:三相功率S和线电压U、线电流I之间的固定关系为

数据采集电路PCB的设计与制作

分类号:TP315 U D C:D10621-408-(2007)6203-0 密级:公开编号:2003032184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学位论文 基于C51的数据采集电路PCB的设计与制作 论文作者姓名: 申请学位专业: 申请学位类别: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

基于C51的数据采集电路PCB的设计与制作 摘要 “基于C51的数据采集电路PCB的设计与制作”是针对现代水利行业水情数据采集而设计制作的电路PCB。同时,也是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数字水利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把水利信息化尽快的实现、完善、壮大起来。本设计讲述了电子电路设计软件Protle99的基本功能,而后逐一介绍开发数据采集系统的步骤: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维护。需求分析介绍了针对水利行业而进行了本系统的设计,在系统分析中分析了电子电路设计功能的各种元气件功能和各种连线要完成的功能,以及整个要完成的功能。在系统的设计中,详细的展现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原理图绘制、PCB的完成所需的准备步骤。在系统的实现中,给出了一个满足系统功能的完整PCB。通过反复的测试,我们得出结果,整个系统的设计是成功的,可以应用到所有的水利行业,进行数据的采集。 关键字:PCB;数据采集;电子电路;数字水利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Based on C51 Abstrac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ata acquisition circuit based on C51” is the circuit PCB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data of water situation of modern conservancy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response to the digital conservancy raised by our country, it makes the conservancy informationization implement, perfect and gro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function of electronic circuit design software-Protle99. It takes this system for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steps of this system one by one: demand analysis, syst em analysis, system design, system implementation and system maintenance. Demand analysis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this system focusing on conservancy industry. It analyses functions of various components and various connections of electronic circuit desig n in system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of completion. In the design of this system, it shows the preparing steps of every functional module, drawing of principle chart, and completion of PBC of this system.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ystem, it gives a complete PBC matched for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fter repeated tests, the result is that the design of this system is successful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all conservancy industries to collect data. Key word s:PCB; data collection; electronic circuit;digital conservancy

数据采集与处理讲解

1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1.1数据的采集 施工监控中需对影响施工及控制精度的数据进行收集,主要包括环境参数和结构参数,前者又主要是指风速风向数据;后者主要指结构容重、弹模等数据。施工监控需进行收集的数据如表1-1所示。 1.1.2数据采集方法 基于港珠澳大桥特殊的地理位置,采用远程数据采集系统,与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相比,具有不受地理环境、气候、时间的影响等优势。而借助无线传输手段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更具有工程造价和人力资源成本低,传输数据不受地域的影响,可靠性高,免维护等优点。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整体结构如图1-2所示。 1-2 远程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组成结构图

1.2数据的处理与评估 在数据分析之前, 数据处理要能有效地从监测数据中寻找出异常值, 必须对监测数据进行可靠性检验, 剔除粗差的影响, 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我们拟采用的是最常用的μ检验法来判别系统误差; 用“3σ准则”剔除粗差; 采用了“五点二次中心平滑”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平滑修正。同时, 在数据处理之后, 采用关联分析技术寻找某一测点的最佳关联点, (为保证系统评判的可靠性, 某一测点的关联点宜选用2 个以上)。我们选用3 个关联测点, 如果异常测值的关联测点有2 个以上发生异常, 且异常方向一致, 则认为测值异常是由结构变化引起, 否则, 认为异常是由监测系统异常引起。出现异常时, 经过判定, 自动提醒用户检查监测系统或者相应的结构(根据测点所在位置), 及时查明情况, 并采取一些必要的应急措施, 同时对测值做标注, 形成报表, 进行评估。 1.2.1系统误差的判别 判别原则: 异常值检验方法是建立在随机样本观测值遵从正态分布和小概率原理的基础之上的。根据观测值的正态分布特征性, 出现大偏差观测值的概率是很小的。当测值较少时, 在正常情况下, 根据小概率原理, 它们是不会出现的, 一旦出现则表明有异常值。依统计学原理: 偏差处于2 倍标准差或3 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数据为正常值, 之外的则判定为异常。事实上标准差σ多数情况下是求知的, 通常用样本值计算的标准差S 来替代。桥梁健康监测资料的数据量特别大, 一般都为大样本, 所以我们用μ检验。在分析中, 我们将所得的数据分成两组Y1 、Y2,并设()1211,1Y N u δ, ()2222,2Y N u δ择统计量为 : 'y y U -= (1) 式中12y y 、—两组样本的平均值: 21n 、n —两组样本的子样数: 21S S 、 —两组样本的方差。若 '2 a U U ≥ (2) 则存在系统误差。否则, 不存在系统误差。 1.2.2 粗差点的剔除 在观测次数充分多的前提下, 其测值的跳动特征描述如下式: ()112j j j j d y y y +-=-+ (3) 式中j y (j=1,2,3,4,……,n- 1)是一系列观测值。

键控大数据采集及数值显示电路设计(微机原理)

二○一二~二○一三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自动化系 课程设计计划书 班级:自动化1006班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姓名: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月十二日

一、设计题目 键控数据采集及数值显示电路设计 二、设计任务 按不同的数字键(0、1、2、3、4、5、6、7)采集0809相应数据通道的模拟量,并在LED数码管上显示值。设定输入模拟量在0—5V范围内,显示值在0—255范围内。 三、设计要求 1.画出连接线路图或功能模块引脚连接图。 2.采用8088CPU作主控制器,0809作A/D转换器,采用直接地址译码方法,给各芯片分配地址,选取芯片中必须包含有8255。 3.采用3个共阴极型LED动态显示,只需显示0—255范围内的值。 四、设计思想及需要用的主要芯片 1、设计思想 首先通过编程对8255初始化,然后通过8255对ADC0809转换器初始化,通过0~7号按键(在这里0~7号按键用开关实现,有按键的过程中会有抖动,所以需要加入一个74LS244芯片,用于缓冲),经8088微处理器处理后选择ADC0809的模拟通道,将0~5V内的模拟量通过选择的模拟通道传递给模数转换器,通过转换器把模拟量转换为0~255之间的数字量,将数字量通过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在这里端口A作为数据输入端,端口B作为数据输出端,端口C 作为控制端),送给LED数码管显示。 2.主要芯片及其功能 ADC0809是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片内有8路模拟开关及地址锁存与译码电路、8位A/D转换和三态输出锁存缓冲器。其芯片引脚图如下

8255是Intel公司生产的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有3个8位并行I/O 口。具有3个通道3种工作方式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40引脚)。。 74LS244是数据输入三态缓冲器。外设输入的数据和状态信号,通过数据输入三态缓冲器井经过数据总线传递给微处理器。8个数据输入端与外设相连,8个数据输出端与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总线相连。其引脚图如下 74LS273是数据输出寄存器。8个输入端微型计算机的数据总线相连,8个数据输出端与外设相连,由时终端控制数据的写入。其引脚图如下

100道电子技术入门知识讲解电的基础知识讲解

100道电子技术入门知识讲解——电的基础知识讲解.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学电子基础很重要,如果你还是电子新手,你的一切迷惑将在这里揭晓!看完之后是否觉得茅舍顿开,那么恭喜你入门了! 一、电的基础知识 1、电是什么?电有几种?电有何重要特性? 电是最早从“摩擦起电”现象中表现出来实物的一种属性。电有正负两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电的重要特性。 2、如何理解“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 电来源于实物本身一般情况,实物本身就存在等量的正负电荷,因而不显示电的特性;由于某种原因当实物失去或得到某种电荷,对外才会显示电的特性。 3、“摩擦起电”是物体变成带电状态的唯一方法,请说明? 不对。除了摩擦之外,受热、化学变化等其它原因都可能使物体变成带电状态。 4、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举例说明。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物和带杂质的水溶液都是导体;塑料、空气、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 5、塑料棒与羊毛摩擦后能吸起小纸绡,而金属物不能,所以金属物无法“摩擦起电”,对吗?为什么? 不对,金属物同样可以“摩擦起电”只是因为金属为良导体,电荷很快通过人体对地放电中和,所以不显示带电状态。 6、各种导体导电性能都一样吗? 不一样。例如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好,铝的导电性能又比铁好。而带杂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能较差,但还是属于导体。 7、导体为什么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导体存在可以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可以移动的电荷极少所以导体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8、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吗?举例说明。 不对。如空气在电压达到一定强度,就会被电离变成导体。雷电就是空气在高压静电下突然变成导体的自然现象。 9、什么叫“击穿”现象? 原来是绝缘体的物质处在高压电场下变成了导体,这一现象称为“击穿现象”,雷电就是空气被高压静电击穿的一种现象。 10、人体为什么也会导电? 人体含有大量的溶解有其他物质的水溶液,因此也会导电。 1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 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在外电力的作用下,进行有规则的移动,就形成电流。 12、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是用哪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是用法国科学家安培的名字来命名。安培的主要贡献是研究确定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作用力关系。 13.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电流的方向习惯上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正向。 14、金属导体依靠什么导电,其移动方向如何? 金属导体依靠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来导电,“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其移动方向与正电荷移动方向相反。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一、电子电路的设计基本步骤: 1、明确设计任务要求: 充分了解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如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明确设计任务。 2、方案选择: 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设计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设计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设计框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3、根据设计框架进行电路单元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电路进行改进和创新,注意信号之间的关系和限制;接着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进行参数的估计与计算;器件选择时,元器件的工作、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满足电路指标要求,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择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4、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电路原理图是组装、焊接、调试和检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布局必须合理、排列均匀、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读图;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务单元电路,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图形符号和标准,并加适当的标注;连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互相连通的交叉处用圆点表示,地线用接地符号表示。 二、电子电路的组装 电路组装通常采用通用印刷电路板焊接和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不管哪种方式,都要注意: 1.集成电路:

认清方向,找准第一脚,不要倒插,所有IC的插入方向一般应保持一致,管脚不能弯曲折断; 2.元器件的装插: 去除元件管脚上的氧化层,根据电路图确定器件的位置,并按信号的流向依次将元器件顺序连接; 3.导线的选用与连接: 导线直径应与过孔(或插孔)相当,过大过细均不好;为检查电路方便,要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颜色的导线,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它颜色的线;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板上,焊接或接触良好,连接线不允许跨越IC或其他器件,尽量做到横平竖直,便于查线和更换器件,但高频电路部分的连线应尽量短;电路之间要有公共地。 4.在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和其测试端应预留测试空间和接线柱,以方便测量调试; 5.布局合理和组装正确的电路,不仅电路整齐美观,而且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于检查和排队故障。 三、电子电路调试 实验和调试常用的仪器有: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调试的主要步骤。 1.调试前不加电源的检查 对照电路图和实际线路检查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接、少接、多接等;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焊接和接插是否良好;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和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正确;电源供电包括极性、信号源连线是否正确;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若电路经过上述检查,确认无误后,可转入静态检测与调试。 2.静态检测与调试 断开信号源,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电压档监测电源电压,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如冒烟、异常气味、手摸元器件发烫,电源短路等,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排除故障; 如无异常情况,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直流电压,如静态工作点、数字电路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高、低电平值及逻辑关系、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直流电压等是否在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 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 穴的数量相等的。 2、 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 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 ( 射极跟随器 )。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0,其共模抑制比为乂。 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 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 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 4、 5、 上限幅、 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 主从 JK 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 0、置 1 。 7、 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 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 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 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 当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由 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 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 特性。 12、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 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 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 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 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倍。 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 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 UC>UB>UE 而PNP 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 UE>UE>UC 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 结正偏。 16、 在 P 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 N 型半导体中,多 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 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锗管的死区电压。 14、 17、 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 20、

实验七 数据采集电路PCB板设计

实验七数据采集电路PCB板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路原理图设计流程。 (2)掌握电路原理图层次设计。 (3)掌握由电路原理图到PCB设计的设计流程。 (4)掌握PCB设计流程。 二、基本要求 在自己的工程组的PCB工程文件中建立多个原理图文件,并建立一个PCB文件。按实验内容,设计出PCB板。 三、实验器材 P4计算机、Protel DXP软件 四、实验内容 绘制出下列电路原理图,进行层次设计,并进行PCB板设计。 图7-1 5V电源电路原理图 图7-2 串行通信电路原理图

图7-3 数据采集电路原理图 五、实验步骤 1. 建立原理图文件 (1) 运行Protel DXP,进入Protel DXP设计环境。 (2) 打开工程组文件:执行菜单命令【File】→【Open Project Group…】,在弹出的“Choose Project Group to Open”对话框中的【查找范围】中找到“我的工程组文件”所在的路径,并将该文件打开。 (3) 关闭当前的工程文件。 (4) 建立工程文件: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PCB Project】,建立PCB Project1.PrjPCB工程文件。 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 Project】,在弹出的“Save [PCB Project1.PrjPCB] As…”对话框的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文件名(如输入:“数据采集电路PCB工程”),然后选择保存路径,再单击“保存”按钮。这样即可建立并更改工程文件名。 (5) 建立原理图文件: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Schematic】,建立原理图文件Sheet1.SchDoc。 (6) 保存并更改原理图文件名: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在弹出的“Save [Sheet1.SchDoc] As…”对话框的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文件名(如输入:“5V电源电路”),然后选择保存路径,再单击“保存”按钮。至此已建立好“5V电源电路”文件。按图7-1所示,绘制出5V电源电路原理图,并给元件编号。 (7) 向当前工程“数据采集电路PCB工程”中添加“串行通信电路原理图”文件:右键单击【Project】中的“数据采集电路PCB工程”工程文件名,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菜单命令【Add to Project…】,弹出“Choose Document to Add to Project [数据采集电路PCB工程.PRJPCB]”,选择打开文件“串行通信电路”。 (8) 继续建立原理图文件: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Schematic】,建立原理图文件Sheet1.SchDoc。 (9) 保存并更改原理图文件名: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在弹出的“Save [Sheet1.SchDoc] As…”对话框的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文件名(如输入:“数据采集电路”),然后选择保存路径,再单击“保存”按钮。至此已建立好“数据采集电路”文件。按图7-3所示,绘制出数据采集电路原理图,并给元件编号。 (10) 继续建立原理图文件: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Schematic】,建立原理图文件Sheet1.SchDoc。 (11) 保存并更改原理图文件名:执行菜单命令【File】→【Save】,在弹出的“Save [Sheet1.SchDoc] As…”对话框的文件名输入框中输入文件名(如输入:“数据采集系统电路”),然后选择保存路径,再单击“保存”按钮。至此已建立好“数据采集系统电路”文件。

电路基础知识点大全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四、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 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 连通的。 、认识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 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 2. 电源 开关 灯泡 变阻器 电流表 电压表 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常见金属、 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石墨等。 容易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具体情况: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 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油、酸碱盐的晶体、陶瓷、橡胶、纯水、空气等。 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 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三、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 子;在酸 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 电流用字母 I 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 A 。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 和微安(卩A ): 1A=10 mA 1 mA=10 3 卩 A 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 0.6A (分度值0.02A ); 0—3A (分度值 0.1A )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知识.docx

硬件电子电路基础关于本课程 § 4—2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 4—3丙类功率放大电路 § 4—4丙类谐振倍频电路 第五章正弦波振荡器 § 5—1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 5— 2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 5— 3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 5—4石英晶体振荡器 § 5— 5 RC正弦波振荡器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1半导体基础知识 §1PN 结 §-1二极管 §1晶体三极管 §1场效应管 §1半导体基础知识 、什么是半导体半导体就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导电能力即电导率)(如:硅Si锗Ge等+ 4价元素以及化合物)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本征半导体一一纯净、晶体结构完整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略)

1、半导体的导电率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 ?掺杂一一管子 *温度--- 热敏元件 ?光照——光敏元件等 2、半导体中的两种载流子一一自由电子和空穴 ?自由电子——受束缚的电子(一) ?空穴——电子跳走以后留下的坑(+ ) 三、杂质半导体——N型、P型 (前讲)掺杂可以显著地改变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从而制造出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自由电子多) 掺杂为+ 5价元素。女口:磷;砷P—+ 5价使自由电子大大增加原理:Si—+ 4价P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电子。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P提供的自由电子——数量多。 o 空穴——少子 o 自由电子------ 多子 ?P型半导体(空穴多) 掺杂为+ 3价元素。女口:硼;铝使空穴大大增加 原理:Si—+ 4价B与Si形成共价键后多余了一个空穴。 B——+ 3价 载流子组成: o本征激发的空穴和自由电子数量少。 o掺杂后由B提供的空穴——数量多。 o 空穴——多子 o 自由电子——少子

电路基础知识点大全

一、认识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源——将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起连接作用,传输电能 2. 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填写以下电路图符号: 电源开关灯泡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 3.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二、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常见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石墨等。 容易导电的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具体情况:金属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有大量的自由离子)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油、酸碱盐的晶体、陶瓷、橡胶、纯水、空气等。 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3.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限。 三、电流 1.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在金属导体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 子;在酸碱盐溶液中,能够做定向移动的是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按照这个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 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3. 电流用字母I表示,国际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A。 比安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103 mA 1 mA=103μA 4. 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分度值0.02A);0—3A(分度值0.1A) 四、电压 1电压的作用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参考书目: 1.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马明建周长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数据采集技术沈兰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3.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沈兰荪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数据采集技术(Data Acquisition)是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信息数据的采集、存贮、处理以及控制等作业。在智能仪器、信号处理以及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都存在着数据的测量与控制问题。将外部世界存在的温度、压力、流量、位移以及角度等模拟量(Analog Signal)转换为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l), 在收集到计算机并进一步予以显示、处理、传输与记录这一过程,即称为“数据采集”。相应的系统即为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简称DAS)数据采集技术以在雷达、通信、水声、遥感、地质勘探、震动工程、无损检测、语声处理、智能仪器、工业自动控制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1 数据采集的意义和任务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采集、转换为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然后送入计算机,根据不同的需要由计算机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与此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其中一部分数据还将被生产过程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某些物理量。 数据采集系统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精度和速度。 1.2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功能 1.数据采集:采样周期

大数据采集技术和预处理技术

现如今,很多人都听说过大数据,这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渐渐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正是由 于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大数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为大家介绍两种大数 据技术,分别是大数据采集技术和大数据预处理技术,有兴趣的小伙伴快快学起来吧。 首先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数据的采集技术,一般来说,数据是指通过RFID射频数据、传 感器数据、社交网络交互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数据等方式获得的各种类型的结构化、半结构化 及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是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型的根本。重点突破高速数据解析、转换与装 载等大数据整合技术设计质量评估模型,开发数据质量技术。当然,还需要突破分布式高速 高可靠数据爬取或采集、高速数据全映像等大数据收集技术。这就是大数据采集的来源。 通常来说,大数据的采集一般分为两种,第一就是大数据智能感知层,在这一层中,主要包 括数据传感体系、网络通信体系、传感适配体系、智能识别体系及软硬件资源接入系统,实 现对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海量数据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接入、传输、信 号转换、监控、初步处理和管理等。必须着重攻克针对大数据源的智能识别、感知、适配、 传输、接入等技术。第二就是基础支撑层。在这一层中提供大数据服务平台所需的虚拟服务器,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数据库及物联网络资源等基础支撑环境。重点攻克 分布式虚拟存储技术,大数据获取、存储、组织、分析和决策操作的可视化接口技术,大数 据的网络传输与压缩技术,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等。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大数据预处理技术。大数据预处理技术就是完成对已接收数据的辨析、抽取、清洗等操作。其中抽取就是因获取的数据可能具有多种结构和类型,数据抽取过 程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些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单一的或者便于处理的构型,以达到快速分析处理 的目的。而清洗则是由于对于大数并不全是有价值的,有些数据并不是我们所关心的内容, 而另一些数据则是完全错误的干扰项,因此要对数据通过过滤去除噪声从而提取出有效数据。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关于大数据的采集技术和预处理技术,相信大家看了这篇文 章以后已经知道了大数据的相关知识,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

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数据采集电路的设计 A/D转换器是将模拟电压或电流转换成数字量的器件或装置。它是一个模拟系统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它在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的A/D转换方式有主次逼近式和双斜积分是式,前者积分时间短,但是抗干扰能力较差;后者转换时间长,抗干扰能力抢。在信号变化缓慢,现场干扰严重的场合,宜采用后者。 A/D转换的主要指标有转换时间、分辨率、线性误差、量程、对基准电源的要求等。 在本章节主要介绍8位A/D转换器ADS831、12位A/D转换器AD574以及高速A/D转换电路。 第一节:8位AD电路的一般设计 ADS831是TI公司推出的8位80MHz高速采样模数转换芯片。本节主要介绍ADS831的性能特点、内部结构,给出处理器MSP430x16x和ADS831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电路。 ADS831是TI公司推出的一种高速8位CMOS工艺的模数转换器(ADC)。该芯片采用单一+5V供电,内部带有取样保持电路。与早期的ADC芯片相比,ADS831采用流水线结构,因而具有极高的采样速率和转换速度、采样速率可高达80MHz。内部包含时钟电路、8位线性A/D核、校正逻辑单元、三态输出单元以及其内部参考源。内部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ADS831的逻辑框图 ADS831硬件电路设计 输入调理电路设计 该模块由衰减网络和三级不同增益的运放电路组成,通过继电器切换,实现衰减、直通和小信号放大的功能。三级电路均采用OPA690精密仪表放大器构

成,该运放具有输入阻抗高、低噪声、速度快等优点,增益带宽积达500MHz。第一级运放构成射级跟随器,输入阻抗3.5MΩ,第二级运放放大系数约为5倍,第三级运放当放大系数约为10倍,级联实现约50倍放大增益,最终将输出电压峰-峰值保持在1.6V左右。单元电路如图2-2所示。 图2-2输入调理电路设计 采样保持电路设计 将A/D转换器设计成单极性输入,采用ADS831内部基准源REFT(+3V)和运放OPA2652构成2.5V恒压源,从而使采样电压有效值保持在+2.5 V。ADS831最高采样速率可达80MHz,系统采用外部晶体振荡器50.0 MHz。单元电路如图2-3 所示。 图2-3数据采集电路 第二节:12位AD电路的一般设计 AD574A是美国模拟数字公司(Analog)推出的单片高速12位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内置双极性电路构成的混合集成转换显片,具有外接元件少,功耗低,精度高等特点,并且具有自动校零和自动极性转换功能,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件即可构成一个完整的A/D转换器。各参数如下: 分辨率:12 位 非线性误差:小于±1/2LBS 或±1LBS 转换速率:25us 模拟电压输入范围:0—10V 和0—20V,0—±5V 和0—±10V 两档四种 电源电压:±15V 和5V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点总结 1、纯净的单晶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载流子自由电子空 穴的数量相等的。 2、射极输出器属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由于其电压放大位数约等于1,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故又称为电压跟随器(射极跟随器)。 3、理想差动放大器其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0,其共模抑制比为呂 4、一般情况下,在模拟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在 数字电器中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截止状态。 5、限幅电路是一种波形整形电路,因它削去波形的部位不同分为上 限幅、下限幅和双向限幅电路。 6、主从JK触发器的功能有保持、计数、置0、置1。

7、多级放大器的级间耦合有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变压器耦合。 8、带有放大环节串联稳压电路由调整电路、基准电路、取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分组成。 9、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是输出状态不仅取决于当时输入状态,还与输出端的原状态有关。 10、当PN结外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反向电流是 由少数载流子形成的

11、半导体具有热敏性、光敏性、力敏性和掺杂性等独特的导电 特性。 12、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将交流电变成脉动的直流电。 13、硅稳压管正常工作在反向击穿区。在此区内,当流过硅稳压管的电流在较大范围变化时,硅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 14、电容滤波只适用于电压较大,电流较小的情况,对半波整流 电路来说,电容滤波后,负载两端的直流电压为变压级次级电压的1倍,对全波整流电路而言较为 1.2倍。 15、处于放大状态的NPN管,三个电极上的电位的分布必须符合UC>UB>UE,而PNP管处于放大状态时,三个电极上的电位分布须符合UE>UE>UC。总之,使三极管起放大作用的条件是: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16、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空穴,而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自由电子。 17、二极管在反向截止区的反向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18、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增大。 19、晶体管放大器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以保证放大信号时,三极管应始终工作在放大区。 20、一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大于错管的死区电压。

大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考试卷

一、绪论 (一)、1、“数据采集”是指什么? 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经测量转换电路输出电量后再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PC 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或打印的过程。 2、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组成。 3、数据采集系统性能的好坏的参数? 取决于它的精度和速度。 4、数据采集系统具有的功能是什么? (1)、数据采集,(2)、信号调理,(3)、二次数据计算,(4)、屏幕显示,(5)、数据存储,(6)、打印输出,(7)、人机联系。 5、数据处理系统的分类? 分为预处理和二次处理两种;即为实时(在线)处理和事后(脱机)处理。 6、集散式控制系统的典型的三级结构? 一种是一般的微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一种是直接数字控制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还有一种是集散型数据采集系统。 7、控制网络与数据网络的结合的优点? 实现信号的远程传送与异地远程自动控制。 (二)、问答题: 1、数据采集的任务是什么? 数据采集系统的任务:就是传感器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工业控制机机处理,得出所需的数据。同时显示、储存或打印,以便实现对某些物理量的监视,还将被生产过程中的PC机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某些物理量。 2、微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的特点是 (1)、系统结构简单;(2)、微型计算机对环境要求不高;(3)、微型计算机的价格低廉,降低了数据采集系统的成本;(4)、微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可作为集散型数据采集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5)、微型计算机的各种I/O模板及软件齐全,易构成系统,便于使用和维修; 3、简述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并比较其特点? (1)、一般微型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是由传感器、模拟多路开关、程控放大器、采样/保持器、A/D转换器、计算机及外设等部分组成。 (2)、直接数字控制型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DC)是既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巡回检测,还可根据检测结果,按照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执行器应该的状态(继电器的通断、阀门的位置、电机的转速等),完成自动控制的任务。系统的I/O通道除了AI和DI外,还有模拟量输出(AO)通道和开关量输出(FDO)通道。 (3)、集散式控制系统也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总体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即用几台计算机分别控制若干个回路,再用监督控制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 (三)、分析题: 1、如图所示,分析集散型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组成原理,系统有那些特点?

(完整版)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电路设计毕业设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毕业设计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年月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多传感器数据采集与传输电路设计Design of A Circuit for Multiple Sensors Data Acquisiton and Transmission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 年0 月 摘要 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对温度和湿度数据的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或日常生活中对温度和湿度数据监测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本课题的设计基础是基于nRF24L01通信模块的无线多路温湿度数据采集与传输电路系统的设计,主要应用于特殊环境或工农业现场的温湿度采集与监测。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技术,利用无线数据的通信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间布线所带来的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本系统选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系统包括无线数据通信模块,DHT11温湿度传感器,LCD液晶显示模块,蜂鸣语音报警模块,以及模拟继电器LED指示等外围电路。 系统由主机-从机-从机的结构体系组成,主机系统可同时对多个传感采样节点进行数据的汇集。传感器节点通过从机将实时温湿度数据采集到单片机,经过数据运算再通过nRF24L01模块发送给主机,主机接

收到从机的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测量和处理,与程序设定的上限值进行比对,判断监测传感节点的参数是否达到预警值,并对报警电路和模拟继电器模组进行相应的控制。最后经过实际的软硬件测试之后,本作品实现了STM32单片机采集多节点温湿度传感器数据,通过nRF24L01模块及特殊通讯协议进行一定距离的传输,最后在主机的LCD12864液晶上显示出来的模型。 关键词:单片机;nRF24L01;传感器;主机;LCD液晶屏 ABSTRAC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