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及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42.77 KB
- 文档页数:7
直击雷过电压雷电直接击中杆塔、避雷线或导线引起的线路过电压反击:雷击杆塔或避雷线,造成绝缘子接地端电位比导线高绕击:雷电击中导线感应雷过电压雷击线路附近大地,由电磁感应在导线上产生的过电压(只对35kV以下线路有危险)雷击输线路的后果¾线路发生短路接地故障¾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变电所,破坏电气设备绝缘,造成停电事故衡量线路防雷性能的综合指标¾耐雷水平:线路遭受雷击所能耐受不至于引起闪络的最大雷电流(kA)¾雷击跳闸率:每100km线路每年因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¾静电感应先导阶段(假设为负先导)由于静电感应,最靠近先导通道的一段导线上感应形成形成束缚电荷主放电阶段先导通道中的负电荷自下而上被迅速中和,导线上的正束缚电荷迅速释放,形成电压波向两侧传播由于主放电的平均速度很快,导线上的束缚电荷的释放过程也很快,所以形成的电压波u=iZ幅值可能很高由于避雷线耦合作用出现的电位:ku t 极性与雷电流相同雷击塔顶时的感应电位:极性与雷电流相反ah d (1-k 0)(最大值)导线电位¾雷击杆塔时导线的电位f d i t k ah u τ/)1(0−=f d t i t d t k ah ku u ku u τ/)1(0−−=+=)1(0k ah ku u ku U d t i t d −−=+=α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示意图情况1A 点最高电位fs v l τ<×/5.02sss A Z Z Z Z v l u +=002αAs u k u )1(−=空气间隙最高电压U s 等于间隙的U 50%时得到最小间隙距离SkV S U 750%50=ss s Z Z Z Z v k S +−≥002750)1(α我国规程1012.0+≥l S¾雷击杆塔时的跳闸率n 1η11NgP n =)a km /1(22⋅=ηαP NP n ¾绕击导线时的跳闸率n 2g :为击杆率,雷击杆塔次数占雷击线路总数的比例;与避雷线根数和地形有关P 1:雷电流幅值超过雷击杆塔的耐雷水平的概率P a :绕击率,P 2:雷电流幅值超过绕击耐雷水平的概率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低的地区,应充分利用铁塔、钢筋混凝土杆的自然接地电阻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可采用多根放射形接地体或连续伸长接地体以及垂直接地电极等措施架设耦合地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有困难时,在导线下方架设一条接地线。
110kV高压电网输电线路防雷技术措施摘要:由于高压电网处于架空环境中,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其他系统高,雷击输电线路事故给国民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为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本文对110kV架空输电线路雷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雷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压电网;雷击原因;防雷措施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输电线路供电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架空高压输电线路而言,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雷击,由于雷击导致的跳闸、停电的事故发生率高,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对110kV架空电力线路的防雷保护和接地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雷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寻求改进和完善的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 雷害发生的成因及主要形式1.1 雷害发生的成因雷电是一种雷云放电的自然现象。
雷云放电的大部分是在云间或云内进行,只有小部分是对地发生的。
当雷云较低、周围又没有带异性电荷的云层,就会对地面突出物如架空线路铁塔或导线放电,产生很大的雷电流,可达几十甚至几百千安。
雷电流能在几个μs内达到最大值,然后在几十μs内衰减下去,它为2.6/40μs的冲击波。
表征雷电流的参数主要是雷电流幅值和雷电流波头的陡度(即雷电流变化的速度)。
雷云对地放电时,不但会在受雷电直击的线路上产生直击雷过电压,也会在雷击点附近未受雷击的线路上形成感应雷过电压。
当雷击过电压高于线路绝缘50%冲击耐受电压U50%时,线路绝缘击穿发生跳闸事故,严重时会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威胁电网安全。
1.2 雷害发生的主要形式110kV架空线路发生雷害的主要形式是雷电的反击和绕击。
感应雷对110kV架空线路没有危害,但会对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造成损害。
(1)雷电击中架空地线或杆塔顶时,雷电流下泄中会引起塔头电位升高,其电位大于绝缘子串U50%时,雷电流沿绝缘子串对导线放电,造成架空线路雷电反击闪络跳闸。
若遭受雷击架空线某杆塔高度h为24m,雷电强度I为40kA,杆塔接地电阻R为10Ω。
多雷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防雷保护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力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多雷区。
对于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防雷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雷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特点、雷电对其影响和防雷保护措施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多雷区一般指的是雷电活动频繁,雷暴发生次数较多的地区。
这种地区的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面临着严峻的雷电环境。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1. 雷电活动频繁:在多雷区,雷暴往往发生频率较高,甚至每年都会有多次雷暴天气。
这给输电线路及变电站带来了很大的雷电威胁。
2. 强雷电电场:在雷暴天气中,强雷电电场的存在会增加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雷电风险。
电力系统的高压设备很容易受到雷电冲击的影响,导致事故发生。
3. 设备损害严重:多雷区的输电线路及变电站在雷暴天气中很容易受到雷击,导致设备受损严重,在重大雷暴天气中可能会形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二、雷电对多雷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影响1. 设备损坏:雷电击中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设备,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使得输电线路中断、变电站故障等,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
2. 人身安全:雷电对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影响不仅仅是设备损害,还可能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雷暴天气中,雷击可能对工作人员构成直接威胁。
3. 系统安全:输电线路及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受雷影响也会对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产生较大影响。
针对多雷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所面临的雷电威胁,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保护措施,以保障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的防雷保护措施可包括:1. 避雷带建设:在多雷区的输电线路及变电站周围,可以建设避雷带,以减少雷电活动对设备的影响。
避雷带的建设可以通过提高设备的绝缘等级,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程度。
2. 避雷装置安装:在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的设备上安装避雷装置,以减少雷电对设备的直接冲击。
浅谈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及措施摘要:本文介绍了输电线路防雷改造原则,阐述了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提出了输电线路防雷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发展,雷击引起输电线路跳闸故障也逐年增多,严重影响线路设备安全运行,架空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一直是困扰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
因此,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一直是供电企业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1、输电线路防雷改造原则(1)可控放电避雷针造价较避雷器低,保护效果好,维护工作量小。
但其保护范围有限,适用于档距小线路段。
可控放电避雷针对接地电阻的要求比较宽松,一般10欧姆以下即可,对于土壤电阻率高的地方,可以放宽到30欧姆。
(2)可控放电避雷针安装完成以后不需要定期维护,针对有的地区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大大减轻巡视人员的工作量。
(3)根据运行经验,消雷器的防雷能力存在一定问题,故需对已加装消雷器的部分杆塔进行改造。
(4)避雷器虽造价较高,但保护效果好,杆塔、导线被雷击时,能迅速动作,适用于大档距线路段,能有效的弥补可控放电避雷针保护范围不足的盲点。
2、输电线路防雷保护(1)装设自动重合闸。
由于雷击造成的闪络多数能在跳闸后自行恢复绝缘性能,所以重合闸成功率较高。
重合闸装置作为线路防雷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有效地保证雷击跳闸后的供电可靠性。
(2)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对于雷电活动强烈,接地电阻又难以降低的地区,可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绝大多数的单相闪络着雷接地故障能被消弧线圈所消除。
而在两相或三相着雷时,雷击引起第一相导线闪络并不会造成跳闸,闪络后的导线相当于地线,增加了耦合作用,使未闪络相绝缘子串上的电压下降,从而提高了耐雷水平。
(3)加装氧化锌避雷器。
这种方法造价高,效果最好,可以防止各种过电压,但避雷器本身需要定期检查试验,运行成本较高,对于交通不便的地方不适宜,一般用于35kV线路。
(4)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
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防雷措施摘要:本文笔者主要针对35kV架空输电线与防雷措施开展分析,希望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以提升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能力,确保输电线路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35kV;输电线;防雷;措施在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输电线的出现运行安全问题,因此想要保护电力系统,做好35kV架空输电线的防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笔者认为开展35kV架空输电线路与防雷措施方面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雷击的含义分析雷击的形式主要分为绕击雷和直击雷。
当架空输电线没有采取避雷措施时会造成雷过电压的情况,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
电线杆塔是输电线设施的重要部分,在输配电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输电线路不断增多,输电线线路的防雷保护也是电力建设施工、运行的重中之重。
同时电线杆塔也会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一旦遇到雷击杆塔的事件就会将电感直接传输至架空输电线,导致输电线路的电位升高,从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
二、35kV架空输电线路雷击原因(一)输电线路自身原因35kV架空输电线路受雷击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是由于输电线路的自身原因。
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周边也会有其他线路,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
另外,其他线路的防雷技术存在不同,如果不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深度的研究,不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也无法达到防雷效果,从而受到雷击的影响。
虽然部分架空输电线路已经使用绝缘子,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当绝缘子被雷击中很难找出故障,尤其是后期维修工作,延长了维修的时间,也加大了维修的难度。
(二)外部环境原因架空输电线被雷击也会受到外部原因的影响。
尤其是在一些乡镇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受到雷击是一种常见现象,也存在当地居民对接地线偷盗情况,由于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外部的环境下,经常会受到一些外部的因素造成一些安全事故,例如在雷雨天气,架空输电线路就会受到雷击,从而导致输电线路的运行失常,甚至出现失灵的情况。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架空输电线路是连接电源厂、变电站及用户的主要电力传输通道,是电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往往面临严重的雷电灾害威胁,引发各种线路事故。
因此,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至关重要,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一、架空输电线路的特点1、长线路、高杆塔:架空输电线路一般跨越山谷、河流等地形复杂的区域,需要高杆塔支撑,其线路长度往往达到几百公里以上。
2、集落密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架空输电线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人口密集区域,这加大了防雷工作的难度。
3、高电压、大电流:架空输电线路一般采用高于220kV、甚至500kV以上的高电压输电,受电端的电流也很大,因此对防雷措施的要求很高。
二、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1、引雷接地引雷接地是指将雷电引入地下,以减少雷电对架空输电线路的破坏力。
具体措施包括:(1)杆塔接地: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在深层土壤中钻孔、埋放电极,将杆塔与深层土层直接接通,形成一定的接地网。
(2)导线接地:在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的每个杆塔上,安装接地线,将导线接地,以震荡雷电电压。
2、避雷针避雷针是将空气中存在的雷电集中在避雷针顶部,减少大地与云之间的电荷过渡。
具体措施包括:(1)安装避雷针:在架空输电线路的每个杆塔上方,安装避雷针,将避雷针接地,使之与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网相连。
(2)避雷绝缘子串:在导线张力较大处,安装避雷绝缘子串,用以增强其防雷能力。
3、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指将雷击能量通过适当的元件进行断开,以保障线路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1)雷电监测装置:通过架设适当的雷电监测装置,监测雷电密集区域的雷击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避雷放电装置:在导线张力较大处,采用避雷放电装置,在雷电冲击导线时,使其迅速放电,达到抵消雷电的效果。
三、结语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方法,才能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雷击架空地线断线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输电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
按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
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
雷击架空地线断线原因分析一般而言,对于输电线路的故障,雷击引起的可能性特别大。
架空的输电线路被雷击导致导地线断裂或是悬垂线夹处断线。
这种故障发生的原因如下:1、雷电流的热效应当雷击架空的地线时,雷击点的电流密度达到最大值,雷电弧的温度也处于最高值,可能达到几千K。
一般情况下,当雷电流通过导线时,雷电流引起的热效应不明显。
如果是雷击导体,雷电雨放电通道接触时可以产生无限的高温,可以融化金属,从而导致有些架空地线断股,直接影响输电线的正常供电。
雷电流的携带的巨大能量一般集中在电弧上,但是电弧的作用点太小,雷电流的电弧都直接传给导地线,引起导地线在瞬间升温,达到一定的限度就断股了。
2、雷电流的冲击效应在生活中,我们也常见一些雷击的现象。
例如,大风大雨天气里,有雷击大树的情况,抑或是有些重大雷电直接将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击穿一个洞的现象。
由此可知,雷击具备特别大的冲击力,而且是机械能。
对于这样的天气,输电线处于裸露的自然环境下,就有遭受雷击的危险、如果导地线被雷电击中,雷电冲击波携带的能量超出导体线的承受范围,导地线可能直接被打断。
3、工频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当雷击架空的地线,在线路断裂的同时会产生绝缘子闪络放电。
由于地线的杆塔阻力比雷击放电的杆塔小,当雷击放电接触的杆塔,几乎所有的工频都会被续流到架空地线,从而出现短路电流,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雷击点的温度。
架空地线短路时的热稳定只能允许较小的电流通过,所以容易使导地线断线。
在地线的悬垂线夹处属于比较薄弱的环节,更加容易断线。
4、设计规程不合理在短路电流的热稳定中,设计规程需要对雷电流和短路电流同时产生作用下的热稳定规定要求。
浅谈110kV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摘要:本文就110kV高压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110kV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1、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伴随着电网的发展,雷击输电线路引起的跳闸、停电事故绝对值也日益增多。
110kV线路的防雷治理问题,在电力同行业中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因线路走向、局部地形、土壤电阻、气象条件、施工质量、运行维护等等因素,线路的防雷工作难度更大,现就近几年对110kV输电线路的防雷治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2、雷击线路跳闸原因分析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4个阶段:①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②输电线路发生闪络;③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④线路跳闸,供电中断。
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①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
采取的措施是沿线路装设避雷线。
②防闪络,就是使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
采取的措施是加强线路绝缘、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在导线下方架设耦合地线等。
③防建弧,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采取的措施是系统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线路上安装管形避雷器等。
④防停电,就是使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采取的措施是装设自动重合闸、双回路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等。
3、输电线路防雷措施3.1 开展雷电参数的分析工作。
结合输电智能巡检系统科技项目的实施,对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杆塔均实现GPS卫星定位,并将数据输入雷电定位系统中去。
今后凡是地区内出现雷电日时,都可及时查询输电线路附近雷电活动情况,进行雷电活动参数的分析,以确定线路可能遭受雷击的几率,划分出输电线路遭受雷害的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3.2 架设避雷线。
这是高压线路防雷的基本措施,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直接雷击导线,发生危及绝缘的过电压。
本工程为某地区110kV输电线路防雷工程施工,主要针对该地区雷电活动频繁,输电线路易受雷击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雷击对输电线路的影响,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二、施工方案1. 防雷接地装置施工(1)施工前,对输电线路及周围环境进行勘察,了解线路走向、地形地貌、土壤电阻率等,为接地装置设计提供依据。
(2)根据勘察结果,设计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接地引下线、接地模块等。
(3)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挖设接地沟,埋设接地体,焊接接地引下线,连接接地模块。
(4)接地体采用热浸镀锌钢管,长度根据土壤电阻率确定,一般不小于0.6m;接地引下线采用多股软铜线,截面不小于16mm²。
(5)接地模块采用高效接地模块,每个模块连接两根接地引下线,以提高接地效果。
(6)接地装置施工完成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2. 避雷器安装施工(1)施工前,对避雷器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损坏、无变形。
(2)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避雷器型号,安装位置。
(3)施工时,将避雷器安装在杆塔上,确保安装牢固。
(4)避雷器引线采用多股软铜线,截面不小于16mm²,连接牢固。
(5)避雷器安装完成后,进行避雷器绝缘电阻测试,确保绝缘性能良好。
3. 防雷装置维护(1)定期检查防雷接地装置,发现损坏、锈蚀等情况,及时进行修复。
(2)定期检查避雷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更换。
(3)每年对防雷接地装置进行一次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效果。
(4)对防雷装置施工、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工、维护水平。
三、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环境卫生。
四、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前准备:10天2. 防雷接地装置施工:15天3. 避雷器安装施工:10天4. 防雷装置维护:5天5. 施工总结:5天总计:45天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确保电力线路防雷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提高输电线路防雷能力,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编号:SM-ZD-21708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及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第2页/总7页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及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生产
的安全运行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输电线路来讲,雷击跳
闸一直是影响高压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大
气雷电活动的随机性和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对输电线路雷害
的认识研究还有诸多未知的成分。进行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
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每一条线路的具体情况,通过安全、
经济、质量比较,选取有针对性的防雷设计技术措施,以达
到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一 防雷的原则
线路防雷保护首先在于抓好基础工作,目前国内外在雷
电防护手段上并没有出现根本的变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传
统的技术措施,只要运用得好,仍然是可以信赖的。对已投
运的线路,应结合地区的地貌、地形、地质以及土壤状况与
接地电阻的合理水平给出正确的评价,找出可能存在薄弱环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第3页/总7页
节或缺陷,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二 雷击跳闸分析
高压输电线路遭受雷击的事故主要与四个因素有关:线
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有无架空地线;雷电流强度;杆
塔的接地电阻。高压输电线路各种防雷措施都有其针对性,
因此,在进行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我们选择防雷方式首先
要明确高压输电线路遭雷击跳闸原因。
2.1 高压输电线路绕击成因分析
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经验、现场实测和模拟试验均
证明,雷电绕击率与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杆塔高度以
及高压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有关。对山区
的杆塔,我们的计算公式是:
山区高压输电线路的绕击率约为平地高压输电线路的3
倍。山区设计输电线路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跨越、大高差档
距,这是线路耐雷水平的薄弱环节;一些地区雷电活动相对
强烈,使某一区段的线路较其它线路更容易遭受雷击。
2.2 高压输电线路反击成因分析
雷击杆、塔顶部或避雷线时,雷电电流流过塔体和接地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第4页/总7页
体,使杆塔电位升高,同时在相导线上产生感应过电压。如
果升高塔体电位和相导线感应过电压合成的电位差超过高
压输电线路绝缘闪络电压值,即Uj > U50%时,导线与杆
塔之间就会发生闪络,这种闪络就是反击闪络。 我们知道 ,
由以上公式可以看出,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提高耦
合系数k、减小分流系数β、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绝缘都可以提
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在实际设计中,我们着重考虑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Rch和提高耦合系数k的方法作为提高
线路耐雷水平的主要手段。 三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
清楚了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发生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
对性的对设计中输电线路经过的不同地段,不同地理位置的
杆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3.1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高压输电线路的绝
缘水平与耐雷水平成正比,加强零值绝缘子的检测,保证高
压输电线路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
因素。我们在设计高压线路时充分比较各种绝缘子的性能,
分析其特性,认为玻璃绝缘子有较好的耐电弧和不易老化的
优点,并且绝缘子本身具有自洁性能良好和零值自爆的特点。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第5页/总7页
特别是玻璃是熔融体,质地均匀,烧伤后的新表面仍是光滑
的玻璃体,仍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所以设计中我们多考虑
采用玻璃绝缘子。
3.2 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高压输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
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
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高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的基础,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疑
难地区的线路,则应跳出原有设计参数的框框,特别是要强
化降阻手段的应用,如增加埋设深度,延长接地极的使用,
就近增加垂直接地极的运用,使用降阻剂等。
3.3根据规程规定: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区和经常发生
雷击故障的杆塔和地段,可以增设耦合地线。由于耦合地线
可以使避雷线和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增大,并使流经杆塔的
雷电流向两侧分流,从而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3.4 适当运用高压输电线路避雷器。由于安装避雷器使
得杆塔和导线电位差超过避雷器的动作电压时,避雷器就加
入分流,保证绝缘子不发生闪络。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在雷
击跳闸较频繁的高压输电线路上选择性安装避雷器可达到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第6页/总7页
很好的避雷效果。目前我公司在35kV输电线路中根据运行
经验,在无避雷线的特定地段安装了一定数量的高压输电线
路避雷器,运行反映较好,但由于装设避雷器投资较大,我
们只能根据特殊情况少量使用。
四 其它方面
我们在进行输电线路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4.1 在选择高压输电线路路径时,应尽量避开雷电多发
区或对防雷不利的地方;对于易受雷击的杆塔接地,要尽量
降低接地电阻。
4.2 在选择避雷方式时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防雷经验
及特点,选用合适的避雷方法;
4.3 对于雷击多发区也应当减少大档距段的设计和在规
程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塔高。
4.4 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的验收。对于新投产的高压输电
线路,做好高压输电线路的验收工作,抽查接地体的埋深是
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射线长度是否达到设计的长度,接地体
与接地引下线是否有可靠的电气连接,这些都是保证杆塔可
靠防雷基础。
FS 精编解决方案 | SOLUTION TEMPLATE
第7页/总7页
4.5 对已投运的线路,生产单位要加大对老旧线路的投
资和改造力度,对运行中发现问题较多的线路、雷击频发区
段,要集中人力、资金,尽快进行改造。
五 结束语
在总结了输电线路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运用好
常规防雷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雷电活动是小概率事
件,随机性强,要做好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就必须抓住其
关键点。综上所述,为防止和减少雷害故障,设计中我们要
全面考虑高压输电线路经过地区雷电活动强弱程度、地形地
貌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情况,还要结合原有高压输电
线路运行经验以及系统运行方式等,通过比较选取合理的防
雷设计,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雷电活动是一个复
杂的自然现象,需要电力系统内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
尽量减少雷害的发生,将雷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