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触网-参数设计

接触网-参数设计

接触网-参数设计
接触网-参数设计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 1104

姓名:香磊

学号: 3

指导教师:闵永智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4 年 7月 1日

1设计原始题目

题目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控制参数设计。

内容

根据高速接触网的控制参数及理论分析,设计哈—大高速电气化接触网控制参数。

设计方案

高速接触网控制参数包括静态特性,动态特性,波动速度, 系数等。本设计主要对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反射系数,多普勒因数,增强系数,链形悬挂的固有频率五个方面进行计算。

2 设计计算

根据文献参考,可以查询得京沪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常用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京沪高铁各种参数

量的名称符号单位名称大小

T kN21

承力索张力

C

接触线张力j T kN30

m kg/m

承力索线密度

C

接触线线密度j m kg/m

列车实际速度V km/h300

l m10

近支撑点吊线间隔

i

跨距l m65

抬升力P N74

Ngm320

刚度EI2

mm230

许用应力N2

波动传播速度

波动传播速度:受电弓抬升引起接触悬挂的振动,该点振动波会沿接触悬挂传播,传播的速度称为波动传播速度。波动传播速度按式计算:

m

T

C ∑∑=

式中: T ∑——接触悬挂承力索(辅助承力索)和接触导线的张力之和(N)

m ∑——接触悬挂承力索(辅助承力索)和接触导线的线密度之和(kg/m)

C ——接触网的波动传播速度(km/h)

将数据代入式得:

)km/h (15408

.108.121000

30000=++=

C

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 m

T C j p 6

.3=

式中:

j

T ——接触线的张力(N)

m ——接触线的密度(kg/m)

将数据代入式得

)km/h (60008

.130000

6.3=?

=p C 反射系数

高速运行的接触网的振动波在遇到非均质点(如吊弦、中锚、电连接线夹、定位线夹、分段绝缘器处)时冲击被反射,这种反射影响反射系数,即反射使振动波衰减或增强。反射系数越小,波动传播速度可提高。反射系数用下式表示:

j

j C C C

C m T m T m T r ?+??=

式中: C T ——承力索的张力(kN)

j

T ——接触线的张力(kN)

C m ——承力索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j

m ——接触线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将数据代入式得

54.06.1500.1800

.18008

.12100008.13000008.121000=+=?+??=

r 多普勒因系数

在高速运行中,受电弓会受到接触悬挂各种结构因匹配及诸多参数造成干扰

和影响,其扰动力激发的接触悬挂形成的振动波与高速运行的受电弓形成复杂的振动状态,使弓网相互影响和制约,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为多普勒效应,用多普勒因系数α表示,它是波动传播速度与运行速度有关的系数。可用下式表示:

V

C V

C α+-=p p

式中: α——多普勒因系数

p

C ——波动传播速度(km/h) V ——列车运行速度(km/h) 将数据代入式得:

33.0300

600300-600=+=α

增强系数(增强因数)

受电弓在高速运行中,在通过定位点或跨内等距吊弦点时,会周期性的激发接触线的振动,(以波动形式表现)这种激发接触线的振动波在传播和反射时会增强其振幅,振幅的增强度用增强系数表示:

a

r

=γ

式中: γ——增强系数

r ——反射系数

a ——多普勒因系数 将以上计算数据代入式得:

64.133

.054.0==γ

链形悬挂的固有频率

直链形悬挂在一跨内是一个平面汇交柔索力系,是具有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该系统存在大量的固有频率。对于由基本相等跨组成的链形悬挂,存在着对称和反对称振动方式,振动波幅位于对称轴上;若为反对称方式,振动波节位于对称轴上,若是跨距为偶数值的链形悬挂,其对称轴落在支撑点上。

若为反对称振动,基波振动的波长等于双倍的跨距距离。如果把振动理解为静止的波,由此计算出其频率为:

l

m m T T l

C f c j 22c j 1++==

将数据代入式得:

02.11=f

式中: C ——为链形悬挂振动的平均传播速度。 l ——跨距。

若是对称振动,至第一个区间吊弦的这一段同时包括在内,其频率为:

1

c j c j 1

22T T 2l l m m l l C

f +++==

式中: i l ——为靠近定位点吊弦之间的距离,对于这种简单模式,第一次谐波振动的频率是基波振动的两倍。

将数据代入式得:

96.02=f

3 设备选择及绘制装配图或示意图

受电弓高速运行时接触网的变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受电弓高速运行时接触线的变形示意图

图(a)把三条曲线绘在一起,为便于比较,图(b)、(c)、(d)三条曲线表明三种运行状态:

图(b)表示在行车速度V <<Cp 其振动波形在力P 的作用点前后没有较明显的改变,只是由于阻尼作用,在力P 作用点右方,波的振幅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对接触线和受电弓没有影响。

图(c)表示在行车速度V <Cp 时,且接近于Cp ,其振动波的波形在力P 作用点右方有明显的改变(衰减),这时,对接触线的应力及受流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d)表示行车速度V=Cp时,即振动波和受电弓以相同的速度运行和传播,这时,接触线在力P的作用点处产生严重的变形,在力P的右方,接触线几乎变成一条直线,其左方产生严重变形,这时接触线的应力和受流均极为不利。

4 设计评价与结论

高速接触网的控制参数,就是接触网自身影响高速运行的基本因素,研究这些参数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良好、稳定地受流及使接触线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理论分析表明,接触网适应高速的性能与接触线、承力索及吊弦三者之间的耦合及参数因素有关,即接触线的振动波在遇有非均匀质点时被反射,反射因数越小,表明接触悬挂的耦合性越好,其波动速度会大为提高,哈—大高铁的反射因数只有,满足高速运行的要求。接触网的受流质量是高速接触网的三大难题之一,本课程设计通过分别对接触网的五个控制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为了增大接触网正常运行的可靠性,要尽量提高接触线的波动速度和接触线的张力,提高接触线的张力是目前全国普遍采取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接触线的波动速度,有利于机车的高速运行。

(2)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及延长接触线的使用寿命,必须在线材应用上保证线材的使用应力大大低于其许用应力。

(3)减少受电弓对接触线的抬升力和接触线的刚度,可以提高接触线的疲劳可靠度,从而提高接触线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于万聚着.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电气化勘测设计院编.电气化铁道设计手册:接触网[M].中国铁道出版社.

[3]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第一工程处编.电气化铁道施工手册:接触网[M].中国铁道出版社.

接触网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接触场平面设计 设计题目:站场平面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铁道电气化 年级: 2011级 姓名:浩 学号: 20116687 指导教师:王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 1月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浩学号 20116687 开题日期: 2014年月日完成日期: 2015 年月日题目接触场平面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容及要求 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 (签章)

年月日 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 4.土壤特性: (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填方地段。 二、设计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 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接触网设计规范

接触网设计规范

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5330mm。 接触线最低高度值在高程1000m以上的区段,应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随空气绝缘间隙值的加大而相应增加。 5.1.5 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3‰;确有困难时,不宜大于5‰。 接触网设计的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铜或铜合金接触线的强度安全系数,当磨耗面积小于或等于15%时,不应小于2.5;当磨耗面积大于15%且小于25%时,不应小于2.2。 2.各种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软横跨横承力索中的钢绞线4.0; 2)承力索、定位索及附加导线中的钢绞线5.0;硬铜绞线 2.0;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2.5。 3.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瓷及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受机电联合荷载时抗拉)2.0; 2)瓷棒式绝缘子(抗弯)2.5

3)针式绝缘子(抗弯)2.5; 4)其他材质绝缘元件,无阳光照射处(抗拉或抗弯)2.5;有阳光照射处,应视材质抗老化性能酌情增加; 4.耐张的零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0。 5.1.7 各类悬挂的接触线弛度(弹性吊弦引起的支柱处高度变化不计在内)均不宜大于250mm;对行车速度不大于45km/h的低速区段,可为350mm。 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100mm、受电弓的左右摆动量按200mm计算。 5.1.8 隧道内接触悬挂应根据隧道净空高度,隧道内气象条件和各项空气绝缘间隙确定。隧道内悬挂类型宜与区间一致,其零部件应加强防腐蚀措施。 5.2 气象条件 5.2.1 接触网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最近记录年限不少于20年的沿线气象资料计算,并结合既有电气化铁路或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5.2.2 接触网的最大设计风速,应采用空旷地区、高地面10m高处的10min自动记录10年发

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

接触网常用计算公式 1. 平均温度t p 和链形悬挂无弛度温度t o 的计算 ① 2t t tp min max += ② 5-2t t t min max o +=弹 ③ 10-2 t t t min max o +=简 式中 t p —平均温度℃(即吊弦、定位处于无偏移状态的温度); t o 弹、t o 简—分别表示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的无弛度温度℃; t max —设计最高温度℃; t min —设计最低度℃; 2. 当量跨距计算公式 ∑∑=== n i I n i I L L LD 1 13 式中L D —锚段当量跨距(m ); ).........(3 3 23 113 n n i I L L L L +++=∑=—锚段中各跨距立方之和; ).........(211 n n i I L L L L +++=∑=—锚段中各跨距之和; 3. 定位肩架高度B 的计算公式 2)101 +( h d h I e H B + +≈ 式中 B —肩架高度(mm ); H —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mm ); e —支持器有效高度(mm ); I —定位器有效长度(包括绝缘子)(mm ); d —定位点处轨距(mm );

h —定位点外轨超高(mm ); 4. 接触线拉出值a 地的计算公式 h d H a a - =地 式中 a 地—拉出值标准时,导线垂直投影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mm )。a 地为正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超高侧,a 地为负时导线的垂直投影应在线路的低轨侧。 H —定位点接触线的高度(mm ); a —导线设计拉出值(mm ); h —外轨超高(mm ); d —轨距(mm ); 5. 接触线定位拉出值变化量max a ?的计算公式 2 max 2 max E I I a z z -- =? 式中 Δa max —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 ); Z L —定位装置(受温度影响)偏转的有效长度(mm ); max E —极限温度时定位器的最大偏移值(mm ); 由上式可知 E=0时 Δa=0 6. 定位器无偏移时拉出值a 15的确定:(取平均温度t p =15℃) max 2115a a a ?± = 式中 a —导线设计拉出值(mm ); Δa max —定位点拉出值的最大变化量(mm ); 15 a —定位器无偏移时(即平均温度时)的拉出值(mm )。a 15与a 的变化关系,主 要取决于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Δa max 的变化量的大小,当Δa max 变化量较大时,则a 15相对a 值的变化较大,当Δa max 变化量较小 时,则a 15相对a 值变化量较小。但Δa max 的变化量又取决于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E max 值的大小,当定位器在极限温度时偏移值较大时,则Δa max 变化也较大,则a 15≠a ,反之偏移值较小时,则Δa max 变化也较小,则a 15≈a 。所以确定平均温度时定位点拉出值a 15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在极限温度时,拉出值不超过允许误差。除直线反定位以外,当温度高于或低于平均温度时,拉出值都将是增大。因此,调整a 15时应满足下列关系为好:

接触网设计规范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接触网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1998-09-07 发布 1999-01-01实施 5 接触网 5.1、接触悬挂 5.1.1 接触网的悬挂类型,区间及车站均应优先采用全补偿链形悬挂,其余悬挂类型由技术经济及运营等条件综合比较确定。接触悬挂允许的行车速度不应小于线路的最高行车速度。 5.1.2 繁忙干线或腐蚀严重地区的电气化铁路,应优先采用铜或铜合金接触线,其余线路可采用其他材质的接触线。同一机车交路的接触线材质宜相同。 5.1.3 承力索的材质应采用防腐性能好的钢绞线或其他材质的绞线;腐蚀严重地区和长隧道宜采用铜质绞线。载流承力索与接触线的材质宜相同。 5.1.4 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最低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场和区间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可不小于6200mm,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2.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5330mm。 接触线最低高度值在高程1000m以上的区段,应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随空气绝缘间隙值的加大而相应增加。 5.1.5 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3‰;确有困难时,不宜大于5‰。 接触网设计的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铜或铜合金接触线的强度安全系数,当磨耗面积小于或等于15%时,不应小于2.5;当磨耗面积大于15%且小于25%时,不应小于2.2。 2.各种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软横跨横承力索中的钢绞线4.0; 2)承力索、定位索及附加导线中的钢绞线5.0;硬铜绞线2.0;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2.5。 3.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瓷及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受机电联合荷载时抗拉)2.0; 2)瓷棒式绝缘子(抗弯)2.5 3)针式绝缘子(抗弯)2.5; 4)其他材质绝缘元件,无阳光照射处(抗拉或抗弯)2.5;有阳光照射处,应视材质抗老化性能酌情增加; 。5.0耐张的零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4. 5.1.7 各类悬挂的接触线弛度(弹性吊弦引起的支柱处高度变化不计在内)均不宜大于250mm;对行车速度不大于45km/h的低速区段,可为350mm。 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100mm、受电弓的左右摆动量按200mm计算。 5.1.8 隧道内接触悬挂应根据隧道净空高度,隧道内气象条件和各项空气绝缘间隙确定。隧道内悬挂类型宜与区间一致,其零部件应加强防腐蚀措施。 5.2 气象条件 5.2.1 接触网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最近记录年限不少于20年的沿线气象资料计算,并结合既有电气化铁路或高压架空送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接触网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设计题目:站场平面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铁道电气化 年级:2011级 姓名:陈浩 学号:20116687 指导教师:王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1月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电气化姓名陈浩学号20116687 开题日期:2014年月日完成日期:2015 年月日题目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该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熟悉有关平面设计图纸的使用;基本掌握站场平面设计需要考虑的元素;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进行工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负载计算。2.最大跨距计算。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5.平面设计:(1)基本要求;(2)支柱布置;(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4)锚段关节;(5)咽喉区放大图;(6)接触网分段。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接触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JT70,Tcmax=1500kg;接触线CT85,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JT70,Tcm=1500kg;接触线CT110,Tjm=1000kg。 e=4m 4.土壤特性: (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支柱编号、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的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 五、课程设计于任务书下达后六周内交老师,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接触网基础知识

一、填空:(将正确答案填在空格上,1×20=20分) 1、目前我国电气化铁道采用的牵引供电方式主要有直接供电、BT 供电、AT 供电 三种方式。 2、我国电力机车受电弓静态最低工作高度是 5183 mm 。 3、接触线型号TCG110中,T 表示 铜接触线 。 4、承力索型号TJ-120中,TJ 表示 铜绞线 。 5、悬式绝缘子按连接件的状态分: 耳环式绝缘子 和杵头式悬式绝缘子两种。 6、绝缘子的电气性能常用干闪电压、湿闪电压、 击穿 电压表示。 7、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内接触线 不得 有接头和补强。 8、隔离开关一般可开、合不超过 10 km 线路的空载电流。 9、节点5相当于腕臂柱结构中的 中间柱 装配。 10、带 接地闸刀 的隔离开关为经常操作的隔离开关。 11、接地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工作 接地和保护接地。 12、接触网补偿装置由自动调节线索张力的 补偿器 及制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13、拉出值计算公式: 。 14、横向承力索均选用 19 股GJ-70镀锌钢绞线。 15、混凝土各组成材料之间用量的重量比例称为 配合比 。 16、接触网滑行试验分两步进行,即 冷滑和热滑 17、节点8用于软横跨横向 电分段 。 18、隔离开关型号D GW 354 中,35表示 额定电压 。 19、接触网钢柱,金属支持结构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 5m 以内的所有金属结构均应接地。 20、图例符号表示 全补偿 下锚。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绝缘子按结构可分为( D )绝缘子。 A 、棒式和悬式 B 、针式和悬式 C 、针式和棒式 D 、棒式、悬式和针式 2、弹性链形悬挂吊弦布置由定位点到第1根吊弦的距离为( B )。 A 、12m B 、8.5 m C 、8 m D 、4 m 3、锚柱斜拉线对地夹角一般为( C )。 A 、300 B 、400 C 、450 D 、600 4、链形悬挂的接触线是通过( A )悬挂在承力索上。 A 、吊弦 B 、支柱 C 、支持装置 D 、电连接 5、接触网的非正常供电方式是( C )。 A 、单边供电 B 、双边供电 C 、越区供电 D 、AT 供电 6、坠砣块应叠码整齐且其缺口相互错开( D )。 A 、30° B 、60° C 、90° D 、180° 7、我国电力机车使用的受电弓静态最高工作高度( A )mm 。 A 、 6683 B 、 6500 C 、 5183 D 、7000 8、节点10相当于锚段关节中( B )的装配。 A 、锚柱 B 、转换柱 C 、中心柱 D 、中间柱 9、在极限温度时,吊弦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吊弦长度的( B )。 A 、1/2 B 、1/3 C 、1/4 D 、1/5 10、限界门的吊板下沿距地面的高度应为( A )米。 A 、4.5 B 、5 C 、5.5 D 、6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图例符号 30°表示土壤安息角为30°。 ( √ ) 2、避雷器接地侧接地属于防护接地。 ( × ) 3、在三跨非绝缘锚段关节中,转换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标准值为200mm 。( × ) 4、图例符号 + 表示支柱处路基为填方。 ( √ ) 5、隔离开关倒闸作业人员安全等级不得低于四级。 ( × ) 6、纵向电连接起到并联供电的作用。 ( × ) 7、由侧线和侧线组成的线岔,距中心锚结较近的接触线位于下方。 ( √ ) 8、节点8用于软横跨横向绝缘电分段。 ( √ )

接触网验收标准(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接触网验收标准 一、在接触网工程交接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向运营部门交付下列电子版(1、2、3项)和书面竣工资料: (1)竣工工程数量表。 (2)接触网供电分段示意图。 (3)接触网车站、区间平面布置竣工图。 (4)接触网装配图、设备零件图及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5)工程施工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和确认后的轨面标准线、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 (6)设备试验报告。 (7)主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的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使用说明书;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的器材(例如各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具体安装地点。 (8)设计变更通知书。 (9)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和跨线桥(主要包括跨线桥位置、最近的桥墩距线路中心的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 在接触网投入运行时,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要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制定各项原始记录和报表,并按时填报。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技术主管部门应有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第一条规定的竣工资料。 (2)承力索、接触线的技术规格和接触线磨耗换算表。 (3)接触网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及图册。 (4)接触网有关标准(部标和国标)。 (5)部、局颁发的有关规章和牵引供电设备管理单位自定的有关制度、办法和措施。 (6)与相关单位的设备分界协议。 (7)管内各车间、工区之间的设备分界及设备中各工种分工的

规定。 (8)轨面标准线(俗称“红线”)测量记录。 (9)管内设备大修设计文件、设计审查意见及竣工报告。 上述资料如有新文件下发,按新文件执行! 1 一般规定 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源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2)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 (3)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涌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4)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 1.2 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 1.3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 (2)在厚大元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3)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问歇时间不宜超过2h。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接触网的注意参数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在实际的应用中时,需要结合行车速度、行车界限等多方面的注意一些参数,这些的注意参数有导高、侧面限界、拉出值、结构高度、跨距等。 导高 导高是指接触线悬挂点高度的简称,是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出(或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一般用H 表示。 接触线的最高高度,是根据受电弓的最大工作高度确定的。我国电力机车 TGS型受电弓的工作高度为5183?6683mm考虑到接触线可能出现负弛度及保证受电弓接触线工作压力的需要,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 接触线的最低高度的确定,是考虑了带电体对接地体之间的空气绝缘距离及通过超限货物的要求。接触线高度的允许施工偏差为土30mm对于行车速度在160km/h?200km/h 时,对施工误差要求更加严格;定位点两侧低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等高,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的高度的施工偏差为土10mm但不得出现 “V'字形;两相邻悬挂点等高相对差不得大于20mm同一跨距内相邻吊弦处的导高差应符合设计预留弛度的要求,施工偏差不得大于5mm。 最低点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场和区间(含隧道)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下不小于6200mm 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2)既有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 5330mm。 开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度应根据双层集装箱的高度和绝缘距离确定。一般采用6450mn导高。对于客运专线,应为不存在超限货物列车通过问题,为了提高接触悬挂稳定性,导高较低,一般采用5000?5500mm。

《接触网设计规范》(参考Word)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接触网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1998-09-07 发布1999-01-01实施 5 接触网 5.1、接触悬挂 5.1.1接触网的悬挂类型,区间及车站均应优先采用全补偿链形悬挂,其余悬挂类型由技术经济及运营等条件综合比较确定。接触悬挂允许的行车速度不应小于线路的最高行车速度。 5.1.2 繁忙干线或腐蚀严重地区的电气化铁路,应优先采用铜或铜合金接触线,其余线路可采用其他材质的接触线。同一机车交路的接触线材质宜相同。 5.1.3 承力索的材质应采用防腐性能好的钢绞线或其他材质的绞线;腐蚀严重地区和长隧道宜采用铜质绞线。载流承力索与接触线的材质宜相同。 5.1.4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最低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站场和区间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可不小于6200mm,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2.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不应小于5330mm。 接触线最低高度值在高程1000m以上的区段,应按本规范第5.5.2条规定随空气绝缘间隙值的加大而相应增加。 5.1.5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其坡度不宜大于3‰;确有困难时,不宜大于5‰。 接触网设计的强度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铜或铜合金接触线的强度安全系数,当磨耗面积小于或等于15%时,不应小于2.5;当磨耗面积大于15%且小于25%时,不应小于2.2。 2.各种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软横跨横承力索中的钢绞线4.0; 2)承力索、定位索及附加导线中的钢绞线5.0;硬铜绞线2.0;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包钢芯铝绞线2.5。 3.绝缘子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1)瓷及钢化玻璃悬式绝缘子(受机电联合荷载时抗拉)2.0; 2)瓷棒式绝缘子(抗弯)2.5 3)针式绝缘子(抗弯)2.5; 4)其他材质绝缘元件,无阳光照射处(抗拉或抗弯)2.5;有阳光照射处,应视材质抗老化性能酌情增加; 4.耐张的零件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5.0。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

接触网常用参数标准及测量计算 一、拉出值(跨中偏移值) 1、技术标准 160km/h及以下区段: 标准值: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 安全值:之字值≤400mm;拉出值≤450mm。 限界值:之字值450mm;拉出值450mm。 160km/h以上区段: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设计值±30mm。 限界值:同安全值。 2、测量方法 利用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进行拉出值测量:受电弓滑板平面与两钢轨平面平行,检测仪与两钢轨平面平行,测量时无需考虑外轨超高,直接校准定位点在检测仪上的投影位置,此位置与检测仪中心点的距离就是拉出值。 二、导线高度 1、技术标准 标准值:区段的设计采用值。 安全值:标准值±100mm。 限界值:小于6500mm;任何情况下不低于该区段允许的

最低值。 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2、测量方法 利用DJJ多功能激光接触网检测仪进行导高测量:将测量仪置于两钢轨之上与两轨面平行,利用测量仪上的观察窗校准定位点位置,测出定位点至两轨面的垂直距离即为导高。 三、导线坡度及坡变率 1、技术标准 标准值: 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200-250km/h区段≤1‰,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其他同标准值。 限界值:120km/h及以下区段≤8‰;120-200km/h区段≤5‰;200km/h及以上区段同安全值。 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一根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 2、测量与计算方法 定位点A与定位点B之间的坡度测量:1、测出A点的

接触网常用基本专业术语

接触网常用基本专业术语 1.导线高度:接触网导线高度(简称导高),是指悬挂定位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设计规范规定如下: 最高高度:不大于6500mm。 最低高度:(1)区间、站场:①一般中间站和区间不小于5700mm。 ②编组站、区段站及配有调车组的大型中间站,一般情况不小于6200mm。确有困难时可不小于5700mm。(2)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①正常情况(带电通过5300mm超限货物)不小于5700mm。②困难情况(带电通过5300mm 超限货物)不小于5650mm。③特殊情况不小于5250mm。接触线高度的允许施工偏差为±30mm。 2.跨距及拉出值:取决与线路曲线半径、最大风速和经济因素等,我国高速铁路一般在保证跨中导线及定位点在最大风速下均不超过距受电弓中心300mm的条件下,确定跨距长度和拉出值。 3.锚段长度:是指接触网相邻的两终端间的距离。 4.绝缘距离:是指接触网的带电部分,与接触网的非带电部分的金属和非金属零件之间的最小直线距离 5.吊弦分布及间距:吊弦间距指一跨内两相邻吊弦之间的距离,吊弦间距对接触网的受流性能有一定的影响,改变吊弦的间距可以调整接触网的弹性均匀度,

吊弦分布有等距分布、对数分布、正弦分布等几种形式,为了设计施工和维护的方便,一般采用最简单的等距分布,一般掌握在8--12米。 6.接触导线预留驰度:指在接触导线安装时,是接触导线在跨内,保持一定弛度,以减少受电弓在跨中对接触导线的抬升量,改善弓网的震动,对高速接触网,简单链型悬挂设预留弛度,弹性链型悬挂一般不设预留弛度。 7.锚段关节安装要求:锚段关节是接触网的张力的机械转换关节,是接触网的薄弱环节,其设计和安装质量对受流影响较大,高速接触网一般采用两种形式的锚段关节:①非绝缘锚段关节采用三跨锚段关节②绝缘锚段关节采用,四跨,五跨锚段关节,安装处理上,尽量缩短接触导线工作支和非工作支同时接触受电弓滑板的长度,提高非工作支的坡度,并保证过度平滑,避免出现硬点和刮弓。 8.接触导线(承力索)张力:锚段两端的补偿装置,通过坠砣的重力与补偿滑轮的变比后对接触线(承力索)的拉力。京哈线接触线的额定张力为15KN。接触线的张力,驰度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预留驰度为当量跨距的1‰。 9.结构高度:指在悬挂点处,承力索距离接触线的垂直距离。 10.侧面限界:侧面限界是线路中心至支柱内沿的垂直距离;我国轨距标准为1435mm,近似值1440mm,所以在靠支柱侧内轨720mm处至支柱内沿的垂直距离就是侧面限界。

接触网技术参数统计

接触网技术参数统计 1刚性接触网 1.1锚段及跨距 每个锚段一般不超过250米。 1.2锚段关节 (1)关节中间处两接触线等高。 (2)转换悬挂点处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可以比工作支高出0~8mm(0~4mm),困难情况下不超过10mm。 (3)受电弓在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和拉弧现象。 (4)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接触悬挂的拉出值均为±100mm(75mm),汇流排中心线之间距离为200mm(150??),允许误差±20mm。接触线外露长度为150mm。 (5)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接触悬挂的拉出值均为±150mm(130mm),汇流排中心线之间距离为300mm(260??),允许误差±20mm。接触线外露150mm。 绝缘貌端关节示意图

1.3线岔 (1)在受电弓可能同时接触两支接触线范围内的两支接触线应等高。 (2)在受电弓始触点后至岔尖方向,渡线接触线应比正线接触线高出0~10mm(0~4)。(3)在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4)单开道岔悬挂点的拉出值距正线汇流排中心线为200mm,允许误差±20mm。平行段距离为2000mm。 (5)交叉渡线道岔处的线岔,在交叉渡线处两线路中心的交叉点处,两支悬挂的汇流排中心线均距交叉点100mm,允许误差±20m m。 (6)侧线端部向上弯70mm左右。 (7)线岔处电连接线、接地线应完整无遗漏,连接牢固。 道岔分类 刚性悬挂线岔示意图

1.4刚柔过度 (1)两根柔性接触网等高并列运行进入刚柔过渡元件约500mm后,在过渡原件外面的导线逐渐抬高脱离接触,其最终的抬高量不应小于35mm。 (2)刚柔过渡处刚性悬挂应比柔性悬挂高20~50mm。 (3)柔性悬挂升高下锚处绝缘子边缘应距受电弓包络线不得小于75mm。 (4)刚性悬挂带电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50mm。(5)受电弓距柔性悬挂下锚底座、下锚支悬挂等接地体不应小于100mm。 (6)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平滑不撞击及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7)两支悬挂的拉出值为±100mm,间距为200mm,允许误差±20mm。 贯通式刚柔过渡单链悬挂示意图 贯通式刚柔过渡双链悬挂示意图 1.5接触线磨耗 接触线的磨耗要均匀,稍大于50%控制,但最大不要超过60%。 1.6中心锚节 (1)直线区段,中心锚结应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曲线区段,锚固底座中心线位于中锚在汇流排上锚固线夹处汇流排中心线的延长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 排中心应不大于±30mm。 (2)中心锚结绝缘子及拉杆受力均衡适度,与汇流排的夹角不大于45°。 (3)中心锚结绝缘子表面应无损伤,接地端至带电体距离一般情况应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

DJJ-8型接触网激光参数检测仪使用方法

DJJ-8型接触网激光参数检测仪使用方法 1、准备工作 (1)仪器放置标准 将测量架放置于待测目标下方的轨道面上,拨动测量架右端的轨距手柄,使测量架两端的固定测脚和活动测脚都紧靠钢轨内沿。保持测量架与轨道基本垂直。将主机放置于测量架的定位盘上,并使旋紧旋钮处于旋紧状态。 (2)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后,按下键盘上“启动”按钮,显示屏出现“请向右旋转主机”,根据提示用手轻轻旋转主机头(禁止快速旋转),直至显示屏上出现视频图像,即表示仪器进入正常测量状态,可以开始测量。 (3)瞄准 仪器的显示屏中央有白色十字丝,通过前后挪动测量架和旋转主机头,使十字丝中心与待测目标完全重合。 瞄准时,可先用手转动主机头进行粗调,然后根据需要可旋转微调旋钮进行微调,直到对准目标。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也可以按“长光”键打开长光[注]用眼睛观察红色激光点辅助瞄准。 (4)、测量 在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目标后即可按下相应功能键进行测量,并显示测量结果。如果没有瞄准目标则提示“进入盲区或未对准目标请重新测量”。 2、参数测量 (1)、标准模式:导高、拉出值、轨距、超高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目标后,按下“测量”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注:拉出值拉向仪器左侧为“+”,拉向右侧为“-”;以仪器右侧超高为“+”,右侧偏低为“-”。 (2)、红线标高、侧面限界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瞄准支柱上的红线(没标注红线时瞄准目测近似点即可)。 按下 “红线”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注:红线高于实际轨面为“+”。 (3)、 500mm 处高差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于“500mm 处”下方的任意一对钢轨上。 正常测量状态下按下 “500mm ”键,进入500mm 出高差测量模式。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一点”,瞄准第一条接触线后按下“测量”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二点”,瞄准第二条接触线,按下“测量”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线距数值接近500mm 时按“确认”键完成测量。 如果显示屏显示的线距数值与500mm 差别较大时,请不要按“确认”!按下“长光”键。 将测量架向前或向后挪动(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距离,使线距有大于100mm 的变化量)按“测量”键,并重复第三、四步骤。 按下“确认”后仪器自动换算出“500mm 处”高差结果。此时的高度1为换算后的500mm 处第一条接触线的导高。 (4)、承力索、接触线高差测量 将仪器按“仪器放置标准”放置; 正常测量状态下按下键盘上“承力索”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一点”,瞄准承力索后按下“测量”键。 仪器提示“请测量第二点”,瞄准接触线,按下“测量”键。 按下“确认”键,即可显示结果(示例如下):

接触网组成及各部参数

7 施工技术要求 7.1技术标准与规范 本项目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及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示,所采用的标准均应为项目执行时的最新有效版本。若投标人采用除上述之外的其它被承认的相关国内、国际标准,应明确提出并提供相应标准复印件,经招标人批准后方可采用。当相关标准发生冲突时,以较高版本的技术要求为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GB10411-2005)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由招标人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就某些特殊项目制定的标准。 有关设备及材料的制造、试验及验收等标准详见技术规格书。 7.2施工技术条件 7.2.1悬挂类型及组成

绝缘等级按重污区标准,绝缘子标称泄漏距离不小于250mm。 7.2.5绝缘间隙 绝缘间隙应符合GB50157-2003标准即带电体距结构体、车体之间的绝缘距离:静态为150mm,动态为100mm,绝对最小动态60mm。 7.2.6接触线悬挂高度 刚性接触网正线的最大拉出值一般为±200mm,辅助线道岔处工作支一般不超过350mm。 7.2.8跨距 刚性接触网悬挂点的间距一般为6~10m,最大不超过12m。 7.2.9锚段长度 刚性悬挂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50m,最大不超过300m。 7.2.10中心锚结 刚性悬挂在锚段的中部设置中心锚结。在车站和矩形隧道内采用悬挂点两旁设防爬金具(可用汇流排电连接线夹替代)形式的中心锚结;盾构隧道内采用2个棒形的合成绝缘子“V”形布置在悬挂点两侧构成的中心锚结。 7.2.11电连接设置 刚性悬挂电连接设置 (1)非绝缘锚段关节处设置电连接。 (2)道岔处设电连接。

接触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接触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 XX公司工程管理部

一施工准备 一、零件: 1、在进行上部安装前,应对所用零部件、绝缘子、线材等进行检查核实,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2、承导线终端锚固线夹、分段、分相绝缘组件检查合格后,应按到货先后顺序对其编号并做好登记,然后用油漆在线夹本体上(编号由物资部门实施)编号。施工时填写关键受力件安装记录表,对每个线夹安装车站、区间的具体位臵、操作人员等均应做好记录,以备复查。 二、线材 1、所有线材进库前,应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进行线径检查,其参数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2、批量整盘进库的镀铝锌钢绞线、镀锌钢绞线、铝绞线、铜合金线,不得有松散、断股、锈蚀等现象。 3、接触线不得有硬弯、裂痕、扭曲等现象。 4、线材使用前,依据现场定测锚段长度进行检查,确认线盘上标注的编号及有关技术数据与应用锚段技术要求相同。 5、楔型线夹、接头线夹、终端锚固线夹,所需楔子规格与电连接线夹、设备线夹的槽径及所安装线索截面相符,接头线夹、终端锚固线夹应进行解体检查,有质量问题的不得使用。

三、电气设备 1、绝缘子、隔离开关、避雷器、分相绝缘器、分段绝缘器等安装前必须按相关规定做电气试验。 2、瓷质绝缘子瓷釉有剥落,辐射性裂纹,棒式绝缘子弯曲度超过1%者不得使用。 3、隔离开关瓷釉不光洁,钢件有锈蚀,机械动作不协调者不得使用。 4、避雷器表面不光洁,本体有损伤,轻摇内部有响声者不得使用。 5、各类型的电连接线夹、并沟线夹、设备线夹、吊弦线夹、定位线夹等,在安装时均应在线夹与导线及开关端子的接触面之间涂敷电接触导电膏。 四、组织 1、腕臂、吊弦等测量前,应积极联系线路部门,以确保轨面红线及曲线超高值的准确性。 2、腕臂、吊弦等的测量、计算、预配、调整工作应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过硬的人员负责。 3、腕臂、吊弦等的计算均应采用接触网计算软件进行,进行工厂化集中预制,预配完毕应进行复核,确保预配正确,以减少返工量和调整量。 4、对所有零部件,均应按照供货商提供的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对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紧固件有力矩

3-第三章接触网基本知识

第三章接触网基本知识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重要装置之一,是牵引网的主体,它的构造及工作状态对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运行速度影响之大。 第一节接触网的组成 接触网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支柱与基础,三部分组成,如图3-1-1所示。 图3-1-1 接触网组成示意图 (a)接触悬挂; 1-承力索2-吊弦3-接触线(b)支持装置: 4-绝缘子5-平腕臂6-斜腕臂7-定位管8-定位器(c)9-支柱10-轨道 一、支柱与基础 支柱与基础用于承受支持装置和接触悬挂的全部负载,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 二、支持装置 支持装置用于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支持装置由棒式绝缘子、腕臂、定位装置及连接零件构成。要求它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轻巧耐用,便于施工和维修。

三、接触悬挂 接触悬挂是架设在铁路上空的输电线路,与机车受电弓摩擦接触,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接触悬挂由承力索、接触线、吊弦及连接零件构成。 要求接触悬挂弹性好,高度一致,机械强度高,耐磨、耐腐、耐热性能好,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维修。 第二节接触悬挂的分类 由于列车运行速度不同,接触悬挂的结构形式也较为繁多,按有无承力索分为简单悬挂和链形悬挂。 简单悬挂由支持装置直接对接触线进行悬挂和定位。它结构简单、施工维修方便、造价低,但接触线高度变化大、弹性差,不适应高速列车运行。 链形悬挂通过承力索悬吊接触线,它弹性均匀,接触线高度一致,稳定性好,适应高速列车运行,在我国电气化铁路中广泛采用。这里只介绍链形悬挂的类型。 一按终端下锚方式分类 链形悬挂按终端下锚的方式分为未补偿、半补偿、全补偿三种。如图3-2-1所示。未补偿和半补偿链形悬挂,线索张力和弛度变化大,不适于高速列车运行,故已不采用。全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和接触线都采用补偿装置下锚,当温度变化时,补偿装置能自动调整 图3-2-1 线索下锚示意图 线索张力,保持线索张力不变。因此,全补偿链形悬挂具有弹性好、线索张力恒定、接触线高度一致、吊弦偏移小、结构高度低、支柱容量小、施工方便等优点,在我国电气化铁路中广泛应用。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接触网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接触网九区平面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系 专业:铁道电气化 年级:2007 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王老师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接触网课程设计 一、原始资料 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站线半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2.气象条件:学号尾数1的为第一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2的为第二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3的为第三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4的为第四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5的为第五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6的为第六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7的为第七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8的为第八典型气象区,学号尾数0、9的为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学号尾数0、1的结构高度为1.1米,学号尾数2的结构高度为1.2米,学号尾数3的结构高度为1.3米,学号尾数4的结构高度为1.4米,学号尾数5的结构高度为1.5米,学号尾数6、7的结构高度为1.6米,学号尾数8、9的结构高度为1.7米。 站线:承力索GJ—70,Tcmax=1500kg;接触线TCG—100,Tjm=1000kg。 正线:承力索GJ—70,Tjm=1500kg;接触线TCG—100,Tjm=1000kg。 e=8.5m 4.土壤特性: (1)女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挖方地段。 (2)男生:安息角(承载力)Φ=30o,填方地段。 二、设计内容 1.负载计算 2.最大跨距计算 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4.半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及张力增量曲线决定 5.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2)支柱布置 (3)拉出值及之字值标注 (4)锚段关节 (5)咽喉区放大图 (6)接触网分段 6.站场平面表格填写 侧面限界、支柱类型、地质情况、基础类型、拉杆及腕臂/定位管及定位器、安装参考图号 三、验算部分 1.各种类型支柱校验 2.缓和曲线跨距校验 四、使用图纸 按学号最后两位相加之和末位数使用站场0---站场9的图纸 五、课程设计于第七周末交,延期交以不及格论处,特殊情况申请延期除外。 第一章 接触网的负载计算 各种气象条件下悬挂负载的计算: 原始资料:1)悬挂形式:正线全补偿链型悬挂,站线半补偿链向悬挂 2)气象条件:第九典型气象区 3)悬挂数据:结构高度为1.1m 站线:承力索GJ —70,cm T =1500kg ; 接触线TCG —100,jm T =1000kg 。 正线:承力索GJ —70,jm T =1500kg ; 接触线TCG —100,jm T =1000kg 。 e=8.5m 4)土壤特性:安息角(承载力)为300,填方地段 1、气象条件:m ax t =40℃;min t =-20℃;b t =-5℃;m ax V =30m/s ;b V =15m/s ; b=20mm;3/900m kg b =γ;05V t C =-(查标准典型气象区表) 2. 线索条件:承力索GJ-70: max c T =1500Kg ; Δc T =±10%c T ;c g =0.615Kg/m ; dc=11mm ;s=72.20mm 2 接触线TCG-100:jm T =1000kg :;ΔJ T =±15%j T ;A=11.8mm ; B=12.8mm ;j g =0.89kg/m ,d g =0.05kg/m 。 风速不均匀系数 : α=0.85(查风速不均匀系数表) 风载体型系数: K=1.25(查风负载体型系数表) 计算过程: 1.垂直负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