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零诊试卷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零诊试卷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零诊试卷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零诊试卷

2020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生物零诊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0分)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活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C.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

C

【考点】

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解析】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

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

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解答】

解:A.完整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A正确;

B.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B正确;

C.氨基酸中不含肽键,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C错误;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等还原糖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故选:C。

2.

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①~⑥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要将图甲转化成图乙,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②转动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转换器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B.⑥④③②

C.⑤④③②

D.⑥④⑤③

【答案】

C

【考点】

使用高倍显微镜的实验观察

【解析】

分析题图:甲和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两个视野,甲与乙相比,乙的放大倍数大,所以从甲到乙,是从低倍镜观察转换到高倍镜观察。乙位于甲的右上方,由于显微镜下

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所以要将乙移到视野的中央,应该还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解答】

解: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从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的操作步骤是: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④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观察→③调节光圈以调亮视野→②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在高倍镜下不能用粗准焦螺旋。

故选:C。

3. 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生物。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答案】

D

【考点】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析】

一段朽木及其上面生活的生物,既包括生物群落,又包括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找出属于生态系统的即可。

【解答】

解:一段朽木及其上面生活的生物,既包括生物群落,又包括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包括多种动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B错误;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既包括大棚里的所有生物,又包括无机环境,故为一个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硫氨酸的R基团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团的不同引起的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答案】

C

【考点】

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

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

的不同。

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

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

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

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

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

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解答】

A、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氨基酸的分子式是C2H4O2N+R基,甲硫氨酸的R 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2H4O2N+R基=

C2H4O2N+(CH2﹣CH2﹣S﹣CH3)=C5H11O2NS,A正确;

B、两个氨基酸的性质不同,是由其R基不同决定的,B正确;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其R基上的氨基数为m﹣n,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

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为m﹣n+1,C错误;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含有两个N原子,则其由两个氨基酸脱

水缩合形成的,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D正确。

5.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①C、H、O、N、P、S是蛋白质、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②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③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

④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⑤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

D.①②④⑤

【答案】

A

【考点】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解析】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从化学组成上说,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

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都存在于DNA中,从结构上说,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答】

①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有的还含有P、S等,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DNA、ATP、核苷酸的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P,①错误;

②葡萄糖是细胞内重要的能源物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②错误;

③乳酸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

RNA,③正确;

④进入线粒体内氧化分解的是丙酮酸而不是葡萄糖,④错误;

⑤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⑤正确。

6.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即呈现砖红色沉淀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C.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时,HCl 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

细胞

D.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因而不能用于质壁分离观察实验

【答案】

C

【考点】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酶的特性

【解析】

1、检测还原糖时,采用斐林试剂,但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现配现用,且需要水浴加热。

2、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有无,不能检测有

无还原性糖生成,所以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原理:

(1)染色: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与DNA

的亲和力强,吡罗红与RNA的亲和力强,即甲基绿+DNA一呈现绿色,吡罗红+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水解: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3、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

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质壁分离复原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

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

【解答】

A、斐林试剂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

B、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有无,不能检测有

蔗糖是否发生水解,所以不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B错误;

C、在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时,HCl 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C正确;

D、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能用于质壁分离观察实验,D错误。

7. 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

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

【答案】

C

【考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解析】

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

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

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ATP的一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DP(二磷

酸腺苷),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形成AMP(一磷酸腺苷)。

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

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

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

解:A.细胞的吸能反应常伴随着ATP的水解,放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A

正确;

B.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磷酸、核糖和碱基3种物质,B正确;

C.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的,C错误;

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作为

基因转录的原料,D正确。

故选:C。

8.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由ATP直接供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合成酶通过为ADP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催化ATP的合成

B.无光条件下,线粒体是植物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唯一场所

C.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细胞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D.细胞中的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和放能反应之间的循环实现流通

【答案】

D

【考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酶促反应的原理

【解析】

1.酶是一类起催化作用的有机分子,作用条件比较温和,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够

显著减低活化能,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无光条件下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

基质和线粒体。

3.正常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和分解速率处于动态平衡。

4.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

间循环流通。

【解答】

解:A.酶不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只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

B.无光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

粒体,B错误;

C.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和分解速率仍处于动态平衡,C错误;

D.细胞内的吸能反应和ATP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和ATP合成相联系,能量通过ATP

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循环流通,ATP是细胞里的能量流通的能量“通货”,D

正确。

故选:D。

9. 据报道,科研人员选取成人皮肤细胞,将其培育成神经干细胞后,放入特制的环境中,诱导组织进一步生长发育,最终形成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这个组织已经

达到 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尚不能独立思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培育出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若培育过程中因感染病毒出现癌变,则癌变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病毒癌基因以及

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细胞凋亡,则酶的活性都下降

D.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

B

【考点】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解析】

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相关内容。

【解答】

A.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但是能够合成蛋白质,A错误;

B.若培育过程中因感染病毒出现癌变,则癌变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病毒癌基因以及

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B正确;

C.细胞的凋亡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此过程中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能力上升,与凋亡相关的酶的活性增强,C错误;

D.由成人皮肤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但没有形成完整个体,因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故选B。

10.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

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有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提高了细胞的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降低了植物的耐盐性

【答案】

D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解:A.Na+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生物膜上有载体蛋白,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B正确;

C.Na+进入液泡后,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C正确;

D.细胞液浓度增大,使植物适应高盐环境,D错误。

故选:D。

11. 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一水界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生物中,空气一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膜的表面积之比最大和最小的细胞分别是()

①洋葱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②蛙的红细胞③人体浆细胞④乳酸菌细胞⑤酵母菌细胞。

A.①②

B.③④

C.③②

D.⑤④

【答案】

B

【考点】

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解析】

1、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由于细胞生活在以水为基质的环境中,细胞质基质中也是以水为基质的液体环境,因此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定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2、各种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其中核糖体和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细胞核的核膜具有双层膜结构;空气一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膜的表面积之比最小是4,此时该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最大是该细胞具有各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及细胞核。

【解答】

③人体浆细胞具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具膜细胞器和细胞核,且与分泌功能相适应,具有大量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比值最大;④乳酸菌是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因此比值最小。

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空气和水界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少。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具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所以比值较大

12. 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中含有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该细菌能阻止并杀死入侵乳白蚁的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台湾乳白蚁细胞、真菌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其遗传物质是DNA

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要的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

D.台湾乳白蚁细胞、细菌和真菌都含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

【答案】

C

【考点】

种间关系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析】

乳白蚁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此外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解答】

解:A.台湾乳白蚁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正确;

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B正确;

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除线粒体外细胞质基质中也能产生部分能量,C错误;

D.台湾乳白蚁和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D正确。

故选:C。

13.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B.一切动植物都只由细胞所构成

C.新细胞都是从老细胞产生的

D.细胞的作用即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

【答案】

B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解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解答】

解: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A正确;

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B错误;

C.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都是从老细胞产生的,C正确;

D.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细胞的作用即有独立性又有整体性,D正确。

故选:B。

14. 下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A、B、D表示膜中的组成成分,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该图表示癌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是物质D

B.若该图表示肌细胞膜,则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可分别是O2和CO2

C.若该图表示胰岛B细胞膜,则胰岛素分泌时共穿过0层磷脂分子

D.若该图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a

【答案】

D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a是细胞通过主动

运输吸收某物质,b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某物质,c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排出某物质,d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排出某物质。

【解答】

解:A.图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A正确;

B.a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某物质,b是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吸收某物质,c是细胞通

过自由扩散排出某物质,d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排出某物质,肌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吸

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可以用图中的b、c运输方式表示,B正确;

C.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分泌过程是胞吐,不是跨膜运输,C正确;

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D。

15. 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

闭光源将叫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

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

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粒不能继续产生[H]和ATP

【答案】

C

【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析】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

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解答】

A、叶肉细胞暗反应阶段利用14CO2,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

B、图示中,oa段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浓度上升,说明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增加,故

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B正确;

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不是14CO2消耗殆尽,而是由于CO2被C5

固定形成C3,以及C3的还原过程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

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粒不能继续产生[H]和ATP,D正确。

16. 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如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

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推测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答案】

B

【考点】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解析】

分离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液度高的扩散速

度快,结果从上而下分别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解答】

解:叶绿体色素有四种,经纸层析法得到的色素带从上至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

紫光.所以将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叶片,进行红光照射测定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而色素

带缺叶黄素这个条带,位于第2条.

故选:B.

17.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那么水稻根部会因细胞厌氧呼吸产生

大量乳酸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

B.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C.利用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厌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和醋酸,可以制酒和酿醋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积累大量

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

【答案】

B

【考点】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

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

量ATP。

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

【解答】

A、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而不是乳酸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A错误;

B、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

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B正确;

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和醋酸杆菌的有氧呼吸产物醋酸,可以制酒和酿醋,C错误;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但不产生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错误。

18. 下列与细胞生命活动有关的“不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植物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磷脂

B.蛋白质的合成不一定要在核糖体上

C.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D.胰岛素的分泌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

C

【考点】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细胞膜的成分

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各结构和功能、明确物质跨膜运输的

方式和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解:A.所有植物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因此所有植物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磷脂,A错误;

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定是核糖体,B错误;

C.蓝细菌等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可以在光合片层上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岛素的分泌是通过胞吐实现的,该过程利用了细胞

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性,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19. 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和cd段中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产生的部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

【答案】

B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题图分析:图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其中ac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在ab段保持相对稳定,在bc段略有升高;cd段氧气消耗速率不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却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强而逐渐升高。

【解答】

A、ab段乳酸含量没有增加,说明此时细胞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c段和cd段中既有氧

气的消耗,也有乳酸的产生,说明这两个阶段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A正确;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等于消耗的O2量,而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运动

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等于O2消耗量,B错误;

C、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H2CO3/NaHCO3,因此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以与

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而使血液的pH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C正确;

D、由图可知,运动强度大于c后,血液中的乳酸水平快速上升,因此若运动强度长时

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D正确;

20. 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2处理48h后,贮藏在温度为1℃的冷库内。另一份则始终在1℃的冷库内贮藏。从采后算起每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

间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结论不正

确的是()

A.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20天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

C.第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答案】

C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解析】

分析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二氧化碳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先分析曲线明确曲线所表达

的含义,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判断。

【解答】

A、有氧呼吸氧气的吸收量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氧只释放二氧化碳,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分析题图曲线知,第20天,处理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只

进行有氧呼吸,对照组大于1,存在无氧呼吸,对照组乙醇量高于CO2处理组。B正确。

C、分析题图曲线知,第40天,对照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2,设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y,则有关系式(6x+2y)÷6x=2,解得x:y=1:3,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错误。

D、分析题图曲线知,储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

D正确。

21.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光饱和: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点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增加的现象)

A.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

B.当光照强度超过9klx时,B植物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暗反应

跟不上光反应

C.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45mg CO2/100cm叶?小时

D.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4mg CO2/100cm 叶?小时

【答案】

D

【考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

1、分析表格: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A植物光照强度为1,B植物为3;光饱和时A植物光照强度为3,B植物为9,说明A植物是喜阴植物;光饱和时CO2吸收量

表示净光合速率,A植物为11,B植物为30;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表示呼吸速率,A植物为5.5,B植物为15。

2、真正的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时,此时的光

照强度为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的值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等不会

改变,这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

【解答】

A、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A植物的光照强度比B植物的光照强度小,A正确;

B、B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为9klx,如果在增加光照强度,也不会影响光合作用

速率,因为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等,B正确;

C、总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为9klx时,B植物的总

光合速率=30+15=45 mgCO2/100cm2叶?小时,C正确;

D、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为11+5.5=

16.5mgCO2/100cm2叶?小时,而B植物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固定的二氧化碳的量为15.故两者固定的二氧化碳的差值16.5﹣15=1.5mgCO2/100cm2叶?小时,D错误。

22.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

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

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最强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使植物细胞呼吸强

【答案】

C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

明确坐标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在结合教材联系相应的知识点。影响罩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因素有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而罩内二氧

化碳浓度取决于二者的相对浓度。明确曲线中特殊点表示什么生物学意义。明确曲线

的走向、变动趋势、揭示各段曲线变化趋势和含义并分析其原因。

图中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D点是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速率相等,AD段,植物的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H点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H点

以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解答】

解: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A错误;

B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之前开始的,D点时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B错误,C正确;

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之前,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二氧化碳积累,D错误。

故选:C。

23.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答案】

D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出现染色单体;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后期,而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A错误;

B.染色体数在后期加倍,而染色单体是在间期形成的,B错误;

C.细胞板在末期出现,而纺锤体在前期出现,C错误;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都发生在间期,D正确。

故选:D。

24. 图中图 1、图 2 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 3 表

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不

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 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

色单体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图1中1为纺锤丝,图1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关系可对应图4中a

D.图4中 a 可对应图3中的 DE 段;图4中c也可对应图3中的DE段

【答案】

C

【考点】

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析】

分析图1:图1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2: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3:图示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AB段表示每

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BC段表示每条染色

体含有2个DNA分子,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

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点的分裂;

分析图4:a、c表示染色体:DNA=1:1;b表示染色体:DNA=1:2;d表示染色体:DNA=2:1,这种情况不存在。

【解答】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

染色单体,A正确;

B、1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3中BC段;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图1中1为纺锤丝,图1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关系可对应图4中b,C错误;

D、图4中a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应处于后期,

可对应图3中的DE段;4中c表示染色体: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G1期和末期,可对应图3中的DE段,D正确。

25. 下列有关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B.衰老细胞具有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色素积累等主要特征

C.高倍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故癌细胞容易转移

D.细胞凋亡时,细胞内有些基因的活性反而增高

【答案】

C

【考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分化的实质及意义

【解析】

1.细胞分化是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

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衰老的细胞,一小,一大,一多,三少,一小是体积减小,一大是细胞核体积增大,一多是色素增多,三低是酶的活性降低,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和新陈代谢速率降低。

3.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

【解答】

解:A.人体细胞的分化是不可逆的,分化后一直保持分化状态,直到死亡,A正确;

B.衰老细胞具有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色素积累等特征,B正确;

C.细胞膜属于亚显微结构,则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在高倍显微镜下不可见,C错误;

D.细胞凋亡时,控制与凋亡相关的基因活性增强,D正确。

故选:C。

26.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答案】

A

【考点】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解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

2→

酶6CO

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

6H12O6→

酶2CO

2

+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醋酸菌是-种好氧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

【解答】

解:A.果酒的发酵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的发酵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A错误;

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B正确;

C.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正确;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如果酒制作需要无氧环境,适宜温度为18~25℃,而果醋制作需要有氧环境,适宜温度为30~35°C,D正确。故选:A。

27. 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影响毛霉生长

B.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可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答案】

C

【考点】

制作腐乳

【解析】

1、腐乳的制作

(1)制作原理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脂肪酶,分解有机物。

①蛋白质

氨基酸+小分子的肽。

②脂肪

甘油+脂肪酸。

(2)制作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3)影响条件

①温度:控制在15~18℃。

②材料的用量:控制盐的用量,酒精含量控制在12%左右。

③配制卤汤:卤汤的成分及作用。

2、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

(1)豆腐选取:其含水量以70%为宜。

(2)控制好材料的用量:对卤汤中盐(盐:豆腐=1:5)和酒(12%左右)的用量需

要严格控制。

(3)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腌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且要逐层加盐,离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③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

瓶口被污染。

(4)温度会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如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慢,不能进入豆腐块

的深层;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影响腐乳的品质。

(5)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速度及生化产物的量。

【解答】

A、毛霉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18℃)和一定的湿度,将腐乳坯堆积起来

时会因毛霉等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而使温度升高,影响了毛霉生长,A正确;

B、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B正确;

C、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会改变毛霉生长所需湿度,又会导致杂菌污染,不利于毛霉

菌丝的生长,C错误;

D、装坛阶段加入料酒,不仅可以调味,还能有效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28. 下列有关泡菜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l

B.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C.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重氮化﹣酸化﹣显色﹣比色

D.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还常用于生产酸奶

【答案】

D

【考点】

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解析】

1、泡菜的制作

(1)菌种来源:附着在蔬菜上的乳酸菌。

(2)制作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反应式:

C6H12O6→2C3H6O3。

(3)制作流程

(4)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

①检测原理

a.NO2+对氨基苯磺酸→反应物;

反应物+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玫瑰红色染料。

b.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高,颜色深些;溶液浓度低,颜色浅些。

②检测步骤: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2、泡菜制作的注意事项

(1)材料的选择及用量

①蔬菜应新鲜,若放置时间过长,蔬菜中的硝酸盐易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②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盐水要煮沸后冷却。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的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其他细菌。

(2)防止杂菌污染:每次取样用具要洗净,要迅速封口。

(3)氧气需求

①泡菜坛要选择透气性差的容器,以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防止蔬菜腐烂。

②泡菜坛坛盖边沿的水槽内注满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补水。

(4)温度: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室温即可,温度过高则易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

【解答】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1:4,A错误;

B、腌制时间长短、腌制温度和食盐的用量都会影响亚硝酸盐的含量,B错误;

C、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步骤为:酸化﹣重氮化﹣显色﹣比色,C错误;

D、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还常用于生产酸奶,D正确。

29. 关于平板划线法和涂布平板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B.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接种用具都需进行严格灭菌

【答案】

B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前者是指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解答】

解:A.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只能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A正确;

B.稀释涂布平板法又称活菌计数法,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可成单个菌落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而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B错误;

C.接种环和涂布器上的菌液经过连续划线或逐步稀释,菌液中的菌体越来越少,最后容易形成单菌落,C正确;

D.接种环和涂布器都必须经过灭菌才能使用,D正确。

故选:B。

30.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培养基中不含水,液体培养基中含水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

【答案】

C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消毒和灭菌: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

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

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解答】

A、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因此固体培养基中含有水,A错误;

B、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应

该进行消毒处理,不能进行灭菌处理,B错误;

C、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C正确;

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但不是唯一的碳源,D错误。

31.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能在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增殖

B.噬菌体和大肠杆菌都可直接在蛋白胨培养基中增殖

C.灭菌的目的是消灭与培养菌竞争的杂菌

D.分离得到的菌种采用临时保藏的不足在于保存时间短,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答案】

B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

1、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

对pH、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主要措施是消毒和灭菌:消毒和灭

3、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两种

(1)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

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

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4、菌种的保存方法

(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

【解答】

A、细菌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因此细菌能在液体培养基中以二分裂方式迅速扩增,A

正确;

B、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其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中增殖,

B错误;

成都市高三2019届“零诊”_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word版)

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1至7页,第Ⅱ卷(表达题)7至8页,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快意拔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 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 其实,不只是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表演确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规范,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给街头表演一席之地容易,但要保证街头表演的长期有序规范,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街头艺人的表演内容理当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街头表演的管理还涉及多方面问题。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内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内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放。 城市管理,是门科学。文化发展,有其规律。“城,所以盛民也”,文化是城市的阳光雨露。文化充盈,才能让城市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从禁止街头艺人卖艺,到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给予街头艺人合法化身份,对待街头艺人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包容开放的城市正在给予文化多样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多样的文化也在充盈着城市的气质内涵。城市不仅能长出高楼大厦,还能处处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2020成都市高三零诊考试数学理科试题及详细解析

2020成都市高三零诊考试 数学试题(理科)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 1i i+ (i为虚数单位)的虚部是() A 1 2 B - 1 2 C 1 2 i D - 1 2 i 【解析】 【考点】①复数的定义与代数表示法;②虚数单位的定义与性质;③复数运算的法则与基本方法;④复数虚部的定义与确定的基本方法。 【解题思路】运用复数运算的法则与基本方法,虚数单位的性质,结合问题条件通过运算得到复数z的代数表示式,利用复数虚部确定的基本方法求出复数z的虚部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Q z= 1i i+ = (1 (1(1 i i i i - +- ) )) = 2 2 1 i i i - - = 1 2 i+ = 1 2 + 1 2 i,∴复数z的虚部为 1 2 , ?A正确,∴选A。 2、已知集合A={1,2,3,4},B={x|2x-x-6<0},则A I B=() A {2} B {1,2} C {2,3} D {1,2,3} 【解析】 【考点】①集合的表示法;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与解法;③集合交集的定义与运算方法。【解题思路】运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结合问题条件化简集合B,利用几何交集运算的基本方法通过运算求出A I B就可得出选项。 【详细解答】Q B={x|2x-x-6<0}={x|-2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数学零诊模拟试题理(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届高三数学零诊模拟试题 理(含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11A x x =-<,{ } 2 10B x x =-<,则A B =( ) A. ()1,1- B. ()1,2- C. ()1,2 D. ()0,1 【答案】B 【解析】 由2 {|11 },{|10}A x x B x x =-<=-<得:{}|02A x x =<<,{}|11B x x =-<<, 则()1,2A B ?=-,故选B. 2.若 1122ai i i +=++,则复数a =( ) A. 5i -- B. 5i -+ C. 5i - D. 5i + 【答案】D 【解析】 解:由题意可知:()()()12125ai i i i +=++= , 则51 5i a i i -= =+ . 本题选择D 选项. 3.设()f x 是定义在R 上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1x <<时,()2 f x x x =-,则52f ?? - = ??? ( ) A. 1 4 - B. 12 - C. 14 D.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f x 的周期为2,则5122f f ????-=- ? ????? ,再根据奇函数()()f x f x =--求解.

【详解】因为() f x的周期为2, 所以 551 2 222 f f f ?????? -=-+=- ? ? ??????? ; 又() f x是奇函数, 所以 11 22 f f ???? -=- ? ????? 所以 2 51111 22224 f f ?? ?????? -=-=--= ?? ? ? ? ?????? ??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函数奇偶性、周期性求值.方法:根据奇偶性、周期性把自变量化到有解析式的区间. 4.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所年支出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5户家庭,得到如下统计数据表:收入x(万元)8.2 8.6 10.0 11.3 11.9 支出y(万元) 6.2 7.5 8.0 8.5 9.8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y bx a=+,其中???0.76,b a y bx==-,据此估计,该社区一户收入为15万元家庭年支出为()A. 11.4万元 B. 11.8万元 C. 12.0万元 D. 12.2万元【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所

四川省成都市最新高三摸底零诊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 2015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单项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沫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单项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毗.邻(bí) ?蕴藉.( jiè) 刽.子手(guì)?咬文嚼.字(jiáo)B.夹.袄(jiá)采撷.(xié)颤.巍巍(chàn) ?畏葸.不前(xǐ) C。付梓.(zǐ) ?呵.欠(hē)削.铅笔(xuē) ?混.混沌沌(hǜn) ?D。症.结(zhēng)?模.式(mó)汗涔.涔(cén)叱咤.风云(c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流弊撮合坚忍不拔唉声叹气 ?B.赋与枷锁以身作则残羹冷炙 ?C。消融诡秘偃苗助长走投无路 D.膨胀沉缅自鸣得意心力交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周恰当的一项是 全球范围内的技术革新已经悄然展开,我A。在当今全球产业面临新一波调整的大背景下,全国以致 .. 们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B。“五一"期间,各团购网站推出了五花八门的旅游团购项目,虽然超低的价格吸引了不少消费者,但其旅。 游质量却颇受置疑 .. 的精彩瞬间,凝固成为珍贵的画面,它们?C。摄影家通过手中的镜头,将一桩桩重大事件中那些稍纵即逝 .... 将永存于历史长河中。 的胜利,终于在今年的亚冠赛场上展D.广州恒大队以大比分击败大阪樱花队,赢得了一场荡气回肠 .... 示出了应有的冠军风范.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全省首届青少年歌手大赛于昨日落下帷幕,部分中学的选手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现场发挥,得到了评委老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B.根据《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同住,在家安度晚年,仅有两成受访者愿到敬老院养老。 ?C.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会》的热播,激发了大家学习成语的兴趣,不少观众一边观看选手比赛,一边通过手机积极参与节目互动。 ?D.我市考古队在体育中心考古现场,发现了一处可能是官衙的唐代院落遗址, 这是近年来成都首次发现的保存较完好的唐代建筑遗址.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7题。 穿越小说的内在精神结构 穿越小说是国内近几年创作量最多、最受读者欢迎的网络小说,它的魅力不仅来源于它的曲折跌宕的英雄传奇、成长故事、爱情长跑,来源于书中塑造出的一群性格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更来源于体现在其内在

2021届四川省成都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摸底测试(零诊)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成都市普通高中 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摸底测试(零诊) 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3至4页,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20|{<<=x x A ,}1|{≥=x x B ,则=B A C (A)}10|{≤

24(,)55 -,故选B 3.已知函数???>≤-=. 0,ln 0|,1|)(x x x x x f ,则=))1((e f f D (A)0 (B)1 (C)1-e (D)2 解:11()ln 1f e e ==-,1(())(1)|2|2f f f e =-=-=,故选D 4.为了加强全民爱眼意识,提高民族健康素质,1996年,卫生部,教育部,团中央等12个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将爱眼日活动列为国家节日之一,并确定每年的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某校高-(1)班有40名学生,学号为01到40,现采用随机数表法从该班抽取5名学生参加“全国爱眼日’’宣传活动.已知随机数表中第6行至第7行的各数如下: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若从随机数表第6行第9列的数开始向右读,则抽取的第5名学生的学号是C (A)17 (B)23 (C)35 (D)37 解:读取的前5名学生的学号依次是:39,17,37,23,35, 故选C 5.记函数)(x f 的导函数是)('x f .若2 ()cos x f x x π=-,则=)6('π f B (A)61- (B)65 (C)6332- (D)6332+ 解:2'()sin x f x x π=+,21156'()sin 66326f π πππ?=+=+=,故选B 6. “3=k ”是“直线2+=kx y 与圆122=+y x 相切”的A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化学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摸底(零诊)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椽皮撵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Cr-52 Fr-56 Cu-64 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教材中下列图示物质对应的主要成分错误的是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乙酸分子比例模型: B.原于核内有18个中于的氯原干:35 17 1 C C.铬原于价电子层排布图 D.过氧化氢电子式 3.从分类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玻璃与硅腔均属于酸 B.漂白液与漂粉精的主要成分均为钠盐 C.NO2、SO3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D.醋酸、一水合氨均属于弱电解质 4.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电负性:As>S>P B.第一电离能F>N>O

5.金属M和N可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金属活性性N>M B.M逐渐溶解 C.负极反应为2H++2e H2↑ 向M极定向移动 D.SO2 4 6.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试管②滴入酚酞后溶液可能变浅红 B.试管③滴入FeC13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C.试管③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上述反应说明Fe(OH)3溶解性小于Mg(OH)2 7.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NH3溶于1 L水中得到OH-数约为0.1N A B.l4 gN2与C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于数目为N A C.25℃时pH =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1N A D.含lmol H2SO4的浓硫酸与量铜反应转移的电子为N 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烷的沸点高于而醇 B.与苯酚是同系物 C.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葡萄糖、果糖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9.右图是某盐酸试剂标签部分内容,据此判断 A.该盐酸与钠可存放在同一药品橱柜中 B.该盐酸含HC1质量为600g C.配制100 mL0.2 mol/L盐酸需用到玻璃仪器为量简、烧杯、玻璃棒D.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0 mo1/L 10.已知反应KC1O3+6HCl KCl+3C12↑+3 H2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KclO3被氧化 A.氧化剂与还原剂之比为1:6 C.氧化产物是Cl2 D.HC1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

成都市高三2019届“零诊”_成都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word版)

市2016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1至7页,第Ⅱ卷(表达题)7至8页,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快意拔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此次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 街头艺术的规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 其实,不只是,、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化、专业化管理。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表演确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容等进行相应的规,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给街头表演一席之地容易,但要保证街头表演的长期有序规,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街头艺人的表演容理当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街头表演的管理还涉及多方面问题。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放。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语文试题 含答案

成都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快意拔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 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 其实,不只是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表演确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规范,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给街头表演一席之地容易,但要保证街头表演的长期有序规范,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街头艺人的表演内容理当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街头表演的管理还涉及多方面问题。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内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内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放。 城市管理,是门科学。文化发展,有其规律。“城,所以盛民也”,文化是城市的阳光雨露。文化充盈,才能让城市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从禁止街头艺人卖艺,到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给予街头艺人合法化身份,对待街头艺人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包容开放的城市正在给予文化多样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多样的文化也在充盈着城市的气质内涵。城市不仅能长出高楼大厦,还能处处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摘编自张凡《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曲艺、流行金曲等多彩的街头艺术表演让蓉城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起来。 B. 生机勃勃、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让伦敦、巴塞罗那成为世界名城,为游客所向往。 C. 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元的需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D. 街头艺人的形象、表演内容的积极健康向上,是街头表演的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四川省成都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零诊(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考]

成都市2013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至5页,第Ⅱ卷(非选择题)6-8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1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河段的流向是 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向西流 C、从西南向东北流 D、从东南向西北流 2、图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160m B、200m C、220m D、300m 3、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表示PQ间地势起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2为某玉米种植公司的市场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省区中,属于该公司种子销售市场的是 A、江西 B、湖南 C、河南 D、安徽 5、该公司在陵水建立育种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沿海,降水丰富 B、地广人稀,便于大面积种植 C、海运便利,利于销售 D、热量充足,可缩短育种周期 图3为甲、乙两国简图,读图完成6-7题。 6、6月22日 A、①地昼长于②地 B、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②地 C、①地昼短于②地 D、①、②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7、甲、乙两国都较发达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森林采伐业 B、水产品加工业 C、钢铁工业 D、棉纺织工业 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图4为尼泊尔简图,读图完成8-10题。 8、该国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摸底理科数学零诊

四川省成都市 2015届高三摸底(零诊)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椽皮撵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a=(5,-3),b=(-6,4),则a+b= (A )(1,1) (B )(-1,-1) (C )(1,-1) (D )(-1,1) 2.设全集U={1,2,3,4},集合S={l ,3},T={4},则(U S )T 等于 (A ){2,4} (B ){4} (C )? (D ){1,3,4} 3.已知命题p :x ?∈R ,2x =5,则?p 为 (A )x ??R,2x =5 (B )x ?∈R,2x ≠5 (C )0x ?∈R ,2 0x =5 (D )0x ?∈R ,20 x ≠5 4.计算21og 63 +log 64的结果是 (A )log 62 (B )2 (C )log 63 (D )3 5.已知实数x ,y 满足0 02x y x y ≥?? ≥??+≤? ,则z=4x+y 的最大值为 (A )10 (B )8 (C )2 (D )0 6.已知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a 是一个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b .b α?,则a//α (B )若a//α,b α?,则a ∥b (C )若a ⊥α,b ⊥α,则a ∥b (D )若a ⊥b ,b ⊥α,则a ∥α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A 肺颗粒物,般情况下 PM2.5浓度越大,大气环境质量越差右边的茎叶图表示的是成都市区甲、乙两个监测站某10日内每天的PM2.5浓度读数(单位:μg/m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l0日内甲、乙监测站读数的极差相等 (B )这10日内甲、乙监测站读数的中位数中,己的较大 (C )这10日内乙监测站读数的众数与中位散相等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物理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譬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造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C赫兹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伦琴利用 射线拍摄了首张人体骨骼照片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B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利用了光的衍射 D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偏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B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化越快,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 C.电场总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 D.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都相同 4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与最大位移处之间的某点时,下列哪组物理量完全相同A回复力、加速度、速度B回复力、加速度、动能 C回复力、速度、弹性势能D加速度、速度、机械能 5如图所示.L1和L2是输电线,甲、乙是两个互感器,通过观测接在甲、乙中的电表读数,可以间接得到输电线两端电压和通过输电线的电流。若已知图中n1:n2=100:1,n3:n4=1:10,V表示 散为220V,A表示数为l.0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电压互感器,输电线两端电压是2 2×104V B乙是电压互感器,输电线两端电压是2 2×103 v C甲是电流互感器,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100 A D乙是电流互感器,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0.1A 6图为学校自备发电机在停电时为教学楼教室输电的示意图,发电机输出电压恒为220 V,发电机到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物理摸底(零诊)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 2015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譬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造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C赫兹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射线拍摄了首张人体骨骼照片 D伦琴利用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这是光的干涉现象 B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利用了光的衍射 D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偏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B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化越快,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 C.电场总是由变化的磁场产生的 D.真空中的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测得的数值都相同 4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每次通过平衡位置与最大位移处之间的某点时,下列哪组物理量完全相同 A回复力、加速度、速度B回复力、加速度、动能 C回复力、速度、弹性势能D加速度、速度、机械能 5如图所示.L1和L2是输电线,甲、乙是两个互感器,通过观测接在甲、乙中的电表读数,可以间接得到输电线两端电压和通过输电线的电流。若已知图中n1:n2=100:1,n3:n4=1:10,V表示散为220V,A表示数为l.0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电压互感器,输电线两端电压是2 2×104V B乙是电压互感器,输电线两端电压是2 2×103 v C甲是电流互感器,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100 A D乙是电流互感器,通过输电线的电流是0.1A 6图为学校自备发电机在停电时为教学楼教室输电的示意图,发电机输出电压恒为220 V,发电机到教学楼的输电线电阻用图中r等效替代。若使用中,在原来工作着的日光灯的基础上

成都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详析

成都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快意拔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 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 其实,不只是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表演确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规范,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 给街头表演一席之地容易,但要保证街头表演的长期有序规范,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街头艺人的表演内容理当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街头表演的管理还涉及多方面问题。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内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内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放。 城市管理,是门科学。文化发展,有其规律。“城,所以盛民也”,文化是城市的阳光雨露。文化充盈,才能让城市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从禁止街头艺人卖艺,到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给予街头艺人合法化身份,对待街头艺人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包容开放的城市正在给予文化多样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多样的文化也在充盈着城市的气质内涵。城市不仅能长出高楼大厦,还能处处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摘编自张凡《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曲艺、流行金曲等多彩的街头艺术表演让蓉城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起来。 B. 生机勃勃、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让伦敦、巴塞罗那成为世界名城,为游客所向往。 C. 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元的需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D. 街头艺人的形象、表演内容的积极健康向上,是街头表演的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成都零诊理科数学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5届高三摸底(零诊)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椽皮撵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a=(5,-3),b=(-6,4),则a+b= (A )(1,1) (B )(-1,-1) (C )(1,-1) (D )(-1,1) 2.设全集U={1,2,3,4},集合S={l ,3},T={4},则(U eS )U T 等于 (A ){2,4} (B ){4} (C )? (D ){1,3,4} 3.已知命题p :x ?∈R ,2x =5,则?p 为 (A )x ??R,2x =5 (B )x ?∈R,2x ≠5 (C )0x ?∈R ,20x =5 (D )0x ?∈R ,2 0x ≠5 4.计算21og 63 +log 64的结果是 (A )log 62 (B )2 (C )log 63 (D )3 5.已知实数x ,y 满足002x y x y ≥??≥??+≤? ,则z=4x+y 的最大值为 (A )10 (B )8 (C )2 (D )0 6.已知a ,b 是两条不同直线,a 是一个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b .b α?,则a//α (B )若a//α,b α?,则a ∥b (C )若a ⊥α,b ⊥α,则a ∥b (D )若a ⊥b ,b ⊥α,则a ∥α 7.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A 肺颗粒物,般情况下浓度越大,大气环境质量越差右边的茎叶图表示的是成都市区甲、乙两个监测站某10日内每天的浓度读数(单位:μg/m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l0日内甲、乙监测站读数的极差相等 (B )这10日内甲、乙监测站读数的中位数中,己的较大 (C )这10日内乙监测站读数的众数与中位散相等 (D )这10日内甲、乙监测站读数的平均数相等

四川省成都市2017届高三摸底(零诊)考试数学试卷理

成都市2017届高三摸底(零诊) 数学试题(理科)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班50名学生中有女生20名,按男女比例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班学生中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已知抽到的女生有4名,则本次调查抽取的人数是( ) A .8 B .10 C .12 D .15 2.对抛物线212x y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焦点坐标是(3,0) B .焦点坐标是(0,3)- C .准线方程是3y =- D .准线方程是3x = 3.计算0000sin 5cos55cos175sin 55-的结果是( ) A .12- B .12 C . D 4.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若,m n αβ⊥⊥,且βα⊥,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m n ⊥ B .//m n C .m 与n 相交 D .m 与n 异面 5.若实数,x y 满足条件0222x y x y x y -≤??+≥-??-≥-? ,则2z x y =+的最大值是( ) A .10 B .8 C .6 D .4 6.曲线sin y x x =在点(,0)P π处的切线方程是( ) A .2y x ππ=-+ B .2y x ππ=+ C .2y x ππ=-- D .2 y x ππ=- 7.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则“12a a <”是“数列{}n a 为递增数列”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充分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 2015届高三摸底(零诊)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椽皮撵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表明其治国思想是A.恢复周礼B.严刑峻法C.儒法并用D.君臣有别2.《战国策》在评论商鞅变法时说:“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① 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俱。” ②③④ 以上评论明显有夸大之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西晋傅咸作《纸赋》肯定纸的意义 B.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C.蔡伦因造纸有功被汉和帝册封为侯 D.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序 4.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为此,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迁都洛阳,削弱保守势力B.定期考核,依照政绩提拔官吏 C.限制“恩荫”,防止权贵垄断D.发放俸禄,并由国家统一筹集 A.青苗法B.保甲法C.均输法D.市易法 5.表1中两位历史人物的言论,共同指向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摸底零诊考试word版

成都市201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 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l至4页,第Ⅱ卷(非选择题)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变回。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化学试卷,在注重考查学科基础核心知识内容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知识考查注重主干知识同时涉及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兼顾覆盖面。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考查了化学基本用语、化学计量的有关计算、有机物的基本反应类型、化学与生活和环境、热化学、溶液中的离子关系等;试题重点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概念、溶液中的离子、化学实验题、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的移动、常见的有机物及其应用等主干知识,考查了较多的知识点。注重常见化学方法,应用化学思想,体现学科基本要求。 第1卷(选择题,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Cr52 Fe56 Cu-64 本卷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绐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解析】C 解析:水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俗名和对应的主要成分,是易错题。 2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乙酸分子比例模型: Cl B. 原于核内有18个中子的氯原子:35 17 C. 铬原于价电子层排布图: D. 过氧化氢电子式:H+ H+ 【知识点】化学基本用语 【答案解析】B 解析:A.这不是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错误;B. 原于核内有18个中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