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防霉剂及其应用效果的评价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4
收稿日期:2014-04-13酶制剂在饲料中应用广泛,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本文综述了饲料酶的种类、作用机理、在蛋鸡上的应用效果以及影响效果的因素,对酶制剂在蛋鸡上得合理使用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1饲料酶的种类根据酶的作用底物可将饲料酶分为消化酶与非消化酶。
消化酶主要包括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肽酶、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等,这些酶可在动物消化道内产生,其催化反应的产物可直接被动物利用。
非消化道酶主要包括非淀粉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植酸酶和饲料毒素分解酶,主要功能是分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和饲料毒素。
2饲料酶的主要作用机理2.1消化酶饲料消化酶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提高饲料养分的消化率。
一般情况下,正常健康的成年家禽在适宜的生产条件下,可以分泌足够的消化酶用以分解饲料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等营养物质,在应激条件下,其消化酶的分泌量会大大减少。
幼龄家禽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各种消化酶分泌不足。
因此,在幼龄家禽和应激条件下成年家禽的日粮中,添加外源性消化酶,不仅可以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并且能激活内源酶的分泌,有利于家禽对饲料养分的消化吸收。
2.2非消化酶2.2.1非淀粉多糖(NSP )酶非淀粉多糖(NSP )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各类植物性饲料中,其中麦类含量大,难于被家禽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
由于植物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被细胞壁包裹,难以接触到消化酶,因此,NSP 是影响谷物类日粮中营养物质利用率的主要抗营养因子之一。
NSP 酶通过分解NSP ,释放被细胞壁包裹的淀粉、蛋白等营养成分,降低可溶性NSP 造成的粘稠食糜的粘度而发挥作用。
NSP 酶可破坏植物细胞壁,提高饲料养分消化率。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而植物细胞内容物则为淀粉等营养性多糖及蛋白质。
细胞壁不可消化的物质阻碍了消化酶与细胞内容物直接接触,影响其消化。
养猪一点通EASY SKILL猪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的应用实践周彦飞(河南雄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8)1 猪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的种类及原理1.1 硅铝酸盐类硅铝酸盐类主要成分是氢氧化硅铝酸钠钙,如沸石、蒙脱石、硅藻土、高岭土等,是常用的硅铝酸盐类饲料霉菌毒素脱霉剂。
硅铝酸盐对霉菌毒素的脱毒机理是硅铝酸盐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的负电荷表面,而且其结构与表面形成的离子极性,中层间带有大量可交换阳离子,存在大量的天然纳米微孔,所以,其吸附力来自超大的表面积与静电吸附。
硅铝酸盐吸附了霉菌毒素并形成了稳定复合物,阻止了霉菌毒素在动物消化道中的吸收,通过在动物体内与毒素结合形成复合体,使毒素经过消化道时不被动物机体吸收并随吸附剂排出体外,减少肠道对毒素的吸收量以及血液和靶器官中的毒素含量,以减少进入动物机体内血液及组织的毒素数量,使其毒性减轻或消除。
目前大多使用经过改良的天然硅铝酸盐(第二代产品),可改善对霉菌毒素的选择性吸附,同时对赫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的吸附能力大为提高。
1.2 生物吸附剂类 生物吸附剂类包括活性益生菌、水合硅铝酸盐、益生菌、细胞壁等,对霉菌毒素具有非常显著的脱毒效果。
生物脱霉剂综合了有机吸附和物理吸附的特性,对猪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具有较强的选择吸附能力。
1.3 生物酶脱毒剂 主要是选用某些活性高的酶,刺激胃肠产生解毒酶,诱发机体解毒能力,破坏霉菌毒素结构,使毒性消失。
同时利用酶的降解作用,破坏霉菌毒素或降低其毒性。
生物酶解毒剂具有高度专一性,无污染且不影响饲料的营养价值。
1.4 酵母细胞壁类酵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聚糖、甘露聚糖、几丁质和蛋白质。
葡聚糖、甘露聚糖分离自啤酒酵母的细胞壁,该种细胞壁上有脂质、多糖、蛋白质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霉菌毒素的能力。
甘露低聚糖是酵母细胞壁外包被着的一层胶状糖蛋白,从酵母培养物细胞壁中提取的一类新型抗原活性物质。
实践Practice100饲料营养文 ⊙ 王丽娜 周盛昌 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生猪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饲料发生霉变不仅使其营养价值下降,还会导致畜禽生长性能、繁殖性能下降,易患疾病甚至死亡。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防霉剂和脱霉剂是降低霉菌毒素危害的有效方法。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防霉剂和脱霉剂的使用,供养殖场(户)参考。
防霉剂和脱霉剂在饲料中的应用近年来,饲料及原料被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情况愈发严峻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霉菌毒素使畜禽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引起畜禽和人类急性或慢性中毒,甚至导致癌变和畸形,直接危害畜禽和人类健康。
做好原料和饲料的防霉和脱霉工作是减少霉菌毒素危害的途径之一,而饲料中防霉剂和脱霉剂的应用可达到很好的防霉去毒效果。
1 防霉剂饲料防霉剂是一类能降低饲料中霉菌数量,抑制霉菌毒素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流失,防止饲料霉变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
一般而言,饲料水分含量超过12%时必须使用防霉剂。
目前,常用的防霉剂有化学防霉剂、复合防霉剂、中草药防霉剂3类。
1.1 化学防霉剂化学防霉剂包括丙酸及其盐类、双乙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苯甲酸、富马酸、富马酸二甲酯等。
其中,丙酸及其盐类(丙酸钠、丙酸钙、丙酸铵和二丙酸)无毒性,对各类霉菌、芽胞杆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防霉剂。
一般丙酸的添加量为0.3%,丙酸钙的添加量为0.2%~0.5%。
因有机酸防霉效果较好,但腐蚀性较大,而有机酸盐腐蚀性小,但防霉效果较有机酸差,因此,防霉效果作用强、腐蚀性小的复合防霉剂是防霉剂的发展趋势。
1.2 复合防霉剂复合防霉剂是由多种有机酸防霉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既能保持有机酸原有的抑菌功效,又能消除或降低有机酸的腐蚀性与刺激性,使用效果优于单一型,如复合型丙酸盐的防霉效果就优于单一型丙酸钙。
由丙酸铵、乙酸、富马酸、山梨酸等多种有机酸组成的复合型防霉剂具有很好的防霉效果。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
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它的来源、生成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就霉菌及其霉菌毒素的产生、来源、危害和预防措施做如下概述。
一、霉菌的产生: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其繁衍下代是以种子或孢子的形式。
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
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
这些霉菌繁衍起来会产生更多的孢子去感染其它种子。
在田间,植物受霉菌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的水份、播种期、收割期、轮作期、施肥、植物的品种、植病的发生、杂草、鸟类及害虫等。
当作物收割后,通常会带有某些霉菌,在干燥的过程中,霉菌会受到破坏,所以不易察觉,然而许多霉菌孢子会存活下来,并且在贮存期间、制作饲料的过程中开始萌发生长。
一般把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
仓贮性霉菌主要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赭曲霉例外,可在田间感染,低温下亦可繁殖;田间霉菌则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也就是说在冬季此类霉菌仍会生长,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
二、霉菌毒素的来源: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的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
第4卷第4期2020年12月现 代 牧 业MODERNANIMALHUSBANDRYVol.4 No.4Dec.2020 收稿日期:2020-10-06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61100510200);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192102110183)。
作者简介:靳双星(1970—),男,河南太康人,硕士,教授。
通讯作者:张桂枝(1970—),女,河南原阳人,硕士,副教授。
四种防霉剂及其复配对黄曲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靳双星1,2,杨金佩1,王 强3,张桂枝1,2(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省家禽疾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46;3.广州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32)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酸盐防霉剂及其复配制剂对黄曲霉菌生长的抑制效果。
试验选取双乙酸钠、丁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四种有机酸盐,按一定浓度添加到黄曲霉菌生长的培养基中,采用二倍逐级稀释法测定四种有机酸盐对黄曲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采用涂布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四种有机酸盐对黄曲霉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bactericidalconcentration,MBC)和杀菌率。
按照不同比例进行有机酸盐的复配,测定不同复配混合液的联合抑菌指数即分级抑菌指数(Fraction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FIC)。
双乙酸钠、丁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对黄曲霉菌的MIC分别为32mg/mL、32mg/mL、64mg/mL和64mg/mL,对黄曲霉菌的MBC分别为32mg/mL、32mg/mL、64mg/mL和128mg/mL。
双乙酸钠对黄曲霉菌的杀菌效果最佳,质量浓度为16mg/mL、8mg/mL和4mg/mL时的杀菌率分别为98.6%、95.0%和92.1%。
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与应用价值目录一、前言 (2)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具体机制 (2)三、促进动物健康与生长发育的作用 (5)四、改善畜产品品质的效果 (8)五、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经济地位 (10)六、饲料添加剂的环保意义 (12)一、前言营养性添加剂是饲料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饲料工业通用术语》,营养性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物质。
这些物质主要用于补充饲料中原有但量不足的营养素,以提高饲料的整体营养价值。
营养性添加剂在饲料添加剂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提高饲料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增加以及环保要求的提高,营养性添加剂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
营养性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饲料中营养素的不足,以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通过添加适量的营养性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动物的健康和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二、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具体机制(一)营养性添加剂的精准补充1、氨基酸与维生素的平衡添加在畜牧业中,畜禽对特定氨基酸和维生素的需求量大,但这些成分在基础饲料中往往含量不足。
通过添加人工合成的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和维生素(如维生素A、D、E),可以弥补饲料中的营养短板,确保畜禽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从而提高饲料的生物利用率。
2、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合理配比矿物质如铁、铜、锌、锰等对畜禽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添加这些矿物质元素,不仅可以满足畜禽的生理需求,还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因矿物质缺乏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和疾病发生率。
3、酶制剂的促消化作用酶制剂作为一类高效的生物催化剂,能够分解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使其转化为更易被畜禽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几种常见饲料脱霉剂简介作者:田书音李冰来源:《新农业》2014年第12期近年,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主流,对饲料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饲料生产企业的规模和产量也随之不断扩大。
然而,饲料原料从田间生长到收获、贮藏、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霉菌污染,饲料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因管理不当直接导致霉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霉菌毒素可造成畜禽的免疫机能和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畜禽受疫病侵袭的风险大大提高,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霉菌毒素还可在畜禽产品中残留,给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2002年,美国将霉菌毒素列为仅次于二恶英的、对人类食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因素。
面对霉菌毒素的威胁,寻找经济有效并适合大规模饲料生产的脱霉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一、什么是脱霉剂饲料行业普遍认为“凡能消除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添加物都统称脱霉剂”。
最早脱霉剂的概念是从霉菌毒素吸附剂引申而来,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当前饲料行业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脱霉剂产品之一。
二、霉菌毒素及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或真菌产生的有毒有害代谢物质,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多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畜牧生产中常见并能直接影响动物生长性能的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包括曲霉菌素(主要分泌黄曲霉菌素、赭曲霉毒素等)、俊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稀酮、T-2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青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
很多毒素与毒素之间均具有相乘作用,这些毒素同时出现其毒力将大大超过单个霉菌毒素所具有的毒力。
霉菌毒素对畜牧业生产的危害极大,直接造成畜禽采食量降低、生产性能下降、免疫抑制、抗病力减弱、繁殖机能受损等严重影响,畜产品中的霉菌毒素残留同样会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常用的饲料脱霉剂饲料脱霉剂分为黏土吸附类、酵母细胞壁类、酶解去毒类、中草药类。
1.黏土吸附类脱霉剂蒙脱石是目前常用的黏土类饲料脱霉剂,是天然硅铝酸盐,由二层共顶连接的硅氧四面体片夹一层共棱连接的铝(镁)氧(氢氧)八面体片构成2∶1型含结晶水的结构。
有机酸在玉米防霉中的应用及对酒精发酵的影响刘辉;宫殿良;张志凌【摘要】使用有机酸霉菌抑制剂KMC-LF2对玉米进行防霉实验,并进行后续酒精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水分分别为33%和20%时,KMC-LF2使用剂量和染菌时间呈正线性关系;当KMC-LF2在6kg/t,水分为20%时,防腐效果最好,可长达近2个月.并对其做酒精发酵试验,与未添加抑菌剂的样品相比,酒分提高了0.29%.【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玉米;防霉;有机酸;酒精发酵【作者】刘辉;宫殿良;张志凌【作者单位】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黑龙江肇东151100;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黑龙江肇东151100;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黑龙江肇东1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2;TS261.2;TS261.4在玉米收获后及时对其进行安全有效的防霉处理,减少玉米霉变导致的损失,提高玉米深加工的效率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控制霉菌毒素在饲料和食品行业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1-2]。
有机酸和盐类作为高水分玉米以及玉米饲料的化学保护剂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
有机酸具有杀灭和抑制霉菌的作用,目前在饲料和食品上广泛使用的有机酸包括丙酸、甲酸等,可用于对玉米等谷物进行防霉,解决霉变问题[3-5]。
本试验使用凯米拉公司生产有机酸类霉菌抑制剂KMC-LF2对不同水分的玉米进行防霉实验,并对处理样品进行酒精发酵研究,探讨有机酸对玉米原料的防霉效果,以及对后续酒精发酵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样品与试剂: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未进行烘干33%水分的玉米和烘干后20%水分的玉米;霉菌抑制剂KMC-LF2(凯米拉公司);II代淀粉酶(诺维信公司);苏宏GA475(诺维信公司);安琪超级酿酒高活性酵母(安琪公司);色谱标品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两种防霉剂添加对高寒地区燕麦干草品质的影响康晓强,赵桂琴,柴继宽,孙雷雷,王苗苗,李娟宁(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以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军马二场种植的燕麦干草为试验材料,在燕麦干草低含水量15%〜17%(A1)和高含水量28%-30%(A2)条件下,分别添加0%(B1)、0.2%(B2)、0.4%(B3)的丙酸钙,以及0%(C1)、0.05%(C2)、0.1%(C3)的苯甲酸钠,打捆并码放在储草棚内贮藏。
测定贮藏0, 30、60、90、120、150、180d燕麦干草的含水量和营养指标。
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延长,燕麦干草的含水量、粗蛋白(CP)、粗脂肪(EE)、无氮浸出物(NEF)和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均下降。
贮藏180d,CP含量平均下降21.99%,EE由刚打捆时的3.17%—3.39%下降至180d的1.47%—2.45%;A2C2的含水量最高,为15.19%,A2C3的CP含量最高,为&13%,A1B3的EE含量最高,为2.45%。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粗灰分,中洗纤维和酸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A1C1的粗灰分含量最高,A2B1的NDF含量最高。
添加两种防霉剂能显著降低燕麦干草的营养损失,贮藏时间越长防霉剂效果越明显。
燕麦干草在含水量28%〜30%条件下添加0.4%的丙酸钙或者0.1%的苯甲酸钠再打捆,能显著改善燕麦干草品质。
关键词:燕麦干草;防霉剂;贮藏时间;营养品质中图分类号:S816;S823.4文献标志码:ADOI:10.13817/ki.cyycp.2020.06.017燕麦(Avena sativ z)作为北方高寒牧区的传统优良牧草,是家畜枯草季节的重要饲草来源,对缓解草畜矛盾、提供均衡饲料、维系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的主要栽培草种,具有适应性强、容易栽培、饲用价值高等特点,成为近年来海拔2500m以上地区示范推广的首选草种,但其干草的生产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防霉剂的用法、特点与影响因素防霉剂是指对霉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防止应用对象霉变的制剂。
而防霉剂的使用方法你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防霉剂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防霉剂的用法每种防腐防霉剂本身都有自己的特点,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不足。
实际选用时,可发挥两种或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协通过效果,配制成复方使用。
防腐防霉剂的使用方法有添加法、浸渍法、涂布法和熏蒸法五种。
微生物的危害面广,加之不同的材料品种和应用环境等因素,要求有与之相应的杀菌、防腐防霉剂及使用剂达到高效消毒效力水平的相适用性。
因此怎样正确的使用防腐防霉剂还是有一定讲究的。
不同类型的防腐防霉剂适用的对象也是不同的,如无机化合物类防腐防霉剂产品主要用于造纸业及水处理工程杀菌防藻用,有机锡化合物主要取代氯化亚铜,用于船底防污涂料,有机锌化合物主要用于切削油等水乳制剂及部分化妆品等等。
防腐防霉剂产品剖析一般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质谱(MS)、X衍射分析(XRD)、ICP-MS、X荧光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等手段。
通过这些测试手段可以很好的解析防腐防霉剂的配方,对防腐防霉剂中的成分作用有详细的了解,更方便各个企业进行研发,把握市场动态。
哲博检测依靠浙大学科优势和分析人才,拥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积累了深厚的化工产品剖析经验,通过专业、可靠、综合性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对未知物进行定性鉴定与定量分析,为科研及生产中调整配方、新产品研发、改进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后期跟踪技术性指导。
防霉剂的特点1、广谱抗菌:本产品对真菌、细菌、霉菌及酶菌都有很好的灭杀和抑制能力。
2、无毒长效:无异味,对氧化、还原剂稳定。
3、相溶性好:不破坏基体的乳化效果4、PH范围广:在2.0~12.0范围内都可以使用,用量低,无局限性。
5、产品分散均匀,VOC含量低,热稳定;6、不燃烧,易于运输,使用方便。
饲料添加剂在畜牧养殖中的质量和效益研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领域之一。
饲料作为畜牧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不断地被科学家们进行研究与改进。
在饲料中添加剂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控制牲畜的健康状况和保护环境。
然而,添加剂的质量和效益非常重要,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生产效率产生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一、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指对饲料进行化学或生物处理,增加饲料营养成分的物质,包括营养增值剂、饲料抗生素、酶制剂、酸碱平衡剂、防腐剂、香精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增强饲料的品质,提高牲畜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减少环境污染。
二、质量控制在生产中,饲料添加剂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一定要按照国家、行业和企业的规定和标准进行生产和使用。
对于添加剂的质量问题,不但会影响牲畜的成长和健康,还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在添加剂生产中,要严格执行生产规范和检验标准,严格执行GMP规范,并对添加剂进行检验和质量把控。
企业应该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同时还要进行质量检测和产品检验,确保添加剂符合标准并对牲畜安全可靠。
三、效益研究饲料添加剂对于畜牧业生产的助益非常大,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成分,降低饲料的成本,改善牲畜的健康状况。
通过添加剂来促进牲畜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可以更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研究表明,饲料添加剂对牲畜的体重增长、饲料消耗量、饲料转化效率、出肉率和胎次等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繁殖系统中,添加剂可以提高母畜的繁殖率和产仔率,改善母畜的生产能力。
四、质量和效益的平衡虽然饲料添加剂对畜牧业生产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其质量和效益之间存在平衡问题。
添加剂的添加量、使用方法、维护条件等都会影响到添加剂的质量和效益。
过量的添加剂会影响牲畜的健康,造成牲畜的不适甚至中毒,并增加环境风险。
因此,在添加剂使用中,要根据畜牧种类、年龄、性别、药物耐药性等情况合理调整添加量,防止添加剂的过量使用。
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典型应用案例目录一、引言 (2)二、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 (2)三、饲料添加剂在养牛业中的应用 (5)四、饲料添加剂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8)五、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11)六、饲料添加剂在宠物饲料中的应用 (14)一、引言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生产加工、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质,这些物质在饲料中的用量虽然很小,但其作用却非常显著。
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工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强化基础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保证动物健康、节省饲料成本以及改善畜产品品质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营养性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饲料中营养素的不足,以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通过添加适量的营养性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同时也有助于保证动物的健康和改善畜产品的品质。
营养性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各类饲料中,包括猪、牛、羊、禽、水产等动物的饲料。
在畜牧业生产中,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和生产目的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营养性添加剂进行添加。
例如,在幼龄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氨基酸和维生素,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在蛋禽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矿物元素,可以提高蛋的品质和产量。
二、饲料添加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一)饲料添加剂对母猪的应用效果1、改善肠道健康与免疫力在母猪日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可以显著改善肠道健康,提高母猪的免疫力。
例如,使用富含活性多肽类物质和多种消化酶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增进母猪的生理机能,减少因中毒、感染、免疫抑制等因素导致的繁殖障碍,从而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2、提高繁殖性能饲料添加剂还能促进母猪发情,提高配种成功率,增加产仔数量。
一些特定的添加剂,如益生源复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不仅能促奶增奶,还能使生的仔猪平均重达到200-300克,显著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