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热工研究院在节能诊断及分析领域业绩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3
热工自动化行业分析报告2010年5月目录一、热工自动化行业概况 (4)1、热工自动化技术简介 (4)2、热工自动化行业基本情况和特点 (4)3、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6)二、行业管理体制 (7)三、热工自动化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化程度 (7)1、国际知名的电力设备制造商 (7)2、国内大型发电和电力设备制造集团下属的自动化企业 (8)3、新兴的自动化高新技术企业 (8)四、进入热工自动化行业的主要障碍 (8)1、电厂自身的特点 (9)2、技术和人才 (9)3、客户关系 (9)五、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10)六、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11)七、影响热工自动化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1)1、国家的政策 (11)2、电力市场的市场化 (12)3、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要求使得国家对电力投资的加大 (12)八、行业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3)九、上下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13)十、行业发展趋势 (14)一、热工自动化行业概况1、热工自动化技术简介热工自动化技术是一种运用控制理论、热能工程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技术和其他信息技术,对热力学相关参数进行检测、控制,从而对生产过程实现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决策,达到确保安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减员增效等目的的综合性高新技术。
热工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DCS或PLC、自动化软件、现场仪表和技术服务,其中DCS由智能仪表发展而来,PLC由继电器控制装臵发展而来。
随着电厂工艺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热工自动化的可靠性在生产管理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但影响电厂的经济运行,而且直接影响安全生产,严重将导致机组停炉跳机,造成企业生产承受重大经济损失。
采用先进的热工自动化产品后不但可大幅度提高电厂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非计划停炉停机的重大事故,而且可极大地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
2、热工自动化行业基本情况和特点热工自动化市场分类如图所示:火电厂自动化由两部分构成:(1)电气自动化,主要包括保护测控装臵、安全自动装臵、发电机励磁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臵等;(2)热工自动化,从范围分主要包括主厂房控制系统和辅助车间控制系统;从产品类别细分,主要包括DCS、PLC、自动化软件和现场仪表。
1节能诊断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前应进行节能诊断,了解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供热系统能耗及运行控制情况、室内热环境状况等。
通过设计验算和全年能耗分析,对拟改造建筑的能耗状况及节能潜力作出评价并出具报告,作为节能改造的依据。
1.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判定方法如下:1)建筑物耗热指标、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门窗气密性等不能满足现行标准要求2)供热系统的锅炉年运行效率低于0.68或室外管网的输送效率低于0.9。
3)既有居住建筑的供暖室内系统不能实现室温控制及按用热量计量收费。
4)对建筑物剩余寿命周期较短、改造价值不大或改造投入和收益比明显很低且不合理的既有居住建筑不予进行节能改造。
建筑整体性能的评估应以各部分性能的实测值为基础,以建筑物的运行使用能耗作为评价指标,并辅以节能改造的预期投资回收期作为考核指标。
1.2建筑物能耗评价指标可以用参照建筑对比法或能耗指标法两种方法得到。
1)参照建筑对比法的计算要求①以节能改造前的既有居住建筑为基准模型,将它的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和用能设备性能参数等信息作为计算依据,经模拟计算得到改造前的建筑物能耗值,以此作为该建筑的基准能耗。
②节能改造后,将实测的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和用能设备性能参数输入原模型,而建筑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等信息保持不变,经模拟计算得到改造后的建筑物能耗值。
③将改造后的建筑物能耗值与基准能耗进行比较,评估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或规程的规定。
④改造前、后建筑能耗值的计算应采用同一个稳态计算软件或计算公式,并采用典型气象年的数据进行计算。
2)能耗指标法的计算要求①对节能改造前、后的既有居住建筑能源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②以建筑物全年运行使用能耗和建筑面积为基础,计算该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指标。
③以本地区类似建筑的平均能耗指标作为参照值。
④既有居住建筑能耗指标高于本地区参照值的,应进行节能改造。
⑤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后,其能耗指标应达到本地区参照值或更低。
抽汽压损运行标准值定量方法研究西安交通大学(西安 710049)严俊杰 李秀云 刘继平 邢秦安 陈国慧林万超[摘 要] 利用传热理论和流体力学理论,研究了回热加热器的运行端差和抽汽压损运行标准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运行端差和抽汽压损的运行标准值定量分析方法,并给出了满足工程实际的简化计算模型。
[关键词] 回热加热器 运行经济性 运行标准值 加热器端差 抽汽压损 火力发电厂回热加热器是现代火电厂中用来提高热经济性的主要设备,其运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机组的热经济性。
回热加热器影响经济性的因素包括:加热器的端差、抽汽压损、散热损失等。
定量诊断这些因素对热经济性的影响,是节能改造、完善热力设备、改进操作和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
由于回热加热器散热损失只与其设备的温度、保温层的质量和厚度,以及设备与大气接触的表面大小有关,一般变化不大,而且不是运行人员可以控制的,它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可以通过文献[1]的方法定量。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加热器的端差、抽汽压损运行标准值的诊断方法进行研究。
对火电机组进行经济性诊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各种影响经济性因素的标准值,若标准值确定不准,那么经济性诊断的结果就失去了意义和使用价值。
前人针对加热器进行经济性诊断时,没有考虑变工况下加热器端差、抽汽压损标准值的变化,而均假设其为定值(等于设计值)。
但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荷、外界环境及热力系统的变化,导致加热器的入口水温度、给水流量等参数发生变化,从而使加热器的端差、抽汽压损的标准值发生变化,尤其是当某个加热器停运时,比该加热器抽汽压力高的一级加热器的变化很大。
1 加热器端差的运行标准值加热器的端差H 类似于传热温差,影响其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加热器内传热管的特性、传热管的尺寸、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管外凝结换热系数及管内外工质的温度等。
对于实际运行的加热器而言,由于加热器已经设计完成,因此影响其运行端差标准值的因素实际就是加热器的汽侧温度、给水入口水温(t w )及给水流量(G w )。
空调系统节能诊断书1. 目的对建筑空调系统进行项目节能诊断,促进项目节能降耗及提升服务品质。
2. 范围节能诊断的对象包括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空调系统(主机、输配及末端)等各用能相关环节的测试评价与诊断。
3. 工具要求节能诊断和检测常用仪表如下:流量计、精密压力表、风速仪、温湿度计、热像仪、毕托管及微压差计、钳形功率表、太阳辐射测试仪、照度计、测厚仪等4. 节能诊断内容结合业主方提供的原始建筑资料和项目日常记录数据,按照国家及公司相关文件中规定的计算及测量方法进行项目诊断分析,应能完成一份完整的项目节能诊断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4.1建筑与空调系统概况及能耗现状a.建筑基本信息(1)建筑名称、地址、建造年代等(2)建筑面积、高度、功能(3)项目供应空调面积及不同功能区域的面积(4)建筑能源供应规律、供能品质要求等特点b.设备系统基本信息(1)绘制空调系统原理图(水系统、风系统)(2)空调系统设备列表(冷热源、水泵、空调箱、风机盘管)(3)绘制蒸汽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原理图(如果项目有相关系统)(4)空调系统运行规律及特点描述c.用能现状(1)历年建筑能耗(电、燃气、油、蒸汽等)(2)代表年逐月能耗(如有历年数据记录更好)(3)空调系统各设备电耗比重统计(主机、冷温水泵、冷却水泵、空调箱、风机盘管)4.2负荷需求合理性诊断a.维护结构现状和问题(1)现有外墙、外门、外窗的类型(墙体类型、传热系数、玻璃层数、窗框材料)及影响(2)更换高性能维护结构带来的节能效益b.局部冷热扰的处理(1)用能区域内外区及各功能区之间负荷干扰的类型(2)如部分冷热量进入(离开)空调区,分析多浪费的空调冷热量c.全楼负荷平衡分析和分配情况(1)各楼层和区域的冷热量分配(是否满足要求、用户反馈情况)(2)全楼总供冷热量是否合理(3)全楼总送排风量及对冷热源负荷的影响4.3冷热源设备诊断a.冷热源效率测试(1)给出冷热源主机运行策略(供冷热时间、各主机的运行时间、主机和水泵、冷却塔的对应关系)(2)典型工况下的主机 COP测定(3)根据运行记录统计的各台主机在供冷(热)季的逐时、逐日、逐月COP(曲线图)(4)主机设备出力、真空度、及冷剂等情况测定b.冷却塔效率测试(1)检查冷却塔状况、冷却效果、有无漂水、溢流、结垢等现象并核算冷却塔相关参数、出力及效率测试数据(2)如效率偏低找出原因并计算改进后能产生的节能效果4.4输配系统诊断a.冷温水管理及流量分配(1)检查冷温水水质管理情况,集水器各分支的回水温度的测试数据(2)测试各分支水量,核算冷量是否满足要求,判断是否存在总流量小或各分支水流量分配不均匀b.水系统压力分布(1)确保压力表读数准确,读取压力表数值绘制冷温水、冷却水系统压力分布图,判断系统压力是否稳定、压力是否合理(2)判断各段阻力是否合理,并找出阻力偏大部分的原因(3)判断空调水系统定压补水系统是否正常c.冷却水系统检查(1)检查冷却水水质管理情况,系统形式是否合理,安装及运行状况(2)分析冷却水补水是否正常,方式是否合理,补水量是否存在偏大或偏小情况d.水泵效率测试(1)冷温泵、冷却泵的运行效率(不同水泵开启台数)的测试结果(2)水泵工况点(流量、扬程、功率)偏离情况和效率偏低的原因(3)给出合理的水泵参数,并分析换泵并进一步采用变频调速技术的节电效果4.5空调及通风系统诊断a.空调末端和典型房间温度(1)某一时段典型房间(办公室、宾馆客房、商场售货区)不同朝向温度分布的测试数据(2)某一时段典型房间同一朝向不同进深位置的温度分布的测试数据(3)存在风口噪声、吹风感、冷热不匀的房间的空调末端风量、风温的测试数据(4)分析是末端装置堵塞或不能调节的问题还是空调分区不合理的问题(5)检查空调系统末端设置是否合理、末端的水量与温度压力是否正常,空调末端设备是否正常:风机出力是否够,换热翅片是否较脏和堵塞,末端选型及安装是否合理(6)检查送风口、回风口位置设置是否合理,风口是否有堵塞、漏风等现象b.高大空间温度(1)大厅、会议室、餐厅等高大空间人员活动区温度和空调箱总回风温度连续一段时间的测试数据(2)判断气流组织是否合理(3)分析采用控制调节手段后的节能效果c.风系统压力分布(1)对典型空调箱(总新风机组和部分全空气系统空调箱)各段绘制风压分布图。
2013.9瓦世界0 引言题,)和如仅如同时进后应进行节因此要求对墙穿内外是很难消热损失较且影响居民使建筑处不建议使用。
2.2 屋面节能技术屋面的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造效果直接影响到顶层住户居住的舒适性,同时屋面的节能改造也需要和防水修缮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改造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解决节能和防水两方面问题,建筑屋面有坡屋面和平屋面之分,不同的屋面形式其节能技术措施分析如下:(1) 坡屋面坡屋顶一般都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层。
对于钢筋混凝土坡屋顶,保温层应设置在外侧面;对于以轻钢结构层或木结构为基层的坡屋顶,保温层可以分别设置在基层的上侧和下侧,还可以设置夹芯保温屋面,或设置在夹层楼面上。
当保温层设置在基层的下侧时,应考虑热桥部位的保温构造。
(2) 平屋面平屋面又分为上人屋面和非上人屋面两种,其保温构造形式又可分为正置式和倒置式两种。
传统正置式保温屋面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下,这种构造做法容易发生结露。
倒置式保温屋面将保温层放置在防水层之上,能够有效防止保温层内部结露,同时倒置式保温屋面能使室内温度分布低于正置式屋顶的室内温度分布,热稳定性好,是一种保温隔热效果较好的屋面节能构造做法。
2.3 外窗节能技术建筑外窗是建筑围护结构中传热和空气渗透最薄弱的部位,是影响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窗(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能耗包括通过玻璃、窗框的传热,窗缝的空气渗透和夏季太阳辐射得热三方面,大量调查和测试表明,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室内过热的主要原因,占空调冷负荷的40%以上。
提高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就要降低外窗的传热系数,增加热阻,而影响门窗传热系数的因素主要是框材和玻璃。
窗户的节能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改造形式:窗框更换为传热系数更低的塑钢和断桥铝合金等、玻璃采用中空玻璃外窗和Low-E 玻璃等。
2.4 外遮阳节能技术大量的调查表明,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直接进入室内的热量是造成夏季室内过热的主要原因,所以(下转第34页)2001)中采本次修更严格、更科3。
电厂除尘、除灰、电气、集控、热工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原创)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本人**,201*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8月进去卓资电厂工作,进入电厂学习第一次的专业是除尘脱硫运行,通过自己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于201*年7月被聘为助理工程师。
在此工作期间,我钻研专业,不断进取,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
在本职工作上获得领导的认可。
201*年5月份被调入集控电气运行专业学习,从学习巡检到成为主操我用了不到1年得时间,在集控全面学习了运行专业知识。
同年考入工程硕士,继续学习。
学习专业控制工程。
201*年4月被调入检修热工专业,主要从事公司电厂控制系统工作。
现将本人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一、任劳任怨,不挑岗位,全面做好本职工作201*年7月份我进卓资电厂工作,第一个学习的专业是除尘和除灰专业,前后参与了电厂除尘、除灰设备的筹备、调试以及运行后的及时改进工作。
在除尘和除灰工作期间,我主要负责除尘和除灰的运行、维护、培训工作。
并针对除尘热工控制系统在运行中提出系统完善计划。
在进入调试阶段,为了更好地掌握控制系统功能,负责并参加了前后S系统组网、值班制度、控制画面设置、系统组态、画面制作修改、系统下装等调试工作。
通过这次系统筹备、调试工作以及后期设备运行的锻炼,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同时也使自己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01*年3月份针对干渣系统特点及环境,对其进行了改造,减少干渣系统老堵渣的问题,保证了电厂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201*年4月我被调入集控电气运行后,进行了卓资发电厂得升压站改造,以前的220kV是一个升压站,通过改造,成为2个独立的升压站。
将原来的双母线结构升级为4段母线结构。
增加了1个母联间隔、2个母线PT间隔、2条电源出线间隔。
在改造期间,我们进行大型操作42次,技术改造27点。
无一次违章及失误操作。
201*年3月份根据电厂汽轮机ETS跳闸保护系统的特点,对其进行了优化及改造,通过改造,避免了机组保护误动,保证了电厂安全经济运行。
关于热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及优化的探讨【摘要】:热电厂的运营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新时期热电厂不断加强改革创新力度,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开展。
本文从热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入手,讨论热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优化方向,并分析如何提升热电厂电力系统节能减排质量,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热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优化前言为了满足社会用电需求,热电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运营水平,与此同时在燃烧煤碳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环境污染问题。
在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今天,热电厂需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热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在热电厂中,热力系统由诸多设备设施组成,通过汽水管道并按照指定顺序设置锅炉、汽轮机、水泵等设备,并相互连接。
热力系统涵盖给水回热、中间再热、废热利用等子系统,并且热力系统和子系统相互联系,最终满足社会供电需求。
在热电厂系统运行过程中会耗费大量资源和能源,因此需要结合热电厂实际情况,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利用,优化和改造热电厂热力系统,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新时期,热电厂的热力系统通过优化改造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与此同时通过实时监控热力系统可以调整管理方案,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1]。
二、热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减排优化方向(一)系统运行诊断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热电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开展,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促进内部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热力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通过对汽轮机发电机组的热力系统进行优化,提升系统主机的热效率,最大程度降低系统设备运行能耗,所以需要基于热力系统理论全面诊断和分析系统运行情况,找出造成热力系统能耗高的原因,并加以改造。
(二)系统能耗检测基于热力系统理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分析热力系统运行参数,监测热力系统运行消耗,进而确定能耗分布情况,以此达到节能降耗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要求技术人员根据能耗分布情况以及能耗增大的原因,合理调整方案,这一过程中需要利用先进技术,比如通过微电子技术和热力系统的有机结合实时掌握能耗数据,提升管理效果。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是我国电力行业国家级发电技术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
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设站以来,依托热工院承担的国家“973”、“863”项目和电力行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0人,已出站8人,在站2人。
出站的8名博士后研究人员,有5人留院工作,并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成为院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为我国电力事业的科学研究做出了较大贡献。
如博士后周荣灿,2003年进站,2007年出站留院工作,主要从事先进火力发电机组高温材料研究,包括材料服役特性评估与选材、制造与加工工艺、部件寿命和状态评估、失效分析等。
现已成长为热工院高级专家,现任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研发中心先进材料技术研究所所长。
2014年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先后被评为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国资委中央企业优秀党员、陕西省国资委优秀党员、陕西省第九届青年科技奖等称号。
周荣灿博士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是西安热工院博士后工作站与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导师是西安热工研究院范长信研究员和西安交大孙军教授。
在站期间从事科技西安热工研究院周荣灿博士后简介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高温氧化与腐蚀—氧化物粒子的形成机理与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高温蒸汽氧化试验平台,开展了有关材料的高温蒸汽氧化规律研究以及氧化层的剥落行为和机理研究,获得了多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高温蒸汽氧化行为特性,同时就各种运行条件对氧化皮剥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或定性研究,对铁素体钢和奥氏体钢的氧化皮剥落行为区别提出了新的观点。
该工作是国内首次对电站用钢的高温蒸汽氧化和剥落行为的系统研究。
在站期间和出站后先后承担或参与了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科技部和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承担项目的部分阶段性成果已经在行业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
西安热工研究院2007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清单一等奖序号获奖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首台国产210MW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自主开发与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江西分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孙献斌、蒋敏华、于龙、李光华、时正海、李志伟、罗少平、蒋元剑、张彦军、邹生发、肖平、姜孝国、高洪培、王智微、党黎军、江建忠、张敏、王海涛、黄中2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及辅机系统产业化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岷江发电有限公司蒋敏华、时正海、孙献斌、王智微、李志伟、张敏、江建忠、徐正泉、肖平、高洪培、王海涛、马丽锦、张康道、黄中、王鹏利、吕怀安、党黎军、李军、董康田、周棋3100MW~200MW机组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研究开发及工程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聂孝峰、白少林、李强、李少宁、张超、刘源、张滨渭4奥氏体不锈钢氧化物检测仪的研发与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刘玉民、盛国柱、贾建民、康豫军、李建民、崔雄华、刘雪峰、党小亮5火电新建工程质量的监督与评价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蔡志刚、孙克彬、杨百勋、张心、梁昌乾、王利亚、闻倩怡、陈平、蒋雁、乔伟、戴德森、邢鼎华、郭青岩、陈宝玉、孙永、倪天生6华能玉环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设备监理、启动调试及机组性能考核试验技术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华能玉环电厂张心、李续军、施延洲、周宇伟、刘伟、吴生来、赵锋、刘超、姚啸林、尚海军、高景辉、孟桂祥、梁昌乾、都劲松、邵文长、杨百勋、雷兆团、姚胜、刘朝、孟颖琪、钟平、陈仓、吴恒运、王晖、蓬静欣、滕维忠、王祝成、贾德仁、骆贵兵、陆志厚、王海涛、赵景涛、王峥、鲁礼勋、崔力、何信林、刘志江、廖军林、王勃、陈坤、赵勇、习智勇、邹颖男、陈志刚、崔萍、普建国、彭金宁、常磊、李庆生、王邦行、张文斌、付龙龙、党小建、张晓邦、王彦章、刘占民、牛利涛、王团结、杨博、田平、刘国弼、陈朝辉、张广孙、徐卫华、周刚、安欣、柴琦、郭琳、令彤彤、陈平、蒋雁7火电厂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平凉电厂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杨宝红、许臻、余耀宏、姜琪、王璟、王正江、叶治安、朱学兵、袁国全、杨永刚、张江涛、张兴仁、丁映明、于全宁林勇、陈戎8海水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王广珠、李承蓉、樊坤、周显德、李建玺、赵磊、田利、汪德良、陈浩、王蓉蓉、史庆琳、彭章华、黄善锋、张小刚、崔焕芳、武忠全、孙巍伟、郭焱、韦延河、姚新华、罗奖合9国产首台超超临界机组仿真培训系统技术开发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华能玉环电厂魏湘、周东阳、张又新、王利国、柯文石、蔡宝玲、薛建中、李法众、张峰、傅望安、王承文、牛勃、王哲、李德友、苏大鹏、刘孝国、刘爱君二等奖序号获奖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0135MW CFB锅炉水冷壁主动防磨装置开发及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市瑞平煤电有限公司山西晋能集团大同热电有限公司徐正泉、江建忠、吕海生、郭涛、肖平、蒋敏华、曹林涛、孟洛伟、王宏权、时正海、孙献斌、李志伟11广西来宾B电厂#1锅炉提高燃烧稳定性的改造工程及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来宾希诺基发电有限公司王春昌、王晓旭、张广才、周平、柳宏刚、阎响林12电除尘器节电技术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滨渭、祁君田、刘源、张超、聂孝峰、李少宁13轴向型粗粉分离器在D10D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制粉系统中的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晋中华、白少林、何仰朋、时勇强、马建兰、刘定坡14《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DL/T998-2006)编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丹慧杰、薛建明、何育东、陈焱、杜晓光、雷鸣、牛拥军、赵彩虹15“华能北京热电有限责任公司4×830t/h锅炉烟气脱硫及烟塔合一工程性能保证值考核验收试验”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北京热电厂何育东、胡三季、潘栋、陈玉玲、牛拥军、曾德勇、刘廷祥、王明勇、王斌16锅炉承压部件爆漏防治综合研究(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综合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粤电集团湛江电力有限公司马红、郑坊平、张磊、林丁、伍明生、杨熙17捷制CSN417134钢主蒸汽管道爆破原因分析和管道更换判据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刘树涛、陈吉刚、范长信、梁锋、刘玉民、郑坊平、王彩侠、唐丽英、史志刚、李晓琴、杨杰、郭红龙、梁军、孔慧霞、王晓杰18国产奥氏体不锈钢锅炉管弯头频繁开裂分析与对策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武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马红、崔雄华、陈吉刚、张磊、贾建民、郑坊平、张生波、单鸿、李雁鸿19新建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集箱内部清洁度控制的研究及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华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韩传高、聂丹、孙建国、房亚军、何秀锦、曹剑峰、寇斌达、田甜20华能营口电厂2×600MW超超临界机组工程设备监理及启动调试技术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营口电厂尚海军、张亚夫、赵勇、刘伟、刘朝、刘超、张心、都劲松、周宇伟、孟颖琪、杨百勋、雷兆团、王勃、李续军、孙克彬、吴恒运、滕维忠、骆贵兵、陈志刚、王飞、常磊、彭金宁、田金刚、胡树廉、王峥、周广仁、李保峰、柴琦、王团结、安欣、牛利涛、刘杰、田丹、裴世英、顾荣发、裴胜、陈坤、廖军林、刘朝臣、蔡国宝、张文斌、邵云鹏、刘占民、王海涛、普建国、付龙龙、赵景涛、张瑞祥21循环流化床锅炉EDTA低温清洗工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蒙西发电厂姚建涛、龙国军、曹杰玉、邓宇强、刘冰、张祥金、刘永兵、刘敏、刘涛、文慧峰22提高电厂化学监督与控制可靠性的研究与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唐国际王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宁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国际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曹杰玉、宋敬霞、刘玮、何涌、刘涛、邓宇强、刘继峰樊改明、李思吉、孙海艳、张宏杰、李宇东、王志平、季永革23GLD型液压隔膜计量泵的开发与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宁飞、王军刚、王钊、郭金平、张小宏、童全峰、董娟24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田利、王广珠、孙巍伟、史庆琳、黄善锋、汪德良、江俭军25华能早期投运机组设备运行状态评估技术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宋文希、张广才、陈少华、孙本达、颜渝坪、马红、陈胜利、黄嘉驷、王生鹏、陈国辉、王志刚、周平、彭金宁、姚建涛、张维科、周明、肖勇、张彬、崔雄华、贺锡鹏、王彩霞、王碧磊26汽轮机冷端状态分析及运行优化技术开发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上安电厂居文平、郄彦明、于新颖、李素芳、张跃、马汀山、马强刘庆伏、孙运海、尹惠民、闫永强、李永康、马庆玲、林轶27600MW发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及单排管换热元件性能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国华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基伊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陈胜利、王军孝、朱宝田、薛海君、Josef Ratke、付昶、毛洪财、江翰、Gyula Planky、赵炎均、李南江、李高潮、崔来建、安红心、章治国;穆琳、苏晓峰、朱柯、韩小云、马全、蔡黎明、彭纯、张健、刘晓立28汽轮机叶片动频率测量及动态调频技术完善化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肖俊峰、何阿平、张永宁、陆伟、张永海、刘井泉、张萃平、祁文玉、高松、朱宝田29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蒙西发电厂2×300MW循环流化床空冷机组工程1号机组调试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方联合电力有限公司北方联合电力蒙西发电厂党黎军、赵志丹、雷兆团、孟颖琪、郭三虎、刘伟、李国宝、苏志坚、王自宽、武建忠、杨建华、许建学、辛军放、裴世英张宇、刘剑光、杨胜林、刘爱军、铁大卫、赵毅、张长志、党小建、段景卫、田平、胡树廉、李毅、王团结、鲁礼勋、邵林、闫大乘、宋卓、程建华、王宏杰、李小林、李平、朱永强、杨侠、王志亮、都建平、武宏伟、裴建军、任朝辉、周志刚、赵映华、李忠森、李文哲、沈永麟30高速公路隧道群监控系统开发和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曾卫东、冯铭、王春利、秦斌、宋鑫31大容量机组RB控制策略研究与实施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南通电厂国电深能四川华蓥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高海东、贾强邦、肖勇、习志勇、孙德良、肖胜、昌鹏、马乐、包加祥、赵瑜32大型机组滑压优化和机组重要参数补偿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张长青、贾强邦、高海东、孟祖浩、王世海33蒙西发电厂2×3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DCS控制系统设计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桑永福、杨新民、李军、安朝榕、郝德峰、卢秀文34华能营口电厂二期2×600MW超超临界机组DCS控制系统设计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李军、杨新民、陈丰、张又新、安朝榕、习志勇、王春利、崔战兵、仵理帆、刘浩、王文骏、苏航35国华公司BFS++项目管理模块的完善与应用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李耀君、刘振宇、王忠杰、罗凯、刘兆辉、张强、高增36国华电力600MW机组重大设备应用综合评价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华电力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国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于新颖、魏铜生、陈志清、王兴礼、常东峰、靖长财、刘颖华37低热值高炉煤气(BFG)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机组仿真系统研制与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王剑钊、孙成贤、姚国鹏、任鑫、郑剑涛、牛红伟、白慧峰等38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设计与及测试系统开发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程健、王保民、姚国鹏等三等奖序号获奖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39135MW CFB锅炉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行技术研究与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张敏、李志伟、肖平、时正海、韩应、孙献斌、刘海峰、黄中、江建忠、马丽锦40生物质燃料CFB综合利用燃烧脱硫特性试验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高洪培、王鹏利、李强、韩应、王海涛、张康道、刘海峰、肖平41华能日照电厂提高锅炉经济性及解决再热器超温问题的试验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日照发电有限公司陈国辉、王春昌、周平、张广才、张安生42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No12锅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广才、王志刚、王春昌、严响林、陆志清、曹长龙、郭金富、周宏平、龚春明炉灭火问题诊断和调整试验研究江苏华电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43300MW一次风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董康田、周欣安、闫宏、徐荫晨44提高排粉风机寿命的研究与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井冈山电厂、广东粤嘉电力有限公司梅县发电厂岳佳全、晋中华、闫宏、何仰朋、王月明、刘家钰45高水分及新疆神华煤掺烧性能试验研究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姚伟、蒙毅、杨忠灿、刘家利、相大光、何红光、王桂芳、薛宁46P92钢管道分层缺欠成因分析及检验技术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玉环电厂蔡晖、王亮、李建民、候召堂、朱立春、姚家骋、吕能、李毅龙、刘鸿国、邵天佑47中、低压给水管道高幅振动治理对策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分宜发电厂王军民、王必宁、陈盛广、刘永、康豫军、董雷、安慧48锅炉高温过热器状态检查与寿命评估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珞璜电厂李益民、蔡晖、史志刚、李梁、张淑霞、王亮、王彩霞、唐丽英、姚家骋、李毅龙、李治发49200MW机组高压主汽门入口管道对口错位分析与处理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国华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热电分公司安付立、康豫军、郭宗华、王军民、王必宁、李松、董雷、安慧50过热器向空排管道设计优化及实施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秦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王军民、王必宁、邹智成、程抗战、安付立、康豫军、卫大为、秦光伟51新建机组四大管道质量的监督检验与质量控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杨百勋、李益民、曹剑锋、韩传高、蒋桂平、张玉泉、周宇伟、尚海军、王理博、宋绍河52对汽轮发电机制造质量缺陷预防措施的研究及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赵勇、孙克彬、张心、罗万岭、杨百勋、蒋浩君53DL/T 465-2007《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试验方法》电力行业标准的修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心、朱竹桃、杜晓光54快速腐蚀测试技术在冷却水系统防腐措施筛选的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张维科、宋敬霞、刘玮、曹杰玉55包头二电厂3号机汽轮机油严重劣化的原因分析及处理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李烨峰、刘永洛、王娟、严锁宁、严涛、冯丽萍、肖秀媛、刘晓莹56发电厂热力设备化学清洗单位管理规定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联标准化处河南电力科学研究院曹杰玉、杜红纲、吴文龙57电厂用磷酸酯抗燃油运行与维护管理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刘永洛、李烨峰、严涛导则58华能德州、辛店节水改造技术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臻、王璟、杨宝红、汪德良、余耀宏、王正江、姜琪、袁国全、张江涛、陈红、朱学兵、胡特力59循环水弱酸处理系统环保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崔焕芳、陈宝琪、任清杰、郑青海、黄晓忠、杨勇、王振宇、张兴仁、吴志宏、樊坤、彭章华、王广珠、罗奖合、田利、李建玺、郭焱、姜国策60俄制500MW超临界机组疑难振动问题的分析和治理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有限公司张学延、张卫军、葛祥、银龙、郑怀国、郑安、李德勇、关志宏611000MW机组配用120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热力特性试验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胡三季、杨平正、陈玉玲、杨迎哲、王明勇、刘廷祥、王斌62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预平衡技术及现场应用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重庆珞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王延博、何国安、梁仕硭、向伟、彭旭斌63深圳能源集团东部电厂3×35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启动调试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火电工程公司深圳能源集团东部电厂姜鹏、辛军放、吴恒运、李续军、刘国弼、陈坤、普建国、张晓林、梁朝、孟国强、高彦启、盖科成、张晓邦、闫旭彦高玉峰、姜涛、李金召、刘海军、秦兵、张建民、徐卫华、刘剑光、田平、成城、党晓东、张顺来、同晓峰、李元、何伟、吴晓鸿、李丹、罗继先、张晓林、孟国强、高彦启、盖科成等64华能铜川电厂1号(600MW空冷)机组启动调试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郭俊文、高景辉、张建民、张文斌、赵晖、高奎、李文军秦兵、张广孙、伍刚、付侦平、辛军放、朱祥亮、王永胜陈坤、兀鹏越、万凯辉、李文科、吴文清、马晓珑、董海龙周广仁、于刚、姚刚、张炜、高玉锋、彦旭颜、顾荣发张瑞祥、王延博65北方联合电力公司达拉特发电厂5~8号锅炉减缓炉内结渣趋势的运行措施试验研究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方联合电力公司达拉特发电厂吴生来、郭睿、王国忠、刘琦、赵永坚、杨涛、杜天、肖建昌、卫斌、张爱军、王新平、韦禾、王志明、单茂祥、侯双喜。
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业绩
根据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的业绩数据,该机构在环保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研究和咨询: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积极开展环境保护项目的研究和咨询工作,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的环保解决方案和政策指导。
通过推动环境保护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提升了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技术创新与转化: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重点关注环保技术的创新和转化,致力于推进环境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通过与企业合作,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研发,推动新兴环保技术的快速应用和产业化,提升了中国环保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产业政策研究和推广: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致力于制定和完善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开展调研和研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并通过媒体宣传和推广工作,加大对环保产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产业发展。
4.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上的环保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研究,推动国际环保技术与经验的引进和交流。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在环保产业领域的业绩表现突出,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内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厂际技术交流会会议报道金秋十月,橘红蟹黄,迎来了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公司“国内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厂际技术交流会”2012年10月31日在广东台山电厂召开。
会议由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技网和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承办和协办。
国内电力行业专家群贤毕至,欢聚一堂,为充分交流与借鉴国内百万超超临界机组建设、运行、维护及检修经验,提升超超临界机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环保指标水平建言献策,奉献宝贵经验和科研成果。
会议邀请16名五大发电集团公司所属发电厂及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院所权威专家和4名国华内部专家,就超超临界机组汽机、锅炉、金属、控制、化学、电气等专业领域中的设备运行及检修等关键技术作主题演讲和现场答疑与交流互动。
会议采用主会场和分会场同步视频直播方式,国华公司本部、研究院、各发电公司等15个分会场,226人参加会议。
国华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平主持开幕式:中国百万超超临界机组自2006年11月玉环电厂第一台投产以来,至今已有50台投产。
各集团公司、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在提高百万千瓦机组运行可靠性、环保指标水平和持续改进综合经济性能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神华集团国华电力公司作为中国电力行业的一支新生力量,目前拥有八台百万超超临界机组。
为方便与其他兄弟公司交流和共享超超临界百万机组建设、运行、维护及检修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技术水平,今年年初,国华公司决定组织国内百万千瓦机组厂际技术交流会,并被列为神华集团国华公司一项重要工作计划,由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宋畅牵头落实。
在中国电力科技网、国内各兄弟单位领导及本次主会场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的台山电力公司大力支持下,国华研究院经过三个月的精心策划与筹备,今天,国内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会如期召开。
台山电厂主会场国华台山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随后大会进行主题演讲报告。
热工自动控制中的节能技术应用摘要:能源问题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妥善应对和管理能源危机,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升传统高耗能产业。
热工自动控制可有效降低供热系统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合理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热力自动控制的应用,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热力自动控制;节能技术;应用1 供热系统热力自动控制概述早期的供热系统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不能做到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在生产过程控制中容易出现较大误差。
目前已采用各类专业自动化仪器代替人工操作。
通过提高供热系统控制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快速响应和精确控制,避免人工操作的缺陷,大大提高供热系统控制能力。
自动控制还可以设置预警机制,便于及时处理异常问题,避免因供暖系统故障造成不利影响。
自动控制理论分为三种类型: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
经典控制理论以状态空间法为基础,根据构建高质量的数学模型,对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针对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控制不断优化产品性能目标。
现代控制理论是基于最优估计和线性控制理论来识别供热系统的动态情况,以掌握供热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智能控制理论综合了前两种理论的优点,具有同步交叉发展的特点。
能在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适当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机组的负荷。
当系统运行出现问题时,可快速排查定位。
更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运行压力,实现了更理想的自动控制目标。
首先,通过自动检测功能,对供热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温度、气压、流量等生产参数进行实时测量。
其次,根据生产条件和测量结果,供热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生产要求;当检测和控制过程出现异常问题时,自动保护功能会自动对系统的整体情况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整操作;当自动保护功能得到有效调节和控制时,会自动报警,提示运行人员或维修人员排除故障和处理问题,以保证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
西安热工研究院在节能诊断及分析领域业绩
西安热工研究院是火力发电行业质检中心,具有电力工程调试甲级资质、工
程咨询甲级资格、是中电联授予的AAA信用企业,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质量
管理体系认证,并有多人获得节能方向的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执业资格。
一直以来西安热工研究院在机组的性能测试方面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的声
誉,近几年来在机组能耗指标的核定及节能诊断领域更体现出了较强实力,已针
对百余台机组的能耗指标情况进行了核定,并在各项能损指标核定的基础上,为
发电企业指明了节能改造方向,提出了针对性强的节能改造措施,得到了发电企
业的欢迎和信任,为我国火电行业近年来能耗指标的不断下降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外为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近年来也对数十台
200MW机组的关停进行了评估,尤其是对其能耗指标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该项
工作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认可。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发电企业的节能评估及诊断工作,热工院在原有仪
器仪表设备的基础上又购置了大量相关仪器设备,如高精度的电能质量分析仪,
红外成像仪、压力及温度变送器等,开发了与机组能耗指标测试密切相关的高精
度给水流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具有多项专利)等。
同时热工院承担了多项与机组节能评估相关的科研项目,如“600MW湿冷
机组能耗指标核定与应用研究”,“机组效率核实程序和方法学”, “火力发
电行业安全性、经济性、环保型影响因素研究分析”等,且部分项目均为国家发
改委或财政部直接委托。另外还为华能集团编写了“节能降耗技术导则”和“节
电技术导则”。
2009年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61台火电机组的节能诊断工作,2010
年完成了41台火电机组的节能诊断工作,2011年上半年完成了39台火电机组的节
能诊断工作,其部分业绩见附表。
西安热工研究院近年完成的部分节能诊断工作汇总
序号 项目名称 委托单位 时间
1
机组效率核实程序和方法学 国家财政部 GEF全球环境基金 2011年
2
中国燃煤机组节能潜力分析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 2011年
3
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玉环电厂 2009年
4
华能沁北电厂4×600MW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沁北电厂 2009年
5
华能石洞口二厂2×600MW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石洞口二厂 2009年
6
华能阳逻电厂2×600MW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阳逻电厂 2009年
7
华能汕头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汕头电厂 2009年
8
华能德州电厂4×300MW机组+2×660MW机组节能诊
断研究
华能德州电厂 2009年
9
华能日照电厂2×350MW亚临界燃煤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日照电厂 2009年
10
华能威海电厂2×300MW燃煤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威海电厂 2009年
11
华能辛店电厂2×300MW燃煤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辛店电厂 2009年
12
华能聊城热电2×300MW燃煤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聊城热电 2009年
13
华能嘉祥电厂2×300MW燃煤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嘉祥电厂 2009年
14
华能海门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海门电厂 2010年
15
华能金陵电厂2×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金陵电厂 2010年
16
华能长春热电厂2×350MW超临界供热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长春热电厂 2010年
17
华能吉林九台电厂2×600MW节能诊断 华能吉林九台电厂 2010年
18
中电国际姚孟电厂2×600MW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中电投姚孟电厂 2010年
19
呼伦贝尔能源公司东海拉尔热电厂2×200MW供热机
组节能诊断
海拉尔热电厂 2010年
20
华电望亭电厂11、14号300MW燃煤机组节能诊断 华电望亭电厂 2010年
21
华能海南东方电厂2×350MW超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东方电厂 2010年
22
华能大连电厂4×350MW亚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大连电厂 2010年
23
华能济宁电厂2×350MW亚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济宁电厂 2010年
24
国华盘山电厂2×500MW超临界机组运行寿命中期综
合性能评估
国华盘山电厂 2010年
25
华能伊敏电厂1、3、5号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伊敏电厂 2011年
26
中电投阜新电厂1、3号机组节能诊断 中电投阜新电厂 2011年
27
中电投辽宁东方电厂2×300MW亚临界供热机组节能
诊断
中电投辽宁东方电厂 2011年
28
中电投抚顺热电2×300MW亚临界供热机组节能诊断 中电投抚顺热电 2011年
29
大唐调兵山电厂2×300MW循环流化床空冷节能诊断 大唐调兵山电厂 2011年
30
大唐鲁北电厂2×300MW亚临界供热节能诊断 大唐鲁北电厂 2011年
31
华电贵港电厂2×600MW超临界节能诊断 华电贵港电厂 2011年
32
滇东能源公司第一发电厂4×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
诊断
滇东能源公司 2011年
33
滇东能源公司第二发电厂2×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
诊断
滇东能源公司 2011年
34
华能福州电厂4×350MW亚临界机组+2×600MW超临
界节能诊断
华能福州电厂 2011年
35
华能白杨河电厂2×350MW亚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白杨河电厂 2011年
36
华能邯峰电厂2×600MW亚临界机组节能诊断 华能邯峰电厂 2011年
37
大唐景泰电厂2×600MW超临界空冷机组节能诊断 大唐景泰电厂 2011年
38
大唐甘谷电厂2×300MW亚临界空冷机组节能诊断 大唐甘谷电厂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