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发布军用标志性物品犯罪司法解释 8月起施行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2019年国家法考《刑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罪数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甲在车站行窃时盗得一提包,回家一看才发现提包内仅有一支手枪。
因为担心被人发现,甲便将手枪藏在浴缸下。
甲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B、乙抢夺他人手机,并将该手机变卖,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C、丙非法行医3年多,导致1人死亡、1人身体残疾。
丙的行为既是职业犯,也是结果加重犯D、丁在绑架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将其杀死,对丁不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8章>第2节>结果加重犯【答案】:B【解析】:①甲主观上意图盗窃普通财物,客观上却盗窃了枪支,属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按照法定符合说,在主客观一致的范围内成立盗窃罪既遂。
事后又将枪支藏于家中的行为,成立非法持有枪支罪。
由于之前的行为成立侵犯财产的盗窃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侵犯了新的法益,而且对行为人具有期待可能性,即既然行为人意图盗窃普通财物,在发现是枪支后,法律能够期待行为人别再实施持有枪支的行为。
所以,对于甲的行为应当数罪并罚,其中持有枪支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A选项说法正确。
②抢夺罪属于状态犯,即在抢夺行为结束之后,他人财物2.在符合“执行期问,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的前提下,关于减刑、假释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7年卷二11题.单选)A、甲因爆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已服刑10年,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
对甲可以假释B、乙因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已服刑5年,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
对乙可优先适用假释C、丙犯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拒不交代贪污款去向,一直未退赃。
丙已服刑20年,确有悔改表现,无再犯危险。
对丙可假释D、丁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已服刑3年,一直未退赃。
丁虽在服刑中有重大技术革新,成绩突出,对其也不得减刑>>>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2章>第2节>假释的条件【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减刑、假释。
201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B.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C.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D.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2.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
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
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
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
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C.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D.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5.甲冒充房主王某与乙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将王某的住房以220万元卖给乙,乙首付100万元给甲,待过户后再支付剩余的120万元。
国家司法考试:2014年试卷二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2.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3.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B.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C.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D.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
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
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把你家老汉推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
走私罪相关法律规定走私武器、弹药罪[释义]本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从事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限制进出口的武器、弹药,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理的行为。
[刑法条文]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五款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第一款、第二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五十六条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第一百五十七条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四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二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L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井罚的规定处罚。
[相关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9.26法释[2000]30号)为严惩走私犯罪活动,根据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二节的规定,现就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属于走私武器、弹药罪“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走私军用子弹十发以上不满五十发的;(二)走私非军用枪支二支以L不满五支或者非军用子弹一巨发以上不满五百发的;(三)走私武器、弹药虽未达到L述数量标准,但具有走私的武器、弹药被用于实施其他犯罪等恶劣情节的。
走私武器、弹药,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处七年以卜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走私军用枪支支或者军用子弹五十发以上不满一百发的;(二)走私非军用枪支五支以上不满十支或者非军用子弹五百发以上不满一千发的;(三)走私武器、弹药达到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量标准,并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2021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卷二)试卷二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B.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C.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D.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2.关于危害结果,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危害结果是所有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B.抽象危险是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结果C.以杀死被害人的方法当场劫取财物的,构成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D.骗取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自杀身亡的,成立诈骗罪的结果加重犯3.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先天双目失明,在大学读书期间因琐事致室友重伤。
甲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B.乙是聋哑人,长期组织数名聋哑人在公共场所扒窃。
乙属于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C.丙服用安眠药陷入熟睡,致同床的婴儿被压迫窒息死亡。
丙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D.丁大醉后步行回家,嫌他人小汽车挡路,将车砸坏,事后毫无记忆。
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4.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B.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C.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D.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5.甲冒充房主王某与乙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将王某的住房以220万元卖给乙,乙首付100万元给甲,待过户后再支付剩余的120万元。
2014年12月河南警察学院学报Dec.2014第23卷第6期Journal of Henan Police CollegeVol.23No.6收稿日期:2014-06-1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军职罪修改的体系化设计研究”(12CFX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冉巨火(1976—),男,河北蠡县人,西北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刑法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军事刑法。
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第二款的理解与适用冉巨火(西北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63)摘要: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第二款同样是特殊法条,将该款规定中的“处罚”解释为“定罪处罚”不具有正当性,军人盗窃、抢夺部队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抢夺武器装备罪。
出于罪刑相适应的考虑,对上述行为量刑时应适用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二款的法定刑。
从立法论角度来看,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存在缺陷。
对此,可经由补正解释的路径来纠正这一错误。
关键词:盗窃、抢夺武器装备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补正解释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433(2014)06-0099-04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是军事司法实践中一种常见、多发的案件。
对此,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处罚。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军人盗窃、抢夺部队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到底是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以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定罪处罚?还是仅成立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的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但要适用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的法定刑?抑或还有其他理解?对此,理论界与实务界存在争议,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军人盗窃、抢夺部队的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应以刑法第四百三十八条的盗窃、抢夺武器装备罪定罪处罚,但要视犯罪的具体情形,决定适用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还是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涉嫌犯罪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思索2012年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依法加强对涉嫌犯罪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2】116号),明确规定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及相关行为涉及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黑火药、烟火药,构成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爆炸物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及相关行为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或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及相关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至此对涉嫌犯罪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在刑事责任追究上有了明确的规定,对司法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在执法中有了依据,实践如何理解116号联合通知精神,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烟花爆竹是不是刑法意义上的爆炸物这个问题实践中在认识及操作上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烟花爆竹属于刑法意义上的爆炸物。
理由有:一是因为烟花爆竹等一旦发生爆炸、燃烧就会发生致人死亡、伤残或重大公共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
如今年10月14日发生的杭州烟花爆炸事故致百人受伤。
还有安监总局通报的今年6月18日10时30分左右,我市淮阳县东屯花炮厂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14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4栋15间工房完全摧毁,另有4栋11间工房不同程度受损。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通报,截至目前共有11个省份共发生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事故23起,死亡56人。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二是烟花爆竹产生的声、光、烟和各种运动效果是靠烟火剂燃烧、爆炸和产生的气体来实现的。
从烟火剂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来讲,它是属于火、炸药类。
而且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具有持续的、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是一种抽象危险犯罪。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公布日期】1998.06.22•【字号】京高法发[1998]第188号•【施行日期】1998.07.01•【效力等级】地方司法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侵犯财产罪正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通知京高法发〔1998〕第188号市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分院、市人民检察院北京铁路运输检察分院,各区、县人民法院,各铁路运输法院,各区、县人民检察院,清河检察院,各铁路运输检察院,市公安局各分(县)局、业务处、铁路公安局:为了正确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关于盗窃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通知》(法发〔1998〕3号文件)的规定,结合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现对八种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标准通知如下:一、关于八种侵犯财产犯罪数额(以人民币计算)认定标准:1、盗窃罪,数额较大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六万元以上。
2、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
3、抢夺罪,数额较大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六万元以上。
4、聚众哄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侵占罪,数额较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为十万元以上。
6、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7、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为五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
8、抢劫罪,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
二、侵犯财产的数额是认定侵犯财产犯罪的重要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
除根据侵犯财产数额外,还应当根据犯罪的其他具体情节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等,进行全面分析,正确定罪量刑。
违禁寄物品常识一违禁寄物品是指国家法律、法规禁止寄递的物品,主要包括:1、各类武器、弹药;如枪支、子弹、炮弹、手榴弹、地雷、炸弹等;2、各类易爆炸性物品;如雷管、炸药、火药、鞭炮等;3、各类易燃烧性物品,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如汽油、煤油、桐油、酒精、生漆、柴油、气雾剂、气体打火机、瓦斯气瓶、磷、硫磺、火柴等;4、各类易腐蚀性物品;如火硫酸、盐酸、硝酸、有机溶剂、农药、双氧水、危险化学品等;5、各类放射性元素及容器;如铀、钴、镭、钚等;6、各类烈性毒药;如铊、氰化物、砒霜等;7、各类麻醉药物;如鸦片包括罂粟壳、花、苞、叶、吗啡、可卡因、海洛因、大麻、冰毒、麻黄素及其它制品等;8、各类生化制品和传染性物品;如炭疽、危险性病菌、医药用废弃物等;9、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以及淫秽的出版物、宣传品、印刷品等;10、各种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如尸骨、动物器官、肢体、未经硝制的兽皮、未经药制的兽骨等;11、国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明令禁止流通、寄递或进出境的物品,如国家秘密文件和资料、国家货币及伪造的货币和有价证券、仿真武器、管制刀具、珍贵文物、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12、包装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者损毁其他寄递件、设备的物品等;13、各寄达国地区禁止寄递进口的物品等;14、其他禁止寄递的物品;二寄递服务企业对禁寄物品处理办法:1、企业发现各类武器、弹药等物品,应立即通知公安部门处理,疏散人员,维护现场;同时通报国家安全机关;2、企业发现各类放射性物品、生化制品、麻醉药物、传染性物品和烈性毒药,应立即通知防化及公安部门按应急预案处理;同时通报国家安全机关;3、企业发现各类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收寄环节发现的,不予收寄;经转环节发现的,应停止转发;投递环节发现的,不予投递;对危险品要隔离存放;对其中易发生危害的危险品,应通知公安部门,同时通报国家安全机关,采取措施进行销毁;需要消除污染的,应报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其他危险品,可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对内件中其他非危险品,应当整理重封,随附证明发寄或通知收件人到投递环节领取;4、企业发现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以及淫秽的出版物、宣传品、印刷品,应及时通知公安、国家安全和新闻出版部门处理;5、企业发现妨害公共卫生的物品和容易腐烂的物品,应视情况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无法通知寄件人领回的可就地销毁;6、企业对包装不妥,可能危害人身安全,污染或损毁其他寄递物品和设备的,收寄环节发现后,应通知寄件人限期领回;经转或投递中发现的,应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处理;7、企业发现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应移交海关处理;8、其他情形,可通知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处理;二、航空及铁路禁运物品一航空禁运品1、威胁航空飞行安全的物品,指在航空运输中,可能明显地危害人身健康、安全或对财产造成损害的物品或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类:A、爆炸品:如烟花爆竹、起爆引信等;B、气体:如压缩气体、干冰、灭火器、蓄气筒无排放装置,不能再充气的、救生器可自动膨胀的等;C、易燃液体:如油漆、汽油、酒精类、机油、樟脑油、发动机起动液、松节油、天拿水、胶水、香水等;D、易燃固体:自燃物质,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如活性碳、钛粉、椰肉干、蓖麻制品、橡胶碎屑、安全火柴盒擦的或片擦的、干燥的白磷、干燥的黄磷、镁粉等;E、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高锰酸钾;F、毒性和传染性物品:如农药、锂电池、催泪弹等;G、放射性物质;H、腐蚀品:如蓄电池、碱性的电池液;I、未加消磁防护包装的磁铁、磁钢等含强磁的制品;2、任何药品;3、所有含有“锂电池”末能提供相关安全检测证明的物品;4、其它航空禁运品,如:粉末状物品不论何种颜色、液体不论使用何种包装、外包装有危险标志的货品、没有国家音像出版社证明的音像制品含CD、VCD、刀具、榴莲、带气火机、涉及“武器”和“枪支”概念的任何货品含玩具等二铁路禁运物品行邮专列禁止运输的物品是指妨碍公共卫生和安全的物品;国家政策、法令规定禁止运输的物品;活动物包括猛禽、蛇、蝎子、蜈蚣、蜂等活动物1、行邮专列不得装运的物品;1尸体、尸骨、骨灰、灵柩及易于污染、损坏车辆的物品;2蛇、猛兽和活动物运输命令指定运输的动物除外;3承运人不明性质的化工产品;4国务院及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颁发的有关危险品管理规定中规定的危险品、弹药;5不可分拆的超过300Kg的单件货物;6体积超过4m 3或长度超过5m的单件长、大货物;7散装、堆装货物;8直径超过0.5米的圆柱型纸张、钢板;9钢材及裸状建筑材料;10铁路集装箱和非行邮专列专用集装箱;2、危险品是指容易引起爆炸、燃烧、腐蚀、毒害或有放射性的物品;常见危险品品名:1爆炸品类:雷管、导火索、炸药、烟火制品礼花、鞭炮、摔炮、拉炮等发令纸;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甲烷、乙烷压缩、液体的、丙烷、丁烷、打火机、微型煤气炉用媒气罐、气体杀虫剂;3易燃液体类:汽油、酒精、去光水、柴油;4易燃固体类:红磷、硫磺、火补胶;5自燃物品类:黄磷、油布;6遇湿易燃物品类:金属钠、镁铝粉;7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双氧水、硝酸铵、氯酸钾;8毒害品类:氰化物、杀虫剂、灭草剂;9腐蚀品类:硝酸、硫酸、盐酸、苛性钠;三常见危品标识。
第二套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B.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C.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2.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警察接到丙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
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
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
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
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
乙躺在血泊中。
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
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
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
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
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3.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甲、乙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分别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致死量50%的毒药,二人行为的重叠达到了致死量,丙吃食物后死亡。
甲、乙二人的行为都与丙的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B.甲十分妒忌乙拥有的财产,就希望乙破产,于是积极鼓励乙炒股。
一次股市大跌,乙真的倾家荡产,甲的主观愿望与乙的破产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与其两个朋友对乙实施故意伤害行为,造成乙的重伤。
经法医鉴定,该重伤是由背部遭钝器一击所致。
两高发布军用标志性物品犯罪司法解释 8月
起施行
2011-08-02 10:59:01
据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消息,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联合发布司法解释,对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伪造、盗窃、买卖武
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标准进行明确规定。此司法解释将在8
月1日正式施行。
当前,妨害武装部队标志性物品管理秩序的犯罪活动猖獗,手法不断翻新。
突出的是利用标志性物品进行各种诈骗活动,如利用假公文、证件、印章、军服,
伪造军官身份,为他人办理假入伍、假入学等,诈骗财物,招摇撞骗,危害日趋
严重。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介绍,从查处的案件看,犯罪分子往往假冒
武装部队重要部门的工作人员,如军以上领导机关、军事院校的工作人员等,并
具有连续作案、团伙作案,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等特点。
他说,有的犯罪分子假冒军官身份实施诈骗,严重损害军人形象;有的将假
军车开进重要军事场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和巨大安全隐患;还有一些犯罪分子
利用国家为保障战备给予军车的特别政策,利用假军车进行逃税、逃避缴纳过路
过桥费等违法犯罪活动,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仅此一项
每年就给国家造成约十亿元的经济损失。
《解释》明确了妨害武装部队标志性物品管理秩序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针
对妨害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管理秩序的行为,《解释》结合当前此类犯罪
的发案特点,特别是公文、证件、印章可以反复使用的特点,确定了较为严格的
入罪标准。
为依法惩治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制式服装犯罪行为,《解释》从数量和
数额两个方面明确了定罪量刑标准。关于数量标准,《解释》第二条规定,非法
生产、买卖成套制式服装三十套以上、或者非成套制式服装一百件以上,或者帽
徽、领花、臂章等标志服饰合计一百件(副)以上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处三年
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关于数额标准,《解释》规
定,非法经营数额二万元以上的和违法所得数额五千元以上的,应认定为情节严
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针对妨害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管理秩序犯罪行为较为突出的实际,《解释》第
三条规定,伪造、盗窃、买卖或者非法提供、使用武装部队军以上领导机关车辆
号牌一副以上或者其他车辆号牌三副以上的,或者军徽、军旗、军种符号、其他
军用标志合计一百件(副)以上的,或者非法提供、使用军以上领导机关车辆号牌
之外的其他车辆号牌累计六个月以上的,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为情节严
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同时,《解释》明确了涉军用标志性物品犯罪共犯的处理。实施涉军用标志
性物品犯罪,特别是非法生产制式服装、伪造车辆号牌,往往需要专用材料、资
金、特定技术以及一定场所等条件。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他人实
施涉军用标志性物品犯罪仍然为其提供资金、技术、场所等帮助,对此,应依法
以共犯论处。
此外,《解释》还明确了实施涉军用标志性物品犯罪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处
理。司法实践中,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伪造、盗窃、买卖的军用标志性物品实施诈
骗、招摇撞骗等其他犯罪活动,在构成涉军用标志性物品犯罪的同时,还可能构
成诈骗等犯罪,此种情形在刑法上称为牵连犯。对于牵连犯的处理,一般采用“从
一重处断”的原则,即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解释》第六条的规定采
用了这一原则。
“这部司法解释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对惩治和预防涉军用标志性物品犯罪,
不断提高依法保障国防利益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孙军工说。
2011-7-26 16:0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