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城市建设分析参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1.10 MB
- 文档页数:32
《现代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论文长春市城市规划分析学院亚泰工商管理专业年级旅游管理1207学生姓名隋慧敏学号 **********长春是一座美丽、繁荣、开放的国际化大都会,市区内居住着约3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友人。
长春,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中国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中国特大城市,中国十五座副省级城市之一。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座落于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工业和电影工业的发源地。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北方窗口城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贸易和交通中心。
长春素有“国际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文化城”、“科教文化城”、“国际轨道交通之都”等诸多美誉。
长春地处东北腹地核心,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十字经济走廊核心之一。
长春市的城市形态主要是以“分散组团式”布局,城市结构则主要是以“多中心分区式”为主。
长春市的城市规划将与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结构,控制中心团的开发强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城市建设重点逐步从中心分区向外围分区转移,完善各分区功能,使人口和产业达到合理布局具体的城市形态以及结构见下图这种分散组团式的城市布局优点是接近自然、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
缺点是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较大,城市用地分散,浪费土地。
各地区不易统一分配基础设施,跨区工作和出行成本高,区民生活不便。
所以长春市的这种城市形态的布局加大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负担加大。
而对于长春市的道路以及交通规划,长春建设改造主次干道50多条,1787条巷道旧貌换新颜,实施了九大区域亮化工程……新建了交通、市政、公用、环保等重点工程120多项,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500亿元。
先后建设改造了亚泰大街、人民大街、吉林大路、三环路等50多条主次干道;建成了集购物、休闲、娱乐、信息交流于一体的长江路步行街;同时规划建设了长春大桥、兴业立交桥、长沈路桥等大中桥梁12座;对人民大街、解放大路、吉林大路、东盛大街、建设街、安达街、开运街等400多条道路进行了大中修;改造了人民大街南出口、102国道长沈公路、吉林大路、长吉北线、长吉南线、北亚泰大街6个城市出入口,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
长春城市规划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吉林省的省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着许多城市规划的挑战。
在长春市的城市规划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主要的考虑因素。
长春市政府意识到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长春市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建设了一条条地铁线路,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其次,长春市不断优化城市景观,建设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让市民有更多的休闲和健身的空间。
此外,长春市还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广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这些举措使得长春市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长春市的城市规划还注重发展经济。
近年来,在长春市的城市规划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长春市积极引进国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孵化基地,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长春市还加大了科研力度,鼓励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长春市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市民的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此外,长春市的城市规划还注重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
长春市在建设城市规划中注重规划人口流动,建设了许多新的住宅区和社区服务设施,保障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长春市还加大了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力度,提升了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
通过完善住房政策,长春市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了良好的住房条件。
总的来说,长春市的城市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居住条件。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长春市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提升,经济发展得到了推动,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未来,长春市还将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城市环境和更高的生活质量。
长春市城市规划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吉林省省会。
长春市城市规划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规划和措施。
以下是对长春市城市规划的简要介绍。
首先,长春市的城市规划着重考虑了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
在城市规划中注重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如地铁、公交车和道路建设等。
同时,也着重发展住宅区,提供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确保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长春市的城市规划也致力于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
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区和商业区,吸引国内外投资和创业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城市规划也注重提供便利的商务和服务设施,如商场、酒店、会展中心等,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商业需求。
此外,长春市城市规划也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长春市位于松花江盆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和森林资源。
因此,城市规划中注重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同时也注重环保措施的实施,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以保持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长春市城市规划还注重文化和历史保护。
长春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长春故宫、长影世纪城等,这些都是长春市的重要文化和旅游资源。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注重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和历史遗产,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和文化产业。
综上所述,长春市城市规划是为了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保护自然资源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规划和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长春市的城市规划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为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做出贡献。
解读《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主讲嘉宾:李赫楠时间:2016 年 1 月 23 日主讲嘉宾简介:李赫楠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研究所规划师。
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是属于非法定规划,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下的近期建设规划。
在这个规划中,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确定了城市发展愿景和近期目标以及专项规划中的建设要求,提出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城市建设的具体项目,为长春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次规划统筹了所有城市建设的相关单位,一共提到了 44 家单位,涉及到城市交通、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9 大方面的内容。
这个规划现在已经初步完成,目前仍在持续的修改完善中。
这是“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见图1),今天我通过这张图来说明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国家的大政分针,长春市承接的试点任务,长春市的发展愿景。
一、领导讲话在相关背景里面,我们分析了领导的讲话。
去年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来到长春市,指导长春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在这期间他们召开了多次的专题会议,作出各种重要批示和指示,从中我们总结出和城市建设有关的四个方面:1.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城市建设发展的治本之策。
2.精准有效投资——城市近期发展的主要发力点。
3.生态文明——持续发展之路。
4.科学规划——描绘一张好的蓝图。
二、国家大政分针1.国家新型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4章10节25个重点任务(见图 2),其中包括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比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撑,在这里提出要建设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的运输体系。
在此基础上长春市成功申报并已经开始各项试点任务,主要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等三大试点。
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可以用 6 个理念、6 个原则, 8 项制度来概括,其中8 项制度又含有 44 项重点内容(见图 3),比如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编制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建设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等等多项内容。
长春市发展历程引言概述: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小县城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长春市的发展历程,包括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
一、城市建设1.1 历史沿革:长春市最早是清朝的一个小镇,后来成为日本侵略时期的伪满洲国首都。
解放后,长春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城市。
1.2 城市规划:长春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规划,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绿化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3 城市发展:长春市在城市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造宜居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前来定居。
二、经济发展2.1 工业发展: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之都,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
2.2 科技创新:长春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和企业投资。
2.3 对外开放:长春市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国际合作,拓展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
三、文化传承3.1 历史遗迹:长春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伪满洲国建筑、抗战遗址等,体现了长春市的历史底蕴。
3.2 文化传统:长春市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如长春电影节、冰雪文化节等,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3.3 文化产业:长春市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提升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四、社会进步4.1 教育事业:长春市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4.2 医疗卫生:长春市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医疗机构,提高了医疗水平,保障了广大市民的健康。
4.3 社会福利:长春市注重社会福利建设,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了市民的生活水平。
五、未来展望5.1 建设目标:长春市将继续推动城市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
5.2 创新驱动:长春市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目录欧阳与创编 2021.03.0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落实《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强化中部、构筑支点、区域联动”的战略部署,推进长吉一体化进程;促进长春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绿色宜居城市,实现2020年长春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为集约有效使用土地,配套各项基础设施,引导城市建设协调有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原则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努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使用高效节能技术;加快区域绿化进程,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增加森林碳汇;构建起低碳型城乡空间发展格局,实现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生活模式。
二、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原则。
明确与不同区域层次各城市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建立和谐统一的区域城镇分工体系,积极推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统筹城乡资源要素和各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区域的一体化发展。
三、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
从全局出发,合理布局城市各类功能区和安排各种物质要素,使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四、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原则。
结合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布局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五、远期与近期相结合原则。
正确处理好城乡规划的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为远景发展留有余地。
第三条规划修编重点规划在对宏观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区域协调发展、市域城乡统筹、城市空间形态与结构、城市经济产业布局等,同时优化综合交通网络系统,完善区域基础设施,预留大型市政设施廊道,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框架。
解读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docx解读《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主讲嘉宾:李赫楠时间:2016 年 1 月 23 日主讲嘉宾简介:李赫楠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规划研究所规划师。
长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是属于非法定规划,是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指导下的近期建设规划。
在这个规划中,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确定了城市发展愿景和近期目标以及专项规划中的建设要求,提出未来五年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城市建设的具体项目,为长春市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城市发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决策依据。
本次规划统筹了所有城市建设的相关单位,一共提到了 44 家单位,涉及到城市交通、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9 大方面的内容。
这个规划现在已经初步完成,目前仍在持续的修改完善中。
这是“十三五”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总体思路框架(见图1),今天我通过这张图来说明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国家的大政分针,长春市承接的试点任务,长春市的发展愿景。
一、领导讲话在相关背景里面,我们分析了领导的讲话。
去年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先后来到长春市,指导长春市的城市建设发展,在这期间他们召开了多次的专题会议,作出各种重要批示和指示,从中我们总结出和城市建设有关的四个方面:1.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城市建设发展的治本之策。
2.精准有效投资——城市近期发展的主要发力点。
3.生态文明——持续发展之路。
4.科学规划——描绘一张好的蓝图。
二、国家大政分针1.国家新型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涉及城市建设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4章10节25个重点任务(见图2),其中包括智慧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比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支撑,在这里提出要建设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城市群内部的综合交通的运输体系。
在此基础上长春市成功申报并已经开始各项试点任务,主要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等三大试点。
2.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可以用 6 个理念、6 个原则, 8 项制度来概括,其中8 项制度又含有 44 项重点内容(见图 3),比如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编制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建设生态文明目标体系等等多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