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长春市区地下水动态分析

浅谈长春市区地下水动态分析

浅谈长春市区地下水动态分析

作者:马会利马韧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7期

摘要:研究分析长春市区地下水类型动态变化,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动态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070-01

1 概况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地处松辽平原东侧,地形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相对高差不大.地貌主要是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河谷平原。较大的水系为伊通河,在市区由南向北纵贯,还有支流新开河。饮马河有多条支流伸入观测区。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84.8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39mm。此次共布设了46眼动态观测井。

2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

2.1 松散岩类孔隙水类型

(1)河谷冲积砂砾石孔隙水呈带状分布于伊通河、饮马河两岸冲积阶地下部,含水介质主要为冲洪积中粗砂和砂砾石,厚度为2-3m,上覆弱透水的亚粘土,含水介质变化规律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厚度加大颗粒变粗,大部分地区富水性较强,单井涌水量为1000~3000m3/d,(2)台地冰水沉积砂砾石孔隙水主要分布于伊通河以西至肖家堡子之间的黄土台地上,含水介质为粗砂和砂砾石,上覆黄土状亚粘土,单井涌水量一般为200~300m3/d。(3)台地冲洪积黄土状亚粘土孔隙水广泛分布于全区波状、丘陵状台地上,含水介质为黄土状亚粘土,水量较贫乏,当降深2m时,单井涌水量在10~50m3/d。

2.2 基岩类裂隙水类型

(1)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和褶皱构造裂隙中,已发现的断裂富水带有,

贾家洼子至兴隆沟破碎带和四间房破碎带,富水性一般为500~1000m3/d,水质较好。(2)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多层砂岩的裂隙中,与弱透水层互层。在泉头组三、四段和青山口组地层中,由于粒度较粗,胶结较差,孔隙裂隙发育,富水程度较好;涌水量一般为200~300m3/d(降深20m时),在泉头组一、二段和嫩江、姚家组地层中,由于岩性变细,裂隙发育较差,富水程度很弱。(3)网状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东南部侏罗系碎屑岩中,裂隙多为泥质充填,富水性差,但水质较好,对供水有一定的意义。

3 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

3.1 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动态特征

(1)河谷冲积砂砾石孔隙水沿伊通河以南北向为轴向,向东西两侧多呈南北向的条带分布,向两侧逐渐加深。东侧一级阶地宽,水位变化平缓,近河阶地水位埋深1~3m,局部近河地段受开采影响及远河阶地水位埋深均大于5m,西侧以侵蚀为主的阶地狭窄,水位埋深变化幅度大。(2)台地冰水沉积砂砾石孔隙水,此类型观测井观测水位受开采影响多为动水位,地下水位埋深最大的观测井,年最大地下水位埋深为33.74m,年最小埋深为24.80m。(3)台地冲洪积黄土状孔隙水,沿着坞水串库一带的地下水位埋深最浅,台地低平地段水位埋深2~4m,较高地段水位埋深4~5m,受开采影响,局部地段大于5m。

3.2 基岩构造裂隙水水位动态特征

(1)贾家洼子至后分水岭基岩构造裂隙水。贾家洼子集中开采地段:中南部东西两侧至构造断裂带的边缘的水位埋深10~40m,布设在断裂带上观测井最大埋深19.32m,最小埋深5.95m。市中心集中开采地段:在南湖以北一带,基岩构造裂隙水上覆第四系砂砾石含水层。其两眼观测井地下动水位最小埋深7.65m,最大埋深32.97m;最小埋深12.02m,最大埋深13.88m。有的动水位已降至砂砾石含水层底板以下。水位分布以南湖附近水位最高,向东北方向水位逐减,北部近河谷区因受河谷砂砾石孔隙水补给,水位逐渐升高。东荣、八里堡至后分水岭集中开采地段在伊通河谷与北东向断裂带交汇部位。基岩构造裂隙水与河谷砂砾石孔隙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其水位埋深与砂砾石含水层相近。(2)四间房基岩构造裂隙水。前几年由于大量开采,在四间房构造富水带上,以某些企业水源地为中心范围内地下水水位有下降趋势。但今年地下水位有较大的上升,观测井最大动水位7.49m,最小埋深1.29m。

4 地下水动态分析

(1)城区枯水期地下水平均埋深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97m,枯水期约有总面积3%的地段为上升区,79%的地段为下降区;丰水期地下水平均埋深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85m,地下水上升区面积约为88%,下降区面积约为3%;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60m,上升区面积约83%左右,下降区面积约1%左右(其他面积为稳定区)。(2)承压水枯水期平均埋深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80m,丰水期平均埋深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89m,年末平均埋深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84m。

(3)潜层水枯水期平均埋深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9m,丰水期平均埋深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67m,年末平均埋深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48m。

5 地下水动态类型的分析

本区影响地下水动态的补给因素为降水入渗地下径流,河水侧渗、灌水回渗,消耗因素为蒸发消耗,迳流排泄和对地下水的开采。各类型地下水不同,各地段其补给及消耗因素不同,经过研究分析确定为五种地下水动态类型。(1)迳流、降水入渗——蒸发、开采、迳流型:分布于河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