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供热机组灵活性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技术及工程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46
600MW改造技术及工程实践介2019年9月25日一、背景介绍二、技术方案介绍三、工程实践介绍四、结论及展望欧洲、美国和中国分别提出到2050年将实现100%、80%和60%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蓝图。
中国的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计划中也明确表示将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这些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
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的比例在不断加大近年来,由于“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的需要,多数“以热定电”的火电机组出力大幅上升,进而留给风电的上网空间非常有限,导致了中国严重的弃风、弃光等现象。
在2016年上半年,甘肃弃风率高达47%,新疆弃风率为45%;对于风电、光伏发展的问题在于发电源和消耗端的不匹配,三北地区新能源多,而用电端主要在东南地区;燃煤电厂灵活调峰的必然选择除了大中型水电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外,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可控性较差,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较多的不确定性。
◼能源局《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要求:挖掘火电机组调峰潜力,提升我国火电运行灵活性,消纳能力;◼“十三五”期间实施2.2 亿千瓦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改造,热电机组增加20%额定容量的调峰能力,最小技术出力达到40~50%额定容量;◼机组灵活性改造大范围开展,尤其北方热电联产机组,改造型式多样,效果不一。
电锅炉熔盐储热调峰◼改动少,投资小;◼运行方式灵活;◼供热量大,调峰能力强。
◼目前情况:机组配置:2×600MW 超临界机组,N600-24.2/566/566;抽汽供热:汽轮机中低压连通管打孔抽汽,额定压力1.0MPa,温度375℃;供热能力:工业抽汽118.5t/h, 采暖抽汽320t/h;(采暖供汽最大能力420t/h );◼供暖能力存在缺口:市近、远期规划,供热负荷增加至618MW(对应中排抽汽量666t/h);◼调峰需求:两台600MW机组的利用小时呈下降趋势,机组参与深调的幅度范围不断增长,但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增长,机组的采暖抽汽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供热与深调成为一对矛盾,机组无法实现热电解耦;◼补贴政策:《火电机组辅助调峰政策》已经出台,明确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给予相应补贴,补贴标准采用一厂一策的原则。
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在350MW机组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2-05T02:52:27.07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14期作者:孙文博[导读] 以北重350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为例,阐明低压缸运行时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孙文博(大唐国际沈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沈阳 110000)摘要:以北重350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为例,阐明低压缸运行时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为同类型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提供技参考。
关键词:火电低压缸节能调峰0 前言多年来,国家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能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现役电厂的节能、升级与灵活性改造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鼓励电厂实施技术改造,充分回收利用电厂余热,推广先进供热技术,整体提高电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与灵活性[1]。
随着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速放缓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火电利用小时数将会逐年下降,为此提升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大规模参与电网深度调峰将是大势所趋[2]。
1 概况沈东热电2台机组规划热负荷约1400万平方米,现阶段供热面积还未达到设计值,因此机组余热利用及灵活性改造的主要目的并非增加供热能力,而是在目前热负荷条件下降低机组发电煤耗,提高供热效率,同时在电网有深度调峰需求的时段积极参与实时深度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在避免因保证供热而承担调峰辅助服务考核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调峰辅助服务补贴,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3]。
2 改造方案2.1 中低压缸连通管改造根据低压缸零出力运行的需要,需从中压缸排汽引出冷却蒸汽至低压缸进汽口,用于冷却低压缸末级叶片,因此,需对供热蝶阀前预留供热抽汽接口,在供热蝶阀后预留冷却蒸汽旁路接口。
2.2 低压缸冷却蒸汽系统改造在抽汽工况下,连通管蝶阀关闭,蒸汽从连通管抽汽管道全部引出进入热网供热,仅引部分蒸汽进入低压缸冷却低压转子,带走转子鼓风产生的热量。
冷却蒸汽汽源取自中压缸排汽,接入点为中低压缸连通管低压缸进汽口竖直管道上。
热电厂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大范围、长时间严重雾霾天气,与燃煤锅炉区域高强度、低空排放的特点密切相关。
小型燃煤锅炉无具备环保设备,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重要污染源,年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27%、9%;大型火力发电厂集中供热代替小锅炉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发电厂的环保设备运行可靠,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但当供热热源全部由发电厂提供时,发电厂供热的可靠性及经济性就变的尤为重要,本文对当下发电厂供热改造技术进行简单的分析,为发电厂供热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供热改造;低压缸零出力;深度调峰;供热能力引言为保住绿水蓝天,国家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去除小锅炉供热,采用集中供热,由于集中供热能够节约燃料、易大型化、机械化,还能够集中解决排烟污染、灰渣燃料堆放等问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被认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标志之一。
但由于能源结构的改变,新型能源如风电、太阳能发电、燃气发电等发电行业高速发展,导致火电机组调峰期负荷率降低,同时由于北方工业相对匮乏,冬季工厂运行时间短等因素,导致北方电厂冬季调峰时负荷率进一步降低,负荷率低与高供热需求相互矛盾,因此衍生了一系列的供热改造项目,例如:旁路供热、电极锅炉供热、储热罐及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我厂采用零出力改造,通过更换低压缸进汽调门,减少低压缸进汽,使原本进入低压缸做功的蒸汽进入热网加热器,提高供热能力。
1.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技术1.1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技术原理该技术打破原有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冷却流量限值理论,在供热期间切除低压缸进汽,仅保持少量的冷却蒸汽(300MW等级机组约需20-30t/h左右冷却蒸汽),使低压缸在高真空条件下“零出力”运行,并采用可完全密封的液压蝶阀切除低压缸原进汽管道进汽,通过新增旁路管道通入少量的冷却蒸汽,用于带走切除低压缸进汽后低压转子转动产生的鼓风热量。
NZK汽轮机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国家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推进,发电厂集中供热是解决城区环境污染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本文针对NZK145MW汽轮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技术的技术研究,系统改造,技术应用,能耗分析,运行优化,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通过热电联产改造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升了发电厂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助推了地方环保治理发展。
【关键词】NZK汽轮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技术研究应用1背景与意义为了响应国家及地方政府“蓝天保卫”的总体要求,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实现集中供热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发展的行业。
当地城区已供热面积380万平米,现有 73 万平米新建建筑处于无供热热源的状态。
地方供热能源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
城区存在燃煤分散供热小锅炉房 11 座,该方式低效率、高污染。
城区另有联片供热锅炉房 8 座,共有 4.2-14MW低温链条锅炉41台,能耗高于国家节能指标,污染排放指标大幅超出国家环保排放标准。
电厂集中供热改造工程实施,可较好的调整城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极大的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为本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
同时,增加电厂对外供热量,节约燃煤量和提高机组热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电厂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发电厂市场竞争力,也可缓解城市供热不足状况,带来巨大的节能效益、环保效益与社会效益。
由于冬季供热期间,为了满足供热抽汽需求,机组运行“以热定电”受限运行,为了保障市区供热发展需要的同时,提高集中供热普及率和供热可靠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符合国家的能源产业政策;同时响应了国家关于新能源消纳、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的政策要求。
公司开展供热机组灵活性改造,以提高机组的供热能力、供电调峰能力。
既满足未来当地城市热负荷增长后供热的需求,又满足当前供热负荷下电网深度调峰的运行要求。
330MW供热机组低压缸零出力应用与探讨摘要:供热机组是现代城市能源供应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提供热能供暖和热水。
在供热机组中,低压缸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负责将高温高压的蒸汽转化为中低温的热水。
然而,在供热季节,由于供热需求的波动性,低压缸常常处于部分负荷或者低负荷运行状态,导致能源利用率低下和环境排放增加。
因此,研究如何在低压缸零出力的情况下实现供热机组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通过实现低压缸零出力,可以进一步提高供热机组的能源利用率,减少燃料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国家发改委于2021 年发布的《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要求,到 2025 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煤耗将至300g/kW·h 以下,现役机组在供热期运行时单日 6h 最小发电出力达到 40%额定负荷调峰能力;为满足电网对单元机组在供热期的深度调峰要求,在提高机组深度调峰能力的同时保障机组供热安全可靠性,增强机组在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准格尔电厂对4号汽轮机实施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工作。
关键词:330MW供热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应用1.低压缸零出力的概念和意义低压缸零出力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低压缸的输出功率降至最低甚至为零的运行状态。
通常情况下,低压缸在供热季节会处于部分负荷或者低负荷运行状态,这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增加。
通过实现低压缸零出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低压缸的能耗,提高供热机组的能源利用效率。
低压缸零出力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1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低压缸是供热机组中能耗较高的部分之一。
在传统运行模式下,低压缸常常处于部分负荷或者低负荷运行状态,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通过实现低压缸零出力,可以将低压缸的能耗降至最低甚至为零,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这有助于减少燃料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
1.2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低压缸的运行状态对供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330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应用摘要:本论文介绍了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在豫新发电公司#7机的应用,讲解了技术改造方案,重点阐述了切缸投运操作及注意事项,并进行了切缸试验,可以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通过两次切缸运行,切缸后抽汽供热流量提高,电负荷下降。
即能满足夜间气温低,供热需求量大的问题,也能满足电量市场夜间深度调峰需求,经济效益可观。
关键词:供热低压缸零出力切缸1.机组概述汽轮机为C330/310-16.7/0.4/537/537型亚临界、中间再热、高中压合缸、两缸两排汽、单轴、单抽采暖凝汽式汽轮机,八段非调整抽汽(三高加,四低加,一除氧),由东方汽轮机厂生产。
汽缸本体高中压合缸,通流部分反向布置,高压缸为双层缸结构,低压缸为双缸双排汽对称分流,也采用双层缸结构,内缸为通流部分,外缸为排汽部分。
豫新发电公司于2006年11月开始向城市进行工业供热和民用集中供暖,其中民用集中供暖配套建设有两座供热首站,一座(热网南站)于2006年随机组建成,位于#6机固定端,设计最大集中供暖面积为440万m²,另一座(热网北站)于2016年扩容建成,位于#7机扩建端,设计最大集中供暖面积为1004万m²,合计最大为1444万m²。
2.技术改造方案1)随着国家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强,以及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居民用热需求的增加,豫新电厂的供暖热负荷也在快速增长,另在供暖期由于电负荷限制,机组供热能力已接近饱和。
因此,对#7机组进行供热改造。
2)根据国内同类型机组的供热改造情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该技术是近两年在我国大力倡导火电机组运行灵活性的政策背景下发展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供热期采用可完全密封的液压蝶阀切除低压缸原进汽管道进汽,将该部分蒸汽用来供热,同时,通过新增旁路管道通入少量的冷却蒸汽,用于带走低压转子转动产生的鼓风热量,使低压缸在高真空条件下“空转”运行,实现低压缸“零出力”,从而大幅减少冷源损失,显著降低发电功率,在保障供热需求或提高机组供热能力的情况下,提高机组的电调峰能力和供热经济性,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显著。
320 MW 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刘双白1,张晶2,吴昕1,胡娱欧2(1. 国网冀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5;2.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北京 100053)摘 要: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可有效提升机组供热能力和调峰能力。
针对某320 MW 供热机组,采用Ebsilon 软件计算分析了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机组最大供热抽汽量提升97%,在250 MW 供热负荷下,供电煤耗可降低61 g/(kW·h );试验研究了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能力工况,实测得出,机组最大供热负荷可达到476 MW ,最小电负荷可降至79.5 MW ;基于上一年度供热期运行数据,对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低压缸零出力方式供热可节约标准煤5 581 t 。
关键词:低压缸零出力;热电联产;供热量;节能量DOI :10.11930/j.issn.1004-9649.2021010530 引言中国北方地区电站多为热电联产机组,冬季供热期采用以热定电方式运行,机组调峰能力有限,造成电网调峰困难、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1-2]。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将火电机组的改造重点放在提高灵活性和调峰能力上,以实现更多新能源电力并网[3-4]。
2016年6月及7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为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挖掘燃煤机组调峰潜力,提升中国火电运行灵活性,全面提高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先后遴选共计22个项目为提升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5-6]。
2017年1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发改能源〔2017〕1942号),肯定了“三北”地区开展的火电灵活性试点项目改造效果,并明确继续扩大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范围,大幅提升火电调峰能力[7]。
2018年3月2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8〕364号)提出,加快推进电源侧调节能力提升,明确实施火电灵活性提升工程。
200MW热电联产空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探究摘要:近年来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改造工程项目实施较多,其中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在很多机组得以实施应用,但是在空冷热电联产机组上的应用为数不多。
本文以满洲里达赉湖热电公司实施的两台空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实施为样本,对热电联产空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字:空冷机组热电解耦低压缸零出力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水电等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弃风、弃光和弃水问题,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三北)等地。
现有热电联产机组受限于“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无法实现有效调峰,弃风、弃核问题严重。
因此,对热电联产机组进行热电解耦,改善热电联产机组的调峰性能是近年来火电行业面临的选择。
为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的调峰能力,近年来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解耦改造工程项目实施较多,其中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作为近年来的新兴技术在很多机组得以实施应用。
但是在空冷热电联产机组上的应用为数不多,结合以上背景,本文以满洲里达赉湖热电公司实施的两台空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实施为样本,对热电联产空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技术进行探究。
二、达赉湖热电公司机组情况概述满洲里达赉湖热电有限公司两台号机组系超高压200MW供热机组,机组所配HG-670/13.7-HM18型锅炉,汽轮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制造的CZK185/N200-12.75/535/535/0.245型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两排汽、直接空冷、冷凝式,汽轮机机组冷端设备为GEA公司生产的直接空冷凝汽器(ACC)。
满洲里达赉湖热电公司地处内蒙古满洲里市扎赉诺尔诺尔区,归国网蒙东公司直调,承担着满洲里市扎赉诺尔诺尔区域近460万的供热面积。
随着近年来东北区域电力调峰辅助市场以及扎赉诺尔区的供热需求量的影响。
一方面,热电联产机组“以热定电”的运行模式,达赉湖热电公司面临着机组调峰深度不足的局面。
汽轮机低压缸灵活性调峰改造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8-10T03:39:17.746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2年第6期作者:刘立宏[导读] 通过对机组低压缸灵活性调峰优化改造实现电力生产和热力生产的解耦运行刘立宏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 130031摘要:通过对机组低压缸灵活性调峰优化改造实现电力生产和热力生产的解耦运行,提升机组的供热调峰能力从而缓解可再生能源消纳困境,避免电网辅助分摊和考核,增加机组供热能力,提高本企业盈利能力。
关键词:低压缸灵活性调峰;供热能力;节能降耗0.引言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展,城市采暖供热需求日益增长,电厂继续承接供热负荷的能力受限,为满足外部供热需求,对机组低压缸灵活性调峰优化改造。
提升供热机组灵活性的低压缸不做功技术在低压缸高真空运行条件下,采用可完全密封的液动蝶阀切除低压缸原进汽管道进汽,在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机组发电功率,实现深度调峰,参与深度调峰辅助服务,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1.优化改造内容及目标对机组低压缸蝶阀进行优化,更换为全封闭阀门;对机组改造后相关系统保护逻辑进行优化;对低压缸投入、切除及相关联锁保护功能进行优化;对低压缸切除运行进行优化;对制造、安装、设计的要求和质量以及机组的技术性能进行优化,从而保证机组能够长期、稳定、安全运行。
2.系统概述机组低压缸灵活性调峰优化改造项目采用切除低压缸的运行方式提高机组灵活性调峰能力,在低压缸高真空运行条件下,采用可完全密封的液压蝶阀切除低压缸原进汽管道进汽,通过新增旁路管道通入少量的冷却蒸汽,用于带走低压缸不做功后低压转子转动产生的鼓风热量。
与改造前相比,提升供热机组的灵活性,解除了低压缸最小蒸汽流量的制约,在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机组发电功率,实现机组深度调峰。
3.优化改造范围3.1 低压缸灵活性调峰优化改造将现有汽轮机低压缸改成低压缸不做功供热机组,为了防止低压缸末两级叶片出现鼓风损失从而引起叶片超温以及应力超限等问题,需要引入一定量的中压缸排汽对低压缸进行冷却。
600MW改造技术及工程实践介2019年9月25日一、背景介绍二、技术方案介绍三、工程实践介绍四、结论及展望欧洲、美国和中国分别提出到2050年将实现100%、80%和60%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蓝图。
中国的十二五和十三五两个五年计划中也明确表示将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这些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核电。
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的比例在不断加大近年来,由于“三北”地区冬季供暖期的需要,多数“以热定电”的火电机组出力大幅上升,进而留给风电的上网空间非常有限,导致了中国严重的弃风、弃光等现象。
在2016年上半年,甘肃弃风率高达47%,新疆弃风率为45%;对于风电、光伏发展的问题在于发电源和消耗端的不匹配,三北地区新能源多,而用电端主要在东南地区;燃煤电厂灵活调峰的必然选择除了大中型水电具有较好的调节性能外,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可控性较差,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较多的不确定性。
◼能源局《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要求:挖掘火电机组调峰潜力,提升我国火电运行灵活性,消纳能力;◼“十三五”期间实施2.2 亿千瓦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改造,热电机组增加20%额定容量的调峰能力,最小技术出力达到40~50%额定容量;◼机组灵活性改造大范围开展,尤其北方热电联产机组,改造型式多样,效果不一。
电锅炉熔盐储热调峰◼改动少,投资小;◼运行方式灵活;◼供热量大,调峰能力强。
◼目前情况:机组配置:2×600MW 超临界机组,N600-24.2/566/566;抽汽供热:汽轮机中低压连通管打孔抽汽,额定压力1.0MPa,温度375℃;供热能力:工业抽汽118.5t/h, 采暖抽汽320t/h;(采暖供汽最大能力420t/h );◼供暖能力存在缺口:市近、远期规划,供热负荷增加至618MW(对应中排抽汽量666t/h);◼调峰需求:两台600MW机组的利用小时呈下降趋势,机组参与深调的幅度范围不断增长,但随着城市供热需求的增长,机组的采暖抽汽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供热与深调成为一对矛盾,机组无法实现热电解耦;◼补贴政策:《火电机组辅助调峰政策》已经出台,明确火电机组参与深度调峰给予相应补贴,补贴标准采用一厂一策的原则。
--------1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技术方案批准:审核:编写:目录1、编制目的: (2)2、组织机构及分工 (2)3、操作内容: (3)4、操作应具备的条件: (3)5、低压缸零出力投入前的准备工作 (3)6、低压缸零出力投入 (4)7. 低压缸零出力工况下协调控制参数优化,投入CCS、AGC (5)8汽轮机由低压缸零出力工况至抽凝工况切换 (5)9、相关逻辑保护: (6)10、操作注意事项 (9)11、安全措施及预案 (10)附件1:机组各工况热平衡图 (12)附件2:1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标准操作票 (20)--------1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运行技术方案1、编制目的:明确本次1号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投入运行工作的任务和各方职责,规范操作项目和操作程序,使各项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确保机组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安全、稳定的运行,特编制本技术方案。
2、组织机构及分工2.1组织机构2.2工作分工发电运行部:负责技术方案的编制,现场的整体组织、指挥工作。
对参与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包括切换过程及运行中的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负责按照技术方案及标准操作票,执行相关运行操作。
现场操作指挥:当值值长。
操作:1号机当值主值。
配合:1号机当值副值。
监护:发电部对应专业。
设备管理部:负责各工况协调控制参数的优化,负责操作过程中设备的消缺和临时措施的实施,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安全监察部:监督各岗位人员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两票三制”制度和遵守安全规程。
3、操作内容:3.1 1号汽轮机由抽凝工况至低压缸零出力工况切换。
3.2 投入CCS升降机组负荷,优化协调控制参数。
3.3 投入机组AGC,协调控制下增减机组负荷。
3.4 1号汽轮机由低压缸零出力工况至抽凝工况切换。
4、操作应具备的条件:4.1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落实到位。
4.2 技术方案审核通过,各参与单位、部门已组织学习,并已经向所有参与操作的相关人员介绍交底。
国产350MW供热机组低压缸零出力运行分析摘要:为了更好的发挥热电联产机组冬季调峰能力和供热能力,增强机组在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至2017年国内首台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运行试验成功后,其工程量小、投资少、回报快、供热期调峰灵活、供热能力增加显著等优点让热电联产的企业获得了增加收益的新途径。
关键字:低压缸零出力、调峰、供热、灵活性。
引言:随着我国风电、太阳能、核发电项目的快速发展,电力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再加上北方供热机组冬季“以热定电”的模式,导致冬季供热采暖期间调峰尤为困难,机组灵活性差,电力低谷期间机组没有调峰能力,为缓解冬季供热期间电热矛盾突出问题,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成为更多热电联产机组的改造优化项目。
1、低压缸零出力改造技术方法1.1改造概述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技术的核心是采用可完全密封的液压蝶阀在运行过程中切除低压缸全部进汽,仅通入少量冷却蒸汽,降低低压转子冷却蒸汽流量,用于带走切除低压缸进汽后低压转子运行产生的鼓风热量,从而降低低压转子冷却蒸汽流量。
大幅提高机组供热能力。
该技术能够实现供热机组在抽汽凝汽式运行方式与高背压运行方式的灵活切换,使机组同时具备高背压机组供热能力大、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运行方式灵活的特点。
在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机组发电功率,实现深度调峰。
通过液压蝶阀的开关实现低压缸“零出力”与“满出力”在线切换,在电网波谷阶段低压缸“零出力”实现机组深度调峰,并满足供热要求,在电网波峰阶段低压缸“满出力”运行,满足电网用电需要,实现热电解耦。
1.2低压缸零出力改造内容1.2.1低压缸冷却蒸汽改造供热系统非抽汽工况时处于非截流状态,蒸汽进入低压缸;改造后,连通管蝶阀采用零泄漏、液动蝶阀,保证在抽汽工况下,连通管蝶阀关闭,蒸汽从连通管抽汽管道全部引出进入热网供热,仅引部分蒸汽进入低压缸冷却低压转子,带走由于鼓风产生的热量。
1.2.2低压缸喷水系统改造机组在原有第1路低压缸喷水基础上,新增第2路喷水。
技术应用Ji Shu Ying Yong摘要:汽轮机运行效率是火电厂汽轮机组重要经济指标。
目前火电厂运行的汽轮机普遍为凝汽、抽汽式汽轮机。
蒸汽在汽轮机内部做完功后直接由低压缸末级排入凝汽器,大量的热量被凝汽器管束内的循环水冷却,造成了热介质的极大浪费。
本文简要介绍了低压缸零出力技术的工作原理,并以某电厂200MW机组低压缸零出力改造为例,对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在火电厂节能改造应用进行实例分析与介绍。
关键词:经济指标;热介质;零出力汽轮机排汽热损失是造成火力发电厂运行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大量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汽轮机做功后排入凝汽器冷凝成水,此过程损失了机组40%以上的总热量,造成了极大的能量损失,导致汽轮机运行效率低下。
因此,有效利用低压缸排汽或者减少低压缸排汽是提升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节能改造手段主要是低真空供热或者光轴技术,但此技术均要求在供热期前后对转子进行更换,造成机组年检修周期长,检修工作繁重。
而低压缸零出力技术针对低压缸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在保证低压部件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量的减少低压缸排汽,较大幅度增加机组供热抽汽,可有效提高了机组运行效率,同时实现了供热期与纯凝期无缝切换链接。
1低压缸零出力技术概述低压缸零出力技术在低压缸高真空运行条件下,全关低压缸两侧供热蝶阀以切除低压缸原进汽管道进汽,同时通过在供热蝶阀处新增旁路管道以及电动调整门向低压缸通入少量的冷却蒸汽冷却低压缸转子,将低压缸进汽切除,实现低压缸近零出力运行,从而大幅降低低压缸排汽消耗,减少汽轮机排汽冷源损失,可以大幅提高机组的供热能力和电调峰能力。
2低压缸零出力改造范围低压缸零出力改造重点是在大幅减少低压缸冷却汽量后保证低压缸转子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主要采取低压缸叶片喷涂、安全测点安装、性能试验测试、运行参数监控等一系列措施。
该技术的总体改造范围如下:新增低压缸冷却蒸汽旁路系统;新增汽轮机本体运行监视测点;对低压缸末级叶片抗水蚀金属耐磨层喷涂;对低压末两级叶片运行安全性校核;更换严密性可靠的供热蝶阀;对配套的凝结水系统进行改造;对配套供热系统进行改造。
0引言随着城市发展,企业所在区域供热需求不断增长,2018-2020年供热期供热需求量将相继增加670万吉焦,供热缺口较大。
为满足市区供热需求提高供热的可靠性,降低机组能耗,增加企业效益,势在必行进行机组供热增容改造。
1技术路线目前,增加机组供热能力就是减少机组的冷源损失,就是对汽轮机做完功的蒸汽余热加以利用,主要有高背压改造、背压机改造及低压缸不做功等改造技术路线。
改背压机技术路线比改高背压技术路线机组的供热能力提高了,标煤耗降低了,由于背压机组“以热定电”,政策上属于鼓励项目。
在受机组负荷影响,机组高背压改造后,不能实现以热定电,冬季供热没有体现高背压机组的优势。
改低压缸不做功技术路线比改背压机技术路线,供热能力和节能效果相当,改造工作量小,投资较少,改造工期短,能维持机组铭牌不变,夏季可以正常运行,机组运行方式灵活。
另外机组低压缸不做功改造后可实现热电解耦、提升机组参与调峰能力。
经上述综合分析及几种改造技术路线比选,机组改为低压缸不做功的技术路线是供热增容改造的最佳选择。
2应用方案2.1汽轮机改造方案为满足厂内尽可能扩大机组供热能力的目标,根据厂内机组状况,对几种改造方案按照汽轮机进汽量为530t/h工况,对改低压缸不做功、改背压机和改高背压机均按照排汽热量全部供出,不受外部条件影响经济指标进行对比。
2.1.1低压缸不做功增加供热能力改造提高机组供热能力的低压缸不做功供热增容改造是在低压缸高真空运行条件下,采用可完全密封的液压蝶阀切除低压缸原进汽管道进汽,通过新增旁路管道通入少量的冷却蒸汽,用于带走低压缸不做功后低压转子转动产生的鼓风热量。
与改造前相比,提升供热机组的灵活性,解除了低压缸最小蒸汽流量的制约,在供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机组功率,实现调峰。
低压缸不做功供热改造后,为了防止低压缸末两级叶片出现鼓风损失从而引起叶片超温以及应力超限等问题,需要引入一定量的中压缸排汽对低压缸进行冷却。
低压缸零出力改造三级计划低压缸零出力改造三级计划一、引言低压缸是蒸汽发电机组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转化为动力输出。
然而,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低压缸出现零出力现象,严重影响了发电效率和设备寿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低压缸零出力改造的三级计划。
二、第一阶段:问题分析与方案设计1. 问题分析需要对低压缸零出力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可能的原因包括:磨损严重导致间隙过大、叶片变形或断裂、密封不良等。
通过仔细观察和检测,可以确定具体原因,并为后续改造工作提供依据。
2. 方案设计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
可能的方案包括:更换磨损严重的叶片、修复或更换受损的密封件、调整叶片间隙等。
在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成本、可行性和效果等因素,并与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和评估。
三、第二阶段:改造准备与实施1. 改造准备在开始改造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定所需材料和设备,并进行采购。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制定详细的改造计划和时间表,并安排好工作人员的任务分工。
2. 改造实施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可以开始实施改造计划。
根据方案设计,逐步进行改造工作。
具体操作包括:拆卸受损部件、清洁叶片表面、更换叶片或密封件、调整叶片间隙等。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操作规范和安全。
四、第三阶段:改造效果评估与优化1. 改造效果评估在完成改造工作后,需要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对比改造前后的数据和性能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价改造效果。
同时,可以对发电机组进行试运行,并记录运行数据以供参考。
2. 优化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在必要时可以进行优化措施。
可能的优化措施包括:进一步调整叶片间隙、更换其他受损部件、改进密封设计等。
通过不断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低压缸的性能和可靠性。
五、总结通过以上三级计划,可以有效解决低压缸零出力问题,并提高发电效率和设备寿命。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