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方法总结

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方法总结

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方法总结
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方法总结

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方法

最近想改制一个螺旋输送机,特搜集了几种采用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的绘制方法,希望能给初步接触螺旋叶片画法的朋友一点帮助。因能力有限,若有不合适地方还请指正。

叶片参数:螺距350mm,外部直径350mm,内部直径80mm,厚度10mm,圈数2,逆时针。绘制软件:solidworks2016

一、螺旋线扫描1

1、打开solidworks软件,点击“文件”→“零件”→“确定”进入草图界面。

2、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80mm圆后退出草图。

3、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350mm圆后退出草图。

4、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直线135mm后退出草图。

5、“特征”→“曲线”→“螺旋线/涡状线”→进入草图环境点击“前视基准面”任选Φ80mm或Φ350mm圆→“转换实体引用”退出草图环境进入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选择“恒定螺距”→设置螺距350mm,圈数2,起始角度0度,逆时针,确定并退出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

5、“曲面”→“扫描曲面”→轮廓和路径选择“草图轮廓”选择特征轮廓135mm 直线,扫描路径选择螺旋线,预显螺旋叶片,此处螺旋叶片为薄片没有厚度,确定无误后点击确定。

6、“插入”→“凸台/基体”→“加厚”选择要加厚的曲面和加厚的方向并设置厚度值10mm,确定退出加厚参数设置界面。

二、螺旋线扫描2

1、打开solidworks软件,点击“文件”→“零件”→“确定”→“特征”→“曲线”→“螺旋线/涡状线”进入草图绘制环境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80mm圆,退出草图界面进入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选择“恒定螺距”→设置螺距350mm,圈数2,起始角度0度,逆时针,确定并退出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

2、点击草图选择“前视基准面”在螺旋线的端点处向外绘制直线135mm,并约束直线与螺旋线点穿透。

3、“曲面”→“扫描曲面”→轮廓和路径选择“草图轮廓”选择特征轮廓135mm 直线,扫描路径选择螺旋线,预显螺旋叶片,此处螺旋叶片为薄片没有厚度,确定无误后点击确定。

4、“插入”→“凸台/基体”→“加厚”选择要加厚的曲面和加厚的方向并设置厚度值10mm,确定退出加厚参数设置界面。

三、螺旋线扫描3

1、打开solidworks软件,点击“文件”→“零件”→“确定”→“特征”→“曲线”→“螺旋线/涡状线”进入草图绘制环境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80mm圆,退出草图界面进入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选择“恒定螺距”→设置螺距

350mm,圈数2,起始角度0度,逆时针,确定并退出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

2、选择“上视基准面”以螺旋线端点为定点选择直线命令绘制矩形135×10mm,并约束螺旋线端点与矩形一边线端点重合且穿透退出草图。

3、点击“扫描”进入扫面参数定义界面,选择组成矩形的4边线并定义为封闭轮廓为特征轮廓,选择螺旋线为路径,确定退出扫描界面。(感觉此种方法与实际螺旋叶片不符)

四、钣金展开制作

以上两种方法绘制的螺旋叶片只是螺旋叶片模型效果图,不能展开下料,要想展开下料,必须用solidworks钣金展开功能。

1、打开solidworks,新建零件,点击“特征”→“曲线”→“螺旋线/涡状线”,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80mm圆,点击确定并进入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选择“恒定螺距”→设置螺距350mm,圈数1,起始角度0度,逆时针,确定并退出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

2、点击“特征”→“曲线”→“螺旋线/涡状线”,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

350mm圆,点击确定并进入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选择“恒定螺距”→设置螺距350mm,圈数1,起始角度0度,逆时针,确定并退出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

3、点击“草图”→“草图绘制”→“3D草图”进入3D草图界面,任选其中一条螺旋线点击“转换实体引用”所选螺旋线颜色有蓝变黑确认退出3D草图界面。

4、重复步骤3将另外一条螺旋线转换为实体引用。

4、“钣金”→“放样折弯”进入放样折弯参数设置界面制造方式选择“成型”

轮廓选择两个螺旋线,厚度设置10mm,点击确定完成螺旋叶片绘制。

5、“钣金”→“展开”

螺旋叶片的拉伸公式

冷拉螺旋叶片开料计算公式 一、前言 冷拉螺旋叶片开料问题已经存在很多年了,手册的理论公式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大局限,太多资料手册大家抄来抄去,以讹传讹。这一问题不仅长时间困扰着我,相信也同样困扰着多数设计制作螺旋机的同行。 二、理论计算公式 理论公式在各手册都有,只要有中学几何知识就可以推导出来,不必用微积分来虚张声势。我很早就怀疑过公式,因为公式的错误先例不是没有。几年前曾推导过一遍发现公式没有问题,又不想在机械行业深入,所以此事就不了了之。生产时靠工人的简易公式自己掌握开料的富余量,忍受其螺距误差,得过且过。 理论公式: S——螺距 D——螺旋体外径 d—螺旋轴直径 ——一螺距的螺旋外径展开长 ——一螺距的螺旋内径展开长 ——螺旋叶片宽度 ——开料叶片内孔半径 R=b+r————(公式5)——开料叶片外圆半径 ——整圆开料理论上拉伸后的富裕角 一、展开图法: 1、做直角三角形ABC和ABD,其中AB等于螺旋节的导程H,BC等于πD,BD 等于πd,斜边b,a分别为螺旋内外缘线的实长。 2、做等腰三角形使其上底等于b,下底等于a,高度等于(D-d)/2。 3、延长等腰梯形两腰交于o点,以o为圆心,o1,o2各为半径作两圆,并在外圆周上量取a的长度得点4,连o4所得圆环部分即为所求展开图。

螺旋图螺旋展开图 手册上不仅给出了这些公式,还给出了不同规格螺旋机的叶片开料尺寸表格,都是理论值,可以说用在实践中就是错误的,根本没用。手册公式表格如果不能用于指导生产,那么它又有何价值? 三、关于叶片下料切口(富裕角)的问题 上面的理论公式中有一项α—整圆开料理论上拉伸后的富裕角,这个问题是我耗费精力深入大论的引子。 手册上引出这样一个项目给了无数人误导,以为α缺口应该开料切除,论坛帖子里甚至有人解释说“这么做一定有其道理,我们不用知道为什么,照做就行了”。有的说去缺口为了焊接时接缝整齐。还有一杂志上的一篇技术文章对不带缺口的叶片发现新大陆似的进行“理论计算”,结论是不开切口如何省料。这些观点都让我“忍无可忍”。 我在这里讲两点: 1、我们厂十几年来制作螺旋机,下料一直是不开缺口的整圆。 2、开缺口的叶片开料方法从理论上就是错误的。 一个圆环的缺口部分与其他部分性质上有区别吗?仅仅是占据的圆心角大小不同而已。 ,在理论上叶片开料内径及外径对应的富裕角α相同,这一点手册上没有列出来,也没有必要列出来。公式里列出α富裕角仅仅是表明,开料为一个整圆时,圆环拉伸后理论上对应的螺旋叶片大于一个整螺距,手册上画的带缺口的图是对应一个螺距的,是正确的,并没有说下料时要把长出部分切除呀。 所以,不开缺口的开料方法不单是为了省料,不单是为了错开焊缝,也不单是为了加工省事,而是因为这样做在理论上就是正确的。开料时去掉α缺口真的是多此一举。 接口焊缝有V 型口对不正是因为叶片拉伸时接口处的变形不充分造成,即使去掉切口,这一问题仍然存在。不过该问题在成形时可以忽略其影响。 四、螺旋叶片的加工分析及叶片开料假想公式 本人经过半个月大部分业余时间、部分上班时间,在车间、设备现场等进行了大量实测、分析计算,得到以下结果,希望能够更精确的指导生产。 实测数据见下表。其中D ,d 、2r'是由我提供给车间生产的尺寸,序号4、5的2r'是车间自己计算我从工人那里得来,序5的2r'应该是记错了,S 、l'(内圆拉伸后螺旋长)以及序号8、9、x

Solidworks实用技巧大全(设置)

SOLIDWORKS实用技巧大全(设置) MW-20170915 在使用SolidWorks进行产品设计时,为了提高使用效率和符合设计者的习惯,用户可以对SolidWorks进行用户化设置。本文将介绍自定义SolidWorks的一些非常实用的设置,同时让读者对自定义SolidWorks有较深的了解和认识。设置分为系统设置和文档设置,首先要明白这2个设置的区别,系统设置是关于solidworks软件的设置,对所有打开的文档都有作用。文档设置是针对当前文档,跟随文档走的,所以可以通过保存让不同的文档拥有不同的文档设置。 系统设置 启动时打开上次打开的文档 默认设置是【从不】,如果选择始终,就可以在下次启动SW时自动打开上次正常关闭SW前所打开的文档,说正常关闭是指不包括SW崩溃或者非正常关机等的情况。

输入尺寸值 默认设置是勾选的,意义在于每次标注尺寸之后都会自动激活输入尺寸的界面,用于模型草图需要所有尺寸都需要自己意图来定义,当不需要可以定义每个尺寸,只是用于形状约束时,可以取消勾选,便于快速标注尺寸 声音 默认的情况下,SW的声音设置都是【无】,需要自己手动设置,设置的好处是,当我们需要完成一个时间很长的操作时,不用盯着界面等待SW完成,可以在等待的同时切换到别的工作,等SW完成指定的操作,会发出设定的声音提示我们。设置方法如下:

重新使用所删除的辅助、局部及剖面师徒中的视图字母 通过勾选该设置可以使编辑工程图时,局部,辅助视图,剖面视图的字母自动保持连续。

背景颜色 修改视区颜色,可以让背景颜色符合自己的喜好,绿色可以保护视力,具体设置如下:

螺旋输送叶片画法

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 周同利 (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山东 潍坊 262737 ) 关键词: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拉伸制作法;卷制法 山东海化集团纯碱厂达到年产200万吨纯碱生产能力,其使用的螺旋输送机总价达上百万元,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为其加工各式各样的螺旋输送机,基本满足了纯碱厂的使用要求,螺旋叶片是机械工程上经常遇到的一种较难放样的板金构件,对螺旋叶片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在很多资料中已有介绍,其制作方法简单。 但是,工作量大,成本高,下面介绍在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使用的螺旋叶片制作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和卷制方法。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展开图法: 1、做直角三角形ABC 和ABD ,其中AB 等于螺旋节的导程H,BC 等于πD,BD 等于πd,斜边b,a 分别为螺旋内外缘线的实长。 2、做等腰梯形使其上底等于b,下底等于a,高度等于(D-d)/2。 3、延长等腰梯形两腰交于o 点,以o 为圆心,o1,o2各为半径作两圆,并在外圆周上量取a 的长度得点4,连o4所得圆环部分即为所求展开图。 螺旋图 螺旋展开图 二、计算法:从上述展开图画法中看出可通过计算求得途中所有数据 r=bc/(a-b) R=r+c α=(2πR-a) ×3600/( 2πR) 式中:D-螺旋外圆直径; d-螺旋内圆直径; r-螺旋节展开图内圆半径; R-螺旋节展开图外圆半径; H-螺旋导程;α-展开图切角; a 2= (πD)2+H 2 a-螺旋外缘展开长 b 2=(πd)2+H 2 b-螺旋内缘展开长 c=(D-d)/2 c-螺旋节宽度 第二部分 实际应用制作方法 1、一般常用方法--模具压型 对于一般叶片可用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再热处理,后用模具压成型,因为模具制作成本较高,只是用于批量生产,不适用于单件和少量加工生产。很多厂家在使用此法,这里不再叙述。 2、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自创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如下图所示: 叶片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不需割切角口α,割开一条缝,撬起把各叶片焊接联接起来,一端固定焊接在螺旋轴上,另一端用两倒链拉制如图,拉制后叶片直接焊在螺旋轴上,最后的一片螺旋叶片由于变形较大,已无应用价值割下弃去不用。

螺旋叶片下料计算方法

吴淑芳随着饲料工业的蓬勃发展,各大、中、小型饲料生产厂家生意蒸蒸日上。螺旋输送机,由于其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能进行任何角度的输送等特点为各饲料生产厂家广泛利用。少则几台,多则十几台,车间里总少不了这一产品。 一般的饲料生产厂家,都有一支自己的维修队伍,有的队伍还不小,对生产过程中的水、电、气路及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这支队伍一般很少有专业的机械类人员进入,大多为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有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动手能力,饲料机械上千变万化的故障都能迎刃而解。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在对某些复杂点的零件进行维修时,其下料过程往往难住了这班师傅。一条螺旋输送机上磨损了几片叶片,由于叶片不可平展地摊开在一个平面上,属于不可展立体表面,所以师傅们对叶片的下料束手无策,常常是拖着整条轴,爬山涉水跑过来,请生产厂家进行维修。有时甚至为此而废弃整根轴。这耽误饲料生产厂家的正常生产,也给其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笔者在饲料机械生产厂家工作多年,熟悉饲料加工设备的生产。现将螺旋叶片的下料及加工方法作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1 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首先需了解螺旋输送机的结构,图1为螺旋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由图1可知,螺旋输送机是由轴、叶片、料槽三部分组成。叶片为多节并接而成,并沿圆柱螺旋线焊接于轴上;料槽一般为圆筒形,也有半圆槽形式的。 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轴转动,充满在料槽与叶片之间的物料被叶片推挤着向一端翻滚着前进。由此达到运输物料的目的。其次需要了解几个概念——螺旋叶片成形后的节距P、叶片内径d、叶片外径D。 节距P:相邻两叶片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叶片内径d:等于轴的外径,可从轴上直接量取; 叶片外径D:可从叶片上直接量取,如所有叶片都已磨损,可量取输送槽内径D′。 取D=D′-10 一般情况下,叶片是螺旋输送机上易损的部分。开始阶段,叶片的外侧被磨成刃口状,这时并不会影响其工作性能。但慢慢地叶片的外径越磨越小,直至无法运输,严重影响生产。再者,同一根轴上叶片的磨损速度也不相同,由于进料端的物料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对叶片的磨损最为严重(尤其是输送粒料时)。往往一根轴上只有一端的三五片叶片磨损需要更换,由此而废弃整根轴很可惜。

螺旋盘管的制作方法

磺化罐内螺旋加热盘管的制作与安装 摘要:螺旋盘管是石油化工压力容器重要的零部件,它的种类繁多,结构形状复杂,弯制工艺工装五花八门,造价昂贵且弯制的质量又难尽人意。以往的弯管机只能进行折弯,弯曲半径小。而螺旋管的弯曲半径大,用普通弯管机无法实现螺旋弯管。所以,在这介绍一种用普通卷板机弯制螺旋盘管的方法。 关键词:磺化罐螺旋盘管卷板机 在容器生产过程中,经常有容器内部或外部安装蛇形或螺旋加热盘管的容器,而盘管的制作是比较耗时和费力的工作。如没有螺旋弯管机这样的专用设备,通常采用钢管里面灌沙,然后在地样上用氧乙炔加热的方法手工煨制。这种方法比较费人力,而且效率偏低。因此,在这介绍我车间在磺化罐螺旋盘管用四辊卷板机卷制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分享。 磺化罐直径3000mm,内部装螺旋盘管直径2800mm,螺距200mm,共24圈。盘管所用材料为直径57mm不锈钢无缝钢管。在制作时首先将不锈钢钢管放入卷板机,管端伸出上下辊垂直中心线10mm,开启下辊,把钢管夹住,将前辊倾斜向上开起一定高度,开始卷制。当钢管行至另一端时,把后辊提升至前辊一样的高度,反向卷制。在卷制的过程中,用盘管内径尺寸样板进行检查。不断提升前后辊的高度,至钢管内侧圆弧与样板贴合为止。在卷制时需要注意卷制不锈钢钢管时设备及周围保持清洁,辊轴表面应清理干净并修整,并用不含铁离子的胶布或者胶纸粘贴复裹。下辊开启时不能把管端夹变形,以免钢管的椭圆度超标。所需钢管卷制完成后,在平台上画直径2800mm的圆并且等分,在每一等分点上垂直点焊一根钢管,长度高于盘管高度。在钢管上按盘管螺旋方向和螺距高低不同点焊支撑管,支撑管的数量与盘管的螺旋圈数相同。把卷制好的钢管切去直段后,依次放在支撑管上,把各接头点焊牢固后焊接成型。这种方法的重点和难点在卷板机卷制钢管时钢管的椭圆度和盘管圆弧的曲率控制。 结束语:这种螺旋盘管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产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并且节约大量人力和物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盘管的制作周期大幅缩短,提高功效两倍以上。

三维Solidworks应用技巧之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

自上而下的设计 ?自上而下设计概述 ?在装配体中生成零件 ?在装配体中编辑零件 ?插入新的子装配体 ?布局草图 ?虚拟零部件概述 ?外部参考引用

自上而下设计法概述 在自上而下装配体设计中,零件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由装配体中的某项定义,如布局草图或另一零件的几何体。设计意图(特征大小、装配体中零部件的放置,与其它零件的靠近,等)来自顶层(装配体)并下移(到零件中),因此称为”自上而下”。 例如,当您使用拉伸命令在塑料零件上生成定位销时,您可选择成形到面选项并选择线路板的底面(不同零件)。该选择将使定位销长度刚好接触线路板,即使线路板在将来设计更改中移动。这样销钉的长度在装配体中定义,而不被零件中的静态尺寸所定义。 方法 您可使用一些或所有自上而下设计法中某些方法: ?单个特征可通过参考装配体中的其它零件而自上而下设计,如在上述定位销情形中。在自下而上设计中,零件在单独窗口中建造,此窗口中只可看到零件。然而,SolidWorks也允许您在装配体窗口中操作时编辑零件。这可使所有其它零部件的几何体供参考之用(例如,复制或标注尺寸)。 该方法对于大多是静态但具有某些与其它装配体零部件交界之特征的零件较有帮助。 ?完整零件可通过在关联装配体中创建新零部件而以自上而下方法建造。您所建造的零部件实际上附加(配合)到装配体中的另一现有零部件。您所建造的零部件的几何体基于现有零部件。该方法对于像托架和器具之类的零件较有用,它们大多或完全依赖其它零件来定义其形状和大小。 ?整个装配体亦可自上而下设计,先通过建造定义零部件位置、关键尺寸等的布局草图。接着使用以上方法之一建造3D零件,这样3D零件遵循草图的大小和位置。草图的速度和灵活性可让 您在建造任何3D几何体之前快速尝试数个设计版本。即使在您建造3D几何体后,草图可让 您在一中心位置进行大量更改。 考虑事项 ?只要在您使用自上而下技术生成零件或特征时,都将为您所参考的几何体生成外部参考引用。 ?在某些情况下,带有大量关联特征(此构成自上而下设计的基础)的装配体可能比无关联特征的同一装配体需要更长时间重建。 SolidWorks已优化只重建更改过的零件。 ?在创建关联特征时,记住不生成有冲突的配合很重要,因为此类配合可引起重建时间较长及不可预料的几何体行为。您一般可通过不给由关联特征所创建的几何体生成配合来避免这些冲突。 相关主题 基于布局的装配体设计

成为Solidworks高手必须会用的技巧

成为Solidworks高手必须会用的技巧 1 输入体带有破面 这将导致出图的困难。解决方法:不要存IGES格式,直接存破衣格式读入。 2 出工程图时应以一个基准点为定点,足以标。 尺寸线不相交,有方向感,朝左就朝左,向下就向下。除非标不清,不能标在考虑其他方向。最大尺寸应标在主视图,剖视图是用来标看不到的尺寸,杂七杂八标的不清楚。对于开模具这来说,喜欢将尺寸都集中起标,不喜欢去找。车床加工者不需全段标,喜欢一段一段标。对电火花来说,喜欢一边基准靠边标~~对出压铸加工产品图喜欢以一个加工平面为基准标。 3 结构设计中对于壳体大平面产品,容易变形,装配时易产生平面凹陷,间隙过大。适当考虑加加强筋,筋厚度不可大于产品壁厚。设计到钩时最好有半是合在产品壁上,不可独立设置仅贴产品壁,因为这样将导致产品间隙过大;此外塑料产品壁过厚,将导致缩壁。螺丝孔柱的设计如M3自攻螺丝,柱至少要6以上,孔要 2.5-2.7间,如你设计柱5.5孔2.3百分之白钻碎。 4 模具设计产品排位,最好分中,尺寸为整。 产品小的30X30左右的间距40--50,两边留20-25。模框外形放大40-50。产品底于模板距之少留底20以上。水管冷切效果是30,在水管排位不要过于在易设计的太紧。 5 有些产品在转的过程中作标不直,导致无法出图,可用移动复制中来矫正。 对于造型来说,过程最好不要简便,以便修改方便。如产品需分模,那你的造型最好选分型线的基准面开始造,这对分型者大有用。 6 装配两个造型体时,如壳体,但又不是同一个人完成的时,两个人应考率用同一个基准面开始做。但拉伸方向两人应相反,以方便装配时哪出来的产品,刚好是相对的。 7 看图造型无样品,应注意,不是哪到图纸就开始画。而是没个视图尺寸先看一下.一般先选平面主视图开始参照画,在对照右视图,在看各个视图尺寸组合起来造出产品。 8 SW草图有插入图片功能,首先前视基准进入草绘,点击插入图片符号,作为产品背景蛮好完的,大小可调节.不同的方向可用曲面先拉好最基准面来贴图.

实用SolidWorks技巧汇总

问:你想隐藏装配体里头的零件,怎么办 答:右键点击零件或者树状图中的零件名字,然后点眼睛那个图标。更快捷的方式,只需要把鼠标放到那个零件上,按一下Tab,隐藏了。 问:隐藏装配体里头的零件想回复怎么办 答:把鼠标对准隐藏文件的位置,按Shift+tab,零件就回来了。 问:想在装配体树状图中拖动子装配体的位置,直接拖会变成另一个子装配体的子装配体,怎么办 答:按住Alt拖动,就可以了。 问:拖动工程图视图总得吧鼠标移动到视图边缘 答:按住Alt,点视图内部的任意一点就可以拖动。 问:装配体配合总要一个一个选平面、圆柱面好麻烦 答:Alt键可以快速配合。比如,按住alt键同时拖动一个轴类零件一端的圆弧,拖到另一个孔类零件的圆弧上。这样拖放零件,会自动添加同轴心、共面、同轴心等等配合。这种模式下,还可以使用Tab 键切换配合的方向(即“反转配合对齐”功能) 问:如果你是用模型项目功能生成的工程图尺寸,如何移动尺寸你发现有一个尺寸放到另一个视图更合适。 答:你只需要按住shift,将该尺寸拖过去即可。 问:软件总是自动捕捉一些我们其实不想要的几何关系,怎么办 答:按住Ctrl键,所有的捕捉关系都暂时不起作用了。此外,在生成剖面视图时,按住Ctrl键,可以解除视图和父视图的对齐关系(其实生成任何视图的时候按住Ctrl都可以解除对齐关系) 问:零件设置为透明时,选不中零件怎么办 答:导致想选择该零件的面时总是会选到零件后面其他不透明零件上的面,怎么破按住Shift选择完破。问:如何选择零件里头的所有边线、顶点、面 答:点一条边线/顶点/面,然后按Ctrl+A试试。 问:solidworks中的特征如何复制呢 答:Ctrl+C,Ctrl+V不光能复制文本,还可以复制特征,比如把倒角特征复制到别的边上去。当然了,不是所有特征都可以自由复制粘贴,有些需要一些条件,有些则完全不能复制。 问:3D草图里如何切换平面 答:需要在XY,YZ,ZX平面来回切换,按一下Tab键就可以了。 问:如何将将三维模型旋转到一个特定的角度 答:可以试试在以上的标准视图或者“正视于”某平面的基础上,按Alt/Shift/Ctrl+方向键试试(三个快捷键分别代表滚转/旋转/平移)。 重要:可以根据使用频率和习惯,设置一些快捷键

Solidworks2010全技巧

160 您可通过右键单击材料明细表,选择属性,然后选择内容标签来将材料明细表中的项目分类。单击任何显示在标签上的列以此标签分 类。再次单击将使用反序。

161 消除选择材料明细表内容标签上的绿色复选符号将隐藏零部件,同时保留编号结构不变。 164 您可单击图层对话框内的灯泡来将图层打开或关闭。当图层为关闭时,指定给图层的任何实体将被隐藏。 165 装配体特征可以有此特征不包括的零部件。欲不包括一零部件,右键单击FeatureManager 设计树中的特征然后选择特征范围。 166 您可使注释与工程视图相连接(他们将移动以保持与工程视图相对应的位置) 。将动态工程视图

打开,右键单击视图然后选择 " 视图锁焦 " 。这将使视图保持激活,即使当光标移动到其它工程视图上时。 167 鼠标中键旋转 SolidWorks 模型。 Shift + 鼠标中键将放大或缩小。 Ctrl + 鼠标中键将平移。对于工程图,鼠标中键本身即可平移。 168 您可改变工程图上的超文本链接位置。您可将指针移动到角落上,一旦指针显示变为一?quot;A"

时,拖动链接,然后您可更改链接的 位置。 169 您可按空格键来显示视图定向对话。 170 配合 PropertyManager 中的 " 延缓配合 " 复选框允许您生成多个配合而不改变零部件的位置。当您取消复选此选项时,所有的配合将解出而且所有的零部件将移动到位。

当添加尺寸时,右键单击可锁定尺寸的方向。( 角度向内 / 向外,或水平 / 垂直 / 平行 ) 。然后您可拖动数字将文字放置在您需要的地方而不改变方向。 172 实体选择过滤器工具栏可按 F5 键来关闭 / 打开。激活的过滤器可按

螺旋叶片的压制方法和螺旋叶片成型机的加工过程

螺旋叶片的压制方法和螺旋叶片成型机的加工过程 1通过沧州亿星达环保设备有限公的一个螺旋叶片下料尺寸计算软件输入成型后的,外径-内径-螺距-厚度-材质软件自动计算出螺旋叶片的展开料的尺寸,本软件的功能可以根据材质不同厚度不同自动补偿修改皮料尺寸《本软件尺寸只适用于亿星达螺旋叶片成型机》 2本公司采用压制方法压制分段等厚螺旋叶片本方法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加工精度高,不需要操作培训,压制也是用亿星达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压制软件输入螺旋叶片需要成型的尺寸数据软件会精确的算出所需要的,合适模具,压力等具体数据。本方法大大降低了成本,能耗低,本公司生产的螺旋叶片表面光洁,螺旋弧度整体连续,成型精准,等厚,并能制作特殊材质的绞龙叶片。 3螺旋叶片成型机的成型过程,同过软件计算出来的坯料精确尺寸,用切割机切割下坯料<关于下料是否要留v字口我会在以后单独介绍>,精确合适后方可用螺旋叶片成型机加工,调整成型机的压力根据压制软件计算出来的数据输入成型机电控系统,根据叶片的外径大小,内径大小,叶片厚薄来确定成型机的速度,速度根据操作的熟练程度来调节工作速度,成型机数据调整好坯料放在成型机开始压制,压制过程简单易操作,坯料完全结合与模具后取出叶片用尺子测量叶片尺寸是否合格,再靠在合适的管子上核实一下对接口是否平整 因此各体现本成型机克服了很多问题,并提供了许多优势。首选的化身的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装置形成一个螺旋叶片,由于使用可互换的背板,使不同大小的叶片,因高和手容易形成了以成本 有效的方式。可互换的背板也提供优势而言降低模具成本背板可以根据需要生产和使用。设置时间也进一步降低相关成本节约优势通过减少手工劳动的输入要求。通过空白以的方式,设备方便地形成所需的平均半径周围的螺旋行没有可塑性工作的空间。径向接触也有利地抑制不良的滚动,舍入或锥进可以影响材料的边缘传输和流率。首选形式的装置很容易安装、设置和使用,并提供改进设计要求的精度。在这些和其他方面,本成型机的首选的化身,代表一个实用和商业技术前显著提高。

SolidWorks大装配体技巧

S o l i d W o r k s大装配体技 巧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SolidWorks大装配之技巧篇 大型装配体设计对于任何三维设计软件来说都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操作与计算的延迟通常让人无法忍受。本文以图文和案例的形式为大家讲解利用SolidWorks处理大装配体的各种技巧,指导工程师进行大装配体设计。 大装配体是指达到计算机硬件系统极限或者严重影响设计效率的装配体,大装配体通常造成以下操作性能下降:打开/保存、重建、创建工程图、旋转/缩放和配合。影响大装配体性能的主要因素有:系统设置、装配设计方法、装配技巧、数据管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硬件,本文主要讲解的是装配技巧。 一、配合技巧 (1)配合的运算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关系配合(重合和平行);逻辑配合(宽度、凸轮和齿轮);距离/角度配合;限制配合。 (2)最佳配合是把多数零件配合到一个或两个固定的零件,如图1所示。避免使用链式配合,这样容易产生错误,如图2所示。 (3)对于带有大量配合的零件,使用基准轴和基准面为配合对像,可使配合方案清晰,不容易产生错误。如图3所示的某减速器,零件之间有大量的同轴心配合,配合方案不清晰,一旦某个主要零件发生修改,就会造成配合面丢失,导致大量配合错误产生。而图4的配合方案就很清晰,一旦出错,很容易修改。 (4)尽量避免循环配合,这样会造成潜在的错误,并且很难排除,如图5所示。 (5)尽量避免冗余配合:尽管SolidWorks允许冗余配合(除距离和角度配合外),冗余配合使配合解算速度更慢,配合方案更难理解,一旦出错,更难排查。 (6)尽量减少限制配合的使用,限制配合解算速度更慢,更容易导致错误。 (7)如果有可能,尽量完全定义零部件的位置。带有大量自由度的装配体解算速度更慢,拖动时容易产生不可预料的结果。对于已经确定位置或定型的零部件,使用固定代替配合能加快解算速度。 (8)避免循环参考。大部分循环参考发生在与关联特征配合的时候,有时也会发生在与阵列零部件配合的时候。如果装配体需要至少两次重建才能达到正确的结果,那么装配体中很可能存在循环参考。如图6所示,装配体中零件B 的边线和零件A的边线有一个重合的关联参考,配合时在零件A和B之间添加10mm的距离配合,那么每次重建都会出错,并且零件B每次重建都会伸长10mm,这就是循环参考的典型错误。 二、轻化装配体 使用轻化模式,可以显着提到大装配体的性能。当零部件是轻化状态,零部件只有部分模型信息被载入内存,其他信息只有在需要时才会被载入。表1所示的装配体操作不需要还原零部件。 装配体中零部件各种状态定义如下。 ◎还原状态:零部件的模型信息完全装入内存。 ◎轻化状态:零部件的模型信息部分装入内存,只在需要时才装入内存并参与运算。 ◎压缩状态:零部件的模型信息暂时从内存中清除,零件功能不再可用也不参与运算。

SolidWorks使用技巧

1 您可以使用 CTRL+TAB 键循环进入在 SolidWorks 中打开的文件。 2 使用方向键可以旋转模型。按 CTRL 键加上方向键可以移动模型。按 ALT 键加上方向键可以将模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3 您可以钉住视图定向的对话框,使它可以使用在所有的操作时间内。 4 使用 z 来缩小模型或使用 SHIFT + z 来放大模型。 5 您可以使用工作窗口底边和侧边的窗口分隔条,同时观看两个或多个同一个模型的不同视角。 6 单击工具栏中的"显示/删除几何关系"的图标找出草图中过定义或悬空的几何关系。当对话框出现时,单击准则并从其下拉清单上选择过定义或悬空。 7 您可以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拖动零件或装配体的图标,将其放置到工程图纸上自动生成标准三视图。 8 您可以用绘制一条中心线并且选择镜向图标然后生成一条"镜向线"。 9 您可以按住 CTRL 键并且拖动一个参考基准面来快速地复制出一个等距基准面,然后在此基准面上双击鼠标以精确地指定距离尺寸。 10 您可以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以拖动放置方式来改变特征的顺序。 11 当打开一个工程图或装配体时,您可以借助使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的参考文件按钮 来改变被参考的零件。 12 如果隐藏线视图模式的显示不够精准,可以使用工具/选项/文件属性/图象品质/线架图品质,以调整显示品质。 13 您可以用拖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的退回控制棒来退回其零件中的特征。 14 使用选择过滤器工具栏,您可以方便地选择实体。 15 按住 CTRL 键并从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拖动特征图标到您想要修改的边线或面上,您可以在许多边线和面上生成圆角、倒角、以及孔的复制。 16 在右键的下拉菜单上选择"选择其他"的选项可以在该光标所在位置上做穿越实体的循环选择操作。 17 单击菜单上的工具/选项/文件属性/颜色,然后从清单上选择一个特征类型,接着单击编辑来选择颜色,您可以对选择的特征类型指定颜色。

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方法总结

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方法 最近想改制一个螺旋输送机,特搜集了几种采用solidworks绘制螺旋叶片的绘制方法,希望能给初步接触螺旋叶片画法的朋友一点帮助。因能力有限,若有不合适地方还请指正。 叶片参数:螺距350mm,外部直径350mm,内部直径80mm,厚度10mm,圈数2,逆时针。绘制软件:solidworks2016 一、螺旋线扫描1 1、打开solidworks软件,点击“文件”→“零件”→“确定”进入草图界面。 2、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80mm圆后退出草图。 3、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350mm圆后退出草图。 4、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直线135mm后退出草图。

5、“特征”→“曲线”→“螺旋线/涡状线”→进入草图环境点击“前视基准面”任选Φ80mm或Φ350mm圆→“转换实体引用”退出草图环境进入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选择“恒定螺距”→设置螺距350mm,圈数2,起始角度0度,逆时针,确定并退出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 5、“曲面”→“扫描曲面”→轮廓和路径选择“草图轮廓”选择特征轮廓135mm 直线,扫描路径选择螺旋线,预显螺旋叶片,此处螺旋叶片为薄片没有厚度,确定无误后点击确定。

6、“插入”→“凸台/基体”→“加厚”选择要加厚的曲面和加厚的方向并设置厚度值10mm,确定退出加厚参数设置界面。 二、螺旋线扫描2

1、打开solidworks软件,点击“文件”→“零件”→“确定”→“特征”→“曲线”→“螺旋线/涡状线”进入草图绘制环境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80mm圆,退出草图界面进入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选择“恒定螺距”→设置螺距350mm,圈数2,起始角度0度,逆时针,确定并退出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 2、点击草图选择“前视基准面”在螺旋线的端点处向外绘制直线135mm,并约束直线与螺旋线点穿透。 3、“曲面”→“扫描曲面”→轮廓和路径选择“草图轮廓”选择特征轮廓135mm 直线,扫描路径选择螺旋线,预显螺旋叶片,此处螺旋叶片为薄片没有厚度,确定无误后点击确定。 4、“插入”→“凸台/基体”→“加厚”选择要加厚的曲面和加厚的方向并设置厚度值10mm,确定退出加厚参数设置界面。 三、螺旋线扫描3 1、打开solidworks软件,点击“文件”→“零件”→“确定”→“特征”→“曲线”→“螺旋线/涡状线”进入草图绘制环境选择“前视基准面”绘制Φ80mm圆,退出草图界面进入螺旋线/涡状线参数设置界面,选择“恒定螺距”→设置螺距

SW运用时的小技巧

SW运用时的小技巧 1 您可以使用CTRL+TAB 键循环进入在SolidWorks 中打开的文件。 2 使用方向键可以旋转模型。按CTRL 键加上方向键可以移动模型。按ALT 键加上方向键可以将模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 3 您可以钉住视图定向的对话框,使它可以使用在所有的操作时间内。 4 使用z 来缩小模型或使用SHIFT + z 来放大模型。 5 您可以使用工作窗口底边和侧边的窗口分隔条,同时观看两个或多个同一个模型的不同视角。 6 单击工具栏中的"显示/删除几何关系"的图标找出草图中过定义或悬空的几何关系。当对话框出现时,单击准则并从其下拉清单上选择过定义或悬空。 7 您可以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拖动零件或装配体的图标,将其放置到工程图纸上自动生成标准三视图。 8 您可以用绘制一条中心线并且选择镜向图标然后生成一条"镜向线"。 9 您可以按住CTRL 键并且拖动一个参考基准面来快速地复制出一个等距基准面,然后在此基准面上双击鼠标以精确地指定距离尺寸。 10 您可以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以拖动放置方式来改变特征的顺序。 11 当打开一个工程图或装配体时,您可以借助使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的参考文件按钮来改变被参考的零件。 12 如果隐藏线视图模式的显示不够精准,可以使用工具/选项/文件属性/图象品质/线架图品质,以调整显示品质。 13 您可以用拖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的退回控制棒来退回其零件中的特征。 14 使用选择过滤器工具栏,您可以方便地选择实体。 15 按住CTRL 键并从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上拖动特征图标到您想要修改的边线或面上,您可以在许多边线和面上生成圆角、倒角、以及孔的复制。 16 在右键的下拉菜单上选择"选择其他"的选项可以在该光标所在位置上做穿越实体的循环选择操作。 17 单击菜单上的工具/选项/文件属性/颜色,然后从清单上选择一个特征类型,接着单击编辑来选择颜色,您可以对选择的特征类型指定颜色。 18 在绘制草图时您可以经常使用Esc 键将光标恢复到选择模式下。 19 当对话框打开时您可以使用视图工具栏上的图标工具来调整模型的视角方位。 20 您可以将光标移至工程剖面视图的剖面线上,单击右键并选择其属性选项来改变剖面线。 21 您可以在零件上生成特征的阵列,以及阵列的阵列。在装配体中,您可以生成零部件的阵列以及装配体层特征的阵列。 22 如要确认工具栏按钮的功能,可以将光标移到工具栏上的图标按钮上停留一会儿,工具提示即会显示按钮的功能,并且在状态栏上会出现此工具按钮的功能描述。 23 完全定义的草图将会以黑色显示所有的实体,若有欠定义的实体则以蓝色显示。 24 装配体中所放入的第一个零部件会默认成固定。若要移动它,在该零部件上单击右键,并选择浮动选项。 25 在使用零件族表格时,将尺寸名称复制和粘贴到表格中会是一个较好的方式,这样能够确保尺寸名称相吻合。 26 剖切线可以包括圆弧。当您能生成此剖面视图时,通过将适当视图的段落旋转到投影平面的方式来展开剖面视图。 27 在装配体体中您可以按住CTRL 键,并且在FeatureManager设计树中拖动一个装配体中

冷拉螺旋叶片开料计算公式3

相关资料目录 1~5从本论坛相关帖子下载,8~11是我以前发布的一些帖子,应该对输送机行业的技术人 员有一定参考价值,一并纳入。 1、螺旋机计算标准.pdf 2、螺旋输送机自制螺旋叶片下料的一种计算方法.pdf 3、螺旋叶片的几种成形方法.pdf 4、螺旋输送机叶片下料法.pdf 5、螺旋输送机输送机理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PDF 6、螺旋叶片展开酒风假想公式V3.0.xls 7、酒风:深入探讨螺旋叶片开料问题.PDF 8、输送机功率计算jiufng简易公式.doc 9、关于输送机速度计算的问题.doc 10、手册上刮板机功率公式的错误.doc 如果流量不够,不嫌麻烦,可使用搜狗或谷歌搜索“jiufng”即可进入我的工作博客浏览,并从网盘下载相关资料。百度也可以,但是这个汉奸屏蔽了很多有用的网页。 螺叶开料计算1.jpg (174.88 KB) 螺叶开料计算2.jpg (179.82 KB)

螺叶开料计算3.jpg (191.17 KB) 计算程序的适用条件 适用于生产的螺旋机螺旋外径、螺旋轴直径、螺距、板厚、材料等经常无规律变化;螺叶维

修更换;初次生产某一规格的新螺旋等不需要螺距特别精确的场合。 适合通用规格D<1000,d>50,S

solidworks绘图技巧总结

solidworks绘图技巧总结 solidworks使用时间长了慢慢通过搜集整理就会总结出一部分solidworks建 模、装配、出图等技巧,那么现在就分享一部分整理的solidworks使用技巧, 希望给大家抛砖引玉,带来启发。 1. 将工具按钮放置在不同的工具栏中 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定义工具栏,把常用的按钮放到不同的工具栏中。如“重建模型”按钮,可以在窗口右下角和左上角各放一个,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2. 窗口的分割 双击或拖动窗口分栏线,可以将同一窗口进行分割,以便于在不同的窗口中观看模 型的不同视图。对左侧窗口进行分割可以同时显示不同的内容,如FeatureManager设计树、PropertyManager属性管理器或 ConfigurationManager配置管理器。 3. 改变模型旋转中心 单击“旋转视图”按钮,使旋转视图命令激活,在图形区域选择模型的顶点、边或面可以使模型绕所选择的对象旋转。 4. 关联的自定义属性 在零件模板中设置零件的自定义属性:“文件”==>“属性”。在“指定配置”标签中可设置零件的一些属性,如零件代号、表面处理等参数,这些参数可和装配图的材料 明细表以及图纸的标题栏相关,并自动添加到工程图或材料明细表。 5. 质量特性可以作为自定义属性 零件的质量特性如密度、质量、体积等可以作为零件的自定义属性。 6. 零件文件的大小 零件文件在特征压缩状态和正常状态下保存时,文件的大小不同。所有特征被压缩 后保存,大约可以节省20%~80%的磁盘空间。 7. 绘制草图时最好关闭网格捕捉 8. 绘制草图的最佳步骤 首先绘制草图形状;其次确定草图各元素间的几何关系、位置关系和定位尺寸;最 后标注草图的形状尺寸。

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

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 关键词:螺旋叶片;新型制作方法;拉伸制作法;卷制法 螺旋叶片是机械工程上经常遇到的一种较难放样的板金构件,对螺旋叶片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在很多资料中已有介绍,其制作方法简单。 但是,工作量大,成本高,下面介绍螺旋叶片制作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和卷制方法。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展开图法: 1、做直角三角形ABC 和ABD ,其中AB 等于螺旋节的导程H,BC 等于πD,BD 等于πd,斜边b,a 分别为螺旋内外缘线的实长。 2、做等腰三角形使其上底等于b,下底等于a,高度等于(D-d)/2。 3、延长等腰梯形两腰交于o 点,以o 为圆心,o1,o2各为半径作两圆,并在外圆周上量取a 的长度得点4,连o4所得圆环部分即为所求展开图。 螺旋图 螺旋展开图 二、计算法:从上述展开图画法中看出可通过计算求得途中所有数据 r=bc/(a-b) R=r+c α=(2πR-a) ×3600/( 2πR) 式中:D-螺旋外圆直径; d-螺旋内圆直径; r-螺旋节展开图内圆半径; R-螺旋节展开图外圆半径; H-螺旋导程;α-展开图切角; a 2= (πD)2+H 2 a-螺旋外缘展开长 b 2=(πd)2+H 2 b-螺旋内缘展开长 c=(D-d)/2 c-螺旋节宽度 第二部分 实际应用制作方法 1、一般常用方法--模具压型 对于一般叶片可用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再热处理,后用模具压成型,因为模具制作成本较高,只是用于批量生产,不适用于单件和少量加工生产。很多厂家在使用此法,这里不再叙述。 2、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自创方法--拉伸制作方法,如下图所示: 叶片按展开图尺寸下料制作后,不需割切角口α,割开一条缝,撬起把各叶片焊接联接起来,一端固定焊接在螺旋轴上,另一端用两倒链拉制如图,拉制后叶片直接焊在螺旋轴上,最后的一片螺旋叶片由于变形较大, 已无应用价值割下弃去不用。 由于不需割切角口α,节省材料,每片增加切角口α部分面积,且焊缝不在一条直线上,避免了应力集中,改善受力环境,此法不需热加工处理,节省成本,适用于单件加工制作,螺旋叶片现场使用中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3、山东海化集团庆丰公司自创方法--卷制方法,如下图所示:

solidworks画凸轮技巧

凸轮。。。应该有。。。升程和回程。。所以你的槽。。应该是围绕圆柱图带旋转切不是标准圆。。。通 俗点就是3坐标都有偏移。 方法还是比较多的。。。。你可以选择。。 1。用包络。画法。。先在平面草绘出槽的中心线。。包络到圆柱体上去后。用扫描切除槽内材料。。即可。。。’ 2。可以用高级功能中的。。。。环形折弯。。。。跟一方法的区别在于这个直接折弯实体。。成一个 也圆柱。。意思就是你先画出槽的平面展开图。。再折弯就行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直接利用运动曲线画凸轮(上篇) 已有 395 次阅读2012-2-22 15:30|系统分类:技术|曲线, 运动, SolidWorks, 谐波 概述:SolidWorks Toolbox插件里面带有凸轮插件,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各种简 单的盘形凸轮和线性凸轮。在此插件里面可以定义:摆线、谐波、正弦等9种运动曲线。但如果我们想利用一些自定义的运动曲线来生成相应的凸轮,应该如何做呢?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一条已存在的凸轮展开线绘制凸轮。(包括线性凸轮、盘形凸轮和圆柱凸轮) 1.将曲线导入到SolidWorks草图中: 2.直接用此草图拉伸成实体,这是线性凸轮。如下图:

3.做两个坐标系,每个坐标对应另两种凸轮:

4.加入“弯曲”特征。

5.以下分别是盘形凸轮和圆柱凸轮,效果图如下:

6.三种凸轮运动状态见下面的动画。从动画中可以看出,三种凸轮的运动轨迹跟原草图中的运动曲线是一致的。 已同步至香港智诚科技的微博 利用motion生成共扼凸轮(下篇) - 利用跟踪轨迹生成凸轮 已有 235 次阅读2012-2-20 15:15|系统分类:技术|SolidWorks, motion, 共扼凸轮 智诚科技ICT Assistant Technical Manager Lenny Yang 1,概述,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讲解了如何利用motion生成运动仿真。现在,我将介绍如何使用motion运动仿真进行共扼凸轮的绘制。案例如下图: 2,在motion结果上,我们可以跟踪任意点相对任意物体的运动轨迹。而在凸轮运动中,凸轮的形状跟凸轮中心点相对旋转轴的运动轨迹是相似的。所以我们只要跟踪凸轮中心点的运动轨迹就可以得到正确的凸轮形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