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方向、图例
比例尺、方向、图例

区域地理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制作人:赵忠丽审核人:胡良善适用范围:高一(文科)使用日期:2016年6月21日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转换三种形式的比例尺,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掌握在各种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的方法和认识常见的图例。

【重点难点】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学案

(一)比例尺

1、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方法:(有三种)A为_________式,

B为_________式,C为_________式。

3、大小比较:

(1)数字式中,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经纬网图中,根据经线上的实际距离(看纬度差)

与图上距离来比较比例尺大小。

【针对训练1】

①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 200000

1

B.

C. 1:100 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千米.

②下列四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在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内容越。

(2)在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地理事物越简略。

【针对训练2】

①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②小范围一般用比例尺(如学校平面图、军用地图);

大范围一般用比较尺(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5、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①根据比例尺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

②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如右图,AB间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6、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1:8000000放大1倍,则新比例尺为

比例尺1:900000放大到(原来的)3倍,则新比

例尺为

7、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1)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2)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针对训练3】

①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②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则新比例尺是,若放大到4倍,

则新比例尺是。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3/4,则新比例尺变

为,若缩小到1/4 则新比例尺是。

大洼高中(重点部)高一地理导学案

26°

25°

3°4°

11°26′

11°25′

25°30′

25°29′25°

20°

10°

5°10°

15°

③图2是用不同比例尺绘制的两幅同地区略图,其中甲图采用的比例尺为1:100000,则乙图采用的比例尺可能为( )

A .1:400000

B .1:100000

C .1:50000

D .1:25000 8、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大小的关系

①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②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二)地图上的方向

1、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2、有指向标的图上:指向标指示的方向一般为 。

3、在没有任何标记的图上判读:面向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针对训练4】

①图中村庄A 大致在村庄B 的 方向。 ②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4、野外辨别方向:

(1)利用北极星判定方向:北半球北极星正对的下方为北方。

(2)利用日影判定方向: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体影子最短时指向北方。春秋分日,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方;日落时,物体影子朝向东方。北半球夏半年,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南,日落时朝向东南。北半球冬半年,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日落时物体影子朝向东北。

(3)利用树木年轮定方向: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同一颗树,向南一面,年轮稀疏;向北一面,年轮密集。

(4)利用手表定方向:在北半球,把手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方向,在中午12点以前,按顺时针,时针与12点的刻度线之间所成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为正南方;在中午12点以后,按逆时针,时针与12点刻度线之间所成夹角的角平分线方向为正南方。(手表所示时间应为地方时) (三)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上,用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等地理事物的各种 ,称为图例;

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 ,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 ,称为注记。 二、随堂练习

1.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90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 .1:3000 B .1:300 000

C .三百万分之一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 .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3.甲地位置40oS 、120o

E ,乙地位置40oN 、20oW ,甲地在乙地的( ) A .东北方 B .西南方 C .东南方 D .西北方

4.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

A .1:30000000

B .1:3000000

C .1:300000

D .1:30000 5.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 A .1:1000 B .1/3000000

C .1:25000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论何处的绝对高度永远大于相对高度

B .在地图上山地的标高均为相对高度

C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褐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

D .注记就是地图上的符号,可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等 7.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 )

A .东方

B .西方

C .南方

D .北方

8、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 、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 、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 、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9、在1:30000000比例尺的中国地形图上。用尺子量某条河流的长度为21厘米,这条河流是我国的_________。

10、关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一组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大

B 、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越小

C 、比例尺越大,图示内容越粗略

D 、比例尺越小,图示内容越详细 11、两地的实地距离为5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 A 、0.4厘米 B 、2.5厘米 C 、4厘米 D 、10厘米

12、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世界地图

B 、中国地图

C 、长沙市地图

D 、滦南县地图 13、若绘同样大小的地图,包括范围最大的比例尺是( )

A 、1∶6000 000

B 、1∶80 000

C 、1∶4000 000

D 、1∶200 000

14、一张1:12 000 000的地图若将该图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4倍,放大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 ) A 、1:48 000 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C 、1:6 000 000 D 、1:9 000 000

15、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N A

B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91aixue)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

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案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 3.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进而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知识都是重点,难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带有经纬网的三幅图。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地图的用途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上的方向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2.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四、图例和注记 教学过程 [展示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 提问引入这是某动物园的导游图,请你认真观察并回答: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虎山在熊猫馆的什 么方向?假如要依次参观长颈鹿、熊猫、老虎应选择哪 条路线最近?(同学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使用地图册]将地图册翻到世界地形。 [教师讲述]这幅导游图是一幅平面图,它非常直观、 形象,制作起来比较简单。而这幅世界地形图,是一幅 地图,比起平面图来它复杂得多。它是把全球,或一个 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颜色和 符号表示出来的。人们根据地图,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面貌。 [练习]比较平面图与地图的异同。(引导同学从范围大小、信息量多少等方面比较。)

初中地理练习试题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练习

相关资料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练习 巩固强化 1.在地图上,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数,叫________,也叫缩尺。它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表示方式。 2.在一张一定大小的图纸上,若比例尺大,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若比例尺小,图上所画的地区范围就_______,图的内容就______。 3.在地图上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一般的方法是面对地图,_________;②在有指向 标的地图上,要根据_______来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总是指向_______方;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应利用和来定方向,经线表示__方向,纬线表示________方向。 4.在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________,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叫_______。 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 A.1∶1000 B.1∶10000 C.1∶500000 D.1∶30000 6.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适合采用的比例尺是 ( ) 1∶1000 B.1∶250000 C.1∶100000 D.1∶30 7.A、B两点图上距离是3.75Cm,比例尺为1∶50000,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 ) A.1875米 B.187500米 C.75米 D.1875厘米 8.将八百万分之一的台湾地图,放大到原图的4倍,新图的比例尺是 ( ) A.1∶16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40千米 C.二百万分之一 D.1∶40000000 9.野外考察,下列比例尺最适用的是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0 迁移拓展 10.读某村平面图2-3回答: (1)图中确定方向的依据是________。 (2)秀峰山分别位于李庄和王庄的哪个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向______流。 (4)汽车顺着公路从A到C,途中行进的方向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比例尺、方向、图例与注记

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课标导航】 1.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识别方法。 3.常用的图例和注记。 【重点难点】 1.比例尺的概念和三种表示形式。比例尺的大小与所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2.不同类型地图上方向的识别方法。 【基础探究】 一、地图的概念 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用特定的符号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 二、地图的三要素 (一)比例尺 1.比例尺的概念:表示__________距离比__________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注意:①比例尺只表示距离缩小的程度,而不表示面积缩小的程度;②比例尺的本身是没有单位的,但比例尺中的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均以厘米为单位,比例尺以外的实地距离一般以千米为单位。 2.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3.量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 ”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出的实际距离应用公里(千米)或米表示。 4.比例尺的大小 (1)比例尺的大小比较 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来衡量的。判断方法有: ①地图比例尺中的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______,如1/10000>1/100000; ②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长,比例尺就越______;反之,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短,比例尺就越______。 (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但表示的内容越,精确度越;比例尺越小,则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内容越,精确度越。 规律: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5.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②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1-1/4)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理教案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地理教案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

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

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

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案示例(三)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国地理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和方向。 2.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野外如何辨认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游路线等。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媒体 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投影片“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二龙路地区图”,“实验中学本校平面图”;“罗盘定向图”,“北极星定方向图”,“利用钟表和太阳定方向图”,“利用建筑物定方向图”,“利用植物定方向图”,“利用月相定方向图”;“北京交通图”10张;“圆明园遗址导游图”及课本插图。 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讲地图及其比例尺,第二课时讲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第三课时讲地图的方向(本教案为第三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法、学习指导法、分组学习—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抓住图中的已知条件,联想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任何一幅图总有特定的已知条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读图填图最重要的已知条件是: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图例注记和方向。有了这三大读图要素,我们就可以从地图上收集到很多有用的地理信息。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暂停在“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图”上,提问学生从此图上可以收集到哪些有用的地理信息? 【活动】这是一张小比例尺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这张图表示的范围较大,表示的内容较粗略;这是一张专题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简况,如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分类、名称、位置、各景点的主要景观及其特色;它还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间的方向,如杭州西湖在北京故宫的东南方向,而桂林山水在北京故宫的西南方向等。 【转折】地图是怎么告诉我们“地图上的方向”呢? 【讨论】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板书】三、地图上的方向 1.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地图上的方向”,暂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提问学生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定向呢? 【板书】3.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方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指北方) 【练习】(1)“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2)课本插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3)在海洋上航行的船只,得到气象报告,知道台风要来了,将要到达下列地区: 在练习册上绘出台风路径并说出船员们将要采取什么措施? 【转折】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在图上确定自己的方位吗? 【投影】“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在图上找出初一(8)班教室,并说出它在实验中学分校的方向。 【投影】“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在图上找到讲台,并说出你们在初一(8)班教室是朝哪个方向?请D4号座位的同学站起来,说出你东北方向同学的名字。 【投影】“二龙路地区图”,在图上找出实验中学本校和实验中学分校,并说出你们由分校到本校的行走路线和方向。

地理教案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理教案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 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

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设计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设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新田中学陈小丽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 "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 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 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是:一般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根据第一章所学经度、纬度的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并总结在方格

初一地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初一地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章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

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 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教材首先明确了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它们

比例尺、方向、图例

区域地理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制作人:赵忠丽审核人:胡良善适用范围:高一(文科)使用日期:2016年6月21日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转换三种形式的比例尺,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及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2、掌握在各种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的方法和认识常见的图例。 【重点难点】利用比例尺进行相关的计算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学案 (一)比例尺 1、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叫缩尺。 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方法:(有三种)A为_________式, B为_________式,C为_________式。 3、大小比较: (1)数字式中,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经纬网图中,根据经线上的实际距离(看纬度差) 与图上距离来比较比例尺大小。 【针对训练1】 ①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 200000 1 B. C. 1:100 000 D.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千米. ②下列四图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4、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1)在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内容越。 (2)在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地理事物越简略。 【针对训练2】 ①周长40厘米,宽为30厘米的图纸绘制下列国家政区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法国 D.新加坡 ②小范围一般用比例尺(如学校平面图、军用地图); 大范围一般用比较尺(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 5、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 ①根据比例尺求A、B两点的直线距离 ②根据距离求比例尺 如右图,AB间为30千米,求出该图的比例尺。 6、比例尺的缩放 比例尺1:8000000放大1倍,则新比例尺为 比例尺1:900000放大到(原来的)3倍,则新比 例尺为 7、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1)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2)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针对训练3】 ①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②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则新比例尺是,若放大到4倍, 则新比例尺是。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3/4,则新比例尺变 为,若缩小到1/4 则新比例尺是。 大洼高中(重点部)高一地理导学案 26° 25° 3°4° 甲 11°26′ 丙 11°25′ 25°30′ 25°29′25° 20° 0° 5° 丁 10° 5°10° 乙 15°

2.1比例尺、方向、图例

2.1比例尺 方向 图例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读图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掌握地图中计算的一般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激情投入,积极思考,勇于发言,从多方面培养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能力,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学习重点: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学习难点: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 自主学习(20 分钟) 一、地图三要素 1.地图的三要素: 、 、 2.地图上的比例尺 (1)概念:表示 比 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 (3)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 、 、 (4)比例尺的大小与内容、范围的关系: A.比例尺大小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分母越小,比例尺越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比值的大小,比值大则比例尺大) B.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 ,内容越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 ,内容越 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 的比例尺地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 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等。 C.举例:如中国地图—山东地图—淄博地图 说明:比例尺由小到大,表示范围由 到 ;内容由 到 3.地图上的方向 (1) 一般地图:面对地图,通常是上 下 左 右 (2) 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的箭头通常指向 方 (3) 经纬网地图: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指示 方向 4.图例和注记: (1) 图例: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 (2) 注记:表示山脉城市等事物的 和表示山高水深的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合作探究(30分钟) 1.比例尺的计算 (1)一幅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图中10厘米距离代表实地距离为 (2)有一幅中国地图,地图上中国的面积为9.6平方米,该地图的比例尺为 2.比例尺的缩放 有一幅中国地图,比例尺为1:1000000 把该地图的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新的比例尺为,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倍把该地图的比例尺放大2倍,新的比例尺为,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倍把该地图的比例尺缩小到原来的1/4,新的比例尺为,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 把该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4,新的比例尺为,图幅面积变为原来的 试着总结上面的缩放规律: 3.在比例尺为1:140000000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 4.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公里。把原图放大到2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厘米。(6160千米 1:70000000 8.8厘米) 你还有哪些问题,写在下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