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麻雀典型材料

解剖麻雀典型材料

奈曼旗脱贫攻坚典型材料汇编

(二)

奈曼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

目录

1、运用“解剖麻雀”方法整改落实“十项政策”以扎实的整

改成效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奈曼旗脱贫攻坚“三项整改”典型材料 (1)

2、奈曼旗创新“精神扶贫五个一”机制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奈曼旗精神扶贫典型材料 (6)

3、精准发力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

——奈曼旗党建促扶贫典型材料 (11)

4、精准监督、从严执纪、严肃问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

纪律保障

——奈曼旗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典型材料 (15)

运用“解剖麻雀”方法整改落实“十项政策”

以扎实的整改成效提升脱贫攻坚质量

——奈曼旗脱贫攻坚“三项整改”典型材料

为深入推进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和2018年度国家、自治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整改工作深入开展,找准找实找细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薄弱点,对症下药、拔除病根,奈曼旗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问题导向,紧扣“精准、可持续”,从5月份开始,利用三个月时间,在全旗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清零达标”质量评估行动,运用“解剖麻雀”方法,逐村逐项、逐户逐人对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全面“体检”,实施靶向治疗,确保全旗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聚焦“十项政策”,四步工作法“诊疗治病”

专项行动围绕“三项整改,聚焦“三个落实”,紧盯饮水安全、住房安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综合社会保障、社会扶贫“十项政策”落实情况,制定“诊疗方案”,按照前期准备、入户排查、分析研判、整改落实四步进行推进。

入户排查阶段,旗委、政府成立15个专项工作组,由旗处级干部带队,抽调行业部门业务骨干,每组负责一个苏木乡镇。

— 1 —

各苏木乡镇成立内业和外业工作组,配合旗委政府专项工作组开展工作。内业工作组以嘎查村为单位,对贫困户人口基本信息、扶贫政策落实等情况进行梳理,形成“十项政策”落实“一本通”,为入户排查核实提供基础数据。外业工作组配合专项工作组开展入户核查、政策讲解、答疑解惑等工作。

入户排查阶段,各核查组对所有贫困户(含稳定脱贫户)进行入户摸排,对低保户、五保户和残疾人家庭等边缘群体同步入户走访,以“一本通”数据为基础,核对“十项政策”落实有无偏差,核查未脱贫户能否如期脱贫、脱贫户是否存在返贫风险等情况,以户为单位汇总建立核查问题清单。

分析研判阶段,对照脱贫攻坚目标标准,对照“三项整改”要求,对照“十项政策”落实,对核查问题清单进行分析研判,逐户逐村、实事求是确定存在问题清单。

整改落实阶段,针对排查梳理出的短板和问题,分层分级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确保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到村到户,并跟踪督办,确保整改抓实见效。

为保障专项行动高效、有序开展,专项行动坚持试点先行,在每个苏木乡镇先选择一个贫困嘎查村试点开展“实战演练”,并在大镇哈沙图村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以现场教学的方式,探讨工作方法、分享工作经验,汇聚众人智慧,对试点村“解剖麻雀”情况进行总结完善,在全旗全面推开。

念好“五字经”,把脉问诊找准“病灶”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两不

— 2 —

愁三保障”目标标准,念好看、验、唠、核、印“五字经”,“一村一村查、一户一户过、一项一项核实”,全面彻底弄清“十项政策”落实、贫困户贫困村现实需求、今后发展方向等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和增收发展制约瓶颈,为补齐短板、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看”,即对排查对象家庭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做细致入微地观察评价,对疑似“两不愁”未能解决、住房安全有问题的,作出初步判断并记录在台账,便于后期分析研判。

“验”,即对排查对象产业发展、家庭用水用电广电等情况进行实地查看、探寻,验证产业扶贫政策是否落实、是否可持续、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能否保障、能否收看广播电视等,对相关情况做好记录。

“唠”,即与排查对象“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唠家常,打开群众的“话匣子”,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了解掌握农户基本情况、具体困难、子女生活状况及其社会关系,共同探讨发展方向,为后续帮扶计划提供多元思路。

“核”,即对标“十项政策”,对前期准备的贫困户政策落实情况与农户实际进行核对,出现政策未落实或落实有偏差的,及时与内业工作组电话联系核实,落实到位的做好政策解释工作,确有未执行到位的,记录在案。

“印”,即印证前期调查情况,对诸如子女外出务工等排查对象出于各方面考虑而不敢或不愿透露真实收入等情况,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打消排查对象疑虑,印证出真实情况,避免就业扶贫鼓励扶持等政策落实不到位。

— 3 —

精准靶向治疗,猛药去疴拔除“病根”

针对病情开药方、清除病根是关键。入户排查结束后,各核查组召集嘎查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共同对核查问题清单进行分析研判,形成嘎查村初步研判结论。核查组与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会商,根据初步研判结论,进行再次“会诊”,分类确定嘎查村存在问题清单,形成“两账一表”:一是嘎查村问题整改台账,主要汇集脱贫攻坚基础工作方面问题、一个乡镇内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贫困户个案问题等;二是“十项政策”分项问题整改台账,主要汇集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偏差问题、全旗共性问题等;三是贫困户户台账汇总表,汇总所有贫困户历年享受到的帮扶政策、帮扶措施、帮扶资金。

针对“两个台账”梳理出的问题,分别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明确整改时间表、路线图,坚持分类施策,区分三种情形推进整改落实:一是对“嘎查村问题整改台账”,由苏木乡镇牵头推进整改,做实做细基础类工作,各自解决乡镇内共性问题,对贫困户个案,按照“病根”,制定个性解决方案。二是对“十项政策”分项问题清单,由旗各行业部门提出解决方案,落实责任人,与苏木乡镇联动,落实政策举措,推进整改。三是需要旗里统一解决的共性问题,由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制定整改措施,旗扶贫开发各专项推进分组推进,确保解剖麻雀发现问题全部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通过专项行动,奈曼旗共“解剖”未脱贫户、正常脱贫户11697户,33195人,排查梳理出10个方面55类10464条问题,坚

— 4 —

持分层分类、精准施策原则,全面推进整改落实。如,针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积极性不高、各别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因手续收集不全未享受扶持政策等问题,制定落实2019年度就业扶贫行动计划,建立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就业保障“三个体系”,整合投入京蒙扶贫资金、就业创业扶持资金1800万元,年初以来鼓励扶持4855名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预计全年实现就业收入5500万元以上(其中:就近就业785人、转移就业2188人,人年均收入2万元以上;公益性岗位安置1912人,人年均收入7500元),对未享受到扶持政策人员,由就业局牵头,核实后落实了扶持政策;针对部分农户未通自来水、管道设备老化等问题,投入资金4084万元,实施56处安全饮水项目,10月底前全部完成;针对八仙筒镇乌兰额日格嘎查部分农牧户未通生活用电、北图勒恩他拉嘎查部分农户生活用电电压低等问题,投入资金1142万元,实施了无电户通电和低电压改造工程;针对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资产收益等风险,由审计局牵头,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对12个乡镇扶贫资金投入企业和合作社入股分红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各乡镇根据审计调查意见进行整改落实,确保不发生资金风险,等等。截至目前,专项行动“解剖”出来的问题已整改完成10412条,整改完成率99.5%,其余未整改问题9月底前全部完成,有效推进“三项整改”工作,提升了全旗脱贫攻坚质量,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 5 —

奈曼旗创新“精神扶贫五个一”机制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奈曼旗精神扶贫典型材料

一直以来,奈曼旗始终注重农村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建设一起上。当全国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时候,奈曼旗同时实施了新型农民培育专项行动;在全区大搞农村基础建设的同时,奈曼旗狠抓了农村文化文明固定标识建设;在当前全国全面推进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奈曼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要求,同时推进以“精神扶贫五个一”为抓手的乡风文明建设,把精神扶贫工作纳入全旗脱贫攻坚战的大盘子,坚持精神扶贫与精准扶贫“两个扶贫”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一套班子组织领导,一个文件下发工作方案,一支驻村工作队落实责任,一并纳入扶贫成效考核。精神扶贫考核占苏木乡镇实绩考核总分的5%,脱贫攻坚考核总分的1/4,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一约”,即修订完善落实《村规民约》。我们坚持破旧立新并举,倒逼广大群众“荣辱”底线,引导农村群众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不断激发群众向上向善内生发展动力。针对农村亟需破除的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酗酒赌博、好吃懒做、不讲卫

— 6 —

生、不懂安全,封建迷信、信奉邪教、吸食毒品,不良借贷、信用诈骗、流氓村霸12种主要不良风气和落后习俗,在《奈曼旗乡村文明建设2016—2020五年规划》中提出小康理想高尚、家庭和美幸福、社会风气健康、学法知法守法、文化生活丰富、生活习惯良好、勤劳致富有方、村容村貌整洁8个方面的小康文明村创建目标。引导和动员全旗各嘎查村结合本地实际,在反复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补充细化完善,达到每条村规民约都要有规定事项、执行主体、奖罚措施。比如,喜丧事除近亲外不随礼、喜丧事费用不超过5万元,每桌菜品数量不超过坐桌人数,操办天数不超过1天;父母是贫困户的非贫困户子女每年要支付1800-2600元不等的赡养费,等等。订约立规之后,嘎查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带头践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自觉维约,政法、工商、民族宗教等各部门依法开展护约,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村规民约落实生效。

“一讲”,即以“扶智、扶志”为重点广泛组织开展宣传宣讲。组织各类宣讲团,派出草原学习轻骑兵、文化文明辅导员,深入农村基层群众,广泛宣传宣讲理想信念、村规民约、政策法规、传统美德、生活技能、安全知识等,在精神扶贫工作考核方案中明确要求,每户农村群众每年至少接受6次学习培训,向全旗广大农牧户发放教育读本10万册、宣教画册10万册、精神扶贫年画10万张,讲课光盘1万张,卫生、科技、司法等部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近百万份。投资2558万元,建成“空中课堂”,

— 7 —

旗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各扶贫工作组组长都走上讲台,直接对100个党员教育中心、355个嘎查村进行“空中授课”。在督查检查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入户发放并收回《精神扶贫相关政策知识问卷调查宣传单》1.3万份,以调查问卷督查的方式对精神扶贫的意义、内容、政策、成效进行宣传和调查,让精神扶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多渠道广泛持续宣讲宣传教育,唤起了老百姓心底的善心爱心上进心、激发了内在的脱贫斗志,催化了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

“一评”,即评议评选各类正能量模范典型。我们充分利用农民对荣辱名誉的攀比心理,整合文明、文化、妇联、团委、卫生、住建各部门评选活动,设计一套逐级创建体系。在家庭层面,开展“清洁之家”“美丽庭院”“最美家庭”“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致富能手”等各类“先进模范”评选创建活动;在嘎查村层面,开展“美丽村庄”“文化村庄”“文明嘎查村”等评选创建活动。各类荣誉牌分级晋升,动态管理,达标挂牌,不达标摘牌。旨在让多数群众至少能得到一项荣誉,在评比中自觉树立起“知荣辱、讲正气、争上游”的新风尚。活动开展以来,全旗共评选出各级各类典型户9万余户(含荣誉重叠户),统一制作发放嘎查村农户家庭大门号牌94419个,创建国家级文明村2个、区级文明村11个、市级文明村40个,创建区级文明家庭1户、市级文明家庭6户。实践证明,一系列的评选活动,“评”出了比学赶超的氛围,“选”出了健康向上的乡风。

“一榜”,即设立各类先进模范光荣榜。将评议评选出来的

— 8 —

各类典型张榜公布,“上榜、上墙、上网、上媒体、上舞台、进教材、进作品”,多种方式全方位呈现,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育身边人”,形成“人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报”的浓厚氛围。

“一特色”,特色集体文化活动载体。即在前四步“一约、一讲、一评、一榜”的实施过程中,每个嘎查村都至少有一个特色集体文化活动贯穿始终,起到成风化人的载体和催化剂作用。比如,西地村的“我为群众唱大戏”、希勃图村“小账本记出好村风”、以及巴彦塔拉嘎查、古庙子村等百个嘎查村的文艺汇演、“村民集体过大年”等等。为了在广大农村普遍开展各具特色的集体文化活动,我旗启动实施了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工程,以重点村“一对一”和重点区域“组对片”的方式,从文化、教育、民间文化艺术团体等选拔嘎查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员对全旗355个嘎查村进行结对辅导。2018年,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员累计下乡2300余天,组织辅导全旗各苏木乡镇场、嘎查村演出近350场次,开展重点扶贫村文化活动和“守望相助好家园”农牧民文艺汇演各50场次以上,综合服务下乡活动,特色那达慕、祭敖包,民间乌兰牧骑演出等活动近100场。推动了乡风文明健康发展,成为全区移风易俗的典范。在志愿辅导员的辅导动员下,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全旗240多个嘎查村开展集体过大年、集体文化活动。奈曼旗嘎查村民集体过大年活动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推广宣传,增进了邻里和谐,促进了村民团结。

— 9 —

近几年来,我旗以“精神扶贫五个一”为抓手的乡风文明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群众生产活动以外的闲余时间,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集体文化体育活动中来,村规民约成为有力抓手,农村基层治理得到进一步规范,陈旧思想观念和不良风气得以转变,自尊自信、向上向善、勤俭持家成为社会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落地生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吃喝风和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控制,“黄赌毒邪黑霸”现象基本消除。大多数嘎查村嫁娶办事费用不超过5万元,取消升学、参军、祝寿、添丁等事宜的操办,红白事操办缩短为1天,全旗农民户均节约各类礼金和宴席开支3200元左右,总额近3亿元。全旗有831户子女主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父母每年每人提供了1800—2600元生活补助实现直接脱贫,绝大多数贫困户庭院建设达到“清洁之家”标准。

“精神扶贫五个一”,一约是基础和起点,一讲是基本途径,一评是主要抓手,一榜是动力关键,一特色是有效载体和催化剂,核心功能是在集体语境下激发农民群众知荣辱争上游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的心热起来,动起来,就会使扶贫政策增效、扶贫产业生根、扶贫举措增力、扶贫效果持久。奈曼旗的精神扶贫工作做法也在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期刊第9期上得到刊发,并得到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玉刚同志的“在全区学习推广”的批示。

— 10 —

精准发力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

——奈曼旗党建促扶贫典型材料

近年来,奈曼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不断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

一是明确责任压担子。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范畴,分层制定旗委和苏木乡镇班子成员以及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责任清单,确保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聚焦问题严整改。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三项整改”,梳理细化整改任务13项,制定具体整改措施41条,现已全部完成并继续巩固,切实推动工作做实做细。三是强化约束转作风。全面加强扶贫干部监督管理。年初以来,对驻村干部签到率靠后的3个苏木乡镇分管驻村干部管理的党委副书记和无理由不在岗的2名驻村干部进行约谈提醒,对不遵守工作纪律的4名驻村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

二、抓实基层支部,筑牢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

一是选优配强支部带头人。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中选拔嘎查村党组织书记,目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中各类经济能人245人,占68.2%。实施党组织带头人素质提

— 11 —

升行动,对全旗363个嘎查村(分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承办5期全区“万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吸纳906名年轻优秀人员进入嘎查村后备人才队伍,建强村级后备力量。二是“抓两头”激发支部战斗力。深入开展“五面红旗嘎查村”争创活动,全旗有25个嘎查村被市委命名“红旗嘎查村”,授红旗35面,有29个嘎查村被旗委命名“红旗嘎查村”、授红旗30面,为表彰先进、激励后进,为授红旗的嘎查村219名“两委”班子成员在原有工资基础上再发放奖励资金62.84万元。深入开展“两委”换届“回头看”,清理曾受过刑事处罚的嘎查村“两委”成员37名。加大18个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整顿力度,采取“三个一”工作法,进一步压实苏木乡镇党委书记主体责任,确保10月底前全部完成转化。三是探索发挥作用新平台。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抓党建促脱贫有机融合新路子。选派41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赴河南新乡考察学习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成功经验,采取“嘎查村党支部+产业型党小组”“党员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致富带头人聚在产业链上。

三、下沉干部力量,凝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一是精准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坚持从机关单位科级干部或科级后备干部中“择优派”,苏木乡镇干部中“择优选”,新调整选派驻村工作队178支、驻村干部604名,其中,中央1人、市

— 12 —

级40人,占驻村干部总数的7%,旗级394人,占驻村干部总数的65%,乡镇级169人,占驻村干部总数的28%。科级以上干部184人,占驻村干部总数的30%;178名第一书记中,副科级以上干部125人,占比70%;为全旗11752户贫困户统筹选派2544名帮扶责任人,切实做到尽锐出战。二是推动人才服务到扶贫一线。抽调教育、卫生、农林水等部门50名专家人才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开展“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在科技推广、技术培训、增收致富等方面开展培训282场,培训党员群众4.1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85人。组织扶贫干部赴北京通州培训四期,培训192人,旗镇集中培训31场次,培训驻村干部976人次,提升致富带富能力。三是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实行处级领导干部在大数据平台“轮流坐班”调度制度,采取随机抽查方式,围绕在岗履职、工作开展、政策熟知度等方面内容,对驻村干部进行视频连线调度。年初以来,开展督导调度88次,强化驻村干部工作纪律、政策知晓度和帮扶成效。实行激励机制,年初以来,累计推荐表彰优秀驻村干部47人次,其中,推荐市级优秀驻村干部9名,旗级表彰优秀脱贫攻坚一线女干部23名、优秀年轻驻村干部15名。将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培养锻炼干部,凭实绩提拔使用干部。年初以来,共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48名,其中驻村第一书记27名,有效激发正能量,提振干部精气神。

— 13 —

四、补齐基层短板,强化抓党建脱贫攻坚的基础保障

一是村级经费保障有力。2018年以来,全旗累计拨付财政资金6082.1万元,第一二季度246万元驻村干部补贴和上级拨付的嘎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嘎查村(社区)干部报酬已全部发放。二是阵地建设全面升级。新建和改扩建嘎查村活动场所43个,全旗村级阵地面积达到200平方米以上嘎查村337个。投入资金330万元,为全旗333个无供暖设施的行政嘎查村办公活动场所实施电采暖项目,彻底解决了嘎查村级活动场所冬季取暖问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整合各类扶持资金1248万元,为13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分别建设200平米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村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充分发动社会力量,用足帮扶潜力,开发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截止目前,全旗355个行政嘎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3218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嘎查村163个,其中贫困嘎查村101个,年底前60%以上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

— 14 —

精准监督、从严执纪、严肃问责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奈曼旗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典型材料

2019年以来,奈曼旗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围绕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各项部署要求,聚焦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结合推进“三项整改”,不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以强有力的纪律保障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深化政治认识,提高站位。始终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坚定“四个意识”,筑牢“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的具体举措,通过邀请专家讲学,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习和印发学习资料推进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坚定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政治担当和政治自觉,为持续抓好扶贫领域监督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政治监督,严肃问责。始终将扶贫领域监督工作作为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作为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了《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实施意见》,旗四机关

— 15 —

领导干部包联指导地区部门,旗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围绕脱贫攻坚责任落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上级党委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安排、中央对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认领整改、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等方面开展常态化监督。“三项整改”以来,全旗开展扶贫领域专题调研3次,专项监督检查4次,专项巡察1轮次,发现问题54个、问题线索11件,对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不力的科级领导干部约谈3人(次),谈话提醒3人(次),诫勉谈话4人(次)。通过严肃追责问责,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

净化政治生态,专项治理。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与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紧密结合,统筹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利用“三务”公开大数据服务平台及时准确公布扶贫政策、信息,全网点击量达到200多万次,脱贫攻坚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明显提高。加强扶贫干部监督管理,选树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突出的14名干部为全旗第一批“清风干部”,树立正面典型,激发内在动力。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做到问题线索快查快结。2019年以来,立案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件,党纪政务处分9人(科级干部2人),组织处理3人,移送司法机关2人,通报批评6人,用铁纪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 16 —

— 17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