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以一侧面神经所支配肌群得渐进性、无规律、不自主、 阵发得强直或阵挛性收缩为特征,常起始于眼轮匝肌,随即 波及到口轮匝肌,严重者累及颈阔肌,双侧受累者罕见。
面肌痉挛常有损患者形象,加重其心理负担、影响社交。
临床表现
诊断:根据临床特征性表现及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诊断 不难。
鉴别诊断:
1、功能性眼睑痉挛:发生于老年妇女,常双侧性,无下半部 面肌抽搐。
(6)关颅:严密缝合硬脑膜,缝合枕下部肌肉与皮呋。
〖术中注意要点〗
(1)牵拉听神经时要十分轻柔,不可持续牵拉,以避免术后 发生听力下降与眩晕。
(2)面神经根部减压后,要观察面肌抽搐就是否完全消失, 反复刺激病人面部,不再发生抽搐为止。
〖术后处理〗 术后去枕平卧24h,静滴生理盐水1000ml,以纠正低颅压症
治疗进展- 面神经梳理术
基本原理就是分隔开面神经纤维,减少因责任血管在长期 压迫下发生脱髓鞘变性所致得神经轴索间异常电位蓄积与 发放,从而抑制面肌痉挛。
其优点为适应症广、并发症少且操作相对安全可靠,缺点 为破坏了神经得完整性,术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面瘫,复发 率较MVD高。
治疗进展- 微血管减压术
近30 年来由于采用MVD 治疗HFS 取得较好得疗效,又能保 留神经得完整性,不易导致术后面神经麻痹,MVD 已逐渐成 为治疗HFS 得首选外科治疗手段。
MVD 治疗HFS得治愈率为70%~94、7 % ,总有效率为87、 5%~ 99、3 %。
术后面瘫、听力障碍就是MVD 治疗HFS 得主要并发症。
病因研究进展
1、血管因素:目前已知大约有80%--90%得面肌痉挛就 是由于面神经出脑干区(RCZ)存在血管压迫所致。------就是主要原因 。 2、非血管因素:桥脑小脑角得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 芽肿、肿瘤与囊肿等因素亦可产生面肌痉挛;后颅窝得 一些占位性病变也可导致面肌痉挛。在年轻患者中局 部得蛛网膜增厚可能就是引起面肌痉挛得主要原因之 一。 3、其它因素 面神经炎后遗症,引起面神经得髓鞘脱失, 形成各轴索之间得不正常传导,而引起面肌痉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