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效果的比较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4
词创葢ID剂2021*No-3鮭餐驚紀出<5 doi:10.7633/j.issn.1003-6202.2021.03.009重组油酸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王子豪,赵丽莹,孟鑫(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摘要:研究重组油酸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选购25只雄性昆明(SPF级)小鼠,创建高脂血症模型,然后分5组(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油酸低、中、高剂量组),对重组菌CYJ1进行摇瓶培养后,添加诱导剂诱导去饱和酶表达,从而提取重组菌产生的油酸,以此来灌胃小鼠进行饮食干预,35d后称取小鼠体重,分别采集小鼠的血清、肝脏,测定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糖值、肝脏体积比等指标。
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油酸组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明显增加;血糖和肝脏体积比也明显降低。
重组菌提取的油酸能够有效降低小鼠血脂水平,对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脂血症;油酸中图分类号:S816.32;S816.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202(2021)03-0034-04Effect of recombinant oleic acid on lipid metabolism inhyperlipidemia miceWANG Zi-hao,ZHAO Li-ying,MENG Xin(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121000,China)ABSTRACT:To study the effect of oleic acid on lipid metabolism in hyperlipidemia mice.Twenty-five male Kunming SPF mice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hyperlipidemia model.The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blank control group,high-fat model group,oleic acid low-dose group,oleic acid medium-dose group and oleic acid high-dose group).After the recombinant strain cyjl was cultured in shake flask,the induction agent was added to induce the expression of desaturase,and the oleic acid produced by recombinant bacteria was extracted,which was used to gavage mice for dietary intervention.After35days,the mice were weighed and the serum and liver were collected respectively,and cholesterol,triglyceride,blood glucose value and liver volume ratio were pared with the high-fat model group,the contents of total cholesterol(TC),triglyceride(TG)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C)of oleic acid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content of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C)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ratio of blood glucose to liver volume also decreased significantly.Oleic acid extracted by recombinant bacteria can reduce hyperlipidemia by changing serum indexes of mice.KEYWORDS: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hyperlipidemia;oleic acid随着日常饮食水平的提高,人类患高脂血症的概率也愈发增高⑴。
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详细方法造模机制长期喂饲高脂饮食,增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摄入量,增加血浆富含胆固醇和富含甘油三酯脂蛋白,是高脂血症模型的造模机制。
还有一些特殊的高脂血症模型,如:静脉注射TritonWR-1339可以抑制IPL活性,形成-过性高甘油三酯血症;橄榄油灌胃或脂肪乳静脉注射,也能形成一过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诱导糖尿病后,一般也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造模方法]1.高脂饮食喂饲法高脂饮食的组成和制作工艺,及喂饲方法在制备高脂血症模型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目前主要有两种饲料:合成饲料和混合饲料。
因为天然物质混合饲料无法完全具备动物所需全部营养成分和能量需求,质量无法控制,合成饲料已经成为上公认和通用的诱导高脂血症的饲料。
合成饲料通过能量比添加各种营养成分,不同配方能够提供动物不同能量需求,使得实验对照更加严格,如ResearchDietsIne.标准“西方饮食”(胆固醇0.15%,脂肪21%)国内主要以混合饲料的基础饲料为主,再添加猪油和胆固醇来诱导高脂血症,混合后直接眼饲粉料排除了加工过程的不确定因素,效果较好。
由于进食量以及能量消耗对饮食诱导的动物模型影响非常大,所以造模和实验过程中这两方面的严格控制都是必要的,需要保持饲养环境的一致性,需要代谢笼来测定动物的代谢指标。
2. Triton WR-1339尾静脉注射法此法-般用于小鼠、大鼠和地鼠.Triton WR-1339是表面活性剂,给予- - 次性尾静脉注射800mng/kg,血浆甘油三酯线性上升,至2小时达到高峰。
该方法对动物本身损伤较大,一般诱导后不再用于别的实验。
3.橄榄油灌胃法和脂肪乳静脉注射法一般根据动物种类,如小鼠和大鼠,这两种方法均可使用。
家兔一般用静脉注射脂肪乳,小型猪一般用橄榄油灌胃,而地鼠灌胃比较方便,静脉注射需要特殊部位。
橄榄油一般根据动物的胃容量,适当给子灌胃,不同动物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高峰时间基本都在3~5小时。
近交系小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建立的分析白云峰;李晓娟;李永纲;王立福;王睿林;李蓓;李瑞生【摘要】目的通过比较研究选择一种最佳的小鼠品系来建立良好的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选取BALB/c、C57和C3H三种常用的近交系小鼠,采用酒精灌胃法复制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学改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BALB/c模型组体重增长量和肝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 <0.01,P<0.05);C57和C3H模型组体重增长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BALB/c模型组ALT、AST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C57模型组ALT、AST、TG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BALB/c模型组小鼠肝细胞胞质中出现大量散在的脂肪滴,呈脂肪变性;而C57模型组小鼠肝细胞的胞质中脂肪滴更多,明显多于BALB/c和C3H组小鼠,且脂滴融合成空泡,空泡又融合成较大的囊泡结构,汇管区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C57小鼠是复制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也为今后研究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及其发病机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24)001【总页数】5页(P8-11,后插2)【关键词】小鼠;近交系;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动物【作者】白云峰;李晓娟;李永纲;王立福;王睿林;李蓓;李瑞生【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解放军第302医院实验技术研究保障中心,北京 100039;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北京100039;解放军第302医院实验技术研究保障中心,北京 100039;解放军第302医院实验技术研究保障中心,北京 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近年来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酒精性脂肪肝作为酒精性肝病的前期病变,属于一种可逆转的良性肝脏疾患[1]。
Balb/c、KM、NIH三种小鼠血常规、主要脏器质量、主要脏器系数的测定与比较作者:张修彦,詹纯列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2年第5期张修彦,詹纯列(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广州510010)摘要:为了测定SPF级Balb/c、KM、NIH小鼠血常规、主要脏器质量、主要脏器系数并进行比较,采用Coulter-JT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检测小鼠血常规;精确称量小鼠主要脏器质量,计算其脏器系数。
结果表明,SPF级KM小鼠与Balb/c小鼠相比,血常规指标中有14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下同),主要脏器质量指标中有8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脏器系数指标中有5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SPF级NIH小鼠与Balb/c小鼠相比,血常规中有15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脏器质量指标中有10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主要脏器系数指标中有9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说明不同品系小鼠某些血常规值、主要脏器质量、主要脏器系数方面有较大不同。
关键词:小鼠;血常规;主要脏器质量;主要脏器系数;比较中图分类号:Q95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962-03TheMeasurementandComparisonofHematologicalParameters,MainOrgans Mass andMainOrganCoefficientinSPFBalb/c、KMandNIH MiceZHANGXiu-yan,ZHANChun-lie(DepartmentofMedicalResearch,GeneralHospitalofGuangzhouMilitaryCommand,Guangzhou510010,China)Abstract:Tomeasureandcomparethehematologicalparameters,mainorgan mass andmainorganscoefficientofSPFBalb/c、KMandNIHmice,Coulter-JTAutomaticHematologyAnalyzerwasusedtotesthematologicalparameters;andthecoefficientofmainorganswerecalculatedbyexactweighing.TheresultsshowedthatcomparedwithBalb/cmice,14biochemicalparameters,8organweights,5organcoefficientsinSPFKMmice;and15biochemicalparameters,10organweights,9organcoefficientsinSPFNIHmice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P<0.01orP<0.05).It was indicatedthatsomehematologicalparameters,mainorganweightsandmainorgancoefficientsinmicewereinfluencedbyitsstrain.Keywords:mice;hematologicalparameter;mainorgan mass;mainorgancoefficient;comparison收稿日期:2011-08-18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2008A060202016)作者简介:张修彦(1986-),女,河南新乡人,硕士,主要从事动物模型研究,(电话)020-36653414(电子信箱)449183654@qq.com;通讯作者,詹纯列(1963-),男,满族,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实验动物科研与管理工作,(电话)020-36654436(电子信箱)Zhanchunlie1963@sina.com。
第30题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如图是用一定量的三种激素Ⅰ、Ⅱ、Ⅲ单独或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后,测得的血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激素都具有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Ⅰ+Ⅱ+Ⅲ一起作用比单独作用的效果好很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Ⅰ、Ⅱ、Ⅲ在该实验中的作用,可以判断这三种激素中含有_________(或答出两种激素的名称即可)。
与这三种激素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由___________细胞分泌,这种激素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升血糖 (2). 这三种激素之间有协同作用(答案合理即可) (3).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答出两种激素即可) (4). 胰岛B (5). 加速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解析】本题借助坐标图考查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解题要点是识记调节血糖的各种激素种类和它们调节血糖的原理。
(1)据坐标图中曲线变化可知,注射三种激素后,血糖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三种激素都有升血糖的作用;由于三种激素在升高血糖浓度上有协同作用,所以将Ⅰ+Ⅱ+Ⅲ一起作用比单独作用升血糖的效果更好。
(2)人体内升髙血糖的激素较多,至少有4种:①胰高血糖素:是胰岛A细胞所分泌的;②肾上腺素:是位于肾脏上方的肾上腺内层(髓质)分泌的;③生长激素:是垂体分泌的;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肾上腺外层(皮质)分泌的;与升血糖有拮抗的激素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作用是通过加速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点睛】本题考查调节血糖的激素种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解题关键首先是对题图的解读:分析坐标图中曲线变化规律,找出它们的关联性,从而分析图中三种激素间的关系;其次是提取题干中的信息,如“与升血糖有拮抗作用的激素”,即为具有降血糖的激素,再联系教材胰岛素的知识点,解释降血糖的原理。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构建小鼠高血糖模型,探讨高血糖对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并为后续的糖尿病研究提供基础。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
2. 实验试剂:四氧嘧啶(Alloxan)、生理盐水、葡萄糖、胰岛素等。
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血糖仪、离心机、恒温水浴箱、显微镜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分组: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血糖模型组、胰岛素治疗组。
2. 构建高血糖模型:对高血糖模型组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四氧嘧啶(80mg/kg体重),正常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3. 观察指标:- 血糖水平:于实验开始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分别测量小鼠的空腹血糖。
- 体重变化:于实验开始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分别测量小鼠的体重。
- 胰岛素敏感性:于实验开始后第14天进行胰岛素耐量试验(Insulin Tolerance Test, ITT)。
- 胰岛功能:于实验开始后第14天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试验(Glucose Stimulated Insulin Secretion, GSIS)。
4. 胰岛素治疗组:在构建高血糖模型的基础上,于注射四氧嘧啶后第2天开始给予胰岛素治疗,剂量为1U/kg体重,每天一次,连续治疗14天。
四、实验结果1. 血糖水平:- 高血糖模型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在实验开始后第3天开始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胰岛素治疗组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在实验开始后第3天开始逐渐下降,与高血糖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体重变化:- 高血糖模型组小鼠的体重在实验开始后第3天开始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胰岛素治疗组小鼠的体重在实验开始后第3天开始逐渐回升,与高血糖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脂血症血清脂肪酸分析刘小珊;赵秀举;胡志雄;齐玉堂;张维农【摘要】探讨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脂肪酸水平的变化。
以高脂血症小鼠为模型,以生化检测指标为基础,通过GC—MS检测技术监测基础组、高脂组及配方油脂干预组小鼠血清脂肪酸的差异。
将50只SPF级KM系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基础组、高脂组、配方油低中高剂量组。
连续喂养4周,提取小鼠血清,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其脂肪酸的种类与含量。
结果表明,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且小鼠血清脂肪酸种类并无差别;而与基础组比较,高脂组C14∶0、C16∶1、C18∶1、C22∶6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与高脂组相比,配方油组各脂肪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变化,其中C16∶1、C18∶1、C22∶6的含量变化趋势显著(P 〈0.05);且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在各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GC—MS(气质联用)监测结果可知,C16∶1、C18∶1、C22∶6三种脂肪酸在各组之间变化显著,与高脂血症代谢异常有关,血清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与高脂血症关系密切。
【期刊名称】《武汉轻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4)003【总页数】6页(P25-30)【关键词】高脂血症血清脂肪酸 GC—MS 不饱和脂肪酸【作者】刘小珊;赵秀举;胡志雄;齐玉堂;张维农【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通信作者:张维农(1969-),男,教授,E-mail:********************.Key words:hyperlipidemia; serum fatty acids; GC-MS; unsaturated fatty acids游离脂肪酸即非酯化脂肪酸或未酯化脂肪酸是人体内重要活性物质,参与多种生理功能,代谢活性高且易受脂肪代谢影响;随着血清游离脂肪酸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已证实游离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1-2]与很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的建立”(项目编号:2006F 1002)。
第一作者简介:林征(1978-),男,营养与保健卫生学硕士,研究方向:营养流行病学。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州350004。
文章编号:1007-2705(2007)06-0056-02 中图分类号:R 123文献标识码:A【实验研究与检验技术】雄性SD 大鼠高脂血症模型饲料配方的实验研究林征,吴小南,汪家梨摘要:[目的]探讨合适的饲料配方,在较短的实验周期内形成稳定、适用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方法]54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为9组,采用3因素2水平的析因设计方差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饲料成分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结果]实验4周后8个配方组的血脂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改变(P <0.05)。
胆固醇及胆盐含量主要影响T C (F =51.89,P =0.00;F =22.91;P =0.00)和LDL -C 水平(F =110.86,P =0.00;F =4.25,P =0.05),其中胆固醇作用较胆盐大;猪油含量的改变会影响TG 水平(F =111.14,P =0.00);胆固醇含量的改变导致H DL -C 水平的不同(F =7.30,P =0.01)。
[结论]胆固醇1%,胆盐0.1%,猪油10%,蛋黄粉与全脂奶粉分别5%,剩余为普通饲料的配方,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建立雄性SD 大鼠的高脂血症模型。
关键词:实验动物;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大鼠;胆固醇 文献报道通过外源性膳食喂饲成功建立了雌性SD 大鼠高脂血症模型[1],其实验周期较长(8周)。
使用高脂乳剂灌胃可以在短期内(1~2周)达到目标,但停止建模后动物血脂代谢很快恢复正常(1周),不适于观测药物的治疗作用[2]。
本研究采用饲料喂饲雄性SD 大鼠,共列举8种饲料搭配方案,并将实验周期缩减为4周,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脂水平,采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检测高脂饲料组分对血脂的影响,使用多元回归评判饲料中各种成分对动物血脂水平影响力的大小,为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提供依据,以期在较短的实验周期内形成稳定、适用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小鼠体脂率检测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小鼠体脂率检测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小鼠体脂率的检测来评估其肥胖程度。
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法)来测量小鼠身体组成成分,其中包括脂肪、骨骼和瘦体重。
实验结果显示,小鼠的体脂率与其食物摄入量和运动情况密切相关,证实了这一体脂率测量方法的可靠性。
本实验结果对于了解小鼠的体重管理和肥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肥胖问题是现代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体脂率是评估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和寻找预防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精确测量小鼠的体脂率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实验选取双能X射线吸收法作为测量方法,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体脂率的测量。
材料与方法:1.小鼠样本:选取10只C57BL/6小鼠进行实验,性别均为雄性,体重范围在20-25g之间。
2.实验组设定:本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和对照组B,各组包含5只小鼠。
实验组A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添加高脂饮食,对照组B继续正常饮食。
3.实验周期:实验周期为4周,每周进行一次体脂率检测。
4.DEXA测量:使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仪器对小鼠进行体脂率测量。
在测量前,将小鼠麻醉后放置在仪器托盘上,进行全身扫描。
通过测量吸收X射线的不同能量,可以得到小鼠的脂肪、骨骼和瘦体重的含量。
5.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t检验评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脂率差异。
结果:经过4周的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得到各组小鼠的体脂率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组A对照组B第1周20%15%第2周22%16%第3周25%17%第4周28%18%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组A小鼠的体脂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说明高脂饮食对小鼠体脂率的增加有显著影响。
而对照组B小鼠的体脂率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讨论:本实验采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对小鼠体脂率进行测量,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可靠性高的优点。
三种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效果的比较分析
作者:哈建利张明军夏涛
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26期
摘要目的:筛选出一种理想的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方法:参考相关文献选取三种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配方并略作调整,制成乳剂给小鼠灌胃,分别在2w、4w、6w时取尾静脉血,测定血清中TG、TC、LDL和HDL含量。
结果:三种高脂配方均可不同程度地导致小鼠血清中脂代谢紊乱,形成高血脂动物模型。
结论:在20%三磷酸甘油酯和10%胆固醇的基础上加入3%胆酸钠,灌胃4w就可形成理想的小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关键词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R589 ; 文献标识码:A ; ; DOI:10.16400/ki.kjdkz.2015.09.078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Experimental Rats Hyperlipidemia Models
HA Jianli[1], ZHANG Mingjun[1], XIA Tao[2]
([1]Nursing School,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Xiaogan, Hubei 432000;
[2]Teaching & Research Section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Tongji Medical Schoo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hoose an ideally modeling method of rats hyperlipidemia model. Methods: By referring to relevant documents, choose three experimental rats hyperlipidemia models, make into emulsions to perfuse rats' stomachs, and sample tail vein blood after 2 weeks,4 weeks and 6 weeks separately, to measure TG, TC, LDL and HDL contents in blood serum. Results: The three models result in rat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 in different degrees, to form hyperlipidemia models. Conclusions: By adding 3% sodium cholate liquor into 20% triglycerol phosphate and 10% cholesterol, perfuse rats' stomachs for 4 weeks to form an ideal rats hyperlipidemia model.
Key words Hyperlipidemia; rat; model; analysis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的发病率在我国已呈逐年上升趋势。
高脂血症是机体脂代谢紊乱的重要标志,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血管意外和脂肪肝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①主要表现为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含量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含量降低。
目前寻找安全高效的降血脂药物已成为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实验动物模型是进行上述研究的必备材料。
为筛选出效果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在前人研究②③④⑤的基础上,本研究拟用三种不同方法对小鼠进行高脂血症造模,观察不同时间小鼠血脂的变化情况,以期筛选出一种既经济稳定又省时省力的高脂血症小鼠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三磷酸甘油酯、胆固醇、胆酸钠均为国产试剂(分析纯);甘油三酯、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试剂盒由中生北控生物试剂公司提供;AUl0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OLYMPUS 公司产品。
1.2 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40只(湖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体重20~25g。
1.3 高脂饲料配方与制备
配方1: 20%三磷酸甘油酯+ 10%胆固醇;配方2:20%三磷酸甘油酯+10%胆固醇+1%胆酸钠;配方3:20%三磷酸甘油酯+ 10%胆固醇+3%胆酸钠。
分别按上述配方、比例称取相应的高脂试剂,用约50ml的热生理盐水搅拌成悬浊液,并定容至100ml备用。
1.4 动物模型制备
随机将动物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1组、模型2组和模型3组。
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模型1、2、3组分别对应用配方1、配方2和配方3高脂饲料灌胃。
各组小鼠均以0.4ml溶液灌胃,每天1次。
所有小鼠均自由摄食与饮水,分别于灌胃2周、4周和6周后取尾静脉血,测定其血清中TG、TC、LDL和HDL含量。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眘形式表示,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组间比较用LSD法。
2 结果
2.1 2周后小鼠血清中各指标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1组中LDL含量明显升高(P0.05);模型2、3组中TC含量明显高于模型1组(P
2.2 4周后小鼠血清中各指标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1组中LDL含量明显升高(P
2.3 6周后小鼠血清中各指标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1组中TG、TC和LDL含量明显升高(P
3 讨论
高血脂症动物模型主要来源于先天性、转基因和化学物质诱导三个方面。
前两种获取方式因其来源极为有限或价格过于昂贵,故其应用大为受限,而通过化学物质诱导获得的实验动物模型目前在国内被广泛采用。
⑥
本研究结果显示,模型1组小鼠灌胃2w后仅LDL水平升高,模型2组TC和LDL水平明显升高;而模型3组则是TG、TC和LDL三项指标的水平明显升高;4w后模型1组依然是仅LDL水平升高,而模型2、3组则是TG、TC和LDL三项指标的水平进一步升高,同时模型3组的HDL水平明显下降;随着灌胃时间继续延长至6w,各模型组的TG、TC和LDL的水平逐渐升高,但除模型3组的HDL水平明显降低外,其余2个模型组的HDL水平未见明显降低(P>0.05)。
本实验还发现,在实验小鼠灌胃2、4W后,模型2、3组的TC含量上升较快,不仅高于对照组,而且还明显高于模型1组;而灌胃6w后,模型3组的HDL水平下降明显,已达到明显低于模型1、2组的水平。
综合来看,模型1、2、3组均出现脂代谢紊乱,能形成高脂血症,但从4项评价指标是否出现明显变化及其变化幅度来看,模型3组优于另外2个模型组,这可能与适量的胆酸钠能有效促进实验动物吸收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并迅速形成稳定的高脂血症模型有关。
⑦
此外,通过对模型3组灌胃2、4、6w后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进行比较,发现2w即能形成高脂血症模型,但HDL这项指标未见明显下降;而4w后各项指标均继续升高或降低,其中HDL含量已明显低于对照组(P
基金项目: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魔芋发酵液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项目编号:2008 A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01-1206.
②赵水平,吴洁.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兔血清及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2):157-161.
③倪鸿昌,李俊,金涌,等.小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6):703-706.
④张秋华,孙文静.益气活血方对小鼠的调脂作用与NO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1):19-21.
⑤王志勇,王玲,潘振伟,等.胺碘酮对大鼠心肌梗死后重构心肌细胞钾电流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2):1451-1454.
⑥张东,武海军,陈士萍,等.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五种造模方法的比较[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9):1254-1256.
⑦张智,闪增郁,向丽华,等.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两种造模方法的比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33-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