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剂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3.38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饲料防霉剂是一种用于防止饲料中霉菌生长的化学物质。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要求饲料质量的提高,饲料防霉剂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全球饲料防霉剂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全球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在过去几年中,饲料防霉剂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水平。
据统计,2019年全球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达到了X亿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
3. 区域市场规模分析从地域分布的角度来看,全球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呈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
以下为不同地区的市场规模分析: - 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是全球饲料防霉剂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之一。
由于该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和对饲料质量的重视,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相对较大。
-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的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也相当可观。
该地区对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要求较高,因此饲料防霉剂的需求较大。
- 亚洲地区:亚洲地区的饲料防霉剂市场在近年来表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主要受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对饲料品质的要求提高的影响。
- 其他地区:其他地区的饲料防霉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呈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
4. 饲料防霉剂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饲料防霉剂市场的扩大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 - 畜牧业发展:畜牧业作为饲料防霉剂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市场规模的增长。
- 饲料质量要求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动物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对饲料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推动了饲料防霉剂市场的扩大。
- 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饲料防霉剂技术不断涌现,提高了产品的效果和安全性,增加了市场需求。
5. 饲料防霉剂市场的挑战与机遇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饲料防霉剂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 环境和健康问题:某些饲料防霉剂可能对环境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给市场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68猪业科学 SWINE INDUSTRY SCIENCE 2014年 第2期营养与饲料NUTRITION AND FEED饲料霉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耿 梅1,宋春阳(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饲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使饲料储存周期延长,饲料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及使用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残留、混入或产生霉菌和霉菌毒素,饲料霉变问题成为饲料生产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之一。
霉变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影响了适口性,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饲料产品霉菌毒素超标,抑制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动物的免疫力,甚至可以通过食物链威胁人体健康。
据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调查结果,全国饲料原料中玉米一般带菌量为 102个/g ~105个/g ;颗粒饲料为 102个/g ~103个/g,粉状饲料比颗粒饲料霉菌数高10倍。
在适宜的条件下,霉菌就大量繁殖,引起饲料及原料的发热、霉变,影响饲料品质。
据世界粮食组织估算,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5%~7%的粮食、饲料等农产品受到霉菌的侵害,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本文综述了霉变的原因、危害及主要预防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及饲料生产者提供参考。
1 饲料霉变的原因1.1 水分水分是影响霉菌毒素生长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在饲料中包括结合水和游离水,当饲料水分含量>11.5%时可出现游离水;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3%~14%时,霉菌易于生长;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5%时,霉菌生长十分迅速。
一般玉米、稻谷、麦类等原生态谷物的水分应不高于14%;大豆、次粉、糠麸类、豆粕等的水分应低于13%;棉粕、菜粕、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项目作者简介:耿梅(1987-),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单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
E-mail: 987675749@通讯作者:宋春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songchunyang2006@花生粕、鱼粉、肉骨粉、骨粉等的水分应小于12%。
几种常见饲料脱霉剂简介作者:田书音李冰来源:《新农业》2014年第12期近年,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对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饲料生产企业的规模和产量也随之不断扩大。
然而,饲料原料从田间生长到收获、贮藏、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霉菌污染,饲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因管理不当直接导致霉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霉菌毒素可造成畜禽的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畜禽受疫病侵袭的风险大大提高,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霉菌毒素还可在畜禽产品中残留,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2002年,美国将霉菌毒素列为仅次于二恶英的、对人类食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因素。
面对霉菌毒素的威胁,寻找经济有效并适合大规模饲料生产的脱霉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一、什么是脱霉剂饲料行业普遍认为“凡能消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添加物都统称脱霉剂”。
最早脱霉剂的概念是从霉菌毒素吸附剂引申而来,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当前饲料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脱霉剂产品之一。
二、霉菌毒素及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代谢物质,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多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畜牧生产中常见并能直接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的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包括曲霉菌素(主要分泌黄曲霉菌素、赭曲霉毒素等)、俊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稀酮、T-2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青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
很多毒素与毒素之间均具有相乘作用,这些毒素同时出现其毒力将大大超过单个霉菌毒素所具有的毒力。
霉菌毒素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极大,直接造成畜禽采食量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抑制、抗病力减弱、繁殖机能受损等严重影响,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素残留同样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常用的饲料脱霉剂饲料脱霉剂分为黏土吸附类、酵母细胞壁类、酶解去毒类、中草药类。
1.黏土吸附类脱霉剂蒙脱石是目前常用的黏土类饲料脱霉剂,是天然硅铝酸盐,由二层共顶连接的硅氧四面体片夹一层共棱连接的铝(镁)氧(氢氧)八面体片构成2∶1型含结晶水的结构。
饲料添加剂的标准与合规性饲料添加剂是指用于动物饲料中的某些物质,以改善动物生产和健康状况的效果。
它们可以用于增加动物体重、促进生长、提高营养吸收、增强免疫力等等。
饲料添加剂的标准与合规性是确保饲料安全和动物健康的重要问题。
以下是关于饲料添加剂标准与合规性的详细分析:一、标准和法规1. 国家标准: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饲料相关标准,如GB13078-2001《饲料添加剂通用技术要求》和GB/T 22699-2008《饲料添加剂合格评定》,以规范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这些标准包括了饲料添加剂的分类、质量要求、使用方法和限制,确保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安全和质量标准。
2. 国际标准:除了国内标准外,还有一些国际性的标准也在饲料添加剂行业得到应用。
例如,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制定了许多关于饲料添加剂的安全评估标准,这些标准根据科学研究和实验证据来评估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
二、饲料添加剂的分类与应用1. 功能性添加剂:这类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动物生产性能,如促进生长、增加体重、提高饲料利用率等。
常见的功能性添加剂包括生长促进剂、抗菌剂和酶制剂等。
2. 营养性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用于补充和增强饲料的营养成分,确保动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
常见的营养性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
3. 防腐剂:防腐剂用于防止饲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变质和污染。
常见的防腐剂包括乙酰脲、吡美拉唑和丙酸钙等。
4. 防霉剂:这类添加剂主要用于防止饲料发霉和变质。
常见的防霉剂包括山梨酸钙和丙酸钾等。
5. 其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饲料添加剂,如食欲促进剂、饲料着色剂和饲料香精等。
三、饲料添加剂的合规性问题1. 安全性:使用任何添加剂都必须确保其对动物和人类的安全性。
饲料添加剂在市场上销售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确保对动物健康无害,同时也需要考虑人类食品的安全性,避免添加剂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2. 质量控制: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其合规性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名称:双乙酸钠级别:食品级含量:99%规格:10kg/箱CAS:有功能:增味剂增香剂双乙酸钠别名双醋酸氢钠;SDA;二醋酸一钠;双醋酸钠双乙酸钠简介双乙酸钠,分子式为C4H7NaO4,又称二乙酸钠、双醋酸钠,商品名为Vit acrop(维他可乐波)是一种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新型食品饲料防霉剂、酸味剂和改良剂,具有高效防霉、防腐、保鲜,提高适口性,增加营养价值,助生长等功效,现广泛应用于畜禽饲料。
双乙酸钠性质双乙酸钠为白色结晶,带有醋酸气味,易吸湿,极易溶于水,加热至150℃以上分解,具有可燃性,在阴凉干燥条件下性质稳定。
双乙酸钠主要靠分解的分子态乙酸起抗菌作用,其对细菌和霉菌有良好的抑制能力。
双乙酸钠用途双乙酸钠是一种多功能的食用化学品,双乙酸钠主要用作食品和饲料工业的防腐剂、防霉剂.螯合剂、调味剂、PH调节剂、肉制品保存剂,双乙酸钠也是复合型防霉剂的主要原料。
双乙酸钠(SDA)除具有优良的防霉、防腐、保鲜功效,双乙酸钠还可以增强食欲,促进饲料的转化吸收,提高饲料中的蛋白质的利用率。
双乙酸钠广泛用于防霉剂、防腐剂、调味剂,消毒剂和PH调节剂,略举例如下1、饲料中添加0.10.2%12千克/吨SDA可有效防止饲料霉变,使饲料储存期延长12个月;在配合饲料和青储饲料中添加0.10.3%的SDA可使饲料防腐保鲜35个月。
2、双乙酸钠作营养调味剂在颗粒配合饲料中添加0.050.2%的SDA,可使饲料中蛋白利用率提高11%,鱼增重10%以上,仔猪增重提高68%,肉鸡、肉鸭增重提高610%,肉牛增重提高15%,采食量普遍提高1020%。
双乙酸钠包装及贮存1、双乙酸钠包装用用塑料袋做内包装,外包装用编织袋,净重为10kg 。
2、贮存时密闭、低温、防潮、防晒,勿与其它碱性物及有毒物混贮。
2023年饲料防霉剂行业市场研究报告饲料防霉剂是一种常见的饲料添加剂,其作用主要是抑制或杀灭饲料中的真菌,从而防止饲料霉变。
这些真菌在饲料中生长会产生毒素,对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饲料防霉剂的市场需求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报告对饲料防霉剂行业的市场进行了研究。
一、市场规模饲料防霉剂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X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X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X%。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X%。
二、市场各环节分析(一)产业链结构饲料防霉剂的产业链主要包括原料供应商、饲料添加剂生产商、饲料生产商和畜牧养殖企业等环节。
原料供应商主要提供生产饲料防霉剂所需的化学原料;饲料添加剂生产商从原料供应商处购买原料,进行加工生产成饲料防霉剂;饲料生产商在生产饲料时添加防霉剂;畜牧养殖企业购买饲料用于喂养动物。
(二)市场需求由于畜牧业的发展和粮食储存条件的限制,饲料防霉剂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在畜牧业的推动下,饲料防霉剂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粮食存储条件的限制,防霉剂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
(三)市场供应在饲料防霉剂市场上,主要供应商包括国内外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商和化学原料供应商。
国外供应商主要来自欧美和亚洲地区,其中欧美供应商在技术和质量上具有较大优势。
三、市场竞争格局饲料防霉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产品品种和技术创新上。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投入巨大,力求在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
同时,技术创新也是市场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方面,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带来了产品差异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市场发展趋势(一)产品升级换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饲料防霉剂行业的产品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过去的饲料防霉剂大多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研发和生产天然、绿色和无毒副作用的饲料防霉剂。
饲料防霉剂和脱霉剂研究进展王孝忠,赵明,熊同舟,余瑞瑶,龚志军,李祚丹(宜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宜昌443000)摘要:霉菌和霉菌毒素污染是造成饲料浪费和动物生长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可以有效防止饲料霉变和毒素危害。
文章介绍了法律法规允许使用的脱霉剂和防霉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为饲料防霉、防霉菌毒素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霉剂;脱霉剂;霉菌;饲料中图分类号:S81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0084(2020)10-0013-05Research Progress on Feed Antimolds andMycotoxin AdsorbentsWANG Xiaozhong,ZHAO Ming,XIONG Tongzhou,YU Ruiyao,GONG Zhijun,LI Zuodan(Yichang 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Yichang 443000,Hubei China)Abstract:Mould and Mycotoxin contamination is a key factor which leaded to feed waste and decreasedanimal growth performance.Feed mildew and mycotoxin harm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by the applcation of antimolds and mycotoxin adsorbents in feed production.The paper introduced variety and applcation method of lawpermits antimolds and mycotoxin adsorbents,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ildewproof and anti-mycotoxin in feed.Key words:antimolds;mycotoxin adsorbents;mould;feed收稿日期:2020-08-02作者简介:王孝忠(1969-),男,湖北当阳人,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控制净化工作。
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典型应用案例目录一、引言 (2)二、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2)三、饲料添加剂在养牛业中的应用 (5)四、饲料添加剂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8)五、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11)六、饲料添加剂在宠物饲料中的应用 (14)一、引言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这些物质在饲料中的用量虽然很小,但其作用却非常显著。
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强化基础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以及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营养性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饲料中营养素的不足,以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通过添加适量的营养性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动物的健康和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营养性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类饲料中,包括猪、牛、羊、禽、水产等动物的饲料。
在畜牧业生产中,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生产目的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营养性添加剂进行添加。
例如,在幼龄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在蛋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矿物元素,可以提高蛋的品质和产量。
二、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一)饲料添加剂对母猪的应用效果1、改善肠道健康与免疫力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肠道健康,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例如,使用富含活性多肽类物质和多种消化酶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增进母猪的生理机能,减少因中毒、感染、免疫抑制等因素导致的繁殖障碍,从而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2、提高繁殖性能饲料添加剂还能促进母猪发情,提高配种成功率,增加产仔数量。
一些特定的添加剂,如益生源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不仅能促奶增奶,还能使生的仔猪平均重达到200-300克,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
霉脱霉脱霉剂2013级畜牧6班吴和201303011623摘要:南方的春季到来之时,伴随着一段长时间的“回南天”,或是初夏到来之际的梅雨季节来临时,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这些时段中到处都是霉迹斑斑。
古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
猪场中的饲料或原料发霉甚至产生毒素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尤其在“回南天”及“梅雨”季节,且大宗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发霉已经产生霉菌毒素经常是无法用肉眼所能识别的。
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一般在原料和饲料中加入防霉剂、脱霉剂以防止饲料发霉及对霉菌毒素脱毒。
关键词:霉;脱霉剂;脱霉剂使用霉菌毒素是霉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对动物、人类和作物具有较大毒性的次级代谢物。
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种类超过300多种【1】。
各种霉菌所产生的毒素各不相同,造成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这些毒素像幽灵一样时刻萦绕在畜牧业的周围,对整个畜牧行业的发展乃至人类的健康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一、霉变的原因1、霉菌的种类能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
2、温度和湿度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霉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时即可发芽生长,温度高于49℃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75%时霉菌就能生长,在80%-100%时快速生长,在湿度低于75%时生长受到抑制。
3、饲料的含水量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3%-14%时,易于霉菌生长,当饲料水分>15%时霉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其毒素产生也相应增加,饲料水分为10%-18%时是真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条件。
4、饲料的加工工艺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饲料流程设备中没有及时清理,会在设备的一些死角积存发霉变质的料块,特别是在生产全价饲料过程中,当这些物块回流到新料中后,易引起饲料霉变。
5、其它原因饲料霉变还与饲料的质量、贮藏和运输等因素有关。
当使用较差的包装材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饲料受到雨淋、曝晒等,都易引起饲料霉变。
1.丙酸及其盐类丙酸为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对皮肤有刺激性,对容器、加工设备有腐蚀性。
可按任何比例与水混合,也可溶于乙醇、乙醚。
其盐类也都溶于水。
丙酸盐包括丙酸钠和丙酸钙,均为白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或稍有特异气味,溶于水,流动性好,使用方便,对普通钢材没有腐蚀作用,对皮肤也无刺激性。
丙酸铵是一种透明或浅黄色具有轻度氨臭的液体,pH近中性(6.7~6.8),对皮肤的刺激和器皿、设备的腐蚀性低,且防霉效力接近丙酸。
丙酸钠防霉效果优于丙酸钙,但缺点是易吸水、结块。
丙酸及其盐类是饲料中应用最为普遍的防霉剂,属酸性防霉剂。
其作用效果与丙酸(有效成分)含量和pH有关,丙酸含量越高,防霉效果越好。
其效果为:丙酸≈丙酸铵>丙酸钠>丙酸钙。
丙酸及其盐类主要对霉菌有较显著的抑菌效果,对需氧芽孢杆菌或革兰氏阴性菌也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最小抑菌浓度在pH 5.0时,为0.1%,pH 6.5时,为0.5%,但对酵母菌和其他菌的抑制作用较弱。
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以丙酸计一般为0.3%左右。
由于丙酸属体内正常代谢物,并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动物吸收后很快会在体内代谢,对动物及人体无毒无残留,安全性好。
丙酸及其盐类添加到饲料中的方法有:(1)直接喷洒或混入饲料中。
(2)液体的丙酸可以蛭石等为载体制成吸附型粉剂再混入到饲料中去,这种制剂因丙酸的蒸发作用可由吸附剂缓慢释放,作用时间长,效果比前者好。
(3)与其他防霉剂混合使用可扩大抗菌谱,增强作用效果。
丙酸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与饲料中的含水量及贮存时间有关,含水量高则添加量亦高,一般添加量为0.3%。
丙酸盐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丙酸钠0.1%、丙酸钙0.2%。
2.苯甲酸及苯甲酸钠苯甲酸及苯甲酸钠又名安息香酸及安息香酸钠,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2.12和144.11。
苯甲酸为白色片状或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甲酸钠为白色颗粒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有收敛性。
2015年第2期江西饲料0引言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结构疏松、吸湿性强,在一定温度、湿度条件下,容易因微生物的繁殖而发生腐败或霉变。
而霉变或腐败的饲料既影响动物的适口性,降低采食量和饲料报酬,又引起动物腹泻、肠炎等消化疾病,甚至造成畜禽中毒死亡。
因此,防止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霉变或腐败,是保证饲料品质和动物健康的有效措施之一。
1饲料防霉剂的特点及品种简介饲料防霉剂,要同时具备既抑制霉菌生长,又对动物无毒。
因此,作为饲料防霉剂,必须具备三大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广谱抑菌效果;二是pH值低,在低水分的饲料中能释放出来;三是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经济、无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有效添加量不影响动物健康及饲料的适口性等特点。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主要有有机酸、有机酸盐及其酯和复合防霉剂三大类。
有机酸包括丙酸、山梨酸、苯甲酸、乙酸、脱氢醋酸和富马酸等。
它的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有机酸盐或酯主要包括丙酸盐、山梨酸钠(钾)、苯甲酸钠和富马酸二甲脂等。
其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但腐蚀性小;复合防霉剂有Monopyop(由50%的丙酸和50%的载体rerxite组成)、Mold—x(由丙酸、乙酸、山梨酸和苯甲酸均匀分于硅酸钙载体上而制成)、万香保(由丙酸铵、乙酸、富马酸、山梨酸等多种有机酸组成)和克霉霸(由丙酸、乙酸、苯甲酸、氯化钠、磷酸钙等组成)。
这类产品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是目前国际上使用防霉剂的发展趋势。
2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饲料霉变是其中霉菌大量生长繁殖,破坏营养,产生毒素的结果。
饲料防霉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以未电离分子的形式破坏微生物细胞及细胞膜或细胞内的酶,使霉菌中的酶蛋白失去活性而不能参与催化,以抑制微生物的增殖和毒素的产生,从而保护饲料的品质。
如苯甲酸抑制微生物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及阻碍乙酰辅酶的缩合反应,而使三羧酸循环受阻,代谢受影响,并可阻碍细胞膜的透性;山梨酸·可与生物酶系统中巯基相结合,从而破坏许多酶系统达到抑菌作用。
另外,有机酸还在饲料表面形成均匀的有机酸保护膜,防止霉菌孳生。
3防霉剂的使用效果防霉剂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孙永泰(辽宁省辽中县北一路75号辽中110200)摘要:饲料的防霉有很多措施,可采用辐射、冷冻、干燥、真空控制、在贮存塔内输入惰性气体或添加化学防霉剂等方法来实现。
但因有的措施成本过高和操作不便而未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文章介绍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化学饲料防霉剂的特点、作用机理、使用效果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关键词:饲料;防霉剂;生产;应用中图分类号:S816.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137(2015)02-0020-0320--2015年第2期江西饲料复合防霉剂和富马酸二甲脂的抑菌效果最好。
它既保持甚至增进有机酸原有的抑菌功效,又免除或降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其次是有机酸,但有机酸的腐蚀性和刺激性大,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而有机酸盐只有在盐类转化为相应的有机酸时,才有抑菌作用。
因而它必须在一定水分含量和低pH值条件下才能进行,其防霉效果相应比有机酸差些。
苏基双等(1996)将霉敌101、易而劲强力杀霉剂(E—I—KEEP65)和以蛭石为载体的丙酸防霉剂,在贮藏温度最高28.5℃,最低10.5℃,相对湿度75%~100%,饲料含水量12.5%的饲料中,进行防霉效果比较试验。
其结果为,从防霉剂的防霉效果看,以易而劲强力杀霉剂的效果最好,霉敌101次之,以蛭石载体的丙酸防霉剂的效果最差。
但从每吨饲料的有效使用成本比较,则以霉敌101为经济,蛭石为载体的丙酸次之,易而劲强力杀霉剂的成本最高。
从实际生产出发,使用霉敌101经济;若要饲料贮藏90d以上,选用易而劲为安全。
马士伟(1 996)在饲料含水量为14.2%,气温20~28℃,相对湿度69%~89%的条件下,进行三唯克霉素、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休菌清和丙酸钙5种防霉剂的防霉效果试验表明,以三唯克霉素和富马酸二甲酯的防霉效果最好;丙酸钙次之;休菌清、富马酸和丙酸钙加富马酸二甲酯各占0.5%的防霉效果最差。
丙酸钙和富马酸二甲酯各占0.5%的防霉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浓度低时,二者均是微生物的营养物,反而促进微生物生长的原故。
李侯根(1994)在饲料含水分12.8%,平均气温为26~28℃的条件下,在鸡饲料中分别添加0.1%的丙酸钙、山梨酸钾、双乙酸钠和增效双乙酸钠,结果不添加防霉剂饲料贮藏到16d已有明显的霉变;丙酸钙组则到20d仅有少量霉变;山梨酸钾组和增效双乙酸钠到20d仅发现少量结块;双乙酸钠到20d有明显霉变。
刘锦湖等(1997)将霉克星1号(丙酸钙20%+苯丙酸钠15%+富马酸二甲酯15%)、三唯克霉素(富马酸二甲酯30%+苯甲酸钠及双乙酸钠25%)、防霉灵(富马酸二甲酯20%+苯甲酸钠及乙酸20%)、抗霉丁(富马酸二甲酯+沸石载体)、丙酸钙、露保细盐(99%的丙酸钙)、除霉净(丙酸30%+蛭石50%)、吉达(富马酸二甲酸复合型)和科绿(富马酸二甲酯复合物)10种防霉剂分别与含水量12%、14%、16%的玉米粉和饲料(50%的玉米粉+28%豆粕+12%鱼粉),分别按250mg/kg、500mg/kg及1000mg/kg的比例混合后,用10kg的包装袋包装封口,结果防霉效果从好到差大致排列为:防霉灵>抗霉丁>霉克星>三唯克霉素>丙酸钙。
且呈现出高浓度的防霉效果好于低浓度,浓度低于500mg/kg,几乎无防霉作用。
因而庄进元等(1995)通过对几种饲料防霉剂防霉素效果的比较试验总结认为,在梅雨季节,且温度不太高时,如每年的3~6月,以选择富马酸二甲酯类的防霉剂(如万路保、霉克星、三唯克霉素、霉天敌、克霉新星)较为理想;而在非梅雨季节,且温度较高时,如每年的2~3月和7~9月份,则采用有机酸(丙酸、双乙酸)及其盐类作防霉剂效果较好,其它月份,两类都可选用。
但若全价料水分超过13%或浓缩料水分超过14%,不管添加哪种饲料防霉剂,添加的量多少,其防霉效果都是有限的。
说明添加饲料防霉剂,应根据饲料的含水量、营养、季节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提高饲料防霉素剂的防霉效果。
4使用防霉剂应注意的问题饲料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并非一成不变,即使使用同一品种、同一剂量的防霉剂,在不同类型的饲料中使用也有明显差异。
因而在使用防霉剂时应注意以下问题:4.1饲料的pH不同的防霉剂抑菌作用的最适pH值范围不同,如苯甲酸的最适pH值为2.5~4.0,在5.5以上对很多霉菌无作用;山梨酸可在5~6以上使用;丙酸的最适pH值在4.0以下;富马酸二甲酯为3~8内。
可见,选择防霉剂应注意饲料的pH。
4.2饲料的含水量水分是决定饲料中霉菌能否生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当饲料中的水分超过13%~14%时,霉菌易于生长;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5%后,霉菌生长速度加快,毒素的产生也相应增加。
因而要提高饲料防霉剂的使用效果,饲料水分应控制在14%以下为宜。
4.3温湿度危害谷物的霉菌在温度7℃、湿度为75%时就可生长,当温度为20~30℃、湿度为80%以上时,生长发育最快;其中曲霉菌属最适生长温度为30℃左右,青霉菌属为25℃,镰刀菌属一般为20℃左右。
因此,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防霉剂的添加剂量有不同的要求,气温高、湿度大,添加的量就应多。
21--2015年第2期江西饲料表1在不同饲料水分和贮存条件下丙酸防霉剂的推荐添加量4.4饲料的成分有机酸防霉剂的抑菌效果取决于未电离分子比例,因而也就取决于影响它电离分子的诸多因素。
如饲料加入碳酸钙对有机酸抑菌作用起到最不利的影响;蛋白添加剂也不同程度地使有机酸的抑菌性能下降,其原因在于蛋白质的缓冲能力而中和酸;而脂肪又能提高有机酸的穿透性,进而增进抑菌作用。
所以,含高水平碳酸钙、高铜或高水平蛋白质的日粮需要更高水平的防霉剂。
4.5饲料剂型饲料制粒可部分消灭饲料微生物并减少霉菌数,因而制粒过程中颗粒料就比粉料推迟发生霉变,但制粒过程中并不能完全消灭真菌,一旦再度受潮就会加速霉菌繁殖,并导致饲料霉变的速度比粉料更快。
因此颗粒料加入防霉剂更为重要。
4.6注意饲料防霉剂在不同条件下和添加量及使用范围4.6.1丙酸类防霉剂丙酸及其盐类,是应用较为普遍,抗霉菌效果相对而言较好的防霉剂。
其在不同饲料水分和贮存条件下的添加量见表1和表2:4.6.2山梨醇及其盐类由于其低腐蚀性,对光热稳定,而在食品、饲料中广泛使用,通常pH 值在5~6范围内使用,使用量为0.15%。
4.6.3苯甲酸钠用量以苯甲酸计为0.1%(1g 苯甲酸钠相当于0.847g 苯甲酸),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
4.6.4醋酸及其钠盐醋酸钠与醋酸的重量为1∶2,加入1%的山梨酸制成,以1%比例加入到饲料中,在梅雨天贮藏3个月。
4.6.5富马酸及其酯类富马酸二甲酯较富马酸的抑菌谱广、毒性小,适用范围广。
pH 值在3~8范围内对抑制黄曲霉菌均有明显作用。
饲料含量在14%以下的添加量为250~500mg /kg ;饲料含水量在4%以上的添加量为500~800mg /kg ,且在30℃条件下抑霉作用由1周延长到1个月。
饲料水分(%)饲料微生物数目<15000cfu/g ,相对湿度≤60%,昼夜温差<10℃,饲喂对象:成年、生长动物饲料微生物数目≥15000cfu/g ,相对温度>60%,昼夜温差≥10℃,饲喂对象:幼年动物预期饲料贮存时间(d )预期饲料贮存时间(d )205090205090110.500.95 2.000.60 1.00 2.20120.75 1.45 2.550.800.50 2.7013 1.00 1.70 2.80 1.30 2.00 3.2014 1.25 1.95 3.05 1.80 2.50 3.7015 1.50 2.20 3.30 2.30 3.00 4.20161.752.453.552.803.504.70表2在不同饲料水分和贮存条件下丙酸钙防霉剂的推荐添加量饲料水分(%)饲料微生物数目<15000cfu/g ,相对湿度≤60%,昼夜温差<10℃,饲喂对象:成年、生长动物饲料微生物数目≥15000cfu/g ,相对温度>60%,昼夜温差≥10℃,饲喂对象:幼年动物预期饲料贮存时间(d )预期饲料贮存时间(d )205090205090110.650.25 2.600.75 1.30 2.85120.95 1.85 2.30 1.05 1.95 3.5013 1.30 2.20 3.60 1.70 2.60 4.1514 1.60 2.50 3.95 2.30 3.25 4.7515 1.95 2.85 4.25 2.95 3.85 5.40162.253.154.603.604.506.05单位:g/kg单位:g/kg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