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西师大版教案

7 松坊溪的冬天

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单元:情越山水间

板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生字词,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 能分辨课文的详略,初步了解课文详略处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提出中心问题,勾画批注、小组交流,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是本课教学重点。通过品词品句,体会运用比喻、排比把“雪景”写得生动、形象方法,领略松坊溪满天飞舞的白雪花和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

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意境美和情致美,努力使阅读过程成为审美的过程,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松坊溪的冬天

7 松坊溪的冬天 教材分析 《松坊溪的冬天》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文章犹为出色的是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我曾在松坊村住过好些日子。这是南方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平缓疏淡的开头不仅介绍了松坊溪的地理位置,而且简单真诚的就把我们带入一个远离繁杂的静谧世界。 文章语言的优美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类似于排比的句式来描写松坊溪的美丽景色。特别是课文中有这样几句句子:“远方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在诗的韵律中让人享受到了一种恬静的美感。 还有一句:“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这一段,一下子点明了文章的层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的句子。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 作者能向我们展现一幅如此美丽的画卷,得益于他那韵律十足,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因此让学生通过感受松坊溪冬天美丽的景色,再加上反复诵读和背诵,感悟作者类似排比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来写一段话。 教学建议 (一)设计目的。 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首先将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扎实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探求语言文字的规律,在反复诵读,深入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课文,从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的雪景。 其次,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本课是一篇非常出色的美文。美丽的景色,和作者诗情画意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品位。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反复配乐诵读,感受文章所描绘的冬天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独特的匠心。同时,对学生对美景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也找来了优美的图片和音乐,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 (二)从题目入手,激趣导入文本。 1.教师:你课下搜集到了哪些和冬天有关的诗,背一背。

松坊溪的冬天教案

7 松坊溪的冬天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生字词,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 能分辨课文的详略,初步了解课文详略处理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提出中心问题,勾画批注、小组交流,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是本课教学重点。通过品词品句,体会课文运用比喻、排比把“雪景”写得生动、形象的方法,领略松坊溪漫天飞舞的白雪花和千姿百态的冰雪世界。 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蕴涵的意境美和情致美,努力使阅读过程成为审美的过程,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 (二)课件出示一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学生读诗句。 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初读课文。 1. 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 2.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1.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 认读词语。 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

六上语文《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光谷二小彭慧兰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依据这一理念,部分研读时,我带领学生“潜心会文本”,把握松坊溪的各种景物特点,大胆联想,感受“我”对家乡的歌赞、喜爱。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4、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隽永的散文。根据课标,依据学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为学生搭建以下“建构”平台:由感受→感知→感悟,以“读”这条主线来贯穿全文,通读梳理,萌发兴趣感受美;诵读品味,诱发情趣感知美;引读铺垫,激发理趣感悟美。适当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感知松坊溪的美丽创造一个和谐美妙的健康的课堂环境。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关于松坊溪及作者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师述:上一堂课,我们学习《松坊溪的冬天》时,一起给文章的三个部分拟了小标题。谁来说说,指名说。 师: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松坊溪的秋末初冬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板书:美丽的风景画师:在学文中,我们领略了松坊溪色彩斑斓、超凡脱俗的美丽,它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风景画,是一首浓厚深重的秋冬变奏曲。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松坊溪,进一步领略她冬季的独特魅力。

2020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松坊溪的冬天整体感知教学设计冀教版

《松坊溪的冬天》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3、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增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钢琴曲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 (二)出示一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学生读诗句。 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初读课文。 1、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 2、出示阅读提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词语。 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 3、学生交流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松坊溪平时的美景——松坊溪的冬天下雪时的美景——雪后美景) 4、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三、展示图片,欣赏美景。 出示松坊溪图片 四、自主学习,感受美景。 (一)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好看?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二)小组交流。 五、精读文本,体验美景。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 (一)平时的松坊溪。 1、(相机出示)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说体会。 2、(相机出示)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说体会。 3、(相机出示)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说体会。 4、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听老师朗读3—5自然段,感受平时松坊溪的美景。 5、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溪水。 6、(出示)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溪边的树林多么(),空气多么();你听,鸟声多么()。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7、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 8、指导朗读。 9、指名读写溪水部分。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4《松坊溪的冬天》教案1 鄂教版

松坊溪的冬天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领略写作语言的色彩美,学习本文前后呼应、烘托的写作技巧。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 2、领略写作语言的色彩美,学习本文前后呼应、烘托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跟随文章的作者去“神游”——松坊溪。在我国南方的高山地带,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松坊村。“村的四面是山……这便是松坊溪。”想了解它吗?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自由读全文,并思考: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文中主要写了松坊溪什么时候的景象?) 三、读中感悟、写作指导 (一)雪时 出示: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1、请看这三段文字,应该怎样读?(个别学生读)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 当你读这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讲,可以渗透“了”的读法和段与段之间的停顿) 2、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下雪的快乐,孩子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词语雪落无声!其实下雪带给我们更多的是静意的美!咱们一起用朗读感受它的静!

过渡:多么简单而抒情的文字,拉近了我们与松坊溪雪中美景的距离, (1)请默读12-16小节,你能品出雪中美景的什么? (2)想好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3)朗读、交流。 重点点拨: A、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引导学生抓住“像……像……像……”三个比喻句体会出雪花大、轻、柔而洁白的特点,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能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 B、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引导学生抓住雪中溪石的的样子体会出溪石的形态奇特,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C、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就像一件精致的工艺品一样,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二)雪后 1、师:雪中的景是一种动态的白雪世界,那么雪止后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我们分小组研读。 2、明确研读任务: (1)第14-18自然段总写了(),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写(),再写(),最后写了()。 (2)16、17两个自然段作者是站在(),先向()看,再向()看,最后向()看。 (3)我还从()(词、句、或段)体会到了雪后松坊溪的美,因为()。 3、学生分学习小组研读。 4、讨论交流。 重点研读: (1)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

五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课文描绘了松坊溪冬天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感受松坊溪冬天的美。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图片填空:()的冬天。 2、引入:老师今天要带大家去看看松坊溪的冬天,想去吗? 3、读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3、过渡:松坊溪的冬天美在哪里呢? 三、研读课文,感悟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9-18自然段,请你选择你认为写得最美的一个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美在哪里呢?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告诉大家。 2、朗读、交流。 重点点拨: (二)、研读“雪止了”一层。 1、师:雪中的松坊溪多美啊,那么雪后的松坊溪又美在哪里呢?我们分小组研读。 2、明确研读任务:

(1)第14-18自然段总写了(),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先写(),再写(),最后写了()。 (2)16、17两个自然段作者是站在(),先向()看,再向()看,最后向()看。 (3)我还从()(词、句、或段)体会到了雪后松坊溪的美,因为()。 味无穷。) 指导感情朗读。 四、小结课文

五、读读背背,积累语言 自读9-18自然段,下面的三道题目任选一题。 1、选择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在座的老师或同学听。 2、选择其中一句或几句有感情地背一背。 任选一题: 完成时间:一星期 完成方式: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 作业内容:

1、收集有关描写冬天的文章或句子,编成文集或小报。 2、模仿课文的写法,选一处景物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冬天的景色。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垄” ,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精彩段落。 3.通过研读宋方西冬天的美景,抓住景物特点的描写方法,感受松坊溪冬天景色之美,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三、课时安排: 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 (一)同学们,我们学了很多诗,你能背几句写冬景的诗吗? (二)课件出示一组诗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学生读诗句。导入:古人用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幅令人陶醉的冬景图,今天我们走进现代作家郭风写的《松坊溪的冬天》,去感受他笔下的冬景别样的美。 (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初读课文。 1.导入:松坊村松坊溪是一条美丽的小溪,它就坐落在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松坊村。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二)检查自读,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认读词语。 松坊溪、蒲公英、雏菊、携带、淙淙 3.学生交流课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松坊溪平时的美景——松坊 溪的冬天下雪时的美景——雪后美景) 4.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三、展示图片,欣赏美景。 课件出示松坊溪图片 四、自主学习,感受美景。 (一)你认为什么时候的松坊溪最好看?勾画出相关语句,并把体会写在书上。 (二)小组交流。 五、精读文本,体验美景。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研读: (一)平时的松坊溪 1.(课件相机出示)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子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去。说体会。 2.(课件相机出示)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说体会。 3.(课件相机出示)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说体会。 4.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听老师朗读3—5 自然段感受平时松坊溪的美景。 5.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 ,不仅仅局限于大溪石、鹅卵石和 溪水 6.(课件出示)你瞧,溪中的鱼儿游得多么(),溪边的树林多么(),空 气多么();你听,鸟声多么()。松坊村的人们生活多么()。 7.同学们,松坊溪的平时的确太好了!松坊溪远离城市,虽然偏僻,却没有噪声,没有污染,充满着宁静与祥和。 8.指导朗读。 9.指名读写溪水部分。理解溪水的清通过影子来写,还可以看出周围景色之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7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_1(20200416113436)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 的部分。 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钢琴曲、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引入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小黑板上的小诗:(或者教师配乐读) 我沿着溪边的小径,要走回到村里去。 我看见稻草垛上,凝结着白霜…… 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了。 可真是的, 我看见溪岸上的草地,凝结着白霜, 好像一块无尽铺展的白色画布,上面画出了非常美丽的树影; 好像墨笔画出来的浓墨色的树影、淡墨色的树影。 (郭风《松坊溪的冬天——写给孩子们》) 2、问:你觉得写诗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3、简介郭风: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9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散文、

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199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 贡献专家。郭风的作品写景绘物,以独特的视角,给大地、海洋、阳光、树木、花草增添了 情感,充满着诗情画意,使读者如临其境,在大自然中遨游,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 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 4、今天,我们来学习郭风的文章《松坊溪的冬天》。(板书课题,齐读) 5、简介:松坊村,是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小山村,四面是山,是树林,是岩石。 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垅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这便是松坊溪。它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冬天的景色尤其美丽,这里冬天会下大雪。(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慢慢地读课文,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美丽,迷人,令人沉醉、陶醉……) 2、出示词语,指导朗读:(小黑板准备) 绒毛雏菊枫树橙色携带柳絮玉雕草垛淙淙洞隙 (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评价:读得正确、整齐,但还可以读得更好。 指导:每个词语都可以读出一个画面。如“绒毛”,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溪岸边, 蒲公英的带着白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舞,多像一个个白色的精灵呀!你们带着想象读一读, 你仿佛看到什么?把你的这种想象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 3、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本文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全文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前标 了序号。 4、默读三部分内容,给每个内容加个标题。(板书:秋末冬初、大雪降落、雪停了) 5、过渡:三部分内容紧扣题目,而且按照时间顺序,由初冬递入隆冬,构成了松坊溪 冬天的连续风景画呢!(板书:顺序)我们今后写作文,在有必要时可以模仿本文加个序号。 快点,让我们进入第一幅图画——秋末冬初图! 三、品读赏析,体悟情感:(第一部分内容) 1、自由读1—6自然段,思考:这部分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拿出笔, 用“——”标出景物,用“”标出特点。(板书:景物、特点) 2、指名回答后,小结:作者抓住了松坊溪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的色彩来写。(板书:草、木、花、果) 3、小黑板出示: (1)填空:填写形容颜色的词: (青翠)的松树林(碧绿)的竹林(蓝色)的天 (金色)的日光(白色)的绒毛(蓝色)的雏菊

《松坊溪的冬天》

《松坊溪的冬天》模板《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佚名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背诵课文。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意识。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f a n g p u r o ng an 松坊溪蒲公英绒毛溪岸

3、扩词 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五、作业、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 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1到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习4到5自然段 (1)指名读 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4)指导朗读 学习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1、指名读有关句子。 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 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2、说说作者把被白雪覆盖后的大小溪石比作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 (形状样子特点)写他们干什么? (1)生答 (2)教师小结抓住样子的特点,细致观察 富于想象写活了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3、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学生富于想象的意识。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中松坊溪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片、小黑板、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间: 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生词。 一、提出预习要求: 1、朗读课文带着问题朗读。 2、标出自然段。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字词。 4、查字典: (1)查出生字音、形、义。 (2)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准字音。 (3)扩词。 5、提出本课中不懂的问题。 二、学生预习: 1、学生各自预习。 2、教师个别辅导。 三、订正词语:

1、订正生字的音、形、义。 2、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fāng pú róng àn 松坊溪蒲公英绒毛溪岸 3、扩词 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思考: (1)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雪在风中飞舞? (2)哪几个自然段写雪停止后,松坊溪的美丽景色? 2、分段朗读 五、作业、 1、读课文 2、积累成语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坊溪冬天的美丽景色。 2、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雪在风中飞舞的样子,找出有关句子。 3、分别找出描写溪石上和石桥上覆盖着白雪的景象。 4、读雪后松坊溪景象的段落。 三、细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1到3自然段 (1)指名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习4到5自然段 (1)指名读 找出描写雪在风中飞舞的句子。 (2)指名答,读句子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3)说说作者把飞舞的雪都比作了什么?读读这句好在哪?

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实用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 学设计(实用文本) 之一 设计并执教绍兴县秋瑾小学俞东江 教学内容:1-5自然段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领会到松坊溪平时的景色“多么好”。 2、体会作者对松坊溪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初步感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印象——地理环境 课件1:山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山垄:山间的浅沟。 玛瑙:矿物品,颜色美丽,坚硬耐磨,常用来做贵重的装饰品。 导课:在我国南方的高山地带,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松坊村。村的四面是山,是树林,是岩石。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垄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去。这便是松坊溪。 课件2:松坊溪 二、第二印象——平时好景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可使咱们这节课的课题不是“松坊溪的冬天”,因为课文中有一部分内容写的不是冬天,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来。(1—5自然段) 2、这节课咱们要学的就是1—5自然段,既然它写的不是冬天,那这节课的课题该怎么改呢? 课件3:松坊溪的平时 3、全体起立,自由朗读1—5自然段,你觉得平时的松坊溪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吗?

14.松坊溪的冬天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体会作者看到景物时的心情。 4、在朗读、想象中,感受和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深入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了解松坊溪的景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抓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引入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小黑板上的小诗:(或者教师配乐读) 我沿着溪边的小径,要走回到村里去。 我看见稻草垛上,凝结着白霜…… 我受到深深的感动了。 可真是的, 我看见溪岸上的草地,凝结着白霜, 好像一块无尽铺展的白色画布,上面画出了非常美丽的树影; 好像墨笔画出来的浓墨色的树影、淡墨色的树影。 (郭风《松坊溪的冬天——写给孩子们》) 2、问:你觉得写诗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3、简介郭风:回族,祖籍福建莆田,1919年出生。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

献给了散文、散文诗和儿童文学的创作事业。1991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授予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郭风的作品写景绘物,以独特的视角,给大地、海洋、阳光、树木、花草增添了情感,充满着诗情画意,使读者如临其境,在大自然中遨游,是风景画家、风俗画家与抒情诗人才能的神奇统一。 4、今天,我们来学习郭风的文章《松坊溪的冬天》。(板书课题,齐读) 5、简介:松坊村,是南方的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小山村,四面是山,是树林,是岩石。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垅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这便是松坊溪。它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冬天的景色尤其美丽,这里冬天会下大雪。(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小声地、慢慢地读课文,读着读着,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美丽,迷人,令人沉醉、陶醉……) 2、出示词语,指导朗读:(小黑板准备) 绒毛雏菊枫树橙色携带柳絮玉雕草垛淙淙洞隙(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评价:读得正确、整齐,但还可以读得更好。 指导:每个词语都可以读出一个画面。如“绒毛”,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溪岸边,蒲公英的带着白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舞,多像一个个白色的精灵呀!你们带着想象读一读,你仿佛看到什么?把你的这种想象读出来! (3)自由读→指名读。 3、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本文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全文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前标了序号。 4、默读三部分内容,给每个内容加个标题。(板书:秋末冬初、大雪降落、雪停了) 5、过渡:三部分内容紧扣题目,而且按照时间顺序,由初冬递入隆冬,构成了松坊溪冬天的连续风景画呢!(板书:顺序)我们今后写作文,在有必要时可以模仿本文加个序号。快点,让我们进入第一幅图画——秋末冬初图! 三、品读赏析,体悟情感:(第一部分内容)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二稿 )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二稿) 执教人:陈丽霞 1、回复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语文课,我们跟随着作家郭风先生的脚步,一起游览了松坊溪。松坊溪初冬时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再次跟随者郭风先生的脚步,一起去欣赏松坊溪的雪景。 2、学习第二部分 1、师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轻声的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在这个部分 中,哪些句子写得最美,你最喜欢?把它们勾画下来,并做上批 注。(巡视时师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勾画圈点,简 单的写) 2、全班交流: 师述:这部分中的哪些句子你最喜欢,最让你陶醉?给我们大家读一读。 重点句子(一):“雪降落下来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飞,雪降落下来了。” (CAI 一) (1)你在读的时候,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花仙子;穿白衣的天使来到人间;飘飘洒洒的在空中飞舞,十 分轻盈) (2)是啊,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唯美的飘雪图。(板书:飘雪图)谁想读这句?(……)师评读:我仿佛看到了飞舞的雪 花。你也读读(……) (3)师述:雪花像柳絮,像芦花,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作者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句组成了一组排比。从这一组比喻句我们 看出了雪花的什么特点?(学生有困难,教师点拨:柳絮、 芦花、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有什么相似之处?糖、盐也是 白的,作者却没有用他们做比方。说一说这三个比喻句,在 这里用的十分的贴切,它生动形象的展现了雪花的轻盈、柔 美、洁白的特点。这样美的雪花,你喜欢吗?读一读 (……)我们要读出雪花的轻盈、柔美、洁白,请全体女生 读。(……)评女生读,男生再读(……)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1-5自然段 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领会到松坊溪平时的景色多么好。 2、体会作者对松坊溪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初步感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印象地理环境 课件1:山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山垄:山间的浅沟。 玛瑙:矿物品,颜色美丽,坚硬耐磨,常用来做贵重的装饰品。 导课:在我国南方的高山地带,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松坊村。村的四面是山,是树林,是岩石。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垄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去。这便是松坊溪。 课件2:松坊溪 二、第二印象平时好景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可使咱们这节课的课题不是松坊溪的冬天,因为课文中有一部分内容写的不是冬天,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来。(15自然段) 2、这节课咱们要学的就是15自然段,既然它写的不是冬天,那

这节课的课题该怎么改呢? 课件3:松坊溪的平时 3、全体起立,自由朗读15自然段,你觉得平时的松坊溪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吗? 课件4: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 齐读。 这个好字不仅写出了松坊溪的平时非常的美,而且还包含着作者对松坊溪深深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多么好三个字一点也不夸张,非常的朴实、自然,读起来让人觉得亲切、舒服。 带着亲切,舒服再齐读。 三、第三印象好在哪里 1、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划出有关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处?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并且要说出理由。大家可以四人小组进行合作,相互探讨,相互交流。 2、全班交流(选3处重点研读,无顺序) 课件5: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课件6、课件7: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红的,有青的,有白色的,有彩色的,还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松坊溪的冬天 教材分析 《松坊溪的冬天》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文章犹为出色的是那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我曾在松坊村住过好些日子。这是南方高山地带的一个小山村。“平缓疏淡的开头不仅介绍了松坊溪的地理位置,而且简单真诚的就把我们带入一个远离繁杂的静谧世界。 文章语言的优美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类似于排比的句式来描写松坊溪的美丽景色。特别是课文中有这样几句句子:“远方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在诗的韵律中让人享受到了一种恬静的美感。 还有一句:“我看见溪中映照着远山的雪影,映照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这一段,一下子点明了文章的层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的句子。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 作者能向我们展现一幅如此美丽的画卷,得益于他那韵律十足,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因此让学生通过感受松坊溪冬天美丽的景色,再加上反复诵读和背诵,感悟作者类似排比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来写一段话。 教学建议 (一)设计目的。 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首先将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扎实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探求语言文字的规律,在反复诵读,深入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理解课文,从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丽的雪景。

其次,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为本课是一篇非常出色的美文。美丽的景色,和作者诗情画意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品位。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反复配乐诵读,感受文章所描绘的冬天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独特的匠心。同时,对学生对美景有更深入的理解,我也找来了优美的图片和音乐,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 (二)从题目入手,激趣导入文本。 1.教师:你课下搜集到了哪些和冬天有关的诗,背一背。 2.播放冬天的美丽图片,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引出课题板书:松坊溪的冬天。 (三)从整体入手,初读感知文本。 1.初读课文感悟美。读通顺流利,有感情。读完文章说说松坊溪的冬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初读课文寻找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松坊溪的雪景。 先写了(雪中的景色),再写了(雪后)的景色。 3.初读课文发现美。 用不同的句式说一句赞美松坊溪冬天的话。 (四)从品析入手,研读文本内容。 1.平时的松坊溪。 溪上溪中溪底溪水 2.下雪了。 (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松坊溪的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 一 教学内容:1-5自然段课时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领会到松坊溪平时的景色“多么好”。 2、体会作者对松坊溪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初步感受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第一印象——地理环境 课件1:山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山垄:山间的浅沟。 玛瑙:矿物品,颜色美丽,坚硬耐磨,常用来做贵重的装饰品。 导课:在我国南方的高山地带,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松坊村。村的四面是山,是树林,是岩石。有两条山涧从东西两面的山垄里流出来,在村前会合起来,又向南流去。这便是松坊溪。 课件2:松坊溪

二、第二印象——平时好景 1、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可使咱们这节课的课题不是“松坊溪的冬天”,因为课文中有一部分内容写的不是冬天,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来。(1—5自然段) 2、这节课咱们要学的就是1—5自然段,既然它写的不是冬天,那这节课的课题该怎么改呢? 课件3:松坊溪的平时 3、全体起立,自由朗读1—5自然段,你觉得平时的松坊溪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 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吗? 课件4: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 齐读。 这个“好”字不仅写出了松坊溪的平时非常的美,而且还包含着作者对松坊溪深深的依恋和热爱之情;“多么好”三个字一点也不夸张,非常的朴实、自然,读起来让人觉得亲切、舒服。 带着亲切,舒服再齐读。 三、第三印象——好在哪里

1、松坊溪的平时多么好!好在何处呢?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划出有关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处?请你读给大家听听,并且要说出理由。大家可以四人小组进行合作,相互探讨,相互交流。 2、全班交流(选3处重点研读,无顺序) 课件5:那溪石多好看,有的像一群小牛在饮水,有的像两只狮睡在岸边,有的像几只熊正准备走上岸来。 课件6、课件7: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玛瑙红的,有松青的,有带着白色条纹、彩色斑点的,还有蓝宝石般发亮的。 那鹅卵石多么好看,有红的,有青的,有白色的,有彩色的,还有蓝色的。 课件8:溪水多么清。溪中照着蓝天的影子,又照着桥的影子;照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又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3—5自然段,眼前要浮现出松坊溪平时的美景。 课件9:音乐(配音) 学生配乐朗读。

冬天教案-刘书伟

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文章自然真挚而又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细节描写和白描的手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深情诵读的方式,让学生探究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把握作者记叙的三件事的本质上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文章展现的人间亲情、友情、爱情永恒的主题,把握人情的温暖及其之于人生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法;诵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习过朱自清的《春》、《背影》、《匆匆》等散文作品。“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这是朱自清笔下春天的样子: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东风和畅、山明水媚,令人生出无限的热爱和喜悦之情,深深地陶醉其中。那么散文大师朱自清笔下的冬天是怎样的呢?提起冬天,大家自然会想起北国茫茫雪野的世界,灰蒙蒙的天空罩着冷飕飕的寒气,透着冰冷,然而朱自清笔下的冬天,带来的却是一股暖流,一种人间温暖的热流充盈其间。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朱自清的《冬天》,体味他那“冬天”里的温暖。 二、预习分享 学习小组分享预习成果 1、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2、字词正音觑qū着氤氲yīnyūn 新砑yà坐享xiǎng其成台tāi州 3、学习目标如下: 1、诵读文章,把握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质朴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3、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三、重点解析 (一)内容解析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朱自清的《冬天》一文。作者以“冬天”为线索,选取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小时候与家人在冬天里吃热豆腐、与朋友冬天游西湖、与妻儿在台州过冬对父兄、朋友、妻儿的怀念,对人间亲情、友情、爱情的赞美与珍视。 2、语言犹如人身,也会有体温,你能用文章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篇文章的体温吗? 温暖 温暖在哪里体现的?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教案 1 槐乡的孩子 (1) 2、捅马蜂窝 (3) 3、颤抖的羽毛 (5) 4、少年闰土 (6) 5偷瓜 (9) 7、松坊溪的冬天 (11) 8、黄果树瀑布 (14) 9、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15) 10草原 (17) 11、荒芜了的花园 (18) 12 瘸蝉 (19) 13、四个人和一只箱子 (20) 14、白杨 (22) 15、米芾学书 (24) 16 灯祭 (25) 17 、捐赠天堂 (27) 18.*《天涯情思》教学设计 (29) 19、小抄写员 (31) 20、“诺曼底”号遇难记 (33) 21.毛泽东诗词二首 (37) 22 狼牙山五壮士 (39) 23 小英雄雨来 (42) 24 勇者的面对 (43) 25 詹天佑 (44) 1 槐乡的孩子 教学要求 ⒈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⒊品读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 ⒋结合课文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2、自学生字新词3、了解槐树、槐花。

第一课时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摇摇晃晃匆匆忙忙犹犹豫豫 甜丝丝香喷喷白茫茫绿油油美滋滋清凌凌 一、导入新课 槐林飘香 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三.品读欣赏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如“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塑料”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uò。)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 (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 (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4、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5、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 热情好客勤劳淳朴风土人情令人兴奋让人陶醉潇洒豪放吃苦耐劳自力更生 孕育勤劳善良自强自立馥郁如雪的颜色多姿的形态飘溢的香味笔笔融情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 ⒈指名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⒉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槐乡的美景,感受了槐乡孩子的幸福快乐。这节课,我们一齐来体会作者优美质朴的语言。 二、品读佳词妙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得好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