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版社客户知识管理研究

出版社客户知识管理研究

出版社客户知识管理研究
出版社客户知识管理研究

知识管理系统:目标与策略

知识管理:目标与策略 摘要:知识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本文旨在界定知识经济的概念,探讨知识管理的目标,比较分析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之异同,以促进我国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关键词:管理;组织;创新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

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

阿里巴巴_2014_用户体验研究专员_实习生_笔试题

加权算术平均数中权重(权数)的实质是? ?各组单位数之间的比值 ?各组的单位数 ?各组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各组的单位数与指标值的乘积 非引导性的问题对访谈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以下哪个选项跟“非引导性”无关? ?问题要关注直接体验 ?保持问题的封闭性 ?问题要客观 ?问题要关注单一主题 请问您以下对信度、效度相互关系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信度高,效度也就高 ?效度高,信度也就高 ?信度低,效度也可能高 ?效度低,信度也就低 某地区到实体超市消费的人数呈下降趋势,2011年与2010年相比降低4%,2012年又比2011年降低6%,2013年是2012年的95%,则2013年与2010年相比,下降幅度为多少? ?12.0% ?85.7% ?14.3% ?88.0% ?以上都不是 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对用户的网上购物态度进行了测量,测量使用了5分态度语句量表,事后我们希望根据用户的网上购物态度对用户进行分类,请问下列哪种统计分析方法是必须的? ?回归分析(Regression) ?相关分析(Correlation)

?聚类分析(Clustering)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方差分析 在可用性测试过程中,请问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在用户遇到障碍求助时,要积极回应用户的疑问 ?可以鼓励用户在测试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操作步骤及疑问 ?在用户遇到障碍时,就要第一时间追问,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 ?要让用户自己确认任务是否完成,研究人员不能帮助用户下结论一个产品的用户流失调研中,它的样本取样可以包含哪些用户? ?产品的流失用户 ?产品的活跃用户 ?产品的潜在用户 ?产品的沉睡用户 关于问卷设计要注意的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选项之间要保持互斥 ?选项设计不必穷尽所有的可能性 ?问题顺序要先易后难 ?必要时个人信息(如年龄、性别、收入等)可以放在问卷开头询问 ?为了节约访问时间,可以将两个主题的题目合并成一个题目来问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Factors),如何确定因子的个数? ?根据研究假设 ?根据特征值 ?根据因子载荷的大小 ?根据碎石图 ?根据因子累积贡献率 ?样本折半因子对比 建构聚划算的人物角色(persona)时,以下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GJB9001C-2017知识管理程序含记录表格

GJB9001C-2017知识管理程序含记录表格 1 目的 为了对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经验与知识管理。 3.0权责: 3.1行政部负责公司知识管理的协调工作。 3.2文管中心负责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3.3文管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3.4文管中心负责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的发放和记录。 3.5所有制度文件和资料应在文管中心归档。涉及专业性较强的资料 在当年由该专业部门归档保存,年度终了应统一移交主管中心保管。以后可根据文件借阅权限借阅或使用。 4.0作业内容: 4.1.经验与知识的获取: 4.1.1内部知识来源 a.制程重大品质异常; b.技术人员以往的经验累积; c.现有工作中的缺失的经验汇总;

d.部门内部相互学习,相互培训的经验交流; e.厂内部门间的经验交流。 4.1.2外部知识来源 a.品质异常客户投诉; b.组织外部培训,学习前沿的学术及技术; c.对客户的资料分析,学习; d.从互联网上下载所需要的技术资料。 4.2.经验与知识的应用: 4.2.1 将品质异常信息记录在图纸背面的异常履历表中,并重新评 估检验标准的正确性,通过新制订或修订以完善检验标准。后续制程品管查找对应图面,同时查阅异常履历表信息,避免异常重复发生。 4.2.2 品保部每季度汇总客诉异常,并组织相关单位人员进行学 习,针对以往发生的品质异常事件,学习改善预防对策,并提升品质意识。 4.2.3 将建立起来的资料库,经常组织学习; 4.2.4 在部门内建立资料库存,以便查询。 4.3. 经验与知识的传承: 4.3.1 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定期对知识(包括电子文档与文 件)进行整理,内部建立资料库,并分类存档;

客户知识管理文献综述.doc

关于客户知识管理的文献综述 营销08甲班杨昊0890210103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掌握信息和知识的人就掌握了主动权。许多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用了很大力气收集积累有关客户的信息,但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了应该了解的客户信息,及是否有效的管理、使用这些信息呢?如果企业想成功管理客户关系和管理创造的客户价值,必须不仅立足于收集大量的客户信息,更要编辑整理这些信息原材料,使之转化为企业知识,并使这种转化能力成为企业不可转移、不可复制的能力,,甚至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因此客户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源泉核动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客户知识管理;客户知识;客户关系管理 一、引言 客户知识管理(Customers knowledge Management,CKM)和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s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作为两个热点研究的领域,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密不可分。后者作为商业策略由于没能很好的融入知识管理从而导致了很高的失败率,CRM的关键步骤正是基于对客户知识的管理从而更好的了解客户,也就是客户知识包含于客户关系管理中,;前者作为客户关系管理的工具不能独立于企业业务流程的进行和应用。所以CRM又为CKM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此,鉴于技术方面的专业性,我们并不对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做过多的

陈述,而是重点介绍客户关系管理的指导意义。文章中有诸多不足,敬请老师指导修正。 二、客户知识 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客户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客户的知识;二是来自客户的知识;三是客户需要的知识。 王宏义(2010)分析了客户知识的内含,关于客户的知识是指有关客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这些知识可以被记录并能够重复使用。来自客户的知识是指对产品的评价、新产品的期望、购买欲望等。客户需要的知识是指客户对产品有其他功能的需求,此时,客户所想的,就是客户所需要的知识。他认为,对于客户的知识分类,主要区别是客户知识的显性和隐形的不同,以及获取的难易程度不同。 周晓宁(2009)对客户知识的解释是,与客户有关的知识,包括客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教育状况等背景知识,以及客户的需求、偏好,对产品、服务的希望等。来自与客户的知识。指客户能够提供的知识,尤其是与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知识,包括使用产品、服务的方法、程序、经验,对产品、服务的见解、评价、意见和建议,客户间的矛盾与协作等等,多属于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多存在于顾客头脑中,很难获取和利用,是客户知识管理的难点。 邹农基,冯俊文(2008)认为客户知识的定义包括:(1)关于客户的知识:该类客户知识是CRM系统和数据挖掘的重点关注的领域,它不仅包括客户的基本数据(如姓名、联系电话等),还包括客户与企业的交易记录、使用产品和服务的记录、客户的个人爱好(如语言、沟通方式)等。这类知识是企业进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和实践述评

●储节旺,方千平(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和实践述评 3 摘 要: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评析了知识共享的内涵、类型、过程、模式、实践。对知识共享内涵的认识有信息技术、沟通、组织学习、市场、系统等角度;对知识共享的类型的认识有共享的主体、共享的知识类型等角度;对知识共享的过程的认识有交流、知识主体等角度;知识共享的模式包括SEC I 模式、行动—结果的模式、基于信息传递的模式、正式和非正式的模式。对知识共享的实践主要总结了一些著名公司的做法和成绩。 关键词: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知识共享模式;理论研究 Abstract:Knowledge sharing is the i m portant link in the knowledge manage ment chain .This paper revie ws the meaning,type,p r ocess,model and p ractice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meaning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 2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I T,communicati on,organizati on learning,market and syste m.The type of knowl 2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the main body and the type of knowledge sharing .The p r ocess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communicati on and the main body of knowledge .The 2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fr om the pers pectives of SEC I,acti on -result,inf or mati on -based deliv 2ery and for mal and inf or mal type .The p ractice of knowledge sharing is su mmarized in s ome famous cor porati ons ’method of work and their achieve ments . Keywords:knowledge sharing;knowledge manage ment;model of knowledge sharing;theoretical study 3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内外知识管理理论发展与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06CT Q009)及安徽大学人才建设计划项目“企业应对危机的知识管理问题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知识管理的目标是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知识,实现知识的价值,其前提与基础是知识的获取与积累,其核心是知识的交流与学习,其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吸收与创造,从而最终达到充分利用知识获得效益、获得先机、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最根本的前提是知识的存在,包括知识的质与量。而如何拥有足够质与量的知识在于知识的积累与共享,因为个体的经验、知识和智慧都是相对有限的,而一个组织团体的知识是相对无限的,如何使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交流共享知识是知识管理达到最佳状态的关键。知识共享是发挥知识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基点,是知识管理的优势所在。因此,知识共享的理论研究和实施运营都显得十分必要。 保罗?S ?迈耶斯于1997年详细介绍了适合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系统的设计方案[1]。自此以后,专家学者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知识共享展开研究,研究领域从企业不断扩 大到政府、教育等社会组织。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逐渐成为知识管理的重点。从笔者掌握的知识共享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知识共享的定义类型、过程、模式等方面。 1 知识共享的定义 由于知识内涵的开放性和知识分类的复杂性,专家学者们对知识共享的内涵理解也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但他们还是从不同的视角对知识共享的内涵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 111 观点简述 1)信息技术角度。Ne well 及Musen 从信息技术的角 度来理解知识共享,认为必须厘清知识库中符号和知识之间存在的差异。知识库本身并不足以用来捕捉知识,而是赋予知识库意义的解释过程。因此,对知识共享而言必须包括理性判断与推理机制,才能赋予知识库生命[2]。 2)信息沟通角度。Hendriks 和Botkin 等人认为知识 共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的过程。 3)组织学习角度。Senge 认为,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一 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还包含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并从中学习,进而转化为另一方的信息内容,并发展

企业知识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企业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1 安达信 安达信(Arthur Anderson, AA) 公司主要从事会计与审计、税务、商务顾问、咨询服务等业务,因为它为客户提供的服务99.5% 基于知识,因此,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贯穿于决策和管理过程的始终。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所有信息组合成一个中心知识库。该公司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 促进个人和组织学习的过程”。在实施知识管理时,该公司的一些重要理念还包括: ? 知识与学习密切相关; ? 在将知识与管理结合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知识不容易管理,因为它存储在人们的头脑中; ? 知识管理策略应该与公司的商业策略密切结合。 目标 ? 帮助员工表达他们的思想; ? 帮助知识经理们更好地组织知识; ? 不断充实知识管理系统,使其容更加丰富,鼓励员工使用它; ? 力求使企业的所有知识都变成可以查询和获取的显性知识。 计划的实施 安达信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知识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一个产业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知识的共享。同时,每一条服务线和每个产业部门都配备了一名知识经理,共计60 名,其中一些人全职负责知识管理工作。 ? CIO 与CKO 的职责 前者关注技术,后者的工作集中于知识处理、调查和评估用户对知识产品的使用情况。但无论工作重点如何,两者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合作。在企业部,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被上载到网上去,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上载。 ? 技术平台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系统基于普通的软硬件平台(Windows 、Lotus Notes 和PC 机)。所采用的三大技术是:群件技术、Internet/Intranet 、数据库和指示系统(Database & Pointer System)。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是以下三种: ① Lotus Notes 确保信息能够安全地在全球围传播; ②语音允许人们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进行交流; ③知识基地提供最佳实践数据库。 实践 安达信的知识管理项目获得了以下成果: ①全球最佳实践项目(GBP ) ②网上安达信 所有员工都是部网的用户,网上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公告(例如,金融市场产业)、相关资 源(例如,有关会议和有关公司其他投入产出的结果)以及网上对话与讨论。 ③电子知识蓝图 ④ 全球最佳实践基地(Global Best Practice Base ) 汇集了各类项目报告,共 2 万多页(同时有光盘版)。在总部有25 个人监督它的使用情况,并对容进行整理。该项目的定量和定性工具能够帮助人们构建事件的框架,并按优先次序排列。 ⑤ 商务咨询顾问 提供安达信所有的商务咨询方法(被制作成光盘),并提供50?100种工具,咨询人员可以将其作为辅 助工具。 ⑥ 专家向新手传递知识知识管理的难点之一是专家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新手,在安达信,新手通过全球培训数据库获得知识。 经验教训 ? 引入Lotus Notes 时,并没有提供全球最佳实践数据库的能力,但事实证明这个数据库很有用,因此安达信应该与Lotus 协作,提供能满足全球最佳实践需求的产品信息。 ? 应该尽早采用委员会或小组方式推进知识共享的策略,在知识创新、评估以及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知识经理的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特征,突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企业知识管理 的理论基础并简单介绍了企业知识管理的三种模型。最后提出了 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些对策和注意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推动 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农业经济时期,土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经济时期,劳动和资本,特别是资本的占有成了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入21世纪以后,知识作为一种新的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力量,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关注,知识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当作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 争力。 知识管理作为对知识的获取,运用的管理,正是在这样的背詈 下产生的。知识管理是基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以及人 们对知识管理内涵理解及其运用的需要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对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越来越热。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 1 知识的特性。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的研究是从对知识的研究开始的,所以首先对知识进行简要的分析。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传

播的,是确定的,可以被公式化的,文本化的:而隐性知识是无法用 语言表达清楚的,也没有确定的形式,因而隐性知识难以被模仿,复制,所以隐性知识是个人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包含了个体的差异性,是知识的更深层次。 2 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知识,目的是实现企业的利益的最大化。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说法。 Yogesh Mathotra博士认为:“知识管理是在日益加剧的不连续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服务于组织适应、生存和能力以及关键问 题的活动。其实质在于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 创造和创新的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lves等人把知识管理看成“努力让知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在正确的主体上发 挥作用,从而提高组织和员工的绩效。”Karl·E·Sverby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知识管理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家知道的艺术。” 郁义鸿认为:“所谓知识管理,是知识的管理者通过对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知识的管理和应用,通过知识的获取,知 识的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以达到提高组织创造价值能力这 一目的的一种过程。”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 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笔者比较赞成郁义鸿的观点,认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内外的相关知识、信息的搜集并将其整理归类,服务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客户体验研究报告-多渠道接触点

客户体验X-VOC研究报告 多渠道接触点 店内 | 呼叫中心| B2B | 在线 四合一免费版 2007年12月 CMPC(客户管理专业人员俱乐部)会员可免费获取完整版研究报告 咨询电话:021-6351-4734; 电邮:cmpc@https://www.doczj.com/doc/d05758508.html,

目录 关于我们 (3) 方法论 (4) 子流程——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5) 子流程——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6) 子流程——店内体验(超市) (7) 子流程——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8) 研究发现: 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1.排名——最喜欢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9) 2.原因——最喜欢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10) 3满意度——最喜欢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11) 4排名——最不喜欢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12) 5原因——最不喜欢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13) 6满意度——最不喜欢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14) 7.重要性——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15) 研究发现: 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1.排名——最喜欢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16) 2.原因——最喜欢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17) 3.满意度——最喜欢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18) 4.排名——最不喜欢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19) 5.原因——最不喜欢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20) 6.满意度——最不喜欢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21) 7.重要性——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22)

目录 研究发现: 店内体验(超市) 1.排名——最喜欢店内体验(超市) (23) 2.原因——最喜欢店内体验(超市) (24) 3.满意度——最喜欢店内体验(超市) (25) 4.重要性——最喜欢店内体验(超市) (26) 5.排名——最不喜欢店内体验(超市) (27) 6.原因——最不喜欢店内体验(超市) (28) 7.满意度——最不喜欢店内体验(超市) (29) 8.重要性——最不喜欢店内体验(超市) (30) 研究发现: 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1.排名——最喜欢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31) 2.原因——最喜欢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32) 3.满意度——最喜欢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33) 4.重要度——最喜欢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34) 5.排名——最不喜欢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35) 6.原因——最不喜欢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36) 7.满意度——最不喜欢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37) 8.重要度——最不喜欢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38) 完整版报告——在线体验(电子商务) (39) 独立电子商务网站报告 (41) 完整版报告——呼叫中心体验(呼入) (42) 独立呼叫中心报告 (44) 完整版报告——店内体验(超市) (45) 独立超市报告 (47) 完整版报告——B2B购买体验(IT解决方案) (48) 独立IT解决方案厂商报告 (50)

客户关系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阐述客户关系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摘要:在这个知识信息时代,每一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除了自身创新之外,越来越重视信息系统的科学构建。而在这个构建过程中,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与此同时,CRM、KM也逐渐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我们通过对CRM的分析和KM论述,从中找出两者的结合点,在对两者的关系中找出企业如何对KM和CRM进行最佳运用方法,以求得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知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和KM关系、核心竞争力 一、引言 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管理从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人本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等创新,企业战略则从市场营销战略一步一步发展到客户关系管理,而如今CRM和KM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两者如何有机结合,在为企业赢得稳定顾客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以在同行业中保持竞争地位,让我们通过以下对二者关系的阐述中获取解答。 二、客户关系管理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涵义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这个概念最初由Gartner Group提出来,现已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和营销理论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分支。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客户关系管理源于(CRM)市场营销理论;从解决方案的角度考察,客户关系管理(CRM),是将市场营销的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集成在软件上面,得以在全球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 CRM的主要含义就是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通过提供更快速周到的优质服务和保持更多的客户,以及营销业务流程的全责管理来降低产品的销售成本;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最佳的商业实践与数据挖掘、数据仓库、销售自动化与其他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销售、客户服务和决策支持等领域提供一个自动化的业务解决方案。 CRM具体含义包括三层,如图所示: (二)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 客户关系管理包括企业和客户间的各种关系的管理, 这里不仅有销售过程中的关系如签订合同、发货、收款等, 还包括在营销和售后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一般说来, 包括下列管理: 1、客户信息管理 这里需要把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员工接触客户所获得的资料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其中包括对客户类型的各种划分、客户的基本信息、客户联系人信息。企业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能够创造巨大的企业价值,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可是,如何创造、收集、分享和利用这些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主要通过一个项目型公司的案例,介绍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策略和主要方法,同时还将介绍一家名列全球十大石油公司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知识管理计划的部分内容。 一、客户的背景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们的客户是一家以对外工程承包为核心业务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在几十个国家承担过数百个各种不同形式的对外经济援助项目和国内建设项目。公司对外工程承包总额在12亿美元以上。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亚洲、非洲、中东、欧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均设有代表处,承办公司的各类业务。 由于公司从事的大都是国际工程项目,项目的时间跨度一般比较长,有的甚至在10年以上,因此,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就变得至关重要。为此,在2001年,公司制定了向知识和资本密集型工程项目管理公司迈进的战略远景。 然而,许多因素制约着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司在非洲承接了一个电站建设项目,项目组成员克服了语言文化法律和技术等方面的重重困难,终于按计划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电站建设;可惜的是由于没有将这些重要资料和经验进行及时整理,当公司投标非洲另一个电站的建设项目时,新的项目组差不多是从头开始收集当地的资料,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许多原本已经解决的问题又一次出现,项目组不得不花费宝贵的时间进行重新协调和谈判,对项目成本和进度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公司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和机制。由于缺乏规范的和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流程,每个项目组都是各有一套。公司中的绝大部分知识是以个人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包括员工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与保存在个人电脑或文件柜里的显形知识。公司领导早就意识到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必要性,然而在推行知识共享体系的过程中,公司面临着许多挑战: ?每个项目组都有各自的经验和诀窍,许多经验都是通过教训才取得的,因此, 如果没有合适的激励措施,就不愿意贡献出来 ?即便愿意同大家分享个人知识,又不知道谁需要以及通过什么有效 的途径来分享,许多知识散落在各处,不了解如何分类,很少进行 整理,难以查找

IBM知识管理研究院的九大研究主题

IBM知识管理研究院的九大研究主题 -------------------------------------------------------------------------------- BM的知识管理研究院(IKM:the Institu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的研究领域将主要集中在九个方面。在每一个领域内主要进行一些最基础的研究,以求建立未来跨国公司的学习框架。 主题一:团体和团队 在每一个组织里,都存在一种可以用框架、箭头、文档化的政策和过程来描述的正式结构。而在组织里,往往还存在一种由一起工作的员工组成的非正式团体。他们在一起共享知识、解决一些普通问题并就一些问题和观点进行交流。当得到正式组织的支持时,这种"实践团体"往往对整个组织有重要影响:他们是创造、共享和应用组织知识的重要媒介。 包括从石油公司到财务公司这样的企业都开始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来帮助其内部的"实践团体",将他们看成是管理组织知识的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怎样确定什么样的团体对整个企业来说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个人选择加入一定的团体? 企业可以为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那些资源以促进和帮助它们? 这些团体对个人以及组织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 主题二:知识战略 现在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性的要素和核心能力。然而,大多知识管理方案却只是将知识管理当成是信息系统项目。许多经理只是觉得,如果知道的比竞争者要多,自然可以获取战略优势,他们不能理解知识和战略之间的关系。 IKM主要针对知识战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什么样的知识对支持公司战略来说是最重要、关键的? 什么样的知识对转变/创造业务是最重要、关键的? 执行有效的知识战略的不利和驱动因素有那些? 企业怎样将其知识融入其产品和服务? 怎样对结果进行有效的测量? 主题三:专家网络管理 主要将运用计算机、社会以及管理学方法以求更好地理解与管理专家网络、专有技术。 那些业务和企业应该更好地注意专家网络的管理? 寻人技术在这个过程中的目标和作用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应该主要考虑那些问题? 人力知识"中介"在管理专家网络中的任务以及影响? 对更正式的知识调停者的角色的演变来说,商业案例和成功因素有哪些?

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知识管理解决方案 1、整体介绍 知识管理就是对用户组织知识的管理,是以实现组织知识的有效收集、挖掘和共享为最终目的的。根据部门职能设置和各个部门、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和知识需求确定合理的企业知识资源,确定合理的知识资源分类体系,实现部门和岗位的知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汇创知识管理解决方案通过汇创协同管理平台知识管理模块实现知识的积累、共享、利用与创新的全程管理!为组织内部信息发布及传播提供场所,使组织的新闻、通知、公告、规章制度、各种类型文档等能快速传播;收集组织的各类信息资源,文档资料,专家技能,形成内部的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快速传播与共享,从而提高团队的学习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员工技能素质。更重要的是为每个员工提供一个个性化的知识信息门户,在这个个性化的门户中,员工只能找到与他职位和权限相关的知识,并且每一个员工在自己的门户中积累知识,并与大家共享自己在各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知识管理主要流程和内容:

2、系统目标 通过导入知识管理的模式,整合企业门户,集成知识、办公、业务、管理为一体,以岗位为基本功能单位,将原有的传统的模式改造为实时的知识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的知识资源管理,实现人与岗位分离和实时管理,将使各组织单位都能有效地进行目标和资源管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知识资源,促进团队学习、进化与合作,向知识型组织发展,具体来讲: 建立统一存储机制,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知识,增加组织知识储备,减少员工休假、离职而造成的损失。 建立内外部信息聚合的平台,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全面获取相关资料,辅助领导层进行战略的决策和调整。 通过岗位模式将知识和岗位联系起来,帮助岗位人员低成本获得知识,降低知识扭曲,同时完成岗位知识的积累。 建立知识仓库,方便组织的后续者获取前人积累的知识,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 提供交互的功能,帮助建立内部学习交流体系,从系统中接受知识,形成“边干边学、在干中学”的终生学习机制。 汇创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目标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分为短 期目标及中长期目标来逐步实现: 第一期目标 收集内部知识,引进外部信息源,并进行统一集中有序的管理

客户知识管理过程探析

客户知识管理过程探析 发表时间:2008-12-23T09:33:16.217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供稿作者:周晓宁 [导读]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都是当前研究热点领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离不开知识管理的支持,本文从知识显性——隐性螺旋化转化与发展的规律入手,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流程:知识集约,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通过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知识流动促进了客户、员工、组织知识的创新与丰富,产生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知识管理(KM)客户知识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都是当前研究热点领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施离不开知识管理的支持,本文从知识显性——隐性螺旋化转化与发展的规律入手,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流程:知识集约,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通过客户知识管理的流程,知识流动促进了客户、员工、组织知识的创新与丰富,产生了基于知识管理的客户关系管理。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知识管理(KM)客户知识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竞争由“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了“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对质量、个性化和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就成了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客户关系管理(CRM)就应运而生了。 1 客户知识 知识管理是一门对机构信息和知识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的科学,本文所讨论的是作为企业知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包括: 1.1 与客户有关的知识。包括客户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教育状况等背景知识,以及客户的需求、偏好,对产品/服务的希望等。POS系统的客户数据、客户信息、客户数据库等通常是其来源,属于显性知识的范畴,不具有竞争性。 1.2 来自于客户的知识。指客户能够提供的知识,尤其是与企业产品服务相关的知识,包括使用产品/服务的方法、程序、经验,对产品/服务的见解、评价、意见和建议,客户间的矛盾与协作等等,多属于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存在于客户的头脑中,难以获取和利用,是客户知识管理实现的难点。 1.3 有关客户环境的知识与观点,以及客户的关系网。 2 客户知识管理 客户知识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层面,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都倾向于把“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利用”视作客户知识管理的核心,而“管理客户知识”成为客户知识管理的本质。 从知识转化的角度来看,客户知识管理是通过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和学习,获取、整合、共享和利用客户知识,实现知识增值与价值转化的活动,其本质是通过客户知识管理流程对客户知识进行引导和管理。具体而言,客户知识管理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手段和技术,搜集、捕获客户知识,使之在企业内得以共享、应用,改变企业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结构,并与企业内部的资源结合起来,最终固化于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中,实现客户知识和企业知识的创新和增值、客户与企业双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客户作为一种积极的因素,参与企业价值的创造;而客户知识通过不断地循环流动,实现增值。 3 客户知识管理流程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知识在隐性和显性的转化中,不断发展,客户知识管理的过程就是知识在显性和隐性的螺旋转化中,不断发展,具体来讲,知识螺旋发展体现为四个过程:知识集约、知识共享、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客户的知识管理,就是把客户知识纳入到知识循环体系中,加快知识集约、共享、应用和创新四个过程之间的循环速率。扩张企业组织知识数量,同时,保证循环有效,持续改善组织知识质量、促使企业知识不断成熟,把企业塑造成知识型企业,提高企业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预测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客户知识的增殖。 3.1 知识集约过程知识集约指对企业现有的知识资源进行收集、检索、分类和整理的过程。既包括外部资源、网络资源,也包括内部知识。CRM系统所需要的内部知识范围很广,从企业前端的销售到企业的生产加工直至产品的库存和运输。这需要将各个方面的知识收集和综合起来,形成知识库,提供OLAP(联机分析处理)等先进的查询方式,供相关人员使用。同时企业的正常运做还离不开外部知识的利用,如:客户信息、竞争对手的情况、第三方提供的市场调查报告以及行业惯例、法规等,企业应将这些显性的知识及各种企业的资料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建立知识库,为知识的共享和应用提供知识的基础。 3.2 知识共享过程知识共享包括:企业内部知识的的共享、客户与企业的知识共享、企业与客户的互动学习,员工利用知识库的过程。知识共享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知识库,通过Intranet/Extranet/Internet技术,使企业自身的知识为企业内部员工、协作企业以及参与电子商务的顾客共享。 3.3 知识应用过程知识应用指利用知识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和知识转化后的隐性知识去解决问题,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主要是应用分析型CRM,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客户分析②异常分析③趋势分析和预测④客户服务知识形成。 3.3.1 客户分析通过对客户知识的分析,发现客户的需求,调整企业战略,实施相应的举措。 3.3.2 异常分析数据挖掘技术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通过决策树、神经网络、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知识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进行分析,捕捉客户知识中出现的异常数据,及时为决策者提供异常信息,使企业对欺诈行为或客户购买额度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 3.3.3 趋势分析和预测数据挖掘的工具还为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用于评价生产计划、预测未来的销售量、调整营销策略和生产计划。 3.3.4 客户服务支持知识挖掘过程客户服务支持是CRM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决策树、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等方法对显性化的有关客户及客户服务知识进行挖掘,经过筛选后加入知识库,帮助企业决策。 3.4 知识创新过程知识创新通常是建立在知识的集约、共享和应用的基础上,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有助于人们产生思想的火花。人们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往往会得到新的知识,知识的应用和共享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知识创新活动。知识创新增加了员工与企业知识的储备,再通过知识集约促使企业知识库储备增加,员工可利用的知识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共享与应用,而知识集约、共享与应用又进一步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从而使企业的知识数量不断扩张,知识质量不断完善。知识管理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吐故纳新的动态系统,CRM系

知识管理案例之一Marconi的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案例之一——Marconi的知识共享 https://www.doczj.com/doc/d05758508.html,./ewkArticles/Category111/Article14375.htm 来源:.cio. 翻译特约撰稿人:王晨 2003-6-6 投稿 Marconi进入了一场并购狂潮,在3年的时间内先后收购了10家通信公司,随之而来的便是严峻的挑战:这个30亿美元通信设备的生产巨头如何保证它的技术支持人员了解最新收购的技术并在中向客户快速而准确的提供答案呢?Marconi如何培养熟悉公司所有产品的新人员? Marconi的技术支持人员(遍布全球14个呼叫中心的500个工程师)每个月要回复大约10,000个有关公司产品的问题。在并购之前,技术支持人员依赖于公司的外部网(Extranet)TacticsOnline,他们和客户在那里可以查询最近的问题和文本文档。当新的技术支持人员和产品加入公司以后,Marconi希望用一个更加全面的知识管理系统来补充。而新加盟公司的工程师却不愿将他们一直支持的产品的知识共享。“他们觉得他们的知识就象一X安全的毯子,确保他们不会失去工作”,负责管理服务技术与研发的主管DaveBreit说,“进行并购之后,最为重要的就是避免知识囤积,而要使它们共享”。 与此同时,Marconi还想通过把更多的产品和系统信息呈现给客户以及缩短客户的长度来提高客户服务部门的效率。“我们希望在提供客户自助服务的Web页和增加技术支持人员之间进行平衡”,Breit说,“我们还希望能够为我们的一线工程师(直接与客户打交道的)更加迅速的提供更多的信息,使得他们能够更快的解决客户的问题”。 建立知识管理的基础 当Marconi1998年春开始评估知识管理技术时,在技术支持人员中共享知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了。技术支持人员已经习惯了在3到4人的团队中工作,以作战室的方式集合起来解决客户的技术问题。而且一年前,Marconi已经开始将技术支持人员季度奖的一部分与他们提交给TacticsOnline的知识多少、他们参与指导培训其他技术支持人员的情况进行挂钩。“每位技术服务人员需要教授两次培训课,写10条FAQ,才能获得全奖”,Breit说,“当新公司加入以后,新的技术支持人员将实行同样的奖金计划,这个办法使我们建立了一个相当开放的知识共享的环境”。 为了增强TacticsOnline,Marconi从ServiceWareTechnologies那里选择了软件,部分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很容易与公司的排障客户关系管理系统(RemedyCRMSystem)集成,技术支持人员用这个系统来记录客户请求,跟踪客户交流。另外,Breit指出,Marconi希望它的技术支持人员能够利用已有的产品信息的Oracle数据库。 Breit的部门花了六个月的时间实施新系统并培训技术支持人员。这个被称为知识库(KnowledgeBase)的系统可以与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相连接,由强大的Oracle数据库所支持。Marconi客户与产品集成的观点为技术服务人员提供了全面的交流历史纪录。例如,技术服务人员可以将制造者加入数据库,立即接过上一位技术服务人员与客户进行交流。 在第一线 TacticsOnline补足了这个新系统。“知识库中的数据是关于我们不同产品线的特定的排障技巧和线索”,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员ZehraDemiral说,“而TacticsOnline更多的则是客户进入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