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艺术风格及扬琴演奏技术的分析

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艺术风格及扬琴演奏技术的分析

一、作曲家人物简介
黄河,1954年生人,与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同一天出生即12月16日,我国著名的扬琴演奏家。曾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并当扬琴演奏家项祖华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期间,黄河不断摸索扬琴的演奏方法,沉淀自己,为成为一名扬琴演奏家而努力奋斗,与此同时黄河发现,单单靠扬琴演奏技巧远远不够,演奏与创作是完全分不开的。因此,黄河在扬琴演奏与创作上都开始下功夫。还出国参加国际访问演出,受到高度称赞。得到当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的大量赏识和器重。同时也是一位尊贵、严谨治学的教育家,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为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扬琴专业人才。现担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他将扬琴这一民族气息浓重的乐器推上了更大的音乐舞台,为扬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代表作有《黄土情》《川江韵》《天山诗画》等。
二、作品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第一、背景
扬琴曲《天山诗画》是黄河所编写的作品,是一首新疆风格的乐曲。作品有深情地描绘了天山的风景,风土人情,先是描绘天山的美丽和高调,然后是天山所拥有的风土人情,欢快、激昂,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深层主题。
作品无时不在透露着自然山水美和民族人民美,这首扬琴独奏曲描绘了天山的旖旎风光,仿佛展开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银装素裹的雪峰,广阔茂盛的森林,开满鲜花的草地...无一不是在感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少数民族人民的热情善良。全曲旋律优美,情感真切,是抒发内在情感的优秀扬琴独奏乐曲。
第二、艺术风格
黄河老师在作品里包含大量民族风格,所处的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音乐的一个黄金时代,无数佳作诞生于此。这时的中国作曲家们在继承传统时,开始反思中国音乐创作所面对的问题,借鉴和学习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理论,吸收西方现代音乐的技术,这无疑冲击了民族器乐创作黄河老师无疑是在这个前卫、大胆的环境下创作出这部反映民族环境和地方特色的作品。
作品中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达到现在效果。中国扬琴体系音色清脆悦耳,透明响耳。改革出来的宏大的音量形成的声音拥有洪亮、清脆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张力和表现力。欧洲扬琴体系音色相对的浓厚又不失格调
作品中采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中西音乐技术带来独特的效果。作品具有浓厚地方特色,传统意蕴厚重,在情感上以借景抒情为主,这写意风格是自然与人的结合。此作品旋律自然清爽,多以新疆当地河山为描述主线,演奏技术难度不高,使黄河先

生的早期创作广受推广。
三、曲式分析
《天山诗画》曲为D大调,共127小节,由引子、A段、B段、C段、D段构成曲式结构。如下:
多段并列曲式

引子(1—5) A(6-31) B(32-34) C(35-115) D(116-127)
5 25 2 80 11
D D D D D
此曲是一个极具新疆民族风格的扬琴曲,全曲共分为五个乐段:引子+A段+B段+C段+D段。歌曲调性极为明显,明朗的D大调。五段的旋律整体都有很高的起伏,B乐段和C乐段情绪相似激昂,A乐段相对平稳,A段开头与D乐段开头是再现,使得整个乐曲有了紧密的联系却又有了对比,特别是D乐段最后的落音虽然较A来说都是主音上,但在缓慢中提高音阶使得情绪推到最高处,营造了让人遐想的情景。
四、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的演奏处理

图一
(一)引子的第一分句(图一)。引子是作品的开始作为全曲的“第一印象”有很大要求,作者将“第一印象”指向远处的天山,天山高耸辽阔又远离人事,演奏时必须将天山的意境表现出来,所以演奏者需要具备连贯有力的演奏效果和能力,有这样的演奏能力才能让听众听到引子片段给人一种天山的自然意境的听觉感受。演奏者在这要掌握松紧度,开始用一串六连音先松后紧再松奏出,然后深呼一口气由弱渐强带出。演奏时要求音节连贯流畅,旋律清晰,两手演奏时力度均衡,完全体现出少数民族新疆地区的小调色彩。

图二

图三
(二)、慢板部分是作品主题,被分为两个乐段,第一段以轮音技法为主(图二),运用大小调交替的新鲜手法,体现了浓厚的新疆风格,对扬琴演奏者的基本功要求极高,需要连续的轮音带动慢板的意境,轮音是交替竹在高速弹奏状态下使其达到密集轮奏方式的弹奏方法,对于轮音初学者来讲,在弹奏的时候切不能将自己的肘关节作为支撑点,这样直直的敲击,会造成轮音的音量和音色非常不和谐,因此需要演奏者充分运用腕、手的结合,手腕放松,掌握好力度,让本段的轮音松弛均匀流畅,旋律形成美妙的起伏线。第二段对双手敏捷要求较高,演奏者要有左右手不等数交替单音技术(图三),属于全曲的华彩部分,犹如天山的美景令人激情昂扬,催人奋进。旋律改为在左手上,右手以辅助为主,像弹钢琴,这时考验演奏者的协调能力,流畅且不能失误,节奏会一段快,一段慢。整个主题慢板部分的表现力较强,能明显感受到这个慢板部分的缥缈的情绪。

图四
(三)、华彩插部(图四),是整首乐曲的难点之一

,这一段整体感觉风格洒脱、激情高涨,段落稍微短小。其中有较难掌握的三连音,该段需要快速连续演奏,演奏者若具备极高的基本功,这段连续的敲打连续的变速能轻易化解。该段三连音演奏时要求速度较快,力度极高,演奏者不能拖泥带水,若掌握不好就会有影响旋律的杂音,每一组三连音由慢渐快、由弱渐强,这是结合新鲜手法带来的中心部位,这些地方都对演奏者所用的力度、速度要求较高,演奏时一定要熟练谱上的度记号、速度术语,在演奏时才能做出迅正确旋律。

图五
快板部分亦分为两层,该部分将目标从远景转向地方人情。第一层(图五)乐段以模仿新疆手鼓的风格为主,描述是当地风土人情,人们在欢快地舞蹈,该部分中双音较多,且以十六分音符为主,每个音要演奏得欢快且饱满圆润,来突出新疆手鼓的节奏特证,新疆手鼓咚当当当咚当的鼓点节奏,完全将人们带入一种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热情场面需重复使用两小节。第二层开始节奏变化,左右手经常变化,演奏者的力度也要逐渐加强,直至高潮持续强奏,在快结束时快板瞬间戛然而止。整个快板部分都表现地快速,热烈激动,情绪高涨是它的情绪。演奏时考验左右手控制力,突出重音。

图六
再现部分(图六),主题的再现,这里是一段连续轮音演奏,演奏这段部分就是在描绘的是人们在宁静而又美丽动人的天山美景,和自然合二为一的意像。这段旋律的变化很突然,在大段快板结束后,演奏者必须马上放松下来再进行轮音的演奏,进入第一个轮音要慢起弱奏。再现部分是乐曲结尾,与主题前呼后应,但演奏时仍需注意力度的变化以及线条的起伏,从mp到p-pp-ppp,一句比一句弱,却仍旧有声,营造出一种渐行渐远但又意犹未尽的感觉。
五、总结
扬琴的前途是无法估计的且巨大的。它开始还是外来洋琴,进入广东后分散到中国各地,经过中国民族文化的吸收及改革,走到了现在成为中国民族乐器,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是值得骄傲的。中国的音乐讲究意境,对旋律有很多运用方法,旋律可谓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灵魂,就像中国武术在中国民族文化上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格特点。
《天山诗画》是黄河的扬琴独奏曲中极其出名的一首。也是我最印象深刻的扬琴曲。作为本文的论述作品中心,艺术风格上不断的表现着新疆音乐的激动情绪和美景,演奏上也要求着演奏者的基本功扎实还有快速应变能力。用以刻画出天上清新自然辽阔的形象特征,为全曲打造一个情感基调即感叹祖国大好山河。在演奏上也要求着演奏者的基本功扎实还有

快速应变能力。着重加强臂腕的结合运用,强调扬琴演奏者需要较深的基本功,以便在进行快速运动或是双音演奏时能够确保乐音的音色以及最后呈现出的听觉效果。
扬琴艺术,在过去数百年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淬炼着属于它真正的文化艺术。走到现在扬琴艺术依旧在进步发展,这段历史开发出了不少技法和作品,扬琴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基础作为基本的立足点,推陈出新的改革,一次又一次进步,深入了解这件乐器本身所具有的演奏特色,提高着扬琴音乐的创作。

致谢
这篇论文到此结束,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游永生老师。多亏了他的细心监督和指导,这篇论文多亏有他的辅导才有现在的选题、构思以及最后的定稿。借此机会我要向游永生老师献上我最真诚的谢意!
其次,要感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曾帮助过我的同学们,在我对这篇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是你们的分析让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感谢母校给了我一个宽阔的学习平台,让我得以学习成长。
摘要
在中国的民族乐器谱中,扬琴是唯一一个兼有广泛的世界性与鲜明的民族性的民族乐器。作为一种极具地位的演奏乐器,一部扬琴佳作会给听众带入到真实的演奏境遇中,并能让人久久不忘。
扬琴又被称瑶琴、洋琴,据说起是源于古波斯的击奏弦鸣乐器,在宫廷宴会上相当有名气,中世纪时期因为文艺复兴的到来扬琴盛行于欧洲地区,又在明末清初时期由海运传入中国与中国历史接轨。与中国各个地方民族文化交融形成各种中国独有的艺术风格,最后成就了现在的中国扬琴。
扬琴的技法丰富而个性突出,每一种技法蕴含的力量和音色都是不同的,使扬琴艺术的性能更加完善,为扬琴艺术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阐述有作曲家黄河所编扬琴独奏曲《天山诗画》的艺术风格与扬琴演奏技术分析来了解时代环境;进一步探查作曲家的创作背景,以便更好的了解此曲所蕴涵的情感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关于中国扬琴的发展,中国扬琴作品及演奏技术的考查研究。扬琴曲《天山诗画》的演奏技巧分析进一步有效了解扬琴的风格,通过扬琴历史、扬琴技法、中国扬琴作品了解扬琴的内涵。
关键词:扬琴;中国扬琴;艺术风格;发展 《天山诗画》

Abstract
In China's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score, the dulcimer is the only national instrument with a wide range of cosmopolitan and distin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a very unique musical instrument, a masterpiece of dulcimer will bring audiences into the real playing situation, and can make people forget for a long time.
Yangqin is also known as Yaoqin, steel wire pian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